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产物生产工艺学复习题
天产物化学试题及答案

天产物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天然产物化学主要研究的是以下哪类物质?A. 合成化合物B. 无机化合物C. 有机化合物D. 金属化合物2. 天然产物中最常见的有机化合物类型是:A. 醇类B. 羧酸C. 萜类D. 酯类3. 以下哪种化合物不属于天然产物?A. 人参皂苷B. 丹参酮C. 阿司匹林D. 黄连素4. 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通常涉及以下哪个过程?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酶催化反应D. 氧化还原反应5. 以下哪种技术常用于分离和纯化天然产物?A. 蒸馏B. 萃取C. 色谱D. 蒸发6. 天然产物的化学结构鉴定通常使用以下哪种仪器?A. 显微镜B. 质谱仪C. 电子天平D. pH计7. 以下哪种化合物具有抗氧化作用?A. 维生素CB. 咖啡因C. 阿司匹林D. 糖精8. 天然产物的生物活性研究中,以下哪种实验方法不常用?A. 体外实验B. 体内实验C. 计算机模拟D. 化学合成9. 以下哪种化合物是植物中常见的防御性化合物?A. 淀粉B. 蛋白质C. 酚类化合物D. 核酸10. 天然产物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A. 食品添加剂B. 化妆品成分C. 药物先导化合物D. 工业原料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天然产物化学研究的领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2. 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主要包括_______途径和_______途径。
13. 色谱技术中,常用的分离方法有_______色谱、_______色谱和_______色谱。
14. 质谱分析中,常用的软电离源有_______和_______。
15. 天然产物的生物活性研究中,常用的体外实验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等。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6. 简述天然产物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17. 描述天然产物的提取过程,并举例说明。
18. 解释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重要性。
天然产物复习题答案版

天然产物复习题答案版1. 天然产物的定义是什么?答:天然产物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未经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体内产生的各种代谢产物。
2. 天然产物的主要来源有哪些?答:天然产物的主要来源包括植物、动物、海洋生物、微生物等。
3. 天然产物在医药领域有哪些应用?答:天然产物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药物的发现和开发、疾病治疗、药物合成的先导化合物等。
4. 描述天然产物的提取流程。
答:天然产物的提取流程通常包括原料的采集、预处理、提取、分离纯化、鉴定和分析等步骤。
5. 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有哪些?答: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主要包括初级代谢途径和次级代谢途径。
