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考研初试考试大纲
202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开发地质学考研初试考试大纲

一、考试要求:考试为闭卷。
掌握开发地质学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编绘和应用油气田各种地质图件,利用开发地质学的基本原理解决油气田评价勘探和开发过程中的地质问题。
试题总分150 分,试题类型包括:名词解释、简答/简述、图示解释、论述题、作图及综合分析题。
答题要紧扣题意,论述题要阐述清楚,名词解释简明扼要。
二、考试内容:1. 钻井地质资料录取与解释(1)直井地质设计(含井别与井号)(2)定向井的概念、应用、设计(3)地质录井方法及其应用(4)完井地质总结2. 油层对比(1)油层对比的含义、资料、依据、单元划分(2)油层对比的方法、对比程序(3)对比成果图的编制及应用3. 储层特征研究(1)沉积微相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包括岩心相及测井相等)(2)储层非均质内涵与分类(3)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4)储层非均质性对油田开发的影响(5)储层裂缝类型和表征参数4. 油气田地下构造研究(1)油气田地下构造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2)井下断层的识别、断点组合(3)断层封闭性研究(4)断层相关图件的编制及应用(5)油气田地质剖面图的编制与应用(6)油气田构造(含微构造)图的编制与应用5. 油气田温压特征(1)有关压力和温度的概念(2)异常地层压力的成因及预测(3)油气层压力及其分布(包括原始油层压力、折算压力等)(4)地层温度分布及其影响因素6. 油气储量计算及剩余油分布(1)油气储量相关概念、中国油气储量分类和分级(2)容积法计算油气储量的原理及公式、主要参数的确定方法(3)压力降落法计算天然气储量的原理及其应用条件(4)剩余油的含义及分布规律三、试卷结构:1.考试时间:180 分钟,满分:150 分2.题型结构a.名词解释(20 分) b.问答/简述、图示解释(50-60 分) c.论述题(30-40 分) d.作图及综合分析题(30-40 分)四、参考书目1.油气田地下地质学,张世奇、纪友亮主编,2010 年,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油矿地质学(第四版),吴胜和主编,2011 年,石油工业出版社。
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科目考试大纲考科目:化工原理参考书目:
①《石油加工单元过程原理》(上、下册),沈复、李阳初编,石化出版社;
②《化工原理》(上、下册),谭天恩等编著;
③《化工原理》(上、下册),天津大学编。
考试内容:
第1章流体流动:熟练掌握静力学基本方程式及其应用;流体流动连续性方程、柏努利方程;熟练掌握管路阻力及局部阻力的计算式;简单管路和并联管路、分支管路等复杂管路的计算;灵活综合运用静力学方程、连续性方程、柏努利方程和范宁公式进行管路的流量、阻力、外加功的计算;不稳定流动的计算;熟练掌握层流、光滑管湍流时的摩擦阻力系数的计算;层流、湍流条件下平均速度与管中心处速度的关系式;掌握各种流量计的工作原理及流量计算公式;了解边界层理论及非牛顿型流体的有关概念。
第4章固体流态化及气力输送:熟练掌握流化床操作的正常流体速度范围及其计算;床层压降与流体速度之间的关系;掌握流化床的不正常操作现象;流化床的密相高度及分离高度;了解气力输送的原理及密相输送和稀相输送。
第5章传热:熟练掌握多层平壁、多层圆筒壁稳定导热的计算;了解不稳定导热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圆直管内无相变强制湍流状态下的对流传热系数的计算(高、低粘度)及对流传热系数的影响因素分析;掌握其它条件下对流传热系数的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熟练掌握间壁两侧流体的对流传热计算;综合灵活运用总传热速率方程式进行传热计算;熟练掌握用传热效率(ε)—传热单元数(NTU)法进行传热计算。
第11章萃取:熟练掌握且灵活运用三角相图进行单级、多级逆流、多级错流萃取的计算(包括最小溶剂用量,理论级数,萃取液、萃余液量及组成的计算);了解带回流的多级逆流萃取过程掌握萃取设备的结构及特点。
第12章气液传质设备:熟练掌握板式塔的水力学校核项目及计算方法,塔板的负荷性能图的描绘及意义;掌握填料塔的结构及水力学特性。
(完美版)中国石油大学地质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回忆(28)

3、从多次覆盖观测系统中可以得到哪四种记录?为什么要对共中心点记录或共
炮点记录作动校正处理?
