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要素和景观构成的设计

合集下载

城市设计研究的对象

城市设计研究的对象

特点:
高强度开发与历史连续性并存
南京明城墙
包含内容
文物保护 :
墙体本体保护 城墙安全保护
环境保护 : 依据风景资源分布情况,划定保护界限和控制范围
景观视野保护: 连续景观走廊,形成山水城林连续视景 城墙是具有场所意义的步行通道
东京代官山集合住宅
设计师:桢文彦 工程分期:三期
第一期 : 沿街围墙空间 城市设计手 法 通透视野 沿街
城市设计
今天 :
(1)矶崎新的——“空中城市” (2)阿基格拉姆 ——“行走城市”和“插入式城市”
城市设计
矶崎新的——“空中城市”
空中城市是一组连续延展的构 架,打算建在地面15M以上处, 跨越原有的城市街区,原有城 市到一定时期便被废弃。
城市设计
阿基格拉姆学派
城市设计
实践中,区域和城市级的城市设计必须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
城市设计
南京夫子庙历史街区再开发
80年代初,南京夫子庙一代环境品 质十分恶劣,1984年,南京市人民 政府决定开发建设以夫子庙为中心 景区的“十里秦淮”风光带。 经过几年的努力,以内秦淮河为轴线 ,夫子庙为中心,兼具明清特色的文 化、商业、服务、旅游4种功能的秦淮 风光带已初具规模。
城市设计
2.3地段级城市设计
开发型城市设计:城市大尺度的发展计划提升城市空间环境的整体 性。 案例:横滨未来港 保存型城市设计:提升具有城市历史文脉和场所意义的城市地段空 间品质 案例:南京明城墙保护 社区型城市设计:注重人的生活要求,强调社区参与 案例:东京代官山集合住宅
横滨未来港
年代
1980s—1990s建造著名项目
地标塔 美术馆 展览中心 大厦环境适应:人对环境可接受的生理限度 特色表达:城市个性 可达性和方位:地域性,风土人情,风俗习惯

景观空间构成要素

景观空间构成要素

景观空间构成要素景观空间是指由自然景观(如山水、植被、水体等)和人工景观(如建筑、道路、广场等)相互结合而形成的独特区域。

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与自然互动的场所,也是城市发展和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景观空间构成要素包括地形地貌、植被、水体、建筑、道路和广场等。

地形地貌是景观空间的基础要素,它决定着景观的整体形态和结构。

具有流动性和连续性的地形地貌能够为景观提供创造性的构思和设计方案。

比如,山脉和丘陵可以提供独特而壮观的景观,平原和盆地则可以提供较为开阔和平坦的空间。

地形地貌的高低起伏、曲折程度以及坡度等因素对景观的可塑性和使用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植被是景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增加空间的生态价值,还能够提供舒适的环境和美感。

植被的种类和分布方式直接影响着景观的色彩、纹理和质感。

景观中的树木、花坛、草坪等植被元素可以带来清新宜人的氛围,提供遮荫和风景效果。

同时,植被还可以吸收噪声、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提供栖息地等生态功能。

水体是景观空间中常见的自然要素,它既可以是自然生成的湖泊、河流等,也可以是人工构筑的水池、喷泉等。

水体在景观中具有明显的视觉吸引力和艺术特色,能够增加空间的韵律感和动感。

同时,水体还能够调节景观的气候和温度,提供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建筑是景观空间中的重要构成要素,它可以给人们提供居住、工作、学习和娱乐等方面的功能。

建筑的形式、风格和尺度对景观空间的整体效果和氛围具有重要影响。

高层建筑可以提供独特而壮观的景观视野,历史建筑可以提供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

建筑的布局和布置方式还直接关系到景观的空间组织和流线。

道路是景观空间中的交通线路,它连接不同的区域和功能场所。

道路的宽度、形状和轨迹对景观的整体组织和畅通度起着重要作用。

合理的道路规划可以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此外,道路的设计还需要考虑行人和车辆的安全和便利性,为出行提供舒适和便捷的环境。

广场是景观空间中起连接和聚集作用的场所,它不仅能够提供人们休闲和娱乐的场所,还是社交和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城市设计--讲义

