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理特征

合集下载

中年人的生理特点

中年人的生理特点

中年人的生理特点中年既是青年的延续,又是向老年的过渡时期,身体的各个部分逐渐发生退行性变化,内脏器官、生理功能开始减弱。

尤其是被称为身体之砖的细胞分裂、再生减少,功能开始衰退。

据科学家估称,30岁以后身体功能每年大约丧失0.8%。

因此,中年人出现许多新的生理特点。

首先,中年人的神经、精神活动比较稳定,对各种刺激的反应不像青少年那样剧烈。

但由于通过大脑的血流量减少,用来合成脑蛋白质的核糖核酸在神经组织中的含量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使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机械记忆力下降,对各种反应不及青年人快,也不如青年人敏捷。

中年人的中枢神经抑制过程减弱,睡眠时间逐渐缩短,入睡难、容易醒。

其次,在基础代谢方面,30岁以后基础代谢率平均每年下降0.5%,进食量往往仍较高,质量也比较好,容易造成脂肪堆积而发胖。

第三,在消化方面,胃肠粘膜变薄,肌纤维弹性减弱,胃酸及消化酶分泌减少,消化功能降低。

大肠感觉迟钝,肠蠕动减弱,易发生便秘。

第四,在心肺功能方面,中年后心脏自律性逐渐降低,心输出血液量从30岁到80岁,50年间约减少30%。

同时,伴有动脉硬化、血压升高。

大约每10岁血压增加1.33千帕(10毫米汞柱)左右。

肺张力减弱,肺活量降低,供氧量不足,尤其在劳动或运动时常感喘不过气来。

中年人应根据以上这些生理特点,采取相应措施,推迟衰老,促进健康中年期生理、心理适应及自我调节中年期是一个再适应的时期。

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生理上、心理上以及社会角色上的变化进行自我调节,以更好地适应中年期的工作和生活。

中年期是指35~55岁年龄段,来自国内外的许多研究和调查资料都显示出中年是婚姻的多事之秋,是婚姻关系发展最为困难的时期。

在婚姻关系发展的各个阶段中除了最初几年离婚率极高之外,中年期的离婚率也偏高。

人到中年,对时光流逝的意识逐渐加强,飞逝的时光让我们感叹生活,追悔过去。

社会文化、身体健康的变化都在影响着我们的婚姻和家庭生活。

(1)对身体变化的适应。

人的身心发展特征

人的身心发展特征

人的身心发展特征
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出生到成年,人的身体和心理都会经历不同的变化和发展。

以下是人的身心发展特征的几个方面。

1. 生理发展
人的生理发展是指身体的生长和发育。

从出生到成年,人的身体会不断地生长和发育,直到成年后停止生长。

在这个过程中,人的身体会经历许多变化,如身高、体重、骨骼和肌肉的发育等。

这些变化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 知觉和感觉发展
人的知觉和感觉发展是指人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从出生到成年,人的知觉和感觉能力会不断地发展和提高。

在这个过程中,人会逐渐学会感知和认知外界事物,如声音、光线、颜色、形状等。

这些能力的发展是由大脑的发育和经验的积累共同作用的结果。

3. 情感和社会发展
人的情感和社会发展是指人的情感和社会行为的发展。

从出生到成年,人的情感和社会行为会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人会逐渐学会表达情感、理解他人的情感、建立人际关系等。

