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须知:干部身份与工人身份有什么区别
怎样认定干部身份

怎样认定干部身份关于认定干部身份,收集整理了一些信息:1、国家统一招收并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执行一年见习期考核合格办理转正定级手续后也具备干部身份。
具体包括:(1)统招的中专如按干部分配就是干部;(2)统招的大专生及本科生毕业后派遣和转正了就是干部;(3)非统招类的五大毕业生,以前曾有录用制干部,可以长期保留干部身份。
(4)非统招类的大专及本科毕业生,以前和现在都可以为聘用制干部,但前提在还在用聘期。
最简单判定的办法:1)工作或者挂靠人才中心满一年,做了转正(干)定级转为正式国家干部编制有完整干部档案;2)干部档案要求有证明为正式干部的派遣证/报到证、转正定级表及干部履历表。
特殊案例:对于毕业已经10多年,之前如果没有出过派遣证,可由学校出具当时的招生花名册(章要齐)以作证明。
2、通过人事组织部门办理吸收、录用干部手续后具备干部身份。
3、军队转业干部。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政策规定》:军队干部转业到地方工作,是国家和军队的一项重要制度。
国家对军队转业干部实行计划分配和自主择业相结合的方式安置。
计划分配的军队转业干部由党委、政府负责安排工作和职务;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由政府协助就业、发给退役金。
几种放弃干部身份的情况:1)买断工龄;2)弃档(包括自己拿档案);3)档案内不能有除名、辞退、处分、擅自离职等更多关于干部身份:[一]什么是干部身份?干部身份是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事管理的制度,一直沿用到今天。
现在大部分的单位都在弱化这一概念。
但在一些情况下还有用。
比如报考公务员,一些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招聘、录取。
如果没有干部身份就会有一系列的麻烦,甚至可能无法到该单位工作。
还有一些职称的认定、评定,工龄的审核等也和此有关。
在中国社会体系中,公民分三中身份:农民、工人、干部。
农民归农业部管理,工人归劳动局管理,而干部归人事局管理。
大学生属于国家培养的专业人才,属于国家干部身份。
很多农村来的朋友家里都希望孩子通过念大学而改变祖辈农民的身份,而很多人却从毕业后就莫名其妙的丢了自己的干部身份。
关于三方协议干部身份和派遣证

三方协议、干部身份、派遣证亲,咱们要毕业了,有木有!毕业的时候注意三个东西哦:干部身份、三方协议、派遣证。
大家都在讨论说大四时人生最重要的一年,因为涉及到找工作,找工作就涉及到男生入行的事情,这个灰常重要自不言而喻,会有家长老师还有自己拿主意,也不会忽略和不用心。
但是往往此时我们会忽略一些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有极为简单来做的一些事情,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三方协议、报到证(派遣证)、干部身份。
先说说三方协议,说到三方协议,那么必需要说的就是派遣证与干部身份。
三方协议是国家统计大学生就业率的一个根据,同时也是国家派遣证发放的一个证明。
我们只有签署了三方协议,拿回学校,学校才会在咱们毕业后将派遣证发给你,然后拿着派遣证到我们工作的单位报道,以此开始计算工龄,同时拥有了干部身份。
所以学校收三方的时候不可以有抵触心理哦,有人觉得不交三方可以随时毁约,还可以谎称挂失。
先不说谎称三方丢了被学校发现了会毕不了业,有人实在不好毁约也会走这一步,但是学校开始统计了一般到毕业前夕了,一定要配合,要不就会影响你拿到派遣证和报到证。
后面的事儿要是想补弄就麻烦了。
派遣证(报到证):派遣证一式两份,一份是派遣证,另一部分是报到证。
派遣证在你毕业后将放入你的档案,由国家直接打到你的单位(档案属国家机密,不允许个人持有。
如果你的用人单位拥有档案保存资格那么你的档案就放在单位,如果没有,那单位会掏钱将你的档案放在人才市场类的档案保存处。
如果过你没工作,那你的档案就直接打回原籍)。
而报到证则交由你手自行保管,并应随后交给管你档案的地方。
在这里必须要重点说的是,很多人在毕业后没多久就把报到证丢了,而当若干年后单位希望将你提干要求出示报到证时,很多就没有了,而只能再跑回某地去重新开证明,这个麻烦你自己想,还要工作,还要往外跑,还要找关系送礼。
还是尽量好好保管。
干部身份:在中国社会体系中,公民分三中身份:农民、工人、干部。
农民归农业部管理,工人归劳动局管理,而干部归人事局管理。
关于《就业协议书》、《报到证》(派遣证)、干部身份

