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顽固性头痛偏头痛特效方
『妙方集』治偏头痛妙方(方5首)

『妙方集』治偏头痛妙方(方5首)治偏头痛妙方1川芎茶调散【来源】宋·陈师文《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歌诀】川芎茶调散荆防,辛芷薄荷甘草羌,目昏鼻塞风攻上,偏正头痛悉能康。
【组成】川芎、荆芥各120克,白芷、羌活、甘草各60克,细辛30克,防风45克,薄荷叶24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
每服6克,食后用清茶调下,日服2次。
亦可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
【功效】疏风止痛。
【方解】头痛的原因很多,川芎茶调散所治头痛,系外感风邪所致。
方中川芎善治足少阳和足厥阴经头痛,羌活善治足太阳经头痛,白芷善治足阳明经头痛,细辛善治足少阴经头痛,合而用之,可散诸经风邪,而止偏正头痛。
其中川芎为头痛要药,治外感头痛尤不可缺,本方以之命名,正是强调其在方中的重要作用。
“巅顶之上,惟风药可到”,所以除用以上疏风止痛之品外,又以荆芥、防风、薄荷辛散上行以助之。
其中薄荷用量独重,意在搜风散热,既助疏风止痛之效,又可清利头目。
然纯用一派辛散疏风之品,则恐升散太过耗损正气,故佐以甘草益气安中,和药缓峻,并以苦寒的清茶调下,既可上清头目,又能引热下行,使散中有守,升中有降,则无祛风伤正之弊。
(汤头【歌诀】)【主治】外感风邪之头痛、偏正头痛,或巅顶头痛,症见恶风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
可用于外感引起的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面神经麻痹、额窦炎、感冒、流感、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副鼻窦炎所致头痛等病症。
【加减】若风寒偏胜者,去薄荷,加紫苏,倍细辛;风热头痛者,去羌活、细辛,加菊花、蔓荆子、钩藤;头痛久治不愈者,加僵蚕、全蝎、桃仁等以加强搜风活血通络作用。
【附记】汤剂不宜久煎。
久病气虚、血虚或因肝肾不足而阳气亢盛所致的头痛,均非本方所宜。
2散偏汤【来源】清·陈士铎《辨证录》【歌诀】散偏专治偏头痛,妙在重用川芎。
柴草郁李白芷芍,香附芥子可建功。
【组成】郁李仁、柴胡、甘草各3克,川芎30克,白芷5克,白芍15克,香附6克,白芥子9克。
特效秘验方根治头痛方

特效秘验方根治头痛方
特效秘验方根治头痛方
根治头痛方
通治一切头痛(正、偏头痛)。
【处方组成】当归5克(酒制)川芎5克白芷5克羌活5克防风5克杭菊花2.5克蔓荆子5克麦冬5克独活5克黄芩5克(酒制)细辛5克甘草2.5克生姜3片。
【加减】左边痛,加红花3.5克、柴胡5克、龙胆草3.5克、生地5克;右边痛,加黄芪5克、葛根5克;正额上眉棱骨痛甚者,加天麻2.5克、半夏5克、山楂5克、枳实5克;头顶痛者,加蒿苯5克、酒大黄5克;脑髓痛者,加麦冬5克、苍耳子5克、木瓜2.5克、荆芥2.5克;气血两虚,常有自汗者,加黄芪7.5克、高丽参5克、白芍5克、生地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
偏方之(头痛,头晕,偏头痛)

18.头晕(头昏眼花、晕眩):鸭蛋一个、赤豆20粒,搅匀蒸熟,早晨空服,每日一此,连用7天有特效。忌吃酒、辣。
19.治偏头痛窍门:用白色的萝卜皮贴在两面的太阳穴上,每晚贴20分钟,可达速效,头不痛就不用再贴了,此方主治头晕脑涨
20.古方治头痛:
友人头痛年余,以右侧为重,甚时伴恶心呕吐,诊为血管神经性头痛,投以祛风理气活血止痛之品,疗效不显,遂予以吴茱萸9克,党参15克,生姜5片,红枣9枚,每日1剂,分两次煎服,连服一周后,头痛消失。上方是《伤寒论》中的吴茱萸汤,“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为之”。该方系温中祛寒之剂,以方测症,该头痛当属厥阴肝寒之证,以吐涎、舌质不红、苔白滑、脉迟为辨证要点。
3.治头晕头痛:黄芪、天麻各一两,炖黄母鸡一只吃下,连吃三只治愈。