城市设计--讲义
“城市设计”一词是由Urban Design/City Design翻译而来。顾名思义,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的设计。
城市设计的概念至今没有一个广为接受的说法。城市设计的概念具有不明确性,学术界对其的认识和 理论及研究多种多样。
一般的共识是:以城市的形体环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城市环境三维的空间设计,来贯彻城市规划思 想,指导城市环境元素的进一步设计。
弗洛伦萨
威尼斯
1 历史发展:
5、欧洲中世纪的城市设计
欧洲到了中世纪,城市开始作为主教与国王的活动中心兴建起来。中世纪城市是以一种“渐 进主义”的方式自发成长起来的。欧洲到了中世纪,城市开始作为主教与国王的活动中心建 立起来。有关学者研究,中世纪的城市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要塞型:由罗马帝国遗留下来的军事要塞居民点发展而来
1 历史发展:
3、古罗马时期城市设计
古罗马的广场也是这一时期 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功能 除了希腊时期的集会、市场 职能外,还包括审判、庆祝、 竞技等。其中罗马城中的广 场群最壮丽辉煌,其四周一 般多为庙宇、政府、商场。
1 历史发展:
伊斯坦布尔中心区及索非亚大教堂
4、中古时代伊斯兰国家的城市设计
早期伊斯兰文化几乎没有城市平面的规划准则,惟一可 以识别的空间规则和秩序就是清真寺及其周围的教民住 区,这是当时伊斯兰城市社会生活的唯一核心。到相对 成熟的城市平面。
市场 卫城
奥林匹翁神殿
1 历史发展:
2、古希腊的城市设计
卫城内各个建筑都处于空间的重要位置,既 考虑到置身其中的美,同时也考虑到从卫城 周围仰望她的景观效果。
1 历史发展:
2、古希腊的城市设计
希波战争前,希腊的城市多为自发形成,城 市空间、街道系统均不规则。公元5世纪, 希波丹姆所作的米利都城重建规划,在西方 首次系统采用正交的街道系统,形成十字格 网,建筑物都布置在格网内。城市中心有分 区,广场那个呈规整形状。十字格网这一系 统被公认是西方城市规划设计理论的起点。 标志着一种新的理论和实用标准的诞生。

浅谈城市街道空间景观的分类与设计研究

浅谈城市街道空间景观的分类与设计研究

浅谈城市街道空间景观的分类与设计研究作者:刘诗萌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71期街道空间一般被看作城市的肌理,在城市景观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街道空间也是一种对于城市风貌的直观展现。

一般来说,被看成城市形象的承载,是城市景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街道空间相关概念在城市景观的范围中,广泛的使用型是街道景观最大的特色,它不仅是人们对于生活需求的一种展示,也是美学需求的一种表达。

究其组成元素来看,大致可将其区分为动态与静态景观两个方面。

动态景观主要指街道中较为动态的存在,譬如人与车辆,他们的活动让街道“动”了起来,让街道空间充满活力;静态景观主要是指街道中较为静态的存在,譬如两旁的建筑、小品、绿化、环境设施等,由于它们的加入才使得街道景观能更好地为人们服务、提供更好的美学享受等。

2.街道的现状2.1存在问题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给人们带来了便捷的生活,但是街道空间在不断的发展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

第一,现代商业发展打破了传统街道结构。

第二,开发的街道大同小异,没有城市特征。

第三,街道中的休憩空间被大大压缩。

3.街道空间分类与设计根据街道所处的位置、使用功能等将街道分为交通性街道、生活性街道、商业步行街、历史文化的街道以及滨水区街道5类。

3.1交通性街道顾名思义,主要是为车辆与人群提供通行,主要承担交通的功能。

通常交通性街道景观包括火车站、汽车站、机场、地铁站、城市主要干道等,因为通行的速度快并且流量较大,一般多用直线式的道路,在不得不转弯的地方,应按照一定的施工要求标准来施工;沿街的建筑可以结合绿化树木的高度与街道的宽度形成一定的比例关系。

同时将城市广场、绿地引入街道空间中来,使街道空间丰富多彩,增强街道的形象性;交通性街道的街道设施包括道路照明设施、标志广告牌等,这些设施的设计不仅是道路功能的补充与完善,还是美化街道的重要载体,在设计时可以通过提炼城市文化元素并反映到街道设施中,让人们即使在快速路上也能感受到城市的温情3.2生活性街道生活性街道是城市街道中最普遍的类型。

简述景观设计构成五要素

简述景观设计构成五要素

简述景观设计构成五要素地理学家把景观作为一个科学名词,定义为地表景象,综合自然地理区,或是一种类型单位的通称,如城市景观、森林景观等。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简述景观设计构成五要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简述景观设计构成五要素之满足景观主要功能原则景观绿化主要功能是庇荫、滤尘、减弱噪声、改善道路沿线的环境质量和美化城市。