初级代谢途径主要产生生物体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物质,而次级代谢途径则产生对生物体非必需的化合物,如抗生素、生物碱等。
6. 举例说明天然产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答:天然产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包括食品添加剂、香料、色素、防腐剂等,例如从香草中提取的香草精、从辣椒中提取的辣椒素等。
7. 天然产物的化学结构多样性如何影响其生物活性?答:天然产物的化学结构多样性是其生物活性的基础。
不同的化学结构可以与生物体内的特定受体或酶结合,从而发挥不同的生物效应。
8. 简述天然产物研究的发展趋势。
答:天然产物研究的发展趋势包括新资源的开发利用、活性成分的发现和优化、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以及天然产物的生物转化和合成生物学研究等。
9. 天然产物的安全性评价包括哪些内容?答:天然产物的安全性评价包括毒理学评价、致敏性评价、遗传毒性评价、生殖毒性评价等,以确保其在医药、食品等领域的安全应用。
10. 描述一种常用的天然产物分离纯化技术。
答:一种常用的天然产物分离纯化技术是色谱法,包括柱色谱、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通过不同的色谱介质和流动相,实现天然产物中有效成分的分离和纯化。
天然产物复习题答案版

天然产物复习题答案版天然产物是指从自然界中获得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它们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天然产物复习题的答案版,供学习者参考:1. 什么是天然产物?答案:天然产物是从自然界中获得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体中的次级代谢产物。
2. 天然产物的主要来源有哪些?答案:天然产物的主要来源包括植物、动物、海洋生物、微生物等。
3. 列举几种常见的天然产物。
答案:常见的天然产物包括青蒿素、人参皂苷、紫杉醇、阿司匹林、丹参酮等。
4. 天然产物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有哪些?答案:天然产物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包括作为药物的主要成分、作为药物的辅助成分、作为药物的前体物质等。
5. 天然产物的提取方法有哪些?答案:天然产物的提取方法包括溶剂提取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等。
6. 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有哪些?答案: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包括聚酮合成途径、非核糖体肽合成途径、萜类合成途径等。
7. 天然产物的生物活性有哪些?答案:天然产物的生物活性包括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抗菌、抗寄生虫等。
8. 天然产物的化学结构改造方法有哪些?答案:天然产物的化学结构改造方法包括官能团修饰、骨架改造、半合成衍生物合成等。
9. 天然产物的生物活性评价方法有哪些?答案:天然产物的生物活性评价方法包括体外细胞实验、体内动物实验、临床试验等。
