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赛事活动组织与编排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体育竞赛组织与编排(9章)

体育竞赛组织与编排(9章)

• • • • • • • •
三.重发球(回合出现下列情况应判重发球) (1)发球擦网或擦网后被阻挡。 (2)接发球者未准备好。 (3)发生了无法控制的外界干扰。 (4)要纠正发球接发球次序或方位错误。 (5)要实行轮换发球法。 (6)要警告或处罚运动员 (7)比赛环境受到干扰。
• • • • • • • •
(一)编排比赛日程要考虑的问题
• 1.编排日程应符合运动员,主办单位,新闻中心和观众 的需要。编排人员的工作是在保证比赛顺利完成的前提 下尽力满足各个方面的需求,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关系。 2.运动员要求安排合理的运动量和合理的时间比赛,在 场与场之间要有适当的休息。 3.比赛官员要求安排合理的时间工作和休息。 4.主办单位要求最有效的使用场馆和球台,节省开支。 5.新闻中心和观众都要求在方便的时间里欣赏高水平的 比赛,尤其是决赛。 6.需要安排运动员和比赛官员必要的休息和吃饭时间。
三、乒乓球编排方法
• 1.编排是将全部比赛中的每一场球安排出日期、时间、球 台。 2.编排工作的任务是将各个项目所要进行全部的比赛,在 限定的时间内,合理地安排到一定数量的球台上,并按照一 定的比赛秩序进行比赛。 3.编排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考虑到运动员、教练 员、场地工作人员、食宿、交通、新闻、观众等,以确保比 赛的方方面面的合理衔接。每次比赛由于参赛人数不同,场 地条件不同,食宿安排不同,所以编排方案没有一个统一的 最佳模式。但确实有一些规律和经验可以借鉴。
(二)编排比赛常识
• 1.团体比赛 (1)一次5场3胜制的团体比赛安排90—120min。 (2)一次7场4胜制的团体比赛安排120min。 (3)一次9场5胜制的团体比赛安排120min。 2.单项比赛 (1)一场3局2胜的比赛安排10-15 min。 (2)一场5局3胜的比赛安排15—20min。 (3)一场7局4胜的比赛安排20—30min。

竞赛组织与编排总复习.

竞赛组织与编排总复习.

“竞赛组织与编排”总复习一、解释1、运动竞赛运动竞赛是指以争取优胜为目的,以运动项目(或某些身体活动)为内容,根据规则要求而进行的个人或集体的体力、技艺、智力和心理品质的相互比赛。

2、竞赛规程是由竞赛组织委员会或筹备组制定并实施的某一项(届)赛会的政策与规定。

它是指导性文件,也是参赛者和组织者进行比赛和工作的具体依据。

其内容对该项活动的组织管理,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因此,举行任何一项竞赛活动首先必须制定竞赛规程。

3、竞赛方法是指在运动竞赛中为了合理比较参赛者的竞技水平,公正排定参赛者的竞赛名次,所采用的活动方式、程序以及手段的总和。

4、循环赛是指参赛队(或个人)之间互相轮流比赛,最后按各参赛队在全部比赛中的胜负场数、得分多少来排定名次的比赛方法,即循环赛。

它在对抗性项目的比赛中经常被采用。

5、综合性运动会是指包括若干不同运动类别或项目的规模较大的竞赛。

6、竞赛规则运动竞赛规则是运动竞赛过程中运动员和裁判员必须遵循的技术规范和行为规范。

7、淘汰赛即参赛各方按照排定的竞赛次序,两两之间捉对比赛,负者失去继续比赛的资格,胜者进入下一轮比赛,比赛逐轮进行,直至最后评出优胜者的比赛方法,即淘汰赛。

8、裁判员体育裁判员是指在体育竞赛过程中,依据竞赛规则和规程,判定参赛者(或队)成绩、胜负和名次的人员。

9、竞赛环境竞赛环境由自然和人为两大方面的因素构成。

自然因素:包括场地、器材、设备、气候、地理、饮食等等。

人为因素:主要指观众情绪和裁判员的作用。

观众情绪对于竞赛成绩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主要是对运动员心理的影响;而裁判员在竞赛活动中既是控制者,又是环境的制造者。

