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感应

合集下载

静电感应现象及应用

静电感应现象及应用

静电感应现象及应用静电感应现象指的是当两个物体(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处于靠近的状态时,带电物体会影响到未带电物体,使未带电物体上出现电荷分布的现象。

这种现象是由于带电物体的电场影响了未带电物体上的电子,使其从原来的位置移动到新的位置,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电荷分布。

这种现象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业中。

静电感应的应用:1. 静电消除在生产和工业环境中,可以通过使用静电消除器来去除静电,避免干扰设备,并保证产品质量。

静电消除器通过静电感应原理,吸引带电物质并加以中和,从而消除静电。

2. 静电喷涂静电喷涂是利用静电感应原理将电荷带正极的涂料粒子喷到带负电的表面上。

由于正负电荷间的吸引作用,涂料粒子会均匀地附着在被涂表面上,从而形成平滑、均匀的涂层。

这种涂层比传统的喷涂有更好的涂布和附着性能。

3. 静电印刷静电印刷是一种油墨印刷技术,使用静电感应原理将电荷带正极的墨水粒子吸附到带负电的印刷材料表面上。

这种技术比传统的印刷技术更加高效和节约,因为可以减少废品和成本,并提高打印速度和质量。

4. 静电提纯在化学制品和药品制造中,静电提纯可以去除混杂物以达到最终产品的纯度要求。

这种过程涉及静电感应原理,通过电荷的吸引来分离混杂物和产物。

5. 静电制造静电制造是制造微型和纳米结构的一种常用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通过静电诱导来加工和控制小型或微型部件。

这种技术可以应用于制造高精度和高速微型部件,如纳米芯片、微型传感器和MEMS(微机电系统)设备。

总结:静电感应是一种重要的物理现象,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应用于产品制造、电子技术、医学和化工等领域,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并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8章 第4讲 静电感应与静电平衡 LI

第8章  第4讲  静电感应与静电平衡  LI

【例2】.如图所示,A、B是两个绝缘金属导体, 把一个带正电的绝缘金属球P移近A,由于静电感 应,a端电荷量大小为qa,b端电荷量大小为qb, 则:( B D ) A.导体A、B上,qa>qb B.导体A、B上,qa=qb C.先撤走P,再将A、B分开后,A带负电,B带正电 D.先将A、B分开,再撤走P后,A带负电,B带正电
E
将导体放入电场后,发生的现象
1.导体内的自由电子在电场力作 用下,会发生定向移动. 2.导体的两表面,一面带正电,一 面带负电.------感应电荷.
3.感应电荷的电场,与原电场叠 加,在导体内为合电场.
将导体放入电场后,发生的现象
4.合电场渐渐减弱,电子受电场 力渐渐减小. 5.当合电场减为零时,电子不再 定向移动.------静电平衡
【例5】.在图所示的实验中,验电器的金属箔 会张开的是:( B )
金属网
Q
Q
Q
A
绝缘底座
B
C
地面
注意观察:B图和C图不同。金属网罩一个接地,一个不接地。 A图属于内屏蔽,C图属于外屏蔽。
【例6】. 在水平地面上放置的光滑金属板的上表面绝 缘,在其中心正上方有一带正电Q的金属小球(可视为质 点,且不影响原电场)自左以初速度v0向右运动,则在 运动过程中( B D ) +Q A.小球做先减速后加速运动 B.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v0 C.小球受到电场力的冲量为零 D.小球受到电场力做的功为零
·
O
R L
E感 k
q L 2 (R ) 2
方向沿点电荷和棒内中点连线向左 解析:静电感应产生的感应电荷电量是面分布,且电量值未 知,所以不能直接由真空中点电荷的场强公式来求得它们在 球心O处的场强。因此采取变换研究对象的方法,将感应电 荷换成施感电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注意题目的三种问法:是问施感电荷产生的场强还是感 应电荷产生的场强还是合场强。

