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效果观察论文
小儿静脉留置针不同封管方法的效果观察

【 bt c 】 o jc v T vlae h f cs f iee t tos r aigtb s fnrvn u d el g A s at r bef e oea t tee et o f rn h d os l e t eo sn w ln i u f df me f e n u oi a i i
结果 IA和 IB组两亚组保 留天数 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 5 oⅡA和 ⅡB两个亚组 比较肝 . 0
素盐水不 同封管位 置对堵 管发生率的影响 ,结果差异具有 统计 学意义 (P . J<0 5 o结论 0
封管效果更为可靠 。 【 关键 词 】 儿 科 ;浅静 脉 留置针 ;护理
NSgo pwi fso f oma aie wi inf a t tt t a i ee c ( <00 . h ru ih ru t i u ino ml r l l , t asg ic nl sai i l f rn e P hn 2 n s n h i y sc df .5)T ego pwhc
i t v n u d l n e dewe ec mp r d Re u t HSg o pwi f s n o e a i e s d u wa u e ir o nr e o s n wel gn e l r o a e . s l a i i s r u t i u i f ml p rn o i m s p ro hn o 2 h s t
(尸<00 C n lso s Mane a c ouino e aiesdu wi ls fh r i wi hn f rc a e ig .5 o cu in itn n esl t f p rn o i m t coeo eoi ns t igo ( h rsa n o h h t g c t l
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探讨

1 临床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临床 资 料 及 分 组 方 法 选 择 2 0 . 0 6年 1 2月 ~ 2 0 0 7年 4
的发 生 率 。结 果
C组 与 A 组 , C组 与 B组 , 组 与 B组静 脉 留 置 针 留 置 时 间 , 管 发 生 率 无 统 计 学 意 A 堵
可来福接 头
义 ( > 0 0 ) D 组 与 A、 、 P . 5; B C三 组 ( 管 液 组 ) 封 比较 , 异 具 有 显 著 性 ( < 0 0 ) 结 论 差 P .1 。 在 儿 科 静 脉 键 词 】 小 儿静 脉 留 置针 关 封 管 方 法
月 住 院 患 儿 使 用 静 脉 留 置 针 者 1 0例 , 种 : 生 儿 感 染 2 5 病 新 8
分 离 时 可 自动产 生 瞬 间 正 压 , 留 置针 软 管 内 液 体 向 前 推 进 , 将
防 止血 液 返 流 形 成 血 栓 , 需 再 另 外 封 管 。观 察 四组 静 脉 留 无 置 针 留置 时 间及 堵 管 的 发 生 率 。 1 4 统 计 学处 理 .
作者单 位: 五河 县 人 民 医 院 邮 编 2 30 33 0 收稿 日期 2 0 —0 — 1 08 4 5
留置 针 留置 时 间用 ( 表示 , 用 t ± ) 采 检
验 ; 管 发 生 率 用 。 验 。 堵 检
A、 、 D 四组 静 脉 留置 针 平 均 留 置 时 间 、 管 的 发 生 率 B C、 堵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封管探讨

4 讨 论
液体 , 将输液器调节器调至最大 , 进液 3— 4 ml , 时间为 6 0 s . 在液 面继续 下 降 的过程 中, 双手将 留置针尾部的延长管双折后 夹人关 闭夹 , 同时应避 免 挤压针头一侧 的延长管 , 减少血液 回流的机会 , 最后 拔除头皮 针。 2 . 2输 液器挤 压封管法 B组 5 O名患儿即在输 液即将结 束时 , 将输 液 器 的调 节 器 调 至 最 大 , 将 刺人肝素 帽内的输液器头 皮针向外拔 出 2 / 3 , 然 后一手 固定针柄 , 准备拔针 , 另一手 将输液 器茂 菲滴管 上端反 折 , 同 时用 力挤压茂菲滴管 , 使茂菲滴管下端的液体迅速进入血管约 3~5 ml , 将 留置 针 延 长 管 上 的小 夹 子 靠 近 Y 接 口端 夹 上 , 然后拔出头皮针。 2 . 3注射器正压封管法 c组 5 0名患儿 当输 液完毕 时, 关 闭输液器 的 调节器 , 将 抽 有 生 理 盐 水 封 管 液 的注 射 器 与输 液 器 针 头 连 接 , 右 手 先 缓 慢 推注 1—2 ml 封管液 , 然后稍快 推 2~3 m l , 最后 边推余液 边退针 头斜 面至 肝素 帽内使其充满整个管腔 及肝 素帽腔 , 左 手再 将 留置 针延长 管上 的小 夹子靠近 Y接 口端夹上 , 拔掉针 头。英左手 推夹子 时, 不能捏 导管 近段 , 如捏住近段 , 导管腔被压迫而至管腔 内的封管液被挤压 到血管 内, 手 放松 导管腔 复原 , 少许 血 液 回吸收到 导管 腔未 端 , 形成 血栓 而 富春纺 导管 阻
