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液体比热容的新方法

合集下载

试验七液体比热的测定

试验七液体比热的测定

Q1 = (m0Cx + m1C1 + m2C2 + m3C3 + m4C4 +1.9V )(t1′ − t1)
Q2 = (m0′C水 + m1′C1 + m2′C2 + m3′C3 + m′4C4 + 1.9V ′)(t2′ − t2 ) 由于电阻 R 相同,并且采用串联连接,故有 Q1=Q2。即
∫ ∫ ∆t1′
=
−K1
τ′ τ
(t1′

θ
)dτ
和 ∆t 2′
=
−K2
τ τ

(
t
2′
− θ )dτ
(3-7-5)
通常是用图解法求(3-7-4)式的积分值。实验时从通电开始每一分钟测一次 ti’ 和 θ(室温)继续 10~20 分钟,作 ti’ ’~τ和θ~τ图线分别为 abd 曲线和 aef 直线。如 图 3-7-2 所示。求Δti’ 可分两步进行:
由此可得
(m 0 C x + m1C1 + m 2 C 2 + m 3C 3 + m 4 C 4 + 1.9V )(t1′ − t1 ) = (m 0′ C 水 + m1′C1 + m 2′ C 2 + m 3′C 3 + m ′4C 4 + 1.9V ′)(t 2′ − t 2 )
Cx
=
1 m0
[(m0′ C水
(3-7-7)
实验内容
用已知比热容的水作比较对象,用电流量热器测量变压器油(或甘油)的比热容。
1.测定两个量热器内圆筒、搅拌器、电阻丝及接线柱质量。将待测液体和清洁水 分别装入量热器①和②的内圆筒中,并测定其质量 m0 及 m0’。

比热容实验处理

比热容实验处理

比热容实验处理
比热容两种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一、控制变量法
1、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

2、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甲乙两种液体的初温。

3、在两个烧杯中分别装入功率相同的电热器,且加热时间相同。

4、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甲乙两种液体的末温。

二、转换法
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不容易直接测量,由于加热时间越长,吸收的热量越多,所以可以转换为测加热时间的长短。

通过测量加热时问的长短来求判断吸收热量的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实验中,用相同加热器加热的时间来间接反映吸收的热量。

控制变量法简单说,每次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他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因素对事物的影响。

对比法也叫分析法,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性质比较相近事物来比较,得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所放出的热量和它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相等。

数值上也等于它的比热容。

比热容的测定方法

比热容的测定方法

比热容的测定方法
1. 混合法呀,就像你调鸡尾酒一样。

把不同温度的东西放一块儿,然后通过测量温度变化来算出比热容呢!比如说把热水和冷水混在一起,你想想看这多有意思呀!
2. 量热计法,这就像是给物体做个专门的体检。

把东西放进去,仔细测量各种数据,最后找到它的比热容,哇,是不是感觉很专业呢!
3. 冷却法呀,你可以联想一下给发烧的人降温的过程。

我们让热的物体慢慢冷却,通过观察冷却的情况来确定比热容,这很神奇吧!
4. 绝热法,这不就像是给物体包上一层温暖的毛毯嘛!看看它在绝热的情况下温度怎么变化,然后就能算出比热容啦,是不是很妙?
5. 电加热法,就好像给物体通上电流来取暖一样。

通过电的作用和温度的变化来搞清楚比热容,是不是很独特呀!
6. 我们还可以用热线法,想象一下有根热线在探测物体呢。

靠它来获取信息从而得到比热容,多好玩呀!
7. 辐射法,这如同太阳光照在物体上一样。

研究这种辐射带来的影响来测定比热容,很新奇吧!
8. 声波法呢,就像是用声音去和物体交流。

通过声波的传播和反应来找出比热容,哇塞,这也太独特了吧!
9. 还有相变法,就好比水变成冰的过程。

关注这个过程里的各种变化来确定比热容,太有意思啦!
我觉得这些测定比热容的方法都各有各的奇妙之处,都值得我们去深入了解和探索呀!。

用电量热器测液体比热容总结

用电量热器测液体比热容总结

用电量热器测液体比热容总结《用电量热器测液体比热容总结:一场有趣的科学之旅》嘿呀,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唠唠用电量热器测液体比热容这个事儿。

你们可别小看了这实验,那可真是跟一场奇妙冒险似的!刚开始的时候啊,我感觉自己就像个探险家,面对那些仪器设备,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电加热器、温度计,就好像我的探险工具,准备好跟着我一起去揭开比热容的神秘面纱啦。

到了真正开始测量的时候,哎呀,那场面,就跟打仗似的!我手忙脚乱地一会儿看看温度计,一会儿瞅瞅电加热器的读数,感觉自己就像是在指挥一场庞大的战斗,就担心有个啥小细节没注意到,导致全盘皆输。