4、什么是剩余时差?影响叠加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5、什么是层位标定?层位标定有哪些具体方法?
6、什么是地震记录的褶积模型?褶积模型在地震勘探中有哪些应用?
系统,(6)的信号看成是
滤波系统的输入,(7)为滤波
系统的输出。
4、 水平叠加剖面上常出现各种特殊波,如(8)
(9)、(10)等,这些波的同相轴形
态并不表示真实的地质形态。
5、测定地震波பைடு நூலகம்播速度的方法基本上可分为以下几类:
(16)、
(17)
(18)
考试科目:地震勘探原理
7、影响垂向分辨率的主要因素有:(19)、
(20)、
(21)、
(22)、
(23)、
(24)、
(25)。
二、名词解释(共计30分,每题3分)
1、CMP;2、波阻抗;3、费马原理;4、虚震源;5、地震子波;6、深度偏移;
7、多次覆盖;&垂向分辨率;9、横向分辨率;10、正常时差校正。
三、简答题(共计60分,10分/题)
1、什么是时距曲线?请指出反射波、直达波和折射波时距曲线间的相互关系。
四、综合分析题 (共计35分)
1、请总结说明地震资料构造解释的主要工作步骤,并指出二维与三维地震资料
构造解释的主要差异。(20分)
2、 请分析说明平均速度、均方根速度、叠加速度和层速度间的相互关系。(15分)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
考试科目:地震勘探原理总2页第1页
注意:考生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答题无效。所有试题答案必须标明题号,按序写在 专用答题纸上。
202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无机及分析化学考研初试考试大纲

一、考试要求1. 化学热力学的初步概念与化学平衡(1):化学热力学的初步概念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焓和焓变,赫斯定律,化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化学反应焓变的计算,燃烧焓与键焓。
物质的绝对熵,化学变化过程中的熵变及计算。
化学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及计算,利用化学反应的自由能变化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
(2):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状态和标准平衡常数,多重平衡原理,平衡常数与吉布斯自由能变化的关系,化学平衡的移动和有关计算。
2. 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碰撞理论,过渡状态理论。
(3):化学反应速率与活化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温度、浓度、催化剂),阿累尼乌斯公式,活化能。
(4):化学反应动力学初步反应分子数和反应级数,速率常数。
反应级数的确定方法,反应机理的研究方法。
3. 原子结构(1):氢原子结构的玻尔理论。
(2):原子结构的近代概念波粒二象性,波函数与原子轨道,描述电子运动状态的量子数,电子云,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草图。
(3):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布鲍林近似能级图,徐光宪近似构造原理,科顿原子轨道能级图*,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4):原子性质的周期性原子半径,元素的电离能,电子亲合能,电负性。
4、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离子键理论离子键及特点,离子的特征,离子晶体,影响晶格能的因素。
(2):共价键理论共价键的本质,共价键的特征,杂化轨道理论,杂化轨道与共价键分子的空间构型,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与共价化合物的空间结构,大派键理论。
(3):分子轨道理论分子轨道理论基本论点,原子轨道线性组合的一些规则,同核双原子分子的分子轨道能级图,部分简单异核双原子分子的分子轨道能级图。
(4):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类型,氢键的特点与类型。
(5):离子极化理论极化力,变形性,相互离子极化作用5、酸碱反应和酸碱滴定法(1):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离子强度,离子氛,活度系数与活度(2):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及影响因素。
中国石油大学地质学基础复习纲要(附答案)

