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乳牛在整个泌乳期的变化规律

合集下载

奶牛的阶段饲养可分为四个阶段

奶牛的阶段饲养可分为四个阶段

奶牛的阶段饲养可分为四个阶段:即泌乳初期(产后70天)、泌乳中期(产后71—140天)、泌乳后期(产后141—305天)、干乳期(产后306—365天)。

其中产前30天(第二个干乳月)和产后70天(泌乳初期)是奶牛饲养管理最关键的100天,这期间要经历停乳、分娩、哺乳、高泌乳及初配等生理过程及应激反应。

因此,抓好产前30天至产后70天的饲养管理,是整个奶牛生产的关键环节,不仅影响到奶牛本胎次的产奶量,也直接关系到产后发情、配种、妊娠以及下一胎的产奶量等,关键100天的管理,需注意以下几方面要点:一、控制围产期疾病的发生1.酮病是奶牛最主要的代谢障碍性疾病,可引起整体能量代谢的紊乱。

预防酮病发生最适当的饲养原则是根据体况确定饲料能量水平,使之既不要过肥,也不要过瘦。

日粮中蛋白质含量应适中,可约占16%。

舍饲奶牛按每千克产奶量给精料约3千克。

2.产后瘫痪低血钙是导致奶牛产后瘫痪的主要原因。

产前30天(第二个干乳月),每日每头牛进食钙低于20克,钙磷比例控制在2∶1范围时,可有效预防产后瘫痪。

3.胎衣不下产后胎衣不下和生殖器官的感染多发生于营养不良的牛。

主要因钙、维生素E和硒缺乏,产后子宫收缩无力及胎盘炎症引起。

因此,孕牛的饲料配合应注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应,同时注意妊娠后期的适当运动。

4.产后截瘫常因胎儿过大、胎位不正等难产过程中,挫伤了坐骨神经或闭孔神经而引起。

应给予高度重视。

5.皱胃移位由于分娩的应激使血钙浓度降低,肌张力下降而引起第四胃移位。

据报道,产后瘫痪也是诱因,可使皱胃移位的发病率增加4.8倍。

子宫炎、乳房炎引起的妊娠中毒也可引起皱胃移位。

减少经产牛日喂精料至4—5千克时,本病年发生率(0.12%)显著降低。

二、保证饲料及营养物质的合理配给1.产前30天精料配方:我国奶牛饲养所用的粗料,一般平均粗蛋白质含量在5%-8%,产奶净能为3.766-4.184兆焦/千克;在这样的粗料条件下,体重66-650千克和500-550千克奶牛干乳后的精料配方为:玉米52%和44%、豆饼34%和48%、麸皮13%和37%、食盐均为1%。

不同泌乳阶段和胎次对广东地区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及变化规律研究

不同泌乳阶段和胎次对广东地区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及变化规律研究

不同泌乳阶段和胎次对广东地区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及变化规
律研究
雷芷琳;佘远航;郭建超;刘建营;邓铭;刘德武;郭勇庆
【期刊名称】《中国奶牛》
【年(卷),期】2024()4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广东省某规模化奶牛场2022年生产性能测定(DHI)数据,研究不同泌乳阶段、胎次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

结果显示,随着泌乳
天数的增长,奶牛产奶量、乳中尿素氮和脂蛋比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乳蛋
白率和乳脂率为先下降后上升,而体细胞数为逐步升高;随着胎次的增加,奶牛产奶量、乳脂率和脂蛋比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体细胞数逐步升高;奶牛产奶量与乳
品质各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相关关系。

因此,生产中应以奶牛的泌乳阶段和胎次为依据,对奶牛进行合理分群和饲料配制,进而提高奶产量、乳品质和奶牛场经济效益。

【总页数】7页(P10-16)
【作者】雷芷琳;佘远航;郭建超;刘建营;邓铭;刘德武;郭勇庆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广东省种畜禽质量检测中心;广东省畜牧
技术推广总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23.3
【相关文献】
1.华南地区荷斯坦牛泌乳性能在季节、胎次、泌乳时期影响下的变化规律
2.胎次和泌乳阶段对荷斯坦奶牛血液乳成分前体物及泌乳相关激素含量的影响
3.胎次、泌乳阶段和季节对华南地区荷斯坦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
4.不同泌乳阶段和体细胞水平的中国荷斯坦奶牛泌乳性能差异和相关性研究
5.不同泌乳季节、胎次和泌乳阶段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奶牛泌乳期间的饲养管理要点

