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试卷五及答案

合集下载

统计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一个统计总体( D )A 、只能有一个标志B 、只能有一个指标C 、可以有多个标志D 、可以有多个指标 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C )A 、2000名学生B 、 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 、每一名学生D 、 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3、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B )。

A 、该地所有商业企业 B 、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 C 、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 D 、该地每一商业企业 4、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C )。

A 、工业普查B 、工业设备调查C 、职工调查D 、未安装设备调查5、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10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B )。

A 、调查时间B 、调查期限C 、标准时间D 、登记期限6、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则( B )A 、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B 、60在第三组,80在第五组C 、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D 、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7、已知某局所属12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要求计算该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该采用( A )A 、简单算术平均法B 、加权算术平均法C 、加权调和平均法D 、几何平均法 8、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 B )A 、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B 、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C 、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D 、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9、某地区有10万人,共有80个医院。

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B )。

A 、平均指标B 、强度相对指标C 、总量指标D 、发展水平指标10、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B )。

A 、相对数时间序列B 、时期数列C 、间断时点数列D 、平均数时间序列11、根据时间序列用最小平方法配合二次曲线,所依据的样本资料的特点是( B )。

卫生统计学练习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_0

卫生统计学练习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_0

卫生统计学练习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2型题1.了解某学校在校生视力减退情况,按学生的学号排序后抽样,双号的学生被抽为样本,这种抽样方法叫A.单纯随机抽样B.机械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E.分层整群抽样正确答案:B2.某年某地的简略寿命表中0岁组的期望寿命为68岁,则1岁组的预期寿命A.大于68岁B.小于68岁C.等于68岁D.一定大于70岁E.不一定正确答案:E3.测量了一批人的身高s =32.76cm,体重s =5.43kg,说明A.体重误差小B.体重变异小C.不可比,因不知道抽样误差D.不可比,因不知道变异系数E.不可比,可能数据有误正确答案:D4.观察中医疗法、西医疗法和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冠心病的治疗作用,可将冠心病病人随机分成三组,一组用中医治疗,一组用西医治疗,一组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这三种疗法的效果。

这种设计属于A.空白对照B.实验对照C.标准对照D.自身对照E.相互对照正确答案:E5.某单位为研究新药的降压效果,随机地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一组用新药治疗,另一组则沿用传统疗法(对照组),通过观察两组疗效判定新药是否较优。

此种搜集资料的方法属于A.专题调查研究B.观察性研究C.社区干预研究D.半试验性研究E.实验研究中的临床试验正确答案:E6.5名某病患者的血清滴度分别为:1:2,1:4,1:8,1:16,1:32则其平均几何滴度是A.1:4B.1:8C.1:16D.1:15.4E.1:12正确答案:B7.调查我国城市女婴出生体重,结果为:北方n1=5385人,均数为3.08kg,标准差为0.53kg;南方n2=4896人,均数为3.10kg,标准差为0.34kg,经统计学检验,P=0.0034<0.01,这意味着A.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无差别B.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差别很大C.由于P值很小,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差别无意义D.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差别有统计学上的意义但无实际意义E.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的差别是由偶然误差产生的,无实际意义正确答案:D8.计算乙肝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的阳转率,分母为A.乙肝易感人数B.乙肝患病人数C.乙肝疫苗接种后阳转人数D.某地区总人口数E.乙肝疫苗接种人数正确答案:E9.某内科医生欲观察一种新止咳药效果,结果显示,治疗的135人中治愈45人,显效36人,好转50人,无效4人,这种资料属A.计量资料B.计数资料C.等级资料D.研究数据E.观察结果正确答案:C10.某病患者200人,其中50岁以上占150,50岁以下50人,表明A.50岁以上容易得此病B.50岁以下容易得此病C.50岁以上和50岁以下易患率相同D.需要作显著性检验后才能确定E.尚不能确定何者易患此病正确答案:E11.已知某省山区、丘陵、沿海的青少年体格发育有较大差别,现要研究全省青少年体格发育情况,调查设计时抽样方法应考虑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D.分层随机抽样E.不能确定正确答案:D12.欲了解某地2000年小学生男女贫血率是否有差别,估计男生贫血率为5%,女生贫血率为9%,今指定α=0.05(单侧),β=0.10,需调查人数为A.1394B.1375C.1352D.1275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13.从同一水源独立地取水样2次,进行细菌培养,每次水样的菌落数分别为X1,X2,且分别服从于λ1,λ2为总体均数的Poisson分布,在以下何种情况下服从于λ1+λ2为总体均数的Poisson分布A.X1+X2或X1-X2B.X1-X2C.X1+X2与X1-X2均可以D.X1+X2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D14.某地2001年200名成年男子身高均数为168.32cm,标准差为8cm,估计身高在184cm占总人数的百分比A.2%.B.1%.C.2.5%.D.0.5%.E.5%.正确答案:C15.了解某学校在校生视力减退情况,从全校30个班中,随机抽取6个班,并对这6个班中的所有学生作调查。

