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六章实数 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六章实数 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六章实数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实数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真命题的逆命题都是真命题B。

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C。

0.720精确到了百分位D。

16的算术平方根是22.(-9)²的平方根是x,6根是y,则x+y的值为()A。

3B。

7C。

3或7D。

1或73.3(-1)²的立方根是()A。

-1B。

1C。

-4D。

44.若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则与原点距离最近的点是()A。

-1B。

-1/2C。

3/2D。

25.若a=2,则a的值为()A。

2B。

±2C。

4D。

±46.下列计算中,错误的是()A。

30.125=0.5B。

3-273=-644C。

33/31=1/82D。

-3/8²=-125/57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实数分为正实数和负实数B。

3/2是有理数C。

0.9是有理数D。

30.01是无理数8.下列说法:①任何数都有算术平方根;②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一定是正数;③a²的算术平方根是a;④(π-4)²的算术平方根是π-4;⑤算术平方根不可能是负数。

其中,不正确的有()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9.一个正方体的水晶砖,体积为100 cm³,它的棱长大约在()A。

4 cm~5 cm之间B。

5 cm~6 cm之间C。

6 cm~7 cm之间D。

7 cm~8 cm之间10.计算-4-|-3|的结果是()A。

-1B。

-5C。

1D。

5二、填空题11.已知(x-1)³=64,则x的值为4.12.若式子1/(x-1)有意义,则化简|1-x|+|x+2|=3.13.若a与b互为相反数,则它们的立方根的和是0.14.若3x+3y=0,则x与y关系是x=-y。

15.平方等于1/64的数是1/8.16.-27的立方根是-3.三、解答题17.1) 33+53=36;2) |1-2|+|3-2|=2.18.1) (x+1)²=16,解得x=3或x=-5;2) 3(x+2)²=27,解得x=1或x=-5.19.1) 16+3-27-1=-9;2) (-2)²+|2-1|-(2-1)=1.20.a²-b²-(a-b)²=2ab,所以a=3,b=2,代入得9/16.21.1) x=±11/3;2) x=2.22.对于实数a,规定用符号$\lfloor a \rfloor$表示不大于a 的最大整数,称$\lfloor a \rfloor$为a的根整数,例如:$\lfloor 9 \rfloor = 3$,$\lfloor 10 \rfloor = 3$。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答案解析(共四套)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答案解析(共四套)

⼈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答案解析(共四套)B ′C ′D ′O ′A ′O DC BA(第8题图)⼀、选择题(每⼩题3分,计24分,请把各⼩题答案填到表格内)题号 1 2 3 4 5 6 78 总分答案1.如图所⽰,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l 1∥l 2的是 A .∠1=∠3 B .∠2=∠3 C.∠4=∠5 D.∠2+∠4=180° 2.为了了解某市5万名初中毕业⽣的中考数学成绩,从中抽取500名学⽣的数学成绩进⾏统计分析,那么样本是 A .某市5万名初中毕业⽣的中考数学成绩 B .被抽取500名学⽣(第1题图)C .被抽取500名学⽣的数学成绩D .5万名初中毕业⽣ 5.有⼀个两位数,它的⼗位数数字与个位数字之和为5,则符合条件的数有 A .4个 B .5个 C .6个D .⽆数个 7.下列事件属于不确定事件的是A .太阳从东⽅升起B .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C .在标准⼤⽓压下,温度低于0摄⽒度时冰会融化D .某班级⾥有2⼈⽣⽇相同 8.请仔细观察⽤直尺和圆规.....作⼀个⾓∠A ′O ′B ′等于已知⾓∠AOB 的⽰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的图形的全等这⼀章的知识,说明画出∠A ′O ′B ′=∠AOB 的依据是 A .SAS B .ASA C .AASD .SSS⼆、填空题(每⼩题3分,计24分)9.⽣物具有遗传多样性,遗传信息⼤多储存在DNA 分⼦上.⼀个DNA 分⼦的直径约为0.0000002cm .这个数量⽤科学记数法可表⽰为 cm . 10.将⽅程2x+y=25写成⽤含x 的代数式表⽰y 的形式,则y= . 11.如图,AB∥CD,∠1=110°,∠ECD=70°,∠E 的⼤⼩是 °. 12.三⾓形的三个内⾓的⽐是1:2:3,则其中最⼤⼀个内⾓的度数是 °.13.掷⼀枚硬币30次,有12次正⾯朝上,则正⾯朝上的频率为 .14.不透明的袋⼦中装有4个红球、3个黄球和5个蓝球,每个球除颜⾊不同外其它都相同,从中任意摸出⼀个球,则摸出球的可能性最⼩. 15.下表是⾃18世纪以来⼀些统计学家进⾏抛硬币试验所得的数据:试验者试验次数n 正⾯朝上的次数m正⾯朝上的频率nm布丰 4040 2048 0.5069 德·摩根 4092 2048 0.5005 费勤1000049790.4979那么估计抛硬币正⾯朝上的概率的估计值是 . 16.如图,已知点C 是∠AOB 平分线上的点,点P 、P′分别在OA 、OB 上,如果要得到OP =OP′,需要添加以下条件中的某⼀个即可:①PC=P′C;②∠OPC=∠OP′C;③∠OCP=∠OCP′;④PP′⊥OC.请你写出⼀个正确结果的序号:.三、解答题(计72分)17.(本题共8分)如图,⽅格纸中的△ABC 的三个顶点分别在⼩正⽅形的顶点(格点)上,称为格点三⾓形.请在⽅格纸上按下列要求画图.在图①中画出与△ABC 全等且有⼀个公共顶点的格点△C B A ''';在图②中画出与△ABC 全等且有⼀条公共边的格点△C B A ''''''.20.解⽅程组:(每⼩题5分,本题共10分)(1)=+-=300342150y x yx (2)=+=+300%25%53%5300y x y x 21.(本题共8分)已知关于x 、y 的⽅程组=+=+73ay bx by ax 的解是==12y x ,求a b +的值.OAC P P′(第16题图)(第16题图)22.(本题共9分)如图,AB=EB ,BC=BF ,CBF ABE ∠=∠.EF 和AC 相等吗?为什么?23.(本题9分)⼩王某⽉⼿机话费中的各项费⽤统计情况见下列图表,请你根据图表信息完成下列各题:(2)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扇形统计图中,表⽰短信费的扇形的圆⼼⾓是多少度?24.(本题4+8=12分)上海世博会会期为2010年5⽉1⽇⾄2010年10⽉31⽇。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共五套)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共五套)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共五套)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姓名。

学号。

班级: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若m。

-1,则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A。

6m。

-6B。

-5m < -5C。

m+1.0D。

1-m < 22.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16=±4B。

±16=4C。

3-27=-3D。

(-4)^2=163.已知a。

b。

0,那么下列不等式组中无解的是()A。

{x-a。

x>-b}B。

{x>a。

x<-a。

x<-b}C。

{x>a。

xb}D。

{x-a。

x<b}4.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行驶,那么两个拐弯的角度可能为()A。

先右转50°,后右转40°B。

先右转50°,后左转40°C。

先右转50°,后左转130°D。

先右转50°,后左转50°5.解为{x=1.y=2}的方程组是()A。

{x-y=1.x-y=-1}B。

{x-y=1.3x+y=5}C。

{x-y=3.3x+y=-5}D。

{x-2y=-3.3x+y=5}6.如图,在△ABC中,∠ABC=50°,∠ACB=80°,BP平分∠ABC,CP平分∠ACB,则∠BPC的大小是()A。

100°B。

110°C。

115°D。

120°7.四条线段的长分别为3,4,5,7,则它们首尾相连可以组成不同的三角形的个数是()A。

4B。

3C。

2D。

18.在各个内角都相等的多边形中,一个外角等于一个内角的1/2,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A。

