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人生仪礼
第六章人生礼仪民俗

从外延来看,姻缘关系有抚育子女成长的义务,
古训有“子不教,父之过”,古时有曾母三易其家, 就是为了培养教育子女。姻缘关系还有赡养老人的义 务,娶妻要看对父母孝顺不孝顺,这也是巩固姻缘关 系的重点所在。如今传统的以血缘关系为重点的家族 观念逐渐向姻缘关系为重心家族观念转移,而且婚姻 讲究自由恋爱,讲究感情,决定姻缘关系不是家长、 族长,而是夫妻的感情基础。在家族中,妻的地位和 夫的地位是平等的。由此可见,新式的姻缘关系与旧 式的姻缘关系有着明显的不同。
(1)家族成员的称谓 家族成员称谓是由各代婚姻关系构成的男女双
方血缘关系排列的亲族次序确定的。
A、家族称谓的意义: 一是为了区别辈分;
二是为了确定上辈、同辈、晚辈 之间 的相互关系;
三是向社会呈现本家族的内部 结构,便于社会了解和进行社交活动。
民间称谓非常讲究辈份,不能违背,否则被视为 失礼,俗称“没大没小”,“没老没少”。
(2)姻缘关系 姻缘关系是以婚姻联系着的夫妻之 间的关系,姻缘是联结男女双方的惟一纽带。
它与血亲关系不同之处在于:血亲关系强调血
统的传递,具有内敛性和向心性特征,而姻缘关系 强调的是不同血缘间的结合,其特征是开放的扩张 的。当妻子的一方通过联姻加入夫方的家族时,就 将妻方的家族关系带入夫方的家族关系中来,使夫 方的家族关系的外延大大扩充了。所以家族既有封 闭性的一面,又有开放性的一面。而且姻缘关系本 身的社会属性要比血缘关系鲜明得多。
人生礼仪

“洗三”是中国汉族一般是在婴儿出生之后第三天举行的庆贺 仪式,也叫做“三朝”。在北方给婴儿实行“洗三”时多用艾 叶、花椒等,由老年妇女为婴儿擦身,认为这样做可以去掉胎 气。有的地方边洗还要边唱喜歌,预祝他长大成人之后能够读 书做官,出人头地。
“满月”产妇在生产后的一个月内不能做
事,不能出门,叫做“坐月子”,这期间 婴儿不能被抱出户。到了一个月,婴儿已 经可以适应了离开母亲的环境,所以在婴 儿满月的时候他的父亲就会为他举行庆贺 仪式,许多亲友都来参加宴会,并且由舅 舅主持剃掉胎发,然后抱着他走街串巷见 见街坊邻居,据说这样可以使婴儿将来不 怕生人。
“周岁”除了的宴请的宾客之外,这一天特别举行检
验小孩子天赋和卜侧未来的前途的“抓周”仪式。孩 子的身边摆放着各种物品,任由孩子抓取,以判断孩 子未来的志趣。关于这个仪式《红楼梦》第二回“冷 子兴演说荣国府”一段中提到宝玉“抓周”的情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成年礼是为承认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 和资格而举行的人生仪礼。
姓名:魏霞 学号:
11092031066
人生仪礼是指在一生中几个重要环节上所 经过的具有一定仪式的行为过程,主要包 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葬礼。此外表 明进入重要年龄阶段的祝寿仪式和一年一 次的生日庆贺举动,亦可视为人生仪礼的 内容。
人生仪礼决定因素不只是他本人年龄和生理 变化,而且是在生命过程的不同阶段上,生 育、家庭、宗教等社会制度对个人的地位规 定和角色认可,也是一定文化规范对他进行 人格塑造的要求。因此,人生仪礼是将个体 生命加以社会化的程序和阶段性标志。比如 一个小孩满月的时候,生育孩子的家庭要遍 请宾客,不只是庆贺孩子的诞生,更是小孩 子与家里的宾朋相见,让他被亲戚接纳而融 入社会的契机。
