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与人类——小论文
微生物与人类生活论文

题目:“超级病菌”的温床——阿米巴虫(Topic: "Superbugs" hotbed – amoeba)概述寄生虫感染在非洲,亚洲和中,南美洲甚为普遍,而在其他地区则很少见.从工业发达国家到流行区的旅行者,只要遵守饮食和游泳卫生准则并采取减少暴露的简便措施,常能减少感染的危险.来自流行国的旅游者有时不大可能在发达国家传播寄生虫病,因为工业化国家通常不存在很多寄生虫病传播所需的环境条件,媒介和中间宿主.但通过粪-口途径,输血,器官移植或当地的适宜媒介,仍有可能发生输入性感染的传播.本篇论文的主题就是寄生虫之一:阿米巴虫。
摘要:阿米巴虫是一种小小的单细胞生物,却可以引发牙龈出血、肺炎、水质中毒等97种以上的感染病。
论文围绕问题:“什么是阿米巴虫?阿米巴虫为什么能成为超级病菌的温床?”展开,分为三个部分。
主要研究阿米巴虫的结构特征和致病机理。
并且对一个具体病例——肠道原虫:阿米巴病(内阿米巴病)进行详细论述;最后对阿米巴虫“家谱”提供进化线索展开探究。
现在,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什么是阿米巴虫。
目录:研究内容:……………………………………………………………P4~P15第一部分:什么是阿米巴虫?➢ 1.1 单细胞动物……………………………………………………P4➢ 1.2 阿米巴形态………………………………………………….. P4➢ 1.3 阿米巴生活史………………………………………………P4➢ 1.4 阿米巴致病性………………………………………………P5➢ 1.5 阿米巴实验诊断………………………………….. ………P5➢ 1.6 阿米巴相关案例……………………………………………... P6第二部分:肠道原虫:阿米巴病(内阿米巴病)➢ 2.1 阿米巴病………………………………………………………P7➢ 2.2 病因学和发病机制……………………………………………P7➢ 2.3 症状和体征……………………………………………………P8➢ 2.4 诊断……………………………………………………………P8➢ 2.5 预防……………………………………………………………P9➢ 2.6 治疗……………………………………………………………P9第三部分:研究与探讨➢ 3.1 《Science》最新研究表明:单细胞阿米巴虫成“超级病菌”的温床………………………………………………………………………………… P10➢ 3.2 阿米巴虫“家谱”提供进化线索…………………………… P11论 ……………………………………………………………….. P15考文献 ………………………………………………………………P15 结参研究内容:第一部分:什么是阿米巴虫?1.1单细胞动物阿米巴原虫属肉足鞭毛门(Sarcomastiugophora)、叶足纲(Lobosasida)、阿米巴目(Amoebida)。
论述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论述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微生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早已经定格在有机生命界里,在当今时代以及未来,两者的关系将会越加深远。
其实,微生物一直都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极其有限的空间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们的孰在,它们在食物、土壤、森林以及千万种日常生活环境里发挥着诸多不可替代的作用。
譬如酵母发酵,乳酸菌发酵,蜘蛛捕蝇等都是日复一日见证它们存在的一种示范。
另一方面,我们也日益意识到微生物可以被用来构建我们越来越复杂的生物技术,发掘益生菌;修复环境;描绘社会复杂性;挖掘历史上已知未知事实;开发新抗菌药物和疫苗;生物治疗和基因治疗等等。
慢慢地,创新的应用也确实开始在当今社会里见真章,可以督促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另外,微生物还和人们拥有着相同的抗逆性,随着环境变化,它们也会延续演化过程的变化,从而实现生物机能的调节。
这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研究思维,以及预见未来机能可能性,另一方面也能够以改良个体机能,兴起新型因子以及多样性来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护。
总之,作为一个种类,人类和微生物一直在各处影响、共存与发展,而微生物将作为一种潜在新兴技术,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原动力,发挥重要作用。
浅谈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浅谈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摘要:我们应该时刻意识到,在我们的周围和机体内都有其他生命体与我们共存。
虽然人类与微生物的斗争会无止境地持续下去,但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到我们所处的环境,认识到生态平衡对人类的好处,不要为了发展而牺牲环境,而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那么,人类就能够在这微生物的世界里更好地生存下去.关键字:微生物、人类,祸、福在说明微生物与人类之前,我们首先明确一下什么是微生物。
不了解何为微生物又从何谈微生物与我们人类的关系呢?微生物主要是由一群肉眼看不见的单细胞生物所构成的,其种类之繁多,数目之庞大,超乎我们的相像。
目前,微生物大致分类为细菌、真菌(包含酵母菌和微菌)、藻类和俗称为寄生虫的原虫和蠕虫。
