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测量方案样本

合集下载

地铁车站测量方案

地铁车站测量方案
第二章 编制依据
(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
(3)《工程测量规范》GB20056-2007;
(4)《城市测量规范》CJJ/T 8-2011;
(5)《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101-2009;
(6)《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
图4-1高程传递示意图
钢卷尺改正数公式:
式中 L— 为丈量长度
E— 钢尺的弹性系数, ;
F— 钢尺的横断面积,以 为单位。
P— 重锤质量(Kg)
- 钢卷发检定时加重的质量(Kg)
式中 k为钢卷尺每米的比长改正数
式中 α— 钢的线膨胀系数,即温度变化1ºС时,1m长度钢尺的变化量,取0.000012;
利用经业主与监理批准的高程加密控制点,采用悬吊钢尺的方法进行高程传递测量,直接将高程传递至底板水准点。在基坑边悬吊钢尺进行高程传递测量时,地上地下安置的两台水准仪应同时读数,并应在检定后的钢尺上悬吊与钢尺检定时相同质量的重锤,将高程传递到基坑底板固定点上。传递高程时,每次独立观测三测回,每测回相应变动仪器高度,三测回测得地上、地下高程点高差的较差应小于3mm,考虑到本标段两个车站挖深均在30m以内,故自重伸长改正可不考虑,取最后结果的平均数加上钢尺尺长改正数作为最终的结果,成果经业主与监理批准后才采用。高程传递测量示意图如下:
1.2车站工作内容
桐梓坡路站工作内容:桐梓坡路站为岛式地下二层,局部与6号线换乘处为三层,采用半盖挖法施工。车站主要工作包括车站两侧交通疏解、管线改迁、围挡施工、地下连续墙和灌注柱、土方开挖、内支撑、车站主体结构及施工监测等。
1.3 测量工作的重点及技术要点

地铁车站区间测量方案

地铁车站区间测量方案

目录目录 (1)第一章工程概况 (3)1.1 工程概况 (3)1.2 地质水文 (4)第二章测量作业任务和内容 (6)第三章控制测量和施工测量作业依据 (6)第四章施工测量技术方案 (7)4.1测量控制网的复测 (8)4.2施工加密控制网的测量 (9)4.2.1加密点的布设 (9)4.2.2施工平面控制网加密测量 (10)4.2.3施工高程控制网加密测量 (11)4.2.4控制点的保护和恢复 (12)4.3联系测量 (12)4.3.1导线直接传递测量 (13)4.3.2联系三角形 (13)4.3.3 投点定向测量 (14)4.3.4趋近水准测量 (15)第五章施工测量作业流程 (15)5.1图纸复核 (15)5.2地下平面测量 (16)5.3地下高程测量 (17)5.4施工放样测量 (17)5.5初支断面检测 (18)第六章隧道竣工测量 (19)6.1贯通测量 (19)6.4竣工测量 (21)6.4.1地下导线测量 (22)6.4.2线路中线测量 (22)6.4.3高程测量 (22)6.4.4断面测量 (22)第七章施工人员组织 (23)7.1施工测量组织 (23)第八章使用仪器设备 (24)第九章测量精度质量保证措施 (25)9.1施工放样的精度保证 (25)9.1.1原始资料复核 (25)9.1.2建立测量复核制度 (25)9.1.3仪器维护 (25)9.1.4测量现场维护 (26)第一章工程概况1.1 工程概况A.吉祥村车站吉祥村车站成东西向布置。

车站为地下两层岛式车站(车站周边及车站上部有物业开发),车站设计起止里程为YDK20+109.367~YDK20+350.767,车站长241.4m,标准宽22.70m,主体结构为双层双柱三跨箱型结构。

车站东西端接暗挖区间。

车站总建筑面积13650m2。

车站共设5个出入口(Ⅳ出入口分为a、b两个出入口, Ⅰ、Ⅱ号出入口为预留出入口)、2组风亭、1个消防紧急疏散通道。

测量方案(南京地铁)

测量方案(南京地铁)

测量方案地铁工程施工测量精度要求高,施测环境和条件复杂,因此在施工前必须制定正确的、切实可行的测量计划,以做到测量目的明确,人员、仪器准备充分,技术措施得当,测量工作超前,使施工安全、有效、快速的进行下去。

一、工程概况明故宫站是地铁二号线与六号线的换乘站,车站设计起点里程为K16+990.100,站台中心线里程为K17+072.000,终点里程为K17+179.500,总长189.4m,标准段宽度23.6m,车站底板埋深约16.97m,车站与六号线换乘段埋深约25.04m。

