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3

合集下载

医学影像学三基试题三

医学影像学三基试题三

医学影像学三基试题三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0分〕01.胆脂瘤型中耳炎的典型影像特点为()A.多发生于气化型乳突B.病变位于乳突气房C.病灶有硬化缘D.病变大小多为3~5cm E.平片示圆形高密度02.以下鼻窦开口确的为()A.额窦开口于下鼻道B.额窦和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C.筛窦和蝶窦开口于中鼻道D.额窦开口于上鼻道E.额窦和蝶窦开口于上鼻道03.以下"血管网状细胞瘤〞特点,哪项不对()A.好发于小脑、脑干B.瘤周水肿不明显C.平扫囊样密度,有壁结节D.好发于大脑半球E.青年女性多见04.关于基底节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基底节是白质构造B.基底节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杏仁核C.基底节包括丘脑D.基底节又称纹状体E.基底节包括囊05.关于肝血管瘤的描述,以下哪项不正确()A.病理上可分为海绵状血管瘤和毛细血管性血管瘤B.平扫多呈低密度C.增强扫描从病灶周边部开场强化D.病灶边缘增强的密度与同一层面的主动脉密度相似E.与肝癌相比,血管瘤向病灶中心增强的速度较快06.喉癌可分成声门上型、声门型、声门下型和跨声门型、其中声门下型约占喉癌病例的()A.5%B.10%C.15%D.20%E.25%07.以下哪一项不是MRI的优势()A.不使用任何射线,防止了辐射损伤B.对骨骼,钙化及胃肠道系统的显示效果C.可以多方位直接成像D.对颅颈交界区病灶的显示能力E.对软组织的显示能力08.前列腺癌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是()A.B-US B.直肠指诊C.CT D.MRI E.穿刺活检09.关节脱位发生率从高到低排列的次序为()A.肩关节>足关节>肘关节>髋关节>踝关节>腕关节>膝关节B.肘关节>膝关节>腕关节>踝关节>髋关节>足关节>肩关节C.肘关节>肩关节>足关节>髋关节>踝关节>腕关节>膝关节D.髋关节>膝关节>腕关节>踝关节>足关节>肩关节>肘关节E.踝关节>腕关节>膝关节>肘关节>肩关节>足关节>髋关节10.易压迫椎间孔造成邻近椎弓根和椎体侵蚀的病变是()A.星形细胞瘤B.神经纤维瘤C.血管畸形D.脊髓空洞症E.血管母细胞瘤11.以下各项中不符厚型心肌病诊断要点的是()A.心脏可呈主动脉型B.肺血管纹理多属正常围C.心脏多明显增大D.心脏搏动情况无特殊,可增强,减弱或正常E.局部病例可见左房,右室增大12.关于泪腺混合瘤,以下哪项符合其*线表现()A.眼眶普遍扩大B.眼眶外上壁受压C.眶底受压D.眼眶侧壁受压E.泪腺区钙化13.骨肉瘤*线征象是()A.软组织肿胀B.骨质破坏C.骨膜反响D.瘤骨形成E.以上都是14.关于鼻咽部血管纤维瘤的描述,以下哪项正确()A.是有包膜的血管性肿瘤B.是无包膜,浸润性生长的血管性肿瘤C.是浸润性恶性血管性肿瘤D.常见于老年人E.CT不增强15.关于肺癌组织学分型,以下肿瘤类型哪项不在其中()A.鳞癌B.小细胞癌C.透明细胞癌D.腺癌E.大细胞癌、腺鳞癌、类癌等16.关于大脑半球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岛叶位于额叶深部B.中央前回属于顶叶C.额顶叶以中央沟分界D.半卵圆中心为灰质构造E.扣带回在胼胝体下方17.关于腹膜后间隙肿瘤的CT表现,错误的选项是()A.肾旁前间隙肿瘤可使胰腺向前移位B.肾周间隙肿瘤可引起肾轴旋转C.肾周间隙肿瘤可使肾旁后间隙受压变窄、缩小D.脂肪肉瘤由纤维组织、黏液组织和脂肪组织三种成分组成E.分化程度较低的脂肪肉瘤可表现为软组织密度肿块18.有关骨转移病变,错误的选项是()A.发病率仅次于肺及肝脏转移B.MRI的检出有高度的敏感性C.MRI诊断的依据是骨皮质破坏D.病变多为T1加权像低信号,T2加权像高信号E.注射Gd-DTPA可增强19.下述有关病理组织MRI信号强度的表达中,哪项错误()A.脂肪:高T1WI,高T2WI B.含水囊肿:高T1WI,高T2WI C.钙化:低T1WI,低T2WI D.瘤结节:低T1WI,高T2WI E.水肿:低T1WI,高T2WI20.有关鞍上池毗邻关系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前为额下回,侧为海马,后为脑桥B.前为眶回,侧为颞叶,后为脑桥C.前为额叶,侧为颞叶,后为脑桥D.前为直回,侧为海马,后为中脑E.前为额叶,侧为颔叶,后为延髓21.以下哪项不是提示恶性卵巢肿瘤的指征()A.肿物最大径大于5cm B.囊壁或分隔的厚度超过3mm,厚薄不均C.肿物实性成分多D.肿物的边缘不清晰E.增强扫描时,实性成分无强化或强化不明显22.男,35岁,剧烈头痛2天,临床拟诊为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医学影像解剖学试卷3