病毒是一种只能在活的生物细胞中复制的简单有机体,严格说来并不能视为一种生物,不过,也被归属于微生物.微生物的分布很广泛,虽然它们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们也常常使工业器材受到腐蚀,使食品及原料腐败和变质,甚至以食物作媒介引起人体中毒、染病、致癌和死亡. 1 、微生物的作用 1.1 微生物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在生物圈内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以异样型微生物为主的分解者,在有机物的矿质化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于生产者一起共同推动着生物内的物质循环,使生态系统保持平衡。
例如,在碳素循环中,地球上90% 的co 2 是由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产生的;在氮素循环中,固氮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都有微生物的活动;在磷和硫的循环中同样也需要各种微生物的活动。
1。
2 微生物与污水处理工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环境污染。
在众多的污水、。
我们生活中的世界,其实是到处布满微生物的世界,从远古时期起人类就和微生物在地球上共处,人类在适应了微生物的同时,又不断遭遇微生物所引起的各种疫病,因此人类与微生物之间就展开了战争。
1929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研究培养葡萄球菌时,偶然发现了青霉素,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抗菌素类药物的诞生。
微生物和人类常见疾病论文

微生物和人类常见疾病摘要:分别由细菌,真菌和病毒引起的人类常见疾病的简单介绍。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乙肝,脚癣.人所以会生病,固然与许多因素有关,但就传染病的病理病因来说,主要是由病原微生物、传染途径和人体抵抗力这三大因素组成的“发生环”所决定的。
作为引起传染病根源的病原菌,只有在其毒力大、数量多的情况下才能引起传染。
在瞬息万变的生活环境中,每天向你袭击的病菌何止十亿、二十亿,那么你是靠什么来保护自己的呢?如果说,健全的皮肤是阻挡多种病原菌侵袭的第一道防线的话,那么皮肤之外还有一些外围防线,能把某些病菌歼灭掉。
有人试验过,一滴泪水加入2000克清水,仍可以消灭至少一种细菌。
因为泪水中含有溶菌酶,抗御细菌的功能极强。
另外,唾液、鼻道上的粘液都是人体的有效防线。
事实上,病原菌有三种。
非细胞型微生物,其体积微小没有典型的细胞结构,没有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宿主活细胞内生长繁殖,病毒就属于这类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其仅有核质、无核膜或核仁,细胞器不完善,包括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和放线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其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内细胞器完整,真菌就属于这类微生物。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分别由细菌,真菌和病毒引起的人类常见疾病。
一、细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容易碰到的由细菌引起的疾病应该算是食源性疾病。
沙门菌病在许多国家都是主要的问题。
沙门菌病属细菌引起,症状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
引起沙门菌病爆发的食物有鸡蛋、家禽和其他肉类、生牛奶和巧克力。
可通过热加工、普通的巴士消毒或烹饪就可将沙门菌杀死。
弧菌病传播广泛,它是由某些弧状菌属细菌引起的,在某些国家其发病例数超过了沙门菌病。
引起这种食源性疾病的食物主要有生牛奶、生的或没有完全加工成熟的禽肉和饮水。
弧菌病严重的健康影响包括剧烈的腹痛、发热和腹泻。
发病者中2到10成会导致慢性健康问题,如反应性关节炎(reactive arthritis)各神经系统异常疾病。
微生物与人类生活

微生物与人类生活
微生物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它们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中,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等,它们可以在土壤、水体、空气和人体内生存繁衍。
虽然微生物在人类生活中不可见,但它们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微生物对人类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有些微生物可以引起疾病,如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等。
而另一些微生物则可以帮助我们维持健康,比如肠道内的益生菌可以帮助我们消化食物,增强免疫力。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用于医疗领域,如抗生素的生产和疫苗的制备等。
其次,微生物在环境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分解有机物,促进土壤的肥沃化;可以参与氮循环、碳循环和硫循环等,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被用于环境修复,如利用细菌降解有机污染物,利用真菌处理废水等。