10、对抗性体育竞赛是指比赛双方的直接对抗,竞赛的双方都是是在对方的直接干扰和破坏下去争取达到自己的目的;同样,每一方也都在竭力干扰和破坏对方实现其目的。

11、运动竞赛技术从竞赛学的角度看,也称“动作技术”,是指符合人体运动的科学原理,能充分发挥身体潜在能力,有效的完成动作的合理方法。

运动竞赛组织与编排讲义

运动竞赛组织与编排讲义

竞赛期间的工作
第四,竞赛组应每天及时公布成绩。遇到特殊情 况需要更改比赛日期、时间和场地时,应及时通 知比赛各队和有关部门。 第五,定期召开领队、教练、裁判长联席会议, 广泛听取意见,及时改进工作。凡比赛中发生的 重大事端,仲裁组应及时开会研究,迅速果断处 理。 第六,加强医务监督和安全保卫工作。
淘汰制的基本比赛方法
淘汰制的基本比赛方法有两种,即单淘汰和双淘汰。 1.单淘汰赛 参加比赛的运动员(队),按编排的秩序表进行比赛, 胜者进入下一轮,负者被淘汰,直到淘汰到最后一名 运动员(队),比赛结束。这种比赛办法称为单淘汰 赛(见图1)。 单淘汰赛一般只排出冠亚军名次,3~4并列第三名,5~ 8名并列第五名。如果要排出前六名或前八名的全部名 次,可在运动员(队)进入前八名以后增加附加赛 (见图2)。进入前八名的运动员(队),胜者与胜者 比赛,负者与负者比赛,胜者进入下轮,负者再进行 一场相应的名次赛。
1 2 3 4 5 6 亚军 7 8 冠军
图3 双淘汰赛秩序示意图
淘汰制号码位置数的选择、轮空 位置、抢号位置的确定
根据淘汰赛比赛发展规律,只有参加比赛的运动 员(队)数正好为2的乘方数,才能保证在每一轮 比赛中,都是两名运动员(队)进行一场比赛, 败者淘汰,胜者进入下一轮。而实际上参加比赛 的运动员(队)数往往不是2的乘方数。因而,淘 汰赛的办法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它的不完整性。 为此,在淘汰赛的比赛秩序表中,采用2的乘方数 作为号码位置数,并用部分号码位置“轮空”或 “抢号”的办法,以克服淘汰赛不完整性的缺陷。
竞赛前的筹备工作
第一,成立竞赛筹备组织。 第二,通过宣传通告比赛的目的任务、主办单 位、报名方法及报名日期、地点等。 第三,制订竞赛规程。 第四,召开领队会议,商定规程有关事宜,编 排比赛有关日程。 第五,召开领队、教练、裁判联席会议,学习 竞赛规则,明确各自任务,宣布大会纪律及商 定未尽事宜等。 第六,建立办公室、竞赛、裁判、仲裁、宣传、 秘书、场地器材、保卫等有关组织机构。

第三章 体育竞赛的组织与编排

第三章   体育竞赛的组织与编排

体育竞赛的组织与编排人们以各种运动项目为内容,根据竞赛规则的要求,进行个人或集体在体力、技艺、心理甚至智慧等领域进行对抗,进行比赛。

比赛的直接目的为争取优胜。

第一节运动竞赛的种类一、运动竞赛的意义运动竞赛是指以运动项目、游戏活动或身体练习活动为内容,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各种体育竞赛活动的组织形式。

体育竞赛是体育课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它有力的推动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促进学校体育的普及与提高,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贯彻“健康第一”思想的基本途径之一。

参与运动竞赛,要求参加者在比赛中体现出和尽可能的发挥出最大机能潜力,在人体各种能力的极限水平甚至超极限水平上进行激烈的角逐。

在运动竞赛过程中,其结果往往很难预料,在人们的心理上常常会引起种种悬念。

而其最终结果,取决于参与者的技术、战术、身体素质、心理、智力等各种因素的激烈较量。

通过运动竞赛,强有力宣传了体育运动,能吸引和鼓舞更多的人参加体育锻炼,发展学生的运动技能,增强体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开展各项运动竞赛,可有力的促进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相互增进团结和友谊,培养勇敢顽强、奋力拚搏、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等优良品质。

学校体育教学和训练的效果如何,有什么进步和不足,通过体育竞赛可以反映出来,从而促进教学和训练质量的不断改进和提高,有利于更快的发现和培养优秀的运动人才,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通过运动竞赛,可以调节和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现代生活中,体育竞赛还可以加强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的团结,促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推动国际交往。

在现代生活中,体育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种形式的运动竞赛,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运动竞赛的规律,发挥运动竞赛在推动体育运动中的杠杆运用,促进体育事业向广度和深度迅速持久的发展,为实现体育的任务、目的,认真办好各种体育竞赛活动。

体育赛事活动的组织编排与实践

体育赛事活动的组织编排与实践

体育赛事活动的组织编排与实践第一篇:体育赛事活动的组织编排与实践《体育赛事活动的组织编排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定义:《体育赛事活动的组织编排与实践》课程是一门以体育赛事活动为基本研究内容,以体育赛事活动的策划、组织、编排为基本管理形式,以综合提高学生赛事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管理能力为主要目的的综合性课程。

(二)编写依据:根据2008版《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结合运动训练专业的特点和具体情况,以及新形势的需要制订而成的。