奶牛泌乳期间的饲养管理要点
草 食 动 物
对于广大农村奶 牛养 殖户来说 ,在奶 牛饲养过程 中 , 还 挤乳速度 8 0 ~ 1 2 0次 / mi n , 先挤 后 2个乳头 , 挤到一定 程度 , 再挤 前 2个 乳头 , 然后 再挤 后 , 再 挤前 , 直至挤净 ,全过程在 6 - 1 0 m i n完 成 。挤奶 3次 , d , 白天 间隔 7 h , 夜
黄牛配。 5 奶 牛夜 间管 理
期( 通常是产 前 5 0 ~ 6 0 d左 右 ) 怀孕最后 1 个 月的饲 养 , 必须 依据母 牛的食欲 、 消化及乳房 膨胀 的情 况等 , 给予丰盛 的营 养, 争取做到喂得好 、 喂得巧 。
2 合理搭配饲料 喂 给奶 牛 的饲料 以青绿 多汁 饲料为 主和优 质干草 为基 础, 营养 物质不足部分用精料 和其 他少量添加剂 补充 。按干
3 保 证 充足 的饮 水
前, 刷拭牛体 1 次, 这样既能保持
液循 环 , 调节体温 , 使奶牛舒适过 采用 白色荧光 灯照明 ,使光
. 一 、、
需 在干奶期恢复补充 。因此 , 干奶期0o= 切忌 大幅度减料 喂养奶 牛体皮 毛清洁光亮 ,又能促 进血 o . ∞ ∞ 9 / J _ I S ∽Z. | I . f ● 0 7 r _ 2 0 - I _ 0 ∞_ 0
牛体 能消耗需 要 ,而且还能增强 其抗逆能力 , 使产奶量 明显提高 。
每晚 2 2时左 右 ,在挤 奶之
奶 3次 , 喂料 3次 。饲 喂顺序按精 料 、 多汁料 、 青 饲料 、 青 贮 料、 干草等给予 , 养成 习惯后不要轻易改变 。 奶 牛在产犊泌乳 、孕育胎 儿过程 中体 内的营养损耗 , 均 牛, 除干奶初 期和 临产 前几天可适 当减 少精料 喂量外 , 一定

