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什么是翻译

什么是翻译?
翻译是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
翻译是将一种相对陌生的表达方式,转换成相对熟悉的表达方式的过程。
其内容有语言、文字、图形、符号的翻译。
其中,"翻"是指对交谈的语言转换,"译"是指对单向陈述的语言转换。
"翻"是指对交谈中的两种语言进行即时的、一句对一句的转换,即先把一句甲语转换为一句乙语,然后再把一句乙语转换为甲语。
这是一种轮流的、交替的语言或信息转换。
"译"是指单向陈述,即说者只说不问,听者只听不答,中间为双语人士,只为说者作语言转换。
翻译的形式和类型

翻译的形式和类型(同声传译篇)翻译包括口译(interpretation) 和笔译(translation) ,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并且决不能脱离原文内涵而进行硬译、死译,必须要做到译文的忠实、通顺。
翻译要做到“ 译成之文,适如其所译” ,并要尽可能地达到“ 信、达、雅” 的境界。
除了人可以从事翻译活动外,人还可操纵机器从事翻译活动。
不过目前看来,机器翻译还不尽人意。
口译的形式和类型:交替传译(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咬耳朵(whispering) 和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
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又称同步翻译、同声翻译、会议翻译,简称同传;交替传译(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又称连续翻译,简称交传。
同声传译同传,顾名思义,即基本同步地实现对讲话者发言的口译,多用于国际会议、专业研讨会等场合。
同传的形式:译员通过专用的传译设备提供即时口头翻译,即译员通过话筒讲话,听众通过耳机接收,这种翻译形式可同时有几种语言,如联合国大会就有六种语言的同声传译。
鉴于同传有一定的技巧性要求,专门的培训和大量的练习都不可或缺。
同声传译最早始于1919 年的巴黎和会。
在巴黎和会上开始借助英、法两种语言的翻译进行谈判,其中一部分谈判采用了同声传译,这也意味着同声传译作为一种专业开始形成。
后来,二战后的纽伦堡军事审判法庭(1945-1946 ),同声传译第一次得到相当大规模的采用来审判纳粹战犯,效果不错。
于是在1946 年的联合国会议上开始正式采用同传,结果使会议的时间缩短了一大半,经费也相应的减少了许多。
中国是在1952 年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地区和平会议上首次使用,时至今日也不过是40 年的发展历程。
同声传译时间效率高,有利于听众对发言全文的理解。
什么是翻译

什么是翻译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方式,通过将源语言文本转化为目标语言文本,传达相似或相同的意义和信息。
作为一门语言学和交际学的学科,翻译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翻译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文明诞生之初,人们就已经开始进行语言的转换和沟通。
翻译既有口头翻译,也有书面翻译,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挥作用,还在科学、技术和学术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翻译可以分为笔译和口译两种形式。
笔译是指将一种语言的书面文本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书面文本,包括文学作品、商务文件、官方文件等。
口译是指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进行翻译,包括会议翻译、陪同翻译、同声传译等。
无论是笔译还是口译,翻译者需要具备出色的语言能力、跨文化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在进行翻译时,翻译者需要面对许多挑战。
首先,语言之间存在差异,包括语法、语言习惯、词汇等方面,需要翻译者进行准确的理解和转化。
其次,文化之间存在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语义。
翻译者需要了解这些文化差异,并将其融入到翻译过程中。
此外,翻译者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搜索和研究能力,以确保所提供的译文准确无误。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一种文化的传递。
通过翻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可以相互了解、交流、合作,并推动全球化的进程。
翻译不仅有助于促进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领域的交流与发展,同时也有助于缩小各种差距,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总之,翻译作为一门重要的语言学和交际学学科,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翻译,人们可以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实现跨国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翻译的类型

翻译的类型
翻译的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文字翻译:将一种语言的书面文字转译为另一种语言的文字,包括文学作品、商业文件、科技论文等。
2. 口译翻译:将一种语言的口头言语转译为另一种语言的口头言语,在会议、活动、演讲等场合中进行。
3. 机器翻译:利用计算机程序进行翻译,通过自动翻译系统实现将一种语言的文字或口译转化为另一种语言。
4. 本地化翻译:将产品、服务或软件等进行适应目标市场的语言、文化和法规等方面的调整,以满足特定受众的需求。
5. 笔译翻译:通过文字工具将一种语言的文字转译为另一种语言的文字,常见于文学作品、正式文件、学术论文等。
6. 口译翻译:将一种语言的口头言语转译为另一种语言的口头言语,常见于会议、活动、演讲等场合。
7. 同声传译:实时将演讲者的口语内容转译为另一种语言,通过设备供听众即时听到对应的翻译。
8. 口译陪同翻译:通常用于陪同外国客户逛街购物、旅游观光等活动,为客户提供语言沟通服务。
什么是翻译