(三)目的任务:1.使学生了解举办体育赛事活动的意义,赛事活动的筹备,组织管理,赛事过程的一般规律。

2.掌握体育赛事活动中常见或主要的比赛项目编排组织方法,提高学生的组织赛事工作的能力,3.锻炼学生组织各种比赛的技能,使学生能胜任一次比赛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4.完成大纲中规定的教学内容及考核要求。

(四)课程代码:20080053(五)教学时数与分配:本课程34学时,学分。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形式和学时分配表教学形式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讲授体育赛事活动基本概述、2 体育赛事活动的组织形式与特点 3 体育赛事活动的运做与策划 4 体育赛事活动组织与编排方法 5 趣味体育赛事的策划、组织与管理 6 体育赛事活动的市场化运做学时合计2 2 8 4 2 22实践2 4 28录像22作业2 2合计 2 2 4 12 8 4 34 学时三、教学内容与知识点1.体育赛事活动基本概述知识点:1)体育赛事活动的起源与发展2)举办体育赛事的意义3)体育赛事的价值4)体育赛事及赛事项目的分类5)现行的体育赛事制度2.体育赛事活动的组织形式及特点知识点1)高层次(大型)体育赛事活动组织形式及特点(奥运会、亚运会等)2)普通单项体育赛事活动组织形式及特点(锦标赛、世界杯、黄金联赛、大奖赛等)3)主题性体育赛事活动组织形式及特点4)体育赛事活动组织机构与职能3.体育赛事活动的运做与策划知识点1)体育赛事活动计划2)体育赛事活动赛事规程3)体育赛事活动管理方法4)体育赛事活动组织形式及过程管理5)综合性运动会的赛事管理6)群众体育(趣味体育)赛事活动的管理4.体育赛事活动组织与编排方法知识点1)体育赛事方法概论(淘汰制、败者复活制、循环制、混合制)2)田径比赛的编排法3)球类运动编排法(篮、排、足球)4)球类运动编排(网球、乒乓球、羽毛球)5)其它体育项目编排法(体操、棋类项目、跆拳道、击剑等)6)主题性体育赛事活动编排法(体育考试、体能比赛等)5.趣味体育赛事的策划、组织与管理知识点1)趣味体育活动概述2)趣味体育活动的基本特点3)趣味体育组织与编排4)趣味体育的活动管理6.体育赛事活动的市场化运作知识点:1)体育赛事的包装与宣传2)体育赛事资金的筹措与管理3)体育赛事转播权与门票销售的市场化运作4)体育赛事的赞助市场化运作5)体育赛事活动经营效益分析四实验课:(一)实验名称:主要体育竞赛项目组织方案制订(实验课时:2学时 10分)1)实验目的:使学生通过实际组织方案的实际策划和制订,领会和掌握主要体育竞赛项目组织方案的制订方法,培养学生实际的操作能力。

