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第15课离骚(节选)专题4

合集下载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5《离骚(节选)》课文详解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5《离骚(节选)》课文详解

精选教育课件
2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已经因为我佩带蕙纕而被遭诽谤,还要加上采集芳草 作衣饰之罪名。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也是我内心所崇尚的,即使是死上多次我也不肯悔改。
“以”,因;“善”,崇尚;“虽”,即使
精选教育课件
3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我怨恨你(怀王)反复无常,始终不肯体察我的苦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你周围的侍女嫉妒我的美貌,才造谣诽谤说这是淫态。
怨:怨恨、责怪;浩荡:反复无常; 民心:人心,指屈原自己的苦心 诼:造谣;善淫:善于淫荡(比喻蛊惑)
精选教育课件
4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诚然俗人们本来就善于投机取巧,背弃规矩而不正当
地行事。
背绳墨以追曲兮,竟周容以为度。
精选教育课件
12
高、长,使动用法。 岌岌,高耸的样子。 陆离,形容光彩明艳 芳,芳香。泽,污浊。昭质,光明纯洁的本质。 惟…犹…,惟独(只有)…还… 亏:亏损
精选教育课件
13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再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再加长我长长的佩带。
芳与泽其杂糅兮,惟昭质其犹未亏。 世上的清芳和污浊杂糅在一起啊,唯独我明洁的品质 还没有亏损。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佩戴上缤纷多彩的服饰啊,菲菲芳香更加显著。
精选教育课件
16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人生各有各的乐趣啊,我独爱美,并且习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即使被肢解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道我的志向是可以
挫败的吗? 好修,爱美,喜好修身洁行。
以为常, 认为是常规。
朕:我,自秦始皇起专用作皇帝的自称。复路,回 原路。行迷,走迷了路。及,趁着。“及其未既济也, 请击之。”(《子鱼论战》)

离骚高中课文节选

离骚高中课文节选

离骚高中课文节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一、字词注释。

1. 太息:叹息。

2. 掩涕:掩面而泣。

涕,眼泪。

3. 修姱(kuā):美好。

4. 鞿(jī)羁:喻指束缚、约束。

鞿,马缰绳。

羁,马笼头。

5. 謇(jiǎn):古楚语的句首语气词。

6. 谇(suì):谏诤。

7. 替:废弃、贬斥。

8. 蕙纕(xiāng):香草做的佩带。

蕙,香草名。

纕,佩带。

9. 揽茝(chǎi):采集白芷。

茝,香草名。

10. 浩荡:荒唐。

11. 民心:指诗人的苦心。

12. 众女:喻指许多小人。

13. 蛾眉:喻指美好的品德。

14. 谣诼(zhuó):造谣、诽谤。

15. 工巧:善于取巧。

16. 偭(miǎn):违背。

17. 规矩:喻指法度。

规,画圆的工具。

矩,画方的工具。

18. 改错:改变措施。

错,通“措”,措施。

19. 绳墨:喻指准则。

20. 追曲:追随邪曲。

21. 周容:苟合取容。

22. 忳(tún)郁邑:强调忧愁之深切。

忳、郁邑,都是忧愁烦闷的意思。

23. 侘傺(chà chì):失意的样子。

24. 溘(kè)死:突然死去。

25. 流亡:随流水而消逝。

26. 鸷鸟:猛禽。

27. 方圜(yuán):方和圆,方枘(ruǐ)圆凿(záo)的简称,喻指不相合。

28. 屈心:使内心受委屈。

29. 抑志:使意志受压抑。

30. 尤:责骂。

31. 攘诟(gòu):容忍耻辱。

高中文言文离骚原文

高中文言文离骚原文

高中必修二文言文《离骚》原文《离骚》是我国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所创作的长篇抒情诗。

作品在倾诉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深切关心的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作品现入选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材,系必背内容。

下边整理分享这部作品的课文节选,并附原文。

离骚(节选)[先秦] 屈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原著】离骚[先秦] 屈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高中语文必修离骚节选