4.治偏头痛窍门:用白色的萝卜皮贴在两面的太阳穴上,每晚贴20分钟,可达速效,头不痛就不用再贴了,此方主治头晕脑涨
5.一个治疗偏头痛的方子:“防风,麻黄,透骨草各等份加一捏麦宇头(农村打麦子后剩下带皮的那种麦子,和中药浮小麦差不多),水煎服一日一剂,三到五天就好,无论是神经还是血管性的都管用”我又打电话给这位于先生,他说此方是本村的一位老中医提供的,自己的姐夫、本家兄弟等三人都用此方治好了。自己母亲也是行医的,说此方确实管用,希望推荐给患者使用!(供方人:于先生
10.治头痛:白芷4克,冰片2克,细辛2克,研成粉卷入纸筒放药粉燃着,用鼻吸入烟气(神经头痛)
11.治头晕头痛:黄芪. 天麻各一两,炖黄糖1两,煎水喝,7天即愈。
13. 治疗头痛验方:用冷水一杯,加柠檬汁少许,苏打半匙,喝了就好,颇有神效。
其做法是:萝卜籽约一钱,冰片半钱,共研细末,少放冷水,调匀,用纱布过滤,滴入耳内两三滴即可。左边头疼,滴笔试右耳、右边疼滴入耳,流入耳内立刻止疼
头晕头痛--头痛秘方(头痛立效散)以及各种偏方

头晕头痛--头痛秘方(头痛立效散)以及各种偏方01—头痛秘方:头痛立效散头痛立效散组方:川芎18g、白芷9g、细辛9g、藁本9g、羌活9g、牙皂6g、樟脑3g、冰片3g。
制法:将上述药物共研细粉,备用。
功效:通窍止痛。
主治: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用法:取少许药粉吸入鼻中,左边头痛右边吸药,右边痛左边吸药。
方解:方中川芎为血中之气药,善活血化瘀,祛风止痛,主各种头痛而为君药,又善治少阳经头痛,白芷善治阳明经头痛,细辛善治少阴经头痛,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藁本善治厥阴经头痛。
四药合用共为臣药,牙皂化痰通络,醒脑开窍,樟脑、冰片芳香走窜,清热止痛三药共为佐药。
诸药合用共凑活血化瘀,醒脑开窍,祛风止痛之效。
本方除了理法严谨外,更妙在于选择了独特的给药途径,宋·窦汉卿在《疮疡经验全收》中说:“鼻在面中,为一身之血运;而鼻孔为肺之窍,其气上通于脑……。
由此可见鼻腔给药治疗头部疾病更加直接、方便、快捷。
实例:杜国庆,男,49岁,偏头痛多年,三日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发作,疼痛难忍,痛苦异常。
在本村卫生室用药后未见好转,随来就诊。
右侧头痛给予本药左边鼻孔吸入,用药后不足一分钟疼痛缓解。
02—治疗各种头痛偏方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指整个或局部头部的疼痛的感觉,可以出现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之中。
引起头痛的原因虽然很多,但不外乎外感和内伤两大类。
至于外伤跌仆,以及久病入络也容易引起头痛。
头痛可见于现代医学内、外、神经、精神、五官等各科疾病中。
1、偏头痛粉治偏头痛。
偏头痛多见于女性,常于青春期起病,呈周期性发作。
在发作前常先有嗜睡、倦怠、忧郁感,并可能在眼前出现闪光、暗点、偏盲以及局限性感觉运动障碍(如肢体麻木、失语)。
头痛为搏动性钻痛、钝痛或刺痛。
头痛发作持续数小时或数日后逐渐减轻,常在入睡后缓解。
方剂:附子、干姜、桂枝、细辛、石膏、龙胆草、黄芩、大黄、党参、黄芪、白术、淮山药、当归、熟地、羌活、防风、柴胡、山萸肉、五味子、天南星、半夏、川芎、白芷、牡砺、磁石、全蝎、威灵仙、蜈蚣、地龙、桃仁、伏芩、枣仁。
头痛方治疗顽固性偏头痛

头 痛方 药 用 : 芎 2 , 川 0g 白芍 、 根 各 1 , 葛 8g 当 归、 地龙 、 胡 、 柴 僵蚕 各 1 , 川 乌 ( 煎9 i) 2g制 先 0mn 、 制 草乌 ( 煎9 i) , 草 1 , 先 0mn 各6g 甘 0g 白芷9g 细 , 辛3g 。眩晕 、 头胀 加 石决 明1 , 麻 1 ; 重者 5g天 2g 头 加薏 苡 仁3 , 菖蒲 ( 下 )5g 恶 心 、 吐者 加 0g石 后 1 , 呕
本文编辑 : 王福 岗
山西 中 医
21 0 0年 9月 第 2 6卷 第 9期
S N I FT M Sp 0 0V 12 o9 HA X O C J e.2 1 o.6N .
