化学反应焓变的计算
化学反应焓变的计算-高考化学知识点

化学反应焓变的计算-高考化学知识点
化学反应焓变的计算一、反应热的简单计算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焓变与参加反应的各个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计算△H=生成物的能量总和-反应物的能量总和3.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计算△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 4.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热化学方程式进行适当的数学运算,以求得所求反应的反应热。
二、注意事项
(1)反应热数值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因此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改变时,其反应热数值同时做相同倍数的改变。
(2)热化学方程式与数学上的方程式相似,可以移项,同时改变正负号;各项的化学计量数以及ΔH的数值可以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3)根据盖斯定律,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热化学方程式包括其ΔH相加或相减,得到一个新的热化学方程式。
(4)求总反应的反应热,不能不假思索地将各步反应的反应热简单相加。
不论一步进行还是分步进行,始态和终态完全一致,盖斯定律才成立。
某些物质只是在分步反应中暂时出现,最后应该恰好消耗完。
高二化学反应焓变的计算

Ti
已知:C(s)+O2(g)=2CO2(g)
ΔH =-393.5kJ/mol
2CO(g)+O2(g)=2CO2(g) ΔH =-556KJ/mol TiO2(s)+2Cl2(g)=TiCl4(s)+O2(g) ΔH = +141KJ/mol 则TiO2(s)+2Cl2(g)+C(s)=TiCl4(s)+2CO(g)的ΔH
若一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SO2和1molO2,达平衡
时,反应放热为Q1KJ,另一密闭容器中通入
2molSO2和1.5molO2,达平衡时反应放热为Q2KJ,
则
A.Q1<Q2<197 C.Q1=Q2=197 B.Q2>Q1=197 D.Q2<Q1<197
; / 护照移民
后,您来妹妹这里壹趟吧。”“妹妹有啥啊事情吗?现在说不行吗?为啥啊壹定要等到晚膳后?”“嗯,现在已经要入冬咯,晚上天黑得早, 妹妹壹各人心里总是觉得不踏实,有姐姐陪着说会儿话,妹妹也就不怕天黑咯。”“呵,瞧你说的,怎么现在又怕起天黑来咯?另外,爷不是 常过来吗?姐姐要是再过来,打搅咯你们……”“姐姐,您说的这是啥啊话啊!爷也不常来,昨天刚来过,今天肯定不会再来咯,妹妹这才请 姐姐过来陪陪妹妹的。”“噢,这样呀,没问题,反正我也没有啥啊事情。”两各人说定之后,韵音就回咯自己的院子。由于两各人只是格格, 因此没有自己的厨房,膳食全是由园子里的大厨房统壹负责。晚膳后,韵音如约来到咯惜月的院子。两各人壹边做绣活,壹边聊着闲天。才做 咯没壹会儿,就听见院子里壹阵响动,韵音壹惊:“谁来咯?”“不知道呢,春梅,你去看看。”还不等话音落下,只见爷已经进咯屋子,韵 音壹见是爷,吓得赶快从炕上下来。惜月早早地从另壹侧手脚麻利地下咯炕,两人齐齐地给爷请咯安。爷的出现,把韵音吓咯壹大跳!而韵音 的出现,也将爷惊得不轻!不是已经让秦顺儿过来传过话,他要来这里吗?怎么韵音还会出现在这里?趁爷愣神儿的功夫,惜月和韵音两各人 赶快服侍爷坐下,又迅速端上茶来。等这些都忙完,韵音无所事事、别别扭扭地站在壹侧,不知道该说些啥啊或是做些啥啊才好。王爷被这各 情况打咯壹各措手不及,直到现在也没有缓过劲儿来,他根本没有料到,这么晚的时间里,居然惜月的房里还有他的另外壹各诸人--耿韵音! 深更半夜地同时面对两各诸人,王爷极为尴尬,壹惯气势威严的脸面上闪现出极不自然的表情。第壹卷 第165章 相送三各人之中,只有惜月 最清楚是怎么壹回事儿,于是赶快上前打圆场:“爷,耿姐姐不知道爷要来,刚刚秦公公传咯话之后,耿姐姐才到的。平时,惜月和耿姐姐最 要好,相互之间走动从来也不用事先约定。另外,惜月也不知道爷这么快就到咯,以为要很晚呢,所以……”“噢,你今天身子好些 吗?”“谢谢爷惦记着,惜月的身子早就好咯,您不用担心记挂着。”“那就好。嗯,你们继续聊着吧,爷先走咯。”韵音壹见自己坏咯爷和 惜月妹妹的好事,后悔不已,赶快急急地表白:“不用,爷,您不用走。都是妾身不好,妾身不该这各时间过来的,您留下吧,妾身也没有啥 啊事情,您要是不用妾身服侍的话,那,那,那妾身先告辞咯。”“爷还有别的事情。”说完他就唤咯秦顺儿进来。眼着着爷执意要走,惜月、 韵音、秦顺儿、春梅、碧荷五各人全都急急慌慌地去送爷。五各人送到院门口,惜月先开咯口:“爷,谢谢您还总惦记着惜月,惜月
化学反应中的焓变和焓变计算

化学反应中的焓变和焓变计算化学反应中的焓变是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的能量变化。
焓变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吸收了热量,使其系统温度升高;而放热反应则是反应过程中释放出了热量,使系统温度降低。
焓变的计算可以通过热量计算或者物态变化计算来实现。
下面将分别介绍两种方法来计算焓变。
一、热量计算法热量计算法是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来计算焓变。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到热量计或者热容器等仪器来测量。
以AB反应生成CD为例,假设反应发生在恒压条件下,焓变的计算方式为:ΔH = q / n其中,ΔH表示焓变的变化量,q表示反应过程中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n表示摩尔物质的量。
在实际操作时,首先需要将实验装置恢复到常温下,然后测量装置的初始温度。
随后,将反应物AB加入装置中,观察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测量并记录最终温度。
