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2017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梳理(复习)

2017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梳理(复习)


且君尝为 ( 给予 ) 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 ( 表并 列,不译。一说表转折 ) 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 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能让它满足呢)既东(在东方)封 郑,又欲肆 ( 延伸、扩张 ) 其西封 ( 疆界 ) ,若不阙 ( 侵损 ) 秦,将焉 ( 哪里 ) 取之?阙秦以 ( 而 ) 利晋,唯 ( 希望 ) 君图 (考虑)之。‛秦伯说(通‚悦‛),与郑人盟(订立盟约)。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于是,就)还。
阴凉:因物体遮住阳光而凉爽。
荫凉:因阳光照射不到而凉爽潮湿。

回溯:向前追溯;回忆;回顾。如: ~ 历史,开拓未 来。 上溯:同“追溯”,从现在向过去的年代推算 / 比喻 逆着时间探求事物的根源。 如:汉字的出现,可以~到五千多年前。


丁香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美丽 高洁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 ( 果真 ) 能得樊 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 ( 能‚悦‛ ) 见 臣,臣乃得有以 ( 有什么拿来,有办法 ) 报太子。‛太子 曰:‚樊将军以 ( 因为 ) 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 伤长者( 年长、德高之人,这里是对樊将军的尊称 ) 之意, 愿足下更(改变)虑之!‛


夜( )缒而( )出,见秦伯,曰:‚秦、晋围 郑,郑既( )知亡矣。若( )亡郑而有益于君,敢 以( )烦执事。越国以鄙远,( )君知其难也, 焉( )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 舍郑以为( ) 东道主 ( ) ,行李之 ( )往 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 ( ) 晋君赐 矣,许君焦、瑕,朝济而( )夕设版焉,君之所知 也。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 )封郑,又 欲肆 ( ) 其西封 ( ) ,若不阙 ( ) 秦,将焉 ( ) 取之?阙秦以 ( ) 利晋,唯 ( ) 君图 ( ) 之。‛秦伯说( ),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 孙、杨孙戍之,乃( )还。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要点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要点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要点一、语言基础知识:寥廓百舸争流风华正茂挥斥方遒浪遏飞舟峥嵘岁月坍圮彳亍河畔水藻斑斓笙箫典押忸怩叱骂漂泊麦糟荆棘悄然二、方法知识——鉴赏诗歌方法理解诗歌的五个角度:①词句:理解重要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理解诗句的意义,还原语句描述情境,鉴赏用词之妙②结构:运用体式知识解读诗歌内容;诗歌内容展开的方式;注意诗歌的开头和结尾。

③意象:运用意象定义辨析意象,运用诗歌意象组合方式(并列式、递进式、对比式、衬托式、叠加式)知识,体味诗歌意境④方法:描写方法,抒情方法,修辞方法⑤情感:1)分析重要语句,通过词语意义和感情色彩,理解诗歌主旨2)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展开联想和想像,理解诗歌的主旨,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3)知人论世,注意作品的写作背景和诗人的思想状况。

三、典型例题:1.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词所描写的湘江秋景,看看诗人主要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思绪;词的下片转到“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围绕“同学少年”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怀?【能力要点】分析这首词中的主要意象,把握词的思想内容和感情表达【参考答案】上片通过寒江、霜天(气候),万山(层林尽染),湘江(碧透、百舸争流),飞鹰、游鱼(万类霜天竞自由)等意象,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乐观态度和壮志豪情。

下片写了意气风发、挥斥方遒、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击水中流、浪遏飞舟的同学少年,表现了“同学少年”以天下为己任、改造旧世界、创造新天地的战斗精神。

2.《雨巷》一诗中重叠和反复手法的运用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能力要点】理解、鉴赏诗歌的结构形式【参考答案】诗中多处运用重叠和反复的手法,如“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行着”“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而首尾两节,除“逢着”换“飘过”外,其他语句完全相同。

诗句的重叠反复,构成声音和感情的回环往复,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

这首诗是诗人献给他的“母亲”──一个普通中国农妇最真诚的颂歌。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沁园春·长沙分泌(.. )沁.园春( )百舸.( )坎坷.( )拜谒.( )遏.制( )竭.力( )挥斥.( )干坼.( )遒.劲( )谩.骂( )散漫.( )花蔓.( )惆.怅( )稠.密( )绸.缪( )寥.廓( )峥嵘..( )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近义词辨析】意气: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

