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船舶轴系校中工艺规范
船舶轴系安装及校中工艺

船舶轴系安装及校中工艺摘要按校中计算的要求和方法将轴系装成某种状态(直线或曲线),处于这种状态的轴系,其各轴段上内力和各轴承上的负荷均应处在允许范围之内,或具有最佳的数值,以保证轴系和与之相连的机械(如主机曲轴、齿轮箱等)能持续正常的运转,这部分工作称为轴系校中。
本文船舶轴系安装及校中工艺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轴系校中;主机安装;机座扭曲度;机座下沉量;主机曲轴拐挡差;轴承间隙;轴承负荷1 概述按校中计算的要求和方法将轴系装成某种状态(直线或曲线),处于这种状态的轴系,其各轴段上内力和各轴承上的负荷均应处在允许范围之内,或具有最佳的数值,以保证轴系和与之相连的机械(如主机曲轴、齿轮箱等)能持续正常的运转,这部分工作称为轴系校中。
校中安装顺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在尾轴和主机均已安装完毕,此时的中间轴及轴承须根据尾轴及主机的实际位置进行校正安装,另一种是在尾轴安装完毕后,自艉至艏逐节校中安装中间轴及其轴承,主机在中间轴安装后再进行校正定位。
江苏省重工有限公司采用的校中顺序是后者。
但不论采用哪种安装方法,轴系校中的结果,都应保证各轴段上内力和各轴承上的负荷均应处在允许范围之内。
现根据江苏省重工有限公司多年建造万吨船的实践经验,结合校中计算书和主机厂的规范要求和方法,就江苏省重工有限公司建造的11.4万吨油轮船舶螺旋桨处于70%浸没状态下校中的方法介绍如下。
2 轴系校中前的准备工作1)尾轴及螺旋桨根据轴系布置图安装并已交验结束;2)根据本船轴系布置图(参见附图2)及主机安装图要求主机及中间轴承已初步定位;3)在中间轴距其端法兰端面某处安装临时支撑。
本船按校中计算书要求在中轴距其艏端法兰2528位置安装临时支撑,本船参见附图2;4)刮拂中间轴承座上平面的固定垫块,用平板检验接触点应均匀分布,每25mm2不少于2-4点,固定垫块上平面按图纸要求加工成倾斜度1/100;5)调整船舶浮态,使螺旋桨处于70%浸没状态下校中。
船舶轴系安装与校中工艺研究

船舶轴系安装与校中工艺研究作者:黄从录来源:《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4年第02期摘要:船舶的轴系主要指船体的传动装置到螺旋桨间的动力构件,轴系的主要作用是将船舶的主机的功率传送给螺旋桨,使螺旋桨能够产生动力,保证船舶正常行驶。
主机是船体动力的提供设备,也是轴系系统中重要的设备之一,它与轴系的安装及校正质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本文通过对船舶轴系安装与校中工艺进行研究总结出一套合理的调试方法望广大同行给予肯定。
关键词:船舶轴系中线校中引言:轴系构件主要由螺旋桨、中间轴、推力轴轴系的构件中有螺旋桨、中间轴、中间轴承、推力轴、推力轴承、隔舱填料函、尾管及尾管艇、尾密封件组成。
如何将这些构件有效的进行连接,使轴承的安装质量达到最好就要保证构件都要在允许值范围内进行应用。
一、确定各部件的理论中线要想保证轴系系统的运行正常,就必须将所有设备固定在同一中线上,我们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光学或红外设备确定出一条中线,然后结合这条中线进行轴系的安装和校中。
本文以1100hp拖船为例进行轴系系统安装和校中。
1.中线基准点的确定1100hp拖船轴系全长30米,整体中线定位采用红外线激光定位,船体轴系使用双屏轴系,轴系位置在船体中部4.5米左右,轴系基线为1.65米。