A , J L 血管细 , 长期静脉输液 , 给静 脉穿刺带 来 困难 , 小儿 静脉 留置针 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 可以保护血 管 , 减 少 了息儿 的痛 苦 , 减轻 了患 儿家属 与护士的心理压力 , 同时提高了护理 工作效率 , 在 临床应 用 中深受 护患欢 迎。 封管是该技术成功应用的重要 环节 , 如方法得 当 , 可延长 留置时间 , 防 止并发症的发生 ; 反之则可由于局部 血栓形成而造成 堵管 , 使 留置时间缩 短, 并可诱发静脉炎或渗漏 , 给患者带来不适 , 为此 , 国内对 留置 针的封管 技术进行了较多的研究 , 现 总 结 如 下
不同封管液量对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和效果的观察

… 护 ● , 理园地
不 同封 管 液 量 对 小 儿 静 脉 留置 针 留置 时 间和 效 果 的观 察
【 中图分类号 】 R 4 7 2
【 摘 要】 目的: 探讨 小儿应用静脉 留置针时 , 不 同封 管液量对 留置针 留置时间长短的影响 , 以指导 临床 为小儿采 用适宜的封管液 量。方法: 将1 0 0例使用静脉
留置针的小儿随机 分为实验 组( 采用 0 . 9 %氯化钠溶 液冲管后再 用稀释 的肝素溶液封管) 和对照组( 采用稀释的肝素钠溶液直接 封管) , 观察两组 患儿静脉 留置针 的留置时间。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留置时问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 ( P< O 0 5 ) 。结论 : 小儿静脉留置针 采用先用 0 , 9 % 氯化钠溶液 冲管后再 用稀释 的肝索钠溶 液 封管方法优 于直接用稀释 的肝 素钠溶 液封 管。
; - 撩 t … 曼 … 娶 - - … … 譬 … 妻
. 篓 鬟 囊 ^ ^ . 蕊 揣 篓 黼 r 蠹 曼 要
贾香梅
( 平 山县 医 院儿 科 河北 石 家庄 0 5 0 4 0 0 )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6 3 2— 5 2 8 1 ( 2 0 1 4 ) 0 7
【 关键词 】 J J 、 儿 静脉 留置针 封管液量 留置时间
3 . 讨论 静 脉给药 见效 快效果 好 , 是 临床上常 规给药途 径 , 也是抢 救治疗 病人 的首 选途径。为了更好地减轻 小儿住 院期间静 脉输 液 的痛苦而 使用 了留置针 。我 静脉留置针 已广泛应用于儿 科临床 , 留置 针的 留置时 间与减少 患儿疼 痛、 院儿科病房 常采用输液结束用 2 — 3毫升稀释肝素钠直接封管 的做法 , 堵管和渗 提高家属的满意度 、 减少护士工作 量密切相关 。除 了应 用正确 的封管 方法 , 封 漏 现象时有 发生 , 致使 留置针被迫拔出 , 不 能体现使用 留置针的好处 , 为 了延 长 管液量也 是保证 留置针输液通畅的关键环节 。婴 幼儿外周静 脉比较 薄 , 血管 内 留置时间 , 更好的实现静脉留置针的价值 。为此 我们将 1 0 0例使 用静脉 留置针 径较小 , 加上使用留置针 时局部 的包 扎和 固定 , 使静 脉 血流变慢 , 促 进血 栓形 的s ] , J L 随机分两组, 分别采用先 用生理盐 水冲管后 , 再 用稀释 的肝素钠 溶液 封 成 , 导致 留置针堵塞而影响 留置 时间。肝素钠溶 液为 一种酸性 粘多糖 , 在体内 能防止 血栓形成 , 降低血 液粘稠度 , 另外, 封 管液 管和直接用稀 释的肝素钠溶液封管 , 观察不同封 管液量对小儿静 脉留置针 留置 外应用 时均具有强抗凝作用 , 时间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 量不足也是造成 留置针堵塞 , 浅静 脉炎和 渗液的主要 原因 , 若封针 液 的剂 量不 1资 料 与 方 法 足, 会有一部分药液残 留在针 管末 端 , 长时 问刺激 皮肤 , 容 易引起 静 脉炎。