医学影像解剖学试卷3

南 阳 医 学 高 等 专 科 学 校医学影像解剖学试卷(第3套)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翼点2.十二指肠大乳头3.肺门4.腹膜腔5.狭义会阴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0空,每空0.5分,共20分)1.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隔肌有三个裂孔,即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分别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通过。

3.盲肠及结肠的形态特征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4.左主支气管较_________近似__________走向,右主支气管略___________,走行方向_________异物易坠入__________。

5.泌尿系统由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6.男性生殖腺是________ 附属腺体包括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

7.腹膜与脏器的关系可分三类,它们是 、 和 。

8.左心室的入口是 ,入口处附有 ,出口是 ,出口周缘附有 。

9.上肢较为恒定的浅静脉和有_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 。

10.脊髓位于_______内,上端于_______处与_______相接,下端在成人终于_______水平。

新生儿脊髓可达_______ 。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将正确答案填写在下面答题卡上)1.属于长骨的是A.腕骨B.指骨C.附骨D.椎骨 2.有关节盘的是A.膝关节B.肘关节C.髋关节D.肩关节 3.中鼻甲属于A.额骨的结构B.筛骨的结构C.属于面颅骨D.鼻骨的结构 4.垂体窝位于A.颅前窝B.蝶骨体上方C.颅后窝D.筛骨上方 5.不属于小腿后群肌的是A.小腿三头肌B.胫骨后肌C.腓骨短肌D.踇长屈肌 6.不是骨构造的基本结构是A.骨膜B.骨质C.骨髓D.关节盘 7.在颅的侧面不易看到的结构是A.脑膜中动脉沟B.外耳门C.乳突D.翼点 8.髋关节的构成不包括A.大转子B.髋臼C.股骨头D.股骨头韧带 9.髋骨结构中.在体表摸到的A.弓状线B.髋臼C.耳状面D.髂前上棘 10.有关牙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A.牙质为牙的主体B.牙根表面包有牙骨质C.牙腔容纳牙髓D.牙颈表面包有牙釉质 11.胃窦指的是A.胃小弯B.幽门部C.幽门窦D.幽门管 12.有关左肺的描述,正确的是:A.分为三叶B.外形细长C.前缘无心切迹D.以上均不对 13.不是壁胸膜的是:A.胸膜顶B.纵隔胸膜C.肋胸膜D. 肺胸膜 14.对肺的描述,正确的是:A.位于胸膜腔内B.右肺较左肺窄而长C.右肺有肺小舌D.肺尖高出锁骨内侧段上方2--3厘米 15.左肺:A.分两叶B.粗短C.只有水平裂D.前缘无心切迹 16.输尿管腹段沿: A.腹主动脉前面下行 B.脊柱前面下行 C.腰大肌前面下行 D.腰方肌前面系、部 班级 姓名 学号 考场 --------------------------------------------------密----------------------------------封------------------------------------------线----------------------------------------下行17.膀胱可分为:A.膀胱底.膀胱颈.膀胱体B.膀胱底.膀胱颈.膀胱体 .膀胱峡C.膀胱底.膀胱尖.膀胱体膀胱峡D.膀胱尖.膀胱体.膀胱底.膀胱颈18.女性尿道开口于:A.尿生殖膈裂孔B.阴道前庭C.盆膈裂孔D.阴道口与肛门之间19.子宫A.位于膀胱和直肠之间B.为腹膜内位器官C.与卵巢悬韧带相连D.呈前倾后屈位20.维持子宫正常高度的韧带主要是A.子宫阔韧带B.子宫主韧带C.子宫圆韧带D.子宫系膜21.毛细淋巴管起自A.小静脉B.毛细血管C.组织间隙D.淋巴结22.心尖朝向A.右前方B.左前方C.左前下方D.右后上方23.右心房入口有A.1个B.2个C.3个D.4个24.卵圆窝A.位于房间隔的右心房面B.在室间隔上C.在左心房内D.在房间隔的左心房面上25.对心脏描述错误的是A.右半心又称动脉心B.大小似本人拳头C.2/3位于正中线左侧D.冠状沟是心房与心室表面的分界线26.晶状体位于A.虹膜与睫状体之间B.虹膜与玻璃体之间C.虹膜与睫状小带之间D.角膜与虹膜之间27.房水A.有眼房产生B.由巩膜静脉窦产生C.由虹膜产生D.有睫状体产生28.与躯干.四肢浅感觉传导无关的是A.脊神经节B.脊髓后角细胞C.内侧丘系D.脊髓丘系29.皮质脊髓侧束A.支配骨骼肌随意运动B.起自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C.下降途中,逐节止于脊髓后角D.全部纤维在锥体交叉处交叉至对侧30.成人脊髓下端平齐:A.第一骶椎下缘B.第二腰椎下缘C.第三腰椎下缘D.第一腰椎下缘四、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将正确答案填写在下面答题卡上)A.长骨B.短骨C.扁骨D.不规则骨2.在鼻咽侧壁上的结构有A.咽鼓管咽口B.咽鼓管圆枕C.咽隐窝D.腭扁桃体3. 维持子宫前倾前屈的韧带是A.子宫圆韧带B.子宫阔韧带C.子宫主韧带D.骶子宫韧带4.颈外动脉的直接分支有A.面动脉B.颞浅动脉C.上颌动脉D.甲状腺上动脉5.组成右淋巴导管的有A.右颈干B.右锁骨下干C.右支气管纵隔干D.右腰干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参于呼吸的肌有哪些?2.咽的分部及各部的沟通关系。