最后,微生物还可以被应用于食品加工和工业生产。
比如酵母菌可以用于发酵食品,制作面包、酒精和酸奶等;细菌可以用于生产酶和乳酸等化学品。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被用于生物能源的生产,如利用甲烷菌生产生物天然气等。
总的来说,微生物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它们对我们的健康、环境和生产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微生物的研究和应用,以促进人类与微生物的和谐共处。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论文(合集五篇)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论文(合集五篇)第一篇:微生物与人类健康论文论微生物与人类健康摘要:通过分析微生物与食品、医药卫生、工业及农业的关系来说明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关键词:微生物,人类健康,食品,工业,农业,医药卫生,关系引言比起搏击长空的雄鹰和遨游大海的鲸鱼,微生物对多数人来说是比较陌生的,除了生病的时候,平常很难会想起它。
实际上,微生物和人类的关系绝不比高等生物疏远,甚至更加密切。
微生物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巨大:他们清洁环境并使土壤肥沃,他们在食品工艺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在我们的身体里制造维生素。
它们能够在体内外与我们和平共处,其中一些甚至还保护我们免受别的有害微生物的侵犯,当然这也并不排除有些微生物也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伤害,甚至是致命的。
微生物与人类社会和文明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微生物与人类关系的重要性和对于人类文明所作出的贡献以及对于人类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的贡献潜力,都有着光辉的记录并将继续创造者新的功绩。
在现代科学中,对人类健康关系最大、贡献最为突出的应该算是微生物学了。
所以现代微生物学时一个具有许多不同专业方向的大学科,它对食品、工业、农业生态环境及医药卫生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1、微生物与食品的关系1.1微生物在食品中应用的利与弊你能够想象依靠微生物解决温饱问题吗?你能够想象细菌会成为我们的重要食品吗?随着人类的基因图组绘制的日趋完善和克隆技术的不断改进,上面所提出的假想真的有可能在某天变为现实。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就曾预言:“微生物有可能帮助我国过农业关。
”现代微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及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可使人类告别向土地要粮的历史。
当然微生物在食品中的应用并不只是有利的一面。
微生物与食品的关系主要有有益、有害、有益和有害相互转化几种情况。
有益分为直接有益和间接有益,又可进一步分为有益于人体健康和有益于生产;对于食品有害的微生物,有些是微生物自身是病原菌、致病菌,可以引起食品污染,有些是因为这些微生物并无危害,但是其代谢产物有毒性,危害人体健康;还有一些微生物自身不会致病也不会产生有害代谢物,但是其生长繁殖会给生产带来一些影响。
微生物与人类论文

福建农林大学公选课课程论文微生物的双重性课程名称:微生物与人类姓名:学号:学院专业:软件工程成绩:指导教师:肖顺副教授提交时间:2011年5月10 日微生物的双重性摘要:微生物是一把十分锋利的双刃剑,具有双重性,即“有益性”和“残忍性”。
关键词:双重性有益性例子前景残忍性历史病因总结正文:引言:微生物是指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却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
涵盖了有益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健康、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
双重性:然而微生物是一把十分锋利的双刃剑,具有双重性,即“有益性”和“残忍性”。
㈠“有益性”:人类既然能和微生物生活在同个世界里,说明一些和我们紧密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微生物通常是对人体无害的,甚至可以幫助我们消化食物和产生人体所需的物质,如维生素等。
更重要的是当有致病性微生物入侵的时候,人体往往还得靠某些共生菌一起将它们驱逐出去,维护自身机体健康。
其实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有益,甚至是必需的,而且随处可见,如生活中的面包、奶酪、啤酒、抗生素、疫苗、维生素、酶等,这些对于人类的繁衍生息非常重要,是人类生存环境中必不可少的成员。
例子:在我们谈菌色变的同时,某些微生物正在孜孜不倦地造福人类。
⑴工程菌是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加工出来的新型微生物,具有多功能、高效和适应性强等特点。
重要的是工程菌可被用于治理海洋石油泄漏和生产基因工程药物。
我们知道糖尿病是患者胰脏的胰岛B细胞不能分泌胰岛素,血糖过高而致。
