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30415
2024年婴儿早期训练—精细动作训练母婴护理课件

2024年婴儿早期训练—精细动作训练母婴护理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了解精细动作的定义、重要性和发展过程。
2. 学会针对012个月婴儿的精细动作训练方法,提高母婴护理水平。
3. 通过实践操作,使学员掌握如何引导婴儿进行精细动作训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手部灵活性训练方法的选择和使用。
教学重点:手眼协调、抓握能力、操作能力、捏取能力的训练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婴儿精细动作训练模型、示范用玩具、训练器材。
2. 学具:每组一套婴儿精细动作训练模型、训练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婴儿实际操作视频,展示精细动作训练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a. 精细动作的定义、重要性和发展过程。
b. 012个月婴儿精细动作训练方法。
3. 实践操作:a. 手眼协调训练:示范并指导学员如何引导婴儿进行追视、抓握等训练。
b. 抓握能力训练:示范并指导学员如何使用训练器材,提高婴儿抓握能力。
c. 操作能力训练:示范并指导学员如何引导婴儿进行简单的操作活动。
d. 捏取能力训练:示范并指导学员如何引导婴儿进行捏取训练。
e. 手部灵活性训练:示范并指导学员如何进行手部灵活性训练。
4.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指导并纠正操作方法。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婴儿早期训练—精细动作训练2. 内容:a. 精细动作定义、重要性和发展过程。
b. 012个月婴儿精细动作训练方法。
c. 教学难点与重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述精细动作的定义、重要性和发展过程。
b. 列举三种012个月婴儿精细动作训练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2. 答案:a. 精细动作是指婴儿在成长过程中,通过手眼协调、抓握、操作、捏取等能力的发展,逐步具备完成精细任务的能力。
精细动作对婴儿认知、情感、社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其发展过程一般分为03个月、46个月、79个月、1012个月四个阶段。
b. 三种训练方法:1. 手眼协调训练:通过引导婴儿进行追视、抓握等活动,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早教岁精细动作发育标准

二、0-3岁婴幼儿精细动作发展标准新生儿:·可握笔2-3秒二个月:·主动将手放进嘴里三个月:·两手在胸前接触,互握握住玩具半分钟四个月:·主动够取桌面上距手厘米的玩具兵紧握五个月:·能主动够取、抓住悬吊玩具六个月:·将第一块积木自动传到另一手后,再去拿递来的第二块积木七个月:·能用拇指和其他手指配合起来抓起小玩具会将所有手指弯曲粑弄到小丸·会用带柄玩具敲击另一个玩具八个月:·用两块积木分别在两手中对击两次以上·能用食指和拇指对捏起糖丸九个月:·能打开抽屉取到玩具十个月:·能将1-2件玩具放进容器内·能熟练用拇、食指抓起米花协调迅速十一个月:·宝宝主动打开包积木的纸,积木拿到手·模仿大人将硬皮书打开合上·能准确将环套在笔杆上十二个月:·能用手握蜡笔在戳出点或道十三个月:·搭高2块方积木,3试2成十四个月:·能准确投入小丸十五个月;·会排出火车,3试2成十六个月:·搭高4块积木,3试1成十七个月:·能将三角形板放入板学内,3试2成十八个月:·能把10粒小丸全部拿出十九个月:·能画出直线二十个月:·能搭高6块积木,3试1成二十一个月:·能将玻璃丝穿过扣眼5毫米以上二是二个月:·能将门上暗锁的手扭动并开门,3试1成二十三个月:·能够取到玩具二十四个月:·用手翻树叶,每次一页,连续翻3页以上二十五个月:·能搭高8块积木,3试2成·会造桥,3试1成·会造门楼,3试1成·每分钟能穿球3个·画圆为闭合圆,两头相交不能成角二十六个月:·可在2分钟内拼出“兔”,2试1成·能夹起红枣放在旁边的盘里,3试2成二十七个月;·会画竖线、平行线·能搭起金字塔不倒,3试1成二十八个月;·能准确的为瓶子配盖,拧好·能来回倒两次米粒不洒出二十九个月:·会写0封口,1竖直·会按秩序放好套筒6层三十个月:·画十字和正方形·会解结按扣·能自己开合拉链三十一个月:·能捏成2-3件小物品三十二个月:·会撕圆形,三角形,长方形等·会正确书写2-4个数字三十三个月:·1分钟能穿上101个,3试1成三十四个月:·会用刀将馒头切开三十五个月:·能按要求粘贴好头发和头绳·画人3部分三十六个月:·能剪开一个小口子或剪成纸条·折纸长方形、三角形·一分钟用筷子夹起3粒花生米放入盘中·2分钟内正确拼图6块。
0-3岁婴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规律

6-9个月
物体转换和交换动作
1、具备较强的精细操作能力,会用拇指和食指捏物体(捏握)
2、能在两只手之间传递物品
9-12个月
精确的抓握和捏取(捏取小物件)
1、会用捏握(“食指+拇指”)抓取小物体
2、手部动作更加协调,能模仿简单的动作
12-18个月
会使用拇指与其他手指配合操作
1、可将物体放入容器中或从容器中取出
2、开始能用简单的工具(勺子)进行操作
18-24个月
会做简单的拼图或组装积木
1、能完成简单的拼图,按形状、大小分类物体