《医学影像技术学》教学课件:第三节:X线摄影体表定位标志

《医学影像技术学》教学课件:第三节:X线摄影体表定位标志

体表定位标志
三、腹部体表定位标志
常采用“九区分法”:即用两条水平线和两 条垂直线将腹部分为九个区。上水平线为经 过两侧肋弓下缘最低点的连线,下水平线为 经过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两条垂直线分 别为左锁骨中线与左腹股沟韧带中点的连线 和右锁骨中线与右腹股沟韧带中点的连线。 所分的九个区,上部为腹上区、左季肋区和 右季肋区,中部为脐区、左腰区和右腰区, 下部为腹下区、左髂区和右髂区。
侧面定位标志 肩胛上角
肩胛下角
剑突末端与肚脐连线中点
脐上3cm 脐 脐下3cm 髂前上棘连线中点 耻骨联合
肋弓下缘(最低点) 髂嵴 髂嵴下3cm
体表定位标志
四、脊柱体表定位标志:
体表定位标志
五、头颅体表定位标志
颅骨形态结构复杂,相互重叠。在X线摄影 中须根据体表定位点、线、面,准确地摆放 头颅的体位及 中心线入射点(中心点)。
体表定位标志
一、四肢体表定位标志:
11、内踝:胫骨远端踝关节内侧的突起。 12、外踝:腓骨远端踝关节外侧的突起。 13、胫骨粗隆:胫骨上端前缘的突起。 14、髌骨:膝关节前方可活动的骨骼。 15、股骨内上髁:膝关节内上方的突起。 16、股骨外上髁:膝关节外上方的突起。 17、腓骨小头:膝关节外下方可扪及的突起。 18、髂嵴:髂骨最高处的突起,平第4腰椎棘突高度。 19、髂前上棘:髂骨前上方的突起,平第2骶椎高度。 20、股骨大粗隆:股骨上端外侧的突起,平耻骨联合高度
体表定位标志
五、头颅体表定位标志
1、定位点 (1)眉间:两侧眉弓的内侧端之间,称为眉间。 (2)鼻根:鼻骨与额骨相接处,称为鼻根。 (3)外耳孔:耳屏对面的椭圆形孔,称外耳孔。 (4)枕外隆凸:枕骨外面的中部隆起,称为枕外隆凸。 (5)乳突尖:耳后颞骨乳突部向下呈乳头尖状。 (6)下颌角:下颌骨的后缘与下缘相会处形成的钝角称为下 颌角。

医学影像诊断学第三版

医学影像诊断学第三版

第三节医学影像诊断原则和正确书写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一、医学影像诊断原则医学影像诊断是临床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医学影像诊断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是否能够获得及时、合理、有效的治疗。

在医学影像诊断中,为了达到正确诊断这一目的,必须遵循一定的诊断原则。

X线、CT和MRI检查中,绝大多数诊断都是以图像改变为依据的,因此熟悉图像的正常表现,发现和辨认异常表现是做出正确诊断的前提条件。

当发现异常后,还要进行分析归纳,明确异常表现所反映的病理变化。

最后,综合各种异常表现,结合临床资料,进行逻辑推理,才有可能提出比较客观、正确的诊断。

因此,医学影像诊断的基本原则是:熟悉正常、辨认异常、分析归纳、综合诊断。

(一)熟悉正常影像表现熟悉不同成像技术和检查方法的正常影像表现非常重要,这是辨认异常表现的先决条件。

人体各个系统和部位常常存在一些解剖上的变异;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组的器官和结构之间亦可存在差异;此外,在不同成像技术和检查方法中,图像上还可产生不同程度和不同形式的伪影。

如果对这些情况不熟悉、不认识或认识不足,就有可能将图像上的正常表现误认为异常表现,从而导致错误的诊断。

例如,头颅X绒平片检查时,位于额骨中间的永存额缝为正常解剖变异,若对其不熟悉,就有可能将其误认为骨折线;胸部X 线后前位检查时,女性乳房在两下肺野形成对称性密度增高影,而在肌肉发达的男性,胸大肌可于两肺中野外带形成扇形均匀致密影,右侧常较明显,如果对这些表现认识不足,就有可能误认为相应部位肺的渗出性病变;在青少年,椎体的环状骨骺及横突、上、下关节突和棘突顶端的骨骺尚未愈合,勿误认为骨折;腹部CT增强检查时,于动脉期,下腔静脉由于含对比剂血液与不含对比剂血液尚未均匀混合,致其内有低密度灶,而类似下腔静脉内血栓或瘤栓表现,若认识不足亦极易发生误诊;在腹部MRI检查时,腹主动脉产生的搏动性伪影可在肝左叶外侧段内形成类圆形异常信号影,初学者极易将其误为病灶。