体育竞赛的方法和编排

体育竞赛的方法和编排

第二章体育竞赛的方法与编排第一节循环赛的方法与编排一.循环赛的概念、种类和特点一循环赛的概念循环赛——又称循环法,是指参赛队或个人之间,都要互相轮流比赛,最后按照各参赛队在全部比赛中的胜负场数,得分多少排定各次的比赛方法;二循环赛的种类循环赛包括单循环、双循环和分组循环三种;1、单循环——是所有参赛队人互相轮赛一次;2、双循环——是所有参赛队人互相轮赛两次;3、分组循环——是参赛队较多时,采用种子法,把强队分散在各组,先进行小组单循环赛,再根据小组名次来组织第二阶段的比赛;三循环赛的特点优点:●参赛队机会均等;●实战和互相观摩学习的机会多;●能准确地反映出参赛队之间真正的技术水平的高低,客观的排定参赛队的名次,●比赛结果的偶然性和机遇性小;不足与矛盾:1、比赛总的期限长,占用场地和时间多,当参赛队或个人多时,直接采用大循环有一定困难,应用范围上有一定的局限性;2.如何合理地安排比赛的顺序,避免在比赛时间、间隙、场次、地点和比赛条件等方面出现的不均衡现象;3.当比赛结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队的胜负场数相同,得失分相等时,如何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科学地解决好最后名次的排定;二、循环赛的轮数与场数计算一循环赛的轮数每个参赛队赛完一场轮空队除外,称为一轮结束;计算循环赛的轮数,目的在于计划整个比赛所需用的时间或期限,是比赛日程安排的主要依据;计算方法:●当偶数双数队参赛时:比赛轮数=参赛队数-1●当奇数单数队参赛时:比赛轮数=参赛队数●双环赛赛的轮数是单循环赛轮数的加倍二循环赛的场数●循环赛的场数——是指参赛队之间互相轮流比赛全部结束的总场数;●计算循环赛的比赛总赛场数,目的在于计划安排人力、物力、比赛日程与场地;●计算方法是:单循环比赛场数=参赛队数×参赛队数-1÷2双循环比赛场数=参赛队数×参赛队数-1三.循环比赛顺序的编排方法与注意事项一循环比赛顺序的编排方法1. 轮次表的安排方法1逆时针旋转法:● 若参赛队或个人为偶数,一般都采用此法来安排各轮的比赛表.举例: 6个队单循环比赛的安排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1-----6 1-----5 1-----4 1-----3 1-----22-----5 6-----4 5-----3 4-----2 3-----63-----4 2-----3 6-----2 5-----6 4-----52顺时针旋转法:●奇数队参加比赛,若仍按逆时针旋转,将出现一些因轮空休息带来的不合理现象;所以,在奇数队参赛时,可采用顺时针旋转法进行编排;举例: 5个队单循环比赛的安排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1---0 2---0 3---0 4---0 5---02---5 3---1 4---2 5---3 1---43---4 4---5 5---1 1---2 2---33“大旋转、小调动”法:根据某种需要,可以在某种有规律性的轮转方法基础上,把部分比赛顺序加以调动的方法安排整个比赛顺序;这种调动方法是多样化的,但必须有其内在的规律;举例: 6个队单循环比赛的安排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1---3 1---5 1---6 1---4 1---25---2 6---3 4---5 2---6 3---46---4 4---2 2---3 3---5 5---62、单循环的抽签定位和编排竞赛日程表1单循环比赛的抽签定位方法单循环比赛根据队数编排好轮次后,应将比赛队安排进轮次表内,把比赛队安排进轮次表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抽签的方法两种●按参赛队数做好相应的号签,抽到相应号码的队即对号入座排入轮次表内;●将上一年度比赛的名次作为各队进入轮次表的代号;2编排竞赛日程表:轮次表填好后,把各轮次的比赛编成比赛日程表印发给各队;举例:比赛日程表日期时间组别比赛队场地备注二双循环的编排方法双循环比赛轮次表的编排与单循环相同,只要排出第一循环,第二循环可按表重复一次,也可以重新抽签另排位置;第二循环的比赛如何进行,应在竞赛规程中明确规定;双循环的轮次与场次,均为单循环的一倍;5个队参加双循环比赛轮次安排表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第一循环 1-----0 2-----0 3-----0 4-----0 5-----02-----5 3-----1 4-----2 5-----3 1-----43-----4 4-----5 5-----1 1-----2 2-----3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第二循环 1-----0 2-----0 3-----0 4-----0 5-----02-----5 3-----1 4-----2 5-----3 1-----43-----4 4-----5 5-----1 1-----2 2-----3三分组循环赛的编排方法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1. 预赛阶段● 按规程规定将参赛队分为几个小组,各组参照单循环编排,排出小组比赛表,然后确定种子队的位置;●分组循环赛一般按分组数和分组数的2倍数确定种子,如种子队为组数的2倍,应采用“蛇形”排列法,将种子队依次排列在各小组的1、2号位置上,非种子队也应抽签后定位;举例:分组单循环赛抽签和“蛇形”排列法1首先在领队会上协商确定种子队:种子队的队数一般等于分组的组数和分组数的2倍;2抽签方法:种子队先抽签,确定各种子队的组别,然后其他队再抽签确定组别;3另一种方法为“蛇形”排列分组,即按上一届名次进行分组;16个队分4组比赛安排表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1 2 3 48 7 6 59 10 11 1216 15 14 132. 决赛阶段各队在预赛阶段分组单循环赛中的名次,将决定进入决赛阶段比赛的位置;常用的比赛方法有:1同名次赛——就是将各小组预赛中相同名次编在一起进行比赛;2分段赛——就是将各小组的名次分为几段,同一段名次的队编在一组进行比赛;3交叉赛——各组的前两名交叉比赛,两场的胜者进行决赛争夺1、2名,两场的负者再相互比赛决出3、4名,各组的3、4名用同样的方法决出5、8名,其余类推;4录取名次赛——根据竞赛规程规定的录取名次,在各小组录取数量相等的队进入决赛,其余的队不再继续比赛;四循环比赛日程编排的注意事项1.当参赛队呈单数时,不宜采用一号队固定的逆时转法来编排比赛顺序;2.循环赛必须按轮次的次序逐轮进行:每一轮次中的比赛,必须全部赛完,方可进入下一轮的比赛,这样才能使各参赛队的比赛进度保持一致;绝不可在前一轮比赛尚未全部结束前,让下一轮某场提前进行;3.