10. 天然产物研究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答案:天然产物研究的发展趋势包括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高效提取、利用计算化学进行结构预测、利用合成生物学进行生物合成途径改造等。
以上是天然产物复习题的答案版,希望对学习者有所帮助。
天然产物的研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学习者应不断更新知识,以适应这一领域的新发展。
天然产物复习题答案版共13页

第一章绪论天然产物:天然产物专指由动物、植物及海洋生物和微生物体内分离出来的生物二次代谢产物及生物体内源性生理活性化合物天然产物化学:以各类生物为研究对象,以有机化学为基础,以化学和物理方法为手段,研究生物二次代谢产物的提取,分离,结构,功能,生物合成,化学合成与修饰及其应用的一门科学,是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研究开发新药思路:在天然产物中寻找有生理活性的化合物,从中筛选生理活性极强,有典型结构的化合物作为原型,并依此模型通过结构改造合成出具有更好效果的药物或农药,这是医药研究和农药开发的常规思路之一,商业上已取得很大的成功第二章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与结构鉴定溶剂法: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和连续回流提取法等强化溶剂提取率:植物细胞膜真空破碎法,酸浸渍提取法,超声波强化提取法,微波加热提取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等天然产物化学成分一般鉴定方法:一,未知化合物的结构测定方法:1)测定样品的物理常数,如熔点和沸点2)进行检识反应,确定样品是哪个类型的化合物3)分子式的测定4)结构分析二,已知化合物鉴定的一般程序:(可能不考)1)测定样品的熔点,与已知品的文献值对照,比较是否一致或接近2)测样品与标准品的混熔点,所测熔点值不下降3)将样品与标准品共薄层色谱或纸色谱,比较其R f值是否一致4)测样品的红外光谱图,与标准品的红外光谱或标准谱图进行比较,是否完全一致1,两相溶剂萃取法的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相溶剂中的(B)A,密度不同B,分配系数不同 C,萃取常数不同 D,介电常数不同2,采用铅盐沉淀分离化学成分时常用的脱铅方法是(A)A,硫化氢 B,石灰水 C,雷氏盐 D,氯化钠3,化合物进行反向分配柱色谱时的结果是(A)A,极性大的先流出 B,极性小的先流出C,熔点低的先流出 D,熔点高的先流出4,天然药物水提取中,有效陈分是多糖,欲除去无机盐,采用(A)A,透析法 B,盐析法 C,蒸馏法 D,过滤法5,在硅胶柱色谱中(正相)下列哪一种溶剂的洗脱能力最强(D)A,石油醚 B,盐析法 C,蒸馏法 D甲醇6,测定一个化合物分子量最有效的实验仪器是(C)A,元素分析仪 B,核磁共振仪 C,质谱仪 D,红外光谱仪7,弱极性大孔吸附树脂适用于从下列何种溶液中分离低极性化合物(A)A,水 B,氯仿 C,烯醇 D,95%乙醇1,溶剂提取的方法有哪些?他们适合那些溶剂的提取?答:1)浸渍法:水或烯醇为溶剂。
天然产物提取工艺学习题附有答案

天然产物提取工艺学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6*3=18分1、分离: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物理或化学性质的差异通过适当的方法将不同组分分开的过程。
2、超临界流体:温度和压力略超过或靠近超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流体。
3、临界温度:指高于此温度时,该物质处于无论多高压力下均不能被液化时的最高温度。