医学影像诊断学第三章学习指导及练习题目

医学影像诊断学第三章学习指导及练习题目

医学影像诊断学第三章头颈部一、学习目标1掌握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

2.熟悉正常和异常影像学表现;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

3.了解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

二、重点和难点内容(一)鼻窦正常及异常影像学表现1.鼻窦正常影像解剖及表现。

2.鼻窦异常影像学表现。

(二)颌面部各器官正常及异常影像学表现1.颌面部各器官正常影像解剖及表现。

2.颌面部各器官异常影像学表现。

(一)名词解释1.窦口鼻道复合体2.眼眶动脉造影3.眼眶静脉造影4.泪囊泪道造影(二)填空题1.鼻窦瓦氏位主要观察窦、窦和窦。

2.鼻窦恶性肿瘤,CT扫描主要表现为和»3.CT扫描,腮腺位于后, 前, 和之间。

4.颌骨低密度区见于和等病变。

5.甲状腺病变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6.颈动脉体瘤起源于化学感受器,位于o7.甲状旁腺一般有个,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多见于、o8.甲状腺弥漫性增大多为、、o9.甲状腺肿瘤分良恶性两种,良性者多为,恶性者为甲状腺癌,以多见,其次为。

10.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甲状腺癌是=11.鼻咽癌最好发的部位是.12.鼻咽部纤维血管瘤的好发年龄是,其增强扫描的特点是。

13.下咽部在临床上分为三个解剖区,即、、»14.咽部为一漏斗状纤维肌性管道结构,以和为界自上而下分为三部分,即、-O[5 .咽部软组织的基本病变包括、、、.16.急性咽部脓肿多见于.常因、、、等引起:慢性脓肿多见于、O17.鼻咽癌可分别或同时起源于鼻咽部的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和鳞状上皮,按形态分为:、、、。

组织学分型国内常分为: 、18.鼻咽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为(三)单项选择题【A1型题】I.鼻窦华氏位,顕骨岩部上缘应重叠于上颌窦A.底部B.中部C.上部D.外1/3E.内1/32.上颌窦开口于A.下鼻道B.中鼻道C.上鼻道D.鼻咽部E.上中鼻道3.鼻窦炎症,在MR1扫描TzWI图像上呈A.低信号B.高信号C.等信号D.混合信号E.中低信号4.容易出现钙化的鼻窦炎是A.化脓性B.真菌性C.病毒性D.特发性E.细菌性5.鼻窦骨质破坏见于A.化脓性鼻窦炎B.真菌性鼻窦炎13.下列关于鼻咽纤维血管瘤的说法罄谖的是A.瘤内含有丰富的血管组织,容爲由血B.多起源于鼻咽顶部枕骨结节及蝶骨翼突内板的骨膜部C.肿瘤可压迫邻近骨质D.属于恶性肿瘤,具有侵袭性,范围广泛E.术后易复发14.咽后壁软组织厚度测量有助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其中不匂舞A.咽后壁外伤性感染B.颈椎病C.咽部早期肿瘤D.咽后壁脓肿E.食管上段炎症15.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是I |A.手术切除B.放疗!章C.化疗D.手术+化疗|头E.以上均不正确16.下列肿瘤不層于下咽癌范畴的是;颈A.梨状窝'癌•’B.鳞癌:部C.网织细胞肉瘤D.腺癌E.以上均不正确17.鼻咽癌最常见的CT早期表现是A.鼻咽侧壁软组织肿块,突入后鼻孔B.鼻咽侧壁软组织肿块,侵入同侧咽旁间隙C.鼻咽侧壁软组织肿块,侵入咽后间隙D.一侧咽隐窝消失、变平E.鼻咽侧壁软组织肿块,侵入颛下窝间隙18.颈部脓肿最常发生的间隙是A.咽旁间隙B.咽后间隙C.翼腭窝间隙D.顕下窝间隙E.颈后三角间隙19.鼻咽癌放疗后纤维化与肿瘤复发鉴别比较困难,MRI表现中最有价值的改变为A.鼻咽癌放疗后纤维化呈长「、长T2信号B.肿瘤复发呈长写、长T2信号C.前者软组织影萎缩,后者软组织影增厚D.前者由于组织纤维化T2为等或低信号,后者由于肿瘤存在T?呈高信号E.前者增强后无强化,后者有中度强化20.关于鼻咽血管纤维瘤的描述不疋硕的是A.X线检查为首选方法B.CT或MRI为首选方法C.DSA术前检查对了解肿瘤大小、范围和主要血供有重要意义D.MRI冠状位扫描有助于显示颅内蔓延情况E.肿瘤呈短「、长T2信号21.关于鼻咽部纤维血管瘤的描述正确的是A.是浸润性恶性血管性肿瘤B.是有包膜的血管性肿瘤C.是无包膜、浸润性生长的血管性肿瘤D.CT、MRI增强扫描不强化E.常见于老年人22.急性咽部脓肿好发于A.老年人B.儿童第三章头颈部C.青少年D.外伤后E.新生儿23.CT增强扫描鼻咽纤维血管瘤的强化特点是A.轻-中度强化B.明显均匀强化C.快进快出D.明显强化且延迟强化E.无强化24.鼻咽部纤维血管瘤与鼻咽癌的主要鉴别点是A.前者病变局限,后者广泛B.前者界限清楚,后者界限不清C.前者无骨质破坏,后者可有明显骨质破坏D.前者不向颅内侵犯,后者可有颅内侵犯E.前者明显强化且延迟强化,后者轻度强化且早期强化25.甲状腺病变首选的影像检査技术是A. MRB. CTC. DSAE. X线D.超声26.观察颈部淋巴结情况,最佳CT检査为A.颈部CT平扫B.颈部CT增强C.颈部CT平扫、增强D. A、B、C均正确E. A、B、C均不正确27.下列对颈部MR检查说法正确的是A.MR对软组织分辨率高,所以作为颈部病变常规影像学检查B.MR为超声、CT的补充检查技术C.对病变内钙化显示比CT敏感D.对颈部病变诊断作MR平扫即可E.对病变范围、淋巴结转移等显示不如CT28.能够反映甲状腺功能的影像检查技术是A. MRB.核素检查C. DSAD.超声E. CT29.侧位平片显示鼻咽部顶壁软组织厚度平均约为A. 3.0mmB. 3.5mmC. 4.0mmD. 4.5mmE. 5.0mm30.侧位平片显示下咽后壁厚度不超过A. 5.0mmB. 6.0mmC. 8.0mmD. 9.0mmE. 10mm31.正常人体的甲状旁腺数目为B. 2个D. 4个A. 1个C. 3个E. 5个32.CT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作用主要是A.确诊B.鉴别良恶性C.鉴别非肿瘤性病变D.确定肿瘤范围和淋巴结转移E.确定周围组织结构受累33.下列有关颈动脉体瘤的说法错谩的是A.肿瘤起源于副神经节细繭広学感受器B.良性肿瘤C.常发生在颈总动脉分叉处D.好发于老年男性E.挤压肿瘤可缩小34.关于颈动脉体瘤影像学表现的说法销谖的是A.颈总动脉分叉处软组织肿块B.增强扫描强化明显C.DSA颈动脉造影见颈总动脉分叉颈内、外动脉间距增大,呈“高脚杯”样D.MR检查可见多发迂曲扩张流空血管E.肿瘤常常发生坏死35.引起单纯性甲状腺肿最主要的病因是A.甲状腺素合成障碍C.甲状腺素需要量增高E.长期服用甲状腺药物36.甲状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A.滤泡状腺癌C.未分化癌E.腺瘤恶变37.恶性度最高的甲状腺癌病理类型为A.乳头状腺癌C.腺瘤恶变E.髓样癌38.与甲状旁腺素分泌有关的是A.垂体控制C.甲状腺控制E.下丘脑控制B.甲状腺素分泌增加D.甲状腺原料(碘)缺乏B.乳头状腺癌D.髓样癌B,滤泡状腺癌D.未分化癌B,血磷浓度D.血钙浓度39.下列有关结节性甲状腺肿说法寧谖的是A.甲状腺不对称增大,内多发島帛B.易发生出血、囊变、钙化C.出血、囊变的磁共振T2WI可表现高信号D.增强扫描结节实性部分明显强化E.钙化有利于与甲状腺癌鉴别40.左锁骨上淋巴结活检病理报告为转移性腺癌,其原发病灶最不可单的是A.甲状腺癌B.胃癌C.食管癌D.胰腺癌E,乳腺癌41.下列有关甲状腺癌影像学表现爭谖的是A.肿瘤边界不清,,B.可发生钙化、坏死C.实性部分明显强化D.可侵犯喉、气管、食管等周围结构E.发现颈部钙化淋巴结,多不诊断淋巴结转移【A2型题】42.患者,女性,36岁。