注意各队在每场比赛结束后,有基本均等的休息时间;不同运动项目的比赛,场与场之间每队最低限度的休息时间是不相同;4.编排时,对比赛条件、场馆、观众、时间的安排要统筹兼顾,使各队基本上达到均衡;第二节淘汰赛的方法与编排一、淘汰赛的概念、种类与特点一淘汰赛的概念淘汰赛——又称淘汰法;通过比赛逐步淘汰成绩差的,最后评出优胜者,称淘汰赛;淘汰赛进行的方法是将全部参赛者,按编定的顺序进行比赛,胜者进入下一场比赛,负者被淘汰,直至淘汰剩最后一位参赛者,这位参赛者就是这次淘汰赛的冠军;二淘汰赛的种类淘汰赛分为:单淘汰、双淘汰、交叉淘汰三种;1. 单淘汰——是在比赛中失败一次即失去比赛资格,获胜者继续比赛,直至最后确定优胜者为止;2. 双淘汰——是在比赛中失败两次即失去比赛资格,获胜者继续比赛,直至最后确定优胜者为止;3. 交叉淘汰——是分组循环赛进入决赛阶段的一种比赛方法,实际上也就是单淘汰;三淘汰赛的特点优点:1. 是比赛的容量大,最短的时间内,较少数量的场地条件下,安排大量的选手进行比赛,常用于参加队数较多、期限短或经费有限的比赛;2. 比赛具有强烈的对抗性;比赛双方没有妥协的可能性,非胜即败,败后将失去进行下一轮比赛的资格;缺点:1.竞赛过程机遇性强,竞赛结果偶然性大;除第一名外,很难合理地排定其他参赛者的名次;2.强者之间很可能在前几轮就遭遇,一次失败即被淘汰,造成名次排列上的不合理现象;3.参赛者之间互相交流、学习、比赛的机会少;对策与措施:1.运用“种子”、分区、抽签或定位等方法,使强者或同一单位参赛者之间避免过早相遇;2. 采用补赛法附加赛,以帮助确定第2名以后的名次;3.增设双淘汰赛;失败两场方被淘汰二.淘汰赛的轮次、场数和号码位置的选择一淘汰赛的轮次与场数计算1.单淘汰赛轮次和场数计算方法1轮次=参赛者数对2的乘方数例如:2个参赛者=2的1次方=1轮 4个参赛者=2的2次方=2轮8个参赛者=2的3次方=3轮 16个参赛者=2的4次方=4轮32个参赛者=2的5次方=5轮 64个参赛者=2的6次方=6轮128个参赛者=2的7次方=7轮 256个参赛者=2的8次方=8轮2单淘汰赛的比赛场数=参赛队人数-1例如:8个参赛者比赛,需进行3轮、7场比赛;2.双淘汰赛轮次和场数计算方法1轮次● 胜方轮次与单淘汰赛相同即参赛者数对2的乘方数;●负方轮次=参赛者数对2的乘方数×2-22场数双淘汰比赛场数=2×参赛队数-3例如:8个参赛者比赛,需进行7轮、13场比赛;3.淘汰赛号码位置的选择●在淘汰赛中安排参赛者队位置的号码称“号码位置”;●由于参赛者的人数不一定恰好是2的乘方数,在确定淘汰赛的号码位置时,应根据参赛人数或队数,选择最接近的、较大或较小2的乘方数作为号码位置数;三淘汰赛的编排方法与注意事项一轮空与抢号方法1.轮空淘汰比赛中,当参赛者队人数小于选用的号码位置数时,没有安排参赛者队的号码为轮空号码;轮空数的计算方法是:轮空数=号码位置数-参赛者队人数2.抢号●淘汰赛中,当两个参赛者队用同一个号码位置时,就出现抢号;●抢号的运动员实际上就是不轮空的运动员;二分区的方法●把全部号码位置分成几个相等的部分,称为“分区”●在淘汰赛中,为使同一单位的参赛者不过早相遇,要把他们合理分开,安排在不同的区内; 三种子的安排方法● 在淘汰比赛中,由于参赛者人数较多,为避免强手或强队过早相遇,可以把他们确定为“种子”;● 种子的数目应根据参赛者人数的多少来确定,一般采用2的乘方数;●种子的号码位置,可查“种子位置表”●“种子位置表”的查法见教材20页四抽签的方法● 抽签是确定参赛者在淘汰赛中号码位置的一种方法;●基本要求是将“种子”和同单位的参赛者合理的分开,均匀的分布;●一般比赛的抽签工作,通常由主办单位代抽;有时可由裁判长,各参赛单位代表,或该运动项目中德高望重的专家和权威人士参加;五淘汰赛编排的注意事项单双淘汰赛的抽签工作结束后,紧接着就对全部比赛场次进行编排,即确定全部比赛的日期、时间和场地,这是一项十分重要和细致的工作,编排方案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竞赛、观众、场地、交通等各个方面,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内,科学合理地安排在一定数量的场地上,按一定的秩序进行比赛,必须经过反复考虑,最后请各方面的人员来综合检验,方能定案;1. 在球类个人项目的淘汰赛中要避免出现重场、漏场和连场等问题,因此要注意全面检查,反复核对,杜绝差错;2.淘汰赛的比赛应逐轮进行,以保持比赛进度一致;3.安排好队和个人单项比赛的决赛;4.凡属有兼项比赛的球类项目淘汰赛中,编排时应考虑每个选手可能出现的最大比赛强度和极限量;5.对于一个场馆内安排多个比赛场地的小球项目竞赛,要注意科学、合理地使用比赛场地;第三节混合、顺序、轮换等竞赛方法与编排一、混合法比赛的方法与编排混合法比赛—是循环法和淘汰法混合运用的一种竞赛方法;它在球类集体项目的竞赛中采用较多;当参赛队较多时选用混合赛最为合适;一般比赛分两个阶段,即预赛和决赛;有以下两种方法1、第一阶段采用分组循环赛预赛第二阶段采用交叉淘汰赛决赛或者:2、第一阶段采用淘汰赛预赛第二阶段采用循环赛决赛举例:12个参赛队,采用混合法进行比赛1. 第一阶段分A、B两组进行单循环比赛预赛阶段2. 第二阶段进行交叉淘汰赛决赛阶段在预赛阶段分组比赛结束后,即采用交叉淘汰赛的比赛形式确定最后比赛名次;首先将分组比赛A、B两组的前两名4个队编成一组,争夺1—4名;两组的3、4名编成一组,争夺5—8名;两组的5、6名编成一组,争夺9—12名二、顺序法比赛1.概念:顺序法比赛—是按规定的顺序依次进行比赛的一种方法;2.种类:顺序比赛有分组与不分组两种;1分组顺序法—是将参赛者分为若干组,分别依次比赛,按预赛、复赛、决赛结果决出名次;必须是以客观标准时间、距离、重量、命中环数等评定运动成绩的项目;例如:田径项目中的径赛2不分组顺序法—是在同一比赛时间内不能有两人以上进行比赛的项目中采用;例如:跳高、跳远3.特点:1优点:是参赛者的比赛条件基本相同,对抗性强,竞争气氛浓,有利于创造佳绩;2缺点:是费时较多,在参赛人数多时,困难大;三.轮换法比赛1.概念:轮换法比赛—在同一时间内,参赛者按规定的轮换顺序,进行不同项目的比赛,称为轮换法比赛;举例:如在竞技体操中按各单项分组进行比赛,比赛完一个比赛项目后,各组依次轮换,再进行其他项目的比赛2.特点:1优点:是竞赛时间短;2缺点:是比赛的条件不同,各队轮换的顺序有好有差,竞争气氛不浓;第四节体育竞赛成绩与名次的评定一、单项成绩的评定方法1.以客观的时间、距离、高度、重量、中靶环数等实际计量来评定参赛者或队的成绩和名次;即达标举例:田径、游泳、举重、射击、射箭、划船等;2.按完成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的质量来评定;即技评举例:体操、武术、跳水、舞龙、舞狮等;3.根据比赛总积分多少、战胜对手的情况或其它特定因素来进行评定;举例:各种球类项目、摔跤、击剑等;二 .团体名次的计算方法通常是将各参赛单位的个人或集体队伍的成绩和名次折合成分数,累积起来评定名次;经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按金牌多少和奖牌多少排名;2.按团体总分来排名;。