另 外, 药液多次存 留在针管内 , 会使得针管内的微粒 越积越多 , 造 成不 同程度 的堵 1 1 一般 资料 2 0 1 2 年 5月至 1 O月平山县人民医院应用静脉 留置针的住院患儿 1 0 0 例, 年 管 , 浓度高的残 留液 , 对局部 血管壁 的刺 激性较 大, 血 管产生 炎性反应 , 致 使血 龄1 天 一l 4 岁, 随机分为实验组 5 0例和对照组 5 0例 。穿刺 部位为头皮静 脉和 管壁的通透性增加 , 发生渗液现象 。肝索钠作 为一种抗 凝剂 , 如用 量过大 会对 手背静脉。两组患儿穿刺部 位和年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 人体有一定的副作用 , 对于小儿来说更应该慎重 。 . 采用生理盐水 3毫升冲管, 足 1 . 2方 法 以把 留置针 内的药液 冲净, 再用稀释的肝素钠 2毫升封管 , 这样不仅避免 了留置 1 . 2 . 1 选用美 国 B D公司生产的 2 4 G静脉留置针 , 选择相对 比较粗直 、 有弹 针内残留药液对血 管的刺激也 防止 了血栓 的形成。本研究结果 表明 , 实验组平 性、 无静脉瓣且避开分叉处 的血管 ,按照常 规穿刺 法进行 穿刺 , 穿刺 毕均采 用 均留置时间明显长 于对 照组 , 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所 以建 议临床采用先用 生理 3 M无菌透 明敷贴 以穿刺点为 中心平整黏贴进 行固定并记 录置管时间 。输液 完 盐水冲管, 再用稀释的肝素钠液封管 的方法 。 毕, 实验组用生理盐水 3 毫升冲管后 再用 5 U / m l 的肝 素液 2 — 3 m l 封管 , 对照 组直接用 5 U / m l 的肝素液 2~ 3 m封管 . . . . 参 考 文 献 1 . 2 . 2观察 指标 : 观察 并记 录堵管 、 浅静 脉炎 和渗漏发 生率及 留置 针使 用 [ 1 ] 陈咏梅.儿科静脉 留置针封管技术 的探 讨[ J ] . 中国实用护理 杂志, 2 0 0 7 , 2 3 天数。 ( 8 ) : 4 8 [ 2 ] 饶庆华, 元风 , 李宝丽, 等. 小儿浅静脉 留置套管针临床应用 中相关问题研 究 I . 2 3统计学分析 : 采用百分率和 x 2检验对数据进行 统计 学分析 。 [ J ] . 护士进修杂志 , 2 0 0 0 , 1 5 ( 5 ) : 3 0 0 - 3 0 1 . 2 . 结果( 见表 2 、 表3 ) 表 2结果表明 , 实验组 5 O例患儿 中, 堵管 、 浅静 脉炎、 渗漏 的发生率为 8 %、 [ 3 ] 何华 , 刘利 , 张敏, 等.静滴肝素联合硫酸 镁湿热敷预 防 P I C C早期静脉 炎的 2 %、 6 % 。各种非正常拔管总发生率为 1 6 %。对 照组 5 O例患儿 堵管 、 浅静脉炎 临床观察[ J ] . 现代 护理 , 2 0 0 6 , 1 9 ( I 2 ) : t 7 8 8 . 4 ] 黎燕清 , 李卡 露. 国 内静 脉 留置针 临床 应 用新 进 展 [ J ] 护 士进 修 杂志 , 和渗漏发生率为 2 0 %、 2 2 %、 1 4 %。各种非正常拔管总率为 5 6 %。对照组堵 管、 [ 浅静脉炎 、 渗漏 的发生率 明显高于实验组 。 2 0 0 7, 2 2 ( 1 ): 2 5. 表 2 两组患儿堵管、 浅静脉炎和渗漏发生率 ( %) [ 5 ] 高爱霞.静脉 留置针肝 素封管液对患者 出凝血功能 的影响[ J ] . 齐鲁 医学杂 志, 2 0 0 2 , 1 7 ( 4 ) : 3 5 5 . [ 6 ] 周霞, 高红梅 , 周艳.静脉 留置针在小儿激发试验 中的应用 [ J ]. 中国实用 护
儿科静脉留置针及封管技术探讨

儿科静脉留置针及封管技术探讨儿科患者生性好动,血管细小,静脉输液难度较大,且容易跑针,静脉留置针的应用给儿科护士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减少了频繁穿刺给患儿带来的伤害,同时也大大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因此,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倍受儿科护士青睐。
与此同时,怎样封管使留置时间延长,且不易堵管成为儿科护士关心的首要问题。
封管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封管的效果,封管效果好能够较长时间保证管道不堵塞,减少护士工作量,而封管效果的好坏与静脉留置针的堵管有直接关系。
