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场地地形图和各方格网挖、填土方工程量

计算场地地形图和各方格网挖、填土方工程量
计算场地地形图和各方格网挖、填土方工程量

如何计算场地地形图和各方格网挖、填土方工程量?

【例】某建筑物场地地形图和方格网(边长a=20.0m)布置如图所示。土壤为二类土,场地地面泄水坡度i x=0.3%,i y=0.2%。试确定场地设计标高(不考虑土的可松性影响,余土加宽边坡),计算各方格挖、填土方工程量。

某场地地形图和方格

网布置

【解】(1)计算场地设计标高H0:

ΣH1=(9.45+10.71+8.65+9.52)m=38.33m

2ΣH2=2×(9.75+10.14+9.11+10.27+8.80+9.86+8.91+9.14)m=151.96m

4ΣH4=4×(9.43+9.68+9.16+9.41)m=150.72m

H0=(ΣH1+2ΣH2+4ΣH4)/4N=(38.33+151.96+150.72)/4×9m=9.47m

(2)根据泄水坡度计算各方格角点的设计标高:

以场地中心点(几何中心口)为H0,计算各角点设计标高为

H1=H0-30×0.3%+30×0.2%=(9.47-0.09+0.06)m=9.44m

H2=H1+20×0.3%=(9.44+0.06)m=9.50m

H5=H0-30×0.3%+10×0.2%=(9.47-0.09+0.02)m=9.40m

H6=H5+20×0.3%=(9.40+0.06)m=9.46m

H9=H0-30×0.3%-10×0.2%=(9.47-0.09-0.02)m=9.36m

其余各角点设计标高均可求出,详见图2-6。

(3)计算各角点的施工高度:

各角点的施工高度(以“+”为填方,“-”为挖方):

h1=(9.44-9.45)m=-0.01m

h2=(9.50-9.75)m=-0.25m

h3=(9.56-10.14)m=-0.58m

各角点施工高度如图所示。

某场地计算土方工程量图(4)确定“零线”(即挖、填方的分界线):

确定零点的位置,将相邻边线上的零点相连,即为“零线,如图所示。如1~5线上:X1=[0.01/(0.01+0.29)]×20m=0.67m,即零点距角点1的距离为0.67m。

(5)计算各方格土方工程量(以(+)为填方,(-)为挖方):

1)全填或全挖方格:

全填或全挖方格计算

2)两挖、两填方格:

两挖、两填方格计算

3)三填-挖或三挖-填方格:

三填-挖或三挖-填方格计算

三填-挖或三挖-填方格

方格网法计算土方量教材及例题

一、读识方格网图 方格网图由设计单位(一般在1:500的地形图上)将场地划分为边长a=10~40m的若干方格,与测量的纵横坐标相对应,在各方格角点规定的位置上标注角点的自然地面标高(H)和设计标高(Hn),如图1-3所示. 图1-3 方格网法计算土方工程量图 二、场地平整土方计算 考虑的因素: ①满足生产工艺和运输的要求; ②尽量利用地形,减少挖填方数量; ③争取在场区内挖填平衡,降低运输费; ④有一定泄水坡度,满足排水要求. ⑤场地设计标高一般在设计文件上规定,如无规定: A.小型场地――挖填平衡法; B.大型场地――最佳平面设计法(用最小二乘法,使挖填平衡且总土方量最小)。 1、初步标高(按挖填平衡),也就是设计标高。如果已知设计标高,1.2步可跳过。 场地初步标高: H0=(∑H1+2∑H2+3∑H3+4∑H4)/(4*M) H1--一个方格所仅有角点的标高; H2、H3、H4--分别为两个、三个、四个方格共用角点的标高. M ——方格个数. 2、地设计标高的调整 按泄水坡度、土的可松性、就近借弃土等调整. 按泄水坡度调整各角点设计标高: = Li :H0 ±Hn ①单向排水时,各方格角点设计标高为 = L yi y Lx ix ②双向排水时,各方格角点设计标高为:HnH0±± 3.计算场地各个角点的施工高度

施工高度为角点设计地面标高与自然地面标高之差,是以角点设计标高为基准的挖方或填方的施工高度.各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 hn------角点施工高度即填挖高度(以“+”为填,“-”为挖),m; n------方格的角点编号(自然数列1,2,3,…,n). Hn------角点设计高程, H------角点原地面高程. 4.计算“零点”位置,确定零线 方格边线一端施工高程为“+”,若另一端为“-”,则沿其边线必然有一不挖不填的点,. )所示1-4如图(即“零点” 零点位置图1-4 零点位置按下式计算: ;x2 ——角点至零点的距离,mx1式中、 ),m;——相邻两角点的施工高度、h2 (均用绝对值 h1m. —方格网的边长, a 计算方格土方工程量5.. 1-3表所列计算公式,逐格计算每个方格内的挖方量或填方量按方格底面积图形和 常用方格网点计算公式1-3 表