统计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统计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统计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最为恰当的一项。

每题1分,共20分)。

1、以下关于参数和统计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总体参数是随机变量B、样本统计量都是总体参数的无偏估计量C、对一个总体参数进行估计时,统计量的表达式是唯一的D、样本统计量是随机变量2、2009年6月新浪网进行的一项网络调查中,把调查问卷刊登在网站上,然后由感兴趣的网民自行填写。

在回答问题的人员中有47.5%的人认为高考会改变个人一生的命运。

对于此项调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这是简单随机抽样B、这是方便抽样C、这是雪球抽样D、这是全面调查3、根据第2题中的调查,有媒体得出结论认为“全国居民中有47.5%的人认为高考会改变个人一生的命运”。

这一结论()。

A、完全正确B、不准确,因为没有给出置信区间C、不准确,因为样本缺乏对目标总体的代表性D、不准确,因为不知道调查的样本量,只有样本量足够大才可靠4、一名研究人员希望用图形说明5月份以来我国每天新增甲型流感确诊病例数的变化趋势,你认为适合的图形是()。

A、饼图B、箱线图C、线图D、茎叶图5、在第4题中,如果要描述5月份以来我国每天新增甲型流感确诊病例数的统计分布情况,则最不适当的图形是()。

A、直方图B、散点图C、箱线图D、茎叶图6、和开放式问题相比,封闭式问题的特点是()。

A、问题的答案将会被严格保密B、所有可能的答案都被列在问卷上C、不属于目标总体的人员不得填写问卷D、调查结果不利于计算机处理7、在抽样调查中以下哪一项会造成非抽样误差?()。

A、数据录入错误B、被调查者拒答C、调查员编造数据D、以上都对8、在对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时,有限总体校正系数的使用()。

A.增大了样本均值的标准误B.不会影响样本均值的标准误C.缩小了样本均值的标准误D.缩小了样本标准差9、调查了一个企业10名员工上个月的缺勤天数,有3人缺勤0天,2人缺勤2天,4人缺勤3天,1人缺勤4天。

则缺勤天数的()A.中位数为2 B 中位数为2.5 C 中位数为4 D 众数为410、2009年6月19日,国务院决定在境内股市实施国有股转持,股改新老划断后,凡在境内首发上市的公司须按首发时实际发行股份数的10%将部分国有股转社保基金持有。

统计学原理试卷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试卷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一个统计总体( D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C )A 、2000名学生B、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每一名学生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3、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B )。

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C、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D、该地每一商业企业~4、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C )。

A、工业普查B、工业设备调查C、职工调查D、未安装设备调查5、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10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B )。

A、调查时间B、调查期限C、标准时间D、登记期限6、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则( B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B、60在第三组,80在第五组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7、已知某局所属12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要求计算该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该采用( A )A、简单算术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加权调和平均法D、几何平均法*8、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 B )A、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B、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C、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D、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9、某地区有10万人,共有80个医院。

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B )。

A、平均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发展水平指标10、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B )。

A、相对数时间序列B、时期数列C、间断时点数列D、平均数时间序列11、根据时间序列用最小平方法配合二次曲线,所依据的样本资料的特点是( B )。

《统计学原理》综合试卷五附答案详解

《统计学原理》综合试卷五附答案详解

x z / 2
s n
N n 6.94 2 1.99 4500 900
N 1
900 4500 1
6.94 0.12 (6.82,7.06)
以 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来推断,全校学生平均每人撰写调查报告的篇数大约在 6.82
至 7.06 篇。
4.(1)设备使用年限( x )与维修费用( y )的直线回归方程为; yˆ 47 11.5x
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
A.普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
2.下列哪一种资料,适合编制单项式数列(

