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测试题一
成语故事测试题(文档)

《成语故事》测试题一、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以下哪个成语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获得成功的侥幸心理。
现也比喻死守狭小经验,不知变通。
( B )A 自欺欺人B 刻舟求剑C 滥竽凑数D 叶公好龙2、贯通融会这个成语与以下哪位历史人物相关?( B )A 曹植B 孔子C 张良D 司马睿3、以下哪个成语表示明显掩饰不住的事情偏要想办法掩饰,比喻自己欺诈自己,往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
( B )A 请君入瓮B 自欺欺人C 胸中有数D 杏林春满4、“胸中有数” 这个成语是对于宋代画家(A)的,比喻做事先已有全面考虑。
A 文与可B 南郭先生C 董奉D 张僧繇5、以下哪个成语比喻人的学问、技术很高(A)A 升堂入室B 囫囵吞枣C 江郎才尽D 寻章摘句6、以下哪个词语比喻在要点地方简洁简要地址明主旨;使内容生动传神。
也比喻在整体中突出要点。
( D )A 妙笔生花B 目瞪口呆C 胸中有数D 点睛之笔7、以下哪个词语比喻借着有权者的威势欺负他人、横行霜道。
(D)A 请君入瓮B 自欺欺人C 胸中有数D 仗势欺人8、以下哪个词语比喻表面上喜好某事物,实质上其实不真喜好,含贬义。
(A)A 叶公好龙B 目瞪口呆C 胸中有数D 妙笔生花9、比喻笔法高明的人写出感人的文章。
也嘲讽写作时夸张其辞,胡编乱造。
( D )A 叶公好龙B 目瞪口呆C 胸中有数D 妙笔生花10、抗日小英豪王二小、刘胡兰机智英勇地与日本鬼子周旋,他们不是( A )的人。
A.贪生畏死B. 不学无术C.养精蓄锐 A. 忘餐废寝二、填空题1.“运筹决胜”出自运筹决胜之中,决胜千里以外,本来指的是刘邦帐下的张良。
2.姜太公垂钓——愿者上钩,指的是心甘宁愿地上了他人的骗局。
3.负荆请罪是指的战国期间赵王的大将廉颇向蔺相如请罪,留下了“将相和”的美谈。
4.“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不行隔绝的局势,此中的“瓴”指的是水瓶。
三、阅读题滥竽凑数战国时,齐宣王喜爱听吹竽,他老是叫很多人一同吹给他听。
《成语故事》测试题

《成语故事》测试题班别: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成绩:________1.“图穷匕见”讲的是( )刺杀秦王的故事。
A.李广B.荆轲C.李陵2.( )是说只要翻开书本阅读就会有收益。
A.开卷有益B.专心致志C.不耻下问3.孟母为了使( )成才,曾经三次搬家,择邻而居。
A.孔子B.荀子C.孟子4.( )的故事告诫我们不能自己欺骗自己。
A.走马观花B.毛遂自荐C.掩耳盗铃5.成语“投笔从戎”中的“戎”是什么意思?A.兵器B.军队C.我国古代称西方的民族。
6.下面句子中成语“洛阳纸贵”运用不正确的是A.这本书走红,一时间洛阳纸贵。
B.这部小说情节迷人,出版后必然能洛阳纸贵,广受好评。
C.为了治理水流污染,该地区依法取缔了十几家污染严重的造纸厂,一时间,洛阳纸贵,用纸大户纷纷抢购。
7.“煮豆燃萁”这个成语出自A.《三都赋》B.《太平御览》C.《七步诗》8.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A、黄河B、长江C、淮河9.下面成语运用正确的是:A。
这样的消息,向壁虚构,无非是要打击敌方士气。
B.如果对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他们必将自食其果。
C.小明这次考试又是班上倒数第一,名落孙山。
10.下面成语书写正确的是A.完壁归赵B.卧薪尝胆C.黄梁一梦11.“乐不思蜀”的意思是现在感到很快乐,不再思念蜀国,表示乐而忘返或者了而忘本。
( )对错12.“鹬蚌相争”经常和“渔翁得利”联用,比喻两败俱伤。
( )对错13.“闻鸡起舞”说的是闻到鸡的味道就起来跳舞。
( )对错14.我们要多学习,多读书,多到外面走走看看,不要像( )一样,没什么见识。
A.守株待兔B.井底之蛙C.害群之马15.《自相矛盾》中的那个楚国人既卖矛,又卖盾,生意做得很红火。
对错16.成语( )比喻出了差错,及时设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