土方开挖工程量计算公式

土方开挖工程量计算公式 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锥体: 底面面积×高÷3 台体: V=[ S上+√(S上S下)+S下]h÷3 球缺体积公式=πh²(3R-h)÷3 球体积公式:V=4πR³/3 棱柱体积公式:V=S底面×h=S直截面×l (l为侧棱长,h为高) 棱台体积:V=〔S1+S2+开根号(S1*S2)〕/3*h 注: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 ------ 几何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圆柱体: 表面积:2πRr+2πRh 体积:πRRh (R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为圆柱体高) 圆锥体: 表面积:πRR+πR[(hh+RR)的平方根] 体积: πRRh/3 (r为圆锥体低圆半径,h为其高, 平面图形 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 正方形a—边长C=4a S=a2 长方形a和b-边长C=2(a+b) S=ab 三角形a,b,c-三边长h-a边上的高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中 s=(a+b+c)/2 S=ah/2=ab/2?sinC =[s(s-a)(s-b)(s-c)]1/2=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d,D -对角线长α-对角线夹角S=dD/2?sinα平行四边形a,b-边长h-a边的高α-两边夹角S=ah=absinα菱形a-边长α-夹角D-长对角线长d-短对角线长S=Dd/2=a2sin α梯形a和b-上、下底长h-高m-中位线长S=(a+b)h/2=mh 圆r-半径d-直径C =πd=2πr S=πr2=πd2/4 扇形r—扇形半径a—圆心角度数C=2r+2πr×(a/360) S =πr2×(a/360) 弓形l-弧长S=r2/2?(πα/180-sinα) b-弦长=r2arccos[(r-h)/r] - (r-h)(2rh-h2)1/2 h-矢高=παr2/360 - b/2?[r2-(b/2)2]1/2 r-半径=r(l-b)/2 + bh/2 α-圆心角的度数≈2bh/3 圆环R-外圆半径S=π(R2-r2) r-内圆半径=π(D2-d2)/4 D-外圆直径 d-内圆直径椭圆D-长轴S=πDd/4 d-短轴 土建工程师应掌握的数据2010-03-27 11:05 12墙一个平方需要64块标准砖 18墙一个平方需要96块标准砖 24墙一个平方需要128块标准砖 37墙一个平方需为192块标准砖 49墙一个平方需为256块标准砖 计算公式:

利用方格网计算土方工程量实例方法

利用方格网计算土方工程量实例方法 多样的方格网内挖填状态

具体步骤: (1)划分方格网,并确定其边长; (2)确定方格网各角点的自然标高(通过测量确定); (3)计算方格网的平整标高(也称设计标高); (4)计算方格网各角点的施工高度; (5)计算零点位置并绘出零线; (6)计算方格网的土方工程量; (7)汇总挖方量和填方量并进行比较; (8)调整平整标高。 (1)划分方格网,并确定其边长 1 -1.23 2 -0.7 3 3 -0.43 4 +0.27 251.50 251.27 251.00 251.27 250.50 251.27 250.00 251.27 根据要平整场地的地形变化、复杂程度和要求的计算精度确定方格的边长a,一般a 为10m、20m、30m、40m等,若地形变化比较复杂或平整要求的精度又比较高时,a取小些,否则可取大些甚至可达100m,以减少土方的计算工作量。 (2)通过测量将测出的自然标高,标注在方格网各角点的左下角,为了避免标注混乱,建议标注时采用下述方法表示:

(3)计算方格网各角点的平整高度(或设计标高) 平整标高的计算方法,目前较多采用挖填平衡法,即理想的平整标高应使场地内的土方在平整前和平整后相等。 (∑H ①+2∑H ② +4∑H ④ ) H =--------------------------- (1-1) 4×m 式中,H ---为场地的平整标高,单位为米; H ① ---为计算土方量时使用1次的角点自然标高,单位为米(如H11、H13); H ② ---为计算土方量时使用2次的角点自然标高,单位为米(如H12、H23); H ④ ---为计算土方量时使用4次的角点自然标高,单位为米(如H22); 根据公式(1-1)计算; ∑H ① =252.50+251.00+251.50+250.00=1005 m ∑H ② =252.00+251.70+252.00+250.50+251.00+250.50=1507.70 m ∑H ④ =251.50+251.00=502.50 m 方格网划分的格数m等于6个,根据公式(1-1); (∑H ①+2∑H ② +4∑H ④ ) H =--------------------------- (1-1) 4×m 1005+2×1507.70+4×502.50 H =--------------------------------------=251.27 m 4×6 将平整标高H =251.27 填入方格网各角点右下角。

利用方格网计算土方工程量实例方法

精品文档 利用方格网计算土方工程量实例方法 多样的方格网内挖填状态 序 号 方格编 号 方格网 边长 设计标高 自然标高 施工高度 方格 内平 均高 度 面积 挖方体 积 填方体 积 A B 第一点 第二点 第三点 第四点 第一点 第二点 第三点 第四点 第一点 第二点 第三点 第四点 平方米 立方米 立方米 1 1 20 20 142.800 138.000 143.500 140.500 144.00 137.00 144.00 141.00 1.20 -1.00 0.50 0.50 0.30 400.00 149.34 20.19 2 20 20 138.000 137.700 140.500 140.000 137.000 131.100 141.000 137.100 -1.00 -6.60 0.50 -2.90 2.50 400.00 1.63 819.41 3 20 20 137.700 138.600 140.000 140.250 131.10 138.60 137.10 134.00 -6.60 0.00 -2.90 -6.25 3.94 400.00 51.11 777.29 4 20 20 138.600 148.660 140.250 144.900 137.00 149.00 134.00 146.00 -1.60 0.34 -6.25 1.10 1.60 400.00 16.38 695.71 hl h4 a h2 h3 四方棱柱体公式: V=aT*(h1+h2+h3+h4)/4 三角型椎体公式: V=1/6*b*c*h1 梯形截面棱柱体公式: V=[a*(b+c)*(h1+h4)]/8 四方棱柱体 三角型椎体 梯形截面棱柱体 五边形截面棱柱体