一、静脉留置针技术(一)留置针的选择选择合适血管粗细的留置针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应根据患儿不同年龄及病情选择相应型号的静脉留置针,婴幼儿一般选用套管较细的24G,而手术及较大年龄的患儿可选用24G、22G 的留置针。
(二)安全留置部位的选择小儿静脉留置针可选择留置的部位较多,有头皮静脉、四肢浅静脉,腋静脉,颈外静脉、腹股沟静脉等,不同的留置部位留置时间有明显的差异。
新生儿、婴幼儿静脉穿刺首选头皮静脉,其次为上肢静脉,但有颅内出血、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患儿为了减少搬动,防止出血加重,应尽量避免头皮穿刺。
(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为了保证留置针的安全应用,在留置针穿刺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用2%碘伏棉球环形或平行消毒皮肤2遍。
消毒范围的直径要大于8c m。
每日输液前用2%碘伏棉球消毒肝素帽及留置针栓部2遍后,取下肝素帽连接输液器。
输液完毕后,严格按无菌操作技术用肝素盐水3m l(1∶100)冲管扣上肝素帽,然后用无菌纱布将肝素帽边同套管针翼部包扎固定。
穿刺部位皮肤每日用碘伏或碘酊、酒精消毒一次。
并盖以透明的无菌敷贴,标明置管日期和时间,连续输液者应每天更换输液管1次,肝素帽至少每周更换一次。
1、操作要熟练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术起初难度较大,无菌要求严格,因此,护士应熟练掌握普通静脉穿刺操作前护士心里应保持镇静。
选择血管时宜选择近端、粗直、弹性好的,操作过程中适当控制输液的速度,减少对血管壁的侧压,以减少对血管的机械性损伤,使静脉留置针发挥其最好的功能,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静脉留置针不同封管方法效果的研究

静脉留置针不同封管方法效果的研究李静【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不同封管液对静脉封管及临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348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编号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肝素液,B组采用生理盐水封管液,C组采用枸橼酸钠保养液封管,观察其效果.结果 3组患者液体外渗发生率,C组低于A、B组分别为13.93%、11.93%、3.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套管堵管发生率B组明显高于其他2组,A、B、C 3组分别为6.56%、20.18%、8.55%,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炎发生率B组较高为8.26%,A、C 2组分别为4.10%、2.56%,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留置时间C组时间最长为(86.2±27.7)d,B组为(58.9±19.8)d,3组分别两两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钠作为封管液封管并发症相对较少,封管时间相对较长,减轻了患者痛苦,方便了临床值得推广.【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6(022)006【总页数】2页(P57-58)【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封管;效果;研究【作者】李静【作者单位】辽宁 117000 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体检中心【正文语种】中文随诊医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进步,静脉留置针早已成为临床护理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
静脉留置针俗称套管针,具有柔软、留置时间长等特点。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不仅能够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还能减少患者的病痛,为患者的抢救等赢取宝贵的时间,受到患者及临床的广泛青睐。
