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二学期材料物理化学补考考试试卷-答案

合集下载

2024-2025年第二学期材料物理化学补考考试试卷-答案

2024-2025年第二学期材料物理化学补考考试试卷-答案

2024~2024 学年度其次学期《材料物理化学》期末补考试卷答案课程代码:0303010 试卷编号:1-A 命题日期:2024 年12 月20 日答题时限:120 分钟考试形式:闭卷笔试一、推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你认为正确的在括号中填“√”,错的填“X”)1.偏摩尔量就是化学势。

(X)2.隔离系统的热力学能是守恒的。

(√)3.绝热过程Q=0,由于Q=ΔH,所以ΔH=0。

(X)4.朗缪尔吸附等温式只适用于单分子层吸附。

(√)5.单组分系统的相数最多为3。

(√)6.恒温下,稀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增大时,摩尔电导率增大。

(X)7.志向气体绝热过程功的计算式为W=nC v,m(T2-T1),此式无论绝热过程是否可逆均适用。

(√)8.反应C(s)+H2O(g)=CO(g)+H2(g),恒温下若增大体系的总压,反应正向进行。

(X)9.若一个过程是可逆过程,则该过程的每一步都是可逆过程。

(√)10.稀溶液的沸点肯定高于纯溶剂的沸点。

(X)二、填空题(共20分,每小题2分)1. 在U 、H 、S 、G 四个热力学量中,系统发生恒温恒压可逆相变,不变的量是 G ,而绝热可逆过程中不变的量是 S 。

2. 志向气体经验一个循环过程,对环境作功100 J ,则循环过程的热Q 等于 100 J 。

3. 某反应在20o C 时的速率常数为0.01s -1,该反应的级数为 一级 ,20o C 时反应的半衰期为 69.31S 。

4. 志向液态混合物的ΔV = 0,ΔH = 0,ΔS > 0,ΔG < 0 (选填“>, <, =” )5.已知 E ΘCu 2+/Cu = 0.337V , E ΘCu +/Cu = 0.521V , 由此可求出E ΘCu 2+/Cu + = 0.153 V 。

6.在一抽空的容器中放有过量的NH 4HS (s )发生分解反应,NH 4HS (s )与其分解产物NH 3(g )和H 2S (g )成平衡,此平衡系统的相数P 、组分数C 、自由度数F 分别为: 2,1,1 。

物理化学(下)样卷B及答案苏大

物理化学(下)样卷B及答案苏大

物理化学(下)样卷(B)一、选择题 ( 共12题 20分 ) 1. 2 分 (6665)有一露于空气中的球形液膜,若其直径为 2×10-3 m ,表面张力为 0.7 N ·m -1,则 该液膜所受的附加压力为: ( ) (A) 1.4 kPa (B) 2.8 kPa (C) 5.6 kPa (D) 8.4 kPa2. 2 分 (5286)[X]0 [Y]0 [Z] 增加 0.0050 mol ·dm -3 所需的时间/ s 0.10 mol ·dm -3 0.10 mol ·dm -3 72 0.20 mol ·dm -3 0.10 mol ·dm -3 18 0.20 mol ·dm -3 0.05 mol ·dm -3 36 对于反应 X + 2Y → 3Z ,则: ( ) (A) 对 X 和 Y 均为一级 (B) 对 X 一级,对 Y 零级 (C) 对 X 二级,对 Y 为一级 (D) 对 X 四级,对 Y 为二级3. 2 分 (4169)电极AgNO 3(m 1)|Ag(s)与ZnCl 2(m 2)|Zn(s)组成电池时,可作为盐桥的是: ( ) (A) KCl (B) NaNO 3 (C) KNO 3 (D) NH 4Cl4. 2 分 (3802)298 K 时,无限稀释的 NH 4Cl 水溶液中正离子迁移数 t += 0.491。