这些能力的发展是由大脑的发育和社会经验的积累共同作用的结果。

4. 认知发展
人的认知发展是指人的思维和智力能力的发展。

从出生到成年,人的认知能力会不断地发展和提高。

在这个过程中,人会逐渐学会思考、解决问题、创造等。

这些能力的发展是由大脑的发育和经验的积累共同作用的结果。

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生理、心理、社会等多个方面。

了解人的身心发展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更好地促进自己和他人的发展。

健康人的生理特征

健康人的生理特征

环境养生 • ①自然环境与健康:地形,空气,饮水 • ②居住环境与健康:房子坐向;清洁安静环境,环境美化 • ③居室环境与健康:通风,阳光,湿度,温度,色彩,气味,气温,气湿、气流、热辐射
车内环境、办公室环境、空调病
饮食养生
根据四时气候变化调节饮食 • 春季顺生发之气宜食辛甘发散之品; • 夏季宜食苦味助心制肺; • 秋季宜收不宜散,故食酸收敛补肺,秋燥伤津液,饮食还应注意滋阴润肺; • 冬季寒冷,最宜食用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
健康人的生理特征
WHO组成健康四要素
父母遗传15% 社会自然环境17% 个人生活方式60%
医疗条件8%
父母遗传 环境 生活方式 医疗条件
世界卫生组织、医学专家警言
很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 如果措施得当,有一半的死亡是可以避免的。 • 21世纪健康的头号杀手“生活方式病” • 现代人缺乏的不是营养,而是均衡 • 现代人需要的不是补品,而是运动 • 吃出来、喝出来、做出来
宜有规律,睡前不 中小强度、间断性锻
饮茶、锻炼和游戏。 炼,太极拳、气功、
早睡早起,节制房 锻炼时控制出汗量,
事,戒烟酒
不宜桑那
克制情绪,遇事 要冷静,可练书 法、下棋、多听 舒缓、轻柔的音 乐。
酌情服用六 味地黄丸、 杞菊地黄丸
类型
饮食
生活起居
体育锻炼
情志调摄
药物调理
湿热质
赤小豆、绿豆、空心 菜、芹菜、丝瓜、葫 芦、冬瓜、藕、少食 羊肉、狗肉、韭菜、 辣椒
调病
风凉爽
健脾益气 晚散步 喜
长夏防湿养 脾土
防湿邪,保睡 眠,被防暑饮 料
避免着凉
淡补如西 瓜绿豆。 忌冷饮
养脾忌忧 思

简述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简述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简述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一般包括身体发育状态、外貌、视力、听力、嗅觉以及精神健康状态等方面 whic勾勒出其特有的特征。

1.身体发育状态:老年人的肌肉减少了,体重减轻,腰围增大,血液流变性增强,皮下脂肪减少,出现营养不良状态。

身高基本不变或略有减少,但身体重心发生变化,形成扁桃腺增大、耳部突出等特征。

2.外貌:面部衰老表现为皱纹较多,肤色暗淡,肤苔厚腻,眼周脂肪减少,眼睑底池明显深化,目光混浊,口唇暗红栗色,头发苍白。

3.视力:由于眼球发生变化,瞳孔放大,色调脆弱,视力减退,视野缩小,色弱,视近力减退,甚至出现失明现象。

4.听力:由于老年人内耳的变化,听力下降。

有的老年人还出现聋性症状,说话和听到的声音差距较大,清楚程度也会降低。

5.嗅觉:嗅觉的变化会导致老年人不能正常识别气味,以致在味蕾上产生不适。

6.精神健康状态:老年人的精神活动受到许多影响,会出现神经系统功能衰退、记忆力减退、睡眠质量下降、心理安全趋向不稳定、情绪等方面的显著变化。

总之,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比较多,主要表现为身体发育状态、外貌、视力、听力、嗅觉以及精神健康状态发生改变,从而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但不管怎样,老年人的变化是不可逆的,它们无法恢复到年轻时的状态,必须加以适当的照顾,给予其最大程度的关爱,才能帮助他们过上轻松健康的老年生活。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身体变化和功能下降。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描述,包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等。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逐一介绍老年人的生理特征。

心血管系统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生理特征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心脏肌肉逐渐变得松弛,心脏收缩力下降,心脏的泵血能力降低。

老年人的血管弹性减弱,血压易于升高。

同时,老年人常见的动脉硬化,使得血管壁变得不光滑,易于积聚脂质,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呼吸系统的生理特征表现在肺活量的下降,呼吸肌肉力量的减弱以及肺部组织的退化。

老年人的胸廓变得僵硬,肺泡的弹性减弱,导致呼吸困难和呼吸频率的增加。

此外,老年人的肺泡表面积减少,气体交换不够高效,导致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能力下降。

消化系统的生理特征主要表现在消化酶的分泌减少,胃肠蠕动的减慢和肠道黏膜的退化。

老年人的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变薄,食物的嚼碎和润湿能力降低,容易导致吞咽困难。

