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88610

合集下载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1《沁园春》重要字音:沁(qǐn)园春百舸(gě)峥(zhēng)嵘寥廓(kuò)挥斥遒(qíu)漫(màn)江携(xié)来XXX(è)飞舟多音字:汗水可汗数字数典忘祖数见不鲜重要字形:XXX分泌谩骂漫XXX为虎作伥苍茫沧桑阻XXX重要词义:峥嵘:本义形容山势高峻突出,引申为不平常。

挥斥遒:热情奔放,劲头十足。

遒,强劲有力。

激扬:激浊扬清,批评坏的,褒扬好的。

近义词辨析:寥廓:(天空)高原空旷。

辽阔:(土地海洋等)辽远广阔。

.意气: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

也指因主观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

义气: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

如讲义气。

遏制:制止,控制(一般只能是一定程度上的效果)。

遏止:用力阻止住。

如滚滚洪流,不可遏止。

2.《诗两首》紧张字音:彷(páng)徨寥寂(liáo)惆怅(chàng)凄婉(wǎn)颓圮(pǐ)青荇(xǐng)浮藻(zǎo)长篙(gāo)漫溯(sù)斑斓(lán)笙(shēng)箫多音字:看守看见遒劲有劲着迷执著装载记载悄悄悄然重要字形:彷徨惶然惋惜XXX彷徨牌坊惆怅稠密丝绸追溯XXX挑衅河畔斑斓无耻谰言波澜颓圮祭祀杞人忧天紧张词义:彷徨:(苦衷重重)地走来走去,犹疑未定。

颓圮:坍塌,毁坏。

近义词辨析:.积淀:指长时间积累起来的俗、文化。

彷徨:犹疑不决的走来走去。

XXX:自由自在地走来走去。

3.《大堰河——我的保母》【基础知识】重要字音:青苔(tāi)荆棘(jí)火钵(bō)忸(niǔ)怩麦糟(zāo)炖(dùn)肉XXX(jī)XXX(wǔ)叱(chì)骂多音字:XXX薄泥巴拘泥漂泊湖泊青苔舌苔重要字形:碾碎辗转堤堰揠苗助长偃旗息鼓凌侮陵墓棱角忸怩纽扣枢纽紧张词义:典押:把土地和房屋押给他人,换取一笔,到期还款,收回原物。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语文必修一主要包含了三个部分:古文阅读、文言文写作和现
代文阅读。