2、进行简单的模仿(画圈或直线)
2-3岁
能使用简单的工具和绘画工具
1、可以完成更精细的拼图,进行三维组合搭建(积木)
2、能够使用剪刀、画画,掌握一些基础书写动作
2、有时能自发地把手放入口中
3-4个月
双手协调性逐渐增加
1、手的运动开始更加灵活,能够抓握并转动物品
2、目光注视物体时能用手去触摸、握住
4-5个月
手指更灵活,开始探索物体表面
1、开始练习双手配合,会把物品从一只手传递到另一只手
2、会用手指指向物体
5-6个月
用食指和拇指捏取物品(捏取动作)
1、手指的抓握动作更加协调,能抓握较小的物体
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岁婴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规律
年龄段
发展特征
精细动作发展特点
0-1个月
手部反射动作
1、手指握拳并呈原始的抓握反射
2、在视觉刺激下,眼睛可跟随移动物体
1-2个月
手指的偶尔抓握
1、开始出现主动抓握动作,但动作不协调
2、手指逐渐打开,抓握能力有所增强
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

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在婴幼儿的成长过程中,精细运动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精细运动是指手指和手掌之间的协调和控制能力,通常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动作,例如握笔、用餐、系扣子等。
本文将探讨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的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如何促进其发展。
一、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的重要性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首先,精细运动能力对于儿童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至关重要。
无论是掌握使用工具还是进行手工制作,婴幼儿都需要具备一定的精细运动能力。
其次,精细运动能力还与儿童的认知和智力发展密切相关。
通过锻炼精细运动能力,儿童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二、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的影响因素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遗传因素在精细运动能力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某些基因的遗传会影响到婴幼儿神经发育和肌肉控制能力。
而环境因素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家庭环境、教养方式以及刺激性的玩具等都会对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产生影响。
此外,生活习惯和营养状况也会影响婴幼儿精细运动的发育。
婴幼儿需要健康的饮食和足够的睡眠来促进其精细运动能力的提升。
三、促进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的方法1. 提供适合的玩具和工具选择适合婴幼儿年龄段的玩具和工具是促进精细运动发育的关键。
例如,使用大型积木、拼图和穿线玩具等可以帮助婴幼儿锻炼他们的手指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
同时,婴幼儿切换到使用餐具时,选择适合他们小手掌握的小勺子和小碗,可以鼓励他们学会自己进食。
2. 进行适当的手指操练活动通过手指操练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婴幼儿的精细运动能力。
例如,婴幼儿可以尝试用手指捏取小物体或者通过拇指和食指的动作进行钳夹或塑料泡沫压痕等活动。
这些操练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学会更好地控制手指的力量和灵活性。
3. 开展手工制作和画画等活动手工制作和画画等活动有助于培养婴幼儿的精细运动能力。
让婴幼儿尝试剪纸、折纸、画画等活动可以锻炼他们手指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
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的关键年龄表

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的关键年龄表摘要:1.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的概述2.关键年龄表的介绍3.精细运动发育的促进方法4.家庭在日常生活中的引导作用正文: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是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掌握运用手指和手腕完成各种动作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的手指灵活性、手眼协调能力和审美能力等方面都会得到锻炼和发展。