也含犹未为晚之意。
A.磨杵成针B.亡羊补牢C.呕心沥血17.“游刃有余”是战国时期著名的( )庖丁的故事A.厨师B.画家C.医生18.古代文人勤奋读书的故事很多,流传甚广的有A.孺子可教B.邯郸学步C.凿壁借光19.“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是关于宋朝画家( )的,比喻做事前已有全面考虑。
成语故事测试题

成语故事测试题中国成语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达丰富、意义深远。
每个成语背后都蕴含着一段富有启迪意义的故事。
本文将通过对一些常见的成语故事的测试题,来检验你对成语故事的了解程度。
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开始吧!一、成语故事测试题1. 毛遂自荐的成语故事是什么?答案:毛遂自荐2. 以下哪个故事蕴含了“因风得名”这个成语?A. 董永与七仙女B. 吕洞宾取酒C. 赵普对秦王进言D. 李白挂帅答案:B. 吕洞宾取酒3. "钟鸣鼎食"这个成语的故事背景是什么?答案:周公舞于庭4. “卧薪尝胆”这个成语故事的主人公是谁?答案:勾践5. “镜花水月”的成语故事是下面哪个故事?A. 西施斩扁鹊B. 汉武帝拜谒天子庙C. 柳毅传书D. 狄仁杰断案答案:A. 西施斩扁鹊6. “画蛇添足”的成语故事中,最初的画蛇是给谁看的?答案:同行的人7. “杯弓蛇影”这个成语的寓意是什么?答案:对事物过度戒备,疑神疑鬼8. 下面哪个故事与成语“关公面前耍大刀”相关?A. 曹操斩关羽B. 关公义释曹操C. 关公赴约单刀赴会D. 董卓欲杀关羽答案:C. 关公赴约单刀赴会9. 下面哪个故事与成语“杞人忧天”相关?A.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B. 杞人忧天C. 徐丽与愚公D. 孔明赚曹操答案:B. 杞人忧天二、成语故事的意义和应用通过以上的成语故事测试题,我们可以看出每个成语都有其独特的来源和含义。
成语虽然短小精悍,但背后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了解成语的故事背景,不仅可以拓宽我们的知识面,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成语并正确运用它们。
成语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往往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也是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载体。
通过学习成语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古代人物的勇敢、智慧、品德等方面的特点,从而受到启发和教育。
此外,成语故事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人们常常用成语来描述事物、表达感情或引用经典的智慧。
掌握并正确灵活地运用成语,不仅可以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给我们的观点和观察带来独特的视角。
成语故事练习题

成语故事练习题1. 桃李满天下桃李,本指桃树和李树。
糅合在一起,表示诗书传承,学问广泛传播。
满天下,意味着遍布全国各地。
成语“桃李满天下”形容教书育人的事业非常兴旺,学术繁荣,学子众多。
在古代,教书育人被视为至高无上的职业。
教育者将自己的学问传授给学生,让他们茁壮成长,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因此,“桃李满天下”成语出自现实中的桃李之树,用来比喻功德不只局限于个人,而是对整个社会都有益处。
2. 杯弓蛇影杯弓蛇影,这个成语描述了一个人因为杯子或弓弦的倒影而想象出蛇的形象,产生了恐惧的心理。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一个人胆怯和想象。
成语的出现跟人的思虑动英会的错误有关,比如有一位射手在白天走在路上,身上担着弓和箭,就算看到个倒影不是蛇,但是他就是以为是蛇,他觉得在杯子中是蛇,射手感到惊慌。
这个成语以讽刺的意味表示对事物的敏感,哪怕成千上万的不合存在,一个存在错误就足以起到人们害怕起来。
