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德罗哲学中的自然神论思想浅析

合集下载

浅谈狄德罗的辩证法思想

浅谈狄德罗的辩证法思想

浅谈狄德罗的辩证法思想狄德罗(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完成了他的辩证法思想的整合和发展,为后世哲学建立了辩证法的基础。

在他辩证法思想的基础上,他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两个概念:一个叫“唯物论”,另一个叫“客观认识论”。

他的辩证法思想对于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也极大地影响了一百多年时间里后世哲学家的思想体系。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狄德罗的辩证法思想,他的思想如何影响了20世纪的科学技术,以及他的思想如何影响了后世哲学家的思想体系。

一、狄德罗的辩证法思想1、唯物论。

狄德罗将唯物论作为他哲学思想的基础。

他认为,宇宙万物,包括直观经验、思想、理论都存在一个客观的实体,这种客观的实体称之为“物”。

唯物论认为,宇宙中一切事物都是物质实体,把物质实体作为研究宇宙一切现象的基础。

狄德罗认为,物质实体能够以自然的方式发展,产生新的物质形式,这就是他的“自然发展论”。

2、客观认识论。

狄德罗的客观认识论是他的辩证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认为,人类知识有两个层面:“一切现象都是客观存在”,以及“一切现象都是主观认识”。

他认为,要正确地理解物质实体,必须做到“客观认识论”。

他的客观认识论主张:客观的事物有自我的存在,它不可能被完全地破坏或改变,只能在现存状态中发挥它的作用;客观的事物有其固有的联系,这种联系依赖于它们的实质和其它客观的事物的存在;客观的事物可以被客观地认识,即,根据它们的联系和实质,能够合理地概括出它们的实体。

二、狄德罗辩证法思想对科学技术的影响1、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狄德罗的辩证法思想对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在他的思想中,他重新定义了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道德规范,他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遵循“寻求真理、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及“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

这些原则为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道德指导。

2、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

狄德罗的辩证法思想也推动了20世纪的科学研究的发展。

自然神论(Deism)

自然神论(Deism)

⾃然神论(Deism)⾃然神论(Deism)此词系于⼗七世纪初叶以赫伯特爵⼠(Lord Herbert of Cherbury, 1583 ~ 1648)为⾸的⼀群英国作家中所惯常使⽤,描述⼀⾮正统的宗教见解。

此词亦主要在指⼗七世纪中到⼗⼋世纪中在英国所彰显的某种唯理思想运动。

⾃然神论(在拉丁⽂为Deus,即神)在语源学上与有神论(theism)相同,⼆者均指相信有神的存在,因此是反对⽆神主义的。

⾃然神论⼀词与有神论、多神论与泛神论有别,它并没有⼀个完整的教义系统。

⼀般说来,它仅指⾃然宗教或接受某项宗教知识,这种知识是唯独由理性得来的,反对由启⽰或由教会之教导⽽得来的知识。

⾃然神论有时是⽤以介说有关神与世界之间关系的特殊见解。

它把神在创造中的功能减低为第⼀原因。

根据他们的⽐⽅说,神就是那个造表的⼈,发明此说的⼈最初是尼古拉(Nicolaus of Oresmes, 1382卒)。

说这世界好像钟表⼀样,神⼀次上⾜了弦,所以这世界历史就在那⾥转动,以后就不再需要神的⼲预了。

⾃然神论的基本教义是:1. 相信⼀位⾄⾼者。

2. ⼈有敬拜的义务。

3. 有伦理⾏为的义务。

4. 罪需要赦免。

5. 在今⽣与来世有神的赏罚。

这五点为⾃然神论之⽗赫伯特所特出。

⾃然神论与正统的基督教相冲突,否认神在⾃然次序上有任何直接的⼲预。

虽然⾃然神论相信有神个⼈的护理,但他们却反对圣经中所说的三位⼀体、道成⾁⾝、圣经有属神的权威、赎罪、神迹、任何有关的救赎(如以⾊列为特选的⼦民,以及在历史中超⾃然的救赎作为)。