所以在进行基准点设置时,在船尾肋骨附近的船台上和机舱前壁附近的双层底上,分别安装红外线激光靶心,在其垂直高度处利用直尺从二层底或中龙骨向上量取出基准点位置,基准点的位置要延长至双层底或中龙骨上,在测量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准确度可以使用连通管水平尺在船台的标高1.65米处引入船内。
同时保证基准点的横向位置停留在船台和双层底的船体中线处,根据中线距中4.5米的横向尺寸确定出基准点的横向位置。
由于激光线光束能够保持绝对直线,就可以应用两点确定直线的原理来完成轴线的确定,当光束通过靶心后形成的直线就是一条绝对直线,我们可以在将红外线光束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其能够直接停留在底座位置上,然后进行焊接,使中线点得以固定2.如何设定船台镗孔的位置船台镗孔是使构件用来穿过人字架和尾柱上的预留孔洞,这些孔洞都是预先在车间内进行粗加工后,直接安装在船体上,当安装完成后再进行精加工,最后使用镬孔机在现场就地进行镬孔。
轴系加工对中及安装工艺

轴系加工、对中及安装工艺要求一、轴系加工技术及工艺要求1、尾轴(包括中间轴)材料选用#35优质碳素钢,其材料的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应符合GB699-88标准以及《材料与焊接规范》(1998年)的有关规定。
2、尾轴粗加工后,须作15天的时效处理,才能进行精加工。
3、尾轴锥面应与螺旋桨及联轴器相应的孔拂配并用色油检查,每25×25mm2面积上不少于3点,接触面积不少于75%。
4、工作轴颈的外表及轴锥体的圆跳动不大于0.04mm,圆锥度每100mm长度上不大于0.01mm,非工作轴颈表面的圆跳动不大于0.10mm。
5、可拆联轴节应选用35#优质碳素钢,其加工标准按图纸要求进行。
6、尾轴管装船前应用0.3N/mm2的压力作水压试验,保持5分钟内不得有渗漏现象。
7、全套轴系的最后机械加工应符合施工图纸上规定的技术要求及应符合CB*228-86标准的规定。
二、轴系的定位及安装1、轴系安装前:1)轴系安装前,船体在船台上的位置应正确,按基准点检查,位置的纵向及横向偏差分别不超过3mm及2mm。
2)在轴系布置区域内,主甲板以下的全部焊接及装配等工作均应完工,振动性以及火工矫正的工作必须停止,且尾部所有舱室及贮水柜等均应水密试验并验收合格。
3)轴系通过的横隔壁应预先开口,并留出余量。
2、轴系和舵系理论中线定位:1)轴系和舵系的理论中线采用拉线法定位,拉线钢丝用直径为0.8mm的琴钢丝,该钢丝应无纠结及扭曲,并在钢丝一端挂上一个等于该钢丝强度75%的重锤。
2)轴系理论中线的上下定位基准为:按图纸规定尺寸,其允许偏差为±7mm。
3)拉线时钢丝中心线应与船体纵向中心线相平行,且距舯线为2500mm,左右对称,其允许偏差为±3mm。
4)轴系理论中线定位完成后,才能进行舵系理论中线定位,两舵系理论中线距船舯线均为规定尺寸,其允许偏离值不大于4mm。
3、轴系和舵系在船上定位与安装:1)按照所确定的轴系中线和前轴承座的外径,在轴系通过的横隔壁上开孔,并按图纸要求将尾轴管安装上船,再按轴系中线校正艉管前后轴承内孔和轴承行位。
船舶轴系校中的工艺研究(打印版)

毕业论文题目:船舶轴系校中的工程研究The study of Shappingshaft system alignment 系别:船舶工程学院专业: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摘要:在船舶建造、修理过程中,轴系校中极为重要,其质量的好坏不但影响到船舶航行的时间长短,更影响到船舶航行时全体船员的人身安全。
因此对轴系合理对中的研究,成为船舶工程的重要课题。
本篇论文主要论述了船舶轴系校中的含义、原理、分类和方法以及其校中状态的检验。