5B。

6C。

7D。

89.如图,△A'B'C'是由△XXX沿BC方向平移了BC长度的一半得到的,若△ABC的面积为20 cm²,则四边形A'CC'B'的面积为()A。

人教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81的算术平方根是()A .3B .﹣3C .﹣9D .9 2.下列现象中是平移的是( ) A .翻开书中的每一页纸张 B .飞碟的快速转动C .将一张纸沿它的中线折叠D .电梯的上下移动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位于第二象限的点是( )A .()2,3B .()2,3-C .()2,3-D .()2,3-- 4.下列四个命题:①4±是64的立方根;②5是25的算术平方根;③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与两坐标轴距离都是2的点有且只有2个.其中真命题有( )个A .1B .2C .3D .45.如图,直线12//l l ,23216∠+∠=°,则1∠的度数为( )A .216︒B .36︒C .44︒D .18︒6.下列算式,正确的是( )A .42±=±B .42±=C .382--=-D .()288-=- 7.如图,AB //CD ,∠EBF =2∠ABE ,∠ECF =3∠DCE ,设∠ABE =α,∠E =β,∠F =γ,则α,β,γ的数量关系是( )A .4β﹣α+γ=360°B .3β﹣α+γ=360°C .4β﹣α﹣γ=360°D .3β﹣2α﹣γ=360°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对于点P (x ,y ),我们把P 1(y ﹣1,﹣x ﹣1)叫做点P 的友好点,已知点A 1的友好点为A 2,点A 2的友好点为A 3,点A 3的友好点为A 4,这样依次得到各点.若A 2021的坐标为(﹣3,2),设A 1(x ,y ),则x +y 的值是( )A .﹣5B .3C .﹣1D .5九、填空题9.364--________.十、填空题10.若点P(a,b)关于y 轴的对称点是P 1 ,而点P 1关于x 轴的对称点是P 2 ,若点P 2的坐标为(-3,4),则a=_____,b=______十一、填空题11.如图,已知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CE 是ABC 的高,∠BAC =60°,∠BCE =40°,则∠ADB =_____.十二、填空题12.如图,直线m 与∠AOB 的一边射线OB 相交,∠3=120°,向上平移直线m 得到直线n ,与∠AOB 的另一边射线OA 相交,则∠2-∠1=_______º.十三、填空题13.如图,在△ABC 中,将∠B 、∠C 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点B 、C 均落于边BC 上的点Q 处,MN 、EF 为折痕,若∠A=82°,则∠MQE= _________十四、填空题14.按下面的程序计算:若输入n=100,输出结果是501;若输入n=25,输出结果是631,若开始输入的n 值为正整数,最后输出的结果为656,则开始输入的n 值可以是________.十五、填空题15.已知ABC ∆的面积为16,其中两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7,0,1,0A B -,顶点C 在y 轴上,那么点C 的坐标为 ____________十六、填空题16.如图,点()00,0A ,()11,2A ,()22,0A ,()33,2A -,()44,0A ,……根据这个规律,探究可得点2021A 的坐标是________.十七、解答题17.计算:(1)3840.04--- (2)23(2)279-+-十八、解答题18.求下列各式中x 的值:(1)()2125x -=;(2)381250x -=. 十九、解答题19.完成下面的证明.如图,AB ∥CD ,∠B +∠D =180°,求证:BE ∥DF .分析:要证BE ∥DF ,只需证∠1=∠D .证明:∵AB ∥CD (已知)∴∠B +∠1=180°( )∵∠B +∠D =180°(已知)∴∠1=∠D ( )∴BE ∥DF ( )二十、解答题20.已知:如图,把△ABC 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A ′B ′C ′,(1)画出△A ′B ′C ′,写出A ′、B ′、C ′的坐标;(2)点P 在y 轴上,且S △BCP =4S △ABC ,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二十一、解答题21.任意无理数都是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构成的.已知一个无理数a ,它的整数部分是b ,则它的小数部分可以表示为-a b .例如:469<<,即263<<,显然6的整数部分是2,小数部分是62-.根据上面的材料,解决下列问题:(1)若11的整数部分是m ,5的整数部分是n ,求5m n -+的值.(2)若714+的整数部分是2x ,小数部分是y ,求142x y -+的值. 二十二、解答题22.如图,用两个面积为28cm 的小正方形纸片剪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1)大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____cm ;(2)请你探究是否能将此大正方形纸片沿着边的方向裁出一个面积为214cm 的长方形纸片,使它的长宽之比为2:1,若能,求出这个长方形纸片的长和宽,若不能,请说明理由.二十三、解答题23.如图1,把一块含30°的直角三角板ABC的BC边放置于长方形直尺DEFG的EF边上.(1)根据图1填空:∠1=°,∠2=°;(2)现把三角板绕B点逆时针旋转n°.①如图2,当n=25°,且点C恰好落在DG边上时,求∠1、∠2的度数;②当0°<n<180°时,是否会存在三角板某一边所在的直线与直尺(有四条边)某一边所在的直线垂直?如果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n的值和对应的那两条垂线;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二十四、解答题24.(1)光线从空气中射入水中会产生折射现象,同时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中也会产生折射现象,如图1,光线a从空气中射入水中,再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形成光线b,根据光学∠=∠∠=∠,请判断光线a与光线b是否平行,并说明理由.知识有12,34(2)光线照射到镜面会产生反射现象,由光学知识,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与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相等,如图2有一口井,已知入射光线α与水平线OC的夹角为40︒,问如何放置平面镜MN,可使反射光线b正好垂直照射到井底?(即求MN与水平线的夹角)(3)如图3,直线EF上有两点A、C,分别引两条射线AB、CD.105∠=︒,BAFDCF∠=︒,射线AB、CD分别绕A点,C点以1度/秒和3度/秒的速度同时顺时针转65动,设时间为t,在射线CD转动一周的时间内,是否存在某时刻,使得CD与AB平行?若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时间t.二十五、解答题AB CD,E、F是AB、CD上的两点,直线l与AB、CD分别交于点25.如图,直线//G、H,点P是直线l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G、H重合),连接PE、PF.(1)当点P 与点E 、F 在一直线上时,GEP EGP ∠=∠,60FHP ∠=︒,则PFD ∠=_____.(2)若点P 与点E 、F 不在一直线上,试探索AEP ∠、EPF ∠、CFP ∠之间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解析:A【分析】 819=,再计算9的算术平方根即可.【详解】 819=,993=故选A【点睛】 819是解题的关键.2.D【分析】判断是否是平移现象,要根据平移的性质进行,即图形平移前后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发生变化.【详解】解:A :翻开书中的每一页纸张,这是翻折现象;B :飞碟的快速转动,这是旋转现解析:D【分析】判断是否是平移现象,要根据平移的性质进行,即图形平移前后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发生变化.【详解】解:A :翻开书中的每一页纸张,这是翻折现象;B :飞碟的快速转动,这是旋转现象;C :将一张纸沿它的中线折叠,这是轴对称现象;D :电梯的上下移动这是平移现象.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平移,图形的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学生易混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或翻转而误选.3.B【分析】第二象限的点的横坐标小于0,纵坐标大于0,据此解答即可.【详解】解:根据第二象限的点的坐标的特征:横坐标符号为负,纵坐标符号为正,各选项中只有B (-2,3)符合,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象限的点的坐标的符号特点,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4.B【分析】根据立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逐项判断即可.【详解】64的立方根是4,故①是假命题; 25的算数平方根是5,故②是真命题;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故③是真命题;与两坐标轴距离都是2的点有(2,2)、(2,-2)、(-2,2)、(-2,-2)共4点,故④是假命题.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命题真、假的判断.正确掌握相关定义、性质与判定是解题关键.5.B【分析】记∠1顶点为A ,∠2顶点为B ,∠3顶点为C ,过点B 作BD ∥l 1,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3+∠DBC =180°,∠ABD +(180°-∠1)=180°,由此得到∠3+∠2+(180°-∠1)=360°,再结合已知条件即可求出结果.【详解】如图,过点B 作BD ∥l 1,∵12//l l ,∴BD ∥l 1∥l 2,∴∠3+∠DBC =180°,∠ABD +(180°-∠1)=180°,∴∠3+∠DBC+∠ABD+(180°-∠1)=360°,即∠3+∠2+(180°-∠1)=360°,又∵∠2+∠3=216°,∴216°+(180°-∠1)=360°,∴∠1=36°.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正确作出辅助线,熟练掌握平行线性质是解题的关键.6.A【分析】根据平方根、立方根及算术平方根的概念逐一计算即可得答案.【详解】A.42±=±,计算正确,故该选项符合题意,B.42±=±,故该选项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C.38(2)2--=--=,故该选项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D.()288-=,故该选项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平方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熟练掌握定义是解题关键.7.A【分析】由∠EBF=2∠ABE,可得∠EBF=2α.由∠EBF+∠BEC+∠F+∠ECF=360°,可得∠ECF=360°﹣(2α+β+γ),那么∠DCE=13ECF∠.由∠BEC=∠M+∠DCE,可得∠M=∠BEC﹣∠DCE.根据AB//CD,得∠ABE=∠M,进而推断出4β﹣α+γ=360°.【详解】解:如图,分别延长BE、CD并交于点M.∵AB//CD,∴∠ABE=∠M.∵∠EBF=2∠ABE,∠ABE=α,∴∠EBF=2α.∵∠EBF+∠BEC+∠F+∠ECF=360°,∴∠ECF=360°﹣(2α+β+γ).又∵∠ECF =3∠DCE ,∴∠DCE =11(3602)33ECF a βγ︒∠=---. 又∵∠BEC =∠M +∠DCE ,∴∠M =∠BEC ﹣∠DCE =β﹣1(3602)3a βγ︒---. ∴β﹣1(3602)3a βγ︒---=α. ∴4β﹣α+γ=360°.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角度的计算,构造辅助线转化角度是解题的关键.8.C【分析】列出部分An 点的坐标,根据坐标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依此规律即可得出结论;根据以上结论和A2021的坐标为(﹣3,2),找出A1的坐标,由此即可得出x 、y 的值,二者相加即可得出结论.【解析:C【分析】列出部分A n 点的坐标,根据坐标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依此规律即可得出结论;根据以上结论和A 2021的坐标为(﹣3,2),找出A 1的坐标,由此即可得出x 、y 的值,二者相加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A 2021的坐标为(﹣3,2),根据题意可知:A 2020的坐标为(﹣3,﹣2),A 2019的坐标为(1,﹣2),A 2018的坐标为(1,2),A 2017的坐标为(﹣3,2),…∴A 4n +1(﹣3,2),A 4n +2(1,2),A 4n +3(1,﹣2),A 4n +4(﹣3,﹣2)(n 为自然数).∵2021=505×4•••1,∵A 2021的坐标为(﹣3,2),∴A 1(﹣3,2),∴x +y =﹣3+2=﹣1.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中的点的坐标的变化,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友好点的定义列出部分点的坐标,根据坐标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是关键.九、填空题9.2【分析】先求出=4,再求出算术平方根即可.【详解】解:∵=4,∴的算术平方根是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立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解析:2【分析】,再求出算术平方根即可.先求出【详解】,解:∵∴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立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十、填空题10.a=3 b=-4【分析】先求得P1的坐标,再根据点P1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P,则即可求得a与b的值【详解】由于P1与P2关于x轴对称,P2的坐标为(-3,4),则P1的坐标为(-解析:a=3 b=-4【分析】先求得P1的坐标,再根据点P1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P2,则即可求得a与b的值【详解】由于P1与P2关于x轴对称,P2的坐标为(-3,4),则P1的坐标为(-3,-4),点P(a,b)关于y轴对称的点是P1,则P点的坐标为(3,-4),则a=3,b=-4.【点睛】此题考查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难度不大十一、填空题11.100°【分析】根据AD是ABC的角平分线,CE是ABC的高,∠BAC=60°,可得∠BAD和∠CAD相等,都为30°,∠CEA=90°,从而求得∠ACE的度数,又因为∠BCE=40°,∠ADB解析:100°【分析】根据AD是ABC的角平分线,CE是ABC的高,∠BAC=60°,可得∠BAD和∠CAD相等,都为30°,∠CEA=90°,从而求得∠ACE的度数,又因为∠BCE=40°,∠ADB=∠BCE+∠ACE+∠CAD,从而求得∠ADB的度数.【详解】解:∵AD是ABC的角平分线,∠BAC=60°.∠BAC=30°,∴∠BAD=∠CAD=12∵CE是ABC的高,∴∠CEA=90°.∵∠CEA+∠BAC+∠ACE=180°.∴∠ACE=30°.∵∠ADB=∠BCE+∠ACE+∠CAD,∠BCE=40°.∴∠ADB=40°+30°+30°=100°.故答案为:100°.【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角的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内角的和,关键是根据具体目中的信息,灵活变化,求出相应的问题的答案.十二、填空题12.60【分析】延长BO交直线n于点C,由平行线的性质得∠ACB=∠1,由邻补角得∠AOC=60°,再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结论.