土石方工程工程量计算实例

土石方工程 1.如下图所示,底宽1.2m,挖深1.6m土质为三类 土,求人工挖地槽两侧边坡各放宽多少? 【解】已知:K=0.33,h=1.6m,则: 每边放坡宽度b=1.6×0.33m=0.53m 地槽底宽1.2m,放坡后上口宽度为: (1.2+0.53×2)m=2.26m 2.某地槽开挖如下图所示,不放坡,不设工作面,三类土。试计算其综合基价。 【解】外墙地槽工程量=1.05×1.4×(21.6+7.2)×2m3=84.67m3 内墙地槽工程量=0.9×1.4×(7.2-1.05)×3m3=23.25m3 附垛地槽工程量=0.125×1.4×1.2×6m2=1.26m3

合计=(84.67+23.25+1.26)m3=109.18m3 套定额子目1-33 1453.23/100m2×767.16=11148.60(元) 挖地槽适用于建筑物的条形基础、埋设地下水管的沟槽,通讯线缆及排水沟等的挖土工 程。挖土方和挖地坑是底面积大小的区别,它们适用建造地下室、满堂基础、独立基础、设备基础等挖土工程。 3.某建筑物基础如下图所示,三类土,室内外高差为0.3米。 计算:(1)人工挖地槽综合基价;(2)砖基础的体积及其综合基价。 砖基础体积=基础顶宽×(设计高度+折加高度)×基础长度 砖基础大放脚折扣高度是把大放脚断面层数,按不同的墙厚,折成高度。折加高度见下表。 表1 标准砖基础大放脚等高式折加高度 (单位:m)

【解】(1)计算挖地槽的体积: 地槽长度=内墙地槽净长+外墙地槽中心线长 ={[5.00-(0.45+0.3+0.1)×2]+[7+5+7+5]}m=27.30m 地槽体积=(0.9+2×0.3+2×0.1)×1.0×27.30m3=46.41m3 套定额子目1-33 1453.23/100m2×46.41=674.44(元) (2)计算砖基础的体积: 本工程为等高式大放脚砖基础,放脚三层,砖,查上表得折扣高度为0.259。砖基础截面积为: (0.259+1.2)×0.365=0.5325(m2) 砖基础长=内墙砖基础净长+外墙砖基础中心线长 ={(5.0-0.37)+(7+5+7+5)}m=28.63m 砖基础体积=基础截面面积×基础长=0.5325×28.63m3=15.25m3 套定额子目3-1 1461.08/10m2×15.25=2228.15(元) 4.某建筑物的基础如下图所示,三类土,计算人工挖地槽工程量及其综合基价。

土石方工程量方格网计算例题

例题:某公园为了满足游人游园的需要,拟将如图地面平整为三坡向两面“T”字形广场。广场具有 1.5%的纵坡和 2%横坡,土方就地平衡 , 试求其设计标高坡的 并计算其土方量。 1.作方格网 按正南北方向(或根据场地具体情况决定)作边长为 20m的方格网,将各方格角点测设到地面上,同时测量各角点的地面标高并将标高值标记在图纸上,这就是该点的原地形标高。(如果有较精确的地形图,可用插入法由图上直接求得各角点的原地形标高,并标记在图上。)

上图所示的角点 1—1属于上述第一种情况,过点 1—1 作相邻二等高线间的距离最短的线段。用比例尺量得 L= 12.6m,x=7.4m, 等高差 h=0.5m,代人前面插入法求两相邻等高线之间任意点高程的公式,得 Hx=Ha+xh/L =〔20.00 +( 7.4 ×0.5 )/12.6 〕= 20.29 m 2.标方格网角点 3.将角点测设到图纸上或用插入法求角点高程。 4.求平整标高平整标高就是把一块高低不平的地面在保证土方平衡的前提下,挖高填低成水平后的地面标高;设计中经常用原地面高程的平均值作为平整标高。 设平整标高为 H0,则 : H0= 1/4N* (∑ h1+2∑h2+3∑h3+4∑h4) 式中: h1——计算时使用一次的角点高程; h2 计算时使用二次的角点高程;

h3 计算时使用三次的角点高程; h4 ——计算时使用四次的角点高程。 H0 =1/4N* (∑h1+2∑h2+3∑h3+4∑ h4) ∑ h1=角点之和 =(20.29+20.23+19.37+19.64+18.79+19.32)=117.75 2∑h2=2*(边点之和 ) =2*(20.54+20.89+21.00+19.50+19.39+19.35)=241.34 3∑h3=3*(拐点之和 ) =3*(19.91+20.15)=120.18 4∑h4=4*( 中间点之和 ) =4*(20.21+20.50)=162.84 代入公式 :N=8 H0=1/(4*8)*(117.75+241.34+120.18+162.84) ≈ 20.06 5.求各角点的设计标高 假设 4-3 点的设计标高是 x,根据场地的坡度求出其他点的标高,标在角点上,如图;再求出每角点的设计标高。

方格网法计算土方工程量

补充:方格网法计算土方工程量 在进行土方工程量计算之前,将绘有等高线的现场地形图,分为若干数量的方格(或根据测绘的方格网图),然后按设计高程和自然高程,求出挖填高程,进行土方量的计算。适用于地形平缓或台阶宽度较大的地段采用。 其计算步骤为: 1、方格的划分 常用的方法是在1/500的地形图上,以20×20或40×40m划分成若干个方格,将设计标高和地面标高分别标在方格点的右上角和右下角,将自然地面标高与设计地面标高的差值,即各角点的施工高度(挖或填),填在方格网的左上角,挖方为(+)填方为(-)。 2、计算零点位置: 在一个方格网内同时有填方或挖方时,要先算出方格边的零点位置,并标注于方格网上,连按零点就得零线,它是填方区与挖方区的分界线。 零点的位置按下式计算: 式中、—角点至零点的距离(m) 、—相邻两角点的施工高度(m)均用绝对值 —方格网的边长(m) 在实际工作中,为省略计算,常采用图解法直接求出零点。 方法是用尺在各角上标出相应比例,用尺相连,与方格相交点即为零点位置。 3、计算土方工程量 按方格网底面积图形和表7-10所列公式计算每个方格法内的挖方或填方量或用查表法计算。 4、计算土方总量 将挖方区(或填方区)所有方格计算土方量汇总,即得到该场地挖方和填方的总土方量。 例:某建筑场地方格网的一部分如图所示,方格边长为20×20m,试用公式法计算挖填土方总量。 解: (1)划分方格网 计算方格各点的施工高度 (2)计算零点位置: 从图7-3(b)中知,8~13,9~14,14~15三条方格边两端的施工高度符号不同,说明在