关键词:船舶轴系校中质量含义原理分类方法检验目录1 船舶轴系校中的含义 (1)2 校中原理 (1)3 分类 (2)4 方法 (2)4.1 船舶轴系按线性校中 (2)4.1.1 轴系按法兰上严格规定的偏中值校中法 (2)4.1.2 轴系采用光学仪器校中法 (4)4.2 船舶轴系按轴承上允许负荷校中 (8)4.2.1 轴系用测力计校中法 (8)4.2.2 轴系按法兰上计算的允许的偏中值校中法 (11)4.3 轴系合理校中 (11)4.3.1 计算方法 (11)4.3.2 计算内容 (12)5 轴系校中状态的检查 (12)5.1 轴系中心线偏差度的检查 (12)5.1.1相邻轴系连接法兰的性对位置 (12)5.1.2偏移值和曲折值的测量和计算 (13)5.1.3用相邻轴连接法兰上的偏中值检验轴系中心线的偏差度 (14)5.2 轴系两端轴同轴度偏差的检验 (15)1船舶校中的含义众所周知,船舶轴系在运转中承受着复杂的应力和负荷,主要包括:螺旋桨的扭矩及其产生的扭应力、螺旋桨的推力及其产生的压应力、螺旋桨及轴系部件的重量所造成的负荷及其产生的弯曲应力、由于轴系安装时的弯曲或由于船体变形弯曲在轴内所造成的附加弯曲应力及在轴承上所造成的附加负荷等。
此外,轴系还要承受由于主机工况变化、螺旋桨震动、轴系中个别轴承失载以及主机或船体发生事故所造成的轴系振动和由此而产生的附加应力及附加负荷。
浅谈船舶轴系的安装与校中

浅谈船舶轴系的安装与校中作者:赵晓东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20年第04期摘要:船舶轴系是船舶动力装置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其作用是将主机发出的功率传递给螺旋桨;并将螺旋桨产生的推力通过轴系和推力轴承传递给船体,进而推动船舶前进或后退。
轴系的组成主要包括:推力轴、中间轴、尾轴及各轴承,尾轴管及密封装置等。
海船的轴系重量大,长度长,对轴系的制造、校中与安装有较高的技术要求,本文通过理论知识和船厂的实践并选择实例对轴系安装、校中等进行分析。
关键词:船舶;轴系镗孔;安装;校中0引言船舶轴系是船舶推进装置中的核心組成部分之一。
在船舶建造、修理过程中,轴系的安装、校中极为重要,其质量的好坏将导致船舶推进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甚至影响到船舶航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因此对轴系的安装、校中尤其重要。
1 实船案例概况本文以3676KW拖轮为例,概述了船舶轴系的安装、校中技术等。
该船轴系的布置如下(如图1):本船采用双机双轴系设计,机舱在船舶中部,发动机与尾轴之间以中间轴连接。
此轴系装置中,尾轴、中间轴及主机曲轴之间用法兰联轴节连成一体。
中间轴有两个滑动轴承支撑,尾轴装于尾轴管中。
尾轴管的前端固定在横舱壁上,尾部固定在船体尾柱孔中。
该船采用新泻ZP全回转式舵桨。
2 轴系的安装与校中在拖轮建造过程中,轴系的安装工作步骤如下:首先是在造船船体中确定其轴系和舵系的中心线位置(俗称轴、舵系拉线),然后进行轴系的镗孔作业,对相关零部件的加工和车间装配,然后是在船台现场对轴系及附件的安装和配对,最后进行轴系校中和装配。
2.1 轴、舵系拉线进行轴、舵系拉线工作的前提是:造船进度已经推进到船体大合拢结束之后,船体在船台上的各支撑良好可靠;在船舶轴、舵系布置区域内,主甲板以下的焊接和矫正工作已结束,船上所有冲击性和振动性的作业施工已停止;船体的各辅助拉攀与支撑也已拆除;所有的舱室及油水柜都已经经焊缝检验及水密实验合格;施工和质检人员熟悉有关轴技术文件和工艺,并准备好各种施工工具和测量工具。
项目-船舶轴系安装,曲线校中

③校中后,测量并配制中间轴承及主机机座(或减速 器)下的垫片,并配制基座螺栓,将中间轴承及主机 紧固在各自的基座上。(不一定)
④主机紧固后应测量曲轴的臂距差,减速器固定后 应测量大、小齿轮的啮合质量,且应符l合有关规定。
⑤装配法兰连接螺栓,将各传动轴、主机或减速器 连接起来。
⑥检验校中质量,可用顶举法或应变片测量法检验 有关轴承的实际负荷,并应符合校中文件的规定, 允许误差为计算负荷的±20%。然后,对曲轴的臂 距差或减速器齿轮的啮合再次进行检查。
