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个月婴幼儿大运动发育国际标准
0-36个月婴幼儿大运动发育国际标准

6.3-8.1
63.3-68.6
8
7.8-9.8
68.3-73.6
手膝爬行
7.2-9.1
66.4-71.8
10
8.6-10.6
71.0-76.3
自己能扶站;能坐稳
7.9-9.9
69.0-74.5
12
9.1-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
73.4-78.8
小熊爬;只用一只手扶着走
8.5-10.6
71.5-77.1
15
骑自行车;正确地跑步
12.6-16.1
90.2-98.1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
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57.1-59.5
4
5.7-7.6
61.0-66.4
坐着时抬头比较稳;俯趴时能
抬头90度;会翻身
日常不可独 坐,仅专业医 生评估时可 进行
5.3-6.9
59.4-64.5
5
6.3-8.2
63.2-68.6
拉坐时头不下垂;俯趴时能打 转
5.8-7.5
61.5-66.7
6
6.9-8.8
65.1-70.5
0-36
大运动发展标准来源于:GGS In formation Service.婴幼儿身高体重标准来源于:World HealthOrganization .
月龄
体重kg
男/女
身高cm
男/女
大运动
备注
出生
2.9-3.8
48.2-52.8
四肢卷在体侧;俯趴时能稍微 抬头
2.7-3.6
47.7-52.0
9.8-12.0
0-3岁宝宝大运动发育国际标准

0-3岁是宝宝大运动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宝宝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大运动活动来促进身体的发育和成长。
以下是根据国际标准,0-3岁宝宝大运动发育的一些关键指标和标准:一、0-3个月在这个阶段,宝宝开始学会抬头、翻身和伸手抓握物品。
他们会在父母的帮助下尝试坐起,但还不能保持平衡。
宝宝的肌肉和骨骼也在不断发育,逐渐适应各种运动活动。
二、4-6个月在这个阶段,宝宝开始学会爬行和滚动。
他们能够用手和膝盖支撑身体,逐渐掌握爬行的技巧。
同时,宝宝的肌肉力量也在增强,开始尝试站立和行走。
三、7-9个月在这个阶段,宝宝开始学会站立和行走。
他们能够扶着家具或父母的手行走,逐渐掌握行走的技巧。
同时,宝宝的平衡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开始尝试一些简单的跳跃和攀爬活动。
四、10-12个月在这个阶段,宝宝开始学会走路和跑步。
他们能够独立行走,并逐渐掌握跑步的技巧。
同时,宝宝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也在不断提高,开始尝试一些复杂的动作和游戏。
五、1-2岁在这个阶段,宝宝的大运动发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他们能够进行更多的户外活动,如跑步、跳跃、攀爬等。
同时,宝宝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也在不断提高,开始尝试一些复杂的动作和游戏。
六、2-3岁在这个阶段,宝宝的大运动发育逐渐成熟。
他们能够进行更多的户外活动,如骑自行车、踢球等。
同时,宝宝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也在不断提高,开始尝试一些更加复杂的动作和游戏。
总之,0-3岁是宝宝大运动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宝宝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大运动活动来促进身体的发育和成长。
父母应该根据宝宝的年龄和身体状况,提供适当的运动环境和活动机会,帮助宝宝健康成长。
儿童1-6岁大运动发育标准表

儿童1-6岁大运动发育标准表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1-6岁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大运动发育在这个阶段尤为重要。
大运动发育主要包括婴幼儿的运动能力、协调性、平衡和适应性等方面。
下面将介绍一份关于儿童1-6岁大运动发育标准表,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发育情况。
1岁:在宝宝1岁时,大多数宝宝可以独立坐稳,可以在床上翻身,也会用手爬行,喜欢抓东西,可以尝试站立但还不够稳定。
此时宝宝的运动发育主要表现为掌握物体、触碰和抓取。
2岁:2岁的宝宝大多可以自主行走,可以自如地爬、跑、跳。
他们开始尝试简单的爬楼梯或站在矮凳上,也能够抓着物体保持平衡。
此时宝宝的运动发育主要表现为灵活的动作和简单的平衡感。
4岁:4岁的宝宝可以做到跑得更远更快,跳跃的高度和距离也明显增加。
他们可以熟练地爬高,可以做到单脚站立数秒钟。
此时宝宝的运动发育主要表现为进一步增强的力量和平衡感。
6岁:6岁的宝宝可以做到较为复杂的运动,如抛接球、跳绳等。
他们的平衡感和协调性已经相当不错,可以做到一些较为复杂的动作。
此时宝宝的运动发育已经比较成熟,可以尝试各种体育运动和游戏。
儿童1-6岁的大运动发育标准表主要是通过宝宝的运动能力、协调性、平衡和适应性等方面来评估宝宝的发育情况。
家长可以通过仔细观察宝宝的动作表现,结合上述标准表来评估宝宝的发育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家长也要给予宝宝适当的锻炼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大运动能力,健康成长。
【这是一个示例文章,具体的标准表需要根据不同的研究和实践经验来确定,家长在评估宝宝的发育情况时应当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第二篇示例: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大运动发育,这一过程是其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了解儿童1-6岁阶段的大运动发育标准,不仅能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生长情况,还能指导教师和医生提供更科学的教育和咨询服务。
儿童1-6岁时期是儿童身体和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之一,他们逐渐掌握了坐立、爬行、站立、行走等基本运动技能。
婴儿运动发育标准表