4、临界压力:在临界温度时使气体液化所需要的最小压力。
5、吸附作用:物质从流体相浓缩到固体表面从而达到分离的过程称为吸附作用。
6、吸附剂:在表面上能发生吸附作用的固体微粒称为吸附剂。
7、溶质:提取原料的可溶性组分称为溶质。
8、吸着:当吸附与吸收两种作用同时存在时就称为吸着。
9、载体:固体原料中的不溶性组分称为载体。
10、精油:也称为“芳香油”,是存在于植物体的一类可随水蒸汽蒸馏且具有一定香味的挥发性油状液体的总称。
11、生物碱:是生物体内一类重要的含氮有机化合物,它们有类似碱的性质,能和酸结合成盐。
12、盐析:溶质都可以通过在溶液中加入中性盐而沉淀析出,这一过程称为盐析。
13、萃取: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分配系数的不同进行分离的操作。
(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不互溶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比的不同来达到分离、提纯或纯化目的的一种操作。
)14、吸附平衡:在一定的条件下,当流体与固体吸附剂接触时,流体中的吸附物质即被吸附剂吸附,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吸附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达到一定值,称为吸附平衡。
15、分配系数:在达到吸附平衡时,吸附质在吸附剂中的浓度与溶液中的浓度之比称为分配系数。
16、固定相:是色谱分离过程中的一个固定的介质。
17、流动相:在层析过程中,推动固定相上待分离的物质朝着一个方向移动的液体、气体或超临界流体等都称为流动相。
二、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2分)1、根据萜类化合物的结构可以分为单萜、倍半萜、半萜、二萜三萜、四萜和和多聚萜。
2、破坏细胞膜和壁的方法有风干法、加热干燥法、机械法和非机械方法等。
天然产物生产工艺学试题及答案

1. 影响松树产脂量的主要因素有树种、树的直径和树龄、空气湿度与土壤水分、气温与季节、采脂对树木生长和木材性质的影响、树木生长情况与环境条件。
2.我国马尾松松节油产品有优油和重油两种,前者主要组成为单萜烯类物质,后者主要组成为倍半萜长叶烯和石竹烯类物质。
3.松脂加工主要步骤为:熔解-澄清-蒸馏;松脂加工的目的是分离松香和松节油,并取出杂质和水分,但松脂熔解时加入松节油是为了熔解固态松脂和降低松脂的密度和湿度,水洗的目的是除去松脂中的水溶性色素,松脂蒸馏时加入活气的目的是作蒸馏解吸蒸出松节油,闭气的目的是加热松脂,加入草酸是除去有色的树脂酸铁盐。
4.设备除垢的方法有两大类,即机械法和化学法。
5.栲胶等的组成主要有单宁、非单宁和不溶物等,主要成分单宁按化学结构分类可分为水解单宁和缩合单宁两大类。
水解单宁:单宁分子结构中具有酯键,故易被酸、碱、酶所水解而失去单宁的特性。
水解单宁主要是酚类、糖和多元醇。
缩合单宁:缩合单宁分子中的全部芳香核都以碳碳键相连。
缩合单宁在水溶液中不被酸、碱、酶水解,在强酸的作用下单宁分子缩聚成暗红色沉淀。
6.主要的非单宁:酚类物质,糖类,有机酸,含氮物质,无机盐,其他(黄酮类,蒽醌类)7.非单宁是栲胶中的非有效成分,在鞣质中具有促进单宁溶解,有助于单宁渗入生皮内部的作用。
8.单宁的化学性质:水解,降解,重排反应,甲醛反应,蛋白质反应。
单宁表面带负电,来源:胶核表面酚羟基和羧基部分离解。
9.影响栲胶原料浸提抽出率的主要因素是原料性质及粘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浸提次数、搅拌和溶液流动、化学添加剂的品种和数量、浸提水质、浸提工艺条件的主次关系。
10.提高溶质的扩散速率和原料的抽出率的措施:增加浸提温度,减少溶剂粘度,增大原料表面积,减少扩散的距离,增大浓度差搅动形成湍流。