A.连续型变量且各变量值变动幅度较小
B.离散型变量且各变量值变动幅度较小
C.连续型变量且各变量值变动幅度较大
D.离散型变量且各变量值变动幅度较大 3. 时期序列中的每一指标数值是( )。
4
五、综合应用题:(1、2 题每题 5 分,3、4 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
1.50 名学生的学习成绩数据如下: 86 92 99 46 50 64 50 92 49 85 72 78 78 86 70 89 85 80 90 66 95 54 89 76 66 90 79 86 62 89 90 80 38 64 91 63 81 69 81 46 92 85 96 92 78 21 74 65 75 49
三、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括号内填√或×,每题 1 分,共 15 分)
1.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每一件产品。( )
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是为了回答向谁调查,由谁来具体提供统计资料的问题。
()
3.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所以其调查结果不可能存在误差。( )

统计学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选题1.(2.5分)增长量指标就是( )A. 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B. 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C. 动态相对指标D. 发展速度-1【答案】A2.(2.5分)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的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 )。

A. 品质标志B. 数量标志C. 数量指标D. 质量指标【答案】A3.(2.5分)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 )。

A. 灵活程度不同B. 作用不同C. 组织方式不同D. 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答案】D4.(2.5分)在抽样推断中,样本容量( )。

A. 越小越好B. 越大越好C. 取决于统一的抽样比例D. 取决于对抽样推断可靠性的要求【答案】D5.(2.5分)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

A. 企业设备调查B. 人口普查C. 农产品成本调查D. 工业企业基本情况调查【答案】D6.(2.5分)如果两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 )A. 低度相关关系B. 高度相关关系C. 无相关关系D. 完全相关关系【答案】D7.(2.5分)标准差的大小取决与( )A. 平均水平的高低B. 各标志值与平均水平离差的大小C. 标志值水平的高低D. 各标志值与平均水平离差的大小和平均水平的高低【答案】B8.(2.5分)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 )A. 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 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C. 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D. 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答案】D9.(2.5分)下列指标中属于相对指标的有( )。

A. 人均钢产量B. 价格C. 劳动生产率D. 平均工资【答案】A10.(2.5分)统计报表大多数属于( )。

A. 一次性全面调查B. 经常性全面调查C. 经常性非全面调查D. 一次性非全面调查【答案】B11.(2.5分)下列相对指标中,可以用有名数表示的有( )。

A.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B. 结构相对指标C. 动态相对指标D. 强度相对指标【答案】D12.(2.5分)某企业2004年计划要求销售收入增长8%,实际增长12%,则超额完成计划程度为( )。

统计学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试卷及答案一、判断题1.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2.统计研究的过程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整理、分析数据和解释数据四个阶段。

()3.统计数据误差分为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4.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5.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称为参数。

()6.如果数据呈左偏分布,则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关系为:均值<中位数<众数。

()7.通过散点图可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有无相关关系。

()8.所有可能样本均值的数学期望等于总体均值。

()9.影响时间序列的因素可分为: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波动和不规则变动四种。

()10.狭义的统计指数是用来说明那些不能直接加总的复杂现象综合变动的一种特殊相对数。

()二、单项选择题1.为了估计全国高中生的平均身高,从20个城市选取了100所中学进行调查。

在该项研究中样本是()。

A 100所中学B 20个城市C 全国的高中生D 100所中学的高中生2.一名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为了完成其统计作业,在《统计年鉴》中找到的2005年城镇家庭的人均收入数据。

这一数据属于()。

A 分类数据B 顺序数据C 截面数据D 时间序列数据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首组为50以下。

又知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75,则首组的组中值为()A 24B 25C 26D 274.两组数据相比较( )。

A 标准差大的离散程度也就大B 标准差大的离散程度就小C 离散系数大的离散程度也就大D 离散系数大的离散程度就小 5.在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数的是( )。

A 产量指数B 单位产品成本指数C 生产工时指数D 销售量指数 6.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的关系为( )。

A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算术和 B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C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的连乘积再减1D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加1(或100%)7.某企业报告期产量比基期增长了10%,生产费用增长了8%,则其产品单位成本降低了( )。

统计学原理试卷与答案

统计学原理试卷与答案

统计学原理试题(6)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设某地区有2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A.每一家工业企业 B。

200家工业企业C。

每一件产品 D。

200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2。

有600家公司每位职工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些公司的工资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