静电感应与微观解释图文

静电感应与微观解释图文
静电感应与微观解 释图文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静电感应概述 • 静电感应的微观解释 • 静电感应的实验验证 • 静电感应在各领域的应用 • 静电感应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静电感应概述
静电感应的定义
静电感应是指当一个带电体靠近一个不带电的导体时,由于静电感应的作用,导 体内部会产生与带电体相反的电荷分布。
静电感应可以用于静电屏蔽,即防 止外部电场对内部电荷的影响。这 一原理在电子设备和精密仪器的设 计中得到广泛应用。
电子器件制造
在制造电子器件的过程中,静电感 应技术常被用于检测和处理微小电 荷,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静电感应在化学领域的应用
化学反应监测
某些化学反应过程中会产生静电 ,通过监测和分析这些静电的变 化,可以研究化学反应的进程和
电泳分离
在生物实验中,常利用电泳技术对不同生物分子进行分离 和纯化,而静电感应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细胞操作
静电感应可以用于细胞操作,如细胞分选、细胞迁移等, 对于研究细胞生物学以及开发新型的细胞疗法具有潜在应 用价值。
05
静电感应的发展趋势 与挑战
静电感应的研究现状
静电感应现象的发现和应 用源自机理。分子筛分利用静电感应技术可以实现对溶 液中不同分子的筛分和富集,这 在化学分析、分离提纯以及化学
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静电涂敷
在材料表面涂覆一层均匀的薄膜 是许多领域中的常见需求,利用 静电感应可以实现这一过程的自
动化和精确控制。
静电感应在生物领域的应用
生物分子检测
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在溶液中带有电荷,利用静电 感应技术可以实现对这些分子的检测和分析,对于疾病诊 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静电感应的概念

静电感应的概念

静电感应的概念静电感应是电学领域中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物理现象。

在静电学的范畴内,当一个不带电的导体被放置于一个外电场中时,导体内部的自由电荷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发生定向移动,进而导致导体两端出现等量异种电荷的分布状态,这种现象便被定义为静电感应。

从微观角度深入探究,导体在未受外电场影响时,其内部的正、负电荷在宏观上均匀分布,整体呈现电中性。

然而,一旦将该导体置于外电场环境中,情况便发生了显著变化。

以一个带正电的物体所产生的电场为例,当不带电的导体靠近此带电体时,导体中的自由电子作为负电荷,会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朝着与电场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这是因为正电荷所产生的电场对电子施加了吸引力。

由于电子的这种定向迁移,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会逐渐积累过量的电子,从而带上负电;而导体的另一端则由于电子的流失,正电荷相对过剩,进而带上正电。

这种电荷的重新分布过程并非是无限制的。

当导体两端积累的正负电荷所产生的附加电场与外部电场在导体内部达到平衡时,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停止。

此时,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其内部电场强度处处为零。

静电感应在多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体现与应用。

在实际生活场景中,干燥环境下,我们常常会观察到一些有趣的现象。

例如,当某些经过摩擦而带上静电的塑料制品靠近头发时,头发会被吸引而竖起。

这是因为塑料制品上的静电产生了一个外电场,头发中的电荷在这个电场中发生了静电感应,导致头发与塑料制品之间产生了吸引力。

在工业和科学研究领域,静电感应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例如,静电感应起电机便是基于这一原理设计的。

通过巧妙地利用导体在电场中的感应过程,不断地使电荷在特定的装置中积累,从而可以获得较高的电压。

这种高电压在一些特殊的实验和工业生产过程中,如静电除尘、静电喷涂等,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电子学领域,静电感应也与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密切相关。

半导体材料中的载流子(电子和空穴)在外部电场作用下的运动以及在界面处的积累等过程,都可以看作是静电感应原理在微观尺度和特殊材料中的体现。

静电感应的原理和应用

静电感应的原理和应用

静电感应的原理和应用1. 静电感应的原理静电感应是指在没有直接接触的情况下,通过静电的作用使得物体带电或者产生电荷分布不均匀的现象。

其原理可以简要描述如下:1.静电力:在物体表面,任意一点产生的电场会对周围的带电粒子产生静电力,其大小与物体表面的电场强度及粒子所带电荷大小有关。

2.电荷分布:当一个带电物体接近另一个未带电物体时,带电物体的电场会对未带电物体上的带电粒子产生静电力,将带电粒子移动到物体的某一侧,使该侧带电,而另一侧则处于带电中性。

