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模具设计教学案例(点浇口、侧浇口知识点讲解)
注塑模具浇口的设计方法

注塑模具浇口的设计方法浇口等的相关位置图4.1. 浇口等的相关位置注道(sprue)流道(runner)浇口(gate) 阴模(cavity) 滞料部(cold slugwell) 的相关位置如图4.1所示。
流道横截面形状有圆形,半圆,梯形。
圆形是流动阻碍力是最小也是最普遍的一种。
表4.1中显示了圆形流道的直径和长度以及产品厚度的关系。
关于半圆形和梯形流道的深度h和宽度W、B、半径r之间的关系如图4.2所示。
浇口种类浇口横截面形状种类图4.3. 浇口横截面形状种类浇口位置的选择Ⅰ. 根据产品性能∙设计:外观上无浇口印迹,即使留有加工印迹也要在不明显的位置。
∙尺寸精度:加工齿轮,轴承等对圆形要求十分重视的成型品时,需要将成型材从中心注入。
尺寸精度要求严格的部分不能装置浇口。
∙强度:推断熔接线产生的位置,评估强度如何。
如若有问题就改变浇口位置。
Ⅱ. 根据模具数量是单个还是多个组成流道,阴模配置,聚合物的注塑压力所导致开模压力仍是否平衡等。
如果开模压力过于集中,则会产生应变,模具会歪曲。
Ⅲ. 根据加工的所需的经济性是否采用模具需要分成三部分的点浇口,还是采用不要加工的沉陷式浇口,还是进行普通浇口。
Ⅳ. 根据材料成型性材料的流动性,耐热变色性,成型应变等来决定浇口的种类和浇口的位置。
浇口平衡性熔融聚合物一般可以全部同时打到阴模上的浇口处,所以必须设计阴模能够同时被聚合物填满。
浇口平衡性差的情况下,会发生留痕,凹痕等外观问题,且各成型品中会存在强度差异。
Ⅰ. 平衡阴模配置如图4.4~图4.5所示,是流道均衡运行,全部的浇口需要同时到位。
但是此时流道相对性太长,是一个不足之处。
图4.4 浇口平衡图4.5. 浇口平衡Ⅱ. 改变浇口很横截面积采用一般流道的情况下,改变各浇口的横截面积,进行均匀填充取得浇口平衡。
各浇口的横截面积可通过以下的公式得出。
其中,W:(g)流道通过聚合物的重量SG : (mm2)浇口横截面积: (mm)到浇口位置的流道长度: (mm)浇口面的长度K: 根据聚合物的性质,模具等对应的常熟问题案例如同下图所示的流道。
注塑成型工艺实例

1.塑件结构及工艺分析图1是我公司开发的某冰箱上的门控开关盒零件,门控开关盒用于固定门控开关,是冰箱上的可见外观件,要求外表面光亮美观,无外观缺陷,材料为ABS,乳白色,一模多腔,采用HT-500注射成型机生产。
从产品结构上分析,塑件外形为长方形盒状,大小尺寸适中,壁厚均匀,成型的难点在于一是普通浇口难以成型,二是塑件两侧面分别有三处侧凹槽需要侧向抽芯。
要实现一模多腔,合理的模具结构和布局及抽芯机构的合理选择是简化模具结构,降低模具成本的关键所在。
2.棋具结构分析和确定根据产品的工艺分析,结合现有设备和产品外观要求及从产品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性能考虑,模具采用一模四腔进行设计。
分型面选在D-D处。
根据产品形状,若采用侧浇口进料,会造成塑件进料不平衡,远离浇口的一侧不易成型,且产品边沿处会留有浇口痕迹,为保证产品外观质量和考虑到进料均匀平衡及便于成型,模具采用点浇口进料,双分型面结构。
若两侧面的抽芯均采用斜导柱抽芯,会造成模板尺寸外形增大,加工成本增大。
为使模具外形紧凑,节省模具空间,减小模具外形尺寸,充分利用现有设备,一侧的大长方形凹槽采用斜导柱外侧抽芯,另一侧的两个小方形凹槽采用斜滑块内侧抽芯来实现,从而达到简化模具结构,减小模具外形的目的。