第六章人生礼仪

3.定情
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后,男女双方确立恋爱关系,
称作“定情”。 中国人非常重视“定情”。定情时常会互相赠送扇 子、手帕、小饰品之类便于随身携带的小物件,让 恋人随时记起自己。古代文人喜欢以红豆定情,所 以红豆又名“相思子”。当代流行的定情方式有: 互赠戒指,拍合影彩贴等,而以植树作为爱情的信 物也是当代一种浪漫的定情方式。 中国有许多类似安徽黄山天都峰铁索的扶手上挂满 了锁的场景,这也是一种特殊的定情方式:同心锁。 恋人们把两把锁两两相扣、锁在铁索上,把钥匙扔 进万丈悬崖,用两把相连并永远打不开的锁象征两 人永不分离。
4
1.2.2 成年习俗
各民族的成年习俗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如
中国古代汉族男子的“二十而冠”(即成年 礼)、女子十五六岁的笄礼。
加冠
开脸
5
中、韩、日三国成年礼比较
6
1.2.3 寿庆习俗
人们一直十分重视生命的价值,把长寿 视为人间诸种幸福之首。一方面希望保佑自 己和子孙平安长寿,另一方面希冀父母和祖 辈长命百岁。
/v_show/id_XNTE3ODg1MTE2.html
“不落夫家”的顺德自梳女
18
中国婚俗——第一部分:嫁
中国古代社会是男权宗法社会,结婚时男女使用不 同的字眼。女子结婚称为“嫁”,写做左“女”右 “家”,蕴含着女儿离开家的意思。口语也就称为 “出嫁”。 在古代中国,女人结婚后就不再属于原先的家族, 要在本姓前冠上丈夫的姓氏,此后人生的荣辱、死 后的祭祀都与娘家不再相干。因此,父母常常极力 要求婚礼的豪华,认为这是自己可以为女儿做的最 后一件事,可以强化女儿的地位。而婚礼前的一系 列准备活动,也显得尤其复杂。 当代中国妇女的地位已经今非昔比,可是“嫁”这 个习惯性称呼仍旧保留在人们的日常用语中。 19
人生仪礼

诞生后的习俗
三朝 满月 百日 周岁 诞生仪礼在中国各地各民族中表现形式 是不一样的。 诞生仪礼表现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通过种种仪礼向婴儿祝吉,希望他 健康成长,长命百岁; 二是预祝他事业上有所成就,光宗耀祖。
成年仪礼
成丁礼或冠礼 是一种古老习俗传承,在世界各民族中 有自己的表现形式。 冠、笄、穿裤、换裙、文身、染齿等仪 式 成人仪礼结束后,就享有和其他成人一 样的权利。受社会约束,并承担一定的 社会义务。
婚姻仪礼
1.
2. 3. 4. 5. 6.
婚礼的 形制最 为完备,传承最为悠久。 中国古代“婚俗六礼”------古代婚姻成立的 手续 纳采 问名 纳吉 纳征 请期 迎亲
西方的结婚纪念日
1周年 (子婚) 20周年 (磁婚) 5周年 (木婚) 25周年 (银婚) 10周年 (锡婚) 30周年 (象牙婚) 12周年 (皮婚) 40周年 (羊毛婚) 15周年 (晶婚) 50周年 (金婚) 75周年 (钻石婚)
人生仪礼
人生仪礼,是社会的民俗事象之一
人生仪礼的概念
指人的一生,在不同的生活和年龄阶段 所举行的不同的仪式和礼节。 不同的仪礼,标志不同的含义:诞生仪 礼;成人仪礼;结婚仪礼、丧葬仪礼
结婚 生 活 仪 礼 信 仰 成 人 诞 生 生 死 葬 礼
诞生礼俗
生命的开端礼,新生命的诞生,血缘关 系有所传承,父母家族都很重视。 孕育期和诞生期的所有习俗 孕育期的求子习俗 怀孕时的保胎习俗 临产习俗 诞生后的习俗
丧葬礼
1. 2. 3. 4.