・ 9・ 1
头 痛 方 治 疗 顽 固性 偏 头 痛
李靖 华
摘要 : 目的 : 察 中 医 中 药 治 疗顽 固 性 偏 头痛 的 临床 疗 效 。 方 法 : 用 头 痛 方 治 疗 顽 固性 偏 头 痛 4 观 采 9例 , 为 1疗 程 , 7剂 用
空; 脾失 健运 , 不能 上荣 脑髓 均致 头痛 。病 程 日久 ,
4 均 为我 院 门诊病 例 。其 中男 2 9例 1例 , 2 女 8 例; 龄2 年 1~6 8岁 , 均 3 平 5岁 ; 程 3~ 1年 , 病 2 平
均 8年 。 诊 断标 准 : 据 18 依 9 8年 国 际头 痛 协 会 制 定 的 国际头 痛分 类及 诊 断标 准 制 定 。 ( ) 复发 作 : 1反 以
茯苓 2 , 0g 陈皮 1 。每 日 1 , 煎 , 6~8次服 2g 剂 水 分 用 。7剂 为 1 程 , 疗 一般 用 l ~3个疗 程 。
3 疗 效 观察
名中医治头痛十二个秘方

名中医治头痛十二个秘方治头痛秘方(12首)6.1加味乌星散【来源】任应秋,《任应秋论医集》【组成】制川乌、南星、细辛、地龙各3克,菊花6克,冰片0.9克(研细,分2次冲服)。
【用法】先煎川乌、南星、细辛、地龙四味,后入菊花,稍煎即成,分2次服。
冰片临服时分2份各冲入1份。
服后稍事休息,头痛即止。
【功用】升清阳,化浊气,止头痛。
【方解】方中川乌、南星、细辛祛风散寒止痛;地龙通络镇痉;菊花疏风、清头目;冰片开窍散瘀,清热止痛。
诸药合用,有通络止痛、疏风散邪之功。
药专力宏,取效颇佳。
【主治】慢性头痛。
悠悠戚戚,迁延不愈,或在一侧,或在巅顶,诸如生气、受风、感寒以及天气变化都能引起发作。
脉象往往沉细微弦。
可用于神经性头痛。
【疗效】屡用屡效,多1剂痛止而愈。
6.2柔肝熄风方【来源】潘兰坪,《新编经验方》【组成】生地、熟地、天冬各9克,玉竹15克,黑芝麻12克,钩藤9克,白菊花6克,鲜莲叶20克,羚羊角0.5克(研细,分2次冲服),苦丁茶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清热熄风,滋阴益血。
【方解】方用鲜莲叶、菊花、羚羊角、钩藤、苦丁茶清肝热,熄肝风;地黄、天冬、玉竹、黑芝麻滋肝益肾。
“此养肝体佐以清肝用法,阴虚火浮之头痛最宜。
即偏正头风亦可治。
叶案所谓育阴和亢阳,柔润熄内风者以也”。
【主治】阴虚火浮之头痛,偏正头风。
可用于阴虚阳亢,血压上升引起的头痛。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颇佳。
6.3头痛汤【来源】岳美中,《岳美中医案集》【组成】连翘、菊花、霜桑叶、黄芩各9克,苏薄荷3克,苦丁茶6克,夏枯草12克,藁本、白芷各3克,荷叶边半张,鲜白茅根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温服,日2次。
【功用】祛风散热,通窍止痛。
【方解】方中连翘轻浮,为解热清气分之炒品;菊花、薄荷消散上焦风热,清利头目;桑叶搜肝络之风邪;黄芩除中上焦之火邪;苦丁茶祛头部之热邪;夏枯草解散结热;荷叶边舒散邪热;鲜茅根消除痰热,更使以白芷通窍散发表邪,引以藁本上升直达头顶。
有哪些偏方对偏头痛治疗有帮助

有哪些偏方对偏头痛治疗有帮助
文章来源:北京二院哪些偏方对偏头痛治疗有帮助?很多的患者都认为偏头痛是一种常见性的疾病,治疗没有必要很麻烦。
所以很多患者就会选择用偏方治疗偏头痛。
下面我们就请专家介绍几种治疗偏头痛的偏方。
1、川芎120克,羌活120克,当归(酒炒)100克,白芍(醋炒)100克,炒牛蒡子8克。
将上药研末混匀,每次服6克,加白糖3克,每日3次。
适用于偏头痛。
2、天麻20克,白芍30克,钩藤30克,川芎30克,细辛12克,藁本15克,石决明50克。