3.变化反应:当带电物体移开时,未带电物体上的带电粒子会重新分布,使其表面重新达到中性状态。

2. 静电感应的应用静电感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应用:2.1 静电喷涂静电喷涂是一种利用静电吸引力将液体或粉末颗粒均匀喷涂到物体表面的技术方法。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静电感应使得喷枪头部带有相反电荷的电极,使得喷出的液体或粉末颗粒带上相同的电荷,被吸附在带有相反电荷的物体表面,从而实现均匀喷涂。

2.2 静电粘贴静电粘贴是一种利用静电感应使得物体表面带电,从而使物体能够粘附在其他表面上的方法。

常见的静电粘贴应用包括纸张吸附在墙面上、静电贴纸粘贴在电子产品表面等。

2.3 静电除尘静电除尘是利用静电感应吸附空气中的灰尘颗粒,并将其从空气中去除的方法。

静电除尘设备通常包括带有电荷的收集板和高压电源,通过静电感应将空气中的灰尘吸附在收集板上,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

2.4 静电发电静电感应还可以用于发电,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环境下。

例如,在干旱地区可以使用静电感应利用干燥空气中的静电能量生成电力,或者在高海拔地区,通过静电感应利用大气中的静电能量发电。

2.5 静电消除静电消除是指通过静电感应将物体上的静电荷中和,从而减少或消除静电带来的麻烦。

在一些特殊工业生产环境中,静电的积累可能导致火灾或者损坏设备,因此需要使用静电消除器来消除静电。

结论静电感应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现象,通过静电作用使物体带电或产生电荷分布不均匀的现象。

静电感应现象原理

静电感应现象原理

静电感应现象原理
静电感应现象是指当一个物体靠近另一个带电物体时,它的电荷分布
会发生变化,从而在物体上产生了一定的电荷。

这种现象是由于带电
物体的静电场对另一个物体所产生的影响所引起的。

具体来说,当一个带电物体靠近另一个未带电的物体时,它会在未带
电物体上诱导出相反极性的电荷。

例如,如果带电物体是正极性的,
则未带电物体上将诱导出负极性的电荷。

这是因为正极性和负极性之
间存在吸引力,所以未带电物体上会聚集与带电物体相反极性的电荷。

当两个物体接触时,这些诱导出来的异号电荷就会相互吸引,并且一
部分异号电荷将会流向受到诱导而产生异号充放置于表面上的受到诱
导对象。

由于这些异号充之间相互吸引并聚集在一起,最终使得受到
诱导对象表面产生了一定数量和符号相反的自由载流子。

需要注意的是,在静态情况下,两个接触或者非接触的物体之间并不
会发生电荷转移。

实际上,静电感应现象是一种电荷分布的重新排列,而非电荷的转移。

静电感应现象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例如,在印刷业中,印刷机通过
使用静电吸附技术将纸张固定在印刷台上;在喷涂行业中,喷涂枪通
过静电吸引力将颜料粘附到物体表面上;在清洁行业中,静电吸尘器可以利用静电吸引力将灰尘和污垢从地面或家具上清除掉。

总之,静电感应现象是一种重要的物理现象,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了解其原理和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一现象。

静电感应现象

静电感应现象
• 二是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要尽量缩小以防 止因“跨步电压”造成伤害.所谓跨步电 压是雷击点附近,两点间很大的电位差, 如若人的两脚分得很开,分别接触相距远 的两点,则两脚间便形成较大的电位差, 有强电流通过人体使人受伤害.