产品分位置布置如图2所示3.模具结构及工作过程模具工作过程:当模具开启时,在拉钩的作用下,型腔板随动模板一起运动,模具沿Ⅰ-Ⅰ面分型,同时开模力通过斜导柱作用于侧滑块,驱动侧滑块在动模板上的导滑槽内作侧向移动,完成长方凹槽的侧向抽芯动作。
当型腔板运动到型腔板中孔的台肩与拉杆导柱的台肩相碰时,型腔板不动,模具沿Ⅱ-Ⅱ面分型。
当模具开启到终点位置时,在型芯包紧力的作用下,塑件被留在了动模一侧,注射机推动顶出机构运动,顶出板带动斜滑块及顶杆同时向前运动,斜滑块完成两个方凹槽的内侧抽芯,顶杆将塑件顶出。
闭模时,斜导柱带动侧滑块恢复至原位。
至此,一个工作循环结束。
4.模具关键部位的设计4.1浇注系统设计浇注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到进料均衡,为保证各腔的充注压力始终保持一致,流道的布置采用平衡进料的方式,采用点浇口进料,使熔体流动均匀,填充迅速,不仅可以便于成型,提高塑件的成型质量,而且可以有效降低翘曲变形。
注塑模具浇口设计说明

浇口类型选择浇口类型和选择最佳的浇口尺寸以及浇口位置一样重要。
浇口类型可分为人工和自动去除式浇口。
人工去除式浇口人工去除式浇口主要是指那些要求操作者在进行制件再加工时将其与流道分离。
使用人工去除式浇口的原因有:•浇口体积过大,以至于当模具打开时无法从制件处剪切。
•一些剪切敏感的材料(如PVC)不能存在高剪切率,从而不能应用自动去除式浇口设计。
•在穿过较宽处的时候,为了保证流动分布的同时性,以达到特定的分子纤维排列,通常不使用自动浇口去除方式。
型腔的人工去除式浇口类型包括:•注道式浇口•边缘浇口•凸片浇口•重叠式浇口•扇形浇口•薄膜浇口•隔膜浇口•外环浇口•轮辐或多点浇口自动去除式浇口自动去除式浇口的特点是,在打开制模模具顶出制件的过程中,可以切断或剪切浇口。
自动去除式浇口应用于:•避免在再加工时去除浇口•保持所有顶出的周期时间一致•浇口残留最小化自动去除式浇口包括:•针点浇口•潜入式(隧道式)浇口•热流道浇口•阀门浇口注道浇口推荐这种浇口应用于单型腔模具或要求对称充填的制件。
这种类型的浇口适合于较大壁厚处,这样保压压力将更为有效。
较短的浇口最好,这样模具充填更为快速,且压力损失较低。
浇口另一侧需配备一个冷料井。
使用这种浇口的劣势在于,流道(或注道)被修整之后,制件表面会产生浇口痕迹。
可以通过制件厚度来控制凝固,但凝固并不取决于制件厚度。
一般而言,在注道浇口附近的收缩率较低,而注道浇口处的收缩率较大。
这会导致浇口附近具有较高的拉伸应力。
尺寸起初,注道直径由机器射嘴来控制。
该注道直径必须比射嘴口直径大 0.5mm左右。
标准注道衬套的锥度为2.4度,开口面向制件。
因此可以通过注道长度来控制制件处附近的浇口直径,该直径应当比该处壁厚至少大 1.5mm或约为该处壁厚的两倍。
注道和制件的连结点应为放射状的,以避免应力裂化。
•锥角较小(最小为1度),可能导致在喷射过程中注道无法与注道衬套脱离。
•锥度较大,造成材料浪费且冷却时间延长。
塑料件注塑模具的浇口及流道设计

间接配合
浇口和流道通过其他结构进行间接连 接,这种配合方式可以更好地适应复 杂模具结构的要求。
配合实例
侧浇口与直通式流道的配合
侧浇口与直通式流道配合使用,可以保证塑料熔体的流动顺畅,适用于生产小 型塑料件。
扇形浇口与分流道的配合
扇形浇口与分流道配合使用,可以满足大型塑料件的充填要求,并减少溢料现 象的发生。
根据塑料件的精度要求选择浇口类型,高精度要求的塑料件应选择潜伏式浇口或直 接浇口。