景观空间是提供人们生活、工作、休息、相互往来与交流,在动态的过程中观赏道路两旁的景观,产生了不同行为规律下的不同视觉特点。

在具体设计中,要以不遮挡视线为标准,同时又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种植大灌木或小乔木,景观绿化重要的功能是遮荫、降温。

四季的变化使植物的外观形态随着发生变化,尤其是落叶植物。

植物不同的习性奉献给人们的不仅是视觉、嗅觉上的享受,还有心灵的慰藉。

(1)种植绿化乔、灌、花、草结合,马尼拉、火凤凰等草类地被植物塑造了绿茵盎然的植物背景,点缀具有观赏性的高大乔木如香樟、玉兰、棕榈、银杏等,以及丛栽的球状灌木和颜色鲜艳的花卉,高低错落、远近分明、疏密有致,绿化景观层次丰富;(2)种植绿化平面与立体结合,居住区绿化已从水平方向转向水平和垂直相结合,根据绿化位置不同,垂直绿化可分为围墙绿化、阳台绿化、屋顶绿化、悬挂绿化、攀爬绿化等;(3)种植绿化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追求构图、颜色、对比、质感,形成绿点、绿带、绿廊、绿坡、绿面、绿窗等绿色景观,同时讲究和硬质景观的结合使用,也注意绿化的维护和保养。

所有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居住区绿化的内涵。

简述景观设计构成五要素之景观绿化的生态原则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

要求植物的多层次配置,乔灌花、乔灌草的结合,分隔竖向的空间,创造植物群落的整体美。

在景观设计中,注重这一生态景观的体现。

植物配置讲求层次美、季相美,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用。

设计中这一原则的运用应当是尤为重要的,这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

空间要素与及空间组合建筑案例分享

空间要素与及空间组合建筑案例分享

中心限定
非中心限定
空间限定——线
系列线
1.多根线要素限定一个由虚面构成的通透空间。 2.柱廊限定空间边缘,并使空间与周围有视觉和空间的连续性。
空间限定——面
• 虚面:两根线要素之间由于视觉张力、相互吸引形成心理 上的虚面,暗示一根空过该虚面的轴线,形成庄严的对称 性,产生引导作用,成为序列的入口。
顶面
空间限定——面
• 垂直面组合:面与面之间位置、方向的变化,采用错位、
穿插、接触相交等手法,可构成相互穿插的丰富多变的系列空 间,各空间在视觉上相互交融、流通。
独立面分割空间为阴阳, 产生不同视觉感。
空间限定——面
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1929)
空间限定——角
1.三根以上的线要素可限定出空间容积的角 ,建立起一个视觉空间框架。
2.构成通透的空间,边界感很弱,但可调整 空间的形状、尺度、量度感、比例。
空间限定——角
空间限定——角
• 覆盖 • 围合 • 凸起 • 凹入 • 架起 • 对比 • 设立
空间形成手法
覆盖
• 这种空间的特点是行为的自由,并有某种“关怀 保护”的作用,覆盖物的大小和高度,是影响空 间限定的两个因素。
柱与墙形成虚面

❖ 面的构图作用: ▪ 限定体的界限 ▪ 以遮挡、渗透、穿插关系分割空间 ▪ 以自身的比例划分产生良好的美学效果 ▪ 以自身表面色彩、质感处理,产生视觉上的不同
重量感 ▪ 对空间的限制作用最强,是主要空间限定因素
面要素的应用实例
多根柱子排列形成虚面
墙体形成实面

实体(体量):有长、宽、高3个量度。性质上 分为线状体、面状体、块状体;形状上分为有规 则的几何体与不规则的自由体,各产生不同的视 觉感受如方向感、重量感、虚实感等。

城市设计五要素

城市设计五要素

城市设计五要素城市设计(又称都市设计,英文Urban Design)的具体定义在建筑界通常是指以城市作为研究对象的设计工作,介于城市规划、景观建筑与建筑设计之间的一种设计。