高中语文必修离骚节选

高中语文必修离骚节选《离骚》这篇经典的诗歌,真的是个奇妙的存在,像一杯浓烈的茶,苦涩中透着回甘。

想想啊,屈原那小子,身处战国时期,心里满满的都是对国家的忧虑,对理想的追求。

他写这首诗的时候,心里得多纠结,简直就像是个被爱情和理想双重折磨的小青年。

在诗中,他不仅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种种不满。

哎,真是让人心疼。

有句话说得好,“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屈原就是那个在舞台上拼命演绎的主角。

他在《离骚》中,仿佛在跟我们诉说他的心声:我这一辈子,真是苦啊!他不断地回忆那些美好的日子,心里却又充满了惆怅。

这种复杂的心情,真是让人感同身受。

比如,他对理想的追求,就像是追逐那遥不可及的星星,越追越远,真的是让人心碎。

不得不提屈原对理想的执着。

他常常提到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真的是一语道破了追梦人的心声。

他就像是那只执着的小蚂蚁,拼命地向上爬,哪怕遇到再多的荆棘。

他的坚持,真是让人想起了那些为梦想拼搏的人。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依然选择坚持,不放弃。

屈原也好,现代人也罢,心中都有那股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再聊聊他对社会的批判。

屈原在诗中把的官场骂得体无完肤,简直就是个“怒火中烧”的揭露者。

他直言不讳地指责那些贪官污吏,真是让人痛快。

他就像是一股清流,想要冲破黑暗,给大家带来光明。

他用词犀利,情感真挚,绝对让人感到一阵痛快淋漓。

这个时代,有些人可能觉得屈原有点“尖酸刻薄”,但我觉得,这是一种勇气,敢于发声的人,真的不多了。

然后,他又回到自我,对爱的思考也是相当深刻。

他那种对理想伴侣的渴望,就像小孩子盯着心仪的玩具一样。

他常常用美丽的比喻,把心中的爱描绘得无比绚烂。

可现实往往是无情的,屈原所期望的却无法如愿,心中的失落,简直让人揪心。

情感的纠葛,恰似人生的百转千回,让人哭笑不得。

《离骚》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屈原心灵的独白。

他用那华美的语言,把自己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读着这首诗,仿佛能看到一个在风中摇摆的灵魂,挣扎、追寻,最后又无奈地回到孤独。

15 离骚(节选)

15  离骚(节选)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何不趁着壮年而抛弃邪秽,何不改变这(不善的)法度? 何不趁着壮年而抛弃邪秽,何不改变这(不善的)法度? 乘着骏马而自由驰骋,来吧,我愿做向导在前面开路。 乘着骏马而自由驰骋,来吧,我愿做向导在前面开路。
为实现理想而不计个人安危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 反信馋而齌怒。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馋而齌怒。 中情 齌怒 我匆忙地在你前后奔走效力, 我匆忙地在你前后奔走效力, 为的是赶上先王们的足迹。 为的是赶上先王们的足迹。 君主不了解我的忠诚之心啊, 君主不了解我的忠诚之心啊, 反而听信小人谗言而大发脾气。 反而听信小人谗言而大发脾气。 申说自己为国君效力,希望赶上前王的足迹。 申说自己为国君效力,希望赶上前王的足迹。不料 楚王全不了解我的内心,反而信谗怒己。 楚王全不了解我的内心,反而信谗怒己。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 殃兮, 皇舆之败绩 之败绩。 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那拉帮结派的小人们苟且偷安, 那拉帮结派的小人们苟且偷安, 使国家前途变得昏暗危险而狭隘。 使国家前途变得昏暗危险而狭隘。 我哪是怕自身遭遇灾祸啊, 我哪是怕自身遭遇灾祸啊, 怕的是君王的战车将要颠覆。 怕的是君王的战车将要颠覆。 指出小人走错路,陷国家于倾危; 指出小人走错路,陷国家于倾危;自己不避灾祸 反对他们,是为了国家免受祸患。 反对他们,是为了国家免受祸患。
诘问楚王:为什么不立志改革,改变法度呢? 诘问楚王:为什么不立志改革,改变法度呢?如果能 够任用贤士,自己是愿为前驱,引导走上正确之路的。 够任用贤士,自己是愿为前驱,引导走上正确之路的。