⑥计算尾轴管前轴承上的负荷。当超出允许负荷范 围时,则需用图2—88所示的夹具将中间轴承的一 部分负荷转加到轴承上,并按计算转加上的附加负 荷,应符合允许负荷范围。
⑦轴承经测力校中合格后,在轴承下配制垫块,最 后用基座螺栓将轴承紧固在基座上。
⑧若轴系的测力校中是在船台上完成的,在船下水 后应松开轴系与发动机或减速器的连接法兰,检查 这对法兰上的偏移和曲折值是否超过③中的允许范 围。若超过,则应作必要的校正。
⑷根据给定的约束条件,同线性规划法或试错法确定轴承的 最佳位移或合理位移量;
⑸根据轴承位移及轴承负荷影响数求出轴承上的实际负荷;
⑹根据轴承最佳或合理位移量,计算轴系有关连接法兰上允 许的偏移、曲折值;
⑺计算当采用顶举法检验轴承负荷时的轴承负荷顶举系数。
⒉合理校中的施工设计
⑴按偏移、曲折校中:法兰上的偏移、曲折值根据 校中计算给出.
㈡轴系合理校中
用上节所述的计算方法进行轴系校中计算, 可得出轴系校中各轴承的位移和各连接法兰 的偏移、曲折值。
⒈计算内容
⑴进行轴系各结构要素的处理,建立轴系计算的物理模型;
⑵计算按直线校中时轴系各支座处的弯矩、反力、挠度及截 面转角;
船舶轴系校中工艺

船舶轴系校中工艺船舶轴系校中工艺轴系是船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船舶建造过程中,轴系校中的好坏是极为重要的。
船舶轴系校中的质量好坏,关系到船舶能否长期正常的运转以及船舶的安全航行和船员的生命安全。
尤其在当前,随着建造大型船舶的出现,对船舶轴系合理校中的研究和应用,成为当前船舶建造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目前,国内多数船厂都采用液压千斤顶和偏移、曲折值进行校中质量检测,一般轴系校中的计算书都提供这方面的安装后的检测数据。
这种方法设备简单、精度较高,适用于测量附近能布置千斤顶的轴承负荷。
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结合笔者多年船厂工作经验,总结顶举法在船厂主机安装校中工艺中的一些应用,讨论了轴系校中的安装方法,并将合理校中应用于生产实际,采用“曲折偏移法”和“负荷法”进行轴系安装,通过千斤顶顶举系数法检验轴系对中状态。
大型船舶轴系主要由螺旋桨、艉轴、艉轴承、中间轴、中间轴承及主机等组成。
艉轴、中间轴,及主机曲轴之间都用法兰联轴器连成一体。
螺旋桨推力通过主机推力轴承和主机座传到船体。
推力轴承安装在曲轴末端,随主机共同制造。
1.艉轴艇轴位于轴系最末端,穿过艇轴管轴承和螺旋桨相连,前端连中间轴。
由于艉轴经过艉轴管的双轴承,所以对艉轴的加工精度要求一般较高。
2.轴承艉轴承由于安装在艇轴管上;且多选用双轴承,由于螺旋桨的重量和推力,使艉轴承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
对艉轴承的加工精度要求很高,通常选用的材料为白合金或树脂。
3.中间轴大多数轴系都有中间轴,一般多为一根,但一般特殊船只,如大型集装箱船,客船等,是中间机舱,则具有多根中间轴。
中间轴的两端法兰,都通过液压螺栓或冷装螺栓和艉轴及曲轴连为一体。
4.中间轴承大型船舶中间轴承都为滑动轴承,接触面材质多为白合金。
通过刮油环,保证轴承的润滑。
随着造船技术的发展,大型船舶都实现了分段建造。
在分段制作过程中,艉轴管通过找正,都安装在分段上,分段合拢后,通过照光,确定轴系中心线和艉轴管加工量。
船舶轴系安装及校中工艺

船舶轴系安装及校中工艺作者:赵梓忠,陈鹏来源:《科技传播》2011年第23期摘要按校中计算的要求和方法将轴系装成某种状态(直线或曲线),处于这种状态的轴系,其各轴段上内力和各轴承上的负荷均应处在允许范围之内,或具有最佳的数值,以保证轴系和与之相连的机械(如主机曲轴、齿轮箱等)能持续正常的运转,这部分工作称为轴系校中。