为了更好地了解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的各个阶段,制定了一份关键年龄表,以便家长和老师们对儿童的发育状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关键年龄表如下:1.0-3个月:儿童开始对手指产生意识,学会抓握物体。
2.4-6个月:儿童学会主动松开手指,对手指动作有更好的控制。
3.7-9个月:儿童能模仿大人摆动手臂和手腕,进行简单的手指操。
4.10-12个月:儿童能按照意愿拿起细小物体,如扣子、珠子等。
5.13-15个月:儿童学会用手指捏取物体,如捏泥块、糖果等。
6.16-18个月:儿童能模仿画画、写字等动作,对手指的精细动作有更高要求。
7.19-21个月:儿童能熟练掌握各种玩具,如拼图、积木等。
8.22-24个月:儿童能自己穿衣服、鞋子,独立完成日常生活琐事。
9.25-27个月:儿童学会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进行手工制作。
10.28-30个月:儿童能按照指令,完成更复杂的动作,如编织、缝纫等。
为了促进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家长和老师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为儿童提供丰富多样的玩具和材料,让他们在游戏中锻炼手指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
2.鼓励儿童参与日常生活琐事,如帮忙整理物品、摆放餐具等。
3.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儿童学会使用各种工具,如铅笔、剪刀等。
4.关注儿童的情绪,保持耐心引导,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完成精细动作。
家庭在日常生活中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
家长可以关注以下几点:1.关注儿童在每个关键年龄阶段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2.为儿童提供安全、卫生的环境,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受伤。
3.尊重儿童的兴趣和个性,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发展精细运动。
0-3岁婴幼儿精细动作发展顺序表

年龄段
精细动作发展
具体表现
0-1个月
手运动初步发展
手指无意识地张开和合拢,抓握反射,偶尔将手放到嘴巴
1-2个月
手臂和手指协调初步出现
手部能开始有意识地挥动,能抓住物品,但多是反射性动作
2-3个月
开始尝试用手接触物体
手开始主动地触摸面前的物品,眼睛和手的协调性有所提高
8-9个月
翻动物体、探索物体的不同部分
能够用手指抓住小物体并探索物体的不同部分
9-10个月
捏拿动作(精细抓握)
更加熟练地使用拇指和食指捏起小物体
10-12个月
简单的手部动作协调
能将物体从一只手传到另一只手,并能用双手协作玩具
12-18个月
手指独立动作
开始能用食指指向物体,捏起小物品,能用勺子进行简单进食
3-4个月
单手抓握
能用一只手抓住玩具或物品,但不够稳定
4-5个月
双手协调
开始用双手探索物体
5-6个月
主动抓握
能够用一只手抓住物体,并能把物体从一只手传到另一只手
6-7个月
开始有意识地拍打和敲打物品
会用手拍打玩具、敲打桌面等,手指活动更加灵活
7-8个月
精准抓握
开始出现“钳子抓握”(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小物体)
18-24个月
画画和涂鸦
会用手指或大笔画出简单的涂鸦,进行无目的的涂抹和乱画
2-3岁
手眼协调与搭建
能用双手搭建积木,能画出简单的圆圈或线条
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的关键年龄表

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的关键年龄表(最新版)目录1.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的定义和重要性2.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的关键年龄表3.家长如何抓住婴幼儿精细运动发展的关键期4.结论正文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是指在婴幼儿时期,孩子凭借手部、视觉和手眼协调能力完成各种精细动作的过程。
这些精细动作包括捏、抓、握、放等,对于婴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精细运动发育的关键年龄表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精细运动发育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训练。
一、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的定义和重要性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是指婴幼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渐掌握各种精细动作能力的过程。
这些精细动作包括手指的捏、抓、握、放等,以及手眼协调能力。
