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物素描_教案

合集下载

静物素描教案带图

静物素描教案带图

静物素描教案带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素描基础教程》第四章“静物素描”,详细内容主要围绕静物的结构、光影、质感表现等三个方面进行讲解和练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静物素描的基本技巧,能够准确地表现物体的结构、光影和质感。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静物素描,体验绘画的乐趣,提高对美术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地表现静物的光影关系和质感。

2. 教学重点:掌握静物的结构、光影、质感表现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静物模型、画架、画板、画纸、铅笔、橡皮、画笔、颜料等。

2. 学具:画纸、铅笔、橡皮、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展示静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静物的结构、光影和质感。

2. 理论讲解(10分钟)(1)讲解静物素描的基本技巧,包括结构、光影、质感表现。

(2)通过图例分析,讲解如何运用线条、明暗、色彩等表现静物的特点。

3.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一幅静物素描作品,分析其结构、光影和质感表现。

(2)现场示范,逐步解析创作过程。

4. 随堂练习(30分钟)(1)学生根据静物模型进行素描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展示与评价(10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评价作品,给予肯定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静物素描技巧2. 板书内容:(1)结构表现:线条、形状、比例(2)光影表现:明暗、投影、反光(3)质感表现:粗糙、光滑、透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静物为对象,完成一幅素描作品。

2. 答案要求:(1)准确表现静物的结构、光影和质感。

(2)线条流畅,明暗关系明确。

(3)作品具有个人风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2)针对学生的作业,分析优点和不足,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课后尝试不同类型的静物素描,提高绘画水平。

素描静物教案

素描静物教案

素描静物教案素描静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会观察并捕捉静物的形态、线条和纹理等元素;2. 学习使用铅笔进行素描练习;3. 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观察静物并用铅笔进行素描;2. 教学难点:捕捉静物形态的变化和纹理的细节。

三、教学准备:1. 静物(如水果、花朵等);2. 铅笔;3. 画纸;4. 水彩笔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欣赏一些著名的静物素描作品,让学生了解素描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2. 引入(10分钟):介绍素描的基本知识,如线条的运用、质感的表现等。

3. 实践操作(30分钟):(1) 学生选择一个静物,并用铅笔轻轻地进行初步的草图。

(2) 观察静物,捕捉形态、线条和纹理等元素,用铅笔进行素描练习。

(可先从简单的形状开始练习,逐渐增加难度)(3)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在素描的基础上进行涂抹、刻画,使画面更加生动。

4. 展示与讨论(10分钟):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张贴在黑板上,全班一起欣赏并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5. 结束(5分钟):总结当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多进行素描练习,并指导学生配合使用水彩笔墨等其它工具进行更加丰富多彩的创作。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素描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了素描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同时,通过实践操作的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素描练习,培养了他们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

学生的作品展示和讨论环节,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实践,让学生对素描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培养了他们对美的独特感知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素描静物教案》

《素描静物教案》

《素描静物教案》word版教案章节:一、素描静物的基本概念与技巧二、观察与构图三、线条与形状四、明暗与质感五、静物作品的创作与评价一、素描静物的基本概念与技巧1.1 了解素描静物的定义与意义1.2 熟悉素描静物的基本工具与材料1.3 掌握素描静物的基本技巧与方法1.4 练习绘制简单的静物图形二、观察与构图2.1 学习观察静物的方法与技巧2.2 理解构图的原则与要素2.3 练习构图与修改构图2.4 创作一幅静物构图作品三、线条与形状3.1 学习线条的种类与用法3.2 理解形状的定义与特征3.3 练习绘制不同线条与形状3.4 创作一幅线条与形状作品四、明暗与质感4.1 学习明暗的基本概念与技巧4.2 理解质感的表现方法与要点4.3 练习绘制明暗与质感4.4 创作一幅明暗与质感作品五、静物作品的创作与评价5.1 学习创作静物作品的方法与步骤5.2 理解评价静物作品的标准与方法5.3 练习创作一幅静物作品5.4 评价与修改自己的作品六、素描静物的光影处理6.1 理解光影在素描静物中的重要作用6.2 学习光影的基本表现技巧6.3 练习绘制光影效果6.4 创作一幅光影处理的作品七、素描静物的空间表现7.1 了解空间表现的概念和意义7.2 掌握空间表现的基本技巧7.3 练习绘制空间感7.4 创作一幅空间表现的作品八、素描静物的细节描绘8.1 学习细节描绘的重要性和方法8.2 理解不同材质细节的表现技巧8.3 练习进行细节描绘8.4 创作一幅细节描绘的作品九、素描静物的透视原理9.1 掌握透视的基本概念9.2 学习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和三点透视的绘制方法9.3 练习应用透视原理绘制静物9.4 创作一幅应用透视原理的作品十、素描静物的艺术表现力10.1 理解艺术表现力的概念和意义10.2 学习提升艺术表现力的技巧和方法10.3 练习进行艺术表现力的创作10.4 创作一幅具有艺术表现力的静物作品这是《素描静物教案》的后五个章节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素描静物教案》