【详解】解:延长BO交直线n于点C,如图,∵直线m向上平移直解析:60【分析】延长BO交直线n于点C,由平行线的性质得∠ACB=∠1,由邻补角得∠AOC=60°,再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结论.【详解】解:延长BO交直线n于点C,如图,∵直线m 向上平移直线m 得到直线n ,∴m ∥n ,∴∠ACB =∠1,∵∠3=120°,∴∠AOC =60°∵∠2=∠ACO +∠AOC =∠1+60°,∴∠2-∠1=60°.故答案为6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作辅助线构造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十三、填空题13.【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再根据的度数即可求出的度数,再根据求解即可.【详解】解:∵折叠,∴,,∵,∴,∴.故答案是:.【点睛】本题考查折叠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折叠的性质解析:82︒【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B MQN ∠=∠,C EQF ∠=∠,再根据A ∠的度数即可求出MQN EQF ∠+∠的度数,再根据()180MQE MQN EQF ∠=︒-∠+∠求解即可.【详解】解:∵折叠,∴B MQN ∠=∠,C EQF ∠=∠,∵82A ∠=︒,∴1808298MQN EQF B C ∠+∠=∠+∠=︒-︒=︒,∴()1801809882MQE MQN EQF ∠=︒-∠+∠=︒-︒=︒.故答案是:82︒.【点睛】本题考查折叠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折叠的性质.十四、填空题14.131或26或5.【解析】试题解析:由题意得,5n+1=656,解得n=131,5n+1=131,解得n=26,5n+1=26,解得n=5.解析:131或26或5.【解析】试题解析:由题意得,5n+1=656,解得n=131,5n+1=131,解得n=26,5n+1=26,解得n=5.十五、填空题15.或【分析】已知,可知AB=8,已知的面积为,即可求出OC 长,得到C 点坐标.【详解】∵∴AB=8∵的面积为∴=16∴OC=4∴点的坐标为(0,4)或(0,-4)故答案为:(0,4)解析:(0,4)或(0,4) -【分析】已知()()7,0,1,0A B -,可知AB=8,已知ABC ∆的面积为16,即可求出OC 长,得到C 点坐标.【详解】∵()()7,0,1,0A B -∴AB=8∵ABC ∆的面积为16 ∴12AB OC ⨯⨯=16 ∴OC=4∴点C 的坐标为(0,4)或(0,-4)故答案为:(0,4)或(0,-4)【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坐标系中坐标的性质,已知两点坐标可得出两点间距离长度,如果此两点在坐标轴上,求解距离很简单,如果不在坐标轴上,可通过两点间距离公式求解. 十六、填空题16.【分析】由图形得出点的横坐标依次是0、1、2、3、4、、,纵坐标依次是0、2、0、、0、2、0、、,四个一循环,继而求得答案.【详解】解:观察图形可知,点的横坐标依次是0、1、2、3、4、解析:()2021,2【分析】由图形得出点的横坐标依次是0、1、2、3、4、⋯、n ,纵坐标依次是0、2、0、2-、0、2、0、2-、⋯,四个一循环,继而求得答案.【详解】解:观察图形可知,点的横坐标依次是0、1、2、3、4、⋯、n ,纵坐标依次是0、2、0、2-、0、2、0、2-、⋯,四个一循环,202145051÷=⋯,故点2021A 坐标是(2021,2).故答案是:(2021,2).【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点的坐标,学生的观察图形的能力和理解能力,解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形得出规律.十七、解答题17.(1);(2).直接利用立方根以及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化简得出答案.【详解】(1)(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解析:(1) 4.2-;(2)2.【分析】直接利用立方根以及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化简得出答案.【详解】(1220.2=---4.2=-(2233=+-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十八、解答题18.(1)或;(2)【分析】(1)直接根据求平方根的方法解方程即可;(2)直接根据求立方根的方法解方程即可.【详解】解:(1)∵,∴,∴,∴或;(2)∵,∴,∴.【点睛】本题主解析:(1)6x =或4x =-;(2)52x =(1)直接根据求平方根的方法解方程即可;(2)直接根据求立方根的方法解方程即可.【详解】解:(1)∵()2125x -=,∴15x -=±,∴15x =±,∴6x =或4x =-;(2)∵381250x -=, ∴31258x =, ∴52x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求平方根和求立方根的方法解方程,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十九、解答题19.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同角的补角相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分析】要证BE ∥DF ,只需证∠1=∠D ,由AB ∥CD 可知∠B+∠1=180°,又有∠B+∠D =180°,由此即可证得.【详解】解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同角的补角相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分析】要证BE ∥DF ,只需证∠1=∠D ,由AB ∥CD 可知∠B +∠1=180°,又有∠B +∠D =180°,由此即可证得.【详解】证明:∵AB ∥CD (已知)∴∠B +∠1=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B +∠D =180°(已知)∴∠1=∠D (同角的补角相等),∴BE ∥DF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同角的补角相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二十、解答题20.(1)作图见解析,A′(1,5),B′(0,2),C′(4,2);(2)P(0,10)或(0,-12).【分析】(1)分别作出A,B,C的对应点A′,B′,C′即可解决问题;(2)设P(0,m解析:(1)作图见解析,A′(1,5),B′(0,2),C′(4,2);(2)P(0,10)或(0,-12).【分析】(1)分别作出A,B,C的对应点A′,B′,C′即可解决问题;(2)设P(0,m),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即可.【详解】解:(1)如图,△A′B′C′即为所求,A′(1,5),B′(0,2),C′(4,2);(2)设P(0,m),由题意:12×4×|m+2|=4×12×4×3,解得m=10或-12,∴P(0,10)或(0,-12).【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平移变换,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移变换的性质.二十一、解答题21.(1)0;(2)【分析】(1)仿照题例,可直接求出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代入计算;(2)先求出的整数部分,再得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代入计算.【详解】解:(1)∵,∴,∴的整数部分是解析:(1)0;(2)112 【分析】(1(27【详解】解:(1)∵∴34<, ∴3,即m=3, ∵∴23<<,∴2,即n=2,∴;(2)∵< ∴10711<, ∴710,即2x=10,∴x=5, ∴77103,即3,∴2x y -)532-112.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整数和小数部分.看懂题例并熟练运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二十二、解答题22.(1)4;(2)不能,理由见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求出大正方形的边长即可;(2)先设未知数根据面积=14(cm2)列方程,求出长方形的边长,将长方形的长与正方形边长比较大小再解析:(1)4;(2)不能,理由见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求出大正方形的边长即可;(2)先设未知数根据面积=14(cm2)列方程,求出长方形的边长,将长方形的长与正方形边长比较大小再判断即可.【详解】解:(1)两个正方形面积之和为:2×8=16(cm2),∴拼成的大正方形的面积=16(cm2),∴大正方形的边长是4cm;故答案为:4;(2)设长方形纸片的长为2xcm,宽为xcm,则2x•x=14,解得:7x ,2x=27>4,∴不存在长宽之比为2:1且面积为214cm的长方形纸片.【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能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是解此题的关键.二十三、解答题23.(1)120,90;(2)①∠1=120°-n°,∠2=90°+n°;②见解析【分析】(1)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和平行线的性质解答;(2)①根据邻补角的定义求出∠ABE,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解析:(1)120,90;(2)①∠1=120°-n°,∠2=90°+n°;②见解析【分析】(1)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和平行线的性质解答;(2)①根据邻补角的定义求出∠ABE,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1=∠ABE,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出∠BCG,然后根据周角等于360°计算即可得到∠2;②结合图形,分A B、B C、AC三条边与直尺垂直讨论求解.【详解】解:(1)∠1=180°-60°=120°,∠2=90°;故答案为:120,90;(2)①如图2,∵∠ABC=60°,∴∠ABE=180°-60°-n°=120°-n°,∵DG∥EF,∴∠1=∠ABE=120°-n°,∠BCG=180°-∠CBF=180°-n°,∵∠ACB+∠BCG+∠2=360°,∴∠2=360°-∠ACB-∠BCG=360°-90°-(180°-n°)=90°+n°;②当n=30°时,∵∠ABC=60°,∴∠ABF=30°+60°=90°,AB⊥DG(EF);当n=90°时,∠C=∠CBF=90°,∴BC⊥DG(EF),AC⊥DE(GF);当n=120°时,∴AB⊥DE(GF).【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角的计算,垂线的定义,主要利用了平行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读懂题目信息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二十四、解答题24.(1)平行,理由见解析;(2)65°;(3)5秒或95秒【分析】(1)根据等角的补角相等求出∠3与∠4的补角相等,再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判定a∥b;(2)根据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与反解析:(1)平行,理由见解析;(2)65°;(3)5秒或95秒【分析】(1)根据等角的补角相等求出∠3与∠4的补角相等,再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判定a∥b;(2)根据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与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相等可得∠1=∠2,然后根据平角等于180°求出∠1的度数,再加上40°即可得解;(3)分①AB与CD在EF的两侧,分别表示出∠ACD与∠BAC,然后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列式计算即可得解;②CD旋转到与AB都在EF的右侧,分别表示出∠DCF与∠BAC,然后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列式计算即可得解;③CD旋转到与AB都在EF 的左侧,分别表示出∠DCF与∠BAC,然后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1)平行.理由如下:如图1,∵∠3=∠4,∴∠5=∠6,∵∠1=∠2,∴∠1+∠5=∠2+∠6,∴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如图2:∵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与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相等,∴∠1=∠2,∵入射光线a与水平线OC的夹角为40°,b垂直照射到井底,∴∠1+∠2=180°-40°-90°=50°,∴∠1=1×50°=25°,2∴MN与水平线的夹角为:25°+40°=65°,即MN与水平线的夹角为65°,可使反射光线b正好垂直照射到井底;(3)存在.如图①,AB与CD在EF的两侧时,∵∠BAF=105°,∠DCF=65°,∴∠ACD=180°-65°-3t°=115°-3t°,∠BAC=105°-t°,要使AB∥CD,则∠ACD=∠BAC,即115-3t=105-t,解得t=5;如图②,CD旋转到与AB都在EF的右侧时,∵∠BAF=105°,∠DCF=65°,∴∠DCF=360°-3t°-65°=295°-3t°,∠BAC=105°-t°,要使AB∥CD,则∠DCF=∠BAC,即295-3t=105-t,解得t=95;如图③,CD旋转到与AB都在EF的左侧时,∵∠BAF=105°,∠DCF=65°,∴∠DCF=3t°-(180°-65°+180°)=3t°-295°,∠BAC=t°-105°,要使AB∥CD,则∠DCF=∠BAC,即3t-295=t-105,解得t=95,此时t>105,∴此情况不存在.综上所述,t为5秒或95秒时,CD与AB平行.【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光学原理,读懂题意并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要注意分情况讨论.二十五、解答题25.(1)120°;(2)∠EPF =∠AEP+∠CFP或∠AEP=∠EPF+∠CFP,证明见详解.【分析】(1)根据题意,当点与点、在一直线上时,作出图形,由AB∥CD,∠FHP=60°,可以推出解析:(1)120°;(2)∠EPF =∠AEP+∠CFP或∠AEP=∠EPF+∠CFP,证明见详解.【分析】(1)根据题意,当点P与点E、F在一直线上时,作出图形,由AB∥CD,∠FHP=60°,可∠=∠=60°,计算∠PFD即可;以推出GEP EGP(2)根据点P是动点,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点P在AB与CD之间时;②当点P在AB 上方时;③当点P在CD下方时,分别求出∠AEP、∠EPF、∠CFP之间的关系即可.【详解】(1)当点P与点E、F在一直线上时,作图如下,∠=∠,∵AB∥CD,∠FHP=60°,GEP EGP∠=∠=∠FHP=60°,∴GEP EGP∴∠EFD=180°-∠GEP=180°-60°=120°,∴∠PFD=120°,故答案为:120°;(2)满足关系式为∠EPF =∠AEP+∠CFP或∠AEP=∠EPF+∠CFP.证明:根据点P是动点,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点P在AB与CD之间时,过点P作PQ∥AB,如下图,∵AB∥CD,∴PQ∥AB∥CD,∴∠AEP=∠EPQ,∠CFP=∠FPQ,∴∠EPF=∠EPQ+∠FPQ=∠AEP+∠CFP,即∠EPF =∠AEP+∠CFP;②当点P在AB上方时,如下图所示,∵∠AEP=∠EPF+∠EQP,∵AB∥CD,∴∠CFP=∠EQP,∴∠AEP=∠EPF+∠CFP;③当点P在CD下方时,∵AB∥CD,∴∠AEP=∠EQF,∴∠EQF=∠EPF+∠CFP,∴∠AEP=∠EPF+∠CFP,综上所述,∠AEP、∠EPF、∠CFP之间满足的关系式为:∠EPF =∠AEP+∠CFP或∠AEP=∠EPF+∠CFP,故答案为:∠EPF =∠AEP+∠CFP或∠AEP=∠EPF+∠CFP.【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外角的性质,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分情况讨论问题.。