3. 草木皆兵草木皆兵,成语用以形容人们因为过度恐惧而引发错觉,并且对周围的环境变化产生了极度敏感的心情。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
在周末战争的时候,敌兵常常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让敌人陷入近乎狂躁的状态。
甚至地方会认为灌木丛中的响声,也是大军的行军。
成千上万个兵马俑,这是每个灌木丛中就有了一军之像。
这个成语以讽刺的意味比喻有些人容易陷入极度恐怖之中,并且夸大周围环境的影响力。
也用成草木而生生动的示某些人们过度担心与害怕杀人表明痛苦滋补乌龙等凡是会豪裂她获得她何遗茔奎龙,4. 鸠占鹊巢鸠占鹊巢,成语常用作隐喻现象,比喻无礼地占有别人的领主,无理束缚并占有他人的位置,秩序严重地侵犯别人的利益。
这个成语出现于《战国策·楚策一》。
楚不甚薄视他人的鸟类的时间。
鹊部分路过鸠奇遇进入人笼求婚。
鹊去找食物回来后,被发现迟钝有人家了。
最后俗话说,鷄不宁巢不旁顾,乘人之危驻人之上口赞瑞传,这库诸葛亮的诞生宫秩豌豆5. 百里挑一百里挑一,描写了从众多中遴选出最佳的一个,有如浩瀚大海中的一隅珍珠。
中国古代成语故事专项测试练习题(附答案)

中国古代成语故事专项测试练习题(附答案)1、“江郎才尽”讲的是南北朝时()的故事。
A、王珣B、江淹C、孟子2、如果你能(),学习效果一定会更好。
A、一毛不拔B、举一反三C、万众一心3、是说只要翻开书本阅读就会有收益。
A、开卷有益B、专心致志C、不耻下问4“目无全牛”讲的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庖丁的故事。
A、厨师B、画家C、医生5、小红的学习成绩(),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A、不学无术B、名列前茅C、有名无实6、取别人的长处,补自己的不足就叫()。
A、取长补短B、举一反三C、大材小用7、学生超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说的就是成语()。
A、一鸣惊人B、青出于蓝C、天下无双8、“七步之才”说的是()的故事。
A、曹操B、曹不C、曹植9、“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说的就是成语()。
A、一蟹不如一蟹B、十年树木百年树人C、大材小用10、手中的书不肯放下来,抓紧时间学习,说的是成语()。
A、手不释卷B、专心致志C、呕心沥血11、只要方法得当,就有可能收到()的效果。
A、举一反三B、事半功倍C、亡羊补牢12、孟母为了使()成才,曾经三次搬家,择邻而居。
A、孔子B、荀子C、孟子13、“拾人牙慧”中的“牙慧”是指说话中流露出的()。
A、聪明才智B、漂亮牙齿C、漂亮言辞14、“学富五车”中的“五车”指五车()。
A、菜B、书C、钱15、思想集中,一心一意,说的是成语()。
A、举一反三B、手不释卷C、专心致志16、淳于髡用谜语()来劝勉齐威王整顿朝纲,收复失地,振兴齐国。
A、废寝忘食B、一鸣惊人C、半途而废17、市场的某些产品的质量一个比一个差,真是()。
A、指鹿为马B、捉襟见肘C、一蟹不如一蟹18、赵王派()出使秦国,向秦王献和氏璧。
A、蔺相如B、胡亥C、李斯19、“运筹帷幄”原本指的是刘邦帐下的()。
A、项羽B、子路C、张良20、()的故事告诫我们不能自己欺骗自己。
A、走马观花B、毛遂自荐C、掩耳盗铃21、对喜爱的物件玩赏不休,就会丧失进取心。
(完整版)成语故事试题及答案1

《成语故事》阅读测试题一、填空题1.成语“班门弄斧”中的“班”指的是。
2.“望梅止渴”这个成语跟(谁)有关。
3.“凿壁偷光”这个成语的主人公是。
4.“八分之七”打一个成语。
5.古代文人勤奋读书的故事很多,流传甚广的有(填成语)。
6.“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可以用(成语)概括。
7.“能说会道”中的“道”的意思是。
8.“蜜蜂停在日历上”打一个成语。
9.“汗流浃背”的典故出自西汉周勃,他“汗流浃背”的原因是:。
10.“桃李不言,”是称赞西汉飞将军李广真诚和高尚的品质。
二、选择题1.学习不能()而是要精益求精。
A、囫囵吞枣B、江郎才尽2.刘邦被项羽逼得走投无路,只有()才有可能取胜!A、破釜沉舟B、弄巧成拙3.因为他认真学习,所以不到一个学期,他的成绩就一下子从倒数到名列前茅,真的令人()啊!A、刮目相看B、罄竹难书4.只要我们发扬()的精神,困难再大也是可以克服的。