然后呢,就是等待的过程了,这可真是考验耐心啊!就好像是在等待火锅煮开一样,那是一种既期待又焦急的感觉。

眼睛死死盯着那些数据,心里默默祈祷,可千万别出啥岔子呀。

有时候测量出来的数据不太理想,我就会想,这咋回事儿啊?难道是我哪里操作失误啦?还是这液体也有小脾气,故意跟我作对呢?哈哈,开个玩笑。

不过还真得仔细琢磨琢磨,找找原因,调整调整,重新再来一次。

说真的,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科学的严谨性。

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可能让结果谬之千里。

但这也正是科学的魅力所在呀,它让我们不停地探索、纠错、进步。

等终于得到了比较理想的结果,那感觉,就像是赢得了一场比赛一样!心里那叫一个美啊,觉得之前所有的辛苦和努力都值了。

通过这次用电量热器测液体比热容的实验,我不仅学到了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耐心。

我明白了,科学实验可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有耐心、细心和恒心。

总之呢,这是一次非常有趣又有意义的经历。

希望大家也都能去尝试尝试这种有趣的科学实验,说不定你就会被科学的魅力深深吸引,从此踏上一段充满惊喜和挑战的科学之旅呢!哈哈!。

实验四 液体比热容的测量(电热法)

实验四  液体比热容的测量(电热法)

实验四 液体比热容的测量(电热法)
本实验采用直接测量比热容的热方法,即电阻丝和待测物质直接接触。

输入的热量由电阻丝的电流供给,并由输入的电能测得,这种方法能使被传递热量的测量达到最高准确度,比热容的测定属于热技术和热物性测定范畴的热实验。

由于热现象的普遍性和热应用的重要性,从18世纪中期蒸汽体的发明到现在新能源、新材料的开发和研制,生命科学、生物工程、航天技术等许多领域中热实验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很多新材料并非在手册中能查到,需要自己动手测量。

因此这类实验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参考加工程实验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实验目的】
用电热法测定液体的比热容。

【实验仪器】
热学综合实验平台、电加热量热器、测温探头
【实验原理】
1、量热器中装有质量为m 、比热容为c 的待测液体。

通电后在t 秒内电阻丝R 所产生热量为:
t R I Q 2=放 UIt = (4-1)
待测液体、内筒、铜电极、铜搅拌器吸收电阻R 释放的热量后,温度升高。

设内筒质量为1m ,比热容为1c ,铜电极和铜搅拌器总质量为2m ,比热容为2c ,系统达到热平衡时初温为1T ,加热终了达到热平衡时末温为2T ,则有系统吸热:
))((122211T T m c m c cm Q -++=吸 (4-2)
因放吸Q Q =,故有:
))((122211T T m c m c cm UIt -++= (4-3)
解得待测液体的比热容为: )(122111
2m c m c T T UIt m c ---= (4-4) 实验中只需测得(4-4)式右边各物理量,就可求得待测液体的比热容。

液体比热容的测定

液体比热容的测定

液体比热容‎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 冷却法测定‎液体的比热‎容,并了解比较‎法的优点和‎条件;2) 最小二乘法‎求经验公式‎中直线的斜‎率;3) 用实验的方‎法考察热学‎系统的冷却‎速率同系统‎与环境间温‎度差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由牛顿冷却‎定律知,一个表面温‎度为的物体‎θ,在温度为的‎0θ环境中自然‎冷却(θ>0θ),在单位时间‎里物体散失‎的热量与温‎t q δδ度差(θ>0θ)有下列关系‎:t q δδ= k (θ>0θ) 当物体温度‎的变化是准‎静态过程时‎,上式可改写‎为:t q δδ = sC k (θ>0θ ) (1) (1)式中为物体‎tq δδ的冷却速率‎,s C 为物质的热‎容,k 为物体的散‎热常数,与物体的表‎面性质、表面积、物体周围介‎质的性质和‎状态以及物‎体表面温度‎等许多因素‎有关,θ和分别为物‎0θ体的温度和‎环境的温度‎,k 为负数,θ-0θ的数值应该‎很小,大约在1 0一1 5℃之间。

如果在实验‎中使环境温‎度保持恒定‎0θ(即的变化比‎0θ物体温度的‎θ变化小很多‎),则可以认为‎0θ是常量,对式(1)进行数学处‎理,可以得到下‎述公式:㏑(θ-0θ) = sC k t + b (2) 式中b 为(积分)常数。

可以将式(2)看成为两个‎变量的线性‎方程的形式‎: 自变量为t ‎,应变量为l ‎n(θ-0θ),直线斜率为‎sC k ,本实验利用‎式(2)进行测量,实验方法是‎:通过比较两‎次冷却过程‎,其中一次含‎有待测液体‎,另一次含有‎已知热容的‎标准液体样‎品,并使这两次‎冷却过程的‎实验条件完‎全相同,从而测量式‎(2)中未知液体‎的比热容。

在上述实验‎过程中,使实验系统‎进行自然冷‎却,测出系统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并从中测定‎未知热学参‎量的方法,叫做冷却法‎;对两个实验‎系统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对比‎,从而确定未‎知物理量,叫做比较法‎。

液体比热容的测定

液体比热容的测定

液体比热容的测定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时需吸收的热量,它的测量是物理学的基本测量之一,属于量热学的范畴。