科学家们把人的胰岛素基因送到大肠杆菌的细胞里,让胰岛素基因和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相结合。
就是利用这种工程菌技术,解决着人类面临的难题。
除此之外,在发酵工程中工程菌也发挥着一定的功能,可以提高发酵的效率。
⑵现今社会微生物的贡献是无处不在的。
①工业中微生物:酶制剂工业、氨基酸工业、有机酸工业、新材料开发、生物化工、食品工程。
②能源中的微生物: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生物丙酮丁醇。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3篇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第一篇:微生物及其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微生物是指那些肉眼无法看到的微小生命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也十分复杂。
在人体内,微生物既可以是有益的,也可以是致病的。
正因为如此,对微生物的认识与了解,对维护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1. 有益的微生物在人体内,有许多微生物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和防御作用都很重要。
例如,肠道中的某些细菌可以帮助人体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和产生维生素K等生理活动。
此外,还有一些微生物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和免疫激活作用,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预防多种疾病。
2. 致病的微生物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微生物会导致人类感染或者疾病。
例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可以引起食物中毒;超级细菌可以引起难以治疗的感染;流感病毒、肺炎球菌等可以引起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
这些疾病不仅对健康造成了威胁,还可能导致死亡。
针对这些致病微生物的情况,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预防和治疗。
例如,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尽量避免接触或食用可能感染微生物的食物,及时接种疫苗等。
3. 微生物的重要性微生物在人类健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有益的微生物能够帮助人体健康,预防疾病;致病的微生物可以提醒人们注意个人卫生和预防措施,增强对健康的认知和重视。
因此,人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微生物及其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不断加强个人卫生意识和健康知识,做好预防和治疗工作,以保障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第二篇: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微生物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生命体,在人类生活和健康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微生物的益处已经被广泛认可,包括帮助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产生必要的代谢产物,以及增强免疫力等。
但是,微生物中也存在某些致病的细菌、真菌和病毒,可以影响人类的健康。
1. 微生物对身体器官的影响不同类型的微生物会影响不同的身体器官。
例如,口腔和牙齿中的微生物与口腔健康和龋齿有关;肠道中的微生物可以影响肠道健康并对免疫系统产生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与人类
微生物是一类肉眼看不清或者看不见的微小生物。
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类对它们的了解少之又少,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微生物无处不在,它们和人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作用。
在微生物学创建之前,人类曾长期处在“身在菌中不知菌”或“微盲”的无知状态。
这从人类历史上曾遭遇过多次严重瘟疫而大批死亡的惨痛事实就可充分说明,例如鼠疫、天花、肺结核、流感、痢疾和梅毒的大流行。
直到今天,多种新发传染病还在疯狂的残害人类,例如艾滋病、萨斯、禽流感、疯牛病等。
在人类历史上因传染病的大流行而造成的死亡人数要大大超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
作为生物圈中最高物种的人类,也可以因为微生物的肆虐而变得虚弱不堪。
所以,微生物对人类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导致传染病的流行。
在人类疾病中有50%是由病毒引起。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资料显示:传染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所有疾病中占据第一位。