运动竞赛组织与编排新

运动竞赛组织与编排新

运动竞赛组织与编排新一、引言运动竞赛是体育界中常见的活动形式,不仅是展示运动员实力的平台,还是促进体育发展和促进人们健康的重要手段。

为了更好地组织和安排运动竞赛,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竞赛组织与编排方案。

二、竞赛组织与编排的重要性1.体现公平性:科学合理的竞赛组织与编排可以确保竞赛的公平性,避免出现偏袒某方的情况。

2.提升竞赛水平:通过合理的编排,可以让参与者在较高水平的竞技中提升自己,促进体育发展。

3.增加观赛乐趣:合理的竞赛组织与编排可以使比赛更加有趣,吸引更多观众参与。

三、竞赛组织的基本原则1.公平性原则:竞赛组织应遵循公平原则,保证每位参赛者有平等的竞争机会。

2.科学性原则:竞赛组织应该基于科学的依据进行,避免主观性因素的介入。

3.透明性原则:竞赛组织应该公开透明,确保参与者和观众对整个过程有清晰的了解。

四、竞赛编排的基本要素1.赛程安排:合理安排竞赛的时间和场地,避免冲突和混乱。

2.参赛人员编排:根据选手水平和规模编排参赛人员,确保竞赛的质量和公平性。

3.裁判配置:确定裁判的数量和资质要求,确保比赛的公平和顺利举行。

4.奖励机制:设立合理的奖励机制,激励选手参与竞赛并提高竞争水平。

五、竞赛组织与编排实践案例1. XX运动会XX运动会是一年一度的体育盛会,通过多年的实践积累,我们总结出一套科学合理的竞赛组织与编排方案,包括赛程安排、参赛人员编排等方面的内容。

2. XX比赛XX比赛是一个新兴的体育赛事,我们通过精心的组织和编排,吸引了大量参与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六、竞赛组织与编排的未来发展未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体育技术的进步,竞赛组织与编排将面临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我们需要不断创新,借助科技手段,提升竞赛的质量和水平。