此方格边上有零点存在。 8-13线 9-14线 14-15线 将各零点标于图上,并将零点线连接起来。 (3)计算土方量 方格I:底面为两个三角形 三角形127:: 三角形167: 方格Ⅱ Ⅲ Ⅳ Ⅴ底面为正方形: 方格V,底面为一个三角形,一个梯形: 三角形: 梯形: 方格网Ⅶ:底面为两个梯形 方格网Ⅷ:底面为三角形和五边形 (4)土方量汇总: 如果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地区,或者挖填深度较大又不规则的地区采用横断面法,计算较为方便。

工程量清单项目工程计量习题答案

清单项目工程计量 练 习 题 2010-11-03

练习题1-1:某工程独立柱基础如图所示,共10个,土壤类别为二类。室外地坪标高-0.3m,弃土点距挖土中心200m,试计算该工程挖基础土方工程量? 挖基础土方适用于带形基础、独立基础、满堂基础、箱形基础、基础梁及人工挖桩孔等土方开挖,其工程内容应包括挖土方、基底钎探和指定范围内的土方运输。 挖基础土方工程量:V=基础垫层面积×挖土深度 挖土深度是指基础垫层底面标高至现场自然地坪标高(设计室外地面标高) V1=(2.1+0.2)×(2.1+0.2)×(1.8-0.3)=7.94m3 V=V1×10=7.94×10=79.40m3

练习题1-2:某多层混合结构土方工程:其土壤类别为二类土,基础为钢筋砼满堂基础,基础长99.8m,宽29.8m,挖土深度2m,运距5km,试计算挖基础土方清单项目工程量。 该土方清单项目的编制有两种方法:按计价规则计算和编制清单或者按设计开挖线计算和编制清单。 1、按计价规则计算土方工程量: V=基础垫层面积×挖土深度 工程量v=(99.8+0.2)×(29.8+0.2)×2=6000m3 2、按开挖线计算土方工程量: V=开挖线所包面积(坑底面积)×挖土深度 假定设计的土方开挖线为基础每边外放2m,即: 工程量V=(99.8+2×2)×(29.8+2×2)×2=7016.88m3

练习题2-1:某建筑物地基处理采用3:7灰土挤密桩,设计桩长7.5m,直径0.4m,共计1500根。现单独发包,试计算清单项目工程量。 灰土挤密桩工程量: 清单描述:3:7灰土挤密桩,土壤类别为一类土,设计桩长7.5m,断面直径为400mm, 工程量:L=7.5×1500=11250.00m 练习题2-2:某工程主楼为预制砼管桩,上节长8m,下节长见图(b)所示,桩数为300根。附房采用预制砼方桩见图(a)所示,桩数40根。土壤类别为四类土,砼强度等级为C40;桩接头为焊接。求此工程的预制方桩和管桩的清单项目工程量。

如何计算场地地形图和各方格网挖、填土方工程量

如何计算场地地形图和各方格网挖、填土方工程量? 【例】某建筑物场地地形图和方格网(边长a=20.0m)布置如图所示。土壤为二类土,场地地面泄水坡度i x=0.3%,i y=0.2%。试确定场地设计标高(不考虑土的可松性影响,余土加宽边坡),计算各方格挖、填土方工程量。 某场地地形图和方格网布置 【解】(1)计算场地设计标高H0: ΣH1=(9.45+10.71+8.65+9.52)m=38.33m 2ΣH2=2×(9.75+10.14+9.11+10.27+8.80+9.86+8.91+9.14)m=151.96m 4ΣH4=4×(9.43+9.68+9.16+9.41)m=150.72m H0=(ΣH1+2ΣH2+4ΣH4)/4N=(38.33+151.96+150.72)/4×9m=9.47m (2)根据泄水坡度计算各方格角点的设计标高: 以场地中心点(几何中心口)为H0,计算各角点设计标高为 H1=H0-30×0.3%+30×0.2%=(9.47-0.09+0.06)m=9.44m H2=H1+20×0.3%=(9.44+0.06)m=9.50m

H5=H0-30×0.3%+10×0.2%=(9.47-0.09+0.02)m=9.40m H6=H5+20×0.3%=(9.40+0.06)m=9.46m H9=H0-30×0.3%-10×0.2%=(9.47-0.09-0.02)m=9.36m 其余各角点设计标高均可求出,详见图2-6。 (3)计算各角点的施工高度: 各角点的施工高度(以“+”为填方,“-”为挖方): h1=(9.44-9.45)m=-0.01m h2=(9.50-9.75)m=-0.25m h3=(9.56-10.14)m=-0.58m 各角点施工高度如图所示。 某场地计算土方工程量图 (4)确定“零线”(即挖、填方的分界线): 确定零点的位置,将相邻边线上的零点相连,即为“零线,如图所示。如1~5线上:X1=[0.01/(0.01+0.29)]×20m=0.67m,即零点距角点1的距离为0.67m。