已知 Λm ∞(NH 4Cl) = 0.0150 S ·m 2·mol -1 ,则: ( ) (A) λm ∞(Cl -) = 0.00764 S ·m 2·mol -1(B)λm∞(NH4+) = 0.00764 S ·m 2·mol -1 (C) 淌度 U Cl -∞= 737 m 2·s-1·V -1 (D) 淌度 U Cl -∞= 7.92×10-8 m 2·s-1·V -15. 2 分(6764)水平仪中有一个椭球形的液泡,长短半轴分别为0.8和0.3cm,已知水的表面张力为0.07197N·m-1,液泡的附加压力为:()(A) 18Pa (B) 33Pa (C)48Pa (D) 66Pa6. 2 分(3621)在NiI2的水溶液中,通过24 125 C的电量后,沉积出金属镍(M r=58.7)的质量最接近于:()(A) 7.3 g (B) 14.6 g(C) 29.2 g (D) 58.7 g7. 2 分(3863)浓度为1.0 mol·dm-3的强电解质溶液,它的摩尔电导率数值近似于:( )(A) 与电导率相等(B) 是电导率的103倍(C) 是电导率的10-3倍(D) 是电导率的102倍8. 2 分(3931)测定溶液的电导是以溶液中通过电流时所表现的电阻大小来进行换算的。

2023年四川省(2021级)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补考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四川省(2021级)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补考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四川省(2021级)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补考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水凝成冰B .煤炭燃烧C .干冰升华D .沙里淘金2.下列气体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 .Cl 2B .N 2C .COD .NO 23.当光束照射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一条光亮“通路”的是A .食盐水B .硫酸铜溶液C .稀豆浆D .酒精溶液4.运输浓硝酸的铁槽车上应粘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A .B .C .D .5.下列有关2Na O 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白色固体B .属于碱性氧化物C .能与水反应D .可用于呼吸面具供氧6.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A .CuB .CO 2C .KNO 3D .乙醇7.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 溶液反应的氧化物是A .23Al O B .2SiO C .23Fe O D .MgO8.灼烧下列物质时,火焰呈黄色的是A .2BaCl B .23Na CO C .2CuCl D .()32Ca NO 9.下列物质中,不能用作漂白剂的是A .()2Ca ClO B .NaClOC .2SO D .NaCl10.下列化合物中,只含有共价键的是A .NaOHB .KClC .2H OD .CaO11.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A .2CO B .3NH C .2H D .2SO.长颈漏斗.烧瓶.容量瓶.C .稀释浓硫酸时,将蒸馏水沿烧杯内壁缓慢注入浓硫酸中D .闻气体时,用手在集气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入鼻孔22.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B .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C .Cu 片表面有气泡产生D .Zn 片质量逐渐减小23.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冶炼的金属是A .AlB .FeC .PtD .Ag24.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 .氨的电子式:B .乙烯的结构简式:22C H C H C .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D .甲烷的球棍模型:25.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2H g I g 2HI g + 。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下)测验题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1. 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速率常数k =0.1113s )dm (mol ---⋅⋅,反应的起始浓度30dm mol 1.0-⋅=c ,则反应级数n = 2 ,半衰期t 1/2= 100 s 。

2. 1-1级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 = k 1/k -1 ,等容热效应U ∆= Ea 1- Ea 2 。

3. 设物质A 可发生两个平行的一级反应:(a )A →a k Ea B+C ;(b )A →b k EbD+E ,式中B 和C 是需要的产品,D 、E 为副产品,设两反应的频率因子相等且与温度无关,Ea>Eb ,则反应(a )和(b )相比,速率较大的反应是 (b) ,升高温度对反应 (a) 更为有利。

4. 某反应A+B 11k k -⇔P ,加入催化剂后,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分别为/1k 和/1-k ,且/1k =21k ,则/1-k = 2 1-k 。

5.链反应分三个阶段进行,分别为 链的引发 , 链的传递和 链的终止 。

6. 0.1mol·kg -1的MgCl 2溶液的γ±=0.70,则其平均摩尔浓度b ±=3004.0;平均活度a ±= 0.111 。

AB k , E k -1, E a,-17. 氢氧电池的电池反应可写成以下两种形式:(1) O(l)2H (g)O (g)2H 222→+,(2) O(l)H (g)O 2/1(g)H 222→+,则E 1 = E 2,1G ∆= 22G ∆。