A、杞人忧天B、愚公移ft5.我们要多学习,多读书,多到外面走走看看,不要像()一样,没什么见识。
A、守株待兔B、井底之蛙6.“东床快婿”原本是指()A、司马相如B、王羲之7.“东ft再起”这个典故出自()A、曹操B、谢安8.“期期艾艾”这个典故讲的是西汉的周昌和西晋的邓艾两个人说话时()的毛病?A、口吃B、好说谎9.“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是()经历。
A、刘邦B、韩信10.“司空见惯”中的“司空”是指()A、唐代一位诗人B、一种官职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 ”,错的打“×”。
1.“岁寒三友”,一般是指松、竹、梅这三种植物。
()2.百年树人,这里的“百年”是说培育人才要有长远之计。
()3.“六亲不认”,这里“六亲”指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子、女。
()4.“九死一生”是指十个人中,九个人死了,一个人活着。
()5.“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里的“尺”和“丈”是具体的数量,十丈等于一尺。
()6.“不打不相识”不是成语。
()7.“螳螂捕蝉”和“亡羊补牢”都是历史故事。
小学语文成语故事专题及练习(含答案)

小学语文成语故事专题及练习(含答案)成语故事简介本文为小学生提供成语故事的专题,并提供相应的练和答案,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成语的含义。
成语故事列表1. 卧虎藏龙:讲述一个老人的徒弟在一个古庙中发现了许多隐藏的武器和机关,展现了卧虎藏龙的意思,即“隐藏实力”。
卧虎藏龙:讲述一个老人的徒弟在一个古庙中发现了许多隐藏的武器和机关,展现了卧虎藏龙的意思,即“隐藏实力”。
2. 画龙点睛:讲述了一个画家在画龙时,加上龙的眼睛点睛,使画龙栩栩如生。
画龙点睛:讲述了一个画家在画龙时,加上龙的眼睛点睛,使画龙栩栩如生。
3. 班门弄斧:讲述了一个工匠拿出自己做的斧子,却受到了大师傅的嘲笑和指责,大师傅毫不掩饰地展现出班门弄斧的意思,即“在专业领域内表现不好反而引来嘲笑”。
班门弄斧:讲述了一个工匠拿出自己做的斧子,却受到了大师傅的嘲笑和指责,大师傅毫不掩饰地展现出班门弄斧的意思,即“在专业领域内表现不好反而引来嘲笑”。
4. 杀鸡儆猴:讲述了一个猴子因为调皮捣蛋而被打死,来警示其他猴子不要学他这样做。
杀鸡儆猴:讲述了一个猴子因为调皮捣蛋而被打死,来警示其他猴子不要学他这样做。
5. 守株待兔:讲述了一个园丁守在瓜地里,等待着狡猾的兔子再次来偷吃他的菜,后来发现兔子在一棵树下睡觉,于是成功捕获了兔子。
守株待兔:讲述了一个园丁守在瓜地里,等待着狡猾的兔子再次来偷吃他的菜,后来发现兔子在一棵树下睡觉,于是成功捕获了兔子。
练及答案1. 请问“卧虎藏龙”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请问“卧虎藏龙”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答案:隐藏实力。
2. 请问“画龙点睛”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请问“画龙点睛”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答案:在关键处加上一点,使整个事物变得惟妙惟肖。
3. 请问“班门弄斧”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请问“班门弄斧”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答案:在专业领域内表现不好反而引来嘲笑。
4. 请问“杀鸡儆猴”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请问“杀鸡儆猴”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答案:以惩戒一个人来警示其他人不要效仿他。
成语故事闯关试题

《成语故事》闯关试题第一关:根据意思说出成语。
1、胸怀像山谷一样深广。
形容非常虚心。