如何计算场地地形图和各方格网挖、填土方工程量

如何计算场地地形图和各方格网挖、填土方工程量? 【例】某建筑物场地地形图和方格网(边长 a=20.0m )布置如图所示。土壤为二 类土,场地地面泄水坡度i x =0.3%,i y =0.2 %。试确定场地设计标高(不考虑土的可松 性影响,余土加宽边坡),计算各方格挖、填土方工程量。 图和方格网布置 【解】(1)计算场地设计标高 H o : 艺 H 二(9.45+10.71+8.65+9.52 m=38.33m 2 艺 H =2 X( 9.75+10.14+9.11+10.27+8.80+9.86+8.91+9.14 m=151.96m 4 艺 H =4 X ( 9.43+9.68+9.16+9.41) m=150.72m H 0=(艺 H 1+2 艺 H +4 艺 H 4) /4N= (38.33+151.96+150.72 /4 X 9m=9.47m (2)根据泄水坡度计算各方格角点的设计标高: 以场地中心点(几何中心口)为 H 。,计算各角点设计标高为 H 1=H 0-30 X 0.3%+30 X 0.2%=9.47-0.09+0.06 m=9.44m 1 1 3 4 9.4S 10J4 10.711 |-"l 1 1*2 J-3 7 9 9.B 9.^3 畑 2—1 2^2 9 10 It 12 t to 9.41 9 S6 3-1 3;—2 )3 14 15 16 S65 K 9] 9 14 9 52 某场地地形

9 H 2=H 1+20 X o.3%= 9.44+0.06) m=9.50m H 5=H o -30 X 0.3%+10 X 0.2%=9.47-0.09+0.02 m=9.40m H 6=H 5+ 20 X 0.3%=(9.40+0.06)m=9.46m H 9=H 0-30 X 0.3 %0 X 0.2%= 9.47-0.09-0.02 m=9.36m 其余各角点设计标高均可求出,详见图 2-6。 (3) 计算各角点的施工高度: 各角点的施工高度(以“ +”为填方,-”“为挖方): h 1= ( 9.44-9.45 m=-0.01m h 2= (9.50-9.75 m = -0.25m h 3= (9.56-10.14 m=-0.58m 程量图 (4) 确定“零线”(即挖、填方的分界线): -on 954 某场地计算土方工 各角点施工高度如图所示。 +0.07 1.09 ^62 -OO 9,58 —o.(n -0.01 2 —0.31 4 + 030 9.44 9 75 0.40 ?.43 +067 14 9 50 10J4 *003 7 + 0.47 15 9 56 10 71 936 916 -0 16

工程量计算书实例

标准文案 (1) ⑵ **** 土地整理项目工程量计算书 1 土地平整工程 1.1 土地平整工程主要内容 本项目土地平整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对坡度较大的荒坡 地进行 平整,即进行“坡改梯”;二是地势较平坦区域平整。土地平 整应尽量依据自然地形、地势,合理设计高程,使挖填土方量最小, 同时满足机械作业、灌溉、农作物耕种的要求。本次设计依据地形采 用两种形式:一是地势较平坦区域采用局部平整,即挖高填低,采用 方格网法;二是对于坡度较大的荒坡地则采用水平梯田的形式, 在坡 面上采取半挖半填的方法,在坡耕地上沿等高线修成的田面水平、 埂 坎均匀的台阶式田块。 1.1.1陡坡区土方量计算过程 本项目土方量计算主要包括水平梯田土方、 原表土剥离土方和土 质田坎土方等三个内容。 (1)水平梯田土方计算 梯田断面要素图如下: 原地面线 B 1 田坎外侧坡 田面宽度 田 坎 高 度 田坎内侧坡 Bn/2 Bn/2

①单位面积土方量计算: 式中:v ――单位面积(公顷或亩)梯田土方量,m; L 单位面积(公顷或亩)梯田长度,m; H ---- 田坎高度,m B——田面净宽,m 当梯田面积按公顷计算时, ②总土方量计算 本次设计中,梯田面积按公顷计算,总土方量为: 表2 项目区水平梯田土方计算统计表 (2)原表土剥离土方计算 项目区坡度比较大,根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

(TD/T 1012-2000 )的要求,本次设计剥离原表土层厚度达20cm。需要剥离表土的区域均为布置水平梯田的区域,因此剥离表土土方为新增耕地的原表土剥离量: V= 0.2 X 50.75 X 10000= 101500m3 (3)表土回填土方计算 水平梯田修筑采用表土逐台下移法,整个坡面梯田逐台从下向上修,先 将最下面一台梯田修平,不保留表土。将第二台拟修梯田田面的表土取起,推 至第一台面上,均匀铺好。第二台梯田修平后,将第三台拟修梯田田面的表土 取起,推至第二台田面上,均匀铺好。如此逐台进行,直至各台修平。如上 述,表土被剥离后就作为下面一层梯田田面的表土,推土距离仅为5~ 15m 剥离表土和表土回填同时进行,而且依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 准》,以上过程作为一个子目进行计算,因此,表土回填土方不用单独计 算,该项工程量已经包括在水平梯田土方计算过程中。 (4)修筑土质田埂土方量计算 依据项目规划图量算,该项目共需要修筑长度为73427m的梯田田埂。 本次设计采用梯形截面土质田埂,高0.5m,上顶宽0.4m,下底宽0.6m。因此 田埂修筑土方量为V=(0.6+0.4 )X 0.5/2 X 73427 = 18357m3。 1.2 土地平整工程分项计算过程 (1 )推土机推土土方计算(定额编号:10309)内容:推土机推 高填低以及水平梯田半挖半填的推土方量。工程量:梯田区推土方量为 59949 m,数据来源《项目区水平梯田土 方计算统计表》。(注:预算中推土机土方按90%计算)