600家公司的全部职工 B.600家公司的每一位职工C.600家公司所有职工的全部工资 D。

600家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3。

一个统计总体()。

A。

只能有一个指标 B。

可以有多个指标C.只能有一个标志 D。

可以有多个标志4。

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的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 )。

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5。

在调查设计时,学校作为总体,每个班作为总体单位,各班学生人数是()。

A。

变量值 B。

变量 C。

指标值 D。

指标6。

年龄是( )。

A.变量值 B。

连续型变量 C.离散型变量D。

连续型变量,但在实际应用中常按离散型处理7.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 ).A.登记的方便B.避免登记的重复与遗漏C。

确定调查的范围 D。

确定调查的单位8.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

A.职工调查 B。

工业普查 C.工业设备调查 D.未安装设备调查9。

通过调查大庆、胜利、辽河等油田,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方式是( )。

A。

典型调查 B。

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 D.普查10。

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10月1日至15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

A.调查时间 B。

登记期限 C.调查期限 D。

标准时间11。

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 )。

A。

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B.确定组距和组中值C.确定组距和组数 D。

确定全距和组距12.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最小组为开口组,组限为400,又知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500,则下开口组的组中值为( ).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原理试卷
一、单选题
1.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 、2000名学生B、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每一名学生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2.标志是说明( )
A、总体单位的特征的名
B、总体单位量的特征的名称
C、总体质的特征的名称
D、总体量的特征的名称
3.某些不能够或不宜用定期统计表搜集的全面统计资料,一般应采取的方法是()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4.下面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工人年龄
B、工人性别
C、工人月工资
D、工人体重
5.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A、国内生产总值
B、流通费用率
C、人均利税额
D、商店总数
6.某产品单位成本计划1997年比1996年降低10%,实际降低15%,则计划完成程度为()
A、150%
B、94.4%
C、104.5%
D、66.7%
7.指标数值随研究范围的大小而增减的综合指标是()。

A、相对指标
B、质量指标
C、平均指标
D、总量指标
8.下列指标属于比例相对指标的是()
A、工人出勤率
B、农轻重的比例关系
C、每百元产值利税额
D、净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9.下列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
A、人均粮食产量
B、资金利税率
C、产品合格率
D、学生人数
10.某工厂新工人月工资400元,工资总额为200000元,老工人月工资800元,工资总额80000元,则平均工资为()
A、 600元
B、 533.33元 C 、466.67元 D、 500元
11.标志变异指标是反映同质总体的()。

A、集中程度
B、离中程度
C、一般水平
D、变动程度
12.假定10亿人口大国和100万人口小国的居民年龄变异程度相同,现在各自用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本国的1‰人口,则抽样误差()
A、两者相等
B、前者大于后者
C、前者小于后者
D、不能确定
13.当可靠度大于0.6827时,抽样极限误差()
A、大于抽样平均误差
B、小于平均误差
C、等于抽样平均误差
D、与抽样平均误差的大小关系依样本容量而定
14.下列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A、发展速度=增长速度+1
B、定基发展速度=相应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C、定基增长速度=相应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D、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15.编制动态数列的基本原则是要使动态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具有()
A、可加性
B、可比性
C、一致性
D、同质性
16.在物价上涨后,同样多的人民币少购买商品3%,则物价指数为( )
A、97%
B、103.09%
C、3%
D、109.13%
17.若销售量增加,销售额持平,则物价指数( )
A、降低
B、增长
C、不变
D、趋势无法确定
18.作为综合指数变形使用的平均指数,下列哪项可以作为加权调和平均指数的权数( ) A 、 p 0q 0 B 、 p 1q 1 C 、 p 0q 1 D 、p 1q 0 19.现象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程度越高,则相关系数值( )
A 、越接近于∞
B 、越接近于-1
C 、越接近于1
D 、越接近于-1或1 20.当所有观察值y 都落在回归直线y
ˆ=a+bx 上,则x 与y 之间的相关系数( ) A 、r=1 B 、–1<r<0 C 、 r=1或r=–1 D 、 0<r<1
二、多选题
1.变量按其是否连续可分为( )
A 、确定性变量
B 、随机性变量
C 、连续变量
D 、离散变量 2.下列情况的统计调查,哪些属于连续性调查( )
A 、商店的商品库存量
B 、运输部门的旅客周转量
C 、企业职工的工资总额
D 、学校年底在校人数
3.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 )
A 、比例数
B 、无名数
C 、结构数
D 、抽样数
E 、复名数 4.抽样调查适用于下列哪些场合( )
A 、不宜进行全面调查而又要了解全面情况
B 、工业产品质量检验
C 、调查项目多、时效性强
D 、只需了解一部分单位的情况
E 、适用于任何调查
5.如果用综合指数的形式编制工业产品产量总指数,下列哪些项目可以作为同度量因素( ) A 、报告期价格 B 、基期价格 C 、报告期单位成本 D 、基期单位成本 E 、工人劳动生产率 三、简答题
1. 什么是标志与指标?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2. 应用平均指标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时应遵守哪些原则?
3. 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有何不同?
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区别是什么?
四、计算题
1.某地区抽样调查职工家庭收入资料如表:
试根据上述资料计算(1)职工家庭平均每人月收入(用算术平均数公式);
(2)依下限公式计算确定中位数和众数;
2.对一批成品按不重复随机抽样方法抽选200件,其中废品8件,又知道抽样单位数是成品总量的1/20,当概率为0.9545时,可否认为这批产品的废品率不超过5%?
3.某总厂所属两个分厂的某产品成本资料如下表,试分析总厂该产品平均单位成本变动受分厂成本水平及总厂产量结构变动的影响。