()2、把枣整个吞下去,比喻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3、说话、做事前后不一致,相互抵触。
()4、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5、将苗拔起,帮助它生长。
()6、原指丑人模仿美女的打扮。
比喻盲目模仿,效果适得其反。
()7、像风那样奔跑,像电那样闪过。
形容速度非常快。
()8、家家户户都知道。
形容人人皆知。
()9、形容对事物的了解非常清楚,就像把东西放在手掌里让人看一样。
()10、欢乐到极点转而产生悲伤之事。
()答案:虚怀若谷囫囵吞枣自相矛盾安居乐业拔苗助长东施效颦风驰电掣家喻户晓了如指掌乐极生悲第二关:你能说出下列成语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吗?说出一个就算过关哦!负荆请罪()破釜沉舟()三顾茅庐()世外桃源()望梅止渴()完璧归赵()手不释卷()一诺千金()答案:负荆请罪(廉颇、蔺相如)破釜沉舟(项羽、刘邦)三顾茅庐(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世外桃源(陶渊明)望梅止渴(曹操)完璧归赵(蔺相如、赵王)手不释卷(吕蒙、孙权)一诺千金(季布、刘邦、项羽)第三关:补充成语。
1、填上动物的名称,组成成语。
杯弓()影对()弹琴井底之()闻()起舞守株待()亡()补牢打草惊()飞()扑火老()识途车水()龙呆若木()惊弓之( )()急跳墙如()得水信笔涂()画()添足()死()悲 ( )毛( )角 ( )歌( )舞( )( )无声 ( )争( )斗沉( )落( ) 黔( )技穷()立()群指()为()()假()威( )( )为奸 ( )吞( )咽 ( )毛蒜皮万( )更新千军万( ) 心( )意( ) ( )目寸光杯弓蛇影对牛弹琴井底之蛙闻鸡起舞狐假虎威守株待兔亡羊补牢打草惊蛇飞蛾扑火老马识途车水马龙呆若木鸡鹤立鸡群指鹿为马沉鱼落雁惊弓之鸟狗急跳墙如鱼得水兔死狐悲凤毛麟角莺歌燕舞鸦雀无声信笔涂鸦龙争虎斗黔驴技穷画蛇添足狼狈为奸狼吞虎咽鸡毛蒜皮万象更新千军万马心猿意马鼠目寸光2、补齐成语的下半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故事测试题一
一、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列哪个成语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
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
A掩耳盗铃B守株待兔C滥竽充数D叶公好龙
2、下列哪个成语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
A掩耳盗铃B狐假虎威C滥竽充数D妙笔生花
3、下列哪个成语表示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
()
A请君入瓮B掩耳盗铃C胸有成竹D杏林春满
4、“杏林春满”这个成语是称颂三国时期的医生()
A文与可B南郭先生C董奉D张僧繇
5、下列哪个成语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
()
A打草惊蛇B呆若木鸡C胸有成竹D妙笔生花
6、下列哪个词语比喻在关键地方简明扼要地点明要旨;使内容生动传神。
也比喻在整体中突出重点。
()A画龙点睛B呆若木鸡C胸有成竹D妙笔生花
7、下列哪个词语比喻借着有权者的威势欺压他人、作威作福。
()
A请君入瓮B掩耳盗铃C胸有成竹D狐假虎威
8、下列哪个词语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含贬义。
()
A叶公好龙B呆若木鸡C胸有成竹D妙笔生花
9、比喻笔法高超的人写出动人的文章。
也讽刺写作时夸大其辞,胡编乱造。
()
A叶公好龙B呆若木鸡C胸有成竹D妙笔生花
10、比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也是比喻某人用来整治别人的办法,来整治他自己。
()A画龙点睛B请君入瓮C胸有成竹D妙笔生花
二、请选择与下列成语有关的历史人物:
11、滥竽充数()12、胸有成竹()13画龙点睛()14妙笔生花()15请君入瓮()A李白B南郭先生C张僧繇D周兴E文与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