人生旅途的终结,称凶礼。 仪式或程式各民族不一,但基本原则是: 表达生者对死者的哀悼 怀念死者生前的功德,对其生前进行评 价 超度亡灵,使死者灵魂安息 通过某些信仰和禁忌的仪式,消除对死 者的恐惧
人生仪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 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人的一生:童年一少年一成年一中年一老 年 父亲一自己一儿子,世代
人生仪礼最重要的基石是人的生理特点和 民俗信仰
• 中国的人生仪礼更具有世俗的性质,体 现出在宗法社会中对于以个人为中心的 礼俗规范。
• (6)转房婚,是古代夫兄弟、妻姊妹共夫共妻 的残余形式 。 • (7)招养婚,招男方入女家为婿。 • (8)典妻婚,又叫“承典婚”,是买卖婚派生 出来的临时婚姻形式 。 • (9)养婚, • (10)指腹婚,当两家女人怀孕时,便指腹相约。 • (11)冥婚,俗称鬼婚。它是男女双方为已死的 儿女联姻婚嫁
禁忌指向孕妇,保护的则是胎儿。不公平的待 遇
2、孕期馈送:催生习俗。娘家送催生礼。 胎教:精神培养,调摄心,注意身;不能行房,
精神状态和情绪的调控,宽松,舒适,安静,目不视恶色,耳不 听淫声,口不出恶言,席不正不坐。外部环境要静,母体环境要 安。 改变胎儿的容貌和性别:吃雄性动物;鉴别方法:酸辣; 门槛,回头,石瓦
麒麟送子
张仙送子
连(莲)生(笙)贵子
(三)孕期习俗 1、孕妇禁忌:“有喜”“害口”,人们对 其忧惧:禁见新娘,禁见丧礼,建屋上梁,造酒采 药,做豆腐养蚕;另一方面是期许:禁食一 些动物的肉,兔,姜,公鸡,螃蟹,鳖,狗肉; 视听上禁不常见的动物和人,冲犯胎神;
外出露宿,冷水澡,月蚀,属虎的人,蛇,绳线,抬 高胳膊。
• 在这样一个关乎自己虽密切的时间里, 人们会或隆重或简单地举行一些庆祝活 动,接受一些前瞻性的祝福,希望在这 一天的幸福、轻松延续到未来一年的每 一天。 • 阳历生日,阴历生日,许多地方的民众 虽然在户口登记时报阳历生日,但实际 过的却是阴历生日,因为他们认为,阴 历要比阳历准确,这种做法也算是民众 对现行法津与传统习俗各自为政的一种 调合努力吧。
6人生礼仪习俗

6人生礼仪习俗第六章、人生仪礼民俗内容:主要就人的一生的主要阶段介绍人生仪礼的内涵和功能。
重点:民众生活中最为隆重最丰富多彩的婚丧仪礼和习俗。
难点:透过人生仪礼,从中理解中国人的生死观。
掌握人生礼仪概念,了解人生礼仪民俗的类型。
1、人生礼仪,是指人的一生中,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所举行的不同的仪式和礼节。
人生礼仪,在民族学、民俗学研究中有一种独特的称谓,叫“通过礼仪”,即在生命的某些环节上,通过一定的仪式,完成向下一阶段的过渡。
2、“洗三”是指婴儿出生之后第三天举行的庆贺仪式,也叫做“三朝”。
3、“抓周”是在孩子周岁生日这一天举行的检验小孩天赋和卜测未来前途的仪式。
4、所谓“产翁”,通俗一点讲,就是女人生孩子,男人(丈夫)坐月子。
具体形式是:妇女分娩后,由丈夫代替妻子坐褥,接受饮食和医疗等方面的特殊照顾以及亲友的祝贺,禁吃某些食物,不事繁重劳动。
而产妇却需下地干活,服侍产翁。
“产翁”是在父系氏族制代替母系氏族制时产生的一种习俗。
它是在母权制势力仍十分强大的情况下,男子为迅速获得对子女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而采取的一种方式。
男子通过模仿妇女生育,以加强与子女的血肉联系,从而确定孩子为父亲所生所有,并获得像母亲一样的亲权。
中国历史上越、僚、傣、仡佬等族中曾流行产翁习俗。