本文船舶轴系安装及校中工艺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轴系校中;主机安装;机座扭曲度;机座下沉量;主机曲轴拐挡差;轴承间隙;轴承负荷中图分类号U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6-0115-031 概述按校中计算的要求和方法将轴系装成某种状态(直线或曲线),处于这种状态的轴系,其各轴段上内力和各轴承上的负荷均应处在允许范围之内,或具有最佳的数值,以保证轴系和与之相连的机械(如主机曲轴、齿轮箱等)能持续正常的运转,这部分工作称为轴系校中。
校中安装顺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在尾轴和主机均已安装完毕,此时的中间轴及轴承须根据尾轴及主机的实际位置进行校正安装,另一种是在尾轴安装完毕后,自艉至艏逐节校中安装中间轴及其轴承,主机在中间轴安装后再进行校正定位。
江苏省重工有限公司采用的校中顺序是后者。
但不论采用哪种安装方法,轴系校中的结果,都应保证各轴段上内力和各轴承上的负荷均应处在允许范围之内。
现根据江苏省重工有限公司多年建造万吨船的实践经验,结合校中计算书和主机厂的规范要求和方法,就江苏省重工有限公司建造的11.4万吨油轮船舶螺旋桨处于70%浸没状态下校中的方法介绍如下。
2 轴系校中前的准备工作1)尾轴及螺旋桨根据轴系布置图安装并已交验结束;2)根据本船轴系布置图(参见附图2)及主机安装图要求主机及中间轴承已初步定位;3)在中间轴距其端法兰端面某处安装临时支撑。
本船按校中计算书要求在中轴距其艏端法兰2528位置安装临时支撑,本船参见附图2;4)刮拂中间轴承座上平面的固定垫块,用平板检验接触点应均匀分布,每25mm2不少于2-4点,固定垫块上平面按图纸要求加工成倾斜度1/100;5)调整船舶浮态,使螺旋桨处于70%浸没状态下校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捷仕克造船有限公司
审定 日期 标查 日期 审核
日期 校对
日期 编制 日期
工艺文件 船舶轴系校中工艺 QG/CX-GY-M03 广东捷仕克造船有限公司
标记 数量 修改单号 签字 日期 面积 m 2 页数 1/23 Sign
本规范为公司新编的船舶轴系校中通用工艺。
在编制过程中依据《中国造船质量标准》的要求,满足我国《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参考兄弟船厂的有关资料,并结合本公司的生产实际情况编制而成。
本规范由技术部归口;
本规范由总工程师批准。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船舶轴系校中通用工艺,主机安装前准备、人员、工艺要求、工艺过程和检验。
本规范适用于船舶轴系的校中和安装。
2 安装前准备
2.1 熟悉了解并掌握主机、轴系及其安装的所有设计图纸、产品安装使用说明书等技术文件。
2.2 到仓库领取配套设备必须检查其完整性,并核对产品铭牌、规格、型号。
2.3 检查设备的外观是否有碰擦伤、油漆剥落、锈蚀及杂物污染等。
2.4 检查所有管口、螺纹接头等的防锈封堵状态。
2.5 对检查完毕的配套设备必须有相应的保洁、防潮、防擦伤等安全措施。
2.6 对基座、垫块、调整垫片等零部件必须按图纸等有关文件进行核对。
3 人员
3.1 安装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并经过相关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3.2 安装人员应熟悉本规范要求,并严格遵守工艺纪律和现场安全操作规程。
4 工艺要求
4.2 轴系校中连接法兰铰孔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4.3 轴系校中、连接、负荷测量符合图纸和《轴系校中计算书》要求。