胃肠蠕动的减慢会导致便秘和消化不良。

肠道黏膜的退化会影响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容易导致营养不良。

老年人的神经系统特征主要表现在神经元数量的减少,神经元传导速度的降低,以及大脑和神经结构的退化。

老年人的反应速度变慢,记忆力和认知能力下降。

老年人更容易出现智力衰退、失眠以及情绪不稳定等问题。

免疫系统的生理特征表现为免疫细胞功能的下降和免疫应答的减弱。

老年人的免疫细胞数量减少,免疫细胞活性降低,以及免疫应答的速度和效果下降。

这使得老年人容易受到感染和疾病的侵袭,免疫应答时间长,康复速度也较慢。

总的来说,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可以归纳为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下降和变化。

这些特征使得老年人更容易患上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问题以及认知障碍等健康问题。

因此,对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和照护需要有针对性的措施,以维持其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中年人的生理特点

中年人的生理特点

中年人的生理特点中年既是青年的延续,又是向老年的过渡时期,身体的各个部分逐渐发生退行性变化,内脏器官、生理功能开始减弱。

尤其是被称为身体之砖的细胞分裂、再生减少,功能开始衰退。

据科学家估称,30岁以后身体功能每年大约丧失0.8%。

因此,中年人出现许多新的生理特点。

首先,中年人的神经、精神活动比较稳定,对各种刺激的反应不像青少年那样剧烈。

但由于通过大脑的血流量减少,用来合成脑蛋白质的核糖核酸在神经组织中的含量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使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机械记忆力下降,对各种反应不及青年人快,也不如青年人敏捷。

中年人的中枢神经抑制过程减弱,睡眠时间逐渐缩短,入睡难、容易醒。

其次,在基础代谢方面,30岁以后基础代谢率平均每年下降0.5%,进食量往往仍较高,质量也比较好,容易造成脂肪堆积而发胖。

第三,在消化方面,胃肠粘膜变薄,肌纤维弹性减弱,胃酸及消化酶分泌减少,消化功能降低。

大肠感觉迟钝,肠蠕动减弱,易发生便秘。

第四,在心肺功能方面,中年后心脏自律性逐渐降低,心输出血液量从30岁到80岁,50年间约减少30%。

同时,伴有动脉硬化、血压升高。

大约每10岁血压增加1.33千帕(10毫米汞柱)左右。

肺张力减弱,肺活量降低,供氧量不足,尤其在劳动或运动时常感喘不过气来。

中年人应根据以上这些生理特点,采取相应措施,推迟衰老,促进健康中年期生理、心理适应及自我调节中年期是一个再适应的时期。

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生理上、心理上以及社会角色上的变化进行自我调节,以更好地适应中年期的工作和生活。

中年期是指35~55岁年龄段,来自国内外的许多研究和调查资料都显示出中年是婚姻的多事之秋,是婚姻关系发展最为困难的时期。

在婚姻关系发展的各个阶段中除了最初几年离婚率极高之外,中年期的离婚率也偏高。

人到中年,对时光流逝的意识逐渐加强,飞逝的时光让我们感叹生活,追悔过去。

社会文化、身体健康的变化都在影响着我们的婚姻和家庭生活。

(1)对身体变化的适应。

人的生理特征

人的生理特征

人的生理特征
人的生理特征包括很多方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
1. 外貌特征:包括身高、体重、相貌、肤色、发型等。

2. 身体结构:如骨骼、肌肉、内脏器官等。

3. 生理机能:例如呼吸、消化、循环、排泄等。

4. 感觉器官:如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等。

5. 生殖系统:包括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器官。

6. 神经系统:包括大脑、脊髓和神经网络,负责感知、思考、运动和其他生理功能的调节。

7. 免疫系统:帮助身体抵御病原体和其他外敌的入侵。

8. 新陈代谢:包括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和能量的产生。

9. 生命周期:人经历出生、成长、衰老和死亡的过程。

18-28岁青年生理特征和认知特征

18-28岁青年生理特征和认知特征

18-28岁青年生理特征和认知特征18-28岁青年是一个生理和认知发展较为显著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青年人的身体开始进入成熟期,生理特征逐渐发展完善,同时他们也经历着认知能力的提升和变化。