8. 反应)HCl(Ag(s)AgCl(s))(H 2H 2a p +=+可设计成电池: __ Pt , H 2(p )∣HCl(a )∣Ag(s) , AgCl(s)_。

9. 在双液电池中不同电解质溶液间或不同浓度的同种电解质溶液的接界处存在 液体接界 电势,通常采用加 盐桥 的方法来减少或消除。

110学年度第2学期学期成绩补考题库共3页

110学年度第2学期学期成绩补考题库共3页

1.下列现象,哪一个与化学反应无关?(A)干冰升华时产生白色烟雾B遇到食醋会变成紫色(C)镁带燃烧产生白色强光(D)暖暖包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热2.有关化学反应式的叙述,何者错误?(A)化学反应式表示实际发生的化学反应,不能凭空杜撰(B「→」表示化学反应的方向(C)催化剂写在「→」的上方(D)系数平衡是为了让反应前后的分子数相等3.祢豆子将铜箔燃烧后,发现质量增加,则下列叙述何者正确?(A)此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B)此反应若在封闭系统内进行才会遵守质量守恒定律C将燃烧前的铜箔质量与消耗的氧气质量相加,会等于燃烧后氧化铜的质量(D)此反应有新的原子产生4.某化学反应式为:2甲+乙→丙+丁。

于适当的条件下使其充分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相关资料如表所示。

关于此反应的叙述,下列何者正确?A(B)若甲欲完全反应,则乙需有(C)此化学反应式的系数比等于各物质的质量比(D) X=165.有关原子量的叙述何者错误?(A)原子量为原子之真实质量(B)原子量是各原子间质量的比值,并无单位(C)目前以12C做为比较标准(D)若镁的原子量为24,则1莫耳的镁为24克6.某化学反应式:2H2 + O2 → 2H2O,则下列叙述何者正确?(A)2莫耳氢分子与1莫耳氧分子可产生2莫耳水分子(B)2莫耳氢原子与1莫耳氧原子可产生2莫耳水分子(C)2克氢分子与1克氧分子可产生2克水分子(D)重量百分浓度2%的氢分子与重量百分浓度1%的氧分子可产生重量百分浓度2%的水分子7.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下列何者错误?(A)还原剂本身被氧化,氧化剂本身被还原(B)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必同时发生(C)对氧活性大的元素适合当还原剂(D)对氧活性大的元素容易被氧化,也容易被还原8.下列有关金属氧化的叙述,何者错误?(A)不同金属对氧的活性并不相同(B)一般金属氧化物溶于水,水溶液为碱性(C)所有金属燃烧时,皆会产生火焰,且焰色不同(D)钠、钾等活性大的金属燃烧时,无法用水及二氧化碳灭火9.下列有关非金属氧化的叙述,何者正确?(A)非金属氧化物溶于水,其水溶液可能为碱性或酸性(B)非金属燃烧时的焰色都一样(C)非金属氧化物皆很容易溶在水中(D)不同非金属对氧的活性并不相同10.许多金属制品的表面都会镀上一层薄薄的铝,避免金属氧化生锈,原因为何?(A)铝的活性比铁小(B)铝的氧化物有保护内部的作用(C)铝不会氧化(D)铝的密度比铁小11.胡萝卜素、维生素E是常见的食品添加物,能够减少食物被氧化的机会,其原因为何?(A)食品添加物容易失去氧(B)食品添加物容易与氧结合(C)食品添加物容易发生还原反应(D)食品添加物扮演氧化剂的角色12.氯气(Cl2)、臭氧(O3)和次氯酸钠(NaClO)常做为消毒杀菌之用,下列叙述何者错误?(A)氯气常用于自来水及游泳池的消毒(B)臭氧常用于空气的消毒(C)次氯酸钠常用于病房及环境的消毒(D)氯气及次氯酸钠是为还原剂,臭氧是为氧化剂13.天然食物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成分,这些成分可以与导致人体细胞氧化和衰老的物质发生作用,如茄红素和茶多酚等。