基坑土方工程量计算公式讲解学习

基坑土方工程量计算公式 ——小蚂蚁算量工厂基坑土方工程量计算公式,小蚂蚁算量工厂根据自己的经验,详细总结了土方工程、基坑土方工程量计算公式,其中基坑土方工程量计算公式非常详细,还有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一、基坑土方工程量计算 基坑土方量的计算,可近似地按拟柱体体积公式计算。 基坑土方计算公式 挖基坑 V=(a+2c+kh)*(b+2c+kh)*h+1/3k2h3 a=长底边 b=短底边 c=工作面 h=挖土深度 k=放坡系数 基坑土方量计算公式 公式:V=1/3h(S上+√(S下*S上)+S下) S上=140 S下=60 V=1/3*3*(140+60+√140*60)=291.65m2 基坑下底长10m,下底宽6m 基坑上底长14m ,上底宽10m 开挖深度3m ,开挖坡率1:0.5 求基坑开挖土方量、 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锥体: 底面面积×高÷3 台体: V=[ S上+√(S上S下)+S下]h÷3 球缺体积公式=πh2(3R-h)÷3 球体积公式:V=4πR3/3 棱柱体积公式:V=S底面×h=S直截面×l (l为侧棱长,h为高) 棱台体积:V=〔S1+S2+开根号(S1*S2)〕/3*h 注: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 几何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圆柱体: 表面积:2πRr+2πRh 体积:πRRh (R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 为圆柱体高) 圆锥体: 表面积:πRR+πR[(hh+RR)的平方根] 体积: πRRh/3 (r为圆锥体低圆半径,h为其高, 平面图形 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 正方形 a-边长 C=4a S=a2 长方形 a和b-边长 C=2(a+b) S =ab 三角形 a,b,c-三边长h-a边上的高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中 s=(a+b+c)/2 S=ah/2=ab/2osinC =[s(s-a)(s-b)(s-c)]1/2=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 d,D-对角线长α-对角线夹角 S=dD/2osinα平行四边形 a,b-边长h-a边的高α-两边夹角 S=

建筑土方开挖工程量计算公式 预算

建筑土方开挖工程量计算公式: 1,建筑土方开挖工程量计算公式: 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锥体: 底面面积×高÷3 台体: V=[ S上+√(S上S下)+S下]h÷3 球缺体积公式=πh²(3R-h)÷3 球体积公式:V=4πR³/3 棱柱体积公式:V=S底面×h=S直截面×l (l为侧棱长,h为高) 棱台体积:V=〔S1+S2+开根号(S1*S2)〕/3*h 注: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 ------ 几何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圆柱体: 表面积:2πRr+2πRh 体积:πRRh (R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为圆柱体高) 圆锥体: 表面积:πRR+πR[(hh+RR)的平方根] 体积: πRRh/3 (r为圆锥体低圆半径,h为其高, 平面图形 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 正方形a—边长C=4a S=a2 长方形a和b-边长C=2(a+b) S=ab 三角形a,b,c-三边长h-a边上的高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中 s=(a+b+c)/2 S=ah/2=ab/2?sinC =[s(s-a)(s-b)(s-c)]1/2=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d,D-对角线长α-对角线夹角S=dD/2?sinα平行四边形a,b-边长h-a边的高α-两边夹角S=ah=absinα菱形a-边长α-夹角D-长对角线长d-短对角线长S=Dd/2=a2sinα梯形a和b-上、下底长h-高m-中位线长S=(a+b)h/2=mh 圆r-半径d-直径C=πd=2πr S=πr2=πd2/4 扇形r—扇形半径a—圆心角度数C=2r+2πr×(a/360) S=πr2×(a/360) 弓形l-弧长S=r2/2?(πα/180-sinα) b-弦长=r2arccos[(r-h)/r] - (r-h)(2rh-h2)1/2 h-矢高=παr2/360 - b/2?[r2-(b/2)2]1/2 r-半径=r(l-b)/2 + bh/2 α-圆心角的度数≈2bh/3 圆环R-外圆半径S=π(R2-r2) r-内圆半径=π(D2-d2)/4 D-外圆直径 d-内圆直径椭圆D-长轴S=πDd/4 d-短轴 2,建筑工程量计算公式: 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积。 V=1/6×H×(S上+ 4×S中+ S下)计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 S下=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挖土底边线的面积(包括工作面、排水沟、放坡等)。用同样的方法计算S中和S下。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公式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公式 土石方工程 一、人工平整场地: S=S底+2*L外+16 二、挖沟槽: 1. 垫层底部放坡: V=L*(a+2c+kH)*H 2. 垫层表面放坡 V=L*{(a+2c+KH1)H1+(a+2c)H2} 三、挖基坑(放坡) 方形: V=( a+2c+KH)* ( b+2c+KH)*H+1/3*K2H3 圆形: V=∏/3*h*(R2+Rr+r2) 放坡系数 类别放坡起点人工挖土机械挖土 坑内作业坑上作业 一、二类别1.20 1:0.5 1:0.33 1:0.75 三类土1.50 1:0.33 1:0.25 1:0.67 四类土2.00 1:0.25 1:0.10 1:0.33 一、基坑土方工程量计算 (一)基坑土方量计算 基坑土方量的计算,可近似地按拟柱体体积公式计算(图1—8)。 图1—8基坑土方量计算图1—9基坑土方量计算 V=H*(A'+4A+A'')/6 H ——基坑深度(m)。