结语运动竞赛组织与编排是体育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科学合理的组织和编排,可以提高竞赛的水平和观赛乐趣,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

希望本文的介绍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体育赛事策划与组织管理复习题

体育赛事策划与组织管理复习题

1、从1709年起,正式公布赛马成绩。

2、1732年拳击比赛制定了《伦敦规则》。

3、1895年出版的足球正式规则。

4、体育竞赛的形式包括训练赛、检查赛、选拔赛、热身赛和正式比赛。

5、体育竞赛具有公平性、竞争性、社会性、综合性和商业性。

6、依照竞赛目的,体育赛事可分为技巧动作竞技、机率竞技、记忆竞技。

7、按照参加人数,体育赛事可分为单人的、双人的、成队的。

8、1895年年出版的足球正式规则。

9、体育竞赛的社会价值:促进人类和平;受政治影响。

10、纽约的田径俱乐部于1876年组织了最早的室外田径锦标赛。

11、首次摩托车比赛于1907年在英国举办。

12、淘汰赛可分为:单淘汰、双淘汰、交叉淘汰三种。

13、循环赛包括单循环、双循环、分组循环三种。

14、单循环赛场数的计算方法为X=N×(N-1)÷2。

15、体育裁判员在比赛中应做到严肃、认真、公正、准确.16、球类比赛遇有两队或两队以上积分相等时,净胜球多者成绩列前。

17、国际足联于1996年做出规定,均采用胜一场得3分,平局各得1分,负一场得0分的计分方法。

18、拳击比赛于1946年划分了重量级和轻量级来实现公平原则。

19、竞争是体育竞技的灵魂20、单循环比赛时,参赛队数是偶数时,比赛轮数:Y=N-121、体育竞赛的生物学特征包括赛前状态、竞赛状态。

体育竞赛的价值有哪些?答:1社会价值:促进人类和平;受政治影响。

2经济价值3教育价值:培养人的公平竞争意识;检查运动训练的效果;培养人的拼搏进取精神。

体育竞赛的特征有哪些?答:1竞争是体育竞技的灵魂。

2运动竞赛的结果具有预先不可确定性。

3具有竞赛规则、裁判与仲裁手段。

4、体育追求既定的功利目标,传播和宣扬某种价值观念。

5、具有完整的组织体系和严格的规章制度。

体育竞赛的生物学特征有哪些?答:1赛前状态2竞赛状态:各中枢活动的协调;内脏器官惰性的克服;竞赛状态的形成公平竞争的具体内容有哪些?答:1认为对手是是运动交往中的最佳伙伴2参加者需要具备以下精神和态度:坦率与光明正大的精神;不拘胜败,尊重对方;尊重裁判;谦虚的运动员风度;3当对手或观众不公平时,采取断然的态度4胜利时保持谦逊,失败时保持平静5具有能使对手产生温暖的人际关系的宽容精神制约我国体育赛事市场的主要因素有哪此?答:1体制因素2赛事组织者的观念和素质3传播因素4市场因素5中介因素体育赛事中广告方案包括哪些内容?答:1为什么举办,要简述赛事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竞赛是‘在裁判员主持下,按统一的规则要求、组织与实施的运动员个体或运动队之间的竞技较量。


秩序册是运动会竞赛组织和竞赛秩序的文字依据,是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参加比赛活动的依据。

淘汰制是指逐步淘汰失败者,使胜者按预定比赛秩序表进入下一轮比赛,最后决出有限名次的比赛方法。

除冠军以外的名次需增加单淘汰附加赛。

轮空指第一轮没有比赛的运动员(队)。

即是某个运动员(队),在不经过与另一名运动员(队)比赛的情况下,不战自胜,直接进入下一轮比赛。

抢号指部分运动员的每两名运动员(队)在一个号码位置上先进行一场比赛,负者淘汰,胜者进入下一轮比赛。

单淘汰赛指参加比赛的运动员(队),按编排的秩序表进行比赛,胜者进入下一轮,负者被淘汰,直到淘汰到最后一名运动员(队),比赛结束。

双淘汰赛指参加比赛的运动员(队),按编排的秩序表进行比赛,失败两场即被淘汰,最后失败一场者为亚军,全胜者为冠军。

单循环是使所有参赛队轮流对抗一次,都有相遇的机会,最后根据各队胜负场次的积分多少来决定名次。

双循环是使所有参赛队轮流对抗两次,都有相遇的机会,最后根据各队胜负场次的积分多少来决定名次。

混合制指在一次竞赛的不同阶段分别采用循环制和淘汰制等不同的比赛办法。

体育竞赛活动计划是指为了实现某一特定时期的竞赛活动目标,预先对竞赛活动的具体内容、方法和步骤等所作的策划与安排。

体育赛事的基本是一种提供竞赛产品和相关服务产品的特殊事件,其规模和形式受竞赛规则、传统习俗和多种因素的制约,具有项目管理特征、组织文化背景和市场潜力,能够迎合不同参与体分享经历的需求,达到多种目的与目标,对社会和文化、自然和环境、政治和经济、旅游等多个领域产生冲击和影响,能够产生显着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