但静脉留置针带来的各种并发症也随之产生,静脉留置针的封管也成为广大学者研究的一项课题[1]。
感染是静脉留置针报道最多的并发症[2],因此,使用不同的静脉留置针封管液,预防医院感染也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1.1 一般资料选取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348例患者,其中男155例,女193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65.7±5.1)岁,患者所犯疾病均为心内科常见病,其中心肌梗死72例、冠心病60例、心绞痛44例、心肌炎65例、心律失常及不齐50例、高血压57例。
静脉留置针封管技术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

组用0 . 9 %氯化钠进行封管 , 最后得出结论 : 输液器 原液的压力可以替代用注射器推注生理盐水封管 , 操作简便 , 经济实用。 因高渗溶液可增加静脉炎及堵 管 率 的发生 , 不 可作为 封管 使用 。 2 封 管 方法 2 . 1 注射器推注法 2 . 1 . 1 两种针头封管效果 比较 注射器推注法有两 种方法 :一种是注射器抽封管液常规消毒肝素帽针 头刺入 0 . 3 ~ 0 . 4 c m 后采 取 正压 封 管 。另 一 种 方法 将 抽有封管液的注射器直接接输液头皮针乳头, 采取 正压封管。高玉兰等I 8 J 研 究结果显示 : 用注射器直接 接输液头皮针的方法 , 堵管 、 静脉肿胀及套管回血比 针头封管法 明显减少 , 平均保留时间明显增加。 另外 头皮针封管法还可减少无菌操作次数 , 降低污染率 , 简化工作程序 , 临床使用效果明显优于针头封管法。 2 . 1 . 2 不 同容积 注射器封 管效果 比较 樊少 磊翻 经研 究得知 , 在封 管液 的种 类 、 剂量及 封 管方 法 均相 同的 情况下 , 使用 2 0 m l 注射器封管的留置针发生堵管率 最低 , 原因是相 同时间内 2 0 m l 注射器注入的封管液 量大 于 5 m l 、 l O u d注射 器推 人 的量 , 而且 对 血管 壁造 成的压力较大 ,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静脉 留置针的 留置时间, 值得 临床应用和推广。 2 . 2 输液器封管法 输液器封管法是在病人输液 完毕后 ,右手将刺人肝素帽内的钢针 向外拔出 2 / 3 , 左 手拇 指和食 指将 输液 器滴 管上 端 管腔反 折 ,同时 捏住茂菲氏滴管 , 用力挤压 , 让茂菲氏滴管及其下端 部分 管 内的液 体持 续压 至 血管 内 ,待输 注液 面至 下 端管腔 1 / 2时 , 将针头拔 出, 即封管结束 。封管液选 择病人 当天液体 中的等渗溶液 。 刁建君【 q 认为 , 利用 输液器的原液压力封管法能替代传统的肝素液封管 法, 具有操作简便 、 节省资源等优点 。 2 - 3 可来福无针密闭输液接头 的应用 可来福无 针密闭输液接头因其特殊的结构, 当输液完毕拔针后 , 可来福接头会产生一个正压 , 将液体向前推进 , 防止 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 观察组用等渗输液原液 , 对照 血液回流 , 堵塞留置针 , 可避免单独使用套管针存在 的问题 。张淑梅等[ 1 】 认 为无针密 闭输液接头在静脉 作者单位 : 安徽省第二人 民医院 合肥 2 3 0 0 1 1 治疗 中优于普通套管针肝素帽 ,而且可明显提高药 2 0 1 3 — 0 5 — 2 0 收稿 , 2 0 1 3 — 0 7 — 0 1 修回
小儿静脉留置针2种不同固定方法的效果观察

小儿静脉留置针2种不同固定方法的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1-06-09T10:04:06.10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1期供稿作者:吕不亚[导读] 静脉留置针又叫套管针,具有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不易穿破血管等优点。
吕不亚(湖南省长沙市第一医院湖南长沙 410005)【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1-0051-02【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的最佳方法。