车站共设4个通道、4个地面出入口、2个风道和4个地面风亭。

车站主体结构为双层三跨整体式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与六号线换乘节点处为三层三跨整体式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

根据本站的工程特点、地质条件、交通组织和环境保护要求,设计选用除换乘节点处及端头井为800mm厚地下连续墙外,其它区段采用600mm厚的地下连续墙,嵌入深度为穿透承压水层及透水性很强的强风化层,进入基坑以下不透水层中风化泥质砂岩内至少1.5m为准。

基坑宽度约为23.2m,围护结构支撑沿车站纵向间距为3m,竖向支撑根据基坑深度不同而变化:标准断面处基坑深约为16.97m,竖向设置四道支撑加一道倒换支撑保持稳定;底板下设有风道处基坑深约为19.85m,竖向设置五道支撑加一道倒换支撑保持稳定;与六号线换乘节点处基坑深约为25.04m,基坑竖向设置六道支撑加一道倒换支撑保持稳定。

钢管支撑设有临时中间支撑柱,临时支撑柱采用钢结构,其下设桩基础(临时立柱桩)。

围护结构在使用期间通过压顶梁(墙顶冠梁)参与车站抗浮。

临时立柱桩与抗拔桩采用钻孔灌注桩。

车站附属结构围护结构选用Φ650mm的深层搅拌桩,桩与桩之间咬合200mm,桩内插入500×200×10×16mm的H型钢。

车站西南面的3号出入口通道和2号风道采用的是600mm厚的地下连续墙作围护结构。

地铁站测量方案

地铁站测量方案

地铁站测量方案1、地面控制网的建立本标段施工测量采用地面布置控制导线点。

利用光学垂准仪及相关测量设备向地下投点控制主体结构施工。

由于某站南段为明挖法施工,某站采用盖挖顺作法与明挖法施工相结合的施工方法,某站采用明挖及少量暗挖法施工的方法,因而地面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的精度对地下站内施工就显得尤其重要。

(1)地面平面控制测量对业主提供的控制导线点进行复测,并与相邻标段及临近控制点进行贯通联测。

利用全站仪进行地面施工导线布设,导线点埋设混凝土标石。

(2)地面高程控制测量对业主提供的精密水准点进行复测并与临近水准点贯通联测。

使用精密水准仪和标尺在提供的水准点之间加密水准网,布设成闭合环线,闭合差≤±8√L mm(L为环线长度,以km计),操作方法精度指标执行Ⅱ等水准点测量要求。

1.1联系测量1.1.1 趋近测量从地面控制点采用趋近导线向基坑附近引测坐标和方位,趋近导线折角个数不多于3个,往返总长不大于350m,相对点中误差≤±10mm,定出施工导线点的准确位置。

1.1.2地下定向采用导线法,利用明挖部位向基坑内导入坐标点,坐标点传寄时,充分考虑由于竖角的变化对测量水平角时而造成的影响,为尽量减少此种影响,可适当增加导线传寄边长度,当竖角较大时,须进行必要的改正。

1.1.3高程传递利用加密水准网点作趋近水准测量,按Ⅱ等水准测量方法和仪器施测,限差≤±8√L mm。使用检定过的钢尺用悬吊的方法经风井或竖井传递高程,上、下两台水准仪同时观察读数,每次错动钢尺3~5cm,共测三次。

高差较差控制在±5mm以内,取平均值使用。

地下高程传递与坐标传递同步进行。

1.2车站洞内施工测量车站日常施工测量由技术人员利用导线进行车站边线、风井、出入口等施工放样,以指导控制地下施工。

为确保正确贯通和满足净空限界,建立严格的检查和检测制度,检测按规定的同等级精度作业要求进行:地上、地下导线的坐标互差≤±12mm, ≤±20mm;地上、地下高程点的高程互差≤±3mm, ≤±5mm;地下导线基线边方位角互差≤±10″;相邻高程点的高程互差≤±3mm;导线边的边长互差≤±8mm;导洞中线点坐标的互差≤±16mm;经风井或竖井悬吊钢尺传递高程的互差≤±3mm。1.3贯通误差的测定与调整地下施工控制测量用控制导线,导线测量采用全站仪施测,左、右角各测两测回,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较差小于6″,边长往返观测各两测回,往返观测平均值较差小于7mm,每次延伸施工控制导线测量前,对已有的施工控制导线前三个点进行检测,检测点如有变动,选择另外稳定点的施工控制导线点进行施工控制导线延伸测量。