一、古文阅读:
1. 古文基本功:包括词语的理解、句子的结构分析和句法的理解。

2. 古文的解读方法:包括整体理解、逐句理解和联系上下文理解等。

3. 古文的鉴赏技巧:包括词义、句法和修辞等方面的鉴赏。

4. 古文名篇:《离骚》、《论语》、《长恨歌》等。

二、文言文写作:
1. 文言文的基本功:包括辨析词义、掌握句法和修辞手法等。

2. 文言文的写作技巧:包括行文布局、修辞手法和写作方法等。

3. 文言文作文的注意事项:包括古体文的要求和文言文作文的基本
要求等。

4. 文言文作文的范文:如《赴考示论》、《经心殿》等。

三、现代文阅读:
1. 典型文本的阅读:如小说《红楼梦》和《骆驼祥子》等。

2. 文学常识的学习:包括文学常识的理解和应用。

3. 修辞手法的学习:包括比喻、夸张和对偶等修辞手法的理解。

4. 阅读策略的培养:包括快速阅读、精读和批判性阅读的技巧。

综上所述,高一语文必修一主要包含了古文阅读、文言文写作和现代文阅读三个部分的知识点,需要学生掌握相关的基本功、解读方法、写作技巧和阅读策略等。

(完整word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完整word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字词整理一、给加点字注音峥嵘遏止召唤依偎拣拾炽热颓圮百舸灰烬摇曳彳亍桑梓怪癖摭拾祈祷磕绊焦灼涡流教诲犄角澄澈吝啬纤巧戕害斟酌憎厌甫健不啻偌大慰藉骨骸商榷干瘪妥帖甄别跋涉水泵钦佩啮噬吮吸藐视狭隘思忖墓冢颐养撩起给予累赘横蛮刹那擂鼓悄然炫耀惆怅蒙蔽巷道粘着你象弭寰宇肴馔神裔宅邸眷念静谧奇诡悲怆矫饰墟场烙印绮窗搭讪褪色崎岖田塍匝乾坤谪居翘首蕞尔濠水屹立憔悴徘徊澄澈圈棚烟垢打夯脂粉铭刻丰腴赭色月晕恣意臭鼬粗犷咆哮豁口迷眩涟漪嗥叫蓊郁沮丧忧悒惬意莴苣驯服迸发允诺湍急扳机饿殍艾蒿什刹海煊羊肉乌桕树大龙湫嘎啦声引吭试啼气息屏窒不屈不挠恪尽职守废寝忘食战战兢兢忐忑不安妄自菲薄日臻完善自艾自怜面面相觑瞠目结舌汗流浃背冰冷成坨靡室靡家载饥载渴忧心孔疚小人所腓熠熠闪光魂牵梦萦一饮一啜铩羽而归方兴未艾窗临远阜围炉煮茗愤世嫉俗曝背谈天树枝槎桠二、根据拼音写汉字xiǎn狁gū负悠miǎo rú染chà傺dì造发rèn迁xǐ焦zào huáng惑盘chán耄diéwēi峨tǎn露余huīzhé居xiāo遥仓huángróu合chè退àn淡shǔ光miè视rú动王室靡gǔ不huáng启居四牡kuíkuí贫困liáo倒酒阑灯xiè低徊欷xū根深dì固hàn苑名流hàn动人心按nà不住suǒ然无味huǎng然大悟烟波浩niǎo相yìng成趣风光yǐnǐ美妙绝lún胸jīn洒脱直jié了当震天hàn地千峰万hè暮雨xiāoxiāo奔放不jī毛骨sǒng然司酒行shāng气势pángbó笑mīmītóng孔玛nǎo赤l uǒpánghuáng麻bìniē造迷wǎng抹shā沉miǎn消qiǎn闲xiáliáo廓执zhuójué择晨xīchán绕符lù时máo nì爱chú形áo翔áo游黯dǎn qìn园春逊了一chóu良chén美景gǒu延残chuǎn丝丝入kòu 至高无shàng硕大无péng míng思苦想ànbù就班挥斥方qiúpūpū心跳斑lán多彩百无聊lài疑dòu释然一如jì往完美无xiá开天pì地。

高一语文必修1知识点总结

高一语文必修1知识点总结

高一语文必修1知识点总结高一语文必修1知识点总结高一语文必修1是学生高中语文教材的第一册,主要内容包括文学常识、文言文阅读和写作、现代文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对必修1中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1.文学的概念:文学是人类社会的文化形态之一,通过语言艺术地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和意志。

2.文学的分类:包括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古代文学又可分为文言文和白话文,现代文学又可分为小说、散文、戏剧和诗歌等。

3.文学体裁:指文学作品按照构成形式、内容特点和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不同而划分出的一种作品类型,如议论文、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等。

二、文言文阅读和写作1.文言文的特点:文言文是古代的汉语文学体裁,有一定的古雅和庄重之美,包括古文常用的文体特点、词语特点以及句式特点。

2.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包括理解古文的字义、熟悉古文的词义、理解古文的句法以及把握古文的思想和主题等。

3.文言文的写作技巧:包括积累古文词汇、模仿古文写作、多读古文名篇以及培养独特的古文写作风格等。

三、现代文阅读和写作1.现代文的特点:现代文是指近代以来的文学形式,相较于古代文言文而言,现代文更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更加自由灵活。

2.现代文的阅读:包括理解现代文的字面意思、理解现代文的修辞手法、理解现代文中的符号和象征等。

3.现代文的写作技巧:包括培养敏锐的观察力、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学习修辞手法和修辞技巧等。

四、古诗词和现代诗的赏析1.古诗词的特点:古诗词通常由五言、七言或其他字数构成,形式上要求和声韵格律,内容上常包括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表达个人情感。

2.古诗词的赏析:包括欣赏古诗词的艺术特点、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解读古诗词中的文化内涵等。

3.现代诗的特点:现代诗是近现代以来的一种文学形式,形式上不拘泥于五言或七言,内容上更注重个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

4.现代诗的赏析:包括欣赏现代诗的艺术风格、理解现代诗的暗示和象征、解读现代诗中的意义和价值等。

高一语文科目必修一知识点

高一语文科目必修一知识点

高一语文科目必修一知识点1.高一语文科目必修一知识点篇一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状语。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2)名词用作动词。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打鱼砍柴)(3)名词的意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以……为侣,以……为友)(4)动词的使动用法。