根据测得的温度变化以及热容器的热匹配关系,可以计算出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最后,通过已知物质的量来计算焓变。
二、物态变化计算法物态变化计算法是通过分析反应过程中涉及到的物质的物态变化来计算焓变。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利用化学方程式和物质的标准焓变来计算。
化学方程式提供了反应物之间的比例关系。
通过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知道在特定反应条件下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比例。
标准焓变则是指在标准状况下,单位物质的焓变值。
通过标准状况下元素与化合物的标准焓变,我们可以计算出反应物在反应过程中的焓变。
具体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1. 根据给定的化学方程式,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比例。
2. 根据已知物质的摩尔焓和物质的量比例,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焓的总和。
3. 根据已知反应物的总量和生成物的总量,计算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摩尔焓。
4. 反应物的总摩尔焓减去生成物的总摩尔焓,即可计算出焓变的变化量。
综上所述,化学反应中的焓变和焓变计算能够通过热量计算法和物态变化计算法来实现。
化学反应的焓变计算

化学反应的焓变计算化学反应中的焓变是指在恒定压力下,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正确计算焓变对于理解和预测化学反应的性质和热力学特性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化学反应焓变的计算方法和几个常见反应的示例。
一、焓变的定义与计算原理焓变是指在恒定压力下,化学反应从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它可以表示为ΔH,单位通常为焦耳(J)或千焦(KJ)。
焓变可以通过实验测量或使用热力学数据来计算。
焓变的计算原理是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根据这个定律,系统吸收的热量等于系统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所释放的热量之和。
因此,可以通过测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温度变化及其容器的热容量来计算焓变。
二、焓变计算的方法1. 常压条件下的焓变计算在常压条件下,焓变可以通过测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温度变化来计算。
根据热容的定义,可以使用下列公式计算焓变:ΔH = C × ΔT其中,ΔH为焓变,C为容器的热容量,ΔT为温度变化。
2. 使用热力学数据计算焓变焓变的计算也可以通过使用热力学数据来获取。
热力学数据包括标准焓变(ΔH°)和反应热(ΔHrxn)。
标准焓变(ΔH°)是在标准状态下,1摩尔反应物在恒定压力下转化为1摩尔生成物时的焓变,单位为焦耳/摩尔(J/mol)或千焦/摩尔(KJ/mol)。
可以通过表格或热力学反应方程式来获取标准焓变。
反应热(ΔHrxn)是实际反应发生时的焓变。
它可以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得到,也可以使用热力学方程求解。
将反应物的标准焓变与生成物的标准焓变进行求和,再加上任何产生或吸收的热量,即可得到反应热。
三、示例下面以几个常见的化学反应为例,来计算焓变。
1. 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2H2(g) + O2(g) → 2H2O(l)该反应的焓变可以使用反应热计算,根据热力学方程:ΔHrxn = ΣnΔHf(产物) - ΣnΔHf(反应物)其中,ΔHf为标准反应焓,n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摩尔数。
化学反应热力学的焓变与热容的计算方法

化学反应热力学的焓变与热容的计算方法化学反应热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发生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学科,其中焓变和热容是计算化学反应热力学性质时经常使用的两个重要参数。
本文将介绍焓变和热容的概念,并讨论它们的计算方法。
一、焓变的概念及计算方法焓变是指化学反应在等压条件下的热变化,通常用ΔH表示。
焓变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化学键的能量变化来进行。
1. 焓变的计算方法一:基于化学键的能量变化在计算焓变时,可以参考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化学键的能量变化。
这种方法需要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所有的化学键,并查找对应的键能值表。
根据键能的减少或增加,可以计算出化学反应的焓变。
2. 焓变的计算方法二:利用热化学方程式焓变的计算方法也可以通过热化学方程式进行。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可以得到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比例,从而推导出焓变。
二、热容的概念及计算方法热容是指物体在温度变化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温度变化之间的比例关系,通常用C表示。
熟悉热容的计算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1. 热容的计算方法一:定压热容的计算定压热容指物体在等压条件下吸热或放热对温度变化的响应能力。
计算定压热容时,可以利用下式进行计算:Cp = ΔH / ΔT其中,Cp为定压热容,ΔH为焓变,ΔT为温度变化。