A1、A2——基坑上下两底面积(m2)。 A0 ——基坑中截面面积(m2)。 二、计算平整场地土方工程量 ①四棱柱法 A、方格四个角点全部为挖或填方时(图1—16),其挖方或填方体积为: 式中:h1、h2、h3、h4、——方格四个角点挖或填的施工高度,以绝对值带入(m); a ——方格边长(m)。 图1—16 角点全填或全挖;图1—17角点二填或二挖;图1—18角点一填三挖 B、方格四个角点中,部分是挖方,部分是填方时(图1—17),其挖方或填方体积分别为: C、方格三个角点为挖方,另一个角点为填方时(图1—18), 其填方体积为: 其挖方体积为: ②三棱柱法 计算时先把方格网顺地形等高线将各个方格划分成三角形(图1—19) 图1—19 按地形方格划分成三角形 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点的填挖施工高度,用h1、h2、h3表示。 A、当三角形三个角 点全部为挖或填时(图1—20a), 其挖填方体积为: 式中:a——方格边长(m); h1、h2、h3——三角形各角点的施工

挖土方工程量计算规则

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在各省、市、自治区的《建筑工程预算定额》中均有明确规定,各地因定额不同而略有差异。本书以《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为依据,介绍建筑工程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土方工程 1、平整场地 1)人工平整场地是指建筑场地在30cm以内挖、填土方及找平。挖、填土,厚度超过±30cm以外时,按场地土方平衡竖向布置图另行计算。 2)平整场地工程量按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m,以平方米计算。以上判断平整场地与挖土方的关键依据:挖的高度以及填的深度是否超过30cm2.人工挖土,即挖掘沟槽、基坑与土方等工程量的计算1)沟槽、基坑与土方的划分。凡图示沟槽底宽在3m以内,且沟槽长大于槽宽三倍以上的为沟槽。凡图示基坑底面积在20m2以内,且坑底的长与宽之比小于或等于3的为基坑。凡图示沟槽底宽3m以外,坑底面积20m2以外,平整场地挖土方厚度在±30cm以外,均按挖土方计算。 2)计算挖沟槽、基坑与土方等工程量需放坡时,放坡系数按表规定计算。放坡系数表注:

1) 沟槽、基坑中土的类别不同时,分别按其放坡起点、放坡系数,依不同土壤厚度加权平均计算。 2) 计算放坡时,在交接处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除。原槽、坑作基础垫层时,放坡自垫层上表面开始计算。 3)挖沟槽、基坑需支挡土板时,其宽度按图示沟槽、基坑底宽,单面加10cm,双面加20cm计算。挡土板面积,按槽、坑垂直支撑面积计算。支挡土板后,不得再计算放坡。 4)基础施工所需工作面,按表规定计算。基础施工所需工作面宽度计算表 5)挖沟槽长度,外墙按图示中心线长度计算;内墙按图示基础底面之间净长度计算;内外突出部分(垛、附墙烟囱等)体积并入沟槽土方工程量内计算。挖基坑土方均以图示尺寸计算。 6)沟槽、基坑深度,按图示槽、坑底面至室外地坪深度计算;管道地沟按图示沟底至室外地坪深度计算。 3.土方工程有关计算公式 1)平整场地公式平整场地=S底+2×L外+16式中:S底——底层建筑面积;L外——外墙外边线长。

土方工程量计算(含计算案例)

1.2 土方工程量计算 在土方工程施工前,必须计算土方的工程量。但是各种土方工程的外形有时很复杂,而且不规则。一般情况下,将其划分成为一定的几何形状,采用具有一定精度而又和实际情况近似的方法进行计算。 1.2.1 基坑和基槽土方工程量计算 1.基坑 基坑土方量可按立体几何中的拟柱体体积公式计算(图1-2)。即: )4(6 201A A A H V ++= (1-9) 式中 H —基坑深度(m ); 1A 、2A —基坑上、下的底面积(m 2) 0A —基坑中截面的面积(m 2) 图1-2 基坑土方量计算 2.基槽 基槽和路堤管沟的土方量可以沿长度方向分段后,再用同样方法计算(图1-3)。即: )4(6 201A A A L V i i ++= (1-10) 式中 i V —第i 段的土方量(m 3); i L —第i 段的长度(m )。 将各段土方量相加即得总土方量总V : ∑=i V V 总 图 1-3 基槽土方量计算 1.2.2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 场地平整是将现场平整成施工所要求的设计平面。场地平整前,首先要确定场地设计标高,计算挖、填土方工程量,确定土方平衡调配方案,并根据工程规模,施工期限,土的性质及现有机械设备条件,选择土方机械,拟订施工方案。

1.场地设计标高的确定 确定场地设计标高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①满足建筑规划和生产工艺及运输的要求; ②尽量利用地形,减少挖填方数量; ③场地内的挖、填土方量力求平衡,使土方运输费用最少; ④有一定的排水坡度,满足排水要求。 场地的设计标高一般应在设计文件中规定,如果设计文件对场地设计标高无明确规定和特殊要求,可参照下述步骤和方法确定: (1)初步计算场地设计标高 初步计算场地设计标高的原则是场地内挖、填方平衡,即场地内挖方总量等于填方总量。如图1-4所示,将场地地形图划分为边长 a=10~20m 的若干个方格。每个方格的角点标高,在地形平坦时,可根据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程,用插入法求得;当地形起伏较大(用插入法有较大误差)或无地形图时,则可在现场用木桩打好方格网,然后用测量的方法求得。 按照挖、填平衡原则,场地设计标高可按下式计算: (a ) (b ) 图1-4 场地设计标高计算简图 (a )地形图上划分方格;(b )设计标高示意图 1-等高线;2-自然地面;3-设计标高平面;4-自然地面与设计标高平面的交线(零线) )4 (22 2112112 20H H H H a Na H +++=∑ (1-11) 根据式(1-11)可以推得: N H H H H H 4)(22211211 ∑+++= (1-12a ) 由图1-4可见,11H 是一个方格的角点标高;12H 、21H 是相邻两个方格公共角点标高;22H 则是相邻的四个方格的公共角点标高。如果将所有方格的四个角点标高相加,则类似11H 这样的角点标高只加一次,类似12H 的角点标高加两次,类似22H 的角点标高要加四次。因此,