那么城市设计有哪些要素呢?今天店铺分享了城市设计五要素,一起来制作吧。

城市设计五要素1. 道路道路是观察者们或频繁、或偶然、或有潜在可能沿之运动的轨迹,可以是街道、步道、运输线、河道或铁路——着就是大多数人意象中的主要道路元素。

人们沿着道路运动,同时观察城市,并靠这些道路把其余的环境因素组织、联系起来。

2. 边界边界是一种线性元素。

它并不象道路一样,被观察者们使用或关注。

它们是两个片断之间的界线,是连续体上的线性裂纹:海滨、铁道断口、城市发展的边缘、墙体等等。

它们只是附加的脚注,而不是对等的轴线。

这种边界可以是将一个地区与另一个地区相隔的,具有一定可渗透性的屏障,也可以是两个地区互相联系、互相结合的接缝线。

这些边界元素也许不具备道路那样的主导地位,但对于许多人来说,它们却是组织过程中,尤其是在把缺乏个性的地区归拢到一起时,非常重要的特色元素,譬如城市轮廓线上的水体或墙体。

3. 区域区是城市中中等尺度或大尺度的组成单元。

在人们心目中,它们代表着两个不同尺度的范围。

观察者们在精神上深入它们“内部”,它们由于具有一些个性鲜明的共有特征而易于被人们所感知。

从内部看,它们总是易于辨认的;如果从外部可见的话,它们也常被用作外部空间的参照物。

大多数人是以这种方式在一定范围内来构想他们心目中的城市的。

对于他们而言,个体差异比道路与区域都更加重要——这不仅取决于个人,还要看具体给定的城市。

4. 节点节点就是标识点,是城市中观察者所能进入的重要战略点,是他旅途中抵达与出发的聚焦点。

它们主要是一些联结枢纽、运输线上的停靠点、道路岔口或会合点,以及从一种结构向另一种结构转换的关键环节。

节点也可以只是简单的汇聚点,只因为是某种功能或物质特性的中心而显得举足轻重,比如街角空间或是围合的广场。

城市空间形态构成要素

城市空间形态构成要素
罗马市中心罗马共和国帝国广场群图拉真广场奥古斯都广场乃尔维口广场泽扎略广场罗马共和广场鸟瞰罗曼努姆广场24天安门端门午门金水桥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钟鼓楼景山北京紫禁城中轴线布置及其延伸城市轴线设计典范之北京25平遥古城轴线及局部鸟瞰次要轴线生活性道路次要轴线生活性道路主要轴线城市轴线设计典范之平遥26城市轴线设计典范之广州?广州老城区的传统中轴线北起观音山越秀山镇海楼中山纪念堂广州市政府人民公园南越国官署遗址北京路步行街海珠广场是连接白云山系与珠江水系的生态轴
罗曼努姆广场
乃尔维口广场
罗马共和国 罗 帝国广场群 马



24
钟鼓楼景山
乾清门
保和殿 中和殿 太和殿
城市轴线设计典范之北京
太和门
金水桥 午门
端门 北京紫禁城中轴线布置及其延伸
天安门
25
城市轴线设计典范之平遥
次要轴线 (生活性道路)



次要轴线
线
(生活性道路)
平遥古城轴线及局部鸟瞰
26
城市轴线设计典范之广州
整体的、贯穿城市核心地区的轴线
空间;(如中国明清两代的北京城
市中轴线、巴黎以东西向贯穿新旧 城区的城市中轴线为核心的多组轴 罗马共和广场鸟瞰
图拉真广场
线空间。)
泽扎略广场 奥古斯都广场
局部的、主要以某特定的公共建筑 群而考虑规划设计的轴线空间; (如罗马帝国时期的广场群、哈德 良别墅建筑群等。)
轴线的交叉处。
27
城市轴线设计典范之广州
广 州 传 统 轴 线 平 面 及 鸟 瞰
2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9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2010.9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2010.9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2010.9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开放空间和城市绿地系统
4)文艺复兴时期与巴洛克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城市开放空间的特点为: A.城市绿色空间园林成为开放空间的另一主要形式 B.放射形的林荫道成为城市空间的骨架和视觉轴线 C.城市广场的设计到达新的高峰,极尽豪华铺张之势,形成戏剧化的空间效
城市设计
彭琳 老师