乳初期、泌乳盛期、泌乳中期和泌乳末期4个阶段。

乳初期、泌乳盛期、泌乳中期和泌乳末期4个阶段。

泌乳末期是母牛干乳前1个月的时期。此期应尽可能供应优质粗饲料,适当补给精料,做好干乳前准备,精粗料比例控

在30∶70左右。
母牛哺乳期粗料的参与配方为:玉米面50%
,麦麸12%,豆饼类30%,酵母饲料5%,磷酸钙0.4%,食盐0.9%,微量元素和维生素0.1%。
育成牛参考饲料配方如下:玉米62%,糠麸15%,饼粕20%,骨粉2%,食盐1%,另外每千克混合精料添加维生素A3000IU。
空怀母牛的饲料组成
空怀母牛饲养的主要目的是保持牛有中上等膘情,提高受胎率。繁殖母牛在配种前过瘦或过肥常常影响繁殖性能。如果精料过多而又运动不足,会造成母牛过肥,不发情。但在营养缺乏、母牛瘦弱的情况下,也会造成母牛不发情。因此在舍饲条件下饲喂低质粗饲料,在冬春枯草季节,应进行补饲。对瘦弱母牛配种前1个月~2个月要加强营养,增加补饲精料以提高受胎率。
贮料更不宜多喂。
12月
龄以后,育成牛的消化器官发育已接近成熟,同时母牛又无妊娠或产乳的负担,因此,此时期如能吃到足够的优质粗料就基本上可满足营养需要,如果粗饲料质量差时要适当补喂少量精料,以满足营养需要。一般根据青贮料质量补1千克~3千克精料。
犊牛混合精料的参考配方如下:玉米35%,豆饼35%,麦麸27%,骨粉1%,食盐1%,添加剂1%。
育成牛的饲料组成
犊牛6月龄断奶后就进入育成期。刚断奶的牛由于消化机能比较差,要求粗饲料的质量要好。育成牛是小牛生长快的时期,要保证日增重0.4千克以上,否则会使预留的繁殖用小母牛初次发情期和适宜配种年龄推迟。 Biblioteka 母牛不同饲养阶段的饲料组成
新闻来源:农业部网站 责任编辑:高瑾 发布时间:2012-05-28
母牛不同生长阶段所需营养物质不同,饲料组成也就各有千秋,但总的原则是满足机体营养需要,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过多机体吸收不了,造成浪费和经济损失;过少达不到机体需求,影响生长发育。现将不同阶段的饲料组成简单叙述如下。

奶牛泌乳盛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 奶牛养殖

奶牛泌乳盛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 奶牛养殖

奶牛泌乳盛期的饲养管理要点-奶牛养殖赵亚茹(黑龙江省肇源县超等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黑龙江大庆166513)作者简介:赵亚茹(1976-),女,黑龙江肇源人,本科,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技术推广与服务方面工作。

1奶牛泌乳盛期的体质变化由于奶牛在分娩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体能和能量,以致于处于泌乳盛期的奶牛体内的血钙降低,消化功能下降,食欲减退。

但是,此阶段奶牛的产奶量处于高峰期,产奶量的增加使得奶牛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能满足其高产奶量的营养需求,奶牛就只能动用体内贮存的脂肪来为产奶提供能量,这就会导致奶牛体重下降,奶牛动用体脂的能力和时间不同,有的长达3个月,有的则2个月。

如果奶牛由于泌乳损失的体重过多,则会产生不利的后果,对奶牛的身体健康、繁殖性能以及奶牛后续的泌乳性能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严重时会导致奶牛患酮血病,发生产后瘫痪的现象,影响以后发情。

所以这一阶段的饲养任务主要是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来恢复奶牛的采食量和消化功能。

2奶牛泌乳盛期的饲养要点随着奶牛产后体质的恢复,产奶量逐日增加,为了使其发挥最大的泌乳潜力,一般在奶牛产后的15d左右,采用“预付饲养”的方法。

此法是指根据奶牛的产奶量每天除了按规定的饲喂量饲喂奶牛外,再额外饲喂1~2kg的精料,以满足奶牛产奶量不断的增加。

并且随着产奶量的增加,精料的饲喂量也随之增加,直到产奶量达到平稳后再停止饲喂精料,逐渐降低到正常水平。

同时还要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青绿多汁饲料、青贮饲料和优质干草,这样可以有效增加奶牛的产奶量。

除了以上的饲养方法外,还可采用“引导饲养”的方法。

此法应从围产前期即从分娩前15天起,直到产后的泌乳量达到最高峰时,都饲喂高能量日粮,以减少酮病的发生,并且可以维持体重,提高产奶量。

在符合科学的饲养条件下,要尽可能多的饲喂精料,少喂粗料。

在分娩前15天,饲喂充足的青贮饲料,第一天饲喂2kg的精料,以后每天增加0.45kg,直到奶牛每100千克体重进食1~1.5kg精料为止。

中甸犏牛的产犊季节、泌乳期分布及产奶量变化规律

中甸犏牛的产犊季节、泌乳期分布及产奶量变化规律

中甸犏牛的产犊季节、泌乳期分布及产奶量变化规律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点概况试验地点为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和平村的塘培、支特、区畦迪和拉扎坝等村民小组,海拔3200~3650 m。