4.4 主机曲柄差和轴承间隙符合主机制造厂要求。
5 工艺过程
5.1 主机输出端和中间轴法兰螺栓孔铰孔
5.1.1 法兰校中
中间轴前法兰与主机输出端轴法兰铰孔前,应用临时螺栓(交错)将两法兰连接,调整两个法兰外圆同轴度,要求两法兰偏移量不大于 0.03mm,平面贴合值为“0”。
为确保铰削余量,两法兰的螺孔应尽量成“内切圆”状态。
5.1.2 用专用铰孔工具采用分两批方法进行加工,先行交叉铰削其余几个螺栓孔,螺栓孔应顺锥度,加工要求按相应的图纸执行。
5.1.3 第一批铰孔结束后,用内径分厘卡测量孔的上下、左右两个方向以及
孔长度方向数值并记录,测量结束后,随即打上螺孔编号。
5.1.4 根据测量数据精加工紧配螺栓,并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无损探伤合格后
作好标记。
5.1.5 将加工好的紧配螺栓按照编号对应安装连接并紧固。
5.1.6 用专用镗孔工具对剩下的螺栓孔进行铰孔。
5.1.7 用内径分厘卡测量孔的上下、左右两个方向,以及孔长度方向数值并记录。
测量结束后,随即打上螺孔编号。
5.1.8 待全部螺栓孔都已镗完,松开紧固螺栓,使中间轴成开轴状态。
5.1.9固定螺旋桨轴,并记录螺旋桨轴前法兰位置
4 工艺要求
4.2 轴系校中连接法兰铰孔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4.3 轴系校中、连接、负荷测量符合图纸和《轴系校中计算书》要求。
4.4 主机曲柄差和轴承间隙符合主机制造厂要求。
5 工艺过程
5.1 主机输出端和中间轴法兰螺栓孔铰孔
5.1.1 法兰校中
中间轴前法兰与主机输出端轴法兰铰孔前,应用临时螺栓(交错)将两法兰连接,调整两个法兰外圆同轴度,要求两法兰偏移量不大于 0.03mm,平面贴合值为“0”。
为确保铰削余量,两法兰的螺孔应尽量成“内切圆”状态。
5.1.2 用专用铰孔工具采用分两批方法进行加工,先行交叉铰削其余几个螺栓孔,螺栓孔应顺锥度,加工要求按相应的图纸执行。
5.1.3 第一批铰孔结束后,用内径分厘卡测量孔的上下、左右两个方向以及
孔长度方向数值并记录,测量结束后,随即打上螺孔编号。
5.1.4 根据测量数据精加工紧配螺栓,并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无损探伤合格后
作好标记。
5.1.5 将加工好的紧配螺栓按照编号对应安装连接并紧固。
5.1.6 用专用镗孔工具对剩下的螺栓孔进行铰孔。
5.1.7 用内径分厘卡测量孔的上下、左右两个方向,以及孔长度方向数值并记录。
测量结束后,随即打上螺孔编号。
5.1.8 待全部螺栓孔都已镗完,松开紧固螺栓,使中间轴成开轴状态。
5.1.9 固定螺旋桨轴,并记录螺旋桨轴前法兰位置。
5.2 轴系校中(连接轴系螺栓前)
5.2.1 校中条件
5.2.1.1 校中区域船舶大规模焊接结束。
5.2.1.2 船舶下水后,螺旋桨处于半吃水状态。
5.2.1.3 主机及附件安装完整,所有主机结构件螺栓全部上紧,主机与系统的接管以及舾装件如扶梯、管系等脱离。
5.2.1.4 主机、轴系法兰之间应留有满足轴系校中的足够的测量间隙。
5.2.1.5 按图1 轴系校中模型所示位置装妥两只可调临时支撑1 和2,临时支撑的架设必须有足够的强度。
图1、轴系校中模型
5.2.1.6 按照《轴系校中计算书》用油泵在螺旋桨轴法兰上方施加一个垂直向下的附加压力。
5.2.1.7 校中时,要求船上无较大的振动作业,船上设备的装载状态基本保持不变,无影响船舶吃水压载的变更,油舱、柜无影响船舶吃水的大量加油。
5.2.2 轴系校中(见图2)
图 2(FIG.2)
5.2.2.1 调整中间轴临时支承的高度,使中间轴艉法兰与螺旋桨轴法兰的“曲 折”(GAP1)和“偏移”(SAG1)满足图 2 的要求,并使 G AP1 和 S AG1 的公差为
±0.05mm ,左右偏差为±0.05mm 并记录数据。
5
.2.