2. 热容的计算方法二:定容热容的计算定容热容指物体在等容条件下吸热或放热对温度变化的响应能力。
计算定容热容时,可以利用下式进行计算:Cv = ΔU / ΔT其中,Cv为定容热容,ΔU为内能变化,ΔT为温度变化。
三、焓变与热容的应用案例为了更好地理解焓变和热容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应用案例来说明。
假设有以下反应方程式:2H2(g) + O2(g) → 2H2O(l) ΔH = -572 kJ/mol根据该反应方程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焓变为-572 kJ/mol。
同时,我们可以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关系,计算出焓变。
反应焓变计算公式

反应焓变计算公式
反应焓变(ΔH)的计算公式主要有两种表达方式:
1.宏观角度:ΔH = H生成物- H反应物。
其中,H生成物表示生成物的焓的总量,H反应物表示反
应物的焓的总量。
如果ΔH为“+”,则表示吸热反应;如果ΔH为“-”,则表示放热反应。
2.微观角度:ΔH = E吸收- E放出。
其中,E吸收表示反应物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E放出表示生成
物成键时放出的总能量。
同样,如果ΔH为“+”,则表示吸热反应;如果ΔH为“-”,则表示放热反应。
此外,还有其他常用的计算方法,如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焓计算、依据反应物化学键断裂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计算,以及根据盖斯定律进行计算等。
焓是物体的一个热力学能状态函数,即热函,一个系统中的热力作用,等于该系统内能加上其体积与外界作用于该系统的压强的乘积的总和。
焓变即物体焓的变化量,其符号记为ΔH,单位为kJ/mol。
在等压且只做膨胀功的条件下,ΔH = ΔU + PΔV = Q,这表示在上述情况下,体系所吸收的热等于体系焓的增量。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化学家。
化学反应中的焓变计算

化学反应中的焓变计算焓变(ΔH)是化学反应中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它代表了反应过程中吸热或放热的情况。
焓变的计算对于理解化学反应的热力学特征和进行化学方程式的平衡非常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来计算化学反应中的焓变。
1. 理论计算方法理论计算方法通过能量差来计算焓变。
当已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生成热时,可以使用下式计算焓变:ΔH = Σ(nΔHf)(生成物)- Σ(nΔHf)(反应物)其中,ΔHf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摩尔生成热,n为摩尔数。
2. 热化学平衡法热化学平衡法通过热平衡方程来计算焓变。
当已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数以及各自的焓变时,可以使用下式计算焓变:ΔH = Σ(nΔH)(生成物)- Σ(nΔH)(反应物)其中,n为摩尔数,ΔH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焓变。
3. 半反应法半反应法通过将反应分解为半反应方程式来计算焓变。
首先,将反应物分解成单个反应物,并配平反应物的半反应方程式。
然后,将生成物分解成单个生成物,并配平生成物的半反应方程式。
最后,根据配平后的半反应方程式和其对应的焓变来计算焓变。
4. 热容法热容法通过测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温度变化以及体系的热容来计算焓变。
首先,测定反应物和生成物溶液的初始温度。
然后,在适当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定产物溶液的温度变化。
最后,根据温度变化和体系的热容来计算焓变。
5. 燃烧热法燃烧热法通过测定物质的燃烧所释放的热量来计算焓变。
首先,将反应物燃烧,并测定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热量。
然后,根据燃烧释放的热量和反应物的摩尔数来计算焓变。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计算焓变取决于具体的实验条件和数据的可获得性。
有时,可能需要结合多种方法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结起来,化学反应中的焓变计算是理解和分析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选择计算方法,并且利用适当的实验数据,能够准确地计算出反应过程中的焓变,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的热力学特征。
化学反应中的热力学参数计算

化学反应中的热力学参数计算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化与能量转移规律的科学,对于化学反应来说,热力学参数的计算对于了解反应的特性和驱动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化学反应中的热力学参数计算方法。
1. 反应焓变(ΔH)的计算方法反应焓变表示在常压下,反应物转变为生成物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它可以通过实验测得或根据热力学数据进行计算。
常用的计算方法包括:- 根据生成物和反应物的燃烧热进行计算,应用了常见化合物的燃烧热数据;-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标准生成焓计算,通过查找热力学数据手册或在线数据库来获取;- 利用反应热量计进行实验测定。
2. 反应熵变(ΔS)的计算方法反应熵变表示反应发生时系统熵的变化。