微生物导致人类疾病的历史,也就是人类与之不断斗争的历史。
很多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藻类都可以引起疾病。
从流感、某些癌症到艾滋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微生物引起疾病的致病过程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微生物在我们的体表或体内生长,引起感染而致病;另一种是在我们的体外生长,产生有毒物质,从而引起疾病。
如一些微生物可产生毒素,经由消化道进入人体,引起食物中毒,如肉毒杆菌素、黄曲霉素、毒蘑菇等。
与产毒素微生物相反,感染性病原或寄生微生物,可以在我们的体表面或组织上生长(有些是专性寄生的)。
这些微生物通常从呼吸道或消化道,进入人体,有时也可以由伤口或动物如蚊虫叮咬等而感染;一旦进入体内,这些病原微生物便掠夺宿主的营养、生长繁殖或利用宿主的合成体系合成病原体自身,可引起宿主动物的死亡或产生免疫应答从而防止了病原微生物的进一步生长和繁殖。
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人类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新现和再现的微生物感染还是不断发生,像大量的病毒性疾病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
一些疾病的致病机制并不清楚。
大量的广谱抗生素的滥用造成了强大的选择压力,使许多菌株发生变异,导致耐药性的产生,人类健康受到新的威胁。
一些分节段的病毒之间可以通过重组或重配发生变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流行性感冒病毒。
每次流感大流行流感病毒都与前次导致感染的株型发生了变异,这种快速的变异给疫苗的设计和治疗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而耐药性结核杆菌的出现使原本已近控制住的结核感染又在世界范围内猖獗起来。
另一方面,微生物千姿百态,有些是腐败性的,即引起食品气味和组织结构发生不良变化。
能够造成食品、布匹、皮革等发霉腐烂,甚至以食物作媒介引起人体中毒、染病、致癌和死亡。
工业产品中的微生物也会污染各种工业器材,如金属、仪表、电讯器材、绝缘材料和纺织品等,它们或含有一些可被微生物利用的成分,或因种种原因沾染了或多或少的有机物质,因此,都会受到微生物的侵蚀,使之老化变质。
铝及其合金制品受到微生物的侵蚀。
例如,曾发生过飞机的油槽因受到牙枝霉、铜绿色假单胞菌和弧菌等的腐蚀而漏油。
飞机机翼的内铝壁也受到上述微生物的侵蚀。
钢铁及其制品因长期与水或土壤接触,受到铁细菌、
硫细菌、硫酸还原细菌等的作用而腐蚀。
电子设备、集成电路、绝缘材料等均可受到霉菌的侵蚀,由于霉菌的菌丝能导电,因此常能引起有关设备的失灵。
羊毛、棉纱、尼龙、聚制脂及其制品,也常受到微生物的侵蚀。
污染漾奶、毛的微生物主要有铜绿色假单胞杆菌、微球菌、枯草杆菌、曲霉、青霉等。
污染棉织品的主要是纤维素分解菌群的微生物。
污染尼龙的有球二孢和红曲霉等。
在这些方便,微生物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危害。
当然有些微生物是有益的,它们可用来生产如奶酪,面包,泡菜,啤酒和葡萄酒。
微生物非常小,必须通过显微镜放大约1000 倍才能看到。
比如中等大小的细菌,1000个叠加在一起只有句号那么大。
想像一下一滴牛奶,每毫升腐败的牛奶中约有5千万个细菌,或者讲每夸脱牛奶中细菌总数约为50亿。
也就是一滴牛奶中可能含有50 亿个细菌。
从进化史来看,这些微生物早已适应了人类提供的环境,同时为我们的健康所必需。
就如大肠杆菌,我们的肠道给它们提供了营养和栖息场所,而它们也帮助我们消化许多食物,包括维他命、糖和纤维,与此同时,它们还合成一些我们自身无法合成的维他命。
时至如今,我们肠道内的正常菌已经包括拟杆菌、梭杆菌、双歧杆菌、真杆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放线菌等很多种类,此外,还有一些病毒和原生动物。
在医学上,人类对微生物的利用也不断的造福人类。
最早是弗莱明从青霉菌抑制其它细菌的生长中发现了青霉素,这对医药界来讲是一个划时代的发现。
后来大量的抗生素从放线菌等的代谢产物中筛选出来。
抗生素的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一些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发酵,生产乙醇、食品及各种酶制剂等;一部分微生物能够降解塑料、处理废水废气等等,并且可再生资源的潜力极大,称为环保微生物;还有一些能在极端环境中生存的微生物,例如:高温、低温、高盐、高碱以及高辐射等普通生命体不能生存的环境,依然存在着一部分微生物等等。
看上去,我们发现的微生物已经很多,但实际上由于培养方式等技术手段的限制,人类现今发现的微生物还只占自然界中存在的微生物的很少一部分。
综上所述,微生物和人类的关系密切相关。
既能造福我们,也能毁灭我们。
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微生物约有10万种,有人估计目前已知的种只占地球上实际存在的微生物总数的20%,微生物很可能是地球上物种最多的一类。
微生物资源是极其丰富的,但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仅开发利用了已发现微生物种数的1%。
“Perlman 氏应用微生物学定律”中生动的描述“微生物总没有错,它是你的朋友和微妙的伙伴。
愚蠢的微生物是没有的。
微生物善于做和乐于做任何事情。
微生物比化学家、工程师和其他人机灵、聪明和精力充沛。
如果你会照顾这些小朋友,那么它也会照顾你的未来”所以我们应该从辩证的角度思考和学习,趋利避害、扬长避短。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