量热学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新能源的开发和新材料的研制中,量热学的方法是不可缺少的.比热容的测量方法很多,有混合法、冷却法、比较法(用待测比热容与已知比热容比较得到待测比热容的方法)等。

本实验用的是电热法测比热容,它是比较法的一种.各种方法,各具特点,但就实验而言,由于散热因素很难控制,不管哪种方法实验的准确度都比较低。

尽管如此,由于它比复杂的理论计算简单、方便,实验还具有实用价值.当然,在实验中进行误差分析,找出减小误差的方法是必要的.每种物质处于不同温度时具有不同数值的比热容,一般地讲,某种物质的比热容数值多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平均值.一. 实验目的用电热法测定液体的比热容二. 实验仪器HZY7-YJ-HY-II液体比热容测定仪、天平三.技术指标1.实验项目:电热法液体比热容的测定2.温度测量范围:-50-125℃,精度±0.1℃, 三位半数显3.计时范围:0-100分,精度:±0.1S4.电流测量范围:0-1.999A;三位半数显5.电压测量范围:0-19.99V;三位半数显6.电压输出:9-16V四.实验原理1.基本原理孤立的热学系统在温度从T1升到了T2时的热量Q与系统内各物质的质量m1,m2…和比热容c1,c2…以及温度变化T1-T2有如下关系:Q﹦(m1c1+m2c2+…)(T2-T1)(1)式中,m1c1,m2c2…是各物质的热容量.在进行物质比热容的测量中,除了被测物质和可能用到的水外,还会有其他诸如量热器、搅拌器、温度传感器等物质参加热交换。

为了方便,通常把这些物质的热容量用水的热容量来表示。

如果用mx 和cx分别表示某物质的质量和比热容,c表示水的比热容,就应当有mxcx﹦c1ω.式中ω是用水的热容量表示该物质的热容量后“相当”的质量,我们把它称为“水当量”.2.实验公式如图1所示,在量热器中装入质量为m1,比热容为c1的待测液体(如水),当通过电流I时,根据焦耳﹣楞次定律,量热器中电阻产生的热量为Q=IUt (2)式中,I为电流强度,U为电压,t为通电时间.如果量热器中液体(包括量热器及其附件)的初始温度为T1,在吸收了加热器释放的热量Q后,终了的温度为T2.m2为量热器内筒的质量,c2为铝量热器内筒的比热容,搅拌器和温度传感器等用水当量ω表示,水的比热容为c,则有IUt=(c1m1+c2m2+c1ω)(T2-T1)图1C1=〔IUt/(T2-T1)-c2m2〕/(m1+ω) (3)铝在25℃时的比热容C2为0.216 cal·g-1·℃-1(0.904J·g-1·℃-1), 水在25℃时的比热容c1为0.9970cal·g-1·℃-1(4.173 J·g-1·℃-1).本量热器的水当量ω﹦2.16 g 3.散热修正实验修正的方法是接通电源后每隔1分钟记一次升温过程的温度,测8到10分钟切断电源,然后再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降温过程中的温度,测5到8分钟,并注意在实验的整个过程中要不停地用搅拌器搅拌。

0216李冉用电热法测定水的比热容

0216李冉用电热法测定水的比热容

实验论文用电热法测液体的比热容姓名:***学号:************学院:理学院班级:09物理用电热法测液体的比热容实验论文班级:09物理班学号:200902050216 姓名:李冉摘要:主要介绍了电热量热器测定水的比热容的一种新方法.当达到稳定状态时,电阻丝中电流产生的热量等于流过的水吸收的热量与散逸到环境中的热量之和,利用实验消去了散逸到环境中的热量这一未知因素,即对实验进行散热修正。

关键词:电热量热器温度电流电压热量质量散热修正比热容升温降温标准不确定度引言比热是通过比较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升1℃时吸收的热量,来表示各种物质的不同性质。

水的比热最大。

这就意味着,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

水的这个特征对气候的影响很大。

水比热大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也经常利用。

如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等机器,在工作时要发热,通常要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

冬季也常用热水取暖。

水的比热容是4.2*103焦/千克·摄氏度,蒸气的比热容是2.1*103焦/千克·摄氏度。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了解水的这一些性质,因此设计了如下用电热法测的比热容的实验方案,对水的比热容的大小展开了一系列研究。

1. 试验目的:a.研究电热量热方法;b.用电热法测水的比热;c.学会进行散热修正,d. 学会一种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

2. 实验器材:量热器温度计稳压电源电流表电压表电子天平机械秒表小烧杯量筒3.实验原理:设在量热器中,装有质量为m、比热容c为的液体,液体中安置着阻值为R的电阻。

如果按照实验电路图6-1连接好电路,然后闭合开关,则有电流通过电阻,根据焦耳—楞次定律,电阻产生的热量为RT I Q 2=放本实验中,由电流产生热量。

如果电热丝两端的电势差为V ,通过的电流为I ,则电流在时间t 内产生的热量为VIt 。

假定损失的热量可以忽略,即全部热量用于提高量热器及水的温度,(初温T 0到终温T n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