12.木材干馏可得到固态产物:木炭,液态产物:粗木醋液,气态产物:水煤气。
13.硫酸松节油中的异味主要是由于其中含有甲硫醇、二甲二硫醚等物质,一般脱臭的方法是化学法、精馏法,也可采用汽提法或活性炭吸附法。
天然产物化学练习题整理28页学生复习版2014.5.10(1)

一、名词解释先导化合物:又称原型物,是指具有特征结构和生理活性并可通过结构改造优化其生理活性的化合物。
盐析法: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液中,加入无机盐使其溶解至一定浓度或达到饱和状态,可使某些成分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沉淀析出或被有机溶剂提取得到。
沉淀法:利用某些植物成分与某些试剂产生沉淀的性质而得到分离或除去“杂质”的方法称为沉淀法。
UV光谱测定用的“诊断试剂”:UV光谱中,加入某些试剂导致光谱发生变化并可依据此变化判断化合物的结构,这些试剂对结构具有诊断意义,称为诊断试剂。
正相分配色谱:分离水溶性或极性较大的成分时(如生物碱、苷类、糖类、有机酸等),固定相多采用强极性溶剂(如水、缓冲液等),流动相则用氯仿、乙酸乙酯、丁醇等弱极性有机溶剂的液-液分配色谱。
反相分配色谱:当分离脂溶性化合物时(如高级脂肪酸、油脂、游离甾体等),固定相可用液体石蜡,而流动相则用水或甲醇等强极性有机溶剂的液-液分配色谱。
糖苷、苷元、苷键:又称配糖体,是由糖或糖的衍生物和非糖物质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一类化合物。
糖苷中糖的部分叫糖基,非糖部分叫配基或苷元。
糖基和苷元之间的化学键称为糖苷键。
变旋光现象:某些单糖结晶溶于水时比旋光度逐渐改变而达到一个常数的现象称为变旋现象(作用)。
生物碱的pka:生物碱共轭酸离解常数的负log值。
生物碱沉淀反应:生物碱在酸性条件下与某些试剂生成不溶于水的的复盐或络合物沉淀的反应。
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指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类化合物,现在泛指两个苯环(A 与B)通过中央三碳链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具C6-C3-C6结构。
挥发油:也称精油,是一类具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气蒸馏,与水不相混溶的油状液体的总称。
环烯醚萜:为蚁臭二醛的缩醛衍生物,分子中带有环烯醚键,是一类特殊的单萜,多与糖结合形成苷。
萜类化合物:是异戊二烯的聚合体及其含氧的饱和程度不等的衍生物。
硝酸银络合色谱:挥发油成分中的双键与硝酸银形成π络合物,根据它形成的难易程度和稳定性的差别,而得到层析分离。
天然产物生产工艺学复习题

天然树脂部分(19、21、22、23)1、影响松树产脂量的主要因素哪些?下降式采脂法与上升式采脂法的区别与特点?影响松树产脂量的主要因素有树种、树的直径和树龄、空气湿度与土壤水分、气温与季节、采脂对树木生长和木材性质的影响、树木生长情况与环境条件。
下降式:割面部位从距地面不低于2.2米开始,逐渐向下扩展,割面配置到距地面20厘米,可开中沟,第一对侧沟开在中沟上端两侧,后新开侧沟需紧挨前一对,且开沟要有规律性,不留间距。
上升式:割面部位从距地面20厘米开始,逐渐向上扩展,割面配置不低于2米,不开中沟,第一队侧沟开割工艺与下降式相同,但步距较大。
2、我国马尾松、湿地松、南亚松、思茅松等树种松脂的组成和特点?(1)马尾松脂以枞酸型为主,含海地酸性树脂酸,其松脂中含有较多的倍半萜,其组成主要是α-长叶蒎烯、长叶烯、β-石竹烯,其松节油是左旋的;(2)湿地松松脂中含有相对较多的湿地松酸,含油量高,且β-蒎烯含量高,其松香中含有较多的二萜中性物,有较低的软化点和酸值,其松节油左旋;(3)南亚松的松脂中含有二元酸称南亚松酸,有较高的酸值,其松节油右旋,它是我国产脂力最高的松树树种;(4)思茅松的松脂北回归线以北β-蒎烯量较多,以南很低,右旋。