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5)形容词用作动词。

正襟危坐(整理)/渺沧海之一粟(渺小得像……)/不知东方之既白(显出白色) 2.高一语文科目必修一知识点篇二词类活用①名词作状语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席、包、囊: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内立法度,……外连横而斗诸侯(内、外:对内、对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向南、向西、向东、向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响、景: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像影子一样)②名词作动词履而制六合(履:登上)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绳:用破瓮作,用草绳系)子孙帝王万事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安排次序)③动词作名词追亡逐北(亡:逃走的人)3.高一语文科目必修一知识点篇三状语后置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学于余。

3、而耻学于师4、师不必贤于弟子5、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6、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7、吾与子渔樵与江渚之上。

8、相与枕藉乎舟中9、其闻道也固先乎吾4.高一语文科目必修一知识点篇四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判断句)2、蔺相如者,赵人也。

(判断句)3、求人可使报秦者。

(定语后置。

=求可使报秦之人)4、君幸于赵王。

(状语后置。

=君于赵王幸)5、今君乃亡(于)赵走(于)燕。

(省略句)6、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

(省略句)7、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判断句)8、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被动句)9、得罪于大王(状语后置。

=于大王得罪)10、不如因(之)而厚遇之。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1 《沁园春》重要字音:沁(qǐn)园春百舸(gě) 峥(zhēng)嵘寥廓(kuò)挥斥遒(qíu)漫(màn)江携(xié)来浪遏(è)飞舟多音字:汗水可汗数字数典忘祖数见不鲜重要字形:沁香分泌谩骂漫江惆怅为虎作伥苍茫沧桑阻遏碣重要词义:峥嵘:本义形容山势高峻突出,引申为不平常。

挥斥遒:热情奔放,劲头十足。

遒,强劲有力。

激扬:激浊扬清,批评坏的,褒扬好的。

近义词辨析:寥廓:(天空)高原空旷。

辽阔:(土地海洋等)辽远广阔。

意气: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

也指因主观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

义气: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

如讲义气。

遏制:制止,控制(一般只能是一定程度上的效果)。

遏止:用力阻止住。

如滚滚洪流,不可遏止。

2.《诗两首》重要字音:彷(páng)徨寂寥(liáo) 惆怅(chàng)凄婉(wǎn)颓圮(pǐ)青荇(xǐng)浮藻(zǎo)长篙(gāo) 漫溯(sù)斑斓(lán) 笙(shēng)箫多音字:看守看见遒劲有劲着迷执著装载记载悄悄悄然重要字形:彷徨惶然惋惜哀婉彷徨牌坊惆怅稠密丝绸追溯朔风挑衅河畔斑斓无耻谰言波澜颓圮祭祀杞人忧天重要词义:彷徨:(心事重重)地走来走去,犹疑不决。

颓圮:坍塌,毁坏。

近义词辨析:沉淀:指沉到溶液底层的难以溶解的物质,比喻凝聚,积累。

积淀:指长时间积累起来的习俗、文化。

彷徨:犹疑不决的走来走去。

倘佯:自由自在地走来走去。

3.《大堰河——我的保姆》【基础知识】重要字音:青苔(tāi)荆棘(jí)火钵(bō)忸(niǔ)怩麦糟(zāo) 炖(dùn) 肉团箕(jī) 凌侮(wǔ) 叱(chì)骂多音字:瓦菲菲薄泥巴拘泥漂泊湖泊青苔舌苔重要字形:碾碎辗转堤堰揠苗助长偃旗息鼓凌侮陵墓棱角忸怩纽扣枢纽重要词义:典押:把土地和房屋押给别人,换取一笔,到期还款,收回原物。

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归纳一、语文。

1. 现代文。

- 字词积累。

- 重点生字词,如“彷徨(páng huáng)”“寂寥(jì liáo)”等,要准确掌握其读音、字形和字义。

- 词语辨析,像“遏制”与“遏止”,“遏制”着重于控制,“遏止”侧重于阻止。

- 文学体裁与手法。

2. 文言文。

- 实词虚词。

- 常见实词,如“爱”有“爱护”“喜爱”“吝惜”等义项,在“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中是“吝惜”的意思。