熵是描述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反应熵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计算:- 利用标准熵数据,通过查找热力学数据手册或在线数据库来获取;- 根据化学式计算,使用统计力学等方法来估算。
3. 反应自由能变(ΔG)的计算方法反应自由能变表示在常温常压下反应物转变为生成物时产生的自由能变化。
它可以通过反应焓变和反应熵变来计算,常用的计算方法有:- 利用ΔG = ΔH - TΔS 进行计算,其中T为反应的温度;- 利用反应平衡常数(K)进行计算,通过ΔG = -RTlnK 计算ΔG。
4. 反应平衡温度(T0)的计算方法反应平衡温度表示在该温度下反应物与生成物达到平衡状态的温度。
它可以通过反应平衡常数(K)和反应焓变(ΔH)来计算,常用的计算方法有:- 利用反应焓变和反应熵变计算ΔG,并通过ΔG = -RTlnK 得到T0。
5. 反应速率常数(k)的计算方法反应速率常数表示反应在单位时间内发生的速率,它可以通过温度和活化能(Ea)来计算,常用的计算方法有:- 利用阿伦尼乌斯方程(Arrhenius equation)计算k,k = Aexp(-Ea/RT),其中A为指前因子,R为气体常数。
总结:热力学参数在化学反应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反应的热力学特性和驱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应焓变的计算》
班级:姓名:
考点一、焓变的计算
例1、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的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mol 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出的能量。
已知白磷和P4O6
的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
(KJ·mol–1)P–P:198 P–O:360 O–O:498 则
反应P4(白磷)+ 3O2→P4O6的反应热△H为()
A.+1638KJ·mol–1 B.–1638KJ·mol–1
C.+126KJ·mol–1 D.–126KJ·mol–1
考点二、盖斯定律
例2、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
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
现根据下列3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Fe2O3(s)+3CO(g)=2Fe(s)+3CO2(g) △H= ―24.8kJ/mol
3Fe2O3(s)+ CO(g)==2Fe3O4(s)+ CO2(g) △H= ―47.2kJ/mol
Fe3O4(s)+CO(g)==3FeO(s)+CO2(g) △H= +640.5kJ/mol
写出CO气体还原FeO固体得到Fe固体和CO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三、综合应用
例4、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
当把0.4mol液态肼和0.8mol H2O2混合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7kJ的热量(相当于25℃、101 kPa下测得的热量)。
(1)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又已知H2O(l) = H2O(g) ΔH= +44kJ/mol。
则16g液态肼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kJ。
(3)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
一、当堂训练: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能是二次能源 B.水力是二次能源C.天然气是二次能源 D. 水煤气是一次能源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任何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C.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D.即使没有物质的变化,也可能有能量的变化
3.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
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石油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③⑤⑥⑦⑧ D.③④⑤⑥⑦⑧
4.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 1>△H 2的是( )
①C(s)+O 2(g)===CO 2(g) △H 1 C(s)+12
O 2(g)===CO(g) △H 2 ②S(s)+O 2(g)===SO 2(g) △H 1 S(g)+O 2(g)===SO 2(g) △H 2
③H 2(g)+12
O 2(g)===H 2O(l) △H 1 2H 2(g)+O 2(g)===2H 2O(l) △H 2 ④CaCO 3(s)===CaO(s)+CO 2(g) △H 1 CaO(s)+H 2O(l)===Ca(OH)2(s) △H 2
A .①
B .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5.已知H 2(g)+Cl 2(g)=2HCl(g) △H=―184.6kJ·mol -1, 则反应
HCl(g)=1/2H 2(g)+1/2Cl 2(g)的△H 为( )
A .+184.6kJ·mol -1 B. ―92.3kJ·mol -1 C. ―369.2kJ·mol -1 D. +92.3kJ·mol -1
6.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A .碳酸钙受热分解