本文将从生理和认知两个方面来探讨18-28岁青年的特征。

一、生理特征1. 生长发育:18-28岁青年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期,这个阶段的青年人身高和体重都会有明显的增长。

男性青年可能还会出现肌肉发达的特征,而女性青年则可能会有丰满的胸部和臀部发育。

2. 器官发育:青年人的器官逐渐完善,各种系统开始发育成熟。

例如,心脏和肺部的功能逐渐增强,肾脏和肝脏的代谢能力也在提高。

这个阶段的青年人通常拥有较强的体力和耐力。

3. 性征成熟:18-28岁是青年人性征发育的关键时期。

男性青年可能在这个阶段开始长胡须、声音变低等;女性青年则可能开始月经、乳房发育等。

4. 脑发育:青年人的大脑在这个阶段也在发生重要的变化。

脑部神经元的连接加强,大脑皮层逐渐成熟,这使得青年人的认知能力得到提升。

二、认知特征1. 抽象思维:18-28岁青年的思维能力逐渐从具体向抽象转化。

他们开始能够理解和运用抽象的概念,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思维分析。

这使得他们在解决问题和面对复杂情境时更加灵活。

2. 自我意识:青年人对自我和他人的认识逐渐深入,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他们开始思考自己的身份、职业选择等重要问题,并逐渐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

3. 执行功能:18-28岁青年的执行功能逐渐发展完善。

他们能够更好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能够制定明确的目标并有计划地去实现。

这使得他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更加高效和自律。

4. 决策能力:青年人的决策能力也在这个阶段逐渐提升。

他们开始能够权衡利弊,分析问题,并做出相对理性的决策。

然而,由于认知能力的发展尚未完全成熟,他们在决策过程中仍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