方法将100名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按照打留置针的顺序单双编号,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按照留置针的操作规程进行穿刺。
对照组穿刺成功后用3M透明敷贴固定,然后用2条医用输液贴固定在3M敷贴肝素帽端及对应端;实验组在穿刺之前先将3M敷贴下三分之一中点处剪一1cm×1cm孔,穿刺后先用1条带棉芯输液贴固定针眼,然后把敷贴穿过肝素帽固定,再用自我粘缠外科绷带环形粘缠(上面一圈与下面一圈不重叠)。
结果实验组留置针脱出、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保留天数也较对照组延长(P<0.01)。
结论改进的留置针固定方法可延长静脉内的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减轻患儿痛苦,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
【关键词】留置针固定方法效果观察静脉留置针又叫套管针,具有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不易穿破血管等优点。
目前,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不必反复穿刺的特点得到病人及医护人员的认可,既可以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又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在儿科的抢救和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
但在实际工作中,会经常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套管针容易脱出、折叠、扭曲,敷贴容易翻卷。
能否成功留置静脉留置针及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仍是困扰护理工作的一大难题[1]。
通过对50名患儿采用新的固定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3月—9月间,我科住院应用留置针患儿100例,男64例,女36例,年龄36天-13岁,平均年龄3.64岁,住院天数6-11天,平均住院天数7.6天,按照打留置针的顺序单双编号,实验组、对照组各50人,两组年龄、体重、住院时间、性别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封管方式及封管液的封管效果。
方法将300例行浅静脉留置针的患者随机分为ⅰ、ⅱ、ⅲ组。
每组在随机分2个亚组,观察对比留置针小开关不同关闭位置的堵塞发生率及封管液的保留时间对堵管发生率的影响。
结果ⅰ组的2个亚组进行的留置针小开关不同关闭顺序堵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0.21,p>0.05),ⅱ组的2个亚组进行的留置针小开关不同关闭位置堵塞管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6.06.p,0.05),iii族的个踏足进行的封管液不同保留时间赌馆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33,p<0.05)。
结论封管时小开关关闭位置靠近套管针延长管起始处,封管效果可靠,肝素盐水封管效果优于生理盐水。
【关键词】儿科;浅静脉留置针;封管;护理
浅静脉留置针又可被称为套管针,其构成物质生物材料,较为先进。
早在30年前,其就已经代替了头皮针的使用,在欧洲国家得到了普遍的推广。
浅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不但在心理方面减轻了患儿的恐惧感、焦虑感,还降低了反复穿刺所带来的痛苦,减轻了家长因担心而出现的心理负担,同时还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
正确的使用封管液,或保持正确的封管方式,可有效降低发生堵塞的几率。