西欧和北美的印第安人中,也有此俗。
学者们认为,这种产育习俗,表现了社会由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时的一种斗争。
现在这种习俗已绝迹。
5、成年礼仪中的考验具有多重意义,比较明显的意义上使那些具将承担社会责任的年轻人的得到身心的磨练,从而具有迎接未来艰苦生活的能力。
从情绪感受的角度来看,年轻人在仪式中所遭受的痛苦越大,就越会强烈的意识到自身社会地位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
此外,这种考验本身具有“死亡与再生”的象征意义,使年轻人从依赖父母的状态中分离出来。
6、抢婚。
又叫“掠夺婚”。
指通过抢掠妇女而缔结的婚姻关系。
这是一种古老的婚姻习俗,早在氏族公社时期就已经存在。
【民俗学——中国人的生活世界】7人生礼仪民俗(诞生成年)

百日照
4.周岁
抓周 又名“试儿”,是在
孩子周岁时举行的仪式。 将笔、墨、算盘、书本、 银钱、食品、剪刀等。 《颜氏家训·风橾》说:“ 江南风格,儿生一期为制 新衣,多盥浴装饰,男则 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 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 宝服玩,置于儿前,观其 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智愚 。名之为试儿。”
物品 书
十二:酒令筹筒——喜好交际,友 遍天下。
生日
立夏称人
5.其他
• 产翁习俗(couvade)
• 一种是当妻子快要分娩时,丈夫立即换上女人的 衣服躺在旁边的椅子上,模拟妻子分娩; • 一种是妇女分娩后数天或立即起床,照常参加劳 动生产,丈夫代替妻子卧床,模拟产妇生产孩子 的情景,并抚育婴儿。亲友前来探望,向他致贺。 产翁坐月期间一如产妇,受到特殊的照顾和医疗 护理。
3.满月
坐月子
中国传统认为女性产后 是人体气血最为虚弱的 时期,需要一个月养护 才可以身体恢复,故称 “坐月子”。
坐月子期间,产妇享受 最优厚的待遇:周全的 服侍、好的饮食、充分 的休息,成为全家人都 围着团团转的中心人物 。
三日之内不准下床,一 月以内不许出房门;
不能吹风,不能洗头洗 澡,不能刷牙;
3、孕期馈送
3、接生方式
➢接生婆:一把剪刀 一盆热水,一脚 在阴间。
➢行船走马三分命, 妇女生养只一分。
三、庆贺生子
•1.人之初
• 《礼记·内则》:“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 子设帨于门右。”
• 《礼记·射义》:“男子生,桑弧蓬矢六,以射 天地四方。天地四方者,男子之所有事也。”
• ④金花娘娘,又称金花夫人、 金花圣母,她是中国粤、桂、 甘、鄂、浙等行省信奉的生育 女神,类似于送子娘娘。
人生仪礼

生与死有什么不同呢?当我们被生下来,高兴 的不是自己,而是我们的父母、亲人;当我们死 了之后,痛哭的也不是自己,而是我们的子女、 亲属。我们不为生而高兴,因为那时不知道高兴; 我们不为死而痛哭,因为死后已没有感觉。我们 无法为生发言,因为发言时我们已被生了下来, 不论被生在富裕或贫贱的家庭,被生为白、黄或 棕、黑的种族,我们都没有资格决定;我们也无 法为死流泪,因为再抗议,还是要死,不论是圣 贤愚劣、伟人凡夫,我们总得交出自己的生命。
出生后的规矩
“殷契,母曰简狄,有娥氏之女,……三人行
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 契。” 《史记.殷本纪》
莲心,桂圆
连生贵子
未孕时的祈子 麒麟送子
连生贵子