- 虚词“之”的用法多样,可作代词(“君将哀而生之乎”中的“之”指代“我”)、助词(“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的“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古之学者必有师”中的“之”相当于“的”)等。

- 句式。

- 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被动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倒装句(宾语前置“何陋之有”、状语后置“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等)。

二、数学。

1. 集合。

- 集合的概念与表示。

- 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不同的对象所组成的整体。

可以用列举法(如A = {1,2,3})、描述法(如B={xx>0,x∈ R})来表示集合。

- 集合间的关系。

- 包含关系:若集合A中的元素都在集合B中,则A⊆ B。

当A⊆ B且B⊆A时,A = B。

- 真包含关系:A⊂neqq B表示A是B的真子集,即A中的元素都在B 中,但B中存在元素不在A中。

- 集合的运算。

- 交集A∩ B={xx∈ A且x∈ B},例如A = {1,2,3},B={2,3,4},则A∩ B = {2,3}。

- 并集A∪ B={xx∈ A或x∈ B},对于上述A和B,A∪ B={1,2,3,4}。

- 补集,设全集为U,A是U的子集,则∁_UA={xx∈ U且x∉ A}。

2. 函数。

- 函数的概念。

- 设A,B是非空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y = f(x)与之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一语文必修一是语文课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涵盖了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以及基础语法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将学习到很多重要的知识点,对于学好这门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就来总结一下高一语文必修一的知识点。

一、古代文学1.《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包含了诗人们丰富的情感与对社会现实的认识。

2.《楚辞》: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它是以楚地民间歌谣为基础,有着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狂热情绪。

3.古诗文鉴赏:学习和欣赏古代名家的作品,了解古代文化、人生哲理以及修辞手法等。

二、现代文学1.白话小说:白话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先驱,它运用了口语化的文字,更贴近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

2.课外阅读:通过阅读名著,能够开拓自己的思维,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并培养审美情趣。

3.文言文阅读:通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学习古人的见解和思考方式,感受古人的智慧。

三、基础语法1.词类分类:学习词汇的分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和用法。

2.句子成分:了解句子的主、谓、宾等基本成分的概念和作用,能够正确分析句子的结构。

3.从句和主谓结构:学习从句的种类和基本用法,以及主谓结构的构成和运用。

四、修辞手法1.比喻和拟人:通过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增强表达的效果。

2.排比和对偶:通过排比和对偶的句式安排,使文章的语言更加优美、整齐。

3.夸张和反问:通过夸张和反问等手法,使文章更加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五、阅读理解1.阅读技巧:学习使用标点符号、揣摩上下文等阅读技巧,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2.文本分析:通过对文章的结构、主题、情节等进行分析,能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

六、写作技巧1.议论文写作:学习运用论证和驳斥等写作技巧,提高论述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2.议论文素材:学习收集和整理素材,能够为论述提供有力的证据和例子。

3.作文表达:通过大量的练习,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使文章的表达更加准确、生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1 《沁园春长沙》重要字音:沁(qǐn)园春百舸(gě) 峥(zhēng)嵘寥廓(kuò)挥斥方遒(qíu)漫(màn)江携(xié)来浪遏(è)飞舟多音字:汗水可汗数字数典忘祖数见不鲜重要字形:沁香分泌谩骂漫江惆怅为虎作伥苍茫沧桑阻遏碣石重要词义:峥嵘:本义形容山势高峻突出,引申为不平常。

挥斥方遒:热情奔放,劲头十足。

遒,强劲有力。

激扬:激浊扬清,批评坏的,褒扬好的。

近义词辨析:寥廓:(天空)高原空旷。

辽阔:(土地海洋等)辽远广阔。

意气: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

也指因主观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

义气: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

如讲义气。

遏制:制止,控制(一般只能是一定程度上的效果)。

遏止:用力阻止住。

如滚滚洪流,不可遏止。

2.《诗两首》重要字音:彷(páng)徨寂寥(liáo) 惆怅(chàng)凄婉(wǎn)颓圮(pǐ)青荇(xǐng)浮藻(zǎo)长篙(gāo) 漫溯(sù)斑斓(lán) 笙(shēng)箫多音字:看守看见遒劲有劲着迷执著装载记载悄悄悄然重要字形:彷徨惶然惋惜哀婉彷徨牌坊惆怅稠密丝绸追溯朔风挑衅河畔斑斓无耻谰言波澜颓圮祭祀杞人忧天重要词义:彷徨:(心事重重)地走来走去,犹疑不决。