也指因主观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

义气: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

如讲义气。

寥廓:(天空)高远空旷。

辽阔:(土地海洋等)辽远广阔。

遏制:制止,控制(一般只能是一定程度上的效果。

)遏止:用力阻止住。

如滚滚洪流,不可遏止。

雨巷寂寥.( )彷徨..( )颓圮.( )舷.梯( )娴.熟( )悬.崖勒.马( )..( )彳亍弦.外之音( )按捺.( )刚毅木讷.( )方凿圆枘.( )静谧.( )猕.猴( )所向披靡.( )奢靡.( )矫.揉造作( )繁衍.( )挑衅.( )悬崖勒马:比喻临到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

弦外之音:比喻言外之意。

【多音字】看守看见遒劲有劲着迷执著装载记载悄悄悄然【相近字】彷徨惶然惋惜哀婉牌坊惆怅稠密丝绸追溯朔风挑衅河畔斑斓无耻谰言波澜颓圮祭祀杞人忧天【字词解释】彳亍:走走停停的样子。

太息:叹息。

彷徨:(心事重重)地走来走去,犹疑不决。

颓圮:坍塌,毁坏。

青荇: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略呈圆形,根生长在水底。

【近义词辨析】彷徨:犹疑不决的走来走去。

徜徉:自由自在地走来走去。

沉淀:指沉到溶液底层的难以溶解的物质,比喻凝聚,积累。

积淀:指长时间积累起来的习俗、文化。

再别康桥青荇.( )长篙.( )蒿.里行( )枯槁.( )浮藻.( )缫.丝( )漫溯.( ) 晦朔.( ) 斑斓.( )阑.干( )波澜.( )笙箫.( ) 萧.瑟( ) 大堰河—我的保姆大堰.河( ) 荆棘..( )冰屑.( )凌侮.( )叱.骂..( ) 火钵.( )忸怩( )团箕.( )给.予( )碾.了三番( )大堰河/偃旗息鼓凌侮/诲人不倦叱骂/诧异红漆/膝盖豆浆/船桨辗转/碾了三番忸怩不安: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1 沁园春长沙【课文简介】《沁园春长沙》选自《*诗词集》,整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已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斗志。

【字音】沁(qǐn)园春百舸(gě) 峥(zhēng)嵘寥廓(kuò)挥斥方遒(qiú)漫(màn)江携(xié)来浪遏(è)飞舟【多音字】数字数典忘祖数见不鲜汗水可汗遒劲劲头【相近字】沁香分泌谩骂漫江惆怅为虎作伥苍茫沧桑阻遏碣石【字词解释】橘子洲:又名水陆洲,在长沙西面的湘江中。

舸:大船。

这里泛指船只。

寥廓:指宇宙的广阔。

峥嵘:本义形容山势高峻突出,引申为不平常。

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盛。

挥斥方遒:热情奔放,劲头十足。

遒,强劲有力。

激扬:激浊扬清,批评坏的,褒扬好的。

粪土:把…视为粪土 ,意动用法。

中流:江心水深急流的地方。

【近义词辨析】意气: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

也指因主观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

义气:因为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

如讲义气。

寥廓:(天空)高远空旷。

辽阔:(土地海洋等)辽远广阔。

遏制:制止,控制(一般只能是一定水准上的效果。

)遏止:用力阻止住。

如滚滚洪流,不可遏止。

【文学常识】新诗:五四前后出现的,新诗的“新”是相对古典诗歌来说,用白话写诗,摆脱古典诗歌严整格律的束缚,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感情。

词:又叫诗余、长短句、曲子词、乐府,是我国传统的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盛行于宋。

最初的词都是配合曲调来歌唱的,后来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一种纯粹的文学样式。

词根据长短来分,有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词的一段叫阙,也叫片。

词牌:古人填词用的曲调的名称,与作品内容无太大关系。

同一词牌的词结构格式相同。

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格。

高中语文必修一笔记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一笔记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一笔记整理一、第一单元:现代新诗。

1. 文学常识。

- 作者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

他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 词牌名“沁园春”,这一格式规定了词的字数、句数、平仄等。

2. 字词积累。

- 橘子洲(jú)百舸(gě)寥廓(liáo kuò)峥嵘(zhēng róng)方遒(qiú)3. 诗歌内容。

- 上阕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

通过“看”字总领,描写了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群山,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江水,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动物,展现出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秋景图。

- 下阕回忆往昔革命斗争生活,抒发了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几句,生动地刻画了青年革命者的形象。