物化下册复习题答案

物化下册复习题答案

物化下册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只适用于理想气体B. 不适用于实际气体C. 适用于所有气体D. 只适用于高压气体答案:A2.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哪个选项描述了系统的内能变化?A. 系统对外做功B. 系统吸收热量C. 系统对外做功和吸收热量的总和D. 系统对外做功和放出热量的总和答案:C3. 在等温过程中,下列哪个物理量是恒定的?A. 体积B. 压力C. 温度D. 内能答案:D4.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哪个选项描述了熵变?A. 熵总是增加B. 熵总是减少C. 熵可以增加也可以减少D. 熵在孤立系统中总是不变答案:A5. 理想气体在绝热膨胀过程中,下列哪个物理量会增加?A. 温度B. 压力C. 体积D. 内能答案:C二、填空题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 \[PV = nRT\],其中P代表______,V代表______,n代表______,R代表______,T代表______。

答案:压力;体积;摩尔数;气体常数;温度2.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ΔU = Q + W\],其中ΔU代表______,Q代表______,W代表______。

答案:内能变化;系统吸收的热量;系统对外做的功3. 熵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焦耳每开尔文(J/K)4. 根据理想气体定律,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和体积成______关系。

答案:反比5. 在等压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变化可以通过公式 \[ΔU = nC_vΔT\] 计算,其中C_v代表______。

答案:摩尔定压热容三、计算题1. 理想气体从状态1(P1=2 atm,V1=3 L)等温膨胀到状态2(V2=6L),求状态2的压强P2。

答案:P2 = 1 atm2. 1摩尔理想气体在等压过程中从300 K加热到400 K,求内能变化ΔU。

答案:ΔU = 4.184 kJ3. 理想气体在绝热过程中,初始状态为(P1=1 atm,V1=2 L),最终状态为(V2=4 L),求最终状态的压强P2。

物理化学:物理化学2 参考试卷

物理化学:物理化学2 参考试卷

药学本科《物理化学》下学期参考试卷及答案一、单选题A 型题 每一题有5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在等温、等压的电池反应中,当反应达到平衡时,电池的电动势 。

A .等于零B .大于零C .等于E ΘD .随温度、压力的数值而变化E .不一定2.298.15K 时,实验测得苯巴比妥钠(NaP )、盐酸和氯化钠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分别为0.00735 S ·m 2·mol -1、0.04262 S ·m 2·mol -1和0.01265 S ·m 2·mol -1,则苯巴比妥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为 。

A .0.06262 S ·m 2·mol -1B .0.04792 S ·m 2·mol -1C .0.03732 S ·m 2·mol -1D .0.02626 S ·m 2·mol -1E .0.01313 S ·m 2·mol -13.当温度一定时,某电池反应的电池电动势温度系数大于零,由此可确定电池恒温可逆放电时是 。

A .吸热B .放热C .不吸热也不放热D .先吸热后放热E .无法确定4.正离子的迁移数与负离子的迁移数之和是 。

A .大于1B .等于1C .小于1D .等于0E .不一定是多少5.金属电极、气体电极、汞齐电极可归类为 。

A .第一类电极B .第二类电极C .第三类电极D .第四类电极E .以上答案均不正确6.电解CuSO 4水溶液时,当通过的电量为2F 时,在阴极上析出Cu 的量为 。

A .0.5mol B .1.0 molC .1.5molD .2.0 molE .2.5 mol7.在下列电池中,其电池电动势与氯离子活度()Cl α-无关的是 。

A .Zn(s) | ZnCl 2(aq) || KCI(aq) | AgCl(s) | Ag(s)(共12页) 一A·2· B .Zn(s) | ZnCl 2(aq) | C12(g) | PtC .Hg(l) | Hg 2C12(s) | KCl(aq) || AgNO 3(aq) | Ag(s)D .Ag(s) | AgC1(s) | KCl(aq) | C12(g) | PtE .A 和B8.在298K 时,电池Pb(Hg) (a 1) | Pb(NO 3)2 (aq) | Pb(Hg) (a 2) 中,若a 1> a 2,则其电动势E 。