B .乙醇燃烧
C .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
D .氧化钙溶于水
7.25℃、101 kPa 下,2g 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 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2H 2(g)+O 2(g)==2H 2O(1) △H = ―285.8kJ /mol
B .2H 2(g)+ O 2(g)==2H 2O(1) △H = +571.6 kJ /mol
C .2H 2(g)+O 2(g)==2H 2O(g) △H = ―571.6 kJ /mol
D .H 2(g)+2
1O 2(g)==H 2O(1) △H = ―285.8kJ /mol 8.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H 2(g)+1/2O 2(g)=H 2O(l) △H =-285.8kJ/mol
CO(g)+1/2O 2(g)=CO 2(g) △H =-283.0kJ/mol
C 8H 18(l)+25/2O 2(g)=8CO 2(g)+9H 2O(l) △H =-5518kJ/mol
CH 4(g)+2O 2(g)=CO 2(g)+2H 2O(l) △H =-89.3kJ/mol
相同质量的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 )
A. H 2(g)
B. CO(g)
C. C 8H 18(l)
D. CH 4(g)
二、一课一练
1、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 2(g)+ 21O 2(g) SO 3(g) △H = ―98.32kJ /mol 在容器中充入2molSO 2 和1molO 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 ( )。
A. 196.64kJ
B. 196.64kJ /mol
C. < 196.64kJ
D. > 196.64kJ
2、已知:CH 4(g)+2O 2(g)==CO 2(g)+2H 2O(1) △H = ― Q 1 KJ/mol
2H 2(g)+O 2(g)==2H 2O(g) △H = ―Q 2 KJ/mol
2H 2(g)+O 2(g)==2H 2O(1) △H = ―Q 3KJ/mol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已折合成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KJ 。
A. 0.4Q 1+0.05Q 3
B. 0.4Q 1+0.05Q 2
C. 0.4Q 1+0.1Q 3
D. 0.4Q 1+0.1Q 2
3、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的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金刚石。
已知把石墨完全转
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
B.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
C.等质量的金刚石与石墨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一样多
D.等质量的金刚石与石墨完全燃烧,石墨放出的能量少
4、25℃、101 kPa 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 、285.8 kJ/mol 、890.3 kJ/mol 、2800 kJ/mol ,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C(s)+2
1O 2(g)=CO(g) △H = ―393.5 kJ/mol B .2H 2(g)+O 2(g)=2H 2O(l) △H = +571.6 kJ/mol
C .CH 4(g)+2O 2(g)=CO 2(g)+2H 2O(g) △H = ―890.3 kJ/mol
D .C 6H 12O 6(s) +6O 2(g)=6CO 2(g)+6H 2O(l) △H = ―2800 kJ/mol
5、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
2H 2S(g)+3O 2(g)=2SO 2(g)+2H 2O(l) △H =―Q 1 kJ/mol
2H 2S(g)+O 2(g)=2S (s)+2H 2O(l) △H =―Q 2 kJ/mol
2H 2S(g)+O 2(g)=2S (s)+2H 2O(g) △H =―Q 3 kJ/mol
判断Q 1、Q 2、Q 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 )
A. Q 1>Q 2>Q 3
B. Q 1>Q 3>Q 2
C. Q 3>Q 2>Q 1
D. Q 2>Q 1>Q 3
6、在36 g 碳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 占1/3体积,CO 2占2/3体积,且
C(s) +1/2O 2(g) = CO(g) △H = -110.5 kJ/mol
CO(g) + 1/2O 2(g) = CO 2(g) △H = -283 kJ/mol
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是( )
A.172.5 kJ
B. 1149 kJ
C. 283kJ
D. 517.5 kJ
7、完全燃烧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放出的热量为Q ,为完全吸收生成的CO 2,并使之生成正盐Na 2CO 3,消耗掉0.8mol /L NaOH 溶液500mL ,则燃烧1mol 酒精放出的热量是( )
A. 0.2Q
B. 0.1Q
C. 5Q
D. 10Q
答案
例2、(1)N2H4(l)+2H2O2(l) = N2(g) +4H2O(g) △H=-644.25 KJ/mol (2)410.125 (3)产物不会造成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