4.根据某地区居民历年人均收入(元)与商品销售额(万元)资料计算的数据如下:
∑∑∑∑=
X
,52
158
XY
,
n
X
Y
=,
=
=
=
76
5100
,
2466
,
以人均收入为自变量,商品销售额为因变量,建立回归方程。

答 案
一、单选题
1.C 2.A 3.A 4.A 5.D 6.B 7.D 8.B 9.D 10.C 11.B 12.C 13.A 14.C 15.B 16.B 17.A 18.A 19.D 20.C 二、多选题
1.BC 2.BC 3.BE 4.ABC 5.ABCD 三、简答题
1.答: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有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之分。

指标是用来说明统计总体数量特征的,一般来说,统计指标包括六个要素:指标名称、计量单位、计算方法、时间限制、空间范围和指标数值。

区别: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标志由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之分。

指标是用数值来表示的。

联系:统计指标的数值是从个体的数量标志值进行直接汇总或间接计算分析来的。

指标和标志之间存在着互变的关系,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指标可以转化为反映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了。

2.答:(1)注意所研究对象的同质性(2)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平均数(3)用分配数列补充说明平均数(4)注意一般和个别相结合 3.答:(1)典型调查中的部分单位是有意识的选择的,抽样调查中的部分单位是根据随机原则抽出的(2)典型调查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推算总体,抽样调查的目的在于推算总体(3)典型调查若用于推算总体,无法计算和控制误差,抽样误差可以计算和控制。

4.答:(1)相关分析所研究的两个变量是对等关系,而回归分析所研究的两个变量不是对等关系;(2)对于两个变量X 和Y 来说,相关分析只能计算出一个反映两个变量间相关密切程度的相关系数,而回归分析可分别建立两个不同的回归方程;(3)相关分析对资料的要求是,两个变量都必须是随机的,而回归分析对资料的要求是自变量是给定的,因变量是随机的。

四、计算题 1. 解:(1)该地区职工家庭平均每人月收入=619.5(元)
(2)依下限公式计算确定中位数=644.6(元) 依下限公式计算确定众数=652.6(元) 2. 解:根据样本资料得:
027
.00135.020135.0114200
81==)-()-(=


⨯==∆==p p p t N
n
n P P n n P μμ 所以,这批产品的废品率为(4%±2.7%),即(1.3%,6.7%)。

因此,不能认为这批产品的废品率不超
过5%。

3.解:总厂平均单位成本=11.4(元)
可变构成指数=88.9%
单位成本降低额=–1.28(元) (1)产量结构变动影响: 结构影响指数=93.9%
结构影响单位成本降低额=–0.7(元)
(2)单位成本变动影响 固定构成指数=94.6%
单位成本影响总厂单位成本降低额=–0.58(元) (3)综合影响
88.9%=93.9%×94.6% –1.28=–0.7+(–0.58) 4.解:
X
Y n X n Y a X X n Y X XY n b bX a Y c c 6.076.376.35
158
6.05766.06.0158
5100576
15824665)(,2
2
2+-=-=⨯-=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