《素描静物教案》

《素描静物教案》word版教案章节:一、素描静物的基本概念与要素教学目标:1. 了解素描静物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掌握素描静物的基本要素,包括线条、形状、比例、质感等。

教学内容:1. 素描静物的定义与意义:通过实物写生,培养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2. 素描静物的基本要素:a) 线条:描绘物体的轮廓、纹理和明暗。

b) 形状:物体的外部轮廓和内部空间。

c) 比例:物体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d) 质感:物体表面的光滑、粗糙、透明等特性。

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素描静物的作品,引导学生思考素描静物的意义和价值。

2. 讲解:详细讲解素描静物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3. 示范:教师现场演示素描静物的基本技巧。

4. 练习:学生进行素描静物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学生展示作品,教师点评并总结课程内容。

教案章节:二、素描静物的观察与表现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2. 掌握素描静物的观察方法和使用技巧。

教学内容:1. 素描静物的观察方法:a) 整体观察:关注物体的整体形态、比例和质感。

b) 局部观察:关注物体的细节特征。

c) 比较观察:对比不同物体的形态、比例和质感。

2. 素描静物的表现技巧:a) 线条的表现:粗细、浓淡、曲直等。

b) 形状的表现:圆、方、尖等。

c) 质感的表现:光滑、粗糙、透明等。

教学步骤:1. 复习: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观察和表现的关系。

2. 讲解:讲解素描静物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技巧。

3. 示范:教师现场演示素描静物的观察和表现过程。

4. 练习:学生进行素描静物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学生展示作品,教师点评并总结课程内容。

教案章节:三、素描静物的线条运用教学目标:1. 掌握线条在素描静物中的运用技巧。

2. 培养学生的线条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线条的种类: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

2. 线条的运用技巧:a) 轮廓线:描绘物体的外部轮廓。

b) 结构线:描绘物体的内部结构和纹理。

《素描静物教案》

《素描静物教案》

《素描静物教案》word版教案章节:一、素描静物的基本概念与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素描静物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对静物线条、形状、比例、明暗等基本元素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教学内容:1. 素描静物的定义与分类。

2. 素描静物的基础技巧:线条、形状、比例、明暗等。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静物图片,引发学生对素描静物的兴趣。

2. 讲解:讲解素描静物的定义与分类,以及线条、形状、比例、明暗等基本元素在素描静物中的运用。

3.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素描静物的技巧,并讲解示范过程中的关键要点。

4.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静物图片进行素描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素描作品和对素描静物概念的理解程度进行评价。

教案章节:二、素描静物的观察与表现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静物细节的观察能力。

2. 培养学生对静物的表现能力,如质感、空间感等。

教学内容:1. 素描静物的观察方法:整体观察、局部观察、比较观察等。

2. 素描静物的表现技巧:质感、空间感、透视等。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静物图片,引发学生对素描静物的兴趣。

2. 讲解:讲解素描静物的观察方法,如整体观察、局部观察、比较观察等,并讲解质感、空间感、透视等表现技巧。

3.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素描静物的观察与表现技巧,并讲解示范过程中的关键要点。

4.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静物图片进行素描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素描作品和对静物观察与表现的理解程度进行评价。

教案章节:三、素描静物的线条与形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线条的种类和运用。

2. 培养学生对静物形状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教学内容:1. 线条的种类:直线、曲线、粗细线等。

2. 线条的运用:勾勒轮廓、表现质感、空间感等。

3. 静物形状的感知与表现:圆形、方形、不规则形状等。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静物图片,引发学生对素描静物的兴趣。

《素描静物教案》

《素描静物教案》

《素描静物教案》word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素描静物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素描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二、教学内容:1. 素描静物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 素描静物的观察方法和步骤。

3. 素描静物的线条运用和质感表现。

4. 素描静物的光影处理和空间表现。

5. 素描静物的创作实践和评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素描静物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2. 教学难点:线条运用、质感表现、光影处理和空间表现。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素描静物的基本概念、技巧和表现方法。

2. 示范法:演示素描静物的步骤和技巧。

3. 练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练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 评价法: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素描静物的教材、示范作品、评价标准。

2. 学生准备:素描纸、铅笔、橡皮、画笔、调色板等绘画工具。

教案示例:第一节:素描静物的基本概念和术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素描静物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 培养学生对素描静物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1. 素描静物的定义和特点。

2. 素描静物的分类和题材。

3. 素描静物的基本术语和概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素描静物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 教学难点:素描静物的分类和题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素描静物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 图片展示法:展示不同类型的素描静物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素描静物的教材、图片、幻灯片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橡皮等学习工具。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一些素描静物的作品,激发学生对素描静物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素描静物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素描静物的重要性。