复习纲要绪论概念:1、地质学: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2、“将今论古”思维方法:根据“现在是认识过去的钥匙”的基本思想,历史比较法的实质是以观察研究现代地质作用特征为基础,去推断地质历史中发生的地质作用过程。
第一章、地球概述1节、地球表面特征概念:1、大陆架:围绕陆地的水浅的海底平台2、洋脊:分布于海底的巨大的山脉,它延伸于四大洋,长达数万公里3、岛弧:延伸距离很长呈弧形展布的火山列岛。
分类:1、大西洋大陆边缘进一步划分2、海底地形的划分常识:1、地球的形态:一个梨形球状体2、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004km2节、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质概念:1、重力异常:校正后的重力实.值与计算值不一致的现象2、地温梯度:内热层中深度每增加一百米所升高的温度分类:1、地表以下依温度的分布状况和热源的分层外热层——其地温受太阳辐射热的影响常温层——其地温等于或略高于当地年平均温度内热层——常温层以下的温度层,随深度增加而增加。
常识:1、地壳平均密度;地表约2.7—2.8g/cm3;地球约5.52g/cm32、地磁场三要素;磁偏角、磁倾角和磁场强度3、地壳浅处平均地温梯度海底为4—8度,大陆为0.9—5度,平均约3度3节、地球的结构概念:1、软流层:深度约60—250公里区间,其物质的塑性明显增大,局部地段呈现出液态2、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之上的固体地球的表层,它由软流层之上的上地幔顶部的固体岩石层和其上的地壳组成分类:1、地球内圈的划分;地壳、地幔、地核2、地壳的类型。
大洋型地壳,大陆型地壳常识:1、地震波的主要类型;P波(纵波)传播快,可在固体或液体中传播S波(横波)传播慢,且只能在固体中传播2、大陆、大洋地壳的平均厚度。
大陆地壳厚约33公里;大洋地壳厚约7公里厚4节、地壳的物质组成概念:1、克拉克值: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百分含量常识: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五种元素。
O、Si、Al、Fe、Ca第二章、地质作用1节、概述概念:1、地质作用:是指由自然力引起的地球或地壳内部物质组成、结构以及地表形态变化发展的作用常识:1、地质年代表:2、地质作用的分类。
202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数据结构考研初试考试大纲

一、考试要求1.理解数据结构、存储结构、算法、数据类型、抽象数据类型(ADT)等基本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掌握线性表、树、图等基本数据结构的ADT 定义以及基于不同存储方式(顺序、链式等)的实现,并能对占用存储空间情况和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进行分析。
3.掌握典型的查找结构(静态表、搜索树、散列等)、查找算法的基本思想及性能分析。
4.掌握内部排序(选择、插入、交换、归并等)的重要算法的基本思想、特点及性能分析。
5.能够运用学习的数据结构及算法的知识和技能进行问题的分析与求解,即能对问题进行抽象建模,能熟练使用高级语言(C 或C++或JAVA 等)进行模型的具体实现(编程)。
二、考试内容1.数据结构和算法的重要性(1)基本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各种存储结构的空间占用情况及映射逻辑关系的方式(3)算法的评价及对算法渐近时间复杂性的理解2.一般线性表(1)一般线性表ADT 的定义(2)线性表ADT 基于顺序存储的实现(存储方式、特点、重要操作的算法,下同)(3)线性表ADT 基于链式存储的实现(存储方式、特点、重要操作的算法,下同)3.特殊线性表(栈、队列、字符串、数组)(1)栈的特点及栈ADT 的定义(2)栈ADT 基于顺序存储的实现(3)栈ADT 基于链式存储的实现(4)栈ADT 的应用(表达式求值、递归处理、迷宫问题)(5)队列的特点及队列ADT的定义(6)队列ADT 基于顺序存储的实现(7)队列ADT 基于链式存储的实现(8)队列ADT 的应用(广度遍历、资源分配问题)(9)字符串特点及串ADT 的定义(10)字符串ADT 基于顺序存储的实现(重点掌握经典的模式匹配算法:BF,KMP)(11)数组的特点及ADT 定义(12)数组ADT 基于顺序存储的实现(重点掌握多维数组的存储结构)(13)特殊矩阵的存储及操作实现(重点掌握分布有规律的特殊矩阵和分布无规律的稀疏矩阵如何高效存储及矩阵典型操作的实现)4.树与二叉树(1)二叉树的特点及ADT 定义(2)二叉树的重要性质及证明(3)二叉树基于顺序存储的实现(4)二叉树基于链式存储的实现(重点掌握重要操作:建立、遍历、求深度、计算叶子等等)(5)线索二叉树的基本概念(为什么加线索?如何记录线索?如何使用线索?)