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压轴难题试题及答案解答

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压轴难题试题及答案解答

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压轴难题试题及答案解答一、选择题1.如图,下列各组角中是同位角的是()A .∠1和∠2B .∠3和∠4C .∠2和∠4D .∠1和∠42.下列图案可以由部分图案平移得到的是()A .B .C .D .3.点()3,5A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所在的象限是()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4.下列四个命题:①两条直线相交,若对顶角互补,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②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③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④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其中是真命题的个数是()A .1B .2C .3D .45.将一张边沿互相平行的纸条如图折叠后,若边//AD BC ,则翻折角1∠与2∠一定满足的关系是()A .122∠=∠B .1290∠+∠=︒C .1230∠-∠=︒D .213230∠-∠=︒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的立方根是0B .0.25的算术平方根是-0.5C .-1000的立方根是10D .49的算术平方根是23±7.如图,已知////AB CD EF ,FC 平分AFE ∠,26C ∠=︒,则A ∠的度数是()A .35︒B .45︒C .50︒D .52︒8.如图,一个机器人从点O 出发,向正西方向走2m 到达点1A ;再向正北方向走4m 到达点2A ,再向正东方向走6m 到达点3A ,再向正南方向走8m 到达点4A ,再向正西方向走10m 到达点5A ,…按如此规律走下去,当机器人走到点20A 时,点20A 的坐标为()A .(20,20)-B .(20,20)C .(22,20)--D .(22,22)-二、填空题9.算术平方根等于本身的实数是__________.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的坐标为(﹣2,5),点Q 与点A 关于y 轴对称,点P 与点Q 关于x 轴对称,则点P 的坐标是___.11.如图,已知在四边形ABCD 中,∠A =α,∠C =β,BF ,DP 为四边形ABCD 的∠ABC 、∠ADC 相邻外角的角平分线.当α、β满足条件____________时,BF ∥DP .12.已知//AB CD ,ABE α∠=,FCD β∠=,CFE γ∠=,且BE EF ⊥,请直接写出α、β、γ的数量关系________.13.如图,将△ABC 沿直线AC 翻折得到△ADC ,连接BD 交AC 于点E ,AF 为△ACD 的中线,若BE =2,AE =3,△AFC 的面积为2,则CE=_____.14.对于三个数a ,b ,c ,用M{a ,b ,c}表示这三个数的平均数,用min{a ,b ,c}表示这三个数中最小的数.例如:M{-1,2,3}=123433-++=,min{-1,2,3}=-1,如果M{3,2x +1,4x -1}=min{2,-x +3,5x},那么x =_______.15.已知AB ∥x 轴,A (-2,4),AB =5,则B 点横纵坐标之和为______.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0,0A ,点()22,1A ,点()34,2A ,点()46,3A ,,按照这样的规律下去,点2021A 的坐标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17.计算下列各题:;18.已知:215a ab +=,210b ab +=,1a b -=,求下列各式的值:(1)a b +的值;(2)22a b +的值.19.如图.已知∠1=∠2,∠C =∠D ,求证:∠A =∠F .(1)请把下面证明过程中序号对应的空白内容补充完整.证明:∴∠1=∠2(已知)又∵∠1=∠DMN ()∵∠2=∠DMN (等量代换)∴DB ∥EC ()∴∠DBC +∠C =180°().∵∠C =∠D (已知),∴∠DBC+()=180°(等量代换)∴DF∥AC()∴∠A=∠F()(2)在(1)的基础上,小明进一步探究得到∠DBC=∠DEC,请帮他写出推理过程.20.将△ABO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到三角形A′B′O′(1)请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O′.(2)写出点A′、O′的坐标.21.阅读理解.23.∴11<21的整数部分为1,12.解决问题:已知a3的整数部分,b﹣3的小数部分.(1)求a,b的值;(2)求(﹣a)3+(b+4)2)2=17.二十二、解答题22.已知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1)计算图①中正方形ABCD的面积与边长.(2)利用图②中的正方形网格,作出面积为8的正方形,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适当的数.二十三、解答题23.已知,AB ∥DE ,点C 在AB 上方,连接BC 、CD .(1)如图1,求证:∠BCD +∠CDE =∠ABC ;(2)如图2,过点C 作CF ⊥BC 交ED 的延长线于点F ,探究∠ABC 和∠F 之间的数量关系;(3)如图3,在(2)的条件下,∠CFD 的平分线交CD 于点G ,连接GB 并延长至点H ,若BH 平分∠ABC ,求∠BGD ﹣∠CGF 的值.24.如图1,//AB CD ,E 是AB 、CD 之间的一点.(1)判定BAE ∠,CDE ∠与AE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如图2,若BAE ∠、CDE ∠的两条平分线交于点F .直接写出AFD ∠与AED ∠之间的数量关系;(3)将图2中的射线DC 沿DE 翻折交AF 于点G 得图3,若AGD ∠的余角等于2E ∠的补角,求BAE ∠的大小.25.如图①,AD 平分BAC ∠,AE ⊥BC ,∠B=450,∠C=730.(1)求DAE ∠的度数;(2)如图②,若把“AE ⊥BC ”变成“点F 在DA 的延长线上,FE BC ⊥”,其它条件不变,求DFE ∠的度数;(3)如图③,若把“AE ⊥BC ”变成“AE 平分BEC ∠”,其它条件不变,DAE ∠的大小是否变化,并请说明理由.26.如图①所示,在三角形纸片ABC 中,70C ∠=︒,65B ∠=︒,将纸片的一角折叠,使点A 落在ABC 内的点A '处.(1)若140∠=︒,2∠=________.(2)如图①,若各个角度不确定,试猜想1∠,2∠,A ∠之间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论.②当点A 落在四边形BCDE 外部时(如图②),(1)中的猜想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说明理由,若不成立,A ∠,1∠,2∠之间又存在什么关系?请说明.(3)应用:如图③:把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向内折叠之后,且三个顶点不重合,那么图中的123456∠+∠+∠+∠+∠+∠和是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解析:D【分析】根据同位角的定义分析即可,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两个角分别在两条直线的同侧,且在第三条直线的同旁,那么这两个角叫做同位角.【详解】A.∠1和∠2是邻补角,不符合题意;B.∠3和∠4是同旁内角,不符合题意;C.∠2和∠4没有关系,不符合题意;D.∠1和∠4是同位角,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同位角的定义,理解同位角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C【分析】根据平移的定义,逐一判断即可.【详解】解:、是旋转变换,不是平移,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轴对称变换,不是平移,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是平移,选项正确,符合题意;、图形的大解析:C【分析】根据平移的定义,逐一判断即可.【详解】解:A 、是旋转变换,不是平移,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B 、轴对称变换,不是平移,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 、是平移,选项正确,符合题意;D 、图形的大小发生了变化,不是平移,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平移变换,解题的关键是判断图形是否由平移得到,要把握两个“不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一个“变”,位置改变.3.B【分析】根据坐标的特点即可求解.【详解】点()3,5A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所在的象限是第二象限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坐标所在象限,解题的关键是熟知直角坐标系的特点.4.C【分析】根据对顶角的性质和垂直的定义判断①;根据内错角相等的判定方法判定②;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对③进行判断;根据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判断④即可【详解】解:两条直线相交,若对顶角互补,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所以①正确;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所以②错误;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所以③正确;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所以④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命题的真假判断,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熟练掌握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5.B【分析】根据平行可得出∠DAB +∠CBA =180°,再根据折叠和平角定义可求出1290∠+∠=︒.【详解】解:由翻折可知,∠DAE =21∠,∠CBF =22∠,∵//AD BC ,∴∠DAB +∠CBA =180°,∴∠DAE +∠CBF =180°,即2122180∠+∠=°,∴1290∠+∠=︒,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解题关键是熟练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推理计算.6.A【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以及立方根的概念逐一进行凑数即可得.【详解】A .0的立方根是0,正确,符合题意;B .0.25的算术平方根是0.5,故B 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 .-1000的立方根是-10,故C 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 .49的算术平方根是23,故D 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熟练掌握相关概念以及求解方法是解题的关键.7.D【分析】由题意易得26EFC C ∠=∠=︒,则有52EFA ∠=︒,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求解.【详解】解:∵//CD EF ,26C ∠=︒,∴26EFC C ∠=∠=︒,∵FC 平分AFE ∠,∴26EFC CFA ∠=∠=︒,∴52EFA ∠=︒,∵//AB CD ,∴52A EFA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8.A【分析】先求出A1,A2,A3,…A8,发现规律,根据规律求出A20的坐标即可.【详解】解:∵一个机器人从点出发,向正西方向走到达点,点A1在x 轴的负半轴上,∴A1(-2,0)从点A2解析:A【分析】先求出A 1,A 2,A 3,…A 8,发现规律,根据规律求出A 20的坐标即可.