3. 教学内容:讲解素描静物的分类和题材,介绍不同类型的素描静物作品。

静物素描教案

静物素描教案

静物素描教案
静物素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静物素描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通过绘画实践,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观察力;
3. 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能;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艺术鉴赏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静物素描的实物(可以是水果、花朵、餐具等);
2. 画纸、铅笔、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三、教学过程:
1. 入门知识讲解(10分钟):
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向学生介绍静物素描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如光影对比、构图、明暗处理等。

2. 观察实物(10分钟):
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静物实物,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物的特征和细节,了解实物的形态、色彩和质感。

3. 素描练习(20分钟):
学生选择一个实物,进行简单的素描练习。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基本的构图和线条示范,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捕捉实物的轮廓和形态。

4. 进一步实践(30分钟):
学生选择一个较复杂的实物,进行更细致的素描实践。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具体的技巧指导,如如何表现光影、如何处理细节等。

5. 作品展示和评价(10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评和教师点评。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四、教学反思:
静物素描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细致入微的技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增加对实物的观察和表现能力,同时培养了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新思维。

作为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素描教案万能模板范文

小学素描教案万能模板范文

一、课题:《静物素描》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素描的基本概念、工具和材料。

2. 培养学生对线条、明暗、空间等素描要素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素描的基本技法,能运用线条、明暗、空间等要素表现静物。

2. 教学难点:在表现静物时,如何运用明暗关系,使画面更具立体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素描教材、范画、素描工具(铅笔、橡皮、画纸等)。

2. 学生准备:素描工具(铅笔、橡皮、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一幅素描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提出问题:“这幅画是如何表现物体的?使用了哪些技法?”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幅画运用了线条、明暗、空间等素描要素,使画面更具立体感。

”(二)讲授新课1. 教师讲解素描的基本概念、工具和材料,让学生了解素描的基本知识。

2. 教师示范素描的基本技法,如线条的运用、明暗的处理、空间的营造等。

3. 学生跟随教师示范,尝试运用所学技法进行素描练习。

(三)课堂练习1. 教师布置练习任务:选择一个静物进行素描练习,要求运用线条、明暗、空间等要素表现物体。

2.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素描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完成作品后,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相互欣赏。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素描的基本要素。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选择一个生活场景,进行素描练习。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授、示范、练习、展示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素描的基本知识,掌握了素描的基本技法。

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积极参与,作品表现出了较好的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描教案——静物素描(第一节)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观察实物,激发学生的绘画热情。

2、通过对第一阶段素描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运用实践加以理解,掌握。

3、学会静物写生——单个陶器或瓷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复习旧的素描知识,并应用于素描静物写生中
难点:石膏像写生到静物写生的衔接过渡
三、导入
1、复习旧知识
提问:同学们,上一个阶段我们学习了有关素描的基本知识,你们从中掌握了有关素描的那些知识?
2、师生讨论。

四、新授
1、观察静物与石膏的区别。

静物的固有色丰富多样,比石膏更难把握。

2、静物素描基本作画步骤
观察——构图——起大形——比例关系——体面结构分析——铺大调子
——细部刻画——整体调整
(一)观察思考:这是许多同学都忽略的一个步骤。

在落笔之前,首先要想好将怎样画这幅画,用什么手法?重点表现什么?目的是什么?用什么工具材料?画多长时间等等。

+ (二)构图:包括选择角度,画那一部分,横竖比例及大小怎样安排等。

+介绍画面静物与衬布的关系。

(三)起大形:在画纸上用简练的线条勾出静物(罐子)的形象。

(四)定大的比例关系、分析体面结构、铺大调子:分出受光和背光,表现出大致的体感。

+
(五)深入刻画:是塑造形体最主要的部分。

按照预想尽可能的把物体表现出来。

(六)整体调整:这是收尾工作,用整体的眼光和最初时的新鲜感,全面地审视画面,做全面调整。

从表现手法上分,可以分为光影(全因素)素描、结构(分析)素描。

光影(全因素)素描:用明暗调子来表达被画物体,比较接近客观事实,可表现的内容较丰富。

结构(分析)素描:主要采用线来表现物体的结构关系,偶尔使用简单的调子来表现体积及空间。

3、写生静物——单个陶器或瓷器静物
①观察范作,说说茶壶的作画步骤。

(同学讨论、并发言)
②教师示范:教师示范写生静物基本步骤,学生观察提问
③学生作业:按照作画步骤,完成一张单个陶瓷器静物的素描作
品。

④讲评学生作品:学生将自己的作业放在一起,互相评价。

然后教师统一讲评。

4、课外作业:画一张不同形状的陶器或瓷器素描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