⾃然神论在⼗七世纪初成为⼀般的宗教态度,⽽且具战⽃性,尤其是在沙夫斯堡爵⼠的著作中。

这些⾃然神论者的理想是清⼀⾊的⾃然宗教,根本缺乏基督教的基本教义。

在他们看来⼀切的宗教都是⼀样的。

⾃然神教所想象的神乃是⼀位温和、慈爱的,祂要⼈类在仁爱与容忍的⽓氛中⾃律。

英国的⾃然神论经翻译沙夫斯堡的作品⽽传到德国。

重要的德国⾃然神论者为莱布尼兹、雷马拉斯与莱新。

狄德罗的思想是什么_狄德罗的美学思想

狄德罗的思想是什么_狄德罗的美学思想

狄德罗的思想是什么_狄德罗的美学思想狄德罗思想分为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

狄德罗的美学思想对哲学界、文学界乃至美术界都产生了悠久而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狄德罗的思想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狄德罗的思想狄德罗思想分为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

狄德罗在哲学思想上倡导形而上学辩证法和认识论、唯物辩证主义和契约论。

从狄德罗思想来看,他对哲学思想有很全面的认知。

从某一方面来说,狄德罗思想既能反映出形而上学,又能反映出辩证法。

1749年,狄德罗发表了《论盲人书简》,在这一文章中,狄德罗充分表达了自己对唯物主义思想的看法。

在狄德罗看来,世界如同一个大系统一样,里面只存在时间、空间与物质三要素。

就物质本身来说,因为自身具有动力,所以不需要其它力量的参与。

而运动作为物质的一种属性,只有物质和运动联合在一起,才能造就出一个丰富而美丽的世界。

总而言之,世界之所以能统一,最终都是源于物质。

因为物质不断运动,所以世界上才会衍生出纷繁多彩的新鲜事物。

除此之外,狄德罗还指出,联系和统一是一种相互包含的关系。

同时,狄德罗还认为,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自然事物不但可以相互转化,同时它们在转化的同时,还会涉及物质的变化。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狄德罗思想存在形而上学的倾向,他将自然中的一切变化都归结于“纯粹数量的增长”。

狄德罗认为,自然中的因素是一种组合的事物,它是一成不变的。

即使自然中的物质存在着变化,那么这也是元素在循环。

狄德罗的美学思想狄德罗的美学思想对哲学界、文学界乃至美术界都产生了悠久而深远的影响。

狄德罗的美学思想是他依据唯物主义的观点而提出的。

狄德罗在研究美学思想时,他提出了“美在关系”说,即事物的所有性质都是美的根源。

除此之外,狄德罗还将“美在关系”中的关系分为了三种,即实在的关系、虚构的关系、察知的关系。

根据三种关系分类,狄德罗又将美分为三种,即“与我有关系的美”、“在我身外的美”、“虚构的美”。

狄德罗的美学思想之一“虚构的美”,即就是艺术家们所创造的美,比如莫奈的画作、毕加索的作品等,都是“虚构的美”。

5.1-自然原则与真实原则(1)

5.1-自然原则与真实原则(1)

自然原则与真实原则:
狄德罗的文学理论,尤其是戏剧理论,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真实与否是衡量艺术美的首要标准。

狄德罗在深刻阐释艺术与现实的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艺术的自然原则和真实原则。

狄德罗眼中的“自然”是指客观存在的世界,包括物质世界、精神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和现实。

艺术模仿自然,“就是形象与实体相吻合”。

在狄德罗看来,严格地、完整地模仿自然,并不是简单描写转瞬变异的现象,艺术形象与对象实体相吻合,不是指外在的相仿,而是关系的一致。

对象的特质只有在与其他对象和周围环境的关系中才能完整深刻地体现,而对于这种关系中的对象的模仿也才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然和真实。

“真实”在狄德罗那里指的是艺术在模仿自然的基础上,揭示事物之间的“关系”,达到“逼真”的效果。

对于真实与逼真的论述,体现了狄德罗艺术辩证思维的力度。

艺术模仿自然,其使命是揭示对象关系中的自然秩序,因此艺术的真实不同于历史的或生活的真实。

历史叙述已经发生的事情,艺术却描述必然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事,与前者的事实性真实相比,后者则属情理的真实,也就是狄德罗所谓的“逼真”。

自然神论——精选推荐

自然神论——精选推荐

贺老师讲自然神论 2016.12.10前段时间我说了关于文艺复习、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也说过康德的哲学、德国的古典哲学。