4. 艺术特色。

- 意象壮美。

选取了山、林、江、舸、鹰、鱼等富有生命力的意象,营造出宏伟壮观的意境。

- 情景交融。

上阕的景为下阕的情做铺垫,下阕的情又深化了上阕的景所蕴含的意义。

1. 文学常识。

- 作者戴望舒,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

他的诗多写个人的哀怨和孤寂,也有对现实的不满。

2. 字词积累。

- 寂寥(jì liáo)彷徨(páng huáng)彳亍(chì chù)颓圮(tuí p ǐ)3. 诗歌内容。

- 诗中的“我”在雨巷中独自彷徨,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个姑娘象征着诗人心中的理想和追求,但她又“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转瞬即逝,体现了诗人理想的迷茫和不可捉摸。

4. 艺术特色。

- 象征手法的运用。

雨巷象征着当时黑暗压抑的社会现实,丁香姑娘象征着美好的理想。

- 诗歌的音乐美。

全诗共七节,每节六行,每行长短不一,押韵规则,一韵到底,读起来朗朗上口。

高中语文必修一基础知识总结(第一单元)

高中语文必修一基础知识总结(第一单元)

必修一第一单元一、字音沁园春qìn万户侯hóu 挥斥方遒qiú浪遏飞舟è分泌mì百舸gě峥嵘zhēng寥廓kuò漫江màn谩骂màn携来xié漪沦lún彷徨páng寂寥liáo惆怅chàng青荇xǐng凄婉wǎn颓圮pǐ浮藻zǎo荆棘jí长篙gāo长篙gāo草蒿hāo枯槁gǎo斑斓lán笙箫shēng青苔tāi漫溯sù火钵bō麦糟zāo发酵jiào炖肉dùn忸怩niǔ团箕jī凌侮wǔ叱骂chì踟蹰chú舵手duò跫音qióng流岚lán春帷wéi 窗扉fēi彳亍chù雾霭ǎi 和蔼ǎi二、字形沁香分泌谩骂漫江惆怅为虎作伥苍茫沧桑阻遏碣石心扉雨雪霏霏彷徨惶然惋惜哀婉颓圮祭祀杞人忧天彷徨牌坊朔风追溯斑斓波澜无耻谰言挑衅河畔碾碎辗转堤堰揠苗助长偃旗息鼓惆怅稠密丝绸沉淀纸锭绽放凌侮陵墓棱角忸怩纽扣枢纽三、词义(一)近义词1.寥廓·辽阔寥廓:高远空旷,多形容江天、视野。

辽阔:广阔、宽广,多形容河海、原野、田原。

2.苍茫·苍莽苍茫: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

强调高远。

苍莽: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

强调宽广。

3.意气·义气意气:①意志和气概;②志趣和性格;③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

义气:①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②有这种气概或感情。

4.犹豫•彷徨犹豫:拿不定主意。

侧重描写心理状态。

彷徨:犹豫不决,走来走去,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侧重描写动作的状态。

5.寂静•寂寥寂静:没有声音;安静。

偏重于客观环境。

寂寥:寂静;空旷。

偏重于主观感受。

6.沉淀•积淀沉淀:溶液中难溶解的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从溶液中析出的难溶解的固体物质;比喻凝聚,积累。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笔记整理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笔记整理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笔记整理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我们学习语言、提高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主要涉及了语文知识的综合整理,本文将结合该单元进行笔记的整理,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1. 课文概述第一单元的课文主要包括《父亲》、《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夏目漱石传》和《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通过阅读这些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进一步提升我们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2. 文学欣赏本单元的文学欣赏篇章包括《吴敬梓传》和《四世同堂》。

这些篇章通过作者的细腻描写和家庭情感的反思,让我们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力量和家庭的温暖。

在欣赏文学作品时,我们可以注重情节、人物塑造和语言运用等方面,分析作品的主题和价值观,提升我们的审美水平。

3. 文字阅读与表达在第一单元中,我们还学习了文字阅读与表达的技巧。

通过学习古代文学名篇,如《孟子》、《红楼梦》和《静夜思》等,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和艺术表达。

同时,培养对文字的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4. 语言运用第一单元还包括对语言运用的学习。

通过学习词语的辨析、句子的理解和修辞手法的应用等,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掌握这些语言技巧,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还能在写作和阅读中更加得心应手。

5. 写作训练本单元还设置了写作训练的环节,通过针对性的写作练习,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写作思维和表达能力。