根据塑料件的成型周期和生产效率要求选择浇口类型,生产效率要求高的应选择侧 浇口或扇形浇口。
浇口的尺寸
浇口的尺寸应根据塑料件的尺 寸、形状、精度要求以及塑料 熔体的流动特性来确定。
浇口的尺寸过大会导致塑料件 产生过大的收缩率,尺寸过小 会导致塑料件充填不足或产生 喷射痕。
SolidWorks
一款广泛使用的CAD软件,也适用于注塑模具设 计,提供了丰富的流道设计和分析工具。
3
Moldflow
专业的注塑模具设计软件,提供了流道设计和分 析功能,可以模拟塑料熔体的流动和冷却过程。
PART 05
浇口与流道设计案例分析
案例一:手机壳浇口设计
总结词
手机壳浇口设计需考虑浇口位置、尺寸和数量,以确保塑料能够顺利填充模具并 减少缺陷。
详细描述
根据餐具的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浇口位置和尺寸,以实现均匀填充。同时,流道的走向应与餐具的形状相匹 配,以减少流动阻力。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考虑餐具的功能需求,如刀叉的锐利度、碗盘的承重能力等,以确保 设计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PART 04
设计优化与改进
优化原则
减小浇口截面积
避免死角和滞留
浇口截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塑料熔体的流 动速度。减小浇口的截面积可以使熔体的 流动速度增加,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完整版)塑料模具浇口、浇流道

造不同规格尺寸的零件系列。 提供更多的加工程控,以便对注塑工
艺进行精确调整。
冷流道
冷流道是注塑成型后流道随产品 一起冷却,该流道是不可用的, 成了废料。
冷流道就是常规的注塑模具,注 塑结束后在流道中有凝料需要取 出!
能使分流道输送过来的熔融塑料的流 速产生加速度,形成理想的流态,并 迅速的充满型腔同时还起着封闭型腔 防止熔料倒流的作用,并在成型后便 于使浇口和塑件分离。
浇口的分类
常见的浇口包括:注道式浇口 、 边缘浇口 、凸片浇口 、重叠式 浇口 、扇形浇口 、薄膜浇口 、 隔膜浇口 、外环浇口 、轮辐或 多点浇口 ;针点浇口 、潜入式 (隧道式)浇口 、热流道浇口 、 阀门浇口。
边缘浇口
边缘浇口又称侧浇口,剖面有矩 形,也有圆形,一般开设在分模 面上,从型腔外侧面进料。
矩形边缘浇口是最常见的浇口, 常用于两板式多型腔模具,形状 简单,加工方便,去除浇口容易, 浇口痕迹小,但是容易形成熔接 线和积风。
薄片式浇口
薄片式浇口又称平缝式浇口,常 用来成型平直的大面积薄壁塑件。 浇口的分配流道与型腔侧边平行, 其长度通常大于塑件宽度。从此 浇口进入型腔的塑料熔体可保持 单一方向流,可避免翘曲变形, 常用来成型平直的大面积薄壁塑 件。
浇流道
热流道
热流道技术是应用于塑料注塑模 浇注流道系统的一种先进技术, 是塑料注塑成型工艺发展的一个 热点方向。所谓热流道成型是指 从注射机喷嘴送往浇口的塑料始 终保持熔融状态,在每次开模时 不需要固化作为废料取出,滞留 在浇注系统中的熔料可在再一次 注射时被注入型腔。
模具设计中浇口知识详解

模具设计中浇口知识详解模具设计中浇口知识详解浇口:连接分流道与型腔之间的一段细短通道。
今天店铺就给大家讲解下模具设计中浇口相关知识。
浇口的.作用:1、调节及控制料流速度,防止倒流;2、熔胶经过浇口时,会因剪切及挤压而升温,有利于填充;浇口设计要点:1、浇口数量尽可能少。