如果不了解英国自然神论,那么从宗教改革到启蒙运动之间,就缺少了一个关键的环节。

重庆钱老师关于自然神论的帖子,我看了,非常好。

各位老师知道,文艺复习和宗教改革本身并不是要反对基督教的。

而且我们也知道,文艺复兴发生在南欧的拉丁语世界,宗教改革呢发生在北欧的日耳曼世界。

没有发生之前,南欧经济发展、文化发展水平是远远超过北欧的。

我们知道,在欧洲历史上,如果不了解基督教,你更本不可能把握西方文化核心,就好像在今天的中国,你不了解儒家思想来谈论传统文化,那只能认为是隔靴捎痒。

在1515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天主教军队与德国信仰新教的军队打了一场战争,结果天主教军队被打败了,不得不签署《奥格斯堡条约》,其最重要的内容是: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确定了教随国定原则。

什么叫教随国定的原则呢?也就是说在谁的领土就信仰谁的宗教,这表明在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境内。

路德教信仰获得了合法性,它与天主教分裂成为无法否认事实。

因此,就这一点来看,此条约可以看做是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宗教宽容意义的文件。

但是,它存在一个问题,禁止承认路德教合法性,其他新教合法性不承认,例如加尔文,而此时加尔文教已经被尼德兰、苏格兰、英格兰、法兰西的一些民众和贵族所信仰,因此这个原则对加尔文教是不适合的。

结果1618年前后欧洲爆发了三十年战争,其背后就是宗教信仰之战。

这场战争进行了30年,但没有任何一方能取得决定性胜利。

到了1648年前后,双方一看实在难以分清胜负,,,怎么办呢?就要坐下来谈一谈。

谈判结果参战双反签署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国际法的文件——威斯特法利亚条约,这个合约涉及了参战国的现实利益,包括了很多方面内容,但在宗教方面有个特别关键意义,就是已经把宗教信仰自由由以往的封建领主为原则转变为以每个人为准则,,所以原来的教随国定原则实际上变为教随人定原则,因而此条约开创了一个宗教宽容时代。

狄德罗艺术中对自然的模仿

狄德罗艺术中对自然的模仿

狄德罗艺术中对自然的模仿把握每个人的气概,远离虚假和做作,为现实主义绘画高扬了旗帜。

“真、善和美非常接近。

”狄德罗见出真、善、美的关系。

把真、善、美作为权衡作品的唯一标准。

“真善美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真和善之上加上一种稀有的光辉灿烂的情境.真或善就变成美了。

”他提出了“美在关系”的看法,这关系有三个解释:(1)同一事物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2)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

(3)人与对象之间的关系。

在《绘画论》中,他说:“自然的东西,形状的美丑。

都有它的取因”,“一个男人。

背和胸部隆起,颈项的前软骨伸长。

使颈椎骨塌陷.头往后仰,两只手翘起,两肘后缩。

……自然会毫不犹豫地说:这是一双驼子的脚。

”这是自然的关系,理当如此。

所以狄德罗教导学生在观察时,去设想整个人的形象是透明的,要从外表看到内部,关注内部结构的来龙去脉,物体之间的关系。

由外到内的关系,局部与局部的关系,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即:在绘画艺术创作与教学的过程中.要学会整体地观察各种关系.整体地表现因各种关系的和谐丽成的美。

在《论手法》中,他对矫揉造作、虚假的手法。

进行了批评。

赞扬格勒兹不是在室内胭l模特儿虚假生硬的姿势,而是到教堂、菜场、到街上,人群中,观察人物真实、朴素的动作、热情、性格和表情。

同时对人物岫.的创作要抓住真实自然的特征提出了看法:“小孩是一团没有发育的肉,老人瘦骨嶙峋,干瘪.驼背,中国人小眼睛,佛兰德斯女人大屁股,黑人扁鼻子、厚嘴唇,头发短而卷曲。

”在评析风景画的时候,狄德罗对如何塑造物象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根据题材的性质,树木要具有某种情意,水需清澈潋滟,山势雄伟挺拔,废墟崇敬肃穆,楼台遒劲,人物生动,走兽真实,要考虑光、雾、色彩、天空、季节、时刻等细节上的巧夺天工和整体的谐和。