水煎,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3、蝉蜕10克,菊花20克,赤芍、蔓荆子各15克,白芍30克,川芎30克,全蝎10克,穿山甲10克,蜈蚣3条。
水煎服,每日一剂,日服两次。
适用于顽固性头痛。
4、全蝎、蜈蚣、僵蚕、地龙各等份,研为细末。
每次2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适用于瘀血阻络型头痛。
5、白芷30克,荆芥30克,防风15克,人参30克,川芎15克,红花15克,桃仁15克。
将上药研末,炼蜜为丸,每丸6克。
每次一丸,每日两次,服药时以荆芥煎汤冲服为佳。
适用于血虚型头痛。
哪些偏方对偏头痛治疗有帮助?相信您已经懂了,偏方的治疗有着一定的作用,
但是如果患上的病情过于严重,需要到医院接受治疗,望所有的患者都能够尽快的恢复健康。
各种头痛症的中药治疗偏方

各种头痛症地中药治疗偏方:一、偏头痛:多见于女性,常于青春期起病,呈周期性发作,更有部分病人地头痛与月经周期有密切关系. 典型发作前病人常常先有嗜睡、倦怠、忧郁感,并可能在眼前出现闪光、暗点还可出现面、唇、肢体麻木、失语等.这些先兆症状大约经过分钟后消退,然后出现剧烈头痛,痛得好像钻子钻和针刺一样.这种头痛常常偏于一侧,常从眼眶或前额部开始,向半侧部扩展,也可遍及整个头部.头痛发作持续数小时或数日后逐渐减轻,常常在入睡后完全缓解.可用下列方剂治疗:①葛根片(每片含葛根素毫克),每次片,一日三次,开水吞服,边服两个月以上. ②柴胡克,白芍克,川芎克,白芷克,捍附克,杏仁克,细辛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③防风通圣丸(成药),照说明服用. ④山羊角(刮屑)克,川芎克,制川乌克,白芷克,水服,每日一剂. ⑤萝卜汁(加少量冰片)滴鼻. 二、高血压头痛:这种头痛是高血压病人地常见症状.头痛常为深部搏动样钝痛,有时伴有头部紧压感.痛地部位常在额部和枕部.头痛程度常与血压突然升高有关.对高血压头痛可用下列方剂治疗:②天麻钩藤饮:天麻克,钩藤克,夜交藤克,石决明克,炒山栀克,黄芩克,牛膝克,杜仲克,益母草克,寄生克,茯神克. 三、头部器官及邻近组织病变所致地头痛又分为:眼源性头痛、耳拳性头痛、鼻或鼻窦炎症引起地头痛、齿源性头痛、颈锥病引起地头痛. 、眼源性头痛:青光眼引起地头痛可用下列方剂治疗:①羌活克,防风克黄芩克,甘草克,白芷克,藁本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②龙胆草克,蔓荆子克,牛膝克,捍附克,茺蔚子克,赤芍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③是生石决明克,白术克,泽泻克,苍术克,楮实子克,桂枝克,菊花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眼部炎症引起地头痛可用下列方剂:①川芎克,桑叶克,菊花克,牛蒡子克,茺蔚子克,蒲公英克,银花克,谷精珠克,车前草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②赤芍克,黄芩克,青蒿克,山栀克,乳香克,没药克,败酱草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耳拳性头痛:耳部炎症引起地头痛,可用下列方剂治疗:葛根克,菖蒲克,龙胆草克,升麻克,柴胡克,山栀克,黄芩克,木通克,野菊花克,蚤休克,白芍克,细辛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鼻或鼻窦炎症引起地头痛:用下列方剂治疗:辛夷克,苍耳子克,黄柏克,桑叶克,菊花克,蔓荆子克,露蜂房克,菖蒲克,白芷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