什么是翻译
翻译,是指在不改变语言意思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过程。
简而言之,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语言即是翻译。
翻译是用译语传达原语的意思,具有传译性,翻译是传递信息的活动,翻译是一门学科,科学性,艺术性。
1、翻译的目的
广义:翻译的目的是使异语读者能获得与原语读者一样的信息和感受。
翻译涉及到语言学,社会学,音韵学,音乐学,美学,心理学,逻辑学。
2、翻译有哪几种可行的方法
四种方法,直译、意译、音译、半音译
3、普通翻译完美标准、三要素
严复:信、达、雅
周氏兄弟:通顺流畅三美:意美、形美、音美(意美以感心,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
现代翻译理论三要素:传意性,相似性,可接受性
4、科技翻译完美标准
准确性,简明性,科学性(专业性)
5、翻译的技巧
分译法,合译法,省略,减字,增字添词,词性转换,语态转换,变通,表层结构,深层结构。
翻译的最高原则是要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运用最好的译语表达方式,而又不违背原文的内容。
西方的对等论只要求“不逾矩”:是低标准;中国译论要求“从心所欲”,是高标准。
希望有所帮助。
英语翻译中直译和意译

直译是基础,意译是补充能直译就尽量直译,不能直译就采取意译1. Their accent couldn‘t fool a native speaker. A. 他们的口音不能愚弄本地人B.本地人是不会听不出他们是外乡人的。
C.本地人一听他们的口音便知道他们是外乡人的。
2. Smashing a mirror is no way to make an ugly person beautiful ,nor is it a way to make social problems evaporate.意译:砸镜子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直译:砸镜子并不能使丑八怪变漂亮,也不能使社会问题烟消云散。
3.He felt a rush of fear churning his stomach.直译:他感到一阵恐惧涌上胃口意译:他感到一阵恐惧涌上心头4. He bent solely upon profit. A. 他只屈身与利润之前B.只有利润才使他低头。
C.他惟利是图5. Would there be any possibility of having breakfast on the train before we are decanted in Munich ?A.当我们在慕尼黑被腾出车厢之前有任何在火车上吃早饭的可能性吗?B.我们在慕尼黑被腾出车厢之前,有可能在火车上吃早饭吗?6. He had about as much chance of getting a job as of being chosen mayor of Chicago. A.他找到工作的机会和当选芝加哥市长的机会差不多B.他找到工作的机会简直跟当选芝加哥市长同样困难。
C.他找到工作的机会简直微乎其微。
正说与反说1.The administration was free corruption. 这届政府没有腐败现象2. Wet paint. 油漆未干3.I remained confused about the problem.这个问题我还是不懂4. They are dependent on each other.他们谁也离不开谁5. He is far from what I expected.他远不是我想象的那样。
翻译有几种

翻译有几种
翻译有三种方式: 直译法、意译法和笔译法。
1. 直译法:直译法也被称为字面翻译,是将源语言的每个词和句子都按照字面意思翻译成目标语言,不考虑语法和习惯表达。
直译法在保留原文的同时可能会导致句子结构不通顺或与目标语言的习惯表达不一致。
它通常用于专业术语或法律合同等需要准确传达原意的场合。
2. 意译法:意译法是将源语言的内容理解后,按照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文化习惯进行转述。
意译法不只是简单的翻译单词和句子,而是注意表达整个句子的含义和情感。
意译法通常用于文学作品、广告和口译等需要传达情感和文化内涵的场合。
3. 笔译法:笔译法是通过笔和纸的方式将源语言的内容转化为目标语言的过程。
笔译需要对源语和目标语的文化和语法都有较深入的了解,以保证翻译质量和准确性。
笔译法通常用于专业翻译领域,如新闻报道、科学论文和小说翻译等。
常用英语词汇以及它们的中文翻译