(6)建立(画)线索二叉树(7)树、森林的定义及特点(8)树的存储结构(重点掌握子女-兄弟表示)(9)树、森林与二叉树的相互转换(10)树和森林的遍历(11)哈夫曼(Huffman)树和哈夫曼编码的构造过程(12)二叉排序树的定义及建立(重点掌握结点的插入和删除的思想和过程)(13)平衡二叉树的定义及建立(平衡的目的?如何达到平衡?)(14)堆的定义及建立和调整(堆的构造和调整过程)5.图(1)图的基本概念及ADT 定义(2)图的ADT 的实现(存储方式及基本操作实现)①邻接矩阵存储(无向图、有向图、无向带权图、有向带权图)②邻接表存储(无向图、有向图、无向带权图、有向带权图)③各种存储方式下操作的算法实现(图的建立、遍历、插入边、删除边等)(3)图的遍历及生成树①深度优先遍历(思想、过程及算法实现)②广度优先遍历(思想、过程及算法实现)(4)图的基本应用(掌握算法的思想、过程)①最小生成树问题②最短路径问题③有向图与工程问题(工程调度:AOV 网与拓扑排序,工期:AOE 网与关键路径)6.查找(1)查找的基本概念(2)顺序查找法(监视哨法的思想和算法)(3)折半查找法(思想和算法)(4)树查找(二叉排序树)(5)B 树及其基本操作、B+树的基本概念(思想和过程)(6)散列(Hash)查找(Hash 函数和解决冲突的方法的思想和过程)(6)各种查找表的组织及查找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平均查找长度的分析7.排序(1)排序的基本概念(2)基于“插入”思想的排序方法①直接插入排序②折半插入排序(思想和过程)③希尔排序(思想和过程)(3)基于“交换”思想的排序方法①冒泡排序(思想、过程和算法)②快速排序(思想、过程和算法)(4)基于“选择”思想的排序方法①简单选择排序(思想、过程和算法)②堆排序(思想和过程)(5)基于“归并”思想的排序方法二路归并排序(思想、过程)(6)各种常用内部排序算法的特点及应用三、参考书目1. 数据结构(用面向对象方法与C++语言描述)(第2 版).殷人昆主编.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2. 数据结构(C 语言版).严蔚敏、吴伟民编著.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02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气储运专业综合考研初试考试大纲

一、考试要求:1、要求考生掌握工程流体力学和传热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计算分析方法,具有运用基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考试时携带必要书写工具之外,须携带计算器。
二、考试内容:1、工程流体力学(1)流体及其主要物理性质a)正确理解和掌握流体及连续介质的概念;b)流体主要物理性质:密度、重度和相对密度的关系;流体压缩性、膨胀性及流体粘性产生原因及温度对流体粘性的影响;牛顿内摩擦定律;正确理解理想流体和实际流体的概念等;c)作用在流体上的力。
(2)流体静力学a)熟练掌握流体静压力的概念和二个基本特性;b)掌握用微元体分析法推导流体平衡微分方程的方法,熟练掌握水静力学基本方程式及应用;c)掌握压强表示方法(绝对压强、表压和真空度)、单位换算关系以及测量和计算;d)掌握绝对静止与相对静止流体中的等压面和压强分布规律的分析方法;e)掌握在液面压强p0=pa和p0≠pa两种情况下静止流体作用在平面和曲面上的总压力(包括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以及物体浮力的计算方法。
(3)流体运动学与动力学基础a)正确理解描述流体运动的拉格朗日法、欧拉法,随体导数及其意义;b)掌握稳定流与不稳定流、流线与迹线、有效断面、流量、断面平均流速、流束与总流、空间和平面及一元流动、动能修正系数、缓变流、水头线(位置水头线线、测压管水头和总水头线)及水力坡降、流量系数、总压强与驻压强、泵的扬程和功率等基本概念;c)掌握欧拉运动方程、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及动量方程的推导思路,并理解方程的物理意义及使用条件和范围,并熟练掌握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和动量方程的应用。
(4)流体阻力和水头损失a)正确理解和掌握层流、紊流、雷诺数、水力半径、水力光滑与水力粗糙等概念;b)掌握因次分析和相似原理(特别是各种比尺及三个相似准数:雷诺数、富劳德数、欧拉数)在试验中的应用;c)掌握用N-S 方程分析几种典型的层流问题(如圆管层流、平板层流等)流动规律;d)掌握层流、紊流状态下圆管和非圆管的水头损失(沿程损失及局部损失)的计算方法。