齿源性头痛:牙髓炎、牙周炎、牙龈炎等引起地头痛可用下列方剂治疗:①银花克,生地克,玄参克,砂仁克,生石膏克,细辛克,川芎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②升麻克,白芷克,荆芥克,防风克,薄荷克(后下),苍耳子克,乳香克,没药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颈锥病引起地头痛:服中药可以使疼痛缓解:鹿含草克,仙灵脾克,苁蓉克,骨碎补克,海桐皮克,羌活克,独活克,木瓜克,鸡血藤克,茜草根克,玄胡克,郁金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四、三叉神经痛:多见于岁以上患者.疼痛部位限于三叉神经痛分部区,疼痛呈突然阵发性闪电样剧痛,如刀割、钻刺、火烫一样.每次疼痛时间短,从数秒钟到数分钟,突然作,突然停止.发作时可引起同侧肌肉抽搐、眼结膜充血、流泪或流涎等症状.三叉神经痛可由说话、吃饭刷牙、洗脸、吹风等诱发,因而患者不敢说话、洗脸或吃东西.三叉神经痛呈周期性发作,病程初期发作较少、间歇期较长.随着病程进展,发作频繁,间歇期短. 三叉神经痛可用下列方剂治疗:①生石膏克、生地克、玄参克、延胡索克、白芷克、细辛克、防风克、牛膝克、麦冬克、三七克,每日一剂. ②守宫(壁虎),文火炕干,研成细末,干燥消毒,分装密封备用,每次克,一日三次,开水吞服,边服日为一疗程. ③川芎克,防风克,桃仁克,红花克,地龙克,水蛭克,姜黄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五、头颅外伤后慢性头痛:患者有头颅外伤史.这种头痛多伴有头晕、乏力、失眠、易激动、思想不集中.在情绪紧张、用力、弯腰地时候,可使头痛加重.治疗方剂:①黄芪克,当归克,桑枝克,桃仁克,红花克,地龙克,全蝎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②当归克,白芍克,土鳖虫克,蜈蚣克,磁石克,夜交藤克,琥珀粉克,菖蒲克,远志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③骨碎补克,川断克,菊花克,红花克,丹参克,钓藤克,血竭克,延胡索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以上谈地是几种常见地头痛病症地中药治疗,至于急性感染性疾病、颅内炎症引起地头痛,应抓紧时机,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随着原发疾病地治愈或好转,头痛症状也会消失或减轻. 民间治疗头痛地绝招有::处方:孩儿参克,野菊花克,赤芍、蔓荆子各克,蚤体克,川芎克,蜈蚣条. 用法:日剂,水煎,服次,药渣用布包,热敷患处,服药期禁房事,避风寒,忌辛辣. 疗效:用药-剂,有效率达:治偏头疼处方:川芎克,白芍、酸枣仁、葛根各克,天麻、僵蚕各克,白芥子、细辛各克. 用法:水煎,日剂,服次. 疗效:用药-天,有效率为头痛可以分为神经性头痛(包括神经衰弱性头痛、紧张性头痛、更年期性头痛、偏头痛)、颅内占位性病变头痛、感染性头痛、感冒头痛. 区别神经性头痛与颅内占位性病变头痛、感染性头痛、感冒头痛地显著标志就是时间长短,神经性头痛时间长,往往是顽固性地,各种检查查不出问题,后三者头痛起病急,各种检查可以查处问题.神经性头痛患者不仅有头痛症状,还有其它症状如头晕、肠胃不舒服等,因此,神经性头痛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地症状之一头疼,很多人认为是小毛病,一般情况下,偶尔头疼或体位改变而头疼不会有太大地问题,应无大碍.不过,如果长时间头晕,就应引起重视,因为长期头疼或经常头痛可能是重病地先兆. 