医学影像物理学试题及答案(三)

医学影像物理学试题及答案(三)

医学影像物理学试题及答案第三章 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X-CT)3-1 普通X射线摄影像与X-CT图像最大不同之处是什么?答:普通X射线摄影像是重叠的模拟像,而X-CT图像是数字化的断层图像。

3-2 何谓体层或断层? 何谓体素和像素? 在重建中二者有什么关系?答:体层或断层是指在人体上欲重建CT像的薄层。

体素是人体中欲重建CT像断层上的小体积元,是人为划分的,是采集(或获取)成像参数(衰减系数值)的最小体积元(实际中是扫描野进行划分);像素是构成图像的最小单元,是人为在重建平面上划分的,其数值是构成CT图像数据的最小单元。

要注意的是CT图像的像素和工业上的像素不是同一个概念。

体素和像素的关系是二者一一对应。

按重建的思想是体素的坐标位置和成像参数值被对应的像素表现(坐标位置对应、衰减系数值以灰度的形式显示在CT图像上)。

3-3 何谓扫描? 扫描有哪些方式? 何谓投影?答:所谓扫描系指在CT的重建中使用的采集数据的物理技术,具体言之就是以不同的方式,沿不同的角度,按一顶的次序用X射线对受检体进行投照的过程称为扫描。