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知识点汇总:《离骚》节选(解析版)

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知识点汇总:《离骚》节选(解析版)

《离骚》节选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一、知识点汇总1、课文详解离骚〔先秦〕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译文:我揩着眼泪啊声声长叹,哀叹人民的生活多么艰难。

我虽爱好修洁严于责己,可早晨进谏晚上即遭贬。

他们弹劾我佩带蕙草啊,又因我采白芷加我罪名。

这是我心中追求的东西,就是多次死亡也不后悔。

怨就怨楚王这样糊涂啊,他始终不体察别人心情。

群臣都妒忌我的丰姿,造谣诽谤说我妖艳好淫。

庸人本来善于投机取巧,背弃规矩而又改变政策。

违背是非标准追求邪曲,争着把苟合取悦作为法则。

忧愁烦闷啊我失意不安,现在孤独穷困多么艰难。

宁可马上死去魂魄离散,媚俗取巧啊我坚决不干。

雄鹰不与那些燕雀同群,原本自古以来就是这般。

方和圆怎能够互相配合,志向不同何能彼此相安。

宁愿委曲心志压抑情感,宁把斥责咒骂统统承担。

保持清白节操死于直道,这本为古代圣贤所称赞!后悔当初不曾看清前途,迟疑了一阵我又将回头。

调转我的车走回原路啊,趁着迷途未远赶快罢休。

我打马在兰草水边行走,跑上椒木小山暂且停留。

高中语文 4.15 离骚(节选)课件

高中语文 4.15 离骚(节选)课件
倒装句 ___________ 介词结构后置句 ________________
⑥恐年岁之不吾与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成语积累 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比喻因日趋衰 美人迟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落而感到悲伤怨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名句默写 又重之以修能 。 ①纷吾既有此内美兮,_______________ 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 ②日月忽其不淹兮,_______________ 恐美人之迟暮 __________________ 。 乘骐骥以驰骋兮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吾道夫先路!
1.诗歌第一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在文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名师指津]内容:注意介绍了屈原的哪些情况。作用:表明 责任,奠定基调。 我的理解:
内 容
作 用
①自己出身的高贵;②降生的祥瑞;③名字的美 好寓意;④品质和才能的出众 ①交代了自己的出身,表明自己对楚国的兴亡有 义不容辞的责任。②表明自己坚持自身的高洁操 守的态度,为下文奠定感情的基调
5.介绍出身的高贵和宣扬自己的“内美”“修能”体现了什 么?从诗句中可以看出诗人有哪些焦虑? [名师指津] 第一 问从“肯定自我”方面考虑; 第二问紧扣 “时光流逝”和“美人不识”两方面作答。 我的理解:介绍 自己出身的高贵、 宣扬 自己的“内美”和 “修能”,不是仅仅为了自我夸耀,而是体现了诗人对人格的 追求、对自我价值的发现。对一心报国的屈原而言,最大的焦 虑是时光如流水逝去,而没有机会把美好的品德和超凡的才能 献给楚国。诗人担心虽怀有一腔热忱,无奈“美人”不识。

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一讲义:第四单元 第15课 离骚 节选 Word版含答案

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一讲义:第四单元 第15课 离骚 节选 Word版含答案

◎第14课《〈诗经〉两首》◎第15课《离骚(节选)》◎第1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第17课《汉魏晋诗三首》◎第18课《汉乐府两首》第15课离骚(节选)本课话题——志向一、从课本中积累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二、从生活中积累博格斯从小酷爱篮球,他的梦想是有一天可以打NBA。

博格斯的身材真是不争气,长到1.60米便不长了。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拼命苦练。