【详解】解:∵一个机器人从点O 出发,向正西方向走2m 到达点1A ,点A 1在x 轴的负半轴上,∴A 1(-2,0)从点A 2开始,由点1A 再向正北方向走4m 到达点2A ,A 2(-2,4),由点2A 再向正东方向走6m 到达点3A ,A 3(6-2,4)即(4,4),由点3A 再向正南方向走8m 到达点4A ,A 4(4,4-8)即(4,-4),由点A 4再向正西方向走10m 到达点5A ,A 5(4-10,-4)即(-6,-4),由点A 5再向正北方向走12m 到达点A 6,A 6(-6,12-4)即(-6,8),由点A 6再向再向正东方向走14m 到达点A 7,A 7(14-6,8)即(8,8),由点A 7再向正南方向走16m 到达点8A ,A 8(8,8-16)即(8,-8),观察图象可知,下标为偶数时在二四象限,下标为奇数时(除1外)在一三象限,下标被4整除在第四象限.且横坐标与下标相同,因为2054=⨯,所以20A 在第四象限,坐标为(20,20)-.故选择A .【点睛】本题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点的坐标规律问题,掌握求点的坐标方法与过程,利用下标与坐标的关系找出规律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9.0或1【详解】根据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只有一个,1和0的算术平方根等于本身,即可得出答案.解:1和0的算术平方根等于本身.故答案为1和0“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知解析:0或1【详解】根据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只有一个,1和0的算术平方根等于本身,即可得出答案.解:1和0的算术平方根等于本身.故答案为1和0“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知识,注意掌握1和0的算术平方根等于本身.10.(2,﹣5).【分析】根据题意分析点P,先关于y轴对称,再求关于x轴对称的点即可【详解】∵点A的坐标为(﹣2,5),点Q与点A关于y轴对称,∴点Q的坐标为(2,5),∵点P与点Q关于x轴解析:(2,﹣5).【分析】根据题意分析点P,先关于y轴对称,再求关于x轴对称的点即可【详解】∵点A的坐标为(﹣2,5),点Q与点A关于y轴对称,∴点Q的坐标为(2,5),∵点P与点Q关于x轴对称,∴点P的坐标是(2,﹣5).故答案为:(2,﹣5).【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轴对称,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11.α=β【详解】试题解析:当BF ∥DP 时,即:整理得:故答案为解析:α=β【详解】试题解析:360.ABC ADC A C ∠+∠+∠+∠= 360.ABC ADC CBM CDN ∠+∠+∠+∠= .CBM CDN A C αβ∴∠+∠=∠+∠=+当BF ∥DP 时,()1,2C PDC FBC CDN CBM ∠=∠+∠=∠+∠即:()1,2βαβ=+整理得:.αβ=故答案为.αβ=12.(上式变式都正确)【分析】过点E 作,过点F 作,可得出(根据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出各个角之间的关系,利用等量代换、等式的性质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如图解析:90γαβ+=︒+(上式变式都正确)【分析】过点E 作//EM AB ,过点F 作//FN AB ,可得出//////AB EM FN CD (根据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出各个角之间的关系,利用等量代换、等式的性质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过点E 作//EM AB ,过点F 作//FN AB ,∵//AB CD ,∴//////AB EM FN CD ,∵//AB EM ,∴ABE BEM ∠=∠,∵//EM FN ,∴MEF EFN ∠=∠,∵//NF CD ,∴NFC FCD ∠=∠,∴ABE EFN NFC BEM MEF FCD ∠+∠+∠=∠+∠+∠,∴ABE EFC BEF FCD ∠+∠=∠+∠,∵ABE α∠=,FCD β∠=,CFE γ∠=,且BE EF ⊥,∴90αγβ+=︒+,故答案为:90αγβ+=︒+.【点睛】题目主要考察平行线的性质及等式的性质,作出相应的辅助线、找出相应的角的关系是解题关键.13.【分析】根据已知条件以及翻折的性质,先求得S 四边形ABCD ,根据S 四边形ABCD ,即可求得,进而求得【详解】∵AF 为△ACD 的中线,△AFC 的面积为2,∴S △ACD =2S △AFC =4,∵解析:【分析】根据已知条件以及翻折的性质,先求得S 四边形ABCD ,根据S 四边形ABCD =12AC BD ⨯⨯,即可求得AC ,进而求得CE【详解】∵AF 为△ACD 的中线,△AFC 的面积为2,∴S △ACD =2S △AFC =4,∵△ABC沿直线AC翻折得到△ADC,∴S△ABC=S△ADC,BD⊥AC,BE=ED,∴S四边形ABCD=8,∴18 2AC BD⨯⨯=,∵BE=2,AE=3,∴BD=4,∴AC=4,∴CE=AC﹣AE=4﹣3=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线的性质,翻折的性质,利用四边形ABCD的等面积法求解是解题的关键.14.或【详解】【分析】根据题中的运算规则得到M{3,2x+1,4x-1}=1+2x,然后再根据min{2,-x+3,5x}的规则分情况讨论即可得.【详解】M{3,2x+1,4x-1}==2x+1解析:12或13【详解】【分析】根据题中的运算规则得到M{3,2x+1,4x-1}=1+2x,然后再根据min{2,-x+3,5x}的规则分情况讨论即可得.【详解】M{3,2x+1,4x-1}=321413x x+++-=2x+1,∵M{3,2x+1,4x-1}=min{2,-x+3,5x},∴有如下三种情况:①2x+1=2,x=12,此时min{2,-x+3,5x}=min{2,52,52}=2,成立;②2x+1=-x+3,x=23,此时min{2,-x+3,5x}=min{2,73,103}=2,不成立;③2x+1=5x,x=13,此时min{2,-x+3,5x}=min{2,83,53}=53,成立,∴x=12或13,故答案为12或13.【点睛】本题考查了阅读理解题,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等,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依题意分情况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进行求解.15.-3或7【分析】由AB ∥x 轴可知B 点的纵坐标和A 点的纵坐标相同,再根据线段AB 的长度为5,B 点在A 点的坐标或右边,分别求出B 点的坐标,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AB ∥x 轴,∴B 点的纵坐标解析:-3或7【分析】由AB ∥x 轴可知B 点的纵坐标和A 点的纵坐标相同,再根据线段AB 的长度为5,B 点在A 点的坐标或右边,分别求出B 点的坐标,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AB ∥x 轴,∴B 点的纵坐标和A 点的纵坐标相同,都是4,又∵A (-2,4),AB =5,∴当B 点在A 点左侧的时候,B (-7,4),此时B 点的横纵坐标之和是-7+4=-3,当B 点在A 点右侧的时候,B (3,4),此时B 点的横纵坐标之和是3+4=7;故答案为:-3或7.【点睛】本题考查了与坐标轴平行的线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分情况讨论的思想,要注意根据B 点位置的不确定得出两种情况分别求解.16.【分析】观察点,点,点,点点的横坐标为,纵坐标为,据此即可求得的坐标;【详解】,,,,,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系中点的规律,找到规律是解题的关键.解析:(4040,2020)【分析】观察点()10,0A ,点()22,1A ,点()34,2A ,点()46,3A ,,点的横坐标为22n -,纵坐标为1n -,据此即可求得2021A 的坐标;【详解】()10,0A ,()22,1A ,()34,2A ,()46,3A ,,(22,1)n A n n --,∴2021(4040,2020)A 故答案为:(4040,2020)【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系中点的规律,找到规律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7.(1)5;(2)-2;(3)2【解析】【分析】根据实数的性质进行化简,再求值.【详解】解:(1)==5;(2)-×=-×4=-2;(3)-++=-6+5+3=2.【点睛】此题主要解析:(1)5;(2)-2;(3)2【解析】【分析】根据实数的性质进行化简,再求值.【详解】解=-12×4=-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实数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实数的性质.18.(1)±5;(2)13【分析】(1)将已知两式相减,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得到,可得结果;(2)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可得=,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1)∵①,②,①+②得:,即,∴;(2)解析:(1)±5;(2)13【分析】(1)将已知两式相减,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得到()225a b +=,可得结果;(2)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可得22a b +=()()2212a b a b ⎡⎤++-⎣⎦,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1)∵215a ab +=①,210b ab +=②,①+②得:22225a b ab ++=,即()225a b +=,∴5a b +=±;(2)∵1a b -=,∴22a b +=()()2212a b a b ⎡⎤++-⎣⎦=()221512⎡⎤±+⎣⎦=1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变式应用,熟练应用完全平方公式的变式进行计算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9.(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由对顶角相等及等量代换得到∠2=∠DMN ,由此判定DB ∥EC ,由平行线的性质及等量代换得出∠DBC+∠D=180°即可判定DF ∥AC ,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解析:(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由对顶角相等及等量代换得到∠2=∠DMN ,由此判定DB ∥EC ,由平行线的性质及等量代换得出∠DBC +∠D =180°即可判定DF ∥AC ,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解;(2)由平行线的性质及等量代换即可得解.【详解】解:(1)证明:∵∠1=∠2(已知),又∵∠1=∠DMN (对顶角相等),∴∠2=∠DMN (等量代换),∴DB ∥E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BC +∠C =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C =∠D (已知),∵∠DBC +(∠D )=180°(等量代换),∴DF ∥AC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A =∠F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DB ∥EC ,∴∠DBC +∠C =180°,∠DEC +∠D =180°,∵∠C =∠D ,∴∠DBC =∠DEC .【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0.(1)见解析;(2)A′,O′【分析】(1)分别作出A ,B ,O 的对应点A′,B′,O′即可.(2)根据点的位置写出坐标即可.【详解】解:(1)如图,△A′B′O′即为所求作.(2)A′(解析:(1)见解析;(2)A ′()2,1,O ′()41-,【分析】(1)分别作出A ,B ,O 的对应点A ′,B ′,O ′即可.(2)根据点的位置写出坐标即可.