地铁车站施工测量方案

地铁车站施工测量方案

项目名称测量方案编写:XXX复核:XXX审核:XXXXX项目经理部测量队2006年8 月18日1、工程概况1.1、黄花岗站黄花岗站为六号线第16座车站,地下三层岛式车站,车站长度为82.2m,标准段宽度为19.0m,最宽处为23.5m,标准段处车站高度为19.8m,车站中心里程处顶板埋深为3.383m,最小埋深为2.754m,最大埋深为4.180m,站台宽度为10米,车站中心里程为YCK16+976。

黄花岗站位于先烈中路西北侧路面下,大致呈东西走向布置。

车站西北面为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17层住宅,西北侧有一正在施工的基坑(为33层110m高德华大厦),南侧为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站位东侧紧邻一座过街人行天桥。

1.2、水荫路站水荫路站为六号线第17个车站,车站呈“一”字形布置,东西走向,标准地下二层车站,车站总长为116.80m(包含1.2m宽的围护结构),主体建筑宽为18.8m ,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YCK18+080.3,车站起点里程为YCK18+037.4,终点里程为YCK18+154.2。

水荫路站站址位于先烈东路与水荫路交汇处,车站呈“一”字形布置,东西走向,车站站址现为省建科院办公楼,站址附近交通流量大,四周民房密集,东面距朱执信墓道的围墙边 1.9m,西面为内环路入口,南侧为现有道路。

1.3、黄花岗——水荫路区间黄花岗站—水荫路站暗挖区间位于先烈中路下,区间线路出黄花岗后,沿着先烈中路向东北行进,然后从先烈中路跨内环路立交南侧下方穿过后到达水荫路站。

区间起始里程右线YCK17+020.70~18+036.90,右线全长1016.20m,区间起始里程左线ZCK17+020.70~18+036.90(左线短链0.759m),左线全长1015.441m,区间线型顺直,左线含两个曲线段,一处在隧道与内环路交叉处,圆曲线半径R-800,另一处在YCK18+000处,圆曲线半径R-2000;右线含一个曲线段,圆曲线半径为R-1500,两线平行线段线间距13m,为躲避桩基使隧道从先烈中路立交桥和粤海凯旋大厦之间顺利通过,曲线段线间距适当减少,最小线间距为10.8m。

地铁车站测量方案

地铁车站测量方案

地铁车站测量方案一、引言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地铁交通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交通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地铁车站作为地铁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设计和建设需要进行精确的测量工作,以确保其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

本文将介绍一种地铁车站测量方案,旨在为地铁车站的测量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测量目的地铁车站测量的主要目的是确定车站的几何形状、尺寸和位置,以及车站各部位的高程和坡度。

通过准确测量车站的几何和地理数据,可以为车站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并确保车站的功能和运行安全性。

三、测量方法1. 测量仪器的选择根据地铁车站的不同部位和测量目的,可以选择使用全站仪、电子经纬仪和水准仪等测量仪器。

全站仪适用于车站平面的测量和坐标的确定;电子经纬仪适用于车站平面的测量和方位角的确定;水准仪适用于车站的高程测量。

2. 测量控制网络的建立在进行地铁车站测量前,需要建立一个测量控制网络。

控制网络的建立包括选择控制点、设置测量基准、选择测量点等工作。

通过建立控制网络,可以提供准确的测量数据,并与其他相关工程进行衔接。

3. 平面测量通过全站仪或电子经纬仪进行车站平面的测量,测量出车站的坐标数据、线段数据和面数据。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保证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尤其是重要部位和关键位置的测量。

4. 高程测量通过水准仪进行车站高程的测量,确定车站各部位的高程和坡度。

测量时需要注意测量点的选择和测量线路的设置,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测量数据处理测量数据处理是地铁车站测量工作的重要环节。

在测量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平差和计算,以提高数据的精度和准确性。

同时,还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图形化处理,生成平面图和剖面图等测量成果。

四、测量结果的应用地铁车站测量结果的应用范围广泛。

首先,测量结果可用于车站的规划和设计工作,包括车站建筑物、站台、出入口等的布置和设计。

其次,测量结果可用于车站施工的控制和监测,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地铁车站工程施工测量技术方案