起初,他的球技并未引起别人注意,倒是那矮小的身材令人瞩目。

21岁的博格斯念大学三年级时,他卓越的组织指挥才能逐渐为人所知。

1986年7月,博格斯入选美国队,参加了在西班牙举行的第10届世界男篮锦标赛。

这个个子极端矮小的后卫以自己精湛而出色的球技赢得了对手的尊重与观众的喝彩。

最后,他帮助美国队获得冠军。

三、从历史中积累毛泽东早年写了一首诗给他的父亲:“孩子有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借以表明自己矢志求学,报效祖国的志向。

他和朋友、同学讨论问题时,曾和他们约定了“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男女问题,不谈家庭琐事。

“所关心,所谈论的是‘大事’,即‘人之天性,人类社会,中国,世界,宇宙’”,“要为人,为国人,为世界人民而学”。

四、从名言中积累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胜2.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3.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吕坤4.壮志与热情是伟大的辅翼。

——歌德一、作者简介屈原——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战国楚诗人。

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战国时楚国贵族。

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联齐抗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第15课离骚(节选)专题4
2020.03
1,下面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大学时代是在似乎是真空的更加狭小的天地--高师的学生宿舍里渡过的。

B.休阿列斯历尽苍桑,现在依旧像从前一样,是个文艺复兴时代的人物。

C.这个朋友又是法国一位未来的伟大学者,他也像克洛岱尔和罗兰自己一样,只是过了四分之一世纪以后才名噪一时。

D.这些狂热分子只推崇开阔的英雄般的生活,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临驾于自我享受的文学(如福楼拜和阿纳托尔·法朗士)和供人消遣的文学之上的人物。

2,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3,下面对课文的语言特色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象征手法。

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戴香草喻保持修洁等。

B.运用大量香花、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性的表现政治、思想意识方面比较抽象的概念,不仅使作品含蓄,长于韵味,而且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

C.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上下句组成,使全诗具有循环往复之美。

D.运用了对偶、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全诗具有异彩纷呈之美。

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5,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謇謇:忠贞的样子苗裔:后代孟陬:正月揆:揣度
B.踵武:脚后跟肇:开始扈:披弃秽:指弊政
C.纫:编骐骥:骏马名余曰:名字荃:香
草名
D.汩:水急流貌惮:害怕灵修:神明宿莽:经冬不凋的草
6,对李白的《赠汪伦》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A.诗的前两句写诗人乘舟待发,而送行者踏歌而送。

“忽闻”表明这踏歌相送对诗人来说实出意外,而就诗来说,也是绝巧的意外之笔,使诗承首句铺叙之后陡起一笔。

B.诗的后两句说“汪伦送我情”犹如千尺潭水,化抽象的情谊为具体的形象,与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C.“汪伦送我情”到底有多深,诗人留下了大片空白,任人驰骋想象。

D.全诗画面有动有静,跳跃转换,灵动自然。

7,“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表达了怎样的内容?
8,罗曼·罗兰(1866~1944)作家。

他早年写过不少剧本。

20世纪初,他写了几部名人传记,如《》
《》(任选两部填写)等。

与此同时,他经过10年酝酿、10年写作,完成了杰出的代表作《》。

答案
1, C(“渡过”应为“度过”;“历尽苍桑”应为“历尽沧桑”;“临驾”应为“凌驾”)
2, 连词表并列关系,相当于“而”可不译
3, D
4, 说到头是我自己的情愿而心甘,纵使是死上九回我也不肯悔改。

或一身肝胆属正气,纵然是万死也不辞。

或这原是我一心追求的理想,虽然死九次我也不后悔。

5, C,(名余曰:名字--名词的为动用法,为……取名)
6, B
7, 这是他担心时光飞逝,自己为国家做不成事业。

因此他不满足于先天的“内美”,还“重之以修能”,朝夕充实、提高自己,以便奉献于祖国。

8, 法国《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和《甘地传》(任选两部填写)《约翰·克利斯朵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