3、松节油的主要组成?主要化学性质?(化学反应式)松节油的主要成分是萜烯类,它主要有异构,氧化,加成,水合反应,热解,酯化,脱氢,环氧化,聚合反应。
4、松香的主要组成?主要化学性质?(化学反应式)松香的主要成分是树脂酸含有少量的树脂酸和中性物。
5、松脂加工的目的是什么?松脂加工主要有哪些步骤?松脂加工的目的是分离不挥发松香和挥发性的松节油,并取出杂质和水分。
松香加工的步骤是:松脂先溶解,溶解脂液的静制,除去杂质和水分,静制的脂液再以水蒸汽蒸馏分离水蒸气和松香。
(溶解--澄清--蒸馏)6、松脂加工水蒸气蒸馏法的基本原理?为何采用过热水蒸气?减压蒸馏工艺有何有缺点?松脂加工水蒸气的基本原理:根据道尔顿气体分压定律,即组分不相溶的混合液在受热时逸出蒸气,其蒸气的总压等于该温度下各组分蒸汽压的总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然树脂部分(19、21、22、23)1、影响松树产脂量的主要因素哪些?下降式采脂法与上升式采脂法的区别与特点?影响松树产脂量的主要因素有树种、树的直径和树龄、空气湿度与土壤水分、气温与季节、采脂对树木生长和木材性质的影响、树木生长情况与环境条件。
下降式:割面部位从距地面不低于2.2米开始,逐渐向下扩展,割面配置到距地面20厘米,可开中沟,第一对侧沟开在中沟上端两侧,后新开侧沟需紧挨前一对,且开沟要有规律性,不留间距。
上升式:割面部位从距地面20厘米开始,逐渐向上扩展,割面配置不低于2米,不开中沟,第一队侧沟开割工艺与下降式相同,但步距较大。
2、我国马尾松、湿地松、南亚松、思茅松等树种松脂的组成和特点?(1)马尾松脂以枞酸型为主,含海地酸性树脂酸,其松脂中含有较多的倍半萜,其组成主要是α-长叶蒎烯、长叶烯、β-石竹烯,其松节油是左旋的;(2)湿地松松脂中含有相对较多的湿地松酸,含油量高,且β-蒎烯含量高,其松香中含有较多的二萜中性物,有较低的软化点和酸值,其松节油左旋;(3)南亚松的松脂中含有二元酸称南亚松酸,有较高的酸值,其松节油右旋,它是我国产脂力最高的松树树种;(4)思茅松的松脂北回归线以北β-蒎烯量较多,以南很低,右旋。
3、松节油的主要组成?主要化学性质?(化学反应式)松节油的主要成分是萜烯类,它主要有异构,氧化,加成,水合反应,热解,酯化,脱氢,环氧化,聚合反应。
4、松香的主要组成?主要化学性质?(化学反应式)松香的主要成分是树脂酸含有少量的树脂酸和中性物。
5、松脂加工的目的是什么?松脂加工主要有哪些步骤?松脂加工的目的是分离不挥发松香和挥发性的松节油,并取出杂质和水分。
松香加工的步骤是:松脂先溶解,溶解脂液的静制,除去杂质和水分,静制的脂液再以水蒸汽蒸馏分离水蒸气和松香。
(溶解--澄清--蒸馏)6、松脂加工水蒸气蒸馏法的基本原理?为何采用过热水蒸气?减压蒸馏工艺有何有缺点?松脂加工水蒸气的基本原理:根据道尔顿气体分压定律,即组分不相溶的混合液在受热时逸出蒸气,其蒸气的总压等于该温度下各组分蒸汽压的总和。
使用过热水蒸气的原因:1、水蒸气温度越高,单位质量的水蒸气的体积越大,其形成气泡的面积越大,扩散出来随着水蒸气带走的松节油蒸气数量增多;2、温度越高则蒸馏液的部分蒸汽压力加大,因此单位质量重量水蒸气所能蒸出的松节油就增多;3:过热蒸汽干度大,锅类无水层存在,最后可使松香中的水分降低至最低限度,从而保证产品质量,防止松香结晶。
减压蒸馏的缺点:由于减压引起的气流流速增大,混合蒸气带出的松香雾沫较多,故重油的酸值教常压蒸馏的高,在油水分离器中由于抽真空时搅拌较大,油水分离效果较差,使水层中含油量增加,另外设备,电耗,管理人员均要增加。
7、松脂加工中加入松节油和水、草酸的作用?加入松节油是为了溶解固态松脂和降低松脂的密度和湿度,水洗的目的是除去松香中的水溶性色素,加入草酸是除去有色的树脂酸铁盐。