【详解】解:(1)如图,△A ′B ′O ′即为所求作.(2)A ′(2,1),O ′(4,−1).【点睛】本题考查作图−平移变换,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1.(1)a =1,b =﹣4;(2)±4.【分析】(1)根据被开饭数越大算术平方根越大,可得a,b的值,(2)根据开平方运算,可得平方根.【详解】解:(1)∴,∴4<5,∴1<﹣3<2,∴解析:(1)a=1,b4;(2)±4.【分析】(1)根据被开饭数越大算术平方根越大,可得a,b的值,(2)根据开平方运算,可得平方根.【详解】解:(1<∴4<<5,∴1﹣3<2,∴a=1,b﹣4;(2)(﹣a)3+(b+4)2=(﹣1)3+﹣4+4)2=﹣1+17=16,∴(﹣a)3+(b+4)2的平方根是:±4.【点睛】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利用被开方数越大算术平方根越大得出4<5是解题关键.二十二、解答题22.(1)正方形的面积为10,正方形的边长为;(2)见解析【分析】(1)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减去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即可求出正方形的面积,然后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即可求出边长;(2)根据(1)的方法画解析:(1)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10,正方形ABCD;(2)见解析【分析】(1)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减去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即可求出正方形ABCD的面积,然后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即可求出边长;(2)根据(1)的方法画出图形,然后建立数轴,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即可表示出结论.【详解】解:(1)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4×4-4×12×3×1=10则正方形ABCD ;(2)如下图所示,正方形的面积为4×4-4×12×2×2=8,所以该正方形即为所求,如图建立数轴,以数轴的原点为圆心,正方形的边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数轴于两点∴弧与数轴的左边交点为【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求网格中图形的面积和实数与数轴,掌握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和利用数轴表示无理数是解题关键.二十三、解答题23.(1)证明见解析;(2);(3).【分析】(1)过点作,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再根据平行公理推论可得,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由此即可得证;(2)过点作,同(1)的方法,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解析:(1)证明见解析;(2)90ABC F ∠-∠=︒;(3)45︒.【分析】(1)过点C 作CF AB ∥,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80ABC BCF ∠+∠=︒,再根据平行公理推论可得CF DE ,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80CDE BCF BCD ∠+∠+∠=︒,由此即可得证;(2)过点C 作CG AB ∥,同(1)的方法,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180ABC BCG ∠+∠=︒,180F BCG BCF ∠+∠+∠=︒,从而可得ABC F BCF ∠-∠=∠,再根据垂直的定义可得90BCF ∠=︒,由此即可得出结论;(3)过点G 作GM AB ,延长FG 至点N ,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BH MGH ∠=∠,MGN DFG ∠=∠,从而可得MGH MGN ABH DFG ∠-∠=∠-∠,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结合(2)的结论可得45MGH MGN ∠=-∠︒,然后根据角的和差、对顶角相等可得BGD CG MGH MGN F ∠-∠=∠-∠,由此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证明:(1)如图,过点C 作CF AB ∥,180ABC BCF ∴∠+∠=︒,AB DE ,CF DE ∴P ,180CDE DCF ∴∠+∠=︒,即180CDE BCF BCD ∠+∠+∠=︒,CDE BCF BCD ABC BCF ∴∠+∠+∠=∠+∠,BCD CDE ABC ∴∠+∠=∠;(2)如图,过点C 作CG AB ∥,180ABC BCG ∴∠+∠=︒,AB DE ,CG DE ∴ ,180F FCG ∴∠+∠=︒,即180F BCG BCF ∠+∠+∠=︒,F BCG BCF ABC BCG ∴∠+∠+∠=∠+∠,ABC F BCF ∴∠-∠=∠,CF BC ⊥ ,90BCF ∴∠=︒,90ABC F ∴∠-∠=︒;(3)如图,过点G 作GM AB ,延长FG 至点N ,ABH MGH ∴∠=∠,AB DE ,GM DE ∴ ,MGN DFG ∴∠=∠,BH 平分ABC ∠,FN 平分CFD ∠,11,22ABH AB D C CF DFG ∴∠=∠∠∠=,由(2)可知,90ABC CFD ∠-∠=︒,411225MGH MGN ABH DFG CF B D A C ∠-∠=∠-∠∠-==∴︒,又BGD MGH MGD CGF DGN MGN MGD ∠=∠+∠⎧⎨∠=∠=∠+∠⎩,45MGH BGD GF MGN 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相等、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知识点,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24.(1),见解析;(2);(3)60°【分析】(1)作EF//AB ,如图1,则EF//CD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1=∠BAE ,∠2=∠CDE ,从而得到∠BAE +∠CDE =∠AED ;(2)如图2,解析:(1)BAE CDE AED ∠+∠=∠,见解析;(2)12AFD AED ∠=∠;(3)60°【分析】(1)作EF //AB ,如图1,则EF //CD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1=∠BAE ,∠2=∠CDE ,从而得到∠BAE +∠CDE =∠AED ;(2)如图2,由(1)的结论得∠AFD =∠BAF +∠CDF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BAF =12∠BAE ,∠CDF =12∠CDE ,则∠AFD =12(∠BAE +∠CDE ),加上(1)的结论得到∠AFD =12∠AED ;(3)由(1)的结论得∠AGD =∠BAF +∠CDG ,利用折叠性质得∠CDG =4∠CDF ,再利用等量代换得到∠AGD =2∠AED -32∠BAE ,加上90°-∠AGD =180°-2∠AED ,从而可计算出∠BAE 的度数.【详解】解:(1)BAE CDE AED∠+∠=∠理由如下:作//EF AB ,如图1,//AB CD Q ,//EF CD ∴.1BAE ∴∠=∠,2CDE ∠=∠,BAE CDE AED ∴∠+∠=∠;(2)如图2,由(1)的结论得AFD BAF CDF ∠=∠+∠,BAE ∠ 、CDE ∠的两条平分线交于点F ,12BAF BAE ∴∠=∠,12CDF CDE ∠=∠,1()2AFD BAE CDE ∴∠=∠+∠,BAE CDE AED ∠+∠=∠ ,12AFD AED ∴∠=∠;(3)由(1)的结论得AGD BAF CDG ∠=∠+∠,而射线DC 沿DE 翻折交AF 于点G ,4CDG CDF ∴∠=∠,11422()22AGD BAF CDF BAE CDE BAE AED BAE ∴∠=∠+∠=∠+∠=∠+∠-∠=322AED BAE ∠-∠,901802AGD AED ︒-∠=︒-∠ ,390218022AED BAE AED ∴︒-∠+∠=︒-∠,60BAE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5.(1)∠DAE =14°;(2)∠DFE =14°;(3)∠DAE 的大小不变,∠DAE =14°,证明详见解析.【分析】(1)求出∠ADE 的度数,利用∠DAE=90°-∠ADE 即可求出∠DAE解析:(1)∠DAE =14°;(2)∠DFE =14°;(3)∠DAE 的大小不变,∠DAE =14°,证明详见解析.【分析】(1)求出∠ADE 的度数,利用∠DAE=90°-∠ADE 即可求出∠DAE 的度数.(2)求出∠ADE 的度数,利用∠DFE=90°-∠ADE 即可求出∠DAE 的度数.(3)利用AE 平分∠BEC ,AD 平分∠BAC ,求出∠DFE=15°即是最好的证明.【详解】(1)∵∠B=45°,∠C=73°,∴∠BAC=62°,∵AD 平分∠BAC ,∴∠BAD=∠CAD=31°,∴∠ADE=∠B+∠BAD=45°+31°=76°,∵AE ⊥BC ,∴∠AEB=90°,∴∠DAE=90°-∠ADE=14°.(2)同(1),可得,∠ADE=76°,∵FE ⊥BC ,∴∠FEB=90°,∴∠DFE=90°-∠ADE=14°.(3)DAE ∠的大小不变.DAE ∠=14°理由:∵AD 平分∠BAC ,AE 平分∠BEC∴∠BAC=2∠BAD ,∠BEC=2∠AEB∵∠BAC+∠B+∠BEC+∠C =360°∴2∠BAD+2∠AEB=360°-∠B-∠C=242°∴∠BAD+∠AEB=121°∵∠ADE=∠B+∠BAD∴∠ADE=45°+∠BAD∴∠DAE=180°-∠AEB-∠ADE=180°-∠AEB-45°-∠BAD=135°-(∠AEB+∠BAD )=135°-121°=14°【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练掌握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6.(1)50°;(2)①见解析;②见解析;(3)360°.【分析】(1)根据题意,已知,,可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折叠变换的性质求解;(2)①先根据折叠得:∠ADE=∠A′DE ,∠AED=∠A′解析:(1)50°;(2)①见解析;②见解析;(3)360°.【分析】(1)根据题意,已知70C ∠=︒,65B ∠=︒,可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折叠变换的性质求解;(2)①先根据折叠得:∠ADE=∠A′DE ,∠AED=∠A′ED ,由两个平角∠AEB 和∠ADC 得:∠1+∠2等于360°与四个折叠角的差,化简得结果;②利用两次外角定理得出结论;(3)由折叠可知∠1+∠2+∠3+∠4+∠5+∠6等于六边形的内角和减去(∠B'GF+∠B'FG )以及(∠C'DE+∠C'ED )和(∠A'HL+∠A'LH ),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解.【详解】解:(1)∵70C ∠=︒,65B ∠=︒,∴∠A′=∠A=180°-(65°+70°)=45°,∴∠A′ED+∠A′DE =180°-∠A′=135°,∴∠2=360°-(∠C+∠B+∠1+∠A′ED+∠A′DE )=360°-310°=50°;(2)①122A ∠+∠=∠,理由如下由折叠得:∠ADE=∠A′DE ,∠AED=∠A′ED ,∵∠AEB+∠ADC=360°,∴∠1+∠2=360°-∠ADE-∠A′DE-∠AED-∠A′ED=360°-2∠ADE-2∠AED ,∴∠1+∠2=2(180°-∠ADE-∠AED )=2∠A ;②221A ∠=∠+∠,理由如下:∵2∠是ADF 的一个外角∴2A AFD ∠=∠+∠.∵AFD ∠是A EF '△的一个外角∴1AFD A '∠=∠+∠又∵A A '∠=∠∴221A ∠=∠+∠(3)如图由题意知,∠1+∠2+∠3+∠4+∠5+∠6=720°-(∠B'GF+∠B'FG )-(∠C'DE+∠C'ED )-(∠A'HL+∠A'LH )=720°-(180°-∠B')-(180°-C')-(180°-A')=180°+(∠B'+∠C'+∠A')又∵∠B=∠B',∠C=∠C',∠A=∠A',∠A+∠B+∠C=180°,∴∠1+∠2+∠3+∠4+∠5+∠6=360°.【点睛】题主要考查了折叠变换、三角形、四边形内角和定理.注意折叠前后图形全等;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四边形内角和等于360度.。