物化补考试题及答案

物化补考试题及答案

. 选择题▲ 在密闭容器中,让NH 4Cl(s)分解达到平衡后,体系中的相数是: ( B )A 1B 2C 3D 4▲.在一刚性密闭容器内,某温度下,反应CaO 十CO 2(g)=CaCO 3已达平衡,如再投入 CaO 或CaCO 3,那么C02的浓度分别怎样变化?( A )A 减少,增加B 减少,不变C 不变,不变D 不变,增加▲.263K 的过冷水凝结成263K 的冰,则( A )A ΔS < 0B ΔS > 0C ΔS = 0D 无法确定▲. 实验测得浓度为0.200mol ·dm -3的HAc 溶液的电导率为0.07138S ·m -1,该溶液的摩尔电导率Λm (HAc)为 CA. 0.3569S ·m 2·mol -1B. 0.0003569S ·m 2·mol -1C. 356.9S ·m 2·mol -1D.0.01428S ·m 2·mol -1▲ 下列定义式中,表达正确的是( B )。

A. G=H +TSB. G=A +PVC. A=U +TS C. H=U —PV▲. 恒压下,无相变的单组分封闭系统的焓变随温度的增加而 A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变化不定▲.一单相体系, 如果有3种物质混合组成, 它们不发生化学反应, 则描述该系统状态的独立变量数应为 ( B )A 3个B 4个C 5个D 6个12K K ⋅▲.液体在毛细管中上升或下降的高度与 C 基本无关.A.温度B. 液体密度C. 大气压D. 重力加速度▲.1mol 的纯液体在正常沸点完全汽化时,该过程增大的量是 C 。

A.汽化热B. 蒸气压C. 熵D. 温度▲一恒压反应体系,若产物与反应物的∆C p >0,则此反应 D 。

A 吸热B 放热C 无热效应D 吸放热不能肯定▲. 理想液态混合物的通性是 ( A )A. ΔV混合=0 ΔH混合=0 ΔS混合>0 ΔG混合<0B. ΔV混合=0 ΔH混合=0 ΔS混合>0 ΔG混合=0C. ΔV混合> 0 ΔH混合> 0 ΔS混合>0 ΔG混合<0D. ΔV混合=0 ΔH混合=0 ΔS混合=0 ΔG混合=0▲. 下列反应2NO + O2 = 2NO2在227℃时,K C与K p的比值是( B)A. 82B. 41C. 20.5D. 1▲. 在农药中通常都要加入一定量的表面活性物质, 如烷基苯磺酸盐, 其主要目的是:( B )A 增加农药的杀虫药性B 提高农药对植物表面的润湿能力C 防止农药挥发D 消除药液的泡沫▲某实际气体反应,用逸度表示的平衡常数K 随下列哪些因素而变:( C)A 体系的总压力B 催化剂C 温度D 惰性气体的量▲. 石墨的燃烧热:( D )A 等于CO生成热B 等于CO2生成热C 等于金刚石燃烧热D 等于零▲.关于反应分子数的不正确说法是( B )A 反应分子数是个理论数值;B 反应分子数一定是正整数;C 反应分子数等于反应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和;D 现在只发现单分子反应、双分子反应、三分子反应▲..反应A + B → C + D 的速率方程为r = k[A][B] ,则反应: ( B )A 是二分子反应B 是二级反应但不一定是二分子反应C 不是二分子反应D 是对A 、B 各为一级的二分子反应▲.. 温度升高溶胶的稳定性( C )A. 增加B. 下降C. 不变D. 先增加后下降▲..下列各量称做偏摩尔量的是 ( C ) A. i j n ,V ,S i )n U (≠∂∂ B. i j n ,V ,T i )n p (≠∂∂ C. i j n ,p ,T i )n H (≠∂∂ D. i j n ,V ,S i )n S (≠∂∂ ▲. ΔH 是体系的什么 ( C )A. 反应热B. 吸收的热量C. 焓的变化D. 生成热▲.. 恒压下,无相变的单组分封闭系统的焓变随温度的增加而 A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变化不定▲..理想气体的真空自由膨胀,哪个函数不变?( D )A. ΔS=0B. V=0C. ΔG=0D. ΔH=0▲..离子淌度(u)的数值大小与下列因素中哪种因素无关( C )A 溶剂性质B 电势梯度C 温度D 溶液浓度▲. 定温下气相反应K p 有什么特点?( A )A. 恒为常数B. 恒等于K cC. 随压力而变D. 与体积有关▲. 固态的NH 4HS 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达到化学平衡,其组分数、独立组分数、相数及自由度分别是( C )A. 1,1,1,2B. 1,1,3,0C. 3,1,2,1D. 3,2,2,2▲.. 在物理化学实验中,常常需要测定研究体系的温度变化.由于热量传递的非线性和不可逆性,常需对体系温度变化的差值进行校正,物理化学实验中常用的温差校正法是 ( B )A .雷诺图法B .最小二乘法C .分光光度法D .表格法▲.. 下列反应 2NO + O 2 = 2NO 2 在227℃时,K C 与K p 的比值是( B )A. 82B. 41C. 20.5D. 1▲. 不能用环境恒温氧弹式热量计测定热效应的体系是: ( D )A .煤炭燃烧B .酸碱中和C .铝热反应D .汽油燃烧▲. 在一定速度下发生变化的孤立体系,其总熵的变化是 ( C )A. 不变B. 可能增大或减小C. 总是增大D. 总是减少▲接触角可确定固体某种性质,若亲液固体表面能被液体润湿,其相应的接触角是 ( C )A. 0=θB. 90>θC. 90<θD. θ为任意角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T ] ▲、对大多数体系来讲,温度升高,表面张力下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3 学年度第二学期《材料物理化学》期末补考试卷答案课程代码:0303010 试卷编号:1-A 命题日期:2012 年12 月20 日答题时限:120 分钟考试形式:闭卷笔试一、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你认为正确的在括号中填“√”,错的填“X”)1.偏摩尔量就是化学势。