2
.2
调整主机的位置
,
使
中间轴
前
法
和“偏移”(SAG2)满足图 2 的要求,并使 G AP2 和 S AG2 的公差为±0.05mm ,左 右偏差为±0.05mm 并记录数据。
5.3 调整主机机座的水平挠度
5.3.1 调整前状态 5.3.1.1 机舱内无影响测量的振动作业,机座周围无导致影响的热源作业及其 它作业。
5.3.1.2 主机机座采用前后 4 角垂直顶升螺栓(每角两只)顶托(其余顶升螺 栓可呈松接触状态),无垂直压紧螺栓,前后左右水平顶升螺栓受力应均匀。
5.3.2 调整方法 5.3.2.1 测量位置为主机机座上法兰面(凸轮轴侧和排气侧))。
5.3.2.2 各测量点均为轴承支座中心,并以前、后两点为基准。
5.3.2.3 测量前应清洁测量点区域的污垢,并选取平整表面。
5.3.2.4 测量方法:在 400N 水平拉力作用下,测量 φ0.5mm 琴钢丝相对于机座 下垂量(排气侧 E /凸轮侧 C ),并根据琴钢丝垂度 S 计算机座下垂量(排气侧 E a/ 凸轮侧 C a ),测量记录,并按照主机制造厂推荐数据进行数据分析。
计算公式: Ea=S-E Ca=S-C
5.4 调整主机机座扭曲度
5.4.1 调整前状态
主机在处于未联接轴系的状态。
5.4.2 调整方法
将两水平仪(精度高于0.1mm/m)置于凸轮轴侧,最前和最后一个气缸单元的机座上
结合面(加工面),同时记录水平仪的读数,使读数基本一致,要求扭曲度误差≤0.1mm/m。
注:水平仪置放位置应平整、清洁。
)。
5.4.3调整曲轴曲柄差(验收标准见主机制造厂推荐数据)
5.5 紧配螺栓安装
5.5.1 紧配螺栓必须先行提交验收。
5.5.2 清洁螺栓、螺孔,螺栓放入液氮冷冻箱。
5.5.3 应用冷冻安装工艺将合格的紧配螺栓(连接前需喷涂二硫化钼)分别连接柴油机和中间轴的法兰、中间轴与螺旋桨轴法兰。
5.5.4 四十八小时后,用扳手拧紧螺帽,螺母支承面与法兰平面应紧密接触,接触面75%周长上应插不进0.05mm 塞尺。
5.5.5 装上开口销。
5.5.6 拆除螺旋桨轴法兰处的F附加力和中间轴上的临时支承1和2。
5.5.7 初步确定中间轴承垫片厚度,利用4只M30 顶升螺栓使中间轴承处于正确的位置,中间轴承用格兰木紧固。
注:在定位时,可用软性材料(如纸箔等)填在上轴瓦与轴颈之间将中间轴承下部间隙临时消除,使轴颈紧贴轴承下表面。
定位后,去除填料。
5.6 测量轴承负荷(连接轴系螺栓后)
5.6.1 轴承负荷测量的条件和方法
5.6.1.1 测量时应停止一切振动作业。
5.6.1.2 按照轴系校中计算书所示的位置,安装千斤顶,检查千斤顶座架是否牢固,松开中间轴承上轴瓦。
5.6.1.3 在千斤顶所对应的轴颈上,放置一个百分表,并检查百分表的支架是否牢固。
5.6.1.4 掀动油泵从而顶升中间轴,要求油压每升高2.0MPa,记录对应的百分表读数(即轴上升量),直到压力上升不大但轴颈抬高较快时为止。
,直至油压完全5.6.1.5 慢慢地泻放油压,每降2.0MPa,记录对应的百分表读数(即轴下降量)
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