婴儿运动发育标准表婴儿的运动发育是家长们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宝宝的运动发育水平不仅关系到他们的身体健康,也直接影响到他们日后的学习和生活能力。
因此,了解婴儿运动发育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婴儿运动发育的标准表,希望能够帮助家长们更好地了解宝宝的成长情况。
1. 0-3个月。
在出生后的头一个月内,宝宝的头部会不断地左右晃动,眼睛会跟随移动的物体,但还不能够聚焦;到了2-3个月,宝宝能够自发地转头,能够用手抓住物体,并且能够注视移动的物体。
2. 4-6个月。
在这个阶段,宝宝的头部控制能力会更强,能够自主地扶起上半身;宝宝会开始尝试翻身,能够用手抓住小玩具,并且能够坐起来支撑几分钟。
3. 7-9个月。
宝宝在这个阶段会有更多的动作表现,比如会尝试爬行或者拍打玩具,能够坐稳并且转身,还会尝试站立,但需要支撑。
4. 10-12个月。
宝宝在这个阶段会有更多的动作表现,比如会尝试爬行或者拍打玩具,能够坐稳并且转身,还会尝试站立,但需要支撑。
5. 13-18个月。
宝宝在这个阶段会有更多的动作表现,比如会尝试爬行或者拍打玩具,能够坐稳并且转身,还会尝试站立,但需要支撑。
6. 19-24个月。
宝宝在这个阶段会有更多的动作表现,比如会尝试爬行或者拍打玩具,能够坐稳并且转身,还会尝试站立,但需要支撑。
7. 25-36个月。
宝宝在这个阶段会有更多的动作表现,比如会尝试爬行或者拍打玩具,能够坐稳并且转身,还会尝试站立,但需要支撑。
总结,婴儿的运动发育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标准和特点。
家长们可以根据这些标准,来更好地了解宝宝的成长情况,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宝宝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促进宝宝的运动发育,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儿童大运动发育标准表

儿童大运动发育标准表01大运动包括什么大运动即神经对大肌肉群的控制活动,大的动作、粗的动作全身姿势以及平衡协调运动和运动技能。
例如:俯卧、抬头、挺胸、爬、坐、站立、行走、跑、跳、翻滚等。
宝宝的大运动发育顺序是怎样的?每个阶段有哪些发展特点?以下作为对照,记得看完分享给好友哦。
02宝宝大运动发育顺序1月龄俯趴时抬头数秒,并能转头;轻触婴儿的身体时,能伸曲手和腿,但这并不是宝宝的自主运动,而是原始反射控制。
这个反射能帮助宝宝学会活动自己手脚,并使身体左右两侧协调起来。
如果反射并不明显,需要进一步检查脑神经发育情况。
2月龄俯趴时能抬头45度,部分宝宝能把头和肩膀抬起。
拉着手腕能坐起,但是要特别注意不能随意拉婴儿手腕、不能随意让2个月大的婴儿坐起,否则有损伤婴儿颈部、头部、脊椎等部位的风险。
3月龄俯趴时能把头和肩膀抬起,可以自如地左右转头。
这时俯趴和抬头较好的婴儿,出现头突然往后仰的情况减少;部分婴儿开始翻身。
俯趴不足的宝宝,则竖抱时头部不稳,头会突然往后仰。
4月龄俯趴时能抬头90度;能从俯趴翻身至仰躺。
这时候宝宝的踏步反射比较明显,扶着腋下可站。
但不可经常扶着宝宝腋下弹跳或行走,这样会影响髋关节和腿部发育。
5月龄能朝不同的方向翻身,手脚很灵活,仰躺时手可以摸到脚,有些宝宝非常乐意这么玩。
如果你家宝宝做不到以上2点,意味着有一定程度的运动技能滞后。
用“懒”去评价他们是不公平的,很可能父母没有帮助宝宝做足够的锻炼,又或者因“肥胖”需要更大的力气。
6月龄可以伸手拿到眼前的东西并放进嘴里,部分婴儿开始匍匐爬行了。
观察宝宝的脚底,如果俯趴时脚底腾空不放松,极有可能是肌张力过高,或者迷路反射没有消退。
这会影响宝宝爬行的进度。
注意:做生长发育评估时需要评估宝宝是否可以独坐,但这个月龄段的宝宝腰部和背部肌肉力量还不足以让他们不用手支撑直立而坐,因此应避免独坐,待宝宝的腰背部发育的更好时再鼓励宝宝独坐。
切记“先爬后坐”,而非传统的七坐八爬。
0-3岁运动发育水平