(X)2.隔离系统的热力学能是守恒的。

(√)3.绝热过程Q=0,由于Q=ΔH,所以ΔH=0。

(X)4.朗缪尔吸附等温式只适用于单分子层吸附。

(√)5.单组分系统的相数最多为3。

(√)6.恒温下,稀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增大时,摩尔电导率增大。

(X)7.理想气体绝热过程功的计算式为W=nC v,m(T2-T1),此式无论绝热过程是否可逆均适用。

(√)8.反应C(s)+H2O(g)=CO(g)+H2(g),恒温下若增大体系的总压,反应正向进行。

(X)9.若一个过程是可逆过程,则该过程的每一步都是可逆过程。

(√)10.稀溶液的沸点一定高于纯溶剂的沸点。

(X)二、填空题(共20分,每小题2分)1. 在U 、H 、S 、G 四个热力学量中,系统发生恒温恒压可逆相变,不变的量是 G ,而绝热可逆过程中不变的量是 S 。

2. 理想气体经历一个循环过程,对环境作功100 J ,则循环过程的热Q 等于 100 J 。

3. 某反应在20o C 时的速率常数为0.01s -1,该反应的级数为 一级 ,20o C 时反应的半衰期为 69.31S 。

4. 理想液态混合物的ΔV = 0,ΔH = 0,ΔS > 0,ΔG < 0 (选填“>, <, =” ) 5.已知 E ΘCu 2+/Cu = 0.337V , E ΘCu +/Cu = 0.521V , 由此可求出E ΘCu 2+/Cu + = 0.153 V 。

6.在一抽空的容器中放有过量的NH 4HS (s )发生分解反应,NH 4HS (s )与其分解产物NH 3(g )和H 2S (g )成平衡,此平衡系统的相数P 、组分数C 、自由度数F 分别为: 2,1,1 。

7.在一定的T 、p 下,若物质A 在α相和β相中的化学势满足)A()A(βαμμ>,则A 在两相中的迁移方向是 α→β ;若A 在两相中达到平衡,则)A(αμ = )A(βμ(选填“>”,“<”,“=”)。