LOGO
城市空间要素和景观构成的设计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2010.9
土地使用 建筑形态及其组合 开放空间和城市绿地系统
步行街(区)
使用活动 交通和停车
保护和改造
2010.9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2010.9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开放空间和城市绿地系统
2)古罗马时期 古罗马时期城市开放空间的特点为: B.广场与周边建筑结合更加紧密。巨大的建筑、连续的柱廊使广场更为封闭 完整;
A.城市广场逐渐发展为广场群,更加速了它作为城市经济、社会和政治的中心;
C.街道空间在城市空间系统中地位提高,作用增强,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构
4)改善交通,便利运输,并提高城市的防灾能力。
2010.9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开放空间和城市绿地系统
■ 城市开放空间的历史变迁
1) 古希腊时期 古希腊时期城市开放空间的特点为: A.以城市广场作为开放空间的主要形式; B.城市广场是城市生活的中心,满足市民集会商品交易、节日庆典、日 常交往等活动。 C.城市广场呈朴素的几何形式 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宇宙秩序的认识
2010.9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建筑形态及其组合
2010.9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2010.9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2010.9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建筑形态及其组合
2010.9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建筑形态及其组合
2010.9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2010.9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建筑形态及其组合
■ 城市设计对建筑形态及其组合的引导和管理
2)可达性,即对于人们是可以方便进入到达的。 3)大众性,服务对象应是社会公众,而非少数人享受。 4)功能性,开放空间并不仅仅是供观赏之用,而且要能让人们休憩和日 常使用。
2010.9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土地使用
开放空间四项功能: 1)提供公共活动场所,提高城市生活环境的品质。 2)维护、改善生态环境,保存有生态学和景观意义的自然地景,维护人 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体现环境的可持续性。 3)有机地组织城市空间和人的行为,行使文化、教育、游憩等职能。
开放空间和城市绿地系统
② 连接:是指起连接功能的开放空间区段。
2010.9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开放空间和城市绿地系统
③ 绿楔 :这是一种真正的城市开发中的“呼吸空间”。它提供自然景观要 素与人造环境之间的一种均衡。
2010.9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开放空间和城市绿地系统
④ 焦点:一种帮助人们组织方向和距离感的场所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开放空间和城市绿地系统
■ 城市开放空间的系统构成:
按空间形式可分为: 1)点状开放空间,即以点的形式分布于 城市中,如广场、公园、绿地等; 2)带状开放空间,即沿某个轴向呈线性
分布,如步行轴、绿化轴、滨水绿带。
2010.9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开放空间和城市绿地系统
按空间形式可分为: 1)广场空间,以多功能综合性为 特点,构成市民公共活动的中心 2)绿色空间,以自然植被为主体 形成的游憩空间,如各种公园、绿地
2010.9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开放空间和城市绿地系统
⑤ 连续性:这是体系的基本特征。
2010.9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Add your company slogan

LOGO
建筑形态及其组合
3.2 建筑形态及其组合
■ 建筑形态与城市空间
1)建筑形态与气候、日照、风向、地形地貌、开放空间具有密切关系; 2)建筑形态具有支持城市运转的功能;
3)建筑形态具有表达特定环境和历史文化特点的美学含义;
4)建筑形态与人们的社会和生活活动行为相关; 5)建筑形态与环境一样,具有文化的延续性和空间关系的相对稳定性。 “完美的建筑物对创造美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建筑师必须认识到他设 计的建筑形式对邻近建筑形式的影响。” —— 吉伯德
2010.9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2010.9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2010.9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2010.9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2010.9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2010.9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土地使用
■ 基础设施
特定地段中各种用途的合理交织是指某城市用地地界内的空间使用和
占有的情况。
2010.9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2010.9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开放空间和城市绿地系统
3.3 开放空间和城市绿地系统
■ 开放空间的定义和功能
开放空间意指城市的公共外部空间。包括自然风景、硬质景观、公园、 娱乐空间等。
2010.9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开放空间和城市绿地系统
开放空间四项特质:
1)开放性,即不能将其用围墙或其他方式封闭围合起来。
成元素。
2010.9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图拉真广场
2010.9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罗马广场
提图斯凯旋门
2010.9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2010.9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开放空间和城市绿地系统
3) 中世纪时期 中世纪时期城市开放空间的特点为: A.自然如画的城市街道 B.广场同建筑有机结合连成一体 C.城市空间整体有序、自然协调,与当时的社会组织结构及社会生活相适应
城市环境设施与建筑小品 标识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土地使用
3.1 土地使用
■ 土地的综合使用
特定地段中各种用途的合理交织是指某城市用地地界内的空间使用和 占有的情况。
2010.9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常州火车站 2010.9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土地使用
■ 自然形体要素和生态学条件的保护
自然形体和景观要素的利用常常是城市的特色所在。
等。
3)街道空间,主要以步行活动为 主的空间,如步行街、林荫道等。 4)亲水空间,城市中重要的公共 活动场所,存在于河流水系边缘,以 水的观赏和活动为主的游憩空间。
2010.9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开放空间和城市绿地系统
■ 开放空间的特征
开放空间四项特质:
① 边缘:即开放空间的界线。
2010.9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