常用英语词汇以及它们的中文翻译1.Hello -你好2.Goodbye -再见3.Thank you -谢谢4.Sorry -对不起5.Yes -是的6.No -不是7.Please -请8.Hello/Hi -你好/嗨9.How are you? -你好吗?10.Fine -很好11.Good morning -早上好12.Good afternoon -下午好13.Good evening -晚上好14.What's your name? -你叫什么名字?15.My name is... -我的名字是...16.Nice to meet you -很高兴认识你17.See you later -待会儿见18.See you tomorrow -明天见19.Love -爱20.Like -喜欢21.Apple -苹果22.Banana -香蕉23.Orange -橙子24.Book -书25.Pen -钢笔26.Paper -纸27.Map -地图28.Chair -椅子29.Table -桌子30.Sofa -沙发31.Bed -床puter -电脑33.Phone -电话34.Key -钥匙35.Watch -手表36.Car -小汽车37.Bus -公交车38.Train -火车39.Plane -飞机40.Ship -船41.Hat -帽子42.Shoes -鞋子43.Shirt -衬衫44.Pants -裤子45.Coat -外套46.Glasses -眼镜47.Cup -杯子48.Plate -盘子49.Fork -叉子50.Knife -刀51.Spoon -勺子52.Bottle -瓶子53.Umbrella -雨伞54.Hatchet-斧头55.Camera-照相机56.Picture-图片;照片57.Song-歌曲58.Movie-电影59.Game-游戏;比赛ugh-笑;发笑61.Cry-哭泣;喊叫62.Happy-快乐的;幸福的;满意的;乐意的;心甘情愿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的概念翻译是一项形式复杂的语言转换活动,更是一项意义深刻的跨文化交流活动。
当代翻译界对翻译的定义版本多样,但核心内容却不离其宗: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通过两种语言文字的转换,让使用不同语言文字的人相互了解,彼此沟通。
中外翻译家对翻译的理解大同小异。
张培基认为: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李运兴认为:翻译是译语篇传达原语语篇的信息,以实现原语语篇及译者的交际目的。
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则把翻译定义为“Translating consists of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and second in terms of style .”(翻译就是用译入语复制出源语信息最接近的自然等值体---首先就意义而言,其次就风格而言。
)总的说来,翻译是从译入语里找原文信息的对等语。
这种寻找对等语的活动除了首先考虑表层结构意思和深层结构意思外,还涉及到寻找对等语的传递风格和文化信息。
翻译过程翻译的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原文的理解与译文的表达。
理解是翻译的前提和基础,不理解就不能正确表达;表达是翻译的关键,是理解的具体化和深刻化。
翻译首先要正确理解原文。
一般来说,英译汉时应注意两种语言在语法、修辞、词义的内涵与外延以及行文习惯方面存在的差异,否则,就会理解不准确。
翻译的过程是不断妥善理解两种不同语言文字互不一致的各种问题的过程。
对句子的理解包括对词语的意义、语法结构、逻辑关系、上下文关系等的理解;待到一段文字,一篇文章译好以后,还要通读原文,领略大意,抓住全文的主题思想,细细琢磨原文,明辩语法,弄清关系,辩明词义,才能确切表达原文思想。
理解原文的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是一个语文辨认、语法分析、逻辑分析三者相互作用的过程。
这就要求译者在忠实于原文内容的前提下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知识,写出语言规范、语句通顺的译文。
不少译者以为译语是自己的母语,使用起来不会有什么问题,因而往往忽视翻译中表达的重要性。
其实,英语转变成汉语机制应该不同于汉语转换成英语,英汉在表达习惯上有很大的差异。
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中国人在讲汉语的环境中生活,受汉文化的影响,具备重形象、重直觉、重整体的思维方式;而英语是中国人的外语,是具有重理性、重逻辑、重个体的思维方式的英美等西方人的母语。
翻译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翻译者的英汉语言能力。
古今中外的翻译理论家或翻译实践家曾经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表述对翻译制定过一些标准。
在我国近、现代,最有影响但至今仍有争议的是严复的“信、达、雅”(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elegance) 标准,这几乎成为各种翻译标准的金科玉律。
后来的翻译标准有鲁迅的“忠实、通顺、美;”傅雷的“神似;”钱钟书的“化境”说等。
国外的标准有英国的纽马克(Peter Newmark) 提出的“通达型翻译,”便于读者接受,“语文型翻译”则更忠实于原作者。
美国的尤金·奈达(Eugene Nida) 提出了“等效原则,”即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一样获得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信息。
但是所有这些理论都不太具体,标准难达统一。
当前我国译界普遍认为比较恰切的标准是“忠实、通顺。
”总之,译文应最大限度地实现“神似”和“形似”的珠联璧合,从阅读感受上达到原作的语言水平,使译文读者像原文读者那样产生美学欣赏的心理感应。
那么,我们对翻译应该采取的态度是:简明理解信达雅,先易后难入佳境。
前者是指像茅盾先生所言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理解,简洁易记信达雅三要求:“‘信’,即忠实于原文;‘达’,即译文能使别人看懂;‘雅’,即译文要有文采。
”后者是从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做起,以最高标准的努力方向。
在翻译实践中,翻译的方法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方法是直译、意译或直译、意译结合。