单项竞赛一般分为两大类,即正式比赛和辅助性比赛。

我国规范的学校体育赛事的组织形式一般为组织委员会制。

竞赛管理是运动会组织工作最重要的核心部分。

学校体育赛事的宗旨是育人。

组织管理工作流程分为:赛前组织管理、赛中组织管理和赛后组织管理三个阶段。

其中,赛前筹备工作的管理是关键环节。

综合性大型运动会和单项竞赛,需分别制定竞赛规程总则(或总规程)和单项竞赛规程。

学校体育赛事活动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文件包括竞赛计划、竞赛规程、秩序册、成绩册和竞赛总结等。

编排工作是竞赛工作流程中的重要环节,根据田径项目的特点和竞赛规程的要求,编排工作可分为赛前、赛中和赛后三个工作阶段。

常用赛制:淘汰制、循环制和混合制。

循环制包括单循环、双循环、分组循环等方法。

混合制分类:①先循环赛,后淘汰赛②先淘汰赛,后循环赛
田径编排顺序:全能、径赛、田赛
‘轮空’数=号码位置数-运动员(队)数
‘抢号’数=运动员(队)数-号码位置数
‘抢号’运动员(队)的比赛应算一轮。

综合性运动会大约有一下十种:(1)全国运动会 (2)全国城市运动会(3)全国体育大会(4)全国工人运动会 (5)全国农民运动会(6)全军运动会 (7)全国少数名族运动会 (8)全国大学生运动会(9)全国中学生运动会 (10)全国残疾人运动会
体育竞赛的分类一、按比赛项目的数量分类:综合性运动会单项竞赛二、按竞赛目的、任务分类:锦标赛、冠军赛、联赛、邀请赛、选拔赛、表演赛、对抗赛、友谊赛、通讯赛、达标赛、冠杯名赛、段位赛、等级赛三、按参赛者的组织系统分类:区域性竞赛、行业、系统性竞赛、优秀运动队的比赛、业余训练系统的比赛、跨行业、跨系统的比赛四、按参赛者的年龄分类:儿童组:10岁以下少年组:
10-15岁青年组:16-22岁成年组:22岁以上中老年组或老年组:45-60岁、60岁以上
制定竞赛规程总则的主要内容:前言竞赛日期和地点竞赛项目参加单位运动员资格参加办法竞赛办法录取名次及奖励仲裁委员会裁判员经费主旗、团旗本总则修改和解释权,属组织委员会,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编制总秩序册的主要内容:封面封二赞助广告和赞助单位目录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和补充规定组委会名单大会各部、室主要人员名单各项竞委会及仲裁委员会主任和裁判长名单各代表团负责人名单运动会竞赛总日程表各项竞赛日程双淘汰:轮次=胜轮+负轮=3n-2场次=2N-3单淘汰:轮次=n场次=N-1单循环:轮次:偶=N-1 奇=N场次=N(N-1)/2
如有可能,任一赛次的最后一组和后继赛次的第一组或决赛之间,保留允许的比赛最短时间间隔。

最低间隔时间如下:200米及200米以下的项目为45分钟;200米以上至1000米的项目为90分钟;1000米以上的项目不在同一天;全能运动各单项之间至少休息30分钟。

以最后一人结束比赛到下项比赛第一人开始计算时间。

某些性质相近的项目,编排时要注意其先后顺序:
一般先100米后200米;先800米后1500米;先5000米后10000米;先铅球后铁饼;先跳远后三级跳远等。

体育赛事的基本属性:①以运动竞赛为核心要素,提供竞赛产品和相关服务产品。

②受竞赛规则、传统习俗和多种因素的影响。

③不同的参与者存在目的和目标的多样性。

④能够对外界环境产生冲击和影响。

⑤具有一次性的项目管理特征。

⑥具有共同的组织文化背景。

⑦具有潜在的市场运作前景。

学校体育活动的价值:(1)教育价值(2)健身价值 (3)娱乐价值 (4)文化价值 (5)辐射价值 (6)经济价值
学校体育赛事活动的特点:①体育教学环境的开放性。

②运动技能学习的重复性。

③承受身心负荷的双重性。

④人际关系的多边性。

⑤教学效果的综合性。

体育赛事计划的内容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①运动竞赛的目的与任务。

②运动竞赛的种类与规模。

③运动竞赛计划的基本要求与主要措施。

④运动竞赛日程安排。

⑤竞赛工作负责人、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协办单位及部门。

制定竞赛规程的原则:①完整性原则②可行性原则③公平性原则④连续性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