扫描方式从总体上说有平移扫描和旋转扫描两种。

扫描的目的是为了采集足够的重建数据。

所谓投影的本意系指透射物体后的光投照在屏上所得之影。

若物体完全透明,透射光强等于投照光强,则影是完全亮的;若物体半透明, 透射光强小于投照光强,则影是半明半暗;若物体完全不透明,透射光强等于零,则影是完全暗的。

按此种考虑,所谓投影的本质就是透射光的强度。

对重建CT 像过程中投影p 的直接含义就是透射人体后的X 射线强度,即书中X 射线透射一串非均匀介质(或人体)后的出射X 射线的强度I n ,即p =I n 。

广义之,这个投影p 又是由I n 决定的书中表述的i i d μ∑=p 。

3-4 请写出射线束透射下列非均匀介质后广义下的投影值(见书中习题3-4图)。

答案:(a)17;(b)∑==71n i i μ3-5 何谓层厚? 它与哪些因素有关?答:层厚的本意系指断层的厚度。

医学影像学知识点总结

医学影像学知识点总结

医学影像学知识点总结一、概述医学影像学是一门运用各种成像技术和设备,对人体进行无创式检查,进而提供诊断、治疗和监测的学科。

它通过图像技术帮助医生了解病变的性质、位置和范围,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二、常见成像技术和设备1. X线摄影:X线是医学影像学中最早应用的一种成像技术,适用于检查骨骼、胸部、腹部等部位。

常见的设备有X线机、CR(数字胶片)和DR(数字影像)系统。

2. CT(计算机断层摄影):CT是一种通过多次X线扫描构建三维断层图像的成像技术,适用于检查头部、胸部、腹部等部位。

其设备通过旋转扫描体部来获得大量影像切片,并通过计算机重建成三维图像。

3. MRI(磁共振成像):MRI是利用磁共振原理对人体组织进行成像的技术,适用于检查脑部、脊柱、关节等部位。

其设备通过引入强磁场和无线电波来获取人体内部的信号,并通过计算机重建成图像。

4. 超声波成像:超声波成像是利用超声波的反射与回声生成图像的技术,适用于检查肝脏、心脏、肾脏等部位。

其设备通过超声波的传递和接收来获取组织的回声信号,并通过声波传感器转化为图像。

5. 核医学影像学:核医学影像学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检查的成像技术,适用于检查器官功能、血流和代谢情况。

常见的核医学检查有放射性核素扫描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

6. 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是一种利用正电子发射进行成像的技术,适用于检查脑部、心脏、肿瘤等部位。

其设备通过引入放射性示踪剂来观察组织的代谢活性,并通过重建图像显示病变的分布。

三、影像学常见病变及表现1. 骨科影像学:- 骨折:常见的骨折类型有完全骨折、骨折脱位和颈椎骨折等。

影像学表现为骨头断裂、骨块错位或脱位。

- 骨质疏松症:主要表现为骨密度降低、骨小梁疏松和骨骼变形,可通过骨密度测量和骨质疏松评估进行诊断。

- 关节炎:包括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影像学上可见关节软骨破坏、关节间隙变窄和关节周围骨质增生。

胸部影像学 肺和心血管放射学 第3版 2023

胸部影像学 肺和心血管放射学 第3版 2023

第一部分:胸部影像学的概述1. 胸部影像学的重要性胸部影像学作为一种重要的医学影像学科,涉及到对胸部器官和结构的检查和诊断。

通过胸部影像学的检查,医生可以获取到胸部内部的详细信息,从而帮助对各种疾病进行准确诊断和治疗。

2. 胸部影像学的发展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胸部影像学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在《肺和心血管放射学第3版 2023》中,对胸部影像学的最新进展和技术应用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解读,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多的诊断和治疗手段。

3. 胸部影像学的应用范围胸部影像学不仅仅局限于肺部结构和疾病的检查,还包括对心脏和血管系统的影像学检查,因此肺和心血管放射学成为了胸部影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肺和心血管放射学第3版 2023》中,对于心血管影像学的内容和应用也有详细的介绍,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胸部影像学的应用范围和临床意义。

第二部分:胸部影像学的技术和方法4. 胸部影像学的常见技术在胸部影像学的实践中,常见的技术包括X线检查、CT扫描、MRI等,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医生获取到不同角度和层面的胸部影像,从而更全面地了解胸部结构和组织的情况。

5. 《肺和心血管放射学第3版 2023》中的技术介绍在新版的《肺和心血管放射学第3版 2023》中,对于胸部影像学的各项技术和方法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解读。

读者可以通过这些内容了解最新的影像学技术在胸部影像学中的应用,以及在临床实践中的意义。

6. 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胸部影像学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肺和心血管放射学第3版 2023》中对于未来胸部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和预测,让读者能够对行业发展有更清晰的认识。

第三部分:胸部影像学在临床中的应用7. 肺部疾病的诊断和监测胸部影像学在肺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肺部影像的检查,医生可以准确地了解肺部疾病的情况,为患者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

8. 心脏和血管疾病的影像学诊断除了肺部疾病外,胸部影像学还在心脏和血管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后习题解答1-1 产生X 射线需要哪些条件?答:这个题目实际上把高速电子轰击靶产生X 射线这一事实在条件上予以明确。

首先要有产生电子的阴极和被轰击的阳极靶,电子加速的环境条件即在阴极和阳极间建立电位差,为防止阴极和阳极氧化以及电子与中性分子碰撞的数量损失,要制造压强小于4-Pa 的真空环境,为此要有一个耐压、密封的管壳。

1-2 影响X 射线管有效焦点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有效焦点大小的因素有:灯丝大小、管电压和管电流、靶倾角。