直译不是死译、硬译,而是在尽量保持原文语言形式不变的基础上,用地道的汉语准确地再现原文的内容和风格。
意译不是乱译,随心所欲,而是舍其形式而取其内容,在不拘泥于原文形式的基础上准确地再现原文的意义。
在翻译中,我们一般能直译就直译,不能直译则意译,必要时则把直译和意译结合起来。
一、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直译指翻译时尽量保持原作的语言形式,包括用词、句子结构、修辞手段等等,同时要符合译语的习惯,语言通顺明了,能完全对等的就完全对等,不能完全对等的也要大致对等。
直译的特点是可以保留原文的风格,向译文读者传播异域文化。
以英译中而言,直译可以引进英语国家丰富的文化,增添中文的词汇和表达方法。
许多直译过来的词语,一经介绍,很容易被大家接受,成为中国语言中的语汇。
如:break the record 打破记录golden age 黄金时代life line 生命线a night owl 夜猫子second-hand goods 二手货wash money 洗钱one country , two systems 一国两制People and Nature 人与自然Music Bridge 音乐桥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 血浓于水。
二、意译(Free translation)意译是只忠实于原文内容而不拘泥于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是通过对原文深层意蕴的理解和消化,将原文的表层结构打破和重组,然后转化为译文自然流畅的表层结构。
如:Justice has long arms.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At sixes and sevens.乱七八糟。
It rains cats and dogs.大雨滂沱。
Don’t cross the bridge till you get to it.不必担心过早。
(不必自寻烦恼。
)Do you see any green in my eye ?你以为我是幼稚可欺吧?Shanghai ——Seeing is believing有目共赏——上海牌电视机三、直译、意译均可有些句子既可以直译又可以意译。
何时使用直译法,何时使用意译法,并无一定之规。
总的原则是:在不影响通顺的前提下,要尽可能采取接近于原文的表达形式,如果保留原文的表达形式可能会以形害义,使读者产生误解,或者造成译文表达的严重滞塞,那么就要借助于意译或其他手段。
如:1.Tom was upsetting the other children , so I showed him in door .汤姆一直在扰乱别的孩子,我就把他撵了出去。
这是一个句子中同时兼用直译和意译的译例,前一部分直译,后一部分意译。
2.She didn’t like him much , but if she went out with him,it’d be one in the eye for Kath .她并不喜欢他,可如果她跟他一起出去玩,倒可以让凯丝心中感到不是滋味。
这也是一个直译法与意译法兼用的译例。
To be one in the eye原指击拳时眼上被击了一拳。
如把It’d be one in the eye for Kath 直译,则背叛原义,所以译者将它意译处理。
原句其他部分直译,从而确切表达了原意。
Practice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1.Every life has its roses and thorns.2.He was a dead shot . However , he met his Waterloo this time.3.A boy is a boy , two boys half a boy , three boys no boy .4.When launch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 Hitler was armed to teeth.5.There were several straws in the wind .(A straw shows which way the wind blows)6.He carried his age astonishingly well.7.He was not the oldest son of his father for nothing .8.In China’s more remote and backward areas, corrupt practices exist in the form of forced marriages.9.Sharing the Moment10.Going Along with YouKeys:1.人生总是有苦有乐,甘苦参半。
(人生的道路既铺满鲜花,又充满荆棘)。
2.他是一个神枪手,可这次却遭到惨败。
3.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4.当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希特勒是武装到牙齿的。
5.其还有些蛛丝马迹可寻。
6.他一点不显老。
7.他作为父亲的长子不是白当的。
(不是没有好处的。
)8.在农村,特别是比较偏僻落后的农村,还残存着少数包办婚姻。
9.天涯共此时10.与你同行英汉词类系统比较1.冠词比较。
英语中有冠词,汉语中没有。
例如:A pair of pantsA full glass of orange juice在许多情况下,定冠词省略不翻译:有时,需要用这或那将其翻译出。
例如:The Blacks live downstairs.2. 英语连词使用率比汉语低。
英语重形态结构,而汉语重内在联系。
翻译时省略不翻译。
例如:Write to me when you have time.They were moved that tears came to their eyes.3. 英语感叹词表示的感情细致,不易翻译出,需要上下文仔细琢磨。
例如:Ah! You are back in time.Ah! Never have I heard such a Mr. Smith.4. 英语介词数量多,使用广泛,意义变化大,而汉语介词则比较少,使用面窄,意义比较稳定。
有些表示时间、地点的介词可以省略不翻译。
有些含有动作意味的介词,如to, towards, across, past等,可以转译成动词。
In 2000, he left his old mother alone for New York.Across the street, he went into the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office.5. 英语代词的使用率远远高于汉语,常常省略不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