“去看日出和日落,看天空给云彩的点染,看野草露水晶莹。

暮霭升起,在原野散开……在日出之前赶去.看它幽暗的轮廓,边缘模糊,光线隐没消失……眦“这里狄德罗明确提出了画家需要观察自然和严格地模仿自然.考虑自然物象之间的各种关系,把握每个人的气概,远离虚假和做作.像格勒兹和夏尔丹那样去表现朴素与真实。

狄德罗与布瓦洛“模仿自然说”的异同

狄德罗与布瓦洛“模仿自然说”的异同

狄德罗与布瓦洛“模仿自然说”的异同作者:薛峰来源:《艺海》2011年第11期布瓦洛是西方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文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代表作是《诗的艺术》,全书用诗体写成,共四章。

第一章是总论,叙述了理性是诗歌创作和批评的最基本的原则,对于诗歌的创作和批评的一般规律做了概括的说明。

第二章是论次要的诗类,其中包括颂歌,悲歌和牧歌等。

第三章是论主要的诗体,其中包括悲剧、喜剧和史诗等。

第四章则是论述作家的道德修养的问题。

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布瓦洛的文艺理论体系已经十分完整,基本可以代表这一时期西方文艺理论的最高水平。

狄德罗(1713—1784)是十八世纪西方启蒙运动思想家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法国唯物主义思想家,著名的作家。

关于他的文艺理论主要在他的两本书中体现出来。

一本是《论戏剧艺术》,另一本是《画论》。

狄德罗作为百科全书派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对文艺理论体系的建构也是非常严密的。

布瓦洛和狄德罗是西方文艺理论界不同阶段两个代表人物,在他们各自的文艺理论中,关于艺术与自然的论述,有很多异同之处。

这种异同的形成是时代背景原因造成的,也是文艺理论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

例如,布瓦洛认为文艺要表现理性,就必须模仿自然。

并且他认为这才是文艺的基本任务。

古典主义者认为真即是自然,布瓦洛作为古典主义的集大成者,自然维护这一信条。

他曾说,只有真才美,只有真才可爱。

而自然就是真,一接触就能感到。

为了求美,就要求真,也就要模仿自然。

布瓦洛认为,美、真、理性和自然是一体的,不可分的。

他说,“我们”永远也不能和自然寸步相离。

但是,他的“模仿自然”和古希腊的传统观点有很大的分别。

布瓦洛的理论是建立在理性主义基础上的。

他所指的自然只要是体现在事物中的事之常理,人性中的人之常情,特别是指自然人性。

模仿自然就是模仿自然人性。

他又把自然人性分为三种:一原本性格,二类型性格,三定型性格。

布瓦洛在他的晚年同法国的上层人物接触较多,1684年在路易十四的保荐下,进入了法兰西学院,因此在他的艺术理论中,自然要为贵族辩护和唱赞歌。

浅谈狄德罗的辩证法思想

浅谈狄德罗的辩证法思想

浅谈狄德罗的辩证法思想简介:狄德罗(1818-1883年)是意大利著名的哲学家,他是西方辩证法的倡导者,以辩证的精神,使其对西方哲学的影响及其广泛。

本文将从介绍狄德罗的辩证法思想、分析他的辩证法思想性质、探讨辩证法思想对现代哲学的影响等三个方面旨在深入探讨狄德罗的辩证法思想。

一、德罗的辩证法思想狄德罗主张以辩证思维把握客观事物,并以辩证法为主要思维方式,对客观事物进行洞察,以及把握客观活动的经典思想形式,构建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

他认为必须使用辩证的思维方式,以全面认识真实的客观存在,在全面理解真实存在的基础上考察客观活动及其运动的规律。

在认识论层面,狄德罗把“对立联系”作为认识客观事物最基本的规律,指出真实存在的客观活动是一个不断发生演变的辩证统一的过程,即物我双方的统一,又是物我双方的均衡。

同时,他认为认识的最终形式是“超越自我”,即发展到一定程度,认识肯定要超越物质的可感知性、超越自身的主观性,从而获得客观的真理性。

二、德罗辩证法思想性质狄德罗的辩证法思想以实践为基础,认为必须实践才能发掘真实存在的客观规律,他强调人们应当以实践经验为准绳,以实践运动为起点,以实践结果为终点,并以实践分析驱动认识演化过程。