和平村年均降水量1197.3 mm,90%降水量集中在6-10月;年均气温6.9 ℃,气温最低月份为1月(平均气温-2.2 ℃),气温最高月份为6月(平均气温13.6 ℃);月均太阳总辐射和光合有效辐射分别为166.3和165.5 w·m-2。

天然草地牧草种类归属于禾本科的羊茅属(FestucaL.)、鹅观草属(Roegneria)、早熟禾属(PoaL.)、披碱草属(ElymusL.)、雀麦属(BromusL.)、异燕麦属(HelictotrichonBess.),豆科的百脉根属(LotusL.),莎草科的嵩草属(KobresiaWilld.)及车前科、菊科、毛茛科、唇形科、蓼科、灯心草科等。

1.2 供试犏牛2013年6月至2020年5月在7个牧户中共选择中甸犏牛142头,平均年龄(8.85±2.88)岁,平均胎次(4.59±2.43)胎,体重186~303 kg。

1.3 饲养管理夏秋季在高山牧场、冬春季在村庄附近坝区昼间放牧,每天早、晚各补饲1次,每天补饲干草0.5 kg、糌粑0.10 kg和饲喂全株玉米或牧草青贮料、酒渣或精料补充料。

对泌乳犏牛每天早、晚各挤奶1次;犊牛培育方式均为半哺乳,在挤奶前先让犊牛吮乳,犊牛在3~5月龄断奶。

1.4 产奶量测定从分娩第2天开始每天每头犏牛早晚各挤奶1次共计2次,用电子称称量每头犏牛挤奶量,连续记录至停止挤奶。

1.5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采用 Excel 2010对产奶量数据进行整理归类和计算,数值用平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

根据分娩日期确定产犊季节,统计在各季节产犊母犏牛的占比;泌乳期按分娩第2天到停止挤奶前1天的天数计算;根据产犊时间确定泌乳月,并按泌乳月分别统计相应的产奶量数据,采用 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One-way ANOVA分析,不同泌乳月和年内各月的产奶量显著差异分析则用Duncan法进行两两比较,以P<0.05和P<0.01 作为差异显著的判断标准。

奶牛体况评分

奶牛体况评分

体况观测部位
一分体况—侧观
Hale Waihona Puke 一 分 体 况 后 观—
二分体况—侧观
二 分 体 况 后 观

三分体况—侧观
三 分 体 况 后 观

三分体况—侧观
三 分 体 况 后 观

三分体况—侧观
三 分 体 况 后 观

四分体况—侧观
四分体况—后观
五分体况—侧观
五 分 体 况 后 观

奶牛各阶段推荐的体况分数
分娩期:3.0-3.5 配种:2.5 泌乳后期/干乳期:3.0-3.5
产后发情周期延迟
奶牛过肥
更容易发生分娩并发症(如:难产 等)
泌乳早期随意摄取干物质的行为受 到抑制,因而导致奶牛: --一些代谢疾病的发生率升高(肥 胖牛综症、酮体症等) --奶产量下降
与体况评分有关的部位
尾根 坐骨结节 腰椎 脊椎骨
奶牛体况举例
奶牛各阶段推荐的体况分数
分娩期:3.0-3.5 配种:2.5 泌乳后期/干乳期:3.0-3.5
Very Early Lactation
Input Early-Mid Lactation Output
Late Lactation
奶牛体况会影响
潜在的或急性产后并发症 泌乳期产奶量 繁殖效率
奶牛过瘦
泌乳早期因缺乏足够的身体储备 而使得奶产量下降
一些代谢病的发生率升高(如: 酮体症、真胃错位等)
体况定义
体况是指奶牛所具有的脂肪 量或能量储备水平。体况评 定的目的是使奶牛处于理想 的不瘦不胖的良好状态。
奶牛产奶期的体况变化
泌乳早期:奶牛处于负平衡状态, 体重不断减轻,但每天的体重减轻 不应超过一公斤。