8、脂液澄清的原理与强化方法?脂液澄清原理:利用悬浮液互不相容的液体中各物质的密度不同而自行分层的原理、强化方法:①增大脂液含油量②增高脂液温度③加盐增大水的密度④静电澄清增大水粒直径。
9、松节油的收集方法?从蒸馏釜或蒸馏塔蒸出来的水和松节油混合蒸气通过冷凝器冷凝和冷却、然后进入油水分离器分离水分、工业蒎烯或优油和重油再经盐滤器除去所含乳状水分既得成品松节油。
10、松香结晶的原因与防治措施?松香结晶的内在原因:①树脂酸的热异构②松香的冷却速度③水分对松香结晶的影响④晶种和震动对松香结晶的影响。
防治措施:①确定适宜的蒸馏温度与蒸馏时间,使松香达到一定的异构程度,使比旋光度能在不易结晶的范围内②配合外界气温,采取适宜的冷却工艺③保证过热蒸汽的干度和温度,设备中的间接蒸汽加热管不能泄露,使松香的水分尽量减少④保持放香槽和放香池的干净清洁,消除其中的白色混浊物,勿使晶种带入松香包装桶内11、松香颜色深的原因与防治措施?松香颜色深的原因:①采脂、运输、加工过程中与铁金属接触形成的树硬脂酸铁盐②松香生产中松脂原料的配比③储存盒运输过程中松香氧化④加抗氧化剂⑤设备必须为不锈钢材料采用304以上不锈钢。
防治措施:①采集过程中要避免有色物质混入松脂。
②勿使松脂接触铁器时间过长,也不要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贮脂池中用水覆盖保护③在加工过程中向松脂中添加脱色剂如草酸等还原性物质④在蒸馏期间应避免在高温停留时间过长5蒸馏前应过滤,水洗,净化等,最大限度除去有色物质⑥松脂加工设备最好用奥氏体不锈钢⑦松脂应分级贮存,分别加工。
12、影响松香软化点的因素与工艺调节方法?影响松脂软化点的因素主要树种的不同和含油量的高低。
工艺调整方法:提高松香温度,延长蒸馏时间,注意松香槽中挥发的除去减压蒸馏。
13、松香改性的目的与方法?松香改性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松香的一些缺陷,提高其使用价值方法:可以利用松香树脂酸结构中的双键以及两个化学反应活性中心进行松香改性和制备松香衍生物。
(异构,氧化,氢化,聚合,歧化,加成等方法)14、松香的主要用途?松香由于结构上的特点具有许多优良性能如防腐、防潮、绝缘、粘合、乳化、软化等,因此松香广泛应用于肥皂、造纸、油漆、橡胶、塑料、电气、农药、医药、印染、胶合剂、化工等部门。
15、浮油松香与脂松香的来源、化学组成、加工方法有何不同?浮油松香:粗木浆浮油经过精馏可得到浮油松香,组成为树脂酸90-95%、脂肪酸2-3%、中性物3-7%。
精馏。
脂松香:松脂加工而得。
组成树脂酸85.63-88.72%,脂肪酸2.26-5.44%,中性物5.24-7.63%。
蒸馏。
16、大力发展浮油松香的意义?生产成本低廉,易于集中加工,有利于造纸业的发展,解决污染问题。
17、粗木浆浮油的制备方法?在木片蒸煮过程中。
木材中的油脂和树脂成分被碱皂化而形成树脂酸和脂肪酸的钠盐,溶解在黑液中,同时中性油液被抽出而溶解在皂液中,这就是硫酸盐皂,当黑液浓缩到一定浓度时,硫酸盐皂就浮在黑液上面经分离和无机酸分解后而得到木浆浮油(间歇法和连续法酸化工艺)18、粗木浆浮油多采用蒸馏方法进行加工分离,可得到哪几种产品?浮油松香、浮油脂肪酸、浮油沥青、蒸馏浮油、头子油等产品。
19、粗木浆浮油蒸馏加工与普通蒸馏有何区别?20、硫酸盐松节油的除臭方法?1)先蒸出低沸点的具有恶臭的有机硫化合物,2)吹入热空气,3)用粉末活性炭碱性洗涤液,再配合臭氧气体。
21、连续蒸馏与间歇蒸馏的优缺点?连续:于蒸馏塔中进行,设备复杂,投资大;加热时间短,产品质量高,产量高,质量稳定,操作简单,便于自动化;蒸馏效率高,节约蒸汽资源;工艺条件要求高。
间歇:于蒸馏锅中进行,加热时间长,产品质量低且不稳定,工艺条件要求不高。
22、蒸馏塔的塔板计算.23、蒸馏的工艺条件。
栲胶生产部分(2、21、22)1、水解单宁与缩合单宁在化学结构上有何不同?在酸碱性条件下会发生哪些变化?水解单宁:单宁分子结构中具有酯键,故容易被酸、碱和酶所水解而失去单宁的特性。