这一观点与传统唯心论形成有机统一,从而使认识客观事物的认知过程及其结果具有规律性和真实性。

他的辩证思想又是以历史发展的观点为特征的,他认为一切的发展都是历史性的,历史发展的关键是透过反复的实践运动,从而获得真实的认识,其观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客观性和动态性。

三、证法思想对现代哲学的影响狄德罗的辩证法思想对现代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他提出的“实践”、“发展”、“历史”和“活动”等理念,在现代哲学中被后人广泛运用。

狄德罗的辩证法思想,也影响了现代哲学的认识论思想。

他的起源性辩证法对现代哲学的认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提出的“理性”、“客观性”、“真实性”等思想,与后来现代哲学中关于“概念”、“立法性”、“实践性”等概念和思想建立起有机统一,为现代哲学认识论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狄德罗哲学中的自然神论思想浅析
通过分析法国资本主义革命启蒙运动时期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哲学家狄德罗的自然神论思想,结合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基督教的神学观点,以阐明狄德罗朴素的自然神论的哲学理论和观点。

为宣传科学与理性,反对迷信和专制起到了不可取代的作用
狄德罗;自然神论;哲学思想
18世纪的欧洲,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自然科学取得了不少成就。

中世纪以来的基督教所宣扬的那种上帝创造万物的言论被彻底怀疑,教会和传教士给人们灌输的上帝是全知、全善、全能的言说不再是亘古不变的了,基督教哲学、经院哲学这一专门研究神学体系的传统模式被打破。

社会不断发展,神学体系受到冲击。

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矛盾日益上升为法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这一时期法国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狄德罗,在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在其哲学思想方面,敢于打破传统的神学占统治地位的“主流”局面,敢于引导在当时看来是“异端”的思想,着意抨击封建制度和作为这种制度帮凶的僧侣政治。

在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科学水平的发展程度上看来是难能可贵的。

其哲学体系囊括了自然观、认识论、伦理学、美学及科学哲学等方面。

自然神论思想在狄德罗的哲学体系中影响深远。

一、自然神论
自然神论认为虽然上帝创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规则,但是在此之后上帝并不再对这个世界的发展产生影响。

自然神论者推崇理性原则,把上帝解释为非人格的始因的宗教哲学理论。

又称理神论。

自然神论有如下特点:
1.反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否定迷信和各种违反自然规律的“奇迹”
2.认为上帝不过是“世界理性”或“有智慧的意志”
3.自然神论者也反对“预言”的应验和“神迹”作为上帝存在的根据
二、狄德罗的<哲学思想录》所认为的自然神论
《哲学思想录》系狄德罗写于1746年,早于他担任法国第一部《百科全书》总编辑的时间(1751—1772)。

故而这篇文章反映了狄德罗早年的自然神论的思想,他的自然神论思想既肯定了神的存在,又反对教会所宣传的神作为一种存在又不存在的客观实在干涉和影响着万物的生存与发展。

《哲学思想录》的自然神论观点
“自然不说谎,承认神的存在,不过是我们的偏见”。

狄德罗认为。

字宙的运行必然遵守一种秩序,而这种秩序却与神的安排、神性的参与毫无关系,纯粹是建立在物质的原始本性基础之上的。

在他看来,神的存在只是造物时期的事情,在地球上有生命伊始,生生不灭不断发展和进化的过程中,上帝便退出,不再参与下一环节的过程。

在狄德罗的自然神论中,他认为基督教宣扬的神存在于万民之间,只是对人民群众的一种欺骗。

狄德罗用一个反证指出了他的观点:“是谁把这些痛哭流涕的死尸都关在这些牢狱中的呢? 是谁罚他们受这些苦的呢?是他们触犯了的上帝⋯.”说明上帝是一个威严、高高在上而看不到人间冷暖的客观存在,是一个残忍而不关心世问疾苦的神。

然而上帝却是“一位充满了善心的上帝⋯.”,然而“一位充满了善心的上帝竟会欢喜把自己浸在眼泪里!这些恐怖不会伤害他的仁慈吗?”由此看来,上帝只不过是一个被宗教用来愚民的工具,是凌驾在人民头上的无形的法度。