七年级下册数学题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数学题及答案

难题集及答案1 .如图1所示,等边△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特性,AD平分∠BAC,且AD⊥BC,则有∠BAD=30°,BD=CD= AB。

于是可得出结论“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请根据从上面材料中所得到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ABC中,若∠A:∠B:∠C=1:2:3,AB=a,则BC=______;(2)如图2所示,在△ABC中,∠ACB=90°,B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垂足为E,当BD=5cm,∠B=30°时,△ACD的周长=______;(3)如图3所示,在△ABC中,AB=AC,∠A=120°,D是BC的中点,DE⊥AB,垂足为E,那么BE:EA= _____;(4)如图4所示,在等边△ABC中,D、E分别是BC、AC上的点,且∠CAD=∠ABE,AD、BE交于点P,作BQ⊥AD于Q,猜想PB与PQ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122 .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90°,CD∥AB,CD=AB=4cm,点P是边AB上一动点,从点A出发,以1cm/s的速度从点A向终点B运动,连接PD交AC于点F,过点P 作PE⊥PD,交BC于点E,连接PC,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x(s).(1)若△PBC的面积为y(cm2),写出y关于x的关系式;(2)在点P运动的过程中,何时图中会出现全等三角形?直接写出x的值以及相应全等三角形的对数.3 。

已知:点P为∠EAF平分线上一点,PB⊥AE于B,PC⊥AF于C,点M、N分别是射线AE、AF上的点,且PM=PN.(1)当点M在线段AB上,点N在线段AC的延长线上时(如图1),求证:BM=CN;(2)在(1)的条件下,AM+AN=_________AC;(3)当点M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若AC:PC=2:1,PC=4,求四边形ANPM 的面积.4 .如图①,A、B两点同时从原点O出发,点A以每秒m个单位长度沿x轴的正方向运动,点B以每秒n个单位长度沿y轴正方向移动.(1)若|m+2n-5|+|2m—n|=0,试分别求出1秒后,A、B两点的坐标;(2)如图②,设∠4的邻补角和∠3的邻补角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试问:在点A、B运动的过程中,∠P的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若不发生变化,请求出其值;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5 .如图,已知∠AOB=25°,把∠AOB绕顶点O按逆时针旋转55°到∠MON,点C、D分别是OB、OM上的点,分别作C点关于OA、ON的对称点E、F,连接DE、DF.(1)求∠ECF的度数;(2)说明DE=DF的理由.6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测试题及答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测试题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是()A、12.B、1 2.C、1 2.D、1 22、如图AB∥CD可以得到()A、4.B、3.C、2.D、C3、直线AB、CD、EF相交于O,则∠1+∠2+∠3()。

A、90°。

B、120°。

C、180°。

D、140°4、如图所示,直线a、b被直线c所截,现给出下列四种条件:①∠2=∠6②∠2=∠8③∠1+∠4=180°④∠3=∠8,其中能判断是a∥b的条件的序号是()A、6 7 2 3 5 1.B、3 2 4 15、某人在广场上练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A、第一次左拐30°,第二次右拐30°。

B、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

C、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130°。

D、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6、下列哪个图形是由左图平移得到的()A、ABCD。