在写作训练中,我们可以遵循结构清晰、语言准确和观点鲜明的原则,注重逻辑性和文采性的统一,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艺术感染力。

通过对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的笔记整理,我们可以对该单元的学习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通过课文概述、文学欣赏、文字阅读与表达、语言运用和写作训练等方面的学习,我们可以提升语文素养、文学修养和写作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语言表达的情境,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语文高一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语文高一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语文高一第一章知识点归纳高一语文第一章知识点归纳在高一语文的学习中,我们要全面理解并掌握第一章的知识点,以下是对该章节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1. 文言文基础知识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文言文,因此需要了解其基础知识。

包括文言词汇的记忆、古文阅读技巧、古文的特点等。

我们应当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提高自己的文言文水平,尤其是要善于运用字典,理解古文的含义。

2. 散文的写作技巧散文是一种表达情感、抒发思想的文学作品形式。

在学习散文时,我们需要了解其写作技巧。

如何通过描写细节、塑造形象、运用修辞手法等方面来丰富文章内容并打动读者的心灵。

同时,我们还需要培养自己对散文的敏感度,学会欣赏和评价优秀的散文作品。

3. 古文阅读与赏析古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阅读古文不仅可以增长自己的知识,也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阅读古文时,我们要注重对古文的把握和理解,包括熟悉古文的背景、作者的写作意图、古文的结构特点等。

同时,我们还要发展自己的赏析能力,欣赏古文之美,感受其中蕴含的智慧和情感。

4. 中外名篇赏析通过阅读中外名篇,我们可以开阔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我们需要学会分析和欣赏名篇的文学特点,以及作家的独特创作手法。

通过学习名篇,我们可以培养自己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5. 名著阅读与解析名著是我们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阅读名著时,我们要掌握一些阅读和解析的方法。

例如,分析人物形象的塑造、揭示主题思想的途径、把握情节的发展等。

同时,我们还要通过理解名著中的内涵,思考其中的道德观念、人生哲理等,有助于我们自己的成长和人生的思考。

6. 作文写作技巧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作文写作技巧,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作文的关键是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具体的写作步骤,我们需要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思考力,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来丰富文章的内容。

通过对高一语文第一章知识点的全面了解与掌握,我们将能够更好地进一步学习和探索更高级的语文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2017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新课标)第一单元现代诗新[1]
摘要: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1主要选择了现代新诗的学习,包括《沁园春长沙》《诗两首》《大堰河——我的保姆》三首现代新诗。

【编者按】在高中阶段,语文学习将与以往有所不同。

语文教科书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必修共5册。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内容分为:阅读欣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

这四个部分,前三个部分纳入课内学习计划,“名著导读”可在课外自主安排。

“阅读欣赏”是教材的主体,可分为4个单元,情感与意象(现代诗歌)、提要钩玄(古代叙事散文)、品人与品文(记叙散文)、博览约取(新闻、报告文学)。

目前,对高中语文必修部分的基础知识的总结,可分为:情感与意象(现代诗歌)、提要钩玄(古代叙事散文)、品人与品文(写人记事散文)、博览约取(新闻、报告文学)、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这七个部分。

沁园春长沙
【课文简介】
《沁园春长沙》选自《毛泽东诗词集》,整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
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已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斗志。

【字音】
沁(qǐn)园春百舸(gě)峥(zhēng)嵘寥廓(uò)挥斥方遒(qi ú)
漫(àn)江携(xié)来浪遏(è)飞舟
【多音字】
数字\数典忘祖\数见不鲜汗水\可汗遒劲\劲头
【相近字】
沁香分泌谩骂漫江惆怅为虎作伥苍茫沧桑阻遏碣石
【字词解释】
橘子洲:又名水陆洲,在长沙西面的湘江中。

舸:大船。

这里泛指船只。

寥廓:指宇宙的广阔。

峥嵘:本义形容山势高峻突出,引申为不平常。

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盛。

挥斥方遒:热情奔放,劲头十足。

遒,强劲有力。

激扬:激浊扬清,批评坏的,褒扬好的。

粪土:把…视为粪土,意动用法。

中流:江心水深急流的地方。

【近义词辨析】
意气: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

也指因主观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

义气: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

如讲义气。

寥廓:(天空)高远空旷。

辽阔:(土地海洋等)辽远广阔。

遏制:制止,控制(一般只能是一定程度上的效果。


遏止:用力阻止住。

如滚滚洪流,不可遏止。

【文学常识】
新诗:五四前后出现的,新诗的“新”是相对古典诗歌而言,用白话写诗,摆脱古典诗歌严整格律的束缚,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感情。