地铁车站工程施工测量技术方案

地铁车站工程施工测量技术方案批准:审核:复核:编制:2021年1月目录1、工程概况 (2)2、编制依据 (2)3、既有控制点情况 (2)4、施工测量的目标和任务 (2)4.1施工测量的目标 (2)4.2施工测量的任务 (2)5、组织机构设置与人员、仪器设备配置 (3)5.1组织机构设置 (3)5.2测量队人员及岗位 (3)5.3测量仪器设备配置 (4)6、控制网加密测量 (4)6.1地面精密导线控制网加密 (4)6.1.1地面精密导线控制点布设要求 (4)6.1.2地面精密导线控制的布设 (5)6.1.3导线控制网观测技术要求 (5)6.1.4观测成果处理及平差 (5)6.2地面施工高程控制网加密 (6)6.2.1地面水准点的选点布设要求 (6)6.2.2地面加密高程网布设 (7)6.2.3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7)7、车站施工测量 (8)7.1平面施工控制点引测 (8)7.2高程施工控制点引测 (8)7.3基坑开挖施工测量 (10)7.4监控量测及变形观测 (10)7.5车站结构施工放样测量 (10)7.6车站主体结构放样 (11)7.7车站竣工测量 (13)8、安全保证措施 (13)9、质量保证措施 (14)10、环境保证措施 (14)1、工程概况矩形框架结构。

全长225.2米,该站总建筑面积为12741m2。

有效站台中心里程处顶板覆土为3.257m,埋深17.847m。

标准段外包尺寸(结构内衬)为18.8m(宽)×12.69m(高)。

2、编制依据1.《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2003;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5.《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 T/18314-2009;6.《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

3、既有控制点情况1、××××号线工程××××车站区域共有控制点7个,其中C级GPS点3个,精密导线点5个,二等水准点2个。

地铁车站测量方案终版

地铁车站测量方案终版

目录1.工程概况1.1 本标段工作内容 1.1.1 平面位置 南宁市轨道交通 3 号线博艺路站位于彩凤路与博艺路的交叉路口下方。

工程平面位置图 1-1图 1-1:工程平面位1.1.2 工程范围置图本标段车站起始里程 CK22+220.6 车站终点里程 CK22+371.6 本站设有 4 个出入口,2 组风亭。

4 个有盖出入口在彩凤路两侧布置。

范围示意见图 1-2。

清秀山站博艺路站五象大道站车站起点里程 CK22+220.600 有效站台中点里程 CK22+309.948车站终点里程 CK22+371.600图 1-2:工程范围示意图1.1.3 工作内容 本站工作内容包括临建施工、地下连续墙、钻孔灌注桩、基坑开挖、施作冠梁、架设混凝土支撑和钢支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底部浇筑垫层、施作接地网、防水、结构 底板、底梁、车站主体结构至顶板回填以及内部结构。

1.2 设计概况 (1)车站建筑设计 博艺路站为双柱三跨地下三层岛式车站,车站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车站总长 151 米,标准段宽度 21.9 米,呈南北走向。

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处顶板覆土约 4 米,基坑深约 23.38 米。

本站沿彩凤路布置,车站两端接盾构区间,本站北端为盾构 始发,南端为盾构吊出。

出入口及风亭拟采用明挖顺筑施工方法。

如 1-3 平面位置 图:图 1-3 博艺路站平面位置图 (2)车站结构设计 由于本站临近邕江,车站轨面埋深较大,因此本站为地下三层车站。

车站覆土约 4 米,基坑标准段宽 21.9 米,车站主体基坑深度约为 23.38m。

连续墙嵌固深度 6.0m。

基坑采用 1000mm 厚的地连墙,冠梁尺寸为 1200X1000mm,兼做抗浮压顶梁。

共设 4 道 支撑,第一道为钢筋混凝土撑,截面尺寸为 800mm×900mm,水平间距为 8.5m,端头设 米字撑;第二、四道为钢管支撑,直径为 609mm,壁厚为 t=16mm,水平间距为 3m;第三 道为钢管支撑,直径为 800mm,壁厚为 t=20mm,水平间距为 3m;斜撑段腰梁采用 800X1000mm 钢筋砼腰梁,其余为 2I45c 的钢围檩,标准段中间设型钢临时立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尔滨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实验段)火车站站主体围护构造测量方案北京城建中南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9月1、编制根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本工程测量重要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各项测量方案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首级控制网复核制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首级控制网布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 首级控制网复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地表加密控制点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 地表加密控制点布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2 地表加密导线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3 地面加密水准点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地下控制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1地下导线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2 地下水准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趋近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竖井联系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施工测量办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明挖车站施工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1 围护构造放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2 基坑开挖施工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3 车站冠梁及钢支撑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4 车站主体构造施工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5 车站高程控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施工测量质量管理目的和基本质量指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竣工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 线路中线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车站净空断面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施工测量保障办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资料整顿与收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测量人员、测量仪器及工具配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1 施工测量仪器准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2 施工测量人员准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仪器维护与保养.................................................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运送时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使用时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3保管时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安全保障办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资料报验流程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控制点布设保护及现场标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附图及附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编制根据1、《都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3、XXXXXXXXX施工图4、其她有关资料及规范2、工程概况本工程名称为北京地铁14号线13标段,位于东西向XXX路和南北向XXX路,工程所处位置详见图2-1。