2、浇口位置:A、不能影响制品外观。
B、距型腔各部位距离尽量相等。
C、浇口应对着型腔宽畅部位,便于补缩和走胶;D、应避免冲针或直接冲击薄弱镶件及冲骨位(易粘模)E、应减少熔接痕,或使熔接痕产生于制品的不重要表面及非薄弱部位;F、浇口位置应有利于模具排气。
G、浇口要便于切除.浇口的分类:1、侧浇口(又叫大水口,普通浇口)优点:加工易,修正易;缺点:(1)去除浇口麻烦且留下明显痕迹。
(2)位置受到一定的限制。
2、潜伏式浇口:(1)优点:①位置较灵活;②浇口可自动脱落;③既可以潜前模,又可以潜后模。
(2)缺点:适合弹性好的塑料,质脆的塑料不宜选用。
(3)潜伏式浇口重要参数:(见图)(4)圆弧形(牛角)潜浇口。
见图。
3、点浇口(又叫细水口):常用于三板模和无流道模.熔胶可由型腔任何位置,一点或多点地进入型腔。
优点:(1)位置有较大的自由度;(2)浇口可自行脱落,留痕小;(3)对桶形、壳形、盒形制品及面积较大的平板类胶件非常适用;(4)浇口附近残余应力小。
缺点:(1)注射压力损失较大;(2)模具结构较复杂。
重要参数。
见图。
4、直接浇口:用于大而深的桶形、盒形及壳形制品。
5、扇形浇口:适用于平板类、壳形或盒形制品。
【模具设计中浇口知识详解】。
最全的模具浇口设计,你都知道他们的优缺点吗

最全的模具浇口设计,你都知道他们的优缺点吗浇口,亦称进料口,是连接分流道与型腔熔体的通道。
浇口选择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注塑制品能否完好、高质量地注射成型。
浇口位置对熔体流动前沿的形状和保压压力的效果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也决定了注塑制品的强度和其它性能。
一.浇口的类型与位置在注塑模设计中,按浇口的结构形式和特点,常用的浇口形式有下列11种:1.直浇口即主流道浇口,属于非限制性浇口。
优点:塑料熔体由主流道的大端直接进入型腔,因此具有流动阻力小、流程短及补给时间长等特点。
这样的浇口有良好的熔体流动状态,熔体从型腔底面中心部位流向分型面,有利于排气;这种浇口形式使注塑制品和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最小,模具结构紧凑,注塑机受力均匀。
每晚八点有免费直播课程学习,私信老师即可免费学习!缺点:进料处有较大的残余应力,容易导致注塑制品翘曲变形,同时浇口较大,去除浇口痕迹较困难且痕迹较大,影响美观,所以,这类浇口多用于注射成型大中型长流程、深型腔、筒形或壳形注塑制品,尤其适合于聚碳酸酯、聚砜等高粘度塑料。
另外,这种形式的浇口只适合于单型腔模具。
在设计这类浇口时,为了减小与注塑制品接触处的浇口面积,防止该处产生缩口、变形等缺陷,一方面应尽量选用较小锥度的主流道锥角(为2-4°),另一方面应尽量减小定模板和定模座的厚度。
2.护耳浇口护耳浇口主要用于高透明的平板形塑料制品及变形要求很小的塑料制品。
优点:护耳浇口是在型腔侧面开设耳槽,熔体通过浇口冲击在耳槽侧面上产生摩擦热,从而改善了流动性,经调整方向和速度后,在护耳处均匀而平稳地进入型腔,可以避免喷流。
缺点:浇口切除较为困难,浇口痕迹较大。
3.点浇口点浇口尤其适用于圆桶形、壳形及盒形塑料制品。
对于较大的平板形塑料制品,可以设置多个点浇口,以减小翘曲变形;对于薄壁塑料制品,浇口附近的剪切速率过高,残余应力大,容易开裂,可局部增加浇口处的壁厚。
优点:点浇口位置限制小,浇口痕迹小,开模时浇口可自动拉断,有利于自动化操作。