成年奶牛的泌乳规律

成年奶牛的泌乳规律

最高产奶胎次,有些牛在饲养管理较好、饲料全
记得有一次吃完饭,我和爸爸妈妈在聊天,这饭后聊天可是我们家的“传统”我和
价的情况下,产奶高峰胎次可持续至 8 胎,但多 数母牛在 5~6 胎时产奶量已下降。 三、不同挤奶时间和挤奶间隔时间的泌乳规
律挤奶时间的不同也会影响母牛的产奶量。母牛
乳腺在夜间活动频繁,乳汁生成和分泌较多,所 以早晨产奶量高于其他时间,而且早餐前挤奶 (早上 5~6 时)较好。挤奶间隔时间对产奶量也
有一定影响。实验证明,挤奶间隔时间相等,产
记得有一次吃完饭,我和爸爸妈妈在聊天,这饭后聊天可是我们家的“传统”我和
奶最多,如每隔 8 小时挤奶一次,或每隔 12 小 时挤奶一次。
1c06f5cb1
一、母牛不同泌乳月的泌乳规律母牛在同一 泌乳期内不同泌乳月的产奶量,常随其品种、个 体、健康和年龄状况,以及饲养管理不同而异。
通常是奶牛分娩后,产奶量逐步上升,约在第 2
个或第 3 个泌乳月时达到高峰阶段,然后逐步下 降,一般高产牛上升幅度大,曲线在高峰期平稳, 下降缓慢,所以牛产后泌乳量能很快上升并在高
峰期维持较长时间,总产奶量较高。而那些即使
记得有一次吃完饭,我和爸爸妈妈在聊天,这饭后聊天可是我们家的“传统”我和
具有最高产奶量,但下降速度快、幅度大的牛总 产奶量低。 二、不同年龄和胎次的奶牛泌乳规律母牛的
产奶量随年龄和胎次的变化而不同。一般初产母
牛,由于身体尚未成熟,泌乳能力较差,产奶量 低于高及身体的成熟,第三或第四胎便可达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泌乳牛在整个泌乳期的变化规律
2012-01-16 13:51:38 来源:牛业科技之光浏览:14次
泌乳牛在整个泌乳期内,其产奶量、体重、干物质进食量的变化规律如下:
(一)产奶量的变化母牛产犊后,在正常情况下产奶量逐日增加,到产后6~10周出现最高日产奶量,其产奶量比初乳期可提高30%。

若按泌乳月计算,则第二个泌乳月为产奶量最高峰。

此后3~5个月为平稳期,高产奶牛其曲线基本不变,有些母牛每月可下降3%~5%,第六至十个月为泌乳后期,高产奶牛下降得很少或不下降,有些牛每月平均下降3%~5%,另一些牛则下降7%~8%,直到停奶后进入干奶期。

(二)体重的变化据测定,饲养得好的、体重较稳定的母牛,产后0~70 天体重共减少35千克,每天平均约减500克;其减重时间分布,前30 天平均每日每头减重1.8~2.2千克,后40天仅为30~100克。

产后71~150天阶段,一般母牛和高产奶牛可保持体重不增不减,但中低产母牛此时日增重可达150克。

产后151~305 天阶段,一般奶牛均能明显恢复原来体重,包括胎儿的生长发育,综合起来日增重可达400~500克。

以后60天的干乳期,其日增重为350~600克。

(三)干物质进食量的变化母牛产犊后,随着产奶量的逐日增加,日粮干物质进食量也在增加,但在产后0~70天或0~90天阶段,母牛进食的养分不能满足泌乳养分的需要,故发生能量和蛋白质的负平衡,母牛减重用于产奶,一般于产后90 天左右母牛干物质进食量达最高峰,以后基本保持平衡,养分能满足维持和泌乳的需要,且有部分养分用于修补体组织和胎儿的需要.一般在产后7~8 个月母牛对于干物质的进食量开始下降,但高产奶牛一直保持到第九至十个泌乳月也不会下降. 干奶期母牛对于干物质的进食量下降十分明显,高产奶牛可下降40%~50% ,到临产前5~7 天食欲最差,干物质进食量仅为体重的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