8. 1mol 理想气体绝热向真空膨胀,若其体积增加到原来的10倍,则熵变为: 19.14 J·K -1 。

9. 在300K 时,48.98dm 3的理想气体从100kPa 变到500kPa ,△G 为 7.88 kJ 。

10. 理想气体反抗恒外压绝热膨胀时, ∆U < 0 ,∆T < 0(选填“>”,“<”,“=”)三、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2分)1. 对理想气体,下列关系式不正确的是( A )。

A .0p U T ∂⎛⎫= ⎪∂⎝⎭ B. 0TH V ⎛⎫∂= ⎪∂⎝⎭ C .0T H p ⎛⎫∂= ⎪∂⎝⎭ D. 0TU V ∂⎛⎫= ⎪∂⎝⎭ 2. 高分散度固体表面吸附气体后,可使固体表面的吉布斯函数( A )。

A.减小B.增大C. 不改变D. 无法确定3.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可以看成是正负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之和,这一规律适用于( B )。

A .强电解质溶液 B. 无限稀释电解质溶液 C. 弱电解质溶液 D. 物质的量浓度为1的溶液4. 化学反应的级数是个宏观的概念,是实验的结果,其值( D )。

A. 只能是正整数B. 只能是整数C. 只能是正数D. 以上都不对 5. 0.1mol ·kg -1的LaCl 3溶液的离子强度I 为( B )。

A. 1.2 mol ·kg -1B. 0.6mol ·kg -1C. 0.3mol ·kg -1D. 0.2mol ·kg -16.对反应式(1) A + B = 2C 和 (2) (1/2)A + (1/2)B = C, 在相同条件下存在关系( B )。

A.(1)2(2),(1)(2)r m r m G G K K ΘΘΘΘ∆=∆=,B.{}2(1)2(2),(1)(2)r m r m G G K K ΘΘΘΘ∆=∆=C.{}2(1)(2),(1)(2)r m r m G G K K ΘΘΘΘ∆=∆=,D.(1)(2),(1)(2)r mr m G G K K ΘΘΘΘ∆=∆= 7.不论是电解池还是原电池,极化的结果都将使( C )。

A .阴、阳极电势同时增加 B. 阴、阳极电势同时减小 C .阳极电势变大,阴极电势变小 D. 阳极电势变小,阴极电势变大 8. 在298.15K 和100kPa 下水汽化为同温同压的水蒸气,则系统与环境的熵变( C )A. ΔS (系)< 0,ΔS (环)<0B. ΔS (系)< 0,ΔS (环)>0C. ΔS (系)>0,ΔS (环)<0D. ΔS (系)>0,ΔS (环)>0 9.理想气体绝热向真空自由膨胀过程中( D )A .W = 0,Q > 0,ΔU > 0,ΔH = 0 B. W = 0,Q =0, ΔU = 0,ΔH > 0 C .W< 0,Q > 0,ΔU = 0,ΔH = 0 D. W =0,Q = 0, ΔU = 0,ΔH = 010.在某一温度T 下,由纯液态的A 与B 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

已知**A B p p <,当气-液两相达到平衡时,气相组成B y 总是( B )液相组成B x 。

A . 小于 B. 大于 C .等于 D. 不能确定 11. 某体系经不可逆循环后,下列答案中不正确的是( A )A Q =0B △U =0C △H =0D △C P =012. 某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出发,分别经过恒温可逆压缩和绝热可逆压缩至同一体积,若环境所作的功的绝对值分别为W T 和W A ,问W T 和W A 的大小关系如何?( B )A .W T >W A B. W T <W A C .W T =W A D. 不能确定四、简答题(共10分,每小题5分)1. 写出应用S 、A 、G 三个状态函数作为过程方向的判据及其应用条件? 答:(1)绝热条件下,ΔS ≥0 >⎛⎫ ⎪⎝⎭不可逆= 可逆 (1分)或iso sys amb S S S 0 ∆=∆+∆≥ >⎛⎫ ⎪⎝⎭不可逆= 可逆(2)ΔG ≤0 <⎛⎫ ⎪⎝⎭自发= 平衡 (恒温,恒压,非体积功为0) (2分)(3)ΔA ≤0 <⎛⎫ ⎪⎝⎭自发= 平衡 (恒温,恒容,非体积功为0) (2分)说明:用微分式表示也正确。