0-3岁婴幼儿运动发育水平测试法测试大运动发育水平:抬头1个月时下颌可以短暂地离开床面。
2个月俯卧时头部能保持在中线上不再转向一侧,下颌可以离开床面45度角。
3个月后在直立状态时能竖直头部,自由地扭转头部四处张望。
翻身4-5个月时开始翻身。
6个月俯卧时前臂可以伸直,手撑起,胸及上腹部离开床面,开始自己从俯卧位翻成仰卧位。
7个月后能自己从仰卧位翻成俯卧位。
坐立刚出生扶其肩部呈坐位时头部完全往后仰。
3个月扶成坐位时头部仅表现为轻微往后仰。
4个月拉手成坐位时头部不再向后仰。
6个月拉手成坐位时头部主动离开床面抬起,已经可以坐在童车或带围栏的椅子里。
7个月时可以独坐在床上,但有时两手向前支撑。
8个月时不再用手支撑即可以独坐。
9个月时能平稳坐在床上10分钟并保持平衡,身体不倒。
10个月开始能坐得很稳,并能从坐位换成俯卧位或由俯卧位换成坐位。
11个月独坐时能左右转动身体去取东西,身体不倒。
爬行5-6个月俯卧时四肢乱动,大人用手顶住脚掌心,随着蹬脚动作可以前进。
7-8个月后可以爬行自如。
站立5-6个月时扶站下肢可以支撑身体。
7个月时扶站能高兴地跳动。
9个月时能自己扶着东西站立。
10-12个月时能自己独立站一会儿。
行走10-11个月时能够自己扶着东西行走。
12个月时牵着小儿一只手即能行走,随后很快就能自己行走。
15-18个月后小儿走路较稳,随后活动量明显增大。
21个月时小儿已经能用脚尖走路。
跑步18个月时小儿行走加快,开始会跑但还是不熟悉。
24个月时能连续跑5-6米左右。
30个月时跑得较稳,动作较协调,并在起跑时手的姿势正确,但不能保持到最后。
36个月时跑步姿势基本正确,30秒可跑35-40米左右。
跳跃24个月开始学会跳,双脚能够跳离地面,进而双脚能连续跳,最多可以连续跳10次。
30个月时能够双脚连续向前跳3-4米远,原地跳10-20次,还可以从楼梯的最后一个台阶跳下来。
上下楼梯18个月开始在别人的帮助下能上下楼梯。
婴幼儿发育标准

婴幼儿发育标准
婴幼儿发育标准是根据婴幼儿在生理、认知、语言、社交和运动等方面的发展特点,制定的评估和监测婴幼儿发育情况的指标。
以下是常见的婴幼儿发育标准:
1.生理发育:包括身高、体重、头围、牙齿生长、视觉、听觉
等方面的发展。
例如,通常1岁时婴儿可以抬头、俯卧撑起身体,4个月时可以转头追视物体,6-8个月时可以坐起来,一
岁时可以自己站立。
2.认知发展:指婴幼儿对周围环境的认知能力和思维发展水平。
例如,3-5个月时可以追视移动的物体,6个月时可以使用手
抓取物品,1岁时可以简单模仿行为,1.5岁时可以使用简单
的工具。
3.语言发展:指婴幼儿的听觉接收、语音产生和语言沟通能力
的成长。
例如,2个月时能够关注和回应声音,6个月时开始
发出音节,1岁时可以说出简单的词语,1.5岁时可以说出2-3
个单词的简单短语。
4.社交发展:指婴幼儿与他人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例如,2-3个月时可以微笑和对人示意,6-9个月时可以通过表
情和声音表达需求,1岁时可以担任家庭角色,与他人互动。
5.运动发展:指婴幼儿肌肉控制和协调能力的发展。
例如,3
个月时可以控制手臂和腿的移动,6个月时可以立定,1岁时
可以自由走动,1.5岁时开始跑跳等。
婴幼儿发育标准可以作为父母和医护人员评估婴幼儿发育情况、提供早期干预和教育的依据,帮助婴幼儿健康成长。
-1-18个月婴幼儿各月龄能力发展指标