B、DCBA。

C、AEDF。

D、FEAB7、如图,在一个有4×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阴影部分面积与正方形ABCD面积的比是()A、3:4.B、5:8.C、9:16.D、1:28、下列现象属于平移的是()A、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⑤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B、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C、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直线AB、CD相交于点O,若∠AOC=100°,则∠AOD=8012、若AB∥CD,AB∥EF,则CDEF,其理由是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相等13、如图,在正方体中,与线段AB平行的线段有CD和EF。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二象限内有一点M ,点M 到x 轴的距离为3,到y 轴的距离为4,则点M 的坐标是( )A .(3,4)-B .(4,3)-C .(4,3)-D .()3,4-2.如图,过△ABC 的顶点A ,作BC 边上的高,以下作法正确的是( )A .B .C .D .3.某车间有26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800个螺钉或1000个螺母,1个螺钉需要配2个螺母,为使每天生产的螺钉和螺母刚好配套.设安排x 名工人生产螺钉,则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 .2×1000(26﹣x )=800xB .1000(13﹣x )=800xC .1000(26﹣x )=2×800xD .1000(26﹣x )=800x4.如图,两个较大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225、289,且中间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则字母A 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A .4B .8C .16D .645.已知x 是整数,当30x 取最小值时,x 的值是( )A .5B .6C .7D .86.如图,∠1=70°,直线a 平移后得到直线b ,则∠2-∠3( )A.70°B.180°C.110°D.80°7.把1aa-根号外的因式移入根号内的结果是()A.a-B.a--C.a D.a-8.用图象法解某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作出相应的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所解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是()A.20{3210x yx y+-=--=,B.210{3210x yx y--=--=,C.210{3250x yx y--=+-=,D.20{210x yx y+-=--=,9.如图,在△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AC的垂直平分线交AC,AD,AB于点E,O,F,则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是()A.1对B.2对C.3对D.4对10.如图,在菱形ABCD中,2,BD=6,E是BC边的中点,P,M分别是AC,AB上的动点,连接PE,PM,则PE+PM的最小值是()A.6 B.33 C.26 D.4.5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b|﹣|c﹣a|+|b﹣c|的结果是________.2.绝对值不大于4.5的所有整数的和为________.3.如图,有两个正方形夹在AB与CD中,且AB//CD,若∠FEC=10°,两个正方形临边夹角为150°,则∠1的度数为________度(正方形的每个内角为90°)4.如图,圆柱形玻璃杯高为14cm,底面周长为32cm,在杯内壁离杯底5cm的点B处有一滴蜂蜜,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杯外壁,离杯上沿3cm与蜂蜜相对的点A处,则蚂蚁从外壁A处到内壁B处的最短距离为_____cm(杯壁厚度不计).5.如图,直线a,b与直线c相交,给出下列条件:①∠1=∠2;②∠3=∠6;③∠4+∠7=180°;④∠5+∠3=180°;⑤∠6=∠8,其中能判断a∥b的是________(填序号)6.已知一组从小到大排列的数据:2,5,x,y,2x,11的平均数与中位数都是7,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方程组:25 342 x yx y-=⎧⎨+=⎩2.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m的绝对值为2.(1)直接写出a+b,cd,m的值;(2)求a bm cdm+++的值.3.已知坐标平面内的三个点A(1,3),B(3,1),O(0,0),求△ABO的面积.4.如图,在△ABC中,AB=AC,点D、E分别在AB、AC上,BD=CE,BE、CD相交于点0;∆≅∆求证:(1)DBC ECB=(2)OB OC5.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学生的情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中七年级开展了学生社团活动.学校为了解学生参加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制作如下的统计图:请根据上述统计图,完成以下问题:(1)这次共调查了______名学生;扇形统计图中,表示“书法类”所在扇形的圆心角是______度;(2)请把统计图1补充完整;(3)若七年级共有学生1100名,请估算有多少名学生参加文学类社团?6.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一个暖瓶与一个水杯分别是多少元?(2)甲、乙两家商场同时出售同样的暖瓶和水杯,为了迎接新年,两家商场都在搞促销活动,甲商场规定:这两种商品都打九折;乙商场规定:买一个暖瓶赠送一个水杯.若某单位想要买4个暖瓶和15个水杯,请问选择哪家商场购买更合算,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C2、A3、C4、D5、A6、C7、B8、D9、D10、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2a2、03、70.4、205、①③④⑤.6、5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21 xy=⎧⎨=-⎩2、(1)a+b=0,cd=1,m=±2;(2)3或-13、4.4、(1)略;(2)略.5、(1)50;72;(2)详见解析;(3)330.6、(1)一个暖瓶30元,一个水杯8元;(2)到乙家商场购买更合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若m >-1,则下列各式中错误的...
是( ) A .6m >-6 B .-5m <-5 C .m+1>0 D .1-m <2
2.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16=±4 B.±16=4 C.327-=-3 D.2(4)-=-4 3.已知a >b >0,那么下列不等式组中无解..
的是( ) A .⎩⎨
⎧-><b x a x B .⎩⎨⎧-<->b x a x C .⎩⎨⎧-<>b x a x D .⎩
⎨⎧<->b x a
x
4.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行驶,那么两个拐弯的角度可能为 ( )
(A) 先右转50°,后右转40° (B) 先右转50°,后左转40° (C) 先右转50°,后左转130° (D) 先右转50°,后左转50° 5.解为1
2
x y =⎧⎨
=⎩的方程组是( )
A.135x y x y -=⎧⎨
+=⎩ B.135x y x y -=-⎧⎨+=-⎩ C.331x y x y -=⎧⎨-=⎩ D.23
35
x y x y -=-⎧⎨+=⎩
6.如图,在△ABC 中,∠ABC=500
,∠ACB=800
,BP 平分∠ABC ,CP 平分∠ACB ,则∠BPC 的大小是( )A .100
B .110
C .115
D .120
P
C
B
A
小刚
小军
小华
(1) (2) (3)
7.四条线段的长分别为3,4,5,7,则它们首尾相连可以组成不同的三角形的个数是( ) A .4 B .3 C .2 D .1 8.在各个内角都相等的多边形中,一个外角等于一个内角的1
2
,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5 B .6 C .7 D .8
9.如图,△A 1B 1C 1是由△ABC 沿BC 方向平移了BC 长度的一半得到的,若△ABC 的面积为20 cm 2
,则四边形A 1DCC 1的面积为( )A .10 cm
2
B .12 cm 2
C .15 cm 2
D .17 cm 2
C 1
A 1
A
B
B 1 C
D
10.课间操时,小华、小军、小刚的位置如图1,小华对小刚说,如果我的位置用(•0,0)表示,小军的位置用(2,1)表示,那么你的位置可以表示成( )
A.(5,4)
B.(4,5)
C.(3,4)
D.(4,3)
二、填空题的平方根是________,算术平方根是______,-8的立方根是_____. 12.不等式5x-9≤3(x+1)的解集是________.
13.如果点P(a,2)在第二象限,那么点Q(-3,a)在_______. 14.如图3所示,在铁路旁边有一李庄,现要建一火车站,•为了使李庄人乘火车最方便(即距离最近),请你在铁路旁选一点来建火车站(位置已选好),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15.从A 沿北偏东60°的方向行驶到B,再从B 沿南偏西20°的方向行驶到C,•则∠ABC=_______度.
16.如图,AD ∥BC,∠D=100°,CA 平分∠BCD,则∠DAC=_______.
17.给出下列正多边形:① 正三角形;② 正方形;③ 正六边形;④ 正八边形.用上述正多边形中的一种能够辅满地面的是
_____________.(将所有答案的序号都填上) 18.若│x 2
-25│
则x=_______,y=_______.
三、解答题: 19.解不等式组:⎪⎩⎪
⎨⎧+<-≥--.21512,
4)2(3x x x x ,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20.解方程组:2
31342
4()3(2)17
x y x y x y ⎧-=⎪
⎨⎪--+=⎩ 21.如图, AD ∥BC , AD 平分∠EAC,
你能确定∠B 与∠C 的数量关系吗请说明理由。

22.如图,已知D 为△ABC 边BC 延长线上一点,DF ⊥AB 于F 交AC 于E,
C
B A
D
F
D
C
B
E
A 1
D 2
A
E
C
B
∠A=35°,•∠D=42°,求∠ACD 的度数.
23.如图, 已知A (-4,-1),B (-5,-4),C
△ABC 经过平移得到的△A′B′C′,
△ABC 中任意一点P(x 1,y 1)平移后的对应点 为P′(x 1+6,y 1+4)。

(1)请在图中作出△A′B′C′; (2)写出点A′、B′、C′的坐标.
24.长沙市某公园的门票价格如下表所示:
某校九年级甲、乙两个班共100•多人去该公园举行毕业联欢活动,•其中甲班有50多人,乙班不足50人,如果以班为单位分别买门票,两个班一共应付920元;•如果两个班联合起来作为一个团体购票,一共要付515元,问甲、乙两班分别有多少人
25、某储运站现有甲种货物1530吨,乙种货物1150吨,安排用一列货车将这批货物运往青岛,这列货车可挂A ,B 两种不同规格的货厢50节.已知甲种货物35吨和乙种货物15吨可装满一节A 型货厢,甲种货物25吨和乙种货物35吨可装满一节B 型货厢,按此要求安排A,B 两种货厢的节数,有哪几种运输方案请设计出来. 一、选择题: BCCDD,CBBCD
二、填空题:11.±7,7,-2 12. x ≤6 13.三 14.垂线段最短。

15. 40 16. 40
17. ①②③ 18. x=±5,y=3
三、解答题:(共46分)
19. 解:第一个不等式可化为 x -3x+6≥4,其解集为x ≤1.
第二个不等式可化为 2(2x -1)<5(x+1),
有 4x -2<5x+5,其解集为x >-7.∴ 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7<x ≤1.
20. 解:原方程可化为 89627170x y x y -=⎧⎨
++=⎩∴ 8960
828680
x y x y --=⎧⎨++=⎩两方程相减,可得
37y+74=0,∴ y=-2.从而 32x =-.因此,原方程组的解为 322
x y ⎧
=-
⎪⎨⎪=-⎩
21. ∠B=∠C 。

理由:∵AD ∥BC ∴∠1=∠B ,∠2=∠C ∵∠1=∠2∴∠B=∠C 22. 解:因为∠AFE=90°,所以∠AEF=90°-∠A=90°-35°=55°.
所以∠CED=•∠D=180°-55°-42=83°. 23. A′(2,3), B′(1,0), C′(5,1).
24. 解:设甲、乙两班分别有x 、y 人.根据题意得81092055515x y x y +=⎧⎨
+=⎩ 解得55
48
x y =⎧⎨=⎩
25. 解:设用A 型货厢x 节,则用B 型货厢(50-x )节,由题意,得 3525(50)1530
1535(50)1150
x x x x +-≥⎧⎨
+-≥⎩ 解得28≤x ≤30. 因为x 为整数,所以x 只能取28,29,
30.相应地(5O-x )的值为22,21,20.所以共有三种调运方案. 第一种调运方案:用 A 型货厢 28节,B 型货厢22节; 第二种调运方案:用A 型货厢29节,B 型货厢21节; 第三种调运方案:用A 型货厢30节,用B 型货厢20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