麒麟送子 恩及羽虫,则麒麟至,张纲焚林,则麒麟去
《春秋繁露》
催生礼
“杭城人家育子,如孕妇入月期将宙,外舅
中国的现代成年礼
日 本 的 成 年 礼
韩国的成年礼
2004年上海市18岁成人仪式。 主题为“青春
孕育希望,责任成就理想”的18岁成人仪式 由团市委、市文明办、市教委、市司法局、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和市法宣办等单位主办。 2000余名青年学生代表接受了领导发放的 《宪法》,他们头戴“成人纪念帽”,在著 名花剑运动员叶冲的带领下,面向鲜艳的五 星红旗庄严宣誓:“以我火红青春,建设锦 绣中华;以我壮志激情,创造崭新未来。” 随后,全场青年与领导一起开启了成人宣言 墙,并放飞了系着自己心愿结的五彩风筝。
成年仪式不但是在孩子的心理上划下一条永
远不易忘记的界线,同时也在父母方面造下 了一个心理上的割舍。 社会性的断乳和生理性的断乳一样是一件不 得不实行,可是又不愿意实行的手术。 ---费孝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人生仪礼
第一节人生仪礼的性质
一、人生仪礼的概念
人生仪礼是指人在一生中几个重要环节上所经过的具有一定仪式的行为过程,主要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葬礼。
此外,标明进入重要年龄阶段的祝寿仪式和一年一次的生日庆贺举动,亦可视为人生仪礼的内容。
二、人生仪礼的性质
人生仪礼是社会民俗事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生仪礼是将个体生命加以社会化的程序规范和阶段性标志。
人生仪礼与社会组织、信仰、生产与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民俗文化交织,集中体现了在不同社会和民俗文化类型中的生命周期观和生命价值观。
3、【法】范·热纳(Arnold van Gennep)
《通过仪礼》:“脱离仪式”、“转换仪式”、“合入仪式”
【英】维克多·特纳(Victor Turner)
《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阈限理论”
诞生仪礼
一、求子仪式
向神灵祈子
由旁人送子
性器崇拜与性行为模仿巫术
二、孕期习俗
1、孕期禁忌;
2、孕期馈送;
3、接生方式
三、庆贺生子
生命降生仪式:“洗三”(“三朝”)
进入人群仪式:“满月”及“百岁“(百禄)
预卜前程的仪式:”周岁”(抓周儿“仪式)
成年仪礼
一、成年仪礼的习俗表现
与婚礼相结合的成年礼
与幼子养育习俗相结合的成年礼
相对独立的成年礼
二、成年仪礼的规范和特征
1、行成年礼的年龄规定
2、成年仪礼的性别区分
3、成年仪礼的考验
4、成熟的标志
三、成年仪礼发生变化的原因
农业社会组织形式的制约
对教养过程的日渐重视
婚姻仪礼
一、婚姻形态
一般的婚姻形态:一夫一妻制
特殊的婚姻形态
抢婚b、童养婚c、冥婚d、入赘婚
e、转房婚
f、典妻
g、不落夫家
h、表亲婚
二、结婚仪礼程式
相亲、定婚阶段:媒、帖、聘的含义
迎娶阶段:祈求吉祥、多生贵子的祝愿
婚礼后,姻亲关系的认可(”三朝回门“)
丧葬仪礼
一、死——人生旅途的转换
初终→设床→沐浴、更衣→报丧→大殓→选择墓地及落葬日二、葬——灵魂不灭的幻想
让死者回归大自然
土葬b、水葬c、天葬d、树葬
保存尸体,以求灵魂不死
墓葬b、塔葬c、悬棺葬
三、弃其朽肉,让灵魂离尸体而再生
火葬b、瓮葬(”二次葬“、”拾骨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