1-18个月婴幼儿各月龄能力发展指标第1个月:大运动:拉腕坐起来头部能竖直片刻精细动作:触碰手掌会紧握拳。
手抓东西是一种先天的反射并且抓住之后立即放开。
手脚会捕捉他所能触及到的缓慢移动的物体。
适应能力:1)眼睛跟随红球过中线。
2)听声音有反应。
语言:会发细小喉音社交行为:眼睛跟随走动的人艺术感受力:能注视有响声、有红颜色的玩具,能倾听柔和的音乐。
第2个月:大运动:拉腕坐起头能竖直片刻。
俯卧头抬离床面,手脚活动有力,躺在床上能动来动去。
孩子可以在床上将头抬得略高一点。
在坐着或被抱时,他开始能较好地撑起头,但仍是略有下垂或倒向另一边。
精细动作:能触摸或用手拍物体,但不会主动抓握拨浪鼓留握片刻认知能力:视力有所提高,能主动转向亮光。
看得见大人的脸,能用眼睛跟踪物体或人到中线,能辨别较明显的形状差异,注意大玩具,喜欢有声音并能活动的玩具语言:会发a u o e等母音社交行为:逗引时有反应见人会笑了,大部分醒着的时间都在快乐状态中,开始喜欢让别人抱了。
第3个月:大运动:俯卧能抬头45度。
抱直时,头稳定短时。
精细动作:两手握一起;能无意识摇拨浪鼓片刻。
认知能力:视力继续提高,视觉集中长达1-----2分钟,注视不稳定,易转移能分辨出彩色与非色彩;眼睛能随玩具移动180度;见到大玩具会手舞足蹈起来;能分辨味道(如奶、糖水、水等)语言:听见声音有反应(如眨眼、皱眉、转头等);开始自言自语;逗引能发出笑声。
社交行为:哭时开始有表情;对经常照顾他的人有反应看见走近的人会笑。
第4个月:大运动:俯卧能抬头90度;抱直时,头稳定;扶掖可站片刻;俯卧时自己能将身体翻向一侧;可由仰卧位转向俯卧位(适当的帮助)精细动作: 能把自己衣服,小被抓起来不放;摇动并注视手中的拨浪鼓;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
认知能力:头能转向声源;偶然注意小丸;非常注意的望着面前的人。
语言:会高声叫;会咿呀作声社交行为:出现有差别的微笑,表现为只对亲近的人笑,能大声笑能辨认妈妈了;较多地用手舞足蹈及其他动作表示愉快情绪;开始出现恐惧或不愉快情绪第5个月:大运动:轻拉双手即可以坐起;独自坐着和身体往前倾精细动作: 能抓住近处玩具并盯着看、玩耍;拿住一玩具注视另一玩具;仰卧时会两手抚摸玩具;手眼动作协调的比较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常不可独坐,仅专业医生评估时可进行
.9
59.4-64.5
5
6.3-8.2
63.2-68.6
拉坐时头不下垂;俯趴时能打转
5.8-7.5
61.5-66.7
6
6.9-8.8
65.1-70.5
匍匐爬行
6.3-8.1
63.3-68.6
8
7.8-9.8
68.3-73.6
10.6-13.2
83.3-89.8
2.5岁
12.1-15.3
88.9-95.8
双脚跳;从梯级跳下;会模仿踮脚走路
11.7-14.7
87.9-94.7
3岁
13.0-16.4
91.1-98.7
双脚交替上下楼梯;单脚跳;骑自行车;正确地跑步
12.6-16.1
90.2-98.1
74.8-80.7
18
10.3-12.7
79.4-85.4
走路非常稳;走路时能推拉车子;会蹦跑;倒后走
9.7-12.0
77.9-84.0
21
10.8-13.3
81.9-88.4
会猴子跳;身体能左右摆动做钟摆动作
10.2-12.6
80.6-87.0
2岁
11.2-14.0
84.3-91.0
会踢球;能上下楼梯,每2步一级楼梯
俯趴时能抬头45度;
3.4-4.5
51.2-55.8
2
4.3-6.0
55.5-60.7
俯趴时能抬头;竖抱时头可以稳住一下子
日常不可竖抱,仅专业医生评估时可进行
4.0-5.4
54.4-59.2
3
5.0-6.9
58.5-63.7
俯趴时,能把头和肩膀抬起。
4.7-6.2
57.1-59.5
4
5.7-7.6
61.0-66.4
0-36个月婴幼儿大运动发育国际标准
大运动发展标准来源于:GGS Information Service.
婴幼儿身高体重标准来源于:World HealthOrganization.
出生
2.9-3.8
48.2-52.8
四肢卷在体侧;俯趴时能稍微抬头
2.7-3.6
47.7-52.0
1
3.6-5.0
52.1-57.0
手膝爬行
7.2-9.1
66.4-71.8
10
8.6-10.6
71.0-76.3
自己能扶站;能坐稳
7.9-9.9
69.0-74.5
12
9.1-11.3
73.4-78.8
小熊爬;只用一只手扶着走
8.5-10.6
71.5-77.1
15
9.8-12.0
76.6-82.3
独立行走;自己能正确地坐起来
9.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