本文选取了300例患儿,对其实施静脉留置针,观察分析封管方法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选取2012年2月-2012年7月于我科治疗的住院患儿,共300例,其中新生儿肺炎10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00例,新生儿窒息17例,早产儿83例,连续输液5天以上,液体成分为抗生素,静脉营养液,改善脑细胞液以及生理盐水等,将以上300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同时每组再随机分成2个小组。
1.2 血管选择头皮静脉中的前额正中经脉、颞浅静脉、手背静脉、四肢静脉,选择四肢静脉要避开关节部位。
1.3 材料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静脉留置针,封管针头为头皮针头及5ml一次性注射器。
1.4 观察指标①套管针在静脉内留置天数;②堵管发生率。
2 方法
2.1 首先对静脉血管进行选择,并采用碘对即将进行静脉留置针处的皮肤进行消毒,消毒范围应保持直径大于8cm。
2.2 穿刺方法大致上与基本的浅静脉穿刺相同,不同点为采取15°-30°角度,于静脉的正上方,直接进行穿刺,观察出现回血现象后,适量对其角度进行较低,并略进针0.2cm左右,将针芯取出,并使软管于静脉内全部进入,最后使用敷贴进行固定。
2.3 封管方法
2.3.1 ⅰ组100例患儿,随机分为ⅰa、ⅰb组,每组50例患儿,所有患儿全部使3ml肝素盐水,其中包括肝素12500u+生理盐水500ml,进行封管。
首先对ⅰa组患者的头皮针略微拔出,直到其只剩下针尖为止,对此组患儿进行3ml推注,直至封管内液只剩下
0.5ml时,推净并拔出针头,将套管针的开关关闭。
ⅰb组50例患儿,可将注射器与头皮针进行直接的连接,然后推注封管液,此组患儿进行3ml推注,直至封管内液只剩下0.5ml时,推净并拔出针头,同时推注推注封管液,对套管针上的开关进行关闭处理,最终将头皮针拔出。
两组中小开关关闭位置均处于套管中央部位。
2.3.2 100例ⅱ组患儿,随机分为ⅱa、ⅱb,每组50例,ⅱa
与ⅱb组封管方法与ⅰb组相同,但是ⅱa组小开关关闭位置尽可能靠近套管针延长管起始处。
ⅱb组小开关关闭位置尽可能靠近套管针延长管部位位置。
2.3.3 ⅲ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ⅲa、ⅲb2个亚组,每组个50例,ⅲa组与ⅲb封管方法与ⅱa组相同,但是ⅲa组用3ml肝素盐水封管,ⅲb组用3ml生理盐水封管。
2.3.4 封管次数每日一次。
3 结果
3.1 ⅰa组与ⅰb组方法比较结果,见表1。
3.2 iia组与iib组方法比较小开关关闭位置靠近套管针延长起始处,堵管发生率低于小开关关闭位置靠换套管针延长管尾部,p<0.05,见表2。
3.3 iiia组与iiib组方法比较两组的留置天数和堵管例数比较,见表3。
4 讨论
正压封管方式为一边进行封管液的推注,一边进行针头的拔出,
此时若所有操作均可保持正确,那么便可最终起到正压封管的效果。
但是因为肝素帽橡胶定具在密度方面是极强的,所以进行推针时,容易发生封管针头被推注套到管针外的情况,影响了正压封管的最终效果,将容易引起堵塞的形成与发生,同时若重新送针,则需要再一次的对肝素帽进行消毒,这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不安全因素发生的几率。
但是若在封管的同时,一边对封管液进行推注,一边对小开关进行关闭,保持一致性,便可以使得小开关直到针头部,全部处于正压状态,实现了正压封管的效果。
选择肝素帽盐水进行封管,便使得外源性的抗凝药物得到增加,促使抗凝作用有所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保留天数。
对于特殊疾病患儿来说,若其发生了危重疾病、血液病及心衰等症状,同时患儿的血液粘稠度增加,那么使用肝素帽盐水封管,便可平衡血管内皮表面的负电荷,使得患儿血液循环得意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并对其血液粘滞度起到降低作用,增加了血液速度,在抗凝方面的作用加强。
在临床上,针对以上难以治疗的病种,多采用肝素进行治疗,对患者的血循环加以改善。
所以肝素封管的使用,不但可有效延长保留天数,在辅助治疗还具有极为显著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曹忆妹,陈妙娟,王九华,等.浅静脉穿刺留置针输液填封技术探讨.中华护理杂志,2005,33(12):714-715.
[2] 张家荣,李翠芳,吕义荣,等.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的探讨.中华护理杂志,2000,35(7):438-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