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油层物理考试大纲考试内容第一章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第一节储层烃类系统的相态第二节油气体系中气-液的分离与溶解第三节天然气的高压物性第四节地层油的高压物性第五节地层水的高压物性第二章储层岩石的物理性质第一节岩石的骨架性质第二节储层岩石的孔隙性第三节储层岩石的渗透性第四节储层流体饱和度第五节岩石的胶结物及其胶结类型第六节毛管渗流模型及其应用第七节储层岩石的其它物理性质(不在考试范围内)第三章饱和多相流体的油藏岩石的渗流特性第一节油藏流体的界面张力第二节油藏岩石的润湿性及油水分布第三节油藏岩石的毛管力第四节饱和多相流体岩石的渗流特性第五节微观渗流机理第四章提高原油采收率机理第一节采收率及其影响因素第二节提高采收率方法简介第三节剩余油饱和度与采收率(不在考试范围内)第四节物理模拟原理(不在考试范围内)重点内容第一章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第一节储层烃类系统的相态单、双、多组分体系的相图(P-T)相图,露点线,泡点线,临界点,临界凝析温度,临界凝析压力;反常凝析现象;五种类型油气藏(低收缩油藏、高收缩油藏,凝析气藏,湿气、干气气藏)。
第二节油气系统的溶解与分离天然气在原油中溶解、其影响因素;相态方程的推导及应用(泡点方程、露点方程的推导及应用);平衡常数;油气分离方式(接触分离、多级脱气、微分脱气);油气分离计算(闪蒸脱气、多级脱气)。
第三节天然气的高压物性天然气的组成、视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密度、压缩系数、体积系数,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压缩因子状态方程及其应用,对应状态定律,压缩因子图版应用,天然气粘度确定及特点。
第四节地层油的高压物性地层油基本物性参数:溶解汽油比,密度相对密度、体积系数、两相体积系数,压缩系数,随压力的变化及其应用。
第五节地层水的高压物性地层水矿化度和硬度,地层水分类方法。
第二章储层岩石的物理性质第一节岩石的骨架性质粒度组成、确定方法、表示方法,不均匀系数;比面、影响因素及确定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考试要求:
考试为闭卷。
掌握石油地质与勘探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利用石油地质学的基本原理解决石油地质学问题。
试题总分150 分,试题类型包括: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题(含名词解释、填空、判断、简答等)、综合论述题和图件分析题。
答题要紧扣题意,论述题要阐述清楚,名词解释简明扼要。
二、考试内容:
1.石油、天然气及油田水的基本特征;(1)石油的组成与物理性质;(2)天然气的组分与物理性质;(3)油田水的特征;(4)油气中的稳定同位素。
2.石油和天然气的成因(1)油气的成因概述;(2)油气生成的原始物质;(3)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影响因素和模式;(4)天然气成因类型与特征;(5)烃源岩特征;(6)油源对比。
3.储集层和盖层(1)储集岩的孔隙性和渗透性;(2)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的储集空间类型、储集物性的主要影响因素;(3)特殊岩类储集层;(4)盖层的类型、封闭机理及影响盖层有效性的因素。
4.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1)油气运移的相关概念;(2)油气初次运移的相态、动力、通道、时期和模式;(3)油气二次运移的相态、动力和阻力、输导体系、主要方向和距离;(4)油气运移的研究方法。
5.油气聚集与油气藏的形成(1)圈闭和油气藏的概念及度量;(2)油气聚集的原理;(3)油气藏的形成与保存条件;(4)油气藏的破坏和再形成;(5)油气藏形成时间的确定;(6)凝析气藏的概念及形成条件;(7)气藏与油藏形成及保存条件的差异;(8)非常规气藏的形成;(9)三场与油气成藏形成的关系。
6.油气藏的类型及特征(1)油气藏的分类依据和分类方案;(2)各类油气藏的基本特征和典型实例。
7.油气聚集单元与分布规律(1)油气田、油气聚集带、含油气区、含油气盆地的概念;(2)主要类型含油气盆地的油气地质特征及典型实例;(3)含油气系统的含义及研究内容;(4)含油气盆地中油气分布的控制因素。
8.油气勘探的理论与方法(1)油气勘探的主要理论依据和勘探方法;(2)油气资源与储量的含义和分级;(3)油气资源评价的任务和对象、主要方法。
9.油气勘探的程序和任务(1)油气勘探程序;(2)区域勘探、圈闭预探、油气藏评价勘探的含义、主要任务、主要技术方法及工作部署的原则;(3)滚动勘探开发的含义、特点、程序及部署原则;
三、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180 分钟,满分:150 分
2.题型结构a.名词解释(30-40 分) b.填空/选择/判断题(30-40 分) c.综合论述题(问答/简述/论述题)(60-80 分) d.综合分析题(20-30 分)
四、参考书目
1.蒋有录,查明主编,《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第二版),石油工业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