闪电防护
• 第三是不可到孤立大树下和无避雷装 置的高大建筑体附近,不可手持金属 体高举头顶.
尖端放电 导体尖端电荷密度大
尖端周围电场强 空气中残留带电粒子剧烈运动
空气电离 正负电荷奔向异种电荷
尖端失去电荷 尖端放电
应用: 避雷针
闪电防护
• 雷鸣电闪时在室外的人,为防雷击,应当 遵从四条原则.
• 一是人体应尽量降低自己,以免作为凸出 尖端而被闪电直接击中,所以人长得高还 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现象: ••甲乙::AA的的箔 箔片 片张 始角 终逐 没渐 有增 张大开为什么? 结论: •的导外体表内面部没有电荷,电荷分布为在什导么体?
•导体表面越尖锐的位置电荷越密集, 凹陷的位置几乎没有电荷
均匀球形导体
导体上电荷的分布小结
1、导体内没有电荷,电荷只分布在导 体的表面。
2、在导体表面,越尖锐的位置, 电荷的密度越大。
• 第四是不要进水中,因水体导电好, 易遭雷击.
• 总之,应当到较低处,双脚合拢地站 立或蹲下,以减少遭遇雷的机会.
E
-
在导体两端,积聚等量异种电荷,即静电感应 现象。
-
-
-
E’
E
-
感应电荷在导体内部产生电场E’,与原电场叠 加。只要内部合场强不为零,自由电子就会继 续做定向移动。
-
-
-
E’=E
E
-
当内部合场强为零时,即E’=E时,电荷不再 发生定向移动。

静电感应和静电屏蔽

静电感应和静电屏蔽

静电感应和静电屏蔽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静电现象。

当我们脱掉毛衣时,毛衣和我们的头发之间会有明显的火花;在冬天,我们走动时,衣物和地面摩擦产生的静电会使我们感到不适。

静电感应和静电屏蔽是我们在学习和应用静电现象时不可忽视的重要概念。

本文将通过介绍静电感应和静电屏蔽的原理、应用及相关实验,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两个概念。

正文:一、静电感应静电感应是指当一物体的电荷状态发生改变时,附近其他物体也会受到影响,电荷的重新分布称为静电感应。

静电感应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1. 对象间的电荷传递:当两个物体接触时,电荷可以通过导电体或静电场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2. 电荷的分布改变:当物体A带有正电荷时,物体B接近物体A 时,物体B的某一部分会受到物体A的正电荷的排斥而产生负电荷分布。

3. 相关性:静电感应是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一个物体的电荷状态的改变会引起另一个物体的电荷状态改变。

静电感应的实验: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观察静电感应的现象。

我们需要准备一个金属小球和一个塑料棒。

首先,用塑料棒摩擦金属小球,使金属小球带有正电荷。

然后将金属小球靠近一个处于自由悬挂状态的金属片,观察金属片上的现象。

可以发现,金属片上会出现一个负电荷区。

这是由于金属小球的正电荷使金属片上的电子流动,导致金属片的一边带有负电荷,另一边带有正电荷。

二、静电屏蔽静电屏蔽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阻止或减弱静电场对周围物体的影响。

静电屏蔽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 金属外壳屏蔽:金属外壳通常是用导电材料制成的,通过将需要屏蔽的物体包裹在金属外壳内部,可以防止电场对内部物体的干扰。

2. 接地屏蔽:将物体接地是一种常见的静电屏蔽方法。

通过将物体与大地连接,电荷得以流入地面,从而消除静电场的影响。

3. 屏蔽罩:屏蔽罩通常是以金属网或金属膜的形式使用,可以用于屏蔽电磁波、高频噪声等。

静电屏蔽的实验: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观察静电屏蔽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

2 0
1

2 0
2
0

2
2

2
10、如图所示,两个大的导体板A、B,面积都为S、带电量分
别为QA 、QB,当移近后平行放置,达到静电平衡。求四个面的 电荷面密度。
1 2
1 2
3 4 QA 根据电荷守恒得: 1 2 P S 3 4 QB 3 4 S 根据高斯定理得: 2 3 0
Q1 2 3 s
6、厚度为d的无限大带电导体板,两表面的电荷均匀
分布,面密度皆为 ,则板外两侧的电场强度的大小 为[ ]。 d 2 (A) (D) (C) (B) 2 0 2 0 0 0
7、在一个不带电的金属球壳的球心处,放一点电荷 q , 若将此点电荷偏离球心,该金属球壳的电势[ ]。
q
q
9、如图所示,一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附近设置一与之
平行的无限大平面不带电导体板。已知带电平面的电
荷面密度为 ,则导体板两表面的感应电荷面密度分