词:又叫诗余、长短句、曲子词、乐府,是我国传统的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盛行于宋。

最初的词都是配合曲调来歌唱的,后来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一种纯粹的文学样式。

词根据长短来分,有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词的一段叫阙,也叫片。

词牌:古人填词用的曲调的名称,与作品内容无太大关系。

同一词牌的词结构格式相同。

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格。

【佳句欣赏】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2
诗两首:《雨巷》《再别康桥》
【课文简介】
《雨巷》是戴望舒的一首象征诗,表现了五四运动中激昂飞腾的理想同大革命失败的现实脱节的悲剧感,诗人采用象征的手法将大革命失败时的那份忧郁浪漫化,诗中描写的一切,悠长寂寥的雨巷,彳亍丁香一样的姑娘都可在现实中找到其象征意义。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传世之作,诗歌记载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时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带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字音】
彷(páng)徨寂寥(liá)彳亍(hìhù)惆怅(hàng)凄婉(ǎn)颓圮(pǐ)
青荇(xǐng)浮藻(zǎ)长篙(gā)漫溯(sù)斑斓(lán)笙(shēng)箫
【多音字】
看守看见遒劲有劲着迷执著装载记载悄悄悄然
【相近字】
彷徨惶然惋惜哀婉牌坊惆怅稠密丝绸追溯朔风挑衅河畔斑斓无耻谰言波澜
颓圮祭祀杞人忧天
【字词解释】
彳亍:走走停停的样子。

太息:叹息。

彷徨:(心事重重)地走来走去,犹疑不决。

颓圮:坍塌,毁坏。

青荇: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略呈圆形,根生长在水底。

【近义词辨析】
彷徨:犹疑不决的走来走去。

徜徉:自由自在地走来走去。

沉淀:指沉到溶液底层的难以溶解的物质,比喻凝聚,积累。

积淀:指长时间积累起来的习俗、文化。

【文学常识】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现代诗人。

著作有《戴望舒诗全编》。

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

康桥,现在译作“剑桥”,是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徐志摩曾在这里留学。

著作有《徐志摩诗全编》
新月派诗人:新月派是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的影响,主要代表人物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词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它是针对当时的新诗形式过分散体化而提出来的。

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格律学派的理论基础,对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

新月派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
于散文化弱点,也使新诗进入了自主创造的时期。

3大堰河——我的保姆
【课文简介】
《大堰河——我的保姆》选自《艾青诗选》,是一首叙事性很强的抒情长诗,塑造了大堰河这一特定的形象,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真挚、热烈的感情以及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提高审美能力。

【字音】
困箕(ī)青苔(tái)荆棘(í)火钵(bō)忸(niǔ)怩麦糟(z ā)炖(dùn)肉
凌侮(ǔ)叱(hì)骂
【多音字】
瓦菲菲薄泥巴拘泥漂泊湖泊青苔舌苔
【相近字】
碾碎辗转堤堰揠苗助长偃旗息鼓凌侮陵墓棱角忸怩纽扣枢纽
【字词解释】
瓦菲:生长在瓦缝中的野草。

火钵:用来盛火取暖的瓦盆。

钵,陶制的器具,形状像盆而小。

团箕:一种用竹篾或柳条编成分圆形器具,用来盛晒粮食等。

悬崖勒马:比喻临到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

弦外之音:比喻言外之意。

童养媳:旧社会中领养人家的女孩做儿媳妇,等儿子长大后结婚,叫童养。

童养的儿媳妇叫童养媳。

典押:把土地和房屋押给别人,换取一笔钱,到期还款,收回原物。

天伦:指父子、兄弟等关系。

瓦菲:生长在瓦缝中的野草。

凌侮:欺凌,侮辱。

冬米:即糯米,也叫江米。

典押:典和当。

忸怩不安: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咒语:说希望人不顺利的话。

天伦叙乐:指家庭骨肉团聚的欢乐。

【近义词辨析】
养育:抚养和教育。

养活:供给东西使生活。

【文学常识】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现代著名诗人。

作者把个人的悲欢融合到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中,表现出对光明的热烈向往与追求,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感情深挚,风格独特,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

诗集有《大堰河》《北方》《归来的歌》等。

自传性抒情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成名作。

徐志摩(1897115-19311119),现代诗人、散文家。

汉族,浙江海宁市硖石镇人。

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

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

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
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