因此,“不应该把上帝想象得太好,也不应该把他想象得太坏。

”在封建主义的中世纪的欧
洲,基督教宣传上帝是造物主,不遵守基督教的行为准则,便是亵渎神灵或者对教义和教规的大不敬,会受到教会的迫害和惩罚。

狄德罗质疑上帝“容许罪恶以便显示德性的光芒,这样只有一点很不足道的地方,而弊病却是很实在的”。

上帝创造了人类,创造了万物,主管着万物的’生灭、发展,狄德罗尤其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要用惩戒罪恶显示善良和正义的美好呢?连上帝都无法阻止罪恶的发生,那么,上帝是否在主管和影响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呢?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欧洲的基督教神学思想占据着绝大多数人的头脑,狄德罗这种“异端”的思想,是对基督教神学的质疑。

2.上帝“管理”万物与万物按其规律运转的悖谬
与狄德罗同时期的哲学家拉美特利继承了笛卡尔的机械论,认为世界万物形态不同,但却是由同样的材料构成的。

根据他的这一观点,得出了“人是机器”的机械唯物主义思想的论断。

狄德罗指出“本体论的那些精细推论,至多只是使人成为怀疑论者;只有对自然的认识。

才使人成为真正的自然神论者。

”他认为,多亏这些伟大人物的工作,世界才不是一个神,而是一架机器,有它的齿轮、缆索、滑车、弹簧和悬摆。

狄德罗和拉美特利两人都认为人是机器,基督教的传教士们通过努力宣传使人民大众相信万物系上帝创造,然而,机器是有着自己运动和工作的轨迹,上帝并不能改变其机械运动的方式和特性,故而在狄德罗看来,上帝没有“管理”着万物,也没有权力奖赏和惩罚人类或对人类的正确的和错误的行为作出任何的评价,更不可能对人类的未来作出任何的“指点”。

这便牢固地确立了狄德罗的自然神论的观点。

狄德罗最亲密的战友达兰贝尔认为,要使知识和真理取胜,应当坚定地无视权威。

因此,他敢于打破宗教神学权威的垄断体系,抛出了朴素的自然神论的唯物主义学说。

在他看来,上帝“教导”人民听从神的旨意、按神所说的去做,用原罪欺骗人民规规矩矩地敬畏神灵,老老实实地去购买赎罪券救赎自己的灵魂,使自己灵魂清静,能升人天堂是一种谬误。

“上帝听你的,而你说谎。


在狄德罗看来,一个明智的人应该懂得,上帝是一个虚无缥缈的虚幻的存在,是一个封建统治者和宗教用来统治人民而建立起来的幌子,也是宗教教会利用人民的愚昧无知建立的一种神灵崇拜,以使人民相信命运并认命,甘愿当统治阶级的牛羊。

因此,狄德罗批评这些不明真相的人们,告诉他们。

世间万物的运动并不是上帝在“控制”和“管理”,而是有着自己的运动方式。

狄德罗认为:我对我的判断比我的眼睛靠得住。

狄德罗极其厌恶封建的、腐化的基督教神学对人民的诱导和欺骗,狄德罗在他的《哲学思想录(增补)》中说:“我在夜间迷失在一个大森林里,只有一点很小的光来引导我,忽然来了一个不认识的人,对我说:我的朋友,把你的烛火吹灭,以便更好地找到你的路。

这个不认识的人就是—个神学家。


狄德罗通过《自然哲学录》、《对自然的解释》、《关于物质和运动的哲学原理》、<达兰贝尔和狄德罗的谈话>等哲学著述表现出来的自然神论,表达了对极富迫害和欺骗的宗教的深恶痛绝,对欧溯自然科学研究以及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支持,通过其著述和言论,支持和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形成和发展。

狄德罗在其身处的时代发表了自然神论的哲学观点,为哲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其编纂的《百科全书》宣传科学与理性,反对迷信和专制。

在狄德罗看来,“只有正直的人可以做无神论者。

”最后,他实现了从自然神论到无神论的转变。

参考文献
1王树人,李凤呜.《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4.
2狄德罗.《狄德罗哲学选集:哲学思想录》,商务印书馆.2009.
3狄德罗.《狄德罗哲学选集:对自然的解释》,商务印书馆,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