水解产物主要是酚酸类、糖或者多元醇。
缩合单宁:缩合单宁在水中不被酸、碱、酶水解,在强酸作用下单宁分子缩聚成暗红的沉淀2、半单宁主要具有什么结构,有哪些的化合物?对单宁的定性与定量检测有何影响?主要的半单宁:酚类物质、糖类、有机酸、含氮物质、无机盐、其它(黄酮类、蒽醌类)。
3、非单宁是栲胶中的非有效成分,在鞣革中有哪些作用?在鞣质中首先渗入皮内部,有助于单宁的渗入。
防止单宁在表皮面结合过快过多。
4、试述沉淀物与不溶物之间的不同涵义?沉淀物是指栲胶溶液中聚结稳定性降低的单宁,其次是黄粉,红粉,果胶,树胶等物质;而不溶物是指常温下栲胶中不溶于水的物质,不溶物包括:1)单宁的分解产物(黄粉)或缩合产物(红粉) 2)果胶,树胶和低分散的单宁,3)杂质,4)无机盐。
5、单宁的分类和结构,主要的化学性质。
(化学反应式)单宁主要分为:水解单宁(没食子酸、鞣花单宁)和缩合单宁。
单宁的化学性质:①单宁的水解、降解②重排反应③甲醛反应④蛋白质反应⑤氧化(使颜色加深)⑥金属及离子反应(形成螯合物)⑦亚硫酸盐反应⑧陈化变质6、为什么生皮鞣制出的革不能被水洗?因为单宁是使生成革的水溶性复杂多酚,若生皮鞣制出的革被水洗则单宁会溶解与水中,从而导致革的不成形。
Or 1)吸附作用胶粒与胶原活性基相互吸附易被水洗去,2)凝胶作用:胶粒要失去稳定平衡凝结在胶原中被水洗去,3)氢键结合单宁分子中酚羟基与胶多肽键以氢键结合长时间被水洗去。
7、单宁胶核表面带什么电,其带电的来源是哪些结构的化合物?单宁表面带负电来源:校核表面酚羟基和羧基部分离解。
8、粉碎的目的是什么?一般的粒度为多少?粉碎的目的:1)提供浸提的合格碎料,2)破坏细胞组织,3)增加浸提罐加料量。
粒度:1.5-3.0mm。
9、你将怎样根据物料的特性,来选择粉碎设备?根据物料特性选择粉碎设备:五倍子和橡椀的粒度比较均匀,一般选用滚筒粉碎机粉碎一到两次,毛杨梅于甘树皮剥皮后已切成短条状,性质较脆,选用锤式破碎机进行两次破碎,落叶松树皮锤式粉碎机粉碎一次,黑荆树皮,木麻黄树皮用高速粉碎机。
10、影响浸提的因素有哪些?你将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溶质的扩散速率和原料的抽出率?影响抽提的因素:1)原料性质及粒度,2)浸提温度,3)浸提时间、次数,4)出液系数,5)搅拌和溶液流动,6)化学添加剂的品种和数量、7)浸提水质、8)浸提工艺条件的主次关系。
提高溶质的扩散速率和原料的抽出率的措施:增加浸提温度,减少溶剂粘度,增大原料的表面积,减少扩散的距离,增大浓度差,搅拌形成湍流。
加亚硫酸盐,使红粉单宁转变为可溶单宁而被浸提,抽出率提高。
11、固体物料不动的罐组浸提时,浸提次数与罐组的罐数、进水出水次数、加料出料所占用的时间等的关系式。
浸提次数与罐组的罐数(N=3M-1)进水出水次数(N=2M-1)加料出料所占用的时间(k=(t1+t3)/(t1+t2))t1:转液时间,t2:一次静止浸提时间,t3:出渣时间。
12、栲胶浸提时罐组中每一个浸提罐的温度是否相同?请说明理由?栲胶的浸提为什么采用罐组式浸提,而不采用单罐多次浸提。
栲胶浸提时每一次浸提罐的浸提温度是不相同的,因为新原料浸提温度最低易溶的和热敏的单宁先被浸出,及时随浸提液排出以后的温度逐渐升高,在出渣时最高,以利于将难溶的和较不热敏的单宁尽可能地浸出来。
栲胶为什么采用罐组式浸提:罐组式能提高抽出率,浸提液浓度高,减少损失。
13、根据传热速率方程,你将采用哪些措施提高蒸发设备的蒸发强度?传热速率公式:v=kt/r 蒸发强度:v=w/s=3.6kt/r措施1)提高总传热系数 2)提高加热蒸汽压力和冷凝器的真空度,从而增加有效温度差。
14、在蒸发设备中易结垢的原因是什么?除垢的方法有哪些?在蒸发过程中,溶液中的钙盐、镁盐等不溶性盐不断析出,沉淀在管壁上而形成管垢,它不溶于水,部分溶于稀酸和碱,全部溶于浓硝酸,主要成分草酸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