总结起来,18-28岁青年的生理特征主要包括生长发育、器官发育和性征成熟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
二、感觉系统
感觉系统也称感官系统,是人体接受外界刺激产生感觉的 机构。感觉系统又分为视、听、触、动、味、嗅等系统。下面主 要介绍人因工程中应用较多的几种感官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
(一)视觉
视觉是由眼、视神经和视觉中 枢的共同活动完成的。眼睛的构造 与功能和照相机有些相似。它包括 折光部分和感光部分。折光部分包 括眼球最前面的透明组织——角膜 和白色不透明的巩膜。角膜凭借其 弯曲的形状实现眼球的折光功能。 巩膜主要起巩固和保护眼球的作用。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
二、感觉系统
(一)视觉
视网膜是眼睛的感光部分,内有两种感光细胞——杆状细胞和 锥状细胞。视网膜上感光细胞的分布直接决定着该部分网膜的感光 特性。中央处具有最敏锐的物体细节和颜色辨别能力。离中央越远, 视敏度和辨色能力越低。
视觉是所有感觉中神经数量最多的感觉器,其优点是:可在短 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可利用颜色和形状传递性质不同的信息;对 信息敏感,反应速度快;感觉范围广,分辨率高;不容易残留以前 刺激的影响。但也存在容易发生错视、错觉和容易疲劳等缺点。
1.神经元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细胞,在形态上与其他组
织细胞很不相同,是具有突起的细胞,由细胞体 和突起组成。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
2.神经胶质 是神经元的辅助成分。主要由胶质细胞组成,
它们从各个方面包绕神经细胞体及其突起,神经 元之间的空间除突触接触处以外,都为胶质细胞 所占领。神经胶质构成网状支架,对神经元起支 持、绝缘、营养、防御等作用。
敞开部
闭合部 (交叉部)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
(2)脑桥、中脑、小脑、。 脑桥也有上行下行的传输通路。 它是角膜反射的中枢。中脑是 上行下行神经传导主要通路的 集中处,它的四叠体是光、声 探究反射的中枢所在。小脑位 于脑桥后面,它与脑干有双向 纤维相连。小脑的主要功能是 调节肌肉紧张度、躯体运动和 维持躯体姿势与平衡。
4
31 2
6
41 42
3. 听觉中枢 (41、42 区) 4. 视觉中枢 (17 区)
64
Broca 区
5.平衡觉区 6. 嗅觉区 7. 味觉区
Wernicke 区
8.内脏活动中枢 边缘叶
17
9. 运动性语言(说话)中枢(44、45)
10. 书写中枢(8)
11. 听觉性语言(听话)中枢(22)
12. 视觉性语言(阅读)中枢(39)
(4)大脑半球。大脑从外形上分左右两个半球, 故称大脑半球。大脑表面被覆2-5mm厚的灰质细胞 层,称为大脑皮层。人的大脑两半球,形态相似, 相互对称。但是两者在结构和功能上仍存在一定差 别。两半球的统一性体现在两半球互相影响,协调 活动。
大脑皮质 机能定位
大脑皮质某一特定的部位只与某种
特主定要的纤中维枢相的联位系置,形成若干不同 1的.(第功一能)区躯,体称运为动×中×枢中枢(。4、6 区) 2.(第一) 躯体感觉中枢(3 、 1 、2 区)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
3.突触传递 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处称为突触。它是一个神经
元轴突末梢与别的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的 地方。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
3.突触传递 神经元轴突末梢的突触小体贮存着神经递质。
当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体中的神经递 质就透过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中,引起突触后 膜的去极化,从而在去极化的这个神经元中引发出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由此产生的神经冲动继续向前 传导。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
(3)间脑。间脑位于大脑两半球之间,主要包括 丘脑和下丘脑。丘脑是很重要的感觉中枢。下丘脑控 制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活动。它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内脏 和内分泌系统,是饥、渴、性活动的中枢,也是情绪 反应的中枢。
间脑
分部
上丘脑 背侧丘脑 下丘脑
后丘脑 底丘脑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
二、感觉系统
(一)视觉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
二、感觉系统
(一)视觉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
二、感觉系统
(一)视觉
视野:人眼能观察到的范围,常以角度表示。
视距:人在操作系统中正常的观察距离。一般操作 的视距范围为38~76cm。视距过远或过近都会影响认 读的速度与准确性,而且观察距离与工作的精确程度密 切相关,因而应根据具体任务的要求来选择最佳视距。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
一、神经系统
(二)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2、脊髓。脊髓位于脊柱的脊椎管内,其上端进
入颅腔扩展为大脑的一部分---延髓。脊髓有两个功 能:一是通过上行和下行神经束,把来自外周感受器 的冲动传至脑,同时把脑发出的冲动传到周围神经; 二是实现一些基本的躯体反射和内脏反射活动,如血 管张力反射等。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
(二)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由包括脑和脊髓的中枢神经以及遍布全身各处的周 围神经所组成。
1.中枢神经系统 包括脑和脊髓。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
1、脑 又分为延髓、脑桥、中脑、间 脑、小脑和大脑半球等部分。 (1)延髓。延髓下接脊髓上连 脑桥。来自头部、躯体与内脏 的大部分感受器的神经冲动都 经由延髓传至大脑。它同时又 是调节循环、呼吸、肠胃蠕动、 唾液与汗腺分泌等活动的中枢。 它的前庭核是躯体运动反射调 节的重要中枢。
第二章 人的因素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
一、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人体的主导系统,全身各器官、 系统均在神经系统的统一控制和调节下互相影 响、互相协调,以保证人体的统一及其与外界 环境的相对平衡。下面简要介绍神经系统的构 成及各部分作用。 (一)神经组织 由:
神经元(神经细胞)
神经胶质构成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
一、神经系统
(二)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2.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指脑和脊髓以外的神经系统。它包括脊神经和脑 神经。脑神经发自脑干,共12对,脊神经发自脊髓,共31对。
人体各部位的功能可分为两类,即躯体性功能和内脏性功能。 躯体性功能指躯体骨骼肌功能和感官活动功能。内脏性功能指内 脏活动功能。与此两类功能相应,神经系统也可分为两类,即躯 体性神经系统与植物性神经系统(与内脏性功能对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