2. 在一定温度压力下,为什么物理吸附是放热反应?答:由热力学看,吸附过程为一自发进行的过程,因此在一定温度、压力下,随着吸附的进行,系统△G < 0。

( 2分 )另一方面,气体分子吸附在固体表面上是气体分子由在三维空间运动转为二维空间上运动,分子的平动受到制约,从宏观上表现为熵减的过程,即△S < 0 。

( 1分 ) 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存在△G = △H + T △S ,因△G < 0,△S < 0 ,所以吸附焓(在恒压下为吸附热)必然是小于零,就是说物理吸附都是放热过程。

( 2分 )五、计算题(共34分)1.已知下列电池Pt|H 2(100kPa)|HBr (α±=1)|AgBr (s )| Ag (s )在25o C 时的电动势E =0.0713V ,电动势的温度系数p E T ∂⎛⎫ ⎪∂⎝⎭=-5.0×10-4V ·K -1。

(12分)求(1)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

(2分)(2)计算该电池反应在25o C 时的r m H ∆、r m S ∆、r m G ∆ (6分)(3)若上述电池的HBr 溶液的浓度b =2.0mol ·kg -1,在25o C 测得电池的电动势E =0.0815V ,求溶液中HBr 的活度HBr α。

(4分)解:(1)电极反应:阳极: 1/2H 2 (g,100kPa) = H + + e -阴极: AgBr + e- = Ag (s)+Br - (1分)电池反应: 1/2 H 2 (g,100kPa)+ AgBr = Ag (s)+HBr (α±=1) (1分)(2)转移电荷数 z = 1△r G m = -zFE = -1×96500C ·mol -1×10.0713V = -6880J ·mol -1 (2分)△r S m = zF(эE/эT)p = 1×96500C ·mol -1 ×(-5.0×10-4V ·K -1 )= -48.25J ·K -1·mol -1 (2分)△r H m =△r G m + T △r S m = -6880J ·mol -1 + 298.15K ×(-48.25J ·K -1 ·mol -1 ) =-21266J ·mol -1 (2分) (3)当α(HBr )=1时,E=E Ф根据能斯特方程1/22()E=E ln 0.0815(()/)RT HBr zF p H p αΘΘ-= (2分) 即 298.158.3150.0713ln ()0.081596500HBr α⨯-=得出α(HBr )=0.672 (2分)2.甲醇在337.65K 的饱和蒸气压p*=101.325kPa ,在此温度压力下,甲醇的摩尔蒸发焓△vap H m =35.32kJmol -1。

求在337.65K 、101.325kPa 下,2mol 气态甲醇全部凝结成液态甲醇时的Q 、W 、△U 、△H 、△S 、△A 和△G 。

(12分)解:甲醇在337.65K 的饱和蒸气压p*=101.325kPa ,在此温度压力下,气态甲醇凝结成液态甲醇为可逆相变。

n=2mol ,摩尔凝结焓为△H m =-△vap H m =-35.32kJmol -1。

△H=n*△H m =-2*35.32kJ=-70.64kJ (2分)可逆相变热为恒压热,即Q=△H=-2*35.32kJ=-70.64 kJ (1分)W = -P*(V l -Vg)≈-P*(-Vg)=P*(nRT/p)=nRT=2*8.315*337.65J = 5.618kJ (2分)△U = Q + W = (-70.64+5.618) kJ = -65.02 kJ (2分)可逆相变△S = △H/T = {-70.64/337.65} kJ ·K -1 = -0.2091 kJ ·K -1 (2分) △A = △U- T*△S = △U - △H = -65.02 kJ-(-70.64kJ) = 5.62KJ (2分) 可逆相变,由吉布斯判据△G = 0 (1分)说明:若z =2,则四个函数的变化值为z =1时的2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