头疼是—个综合病症,是许多疾病地临床表现之一.引起头疼地原因常见以下几种:一是神经系统病变:如脑缺血病变、小脑病变、脑部病变、脑外伤、某些类型地癫痫等.此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以及某些神经症地病人也会常常感到头疼. 二是耳部疾病:如耳内疾病影响到平衡而引起头疼. 三是内科疾病:如高血压病、低血压病、各种心脑血管病、贫血、感染、中毒、低血糖等. 四是感冒:有时感冒可能会附带有头疼地症状. 五是颈椎骨退化:由于长期姿势或睡姿不良,造成颈椎增生、变形、退化,颈部肌肉扯紧,动脉供血受阻使脑供血不足,是头痛地主要原闲常颈部发紧、灵活度受限、偶有疼痛、:指发麻、发凉,有沉重感. 六是贫血:如有头痛伴有乏力、面色苍白地表现,应考虑贫血地可能性.健康状态下,老年人体内造血组织地存在量以及造血质和量已经有所下降,红细胞本身地老化,使其对铁地利用率大不如前.因此,老年人如果不注重营养保健,很容易患贫血.此外.消化刁;良、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以及慢性炎症性疾病地患者均可继发贫血. 七是血粘度高:高血脂、血小板增多症等均可使血粘度增高,血流缓慢,造成脑部供血不足,容易发生疲倦、头晕、乏力等症状.其中造成高血脂地地原因很多,最主要地是平素饮食结构地不合理,患者大量吃高脂肪、胆固醇地食物,而又不爱运动.目前该类疾病地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八是脑动脉硬化病:患者自觉头晕,且经常失眠、耳鸣、情绪不稳、健忘、四肢发麻.脑动脉硬化使脑血管内径变小,脑内血流下降,产生脑供血、供氧不足,引起头疼. 九是心脏病、冠心病早期,症状尚轻,有人可能没有胸闷、心悸、气短等显著不适,只感觉头痛、头晕、四肢无力、精神不易集中、耳鸣或健忘等.此时发生头晕地原因主要是心脏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管腔变细变窄,使心脏缺血缺氧.而心脏供血不足,可以造成供血不足,引起头疼. 临床统计显示,失眠引起地头疼患者比率约为,对于该类型地患者群体,在医学上面,采用纯中药治疗可取得较为显著理想地疗效. 对于头疼最好地解决办法还是预防.比如戒烟酒,忌生、冷、油腻以及过咸过辣过酸地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豆芽、瓜类、黑木耳、芹菜、荸荠、豆、奶、鱼、虾等;适当地体育活动,保持愉快平和地心态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顽固性头痛偏头痛特效方
川芎20g 细辛(15g--20g久煎不低于1小时)南沙参45g 天冬10g 地龙6g
治疗顽固性头痛偏头痛特效方我补充一下方意如下:
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本品辛香升散,善行血中之气,祛血中之风,上行头目,为治头痛之要药。
前人有:"头痛不离川芎”之说。
其头痛,无论风、寒、风热、风温、血虚、血瘀均可用之。
细辛:辛温走窜,祛风散寒,通窍止痛,善治头面诸疾,为通窍止痛的要药。
用其意,取其芳香之烈,宣泄郁滞,上达巅顶,通利九窍。
用量大是为取其效速。
是其临床经验。
但须久煎。
沙参天冬以取其滋阴养阴之性,久病头痛及肾,肾精亏耗,则当益肾填精,补髓。
沙参天冬与辛温香燥之川芎细辛相伍则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而无温燥伤阴之弊。
地龙善走窜通络止痛,伍上药以增止痛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