1
为=
, 2 =

1 2
p
解:在无限大导体板内任选一点p ,则 p点的场强为0.即
Ep
根据电荷守恒得 1 2 0 两方程联立解得 1
Pn
13:22
本课程只要求特殊情况
各向同性电介质 3 q0 , q 分布具有某些对称性
回顾:计算电容器电容的步骤:
无限长棒设λ q 无限平板设σ
1、设电容器两极分别带电为
2、计算极板间的场强E(一般用高斯定理) 3、计算极板间的电势差 V 4、由电容器电容 C
q V

B
解:电荷分布如图所示
A
解得 QA QB 1 4
x
静电平衡条件得: 1 Ep ( 1 2 3 4 ) 0 2 0
总结:四个面的电荷分布特点如下 向背的两面(1和4面)等值同号, 相向的两面(2和3面)等异号。
2S QA QB 2 3 2S
1 S 2 S qA
0
1
2
AB间与AC间的场强分别为 1 2 A C B E1 , E2 1 2
0
d1
E1
d2
E2
U AB U AC 因为B和C板均接地,
1 2 d1 d2 即 0 0
3
解得:B和C板上的感应电荷
qB 1S 1.0 10 C
B
A
E dl
5、分析结果。C与导体的本身性质有关,与导体是 否带电无关.
13:22 4
5、电场的能量
带电电容器的能量
1 Q2 1 1 We QU CU 2 2 C 2 2
1 1 2 电场的能量密度 w E DE e 2 2 1 2 电场能量 W we dV E dV 2
求薄片C的电势UC?
A C
B
S
d 2 d 2
V
0
解:如图所示,仅有A、B两板时,两板间的电场为
均匀电场,电场强度为E1,方向有A指向B。 当仅有C板,因为C板较薄,可以当做电荷为q、 面积为S的无限大的均匀带电平面,C板在它的两侧 方向如图所示。
q 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都为 E2 , 2 0 2 0 S
讨论
(1)接地时导体上不能有正电荷,
若B上有正电荷,发出电力线可能: ①到无穷远:沿电力线电位降低 ②到本身的负电荷:与导体是等位体矛
盾,所以唯一可能是导体B上没有正电荷。
(2)接地只能说明电位为零,只提供
了当地交换电荷的可能性。
10
例2:中性封闭金属壳内有正点电荷q, 求壳内外壁感生电荷的数量。
解得
1 6
2 3 4 5
0 4 5 静电平衡条件得:
Ep 1 (1 2 3 4 5 6 ) 0 2 0
12、如图所示,三个面积相等且很大的平行金属板 A、B、
C,S=0.2m2,A和B之间的距离为d1=0.04m,A和C之间
1
EI • P1
2
3
EII
4
P2
1 Q1 Q2 o 2 o s

EIII
3 Q1 Q2 1 II ( 1 2 3 4 ) 2 o o 2 o s
1 Q1 Q2 1 III ( 1 2 3 4 ) 2 o o 2 o
A
C S
d 2 d 2
V
E1 E1
E2 E2
0
B
A、B、C三板同时存在时的电场强度为两电场强度
的叠加。结果为C、B间的电场强度ECB=E1+E2;A、
C间的电场强度为ECA=E1-E2;C、B两板间的电势差 为
A C
B
S
d 2 d 2
V
E1 E1
E2 E2
0
d U CB ( E1 E2 ) 2 E1d E2 d V qd 2 2 2 4 0 S
(A)升高;
(B) 不变;
(C) 降低;
(D)不能确定
8、在半径为R的金属球内偏心地挖出一个半径为r(r<R) 的球形空腔,如图所示,在距空腔中心点d (d<r)处放一
点电荷q,金属球带电-q,则O’点的电势为[
(A )
d
q 4 0 d q 4 0 R
]。
o
R
o
r
(B) 4 d 4 r 0 0 (C )0 (D)因q偏离球心而无法确定
18
如果第二块坂接地, 则4 = 0Q1源自Q21EI
2
3
EII
4
电荷守恒
高斯定理
1 2 Q1 / s