颓圮:坍塌,毁坏。

近义词辨析:沉淀:指沉到溶液底层的难以溶解的物质,比喻凝聚,积累。

积淀:指长时间积累起来的习俗、文化。

彷徨:犹疑不决的走来走去。

倘佯:自由自在地走来走去。

3.《大堰河——我的保姆》【基础知识】重要字音:青苔(tāi)荆棘(jí)火钵(bō)忸(niǔ)怩麦糟(zāo) 炖(dùn) 肉团箕(jī) 凌侮(wǔ) 叱(chì)骂多音字:瓦菲菲薄泥巴拘泥漂泊湖泊青苔舌苔重要字形:碾碎辗转堤堰揠苗助长偃旗息鼓凌侮陵墓棱角忸怩纽扣枢纽重要词义:典押:把土地和房屋押给别人,换取一笔钱,到期还款,收回原物。

天伦:指父子、兄弟等关系。

瓦菲:生长在瓦缝中的野草。

凌侮:欺凌,侮辱。

近义词辨析:养育:抚养和教育。

养活:供给东西使生活。

第二单元(《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一.通假字(解释加点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2.共其乏困(共,通“供”)3.秦伯说(说,通“悦”4.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5.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返回)6. 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8. .要项伯(“要”通“邀”,邀请)9. 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10. 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的意思)11.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卒”通“猝”,突然) 12.不可不蚤来(“蚤”通“早”)13.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二.古今异义(解释加点字)1.行李之往来((古义:出行的人)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那人)4.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5.持千金之资币物(古义:礼品)6.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7.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古义:袒露一只臂膀) 8.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的侍卫)9.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古义:投击) 10.断其左股(古义:大腿)11.沛公居山东时(古义:崤山以东)12.约为婚姻(古义:结为儿女亲家)1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意外的变故)14.将军战河北(古义:黄河以南,黄河以北)三.词类活用(解释加点字)1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同下文“秦军”)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3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4越国以鄙远((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方的土地)5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