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与孩子的认知能力、感知能力密切相关,还能促进孩子神经系统的发育。
二、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的关键年龄表1.3-4 个月:这个阶段的婴儿已经能够看到眼睛正上方或稍微偏离的物品,并能用手抓住。
家长可以通过摆放不同形状、颜色的玩具,引导孩子练习抓握。
2.6-8 个月:婴儿在这个阶段能够坐稳,并开始学会爬行。
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柔软的玩具,让孩子练习捏、抓等动作。
3.12-18 个月: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可以走路,手指灵活度也大大提高。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学习用手指捏取小物品,如豆子、珠子等。
4.24-36 个月:孩子在这个阶段可以完成各种精细动作,如折纸、画画、搭积木等。
家长可以适当增加训练难度,帮助孩子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三、家长如何抓住婴幼儿精细运动发展的关键期1.观察孩子的发育情况: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精细运动发育水平。
2.提供适当的训练玩具: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为孩子提供适当的玩具,以激发孩子练习精细动作的兴趣。
3.鼓励孩子自主探索:家长应鼓励孩子自主探索,让孩子在尝试中提高手指灵活度和手眼协调能力。
4.定期进行评估:家长可以定期观察孩子的精细运动发育情况,并与同龄孩子进行比较,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课件

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课件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是指婴幼儿在神经系统和大脑的控制下,进行手指、手腕、手臂和下肢等细小动作的能力。
这种能力是婴幼儿认知、语言、情感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了解和促进婴幼儿的精细运动发育,对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件将详细介绍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的过程、评估方法和促进策略。
抓握反射:新生儿天生就会抓握物体,这是他们的一种本能反应。
随着成长,这种反射会逐渐消失,被自主的抓握能力所取代。
自主抓握:2-3个月的宝宝开始出现自主抓握,他们可以抓住玩具或其他物体,并开始尝试控制自己的手部动作。
精细动作:4-6个月的宝宝开始出现更精细的动作,如捏取、拨弄和堆叠物体。
他们也开始学习如何使用手指和手掌来探索和感知周围的环境。
手眼协调:7-9个月的宝宝开始发展手眼协调能力,他们可以更准确地抓住和操控物体,并开始使用双手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
物品操作:10-12个月的宝宝开始能够操作物品,如翻书、拼图等。
他们也开始学习如何使用工具,如使用汤匙吃饭。
探索和构建:1岁以上的宝宝开始使用他们的手来进行更复杂的探索和构建活动。
他们可以堆叠积木、拼装玩具和打开容器等。
评估婴幼儿的精细运动发育,可以通过观察他们的抓握、拨弄、堆叠和操作物品等行为来判断。
以下是一些评估方法:观察法:观察宝宝在玩耍时的手部动作和操作物品的方式,注意他们是否能够自主地操控手部动作,以及他们是否能够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如堆叠积木或使用汤匙吃饭。
玩具测试法:给宝宝一些简单的玩具,观察他们是否能够正确地操控玩具和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如拼图或堆叠积木。
医生评估法:医生可以通过专业的评估工具和方法,对宝宝的精细运动发育进行更全面的评估。
如果医生发现宝宝的精细运动发育存在异常,可以建议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他们的发育。
提供丰富的刺激环境:为宝宝提供各种不同的刺激环境,如让他们触摸不同质地的物体、听不同的声音、看不同的颜色和形状等,以促进他们的精细运动发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
指尖捏(tip pinch)
作
精细抓握
指腹捏(finger pulp)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precision grasp) 侧捏(lateral pinch)
三指捏(tripod pinch)
返回目录
精细动作主要包括 ➢ 伸手取物 ➢ 手掌大把抓握较大物品 ➢ 拇指与其它手指分开取一些小的物品 ➢ 拇指与食指分开准确捏取一些很小的东西(花生、纽扣、
即拇指向下或在与手背平行的高度弯曲取物的模式, 在上肢动作未分化阶段,婴儿往往采取此种模式抓握。
返回目录
稳定点
近端关节
生后7个月开始
远端关节
手指捏住物体
返回目录
手的抓握动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逐步学会拇指与其余四指对立的抓握动作—人类操作的典 型方式。 ※在抓握动作过程中,逐步形成眼和手,即视觉和运动觉联 合的协调运动。