如何计算场地地形图和方格网挖填土方工程量

如何计算场地地形图和方格网挖填土方工程量如何计算场地地形图和各方格网挖、填土方工程量? 【例】某建筑物场地地形图和方格网(边长a=20.0m)布置如图所示。土壤为二类土,场地 地面泄水坡度i x =0.3%,i y =0.2%。试确定场地设计标高(不考虑土的可松性影响,余土加宽 边坡),计算各方格挖、填土方工程量。 某场地地形图和方格网布置 【解】(1)计算场地设计标高H : ΣH1=(9.45+10.71+8.65+9.52)m=38.33m 2ΣH 2 =2×(9.75+10.14+9.11+10.27+8.80+9.86+8.91+9.14)m=151.96m 4ΣH 4 =4×(9.43+9.68+9.16+9.41)m=150.72m H 0=(ΣH 1 +2ΣH 2 +4ΣH 4 )/4N=(38.33+151.96+150.72)/4×9m=9.47m (2)根据泄水坡度计算各方格角点的设计标高: 以场地中心点(几何中心口)为H ,计算各角点设计标高为 H 1=H -30×0.3%+30×0.2%=(9.47-0.09+0.06)m=9.44m

H 2=H 1 +20×0.3%=(9.44+0.06)m=9.50m H 5=H -30×0.3%+10×0.2%=(9.47-0.09+0.02)m=9.40m H 6=H 5 +20×0.3%=(9.40+0.06)m=9.46m H 9=H -30×0.3%-10×0.2%=(9.47-0.09-0.02)m=9.36m 其余各角点设计标高均可求出,详见图2-6。 (3)计算各角点的施工高度: 各角点的施工高度(以“+”为填方,“-”为挖方): h 1 =(9.44-9.45)m=-0.01m h 2 =(9.50-9.75)m=-0.25m h 3 =(9.56-10.14)m=-0.58m 各角点施工高度如图所示。 某场地计算土方工程量图(4)确定“零线”(即挖、填方的分界线): 确定零点的位置,将相邻边线上的零点相连,即为“零线,如图所示。如1~5线上:X 1 =[0.01/(0.01+0.29)]×20m=0.67m,即零点距角点1的距离为0.67m。 (5)计算各方格土方工程量(以(+)为填方,(-)为挖方): 1)全填或全挖方格:

计算土石方工程量及定额例题【正式版】

第三节工程量计算及定额应用 [例1-1]某工程如图所示,人工挖土方不大开挖,有工作面,土质为坚土,试计算条形基础土石方工程量,确定定额项目。 习题1 解:L外墙=(27+13.7)*2=81.4m L内墙=9.6-1.14+11.7-1.14=19.02m 工程量=81.4*1.54*0.15+81.4*(1.14+0.2*2+0.3*1.75)*1.75 +19.02*1.54*0.15+19.02*(1.14+0.2*2+0.3*1.75)*1.75 =368.51m3 套1-2-12 368.51/10*140.13=5163.93元 [例1-2]如习题1图所示,计算回填土工程量,确定定额项目。(已知垫层体积23.01m3,毛石基础体积88.57m3,砖基础体积17.17m3) 解:368.33-(23.01+88.57+17.17)=239.58 m3 套1-4-12 1-4-12 夯填土|沟槽、地坑|人工10m3 44.26 44.00 0.26 239.58/10*44.26=1060.38元 [例1-3]学院某处预埋铸铁管道,Ⅰ类管沟,管沟宽1米,长51米,挖深0.9米,预埋管道直径600,计算挖土工程量,回填土

工程量。 解:1*0.9*51= 1*0.9*51-0.22*51= [例1-3]如习题1图铲运机土方大开挖工程,土质为坚土,余土须运至400米,计算挖运土工程量,确定定额项目。 解:=[(13.7+0.77*2)* (27+0.77*2)-2*21.6-2.1*7.2]*0.15+ [(13.7+0.72*2)*( 27+0.72*2)+ (13.7+0.72*2+0.3*1.75)*( 27+0.72*2+0.3*1.75) + )( 2 * 27 .0 * 72 2 + + + + + )( 7. 13 (+ .0 72 * 72 .0 2 3.0 ) 75 13 27 .1* 72 .0 7. )( * 75 2 .1* 3.0 ]* 1.75/3-2*21.6-2.1*7.2=748.63m3 套1-3-7,1-3-8 748.63m3*27.04/10+748.63m3*5.64*2/10=2868.75元 [例1-4]某建筑平面图如下图所示,墙厚240,计算建筑物人工场地平整的工程量,确定定额项目。 习题4 (21.4+0.24)*(17.8+0.24)+(17.8+21.4+0.48)*2*2+16-14.4*9.8=m2 套1-4-1 343.67/10*13.86=476.33元 [例1-5]某工程如下图所示,计算竣工清理工程量,确定定额项目。计算房心回填土工程量,回填厚度250mm,墙厚2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