)7函封之(函:名词当状语,用匣子) 8 又前而为歌曰(前:名词当动词,上前)9 乃朝服,设九宾(朝服:名词当动词,穿起上朝的衣服)10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迟:意动用法,认为……迟缓)11使使以闻大王(闻:使动用法,使……听到) 12 箕踞以骂曰(箕踞:名词当状语,像簸箕一样)13 其人居远(远:形容词当名词,远方) 14 皆白衣冠以送之(衣冠:名词当动词,穿衣戴帽)15 进兵北略地(北:名词当状语,向北) 16群臣怪之(怪:意动用法,认为……奇怪)17籍吏民(造户籍册或登记) 18范增数目项王((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19刑人如恐不胜(刑:名词作动词,用刀割刺) 20道芷阳间行(道:名词作动词,取道)21沛公欲王关中(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22 于是项伯复夜去(夜:名词作状语)23 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 24 日夜望将军至(日夜:名词作状语,每日每夜)25 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 26 头发上指(上:名词作状语,向上)27 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动,使……活)28从百余骑(从:使动,使……跟从)29 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交好)四、一词多义:1、鄙:①越国以鄙远(边邑,边远的地方) ②蜀之鄙有二僧(边远的村邑)③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陋鄙俗)④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轻贱)⑤孔子鄙其小器(鄙薄轻视) ⑥敢竭鄙诚,恭疏短引(自谦之词)⑦北蛮夷之鄙人(鄙陋鄙俗)2、敝:①因人之力以敝之(损害,衰败)②敝人(谦词)③曹操之众,远来疲敝(疲惫) ④敝帚自珍(坏,破旧)3、兵:①不得持尺兵(兵器) ②不及召下兵(士兵)③秦兵旦暮渡易水(军队) ④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兵器,武器)⑤弃甲曳兵而走(兵器,武器) ⑥故上兵伐谋(用兵的策略)4、辞:①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推辞) ②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告辞)③王粲长于辞赋(文体的一种) ④辞楼下殿,辇来于秦(辞别,告别,离开)⑤单于使卫律召苏武受辞(审讯,审问) ⑥一言半辞(言词、话)5、顾:①顾计不知所出耳(但,只是,不过) ②荆轲顾笑武阳(回头)③三顾臣与草庐之中(探望,拜访) ④大行不顾细谨(考虑)⑤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反而,却)⑥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顾念)⑦终已不顾(回头)6、见:①秦王必喜而见臣( 召见)②而燕见陵之耻除矣(表被动)③私见张良,具告以事(会见)④图穷而匕首见(现,露)⑤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引见,使……见)⑥而其见愈奇(看见的东西)⑦汝真女子之见(见识,见解)⑧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表被动)⑨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偏指动作一方,我)7、举:①愿举国为内臣( 全) ②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举起)③杀人如不能举(尽)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举行,发动)⑤是以众议举宠为督促(推荐,推举) ⑥南取汉中,西举巴蜀(攻下,占领)⑦举以予人,如弃草芥(拿) ⑧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举起,抬起)⑨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全,都)8、穷:①图穷而匕首见(尽,完) ②子子孙孙无穷尽也(穷尽,完结)③穷则独善其身(困窘,处境困难) ④复前行,欲穷其林(穷尽)⑤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尽头)9、若:①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如果)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及,比得上)③仿佛若有光(好像)④若入前为寿(你)⑤若属皆且为所虏(你们) ⑥彼与彼年相若也(相似)⑦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⑧以若所为,求若所欲(这,这样)10、胜:①沛公不胜杯杓(禁得起,受得住) ②刑人如恐不胜(尽、完)③何可胜道也哉(尽、完) ④此时无声胜有声(胜过、超过)⑤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美好)11、说:①说尽心中无限事(讲述,谈说) ②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言论,说法,主张)③范增说项羽曰(劝说,说服) ④秦王必说见臣(喜欢,高兴)⑤《师说》(古代一种文体) ⑥诣太守,说如此(陈述)12、微: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 ②猥以微贱,当侍东宫(身份低微)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暗暗地) ④味苦而微辛(略微)⑤其文约,其词微(微妙,深奥) ⑥微服私访(隐蔽,不显露)⑦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偷偷地,暗暗地)13.许:①许之(答应) ②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处所、地方)③时人莫之许也(赞成、同意) ④潭中与可百许头(表示约数)⑤问渠那得清如许(这样、这么)五.重点实词、虚词(解释加点字)1.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还)2.郑既知亡矣(已经)3.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况且)4.朝济而夕设版焉(渡河)5.唯君图之( 希望)6.进兵北略地(夺取)7.愿足下更虑之(改变) 8.以试人,血濡缕(沾湿) 9.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赠送)10.比诸侯之列(并排) 11.愿大王少假借之( 稍微) 12.乃其匕首提(扔、掷)秦王13.旦日飨(犒劳)士卒14.料大王士卒足以当(抵挡)项王乎15.君安(怎么)与项伯有故16.然不自意(料想)能先入关破秦17.披(分开)帷西向立18.卮酒安足(值得)辞19.窃( 私下)为大王不取也20.会(正赶上,恰巧)其怒,不敢献六、文言虚词而夜缒而出(而,修饰连词)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而、顺承连词)今急而求子(而,才,表顺承),朝济而夕设版焉(而,表转折,连词)以敢以(之)烦执事(以、介词、用、拿) 越国以鄙远(以、表顺承连词)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把…作为)之邻之厚,君之薄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夫晋,何厌之有( 提宾标志)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结构助词,的) 将焉取之(代词,指代土地)焉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不译) 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为什么)为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介词,表被动) 为之奈何(对,介词)乃为装谴荆轲(整理,动词) 乃令秦武阳为副(做,担任)为变徵之声(发出,动词) 又前而为歌曰(作,动词)嘉为先言于秦王曰(替) 愿举国为内臣(做,动词)使子婴为相(动词,任,做)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介词,被)军中无以为乐(动词,作为) 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表判断,是)何辞为(句末语气词,呢)因蒙故业,因遗策(动词,继承、沿袭)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副词,就、于是)因击沛公于坐,杀之(副词,趁势,趁机)者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呢,也可不译,助词) 今者项庄拔剑舞(用在时间名词之后表示停顿,助词)亚父者,范增也(用在名词之后表示提顿,并判断作用,助词)七.特殊句式(请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一)判断句1、是寡人之过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