1-3 在X 射线管中,若电子到达阳极靶面的速度为1.5⨯810ms -1,求连续X 射线谱的最短波长和相应的最大光子能量。

答:此题的思路是由动能公式221v m 求出电子的最大动能,此能量也是最大的光子能量,从而求出最短波长。

但当速度可与光速c=3⨯810ms -1相比较时,必须考虑相对论效应,我们可以用下面公式求出运动中电子的质量 kg 3023122010052.1)2/1(11011.9/1--⨯=-⨯=-=c m m e vkeV 8.731018.1)105.1(10052.121211428302max =⨯=⨯⨯⨯⨯==--J m h e v ν nm 0169.0max min ==νλh hc此题的结果告诉我们,管电压为73.8KV 。

反过来,如果知道管电压,求电子到达阳极靶表面的电子速度时,同样需要考虑相对论效应。

1-4 下面有关连续X 射线的解释,哪些是正确的?A .连续X 射线是高速电子与靶物质轨道电子相互作用的结果;B .连续X 射线是高速电子与靶物质的原子核电场相互作用的结果;C .连续X 射线的最大能量决定于管电压;D .连续X 射线的最大能量决定于靶物质的原子序数;E .连续X 射线的质与管电流无关。

正确答案:B 、C 、E1-5 下面有关标识X 射线的解释,哪些是正确的?A .标识X 射线是高速电子与靶物质轨道电子相互作用的结果;B .标识X 射线的质与高速电子的能量有关;C .标识X 射线的波长由跃迁电子的能级差决定;D .滤过使标识X 射线变硬;E .靶物质原子序数越高,标识X 射线的能量就越大。

正确答案:A 、C 、E1-6 影响X 射线能谱的因素有哪些?答:电子轰击阳极靶产生的X 射线能谱的形状(归一化后)主要由管电压、靶倾角和固有滤过决定。

当然,通过附加滤过也可改变X 射线能谱的形状。

1-7 影响X 射线强度的因素有哪些?答:X 射线在空间某一点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X 射线传播方向上的单位面积上的光子数量与能量乘积的总和。

可见,X 射线强度是由光子数目和光子能量两个因素决定的。

影响X 射线强度(量与质)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增加毫安秒,X 射线的质不变、量增加,X 射线强度增加;增加管电压,X 射线的质和量均增加,X 射线强度增加;提高靶物质原子序数,X 射线的质和量均增加,X 射线强度增加;增加滤过,X 射线的质增加、但X 射线的量减少,X 射线强度减少;增加离X 射线源的距离,X 射线的质不变,X 射线的量减少,X 射线强度减少;管电压的脉动,X 射线的质和量均减少,X 射线强度减少。

1-8 原子放出X 射线前是静止的,为了保持活动不变,当它发射X 射线时,原子经历反冲。

设原子的质量是M ,X 射线的能量为h ν,试计算原子的反冲动能。

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利用X 射线的动量和能量的关系:ch p ν=。

根据动量守恒,可知:c h p M ν==v 这样,原子的反冲动能2222)(21Mch M ν=v 1-9 X 射线摄影中,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对影像质量和患者防护各有何利弊?答:诊断放射学中的光电效应,可从利弊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有利的方面,能产生质量好的影像,其原因是:①不产生散射线,大大减少了照片的灰雾;②可增加人体不同组织和造影剂对射线的吸收差别,产生高对比度的X 射线照片,对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有好处。

钼靶乳腺X 射线摄影,就是利用低能X 射线在软组织中因光电吸收的明显差别产生高对比度照片的。

有害的方面是,入射X 射线通过光电效应可全部被人体吸收,增加了受检者的剂量。

从全面质量管理观点讲,应尽量减少每次X 射线检查的剂量。

康普顿效应中产生的散射线是辐射防护中必须引起注意的问题。

在X 射线诊断中,从受检者身上产生的散射线其能量与原射线相差很少,并且散射线比较对称地分布在整个空间,这个事实必须引起医生和技术人员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另外,散射线增加了照片的灰雾,降低了影像的对比度,但与光电效应相比受检者的剂量较低。

1-10 0.5cm 的铝将单能X 射线强度衰减到46.7%, 试求该光子束的HVL 。

答:此题是衰减规律的简单应用。

根据衰减规律x e I I μ-=0,可知:μ5.000%7.46-=e I I ,从而求得线性衰减系数=μ 1.523cm 再根据半价层HVL 与线性衰减系数μ的关系:693.0=⋅μHVL ,得: HVL =0.455cmAl1-12 已知入射光子的能量为νh , 散射角为ϕ,试求散射光子的能量。

并分析低能入射和高能入射光子在90˚方向上光子散射的情况。

电子的静止能量为2e c m 。

答:由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可得,散射光子能量ν'h 为:)cos 1(1ϕανν-+='h h α为入射光子能量h ν和电子的静止能量20c m 的比值,2e c m =0.511MeV 。

当090=ϕ时,ανν+='1h h 。

由于αα>+)1(,故αννh h <'=0.511MeV ,这说明,不管入射X 射线光子的能量有多高,090散射光子的能量最大不超过0.511MeV 。

1-13 X 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x e I I μ-=0的适用条件是什么?答:x e I I μ-=0的适用条件是:单能、窄束、均匀物质。