注塑模具设计第5讲 实例3-2D-05 点浇口浇注系统的设计

作业:
完成练习三以下部分内容: 浇注系统的设计
6
3. 点浇口的设计
注塑模具设计实例教程
一般取10°~30°
(1)浇点口在正剖视图中的绘制 点浇口在正剖视图中的绘制结果及尺寸经验 值如图3-1-28所示。 (2)点浇口在侧剖视图中的绘制 点浇口在侧剖视图中的绘制结果如图3-1-29 所示。 (3)点浇口在定模视图中的绘制 点浇口在定模视图中的表示,只需在进浇点 处画一个Φ 1.2的圆即可。
4. 冷料井的设计
一般取Φ2~Φ4
一般取Φ0.5~Φ2
图3-1-28点浇口在正剖视图中的绘制
图3-1-29点浇口在侧剖视图中的绘制
在细水口模具中,主流道的末端通常要设计冷料井,如图3-1-30所 示为本例冷料井在侧剖视图中的绘制结果。 5
六、点浇口浇注系统的设计
注塑模具设计实例教程
◎动手操作,用AutoCAD软件完成本例点浇口浇注系统的设计。 ◎参考视频:实例3-2D-5.点浇口浇注系统的设计.avi (该视频请从教材附带 的光盘中查找)
六、点浇口浇注系统的设计
2. 分流道的设计
注塑模具设计实例教程
(1)水平分流道的设计 ①水平分流道的形状及规格选用 常用的分流道截面形状一般有三种:圆形、U形、梯形.因本例为细 水口模具,所以可选用U形或者梯形分流道,本例选用梯形分流道. 梯形分流道的具体尺寸由产品的大小来确定,本例的梯形分流道 相关尺寸浇口浇注系统的设计
④水平分流道在正剖视图中的绘制 水平分流道在正剖视图中的绘制结果 如图3-1-25所示。 (2)垂直分流道的设计 ①垂直分流道在正剖视图中的绘制 垂直分流道在正剖视图中的绘制结果 及尺寸经验值如图3-1-26所示。 ②垂直分流道在侧剖视图中的绘制 垂直分流道在侧剖视图中的绘制结果 如图3-1-27所示。 ※垂直分流道及点浇口尺寸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案例:点浇口、侧浇口知识点讲解
这三类产品模具浇口类型都属于典型的点浇口、侧浇口:
侧浇口侧浇口
侧浇口侧浇口
侧浇口
一、点浇口
点浇口又称针点浇口,是一种在塑件中央开设浇口时使用的圆形限制浇口。
适用场合:常用于成型各种壳类、盒类塑件。
优点:浇口位置灵活,浇口附近变形小,多型腔时采用点浇口容易平衡浇注系统。
缺点:由于浇口的截面积小,流动阻力大,需提高注射压力,宜用于成型流动性好的热塑性
塑料。
采用点浇口时,为了能取出流道凝料,必须使用三板式双分型面模具费用较高。
点浇口直径可以按经验公式计算
式中d ——浇口直径为 (mm); δ——塑件壁厚,mm ;
A ——型腔面积,mm2。
42)20.014.0(A
d δ-=
二、侧浇口
国外又称标准浇口。
一般开设在分型面上,从制品的边缘进料。
侧浇口重叠浇口(搭接式浇口)
优点:易于加工、便于试模后修正,浇口去除方便。
缺点:在制品的外表面留有浇口痕迹。
适用范围:广泛应用于中小型制品的多型腔注射模。
其侧浇口厚度t(mm)和测浇口宽度b(mm)的经验公式如下
δ——塑料厚度,mm;
A——为塑件外表面面积,mm2。
对于中小型塑件深度t=0.5~2.0mm,宽度b=1.5 ~5.0mm,浇口长度L=0.8 ~2.0mm;
重叠浇口(侧面进料的搭接式浇口),搭接部分长度l2-l1=(0.6 ~0.9)mm+b/2,浇口长度l2=2.0 ~3.0mm.
δ)9.0
6.0(
30
)9.0
6.0(
-
=
-
=
t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