P
EIII
2 3 0
解得:
静电平衡条件
1 4 0
p 0
1 2 3 0
Q1 I 0, II , III 0 19 os
13:22 5
静电平衡下金属板接地的问题
(1)接地时导体上不能有正电荷,
若B上有正电荷,发出电力线可能:
①到无穷远:沿电力线电位降低
②到本身的负电荷:与导体是等位体矛
盾,所以唯一可能是导体B上没有正电荷。 (2)接地只能说明电位为零,只提供 了当地交换电荷的可能性。
1 :证明如图的静电感应现象中, A 是带正电q 的点电荷,B是中性导体,试证导体B左端的感 应负电荷绝对值 q 小于施感电荷。
静电屏蔽
1、空腔导体,腔内没有电荷
空腔导体起到屏蔽外电场的作用。


E0 E ' 0


2、空腔导体,腔内存在电荷
腔内电场要影响腔外。 接地的空腔导体可以屏蔽内、外电场的影响。
q
q q
静电屏蔽: 一个接地的空腔导体可以隔离内外电 场的影响。
回顾:有介质时静电场的计算
1 2 5 6 0 根据高斯定理得: 3 2 4 5
8.0cm 5.0cm 两区域的场强:
1 2
3 4 5 6 两板连接:E1d1 E2d2
3 4 E1 E2 0 0 3 4 即: d1 d2 0 0
13
4 接地导体球附近有一点电荷q, 如图所示。 求导体上感应电荷的电量。
解: 导体接地, 即
V 0
设感应电量为Q 由于导体是个等势体 ,可知
l
R
o o点的电势为0 ; 由电势叠加原理
有关系式:
Q 4 0 R q 4 0l 0
q
R Q q l
14
5 两块平行放置的面积为S 的金属板,各带电量 Q1、 Q2 , 板距与板的线度相比很小。求: ① 静电平衡时, 金属板电荷的分布 和周围电场的分布。 ②若把第二块金 属板接地,以上结 果如何?
的距离为d2=0.02m,B和C都接地;如果使A板带电量为 qA=3.0×10-7C,求(1)B和C板上的感应电荷qB,qC? (2)A的电势UA? B d1 A d2 C
解:如图所示,设A板两侧的电荷面密度分别为 1 (1)根据电荷守恒得:
和 2,A、B板和A、C板间电场强度分别为 E1 和 E2 。
Q1
Q2
1
EI
2
S
3
EII
4
S
15
EII
解:电荷守恒
( 1 2 ) s Q1 ( 3 4 ) s Q2
无限大带电平面:
Q1
Q2
1
EI
2
P1
3
EII
4
P2


EIII
i i 2 o
静电平衡条件
p1 0, p2 0
16
1 2 3 4 取向右为正 P : 0 1 2 o 2 o 2 o 2 o
解:根据电场线的性质,由q 发出的电力线的条数正比于q; 这些电力线不会在无电荷处中 断,也不能穿过导体(因导体 内场强为0),它只能止于壳 的内壁,所以壳内壁的总电荷 为-q;又因壳为中性,内外壁 电荷的代数和为0,故外壁总 电荷为q。
+q
11
12
说明: 1)导体B右则的正电荷在接地后不 存在可以认为它们沿着接地线流入 了大地(实际是大地的电子流向导 体中和了正电荷)。而且,即使接 地线在导体B左侧结论仍然成立。 2)接地不但使B右侧的正电荷流光, 而且改变了导体B左端的负电荷分布。
证:根据电力线的性质 1,B 的左端一定有电 力线终止。 7
这些电力线的发源地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