本工程施工范畴涉及:一座暗挖车站即XXX站,一座明挖车站即XXX站,两段盾构区间即XXX站~XXX站区间、XXX站~XXX站区间。

本标段构造总平图及纵断面图见后附图。

车站总建筑面积24065.62m2,盾构区间单线总长2054.65m。

单位工程互有关系图见图2-2。

图2-1 工程所处位置图10845.62平米13220平米图例:盾构始发盾构接收盾构掘进方向本合同段车站车站区间图2-2 单位工程互有关系图XXX站位于XXX路与XXX路交汇南侧,沿XXX路南北向布置。

车站东侧为北京工业大学,西侧为50m宽XXX路,南侧为松榆东里天桥。

车站构造总长222.9m,原则段宽度20.9m,顶板覆土为3.0m,底板埋深19.33m。

主体构造型式为地下二层三跨箱型框架构造,采用明挖法施工。

车站两端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车站南端设盾构始发井,本站中部设立轨排下料口及盾构。

车站附属构造设有3个出入口及2组风亭,3号出入口及1、2号风亭在主体构造东侧,1号风道总长度62.7m,宽度为15.7m,地面设一种5.1m ×5.2m新风亭和一种5.9m×3.8m排风亭;2号风道总长度为48.4m,宽度为12.9m地面设一种5m×5m新风亭和一种5m×5m 排风亭。

1、2号出入口在车站主体西侧。

3、本工程测量重要内容本工程测量重要内容分为地表平面(含加密点)控制测量、地表水准(含加密点)测量、趋近测量、竖井联系测量、地下导线测量、地下水准测量、明挖车站施工测量、贯通误差测量、竣工测量。

4、各项测量方案设计4.1、首级控制网复核制度4.1.1首级控制网布设本标段业主所交首级控制网精密导线点共48个,二等水准点共12个。

其中在本工程段运用到导线控制点12个,二等水准点6个,导线点位示意图见后附图。

导线控制点分别为DT[14]101、DT[14]102、DT[14]103、DT[14]105、DT[14]107、DT[14]108、DT[14]109、DT[14]110、DT[14]111、DT[14]112、DT[14]113、DT[14]117。

其中DT[14]101~DT[14]105位于XXX路由西向东机动车道路边,DT[14]107~DT[14]117位于XXX路由北向南行驶机动车道辅路路边。

二等水准点分别为BM[14]49、BM[14]50、BM[14]51、BM[14]52、BM[14]53、BM[14]54。

其中BM[14]49、BM[14]50位于XXXXXX,BM[14]51位于XXXXX,BM[14]52、BM[14]53位于XXXXXXXX、XXXXXXX,BM[14]54位于XXXXXXXX。

水准点均为墙标。

4.1.2 首级控制网复核交接桩后,我方组织项目部测量队、公司精测队在工程测量交接桩书规定日期内,对地面控制点进行复测,形成至少二级复核制度,测量精度满足有关测量规范规定。

⑴地表平面控制点复核对地表平面控制点复核测量时采用附合导线作为本工程地表平面控制测量办法。

附合导线导线点运用业主所交导线点,以利于精测成果与设计院成果互相比较。

导线网起始于DT[14]101~DT[14]102,依次联测各精密导线点,附合与DT[14]113~DT[14]117,形成附合导线。

观测仪器为瑞士徕卡TCR1202+全站仪,导线测量时,依照气压表及温度计显示度数直接输入全站仪内,对气压、温度进行改正。

水平角观测采用左右角各3测回,共6测回,在限差范畴内取平均值;平距观测采用来回各两测回取平均值。

内业资料直接输入电脑采用测量平差软件进行严密平差,平差成果与设计值比较满足有关规范规定。

⑵地表水准点复核水准点复测办法采用附合水准测量,其路线形式为BM[14]49~ BM[14]50~ BM[14]51~ BM[14]53 ~BM[14]52~ BM[14]54.观测仪器为徕卡NA2水准仪(0.7mm/km,DS2级)+测微器+精密铟瓦水准尺。

内业资料直接输入电脑采用测量平差软件进行严密平差,平差成果与设计值比较满足有关规范规定。

在施工期间对地面平面、高程控制网定期进行检测,保证其在施工期间完整性、对的性,测设施工需要地面加密控制点,保证其可靠、可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