2-18 普通 X 射线摄影像与 X -CT 图像最大不同之处是什么?答:普通 X 射线摄影像是重叠的影像,而 X -CT 图像是数字化的断层图像。

2-21 何谓层厚? 它与哪些因素有关?答:层厚的本意系指断层的厚度。

对于传统 CT 和单螺旋 CT 通常层厚由 X 线束在扫描野中心处扫描断层的有效厚度决定,这个厚度一般用扫描野中心处层厚灵敏度曲线的半高宽表示。

影响层厚的因素有准直器的准直孔径,检测器的有效受照宽度(尤其是 MSCT ),内插算法等。

以横断面为例,凡是影响在断层内外沿人体长轴方向的 X 射线能量分布情况的因素都将影响层厚的有效厚 度。

2-30 何谓螺旋数据? 何谓螺旋插值? MSCT 为什么要进行螺旋插值? 螺旋内插方式有哪些?答:螺旋CT 扫描采集数据的过程中因受检体随扫描床的不断移动,故使采集到的数据不是取自对同一断层扫描的采集结果,这些不是取自同一断层的采样数据称为螺旋数据。

在螺旋CT 的重建中,必须安排螺旋圈间采样数据的内插,用以合成平面(即同一断层内的)采样数据,以补充欲重建图像所对应的同一断层内的采样值。

所以要这样做的原因是:由传统的重建理论知,为重建一幅断层图像而使用的采样数据, 必须是取自对同一断层扫描的结果(传统CT 的采集数据就是对同一断层扫描获取的,并据此重建一幅断层图像);而螺旋CT 扫描采集数据的过程中因受检体随扫描床的不断移动,故使采集到的数据不是取自对同一断层扫描的螺旋数据,螺旋CT 扫描数据采集点的空间位置不断离开起始点所在的断层。

为了得到同一断层的数据并据此来重建一幅断层图像,就必须根据不是取自同一断层的螺旋实测采样值,通过某种计算即所谓的内插算法来获取重建所需要的属于同一断层内的采样数据(即这些为了重建同一断层图像所需要的采样数据, 并非象传统CT 那样是由真实的扫描过程所采集到的,而是通过插值算法求出来的)。

螺旋内插分为线性内插和非线性内插。

线性内插分为360°线性内插和称为标准型的180°线性内插。

非线性内插有清晰内插和超清晰内插等。

最常用的是180°线性内插。

完成螺旋插值运算功能的部件叫螺旋内插器。

2-36 图像噪声有哪些? 如何定量估计图像噪声?答:图像噪声有量子噪声,还有电子测量系统工作状态的随机变化而产生的热噪声,以及重建算法等所造成的噪声。

这些噪声随机不均匀分布在图像上的反应或表现,统称为图像噪声。

噪声会使得匀质体CT 像上各像点的CT 值不相同。

噪声的存在表现在CT 值的统计涨落上。

增大X 射线的剂量可以减小图像噪声。

图像噪声可以用像素CT 值的标准偏差来表示或估计CT 图像的噪声量可用扫描水模的方法来测定,然后用观察感兴趣部分的图像处理技术显示该部分CT 值的标准偏差。

可以用它来估计CT 值在平均值上下的起伏程度,并以此来估计图像的噪声量。

3-7为什么T1 会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长?答:自旋核处于不同的分子环境中有不同的共振频率,这样自旋核就有一定的共振频率范围,而样品热弛豫跃迁的电磁波谱范围是很宽的,但总有一部分和自旋核共振频率范围相重叠,总的趋势是当环境温度越高时重叠的部分越小,样品内发生的受激辐射的概率减少,从而使T1 延长。

4-1 如何理解加权图像?答:磁共振成像是多参数成像,图像的灰度反映了各像素上MR 信号的强度,而MR 信号的强度则由成像物体的质子密度、纵向弛豫时间T1、横向弛豫时间T1等特性参数决定。

出于分析图像的方便,我们希望一幅MR 图像的灰度主1要由一个特定的成像参数决定,这就是所谓的加权图像。

例如图像灰度主要由T1 决定时,就是T1 加权图像;主要由T2决定时,就是T2 加权图像;主要由质子密度决定时,就是质子密度加权图像。

通过选择不同的序列参数,可以获得同一断层组织无数种不同对比情况的加权图像,以便在最大限度上显示病灶,提高病灶组织和正常组织的对比度4-2简述SE 序列时序和180脉冲的作用。

答:(1)SE 序列时序为先发射90°射频脉冲经过时间t=1/2T E 后,再发射180脉冲,当t=Te时出现回波峰值,开始采集信号。

(2)90°脉冲使M0倒向y‘轴,由于B0 的不均匀性造成各个核磁矩旋进的角速度不同,相位很快散开。

经时间T I 后,在x’方向施以180°脉冲使得所有自旋磁矩都绕x‘轴旋转180,但并不改变旋进方向,所以互相远离的核磁矩变为互相汇聚的磁矩,最后汇聚于- y‘ 轴上,使去相位状态的自旋核重新处于同相位状态,抵消了磁场不均匀造成的影响。

4-3试分析自旋回波T1 加权、T2 加权的条件及图像对比度形成原理。

答:(1)选择短T E 和短T R,实现T1加权。

选择长T E 和长T R 实现T2 加权。

(2)SE 序列T1 对比度的形成:T1 加权像的对比度主要由T R 决定,T1 大的地方I 值小,图像呈现弱信号;T1 小的地方I 值大,图像呈现强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