返回目录
(4)由抓握物体向放开物体发育
• 首先 会抓握动作 • 然后 逐渐学会张开手放开物体。
返回目录
2.抓握动作发育过程
返回目录
抓握动作的发育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
肩、肘部运动
逐渐成熟
指尖活动
返回目录
婴儿在出生后 4~13个月的抓握动作发育过程(图4-6) 发现任何阶段的抓握动作都包括四种连续的动作过程
桡侧抓握或抓捏
6~8月
~ 手指握物
拇指、食指对指捏物
月
返回目录
以动态三指捏为例,当尺侧三指弯曲形成稳定点 后,就能精确控制桡侧手指运动。
也就是说手的动作从小拇指侧向大拇指侧发展。
返回目录
(3)由不成熟的抓握模式(全手掌抓握模式) 向成熟的对指抓握模式发育
即抓握手向抓捏手发育阶段: 不成熟的抓握模式
会抓住给他的一个方块,会扔掉第一块,去接第二块。
返回目录
双手协调动作的发育规律
7个月后:开始摆弄抓到的物体; 能同时摆弄两个物体,并用种种不同的方式来摆弄各种物体。
8~10个月:开始学习操作动作。用手探索所有的东西。 可以准确地把大多数固体物质放入口中。 12~15个月:可一只手固定容器,
另一只手从中取或向其中放物体;会打开瓶盖。
①视觉搜索物体 ②接近物体 ③抓住物体 ④放开物体
影响抓握形式的重要因素 立方体的大小与手的大小之比
4个月大的婴儿具备了根据物体大小选择使用单手或双手来抓握物体的能力; 抓握动作中的手指随物体尺寸增大而增多,且受物体形状影响。 4~8个月,抓握动作中还没有出现右手或左手优势。
返回目录
3.抓握动作发育的意义
标志着手的动作开始发育。
返回目录
6个月左右
婴儿注意到手的存在且能随意张开,开始出现随意抓握动 作
主要表现
标志手动作发展的一个重大飞跃。
※拇指和其余四指对立的抓握动作 ※抓握动作过程中的手眼逐渐协调
返回目录
(2)由手掌的尺侧抓握向桡侧抓握发育
手掌的尺侧(小拇指侧)握物
3月
全手掌抓握 月
5
9 10
前臂旋转运动功能发育
精细运动能力
指个体主要凭借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或小肌 群的运动,在感知觉、注意等心理活动的配合下完成 特定任务的能力。
精细运动能力是日常活动的重要基础,评价婴幼 儿神经系统发育成熟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婴幼儿进 行早期教育的基本依据。
返回目录
姿势和移动
精细运动
视觉功能
• 姿势和移动、上肢功能与视觉功能三者之间是一个互相作用、互相 促进而共同发育的过程,对个体适应生存及实现自身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3岁前是精细运动能力发育极为迅速的时期。
返回目录
(三)生活自理动作发育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悬浮(suspension)
非
约束(constrain)
抓
推(push)
握
压(press)
手
动
触(touch)
的
作
勾状抓握(hook grasp)
基
球形抓握(ball grasp)
本 动
抓 握
力性抓握 (power grip)
柱状抓握(cyclindrical grasp)
拉(pull)
作
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30415
第一节 一 二 三 四
第二节 一 二 三 四 五
精细运动发育规律 手功能发育 视觉功能发育 手眼协调能力发育 影响因素及异常发育 精细运动发育评定 评定的目的 手功能发育评定方法 视觉功能评定 手眼协调功能发育评定 标准化心理测验量表评定
第一节 精细运动发育规律
返回目录
小豆子、小丸等,拿铅笔画画、翻书、搭积木、串珠子 等)。
进行复杂精细运动(进食、更衣、书写等)的前提: 4项基 本动作 ➢ 抓握物体 ➢ 将手伸向物体 ➢ 随意放下物体 ➢ 腕关节可在各个方向活动
返回目录
(一)抓握动作发育
返回目录
写字
画画
抓握动作(grasping)
生活自理动作
返回目录
抓握动作不断发展
返回目录
一、手功能发育
返回目录
人类的手是最复杂最精细的器官,是认识客观世界、与 外界交往的一种重要器官。
由于有一双灵巧的手,才使人和动物有了本质的区别。 但是手的这种灵活并非与生俱来,而是要经历一个相 当长的发育过程且遵循一定的发育规律。
返回目录
精细运动多为小肌或小肌群的运动, 在全身大肌发育后迅速发育。上肢运 动功能的精细化使得手具备了操作能 力,随着操作过程的不断进行,手识 别物体的能力也逐步提高。
返回目录
抓握动作发育的意义
通过抓握物体的动作来掌握使用物体的方法, 这就初步地体验了成人使用工具的方法和经验。
在抓握和使用各种物体的同时,认识了这一类物体 的共性,因而使知觉更加具有概括性,并为概括表 象和概念的产生准备条件。
返回目录
(二)双手协调动作发育
返回目录
双手协调(hand coordination)
❖一方面,是掌握更加复杂、准确而灵巧的动作,使手开 始成为使用工具的工具。 ❖另一方面,是动作的概括化,就是能把某一动作推广到 同一类的物体上,或把同一类的物体用于某一种动作上。
返回目录
1.抓握动作发育规律
返回目录
(1)由无意识抓握向随意抓握发育
3个月左右 随着握持反射的消失,开始出现无意识的抓握
※是指同时使用双手操作物体的能力
如将物体从一只手中传递到另一只手中, 同时使用双手进行游戏
返回目录
双手协调动作的发育规律
4~5个月:能够有意识地控制伸手,可能会同时向物体伸出双臂, 并用双手抓住物体并保持在身体中线处。
6个月后:能抓住物体。能够区分出物体的大小。特别喜欢感受物体。 仰卧位时会抓住自己的脚,再将其放到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