关于《就业协议书》、《报到证》(派遣证)、干部身份应届毕业生的户口,档案到底有多大的用处?要回去拿毕业证报到证(派遣证)的同学一定要看看啦!希望你们能保存下来留好。
大学毕业后的一年最为关键,这一年是对其人生的基本规划最为重要的一年,原因涉及三项:就业协议书》、《报到证》(派遣证)、国家干部身份。
近年来,在紧张的就业过程中,很多高校毕业生在刚刚毕业的一两年内,就丢了自己的国家干部身份、人事档案、户口。
这里先说说干部身份对于毕业生而言,有些什么样的作用,在我国,无论各行各业都会有职称评定,而且相信任何单位都希望有那些有职称的人来工作,而且,就算你工作的单位没有职称评定一说,那想你如果是高级工程师你拿的钱也绝对比别人多。
而什么人能评定职称呢?有干部身份的人。
所以从此看出,就算你不当官,你只挣钱,那干部身份对你来说还是有用的。
在这里,我想简单的说一说我目前所知道的关于这方面的一些问题,相信肯定有很多不全面的地方,但至少相信可以帮助到高校毕业生。
(一)为什么毕业前要签《就业协议书》呢?很多毕业生朋友,都认为《就业协议书》签订,就是为了学校方便统计就业率的。
但其实最重要的一个作用是学校办理该毕业生报到、接转行政、档案转出、户口关系的依据。
(二)如果说到就业协议,那么必需提到的就是《报到证》与国家干部身份。
就业协议作为国家统计大学生就业率的一个根据,同时也是学校报到证发放的一个证明。
只有毕业生签署了就业协议,拿回学校,学校才会在该毕业生毕业后将报到证发给你,而你拿着报到证到你工作的单位报道,就此开始计算工龄,而你也就拥有了干部身份。
(三)《报到证》:《报到证》分上下两联(内容相同),上联(蓝色)由校就业指导中心寄发给毕业生,下联(白色)则放入学生档案内(人事档案属国家机密,不允许个人持有。
如果你的用人单位拥有档案管理资格那么你的档案就放在单位;如果没有,那你的档案放在人才市场类的档案保存处。
若你没签就业协议书,那你的档案就直接打回原籍)。
干部身份

干部身份干部身份是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事管理的制度,一直沿用到今天。
仅在一些情况下还有用。
比如报考公务员,一些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招聘、录取。
还有一些职称的认定、评定,工龄的审核等也和此有关。
简介干部身份是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事管理的制度,一直沿用到今天。
现在大部分的单位都在弱化这一概念。
但在一些情况下还有用。
比如报考公务员,一些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招聘、录取。
如果没有干部身份就会有一系列的麻烦,甚至可能无法到该单位工作。
还有一些职称的认定、评定,工龄的审核等也和此有关。
在目前的中国社会体系中,正常从业人员分三种身份:农民、工人、干部。
农民归农业部管理,工人归劳动局管理,而干部归人事局管理。
大学生属于国家培养的专业人才,属于国家干部身份。
通过向劳动部门申请办理招工(就业)手续后具备工人身份,通过人事组织部门办理吸收、录用干部手续后具备干部身份,国家统一招收并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执行一年见习期考核合格办理转正定级手续后也具备干部身份。
我国不同部门具备不同的行政职能,其中干部管理等方面由人事组织部门负责,工人管理及社会劳动保障等方面由劳动部门负责。
目前身份仍是影响我国人才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具备明确身份的人员还不能随意流动。
干部身份靠什么来?靠三方协议,靠派遣证。
派遣证就是你大学生干部身份的证明,假如某天你被提干时,这个就是你可以被提干的证明,因为你是干部身份。
否则你就不能被提,因为你是工人。
来源1,国家计划内大中专毕业生(以派遣证为标志,包括计划内统招、定向、自费、委培)2,2001年以前经地市级政府人事部门批准录用为国家干部的人员(以<录用干部审批表>为标志.3,军队转业干部(以军队任职\转干材料以及<军队转业干部审批表>为标志) 4,解放前参加革命的担任干部职务的人员.(以相关档案材料为标志).5,解放初自然形成的干部(以任职材料为标志)6,经公务员考试录用为公务员的原不具备干部身份的人员(以<公务员录用审批表>为标志.7,被转为公办的原民办教师(以民办转公办审批表为标志)8,70年代末经地方革命委员会批准招录的教师(以教师录用审批表为标志)凡是没有经过以上程序,那么你就不具有干部身份,你即便是自学取得博士学位也是个工人身份!作用1、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进入事业单位的基本条件。
干部身份有什么用?如何确认自己是否干部身份 ?

干部身份有什么用?如何确认自己是否干部身份?
许多人一毕业就忙于工作了,觉得自己又不去政府部门当干部就不去理会干部身份有什么用?直到需要时才知道干部身份的重要性,其实,只要国家的户籍制度不取消,干部身份永远都有用,主要用途如下:
1、加入公务员的队伍。
2、进行国企业、事业单位,评定职称。
确认干部身份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从刚毕业开始追溯):
1、统招大中专毕业生如按干部分配就是干部身份(现在没分配了,一毕业就是干部身份)。
2、统招的大中专生及本科生毕业后有派遣证和做了转正手续就是干部身份(每个毕业生都有,不论有没有办理;想保留干部身份最好还是办理,以便日后查询。
在个人档案里会有一张派遣证,即就业报到证,以证明是干部身份)。
3、非统招类的五大(职大、夜大、电大、成教、自考)毕业生,若为录用制干部,可长期保留干部身份。
4、所有以上干部情况,档案内不能有除名、辞退、买断工龄、内退、违法犯罪等记录,否则不再保留干部身份。
补充一则真实的故事:
一师兄刚毕业时,看到工作证上写着干部,得瑟了一下。
结果发现所里都是干部,失望至极。
大学生干部身份户口档案

千万别丢了自己的干部身份最近我在百度知道上看到很多大学生找干部身份的帖子。
自己多年在政府的部门工作有过一些经验,这里告知家长们一些常识,希望对朋友们有帮助。
大学毕业后的第一年最为关键,这一年是对其人生的基本规划最为重要的一年。
原因涉及三项:《就业协议书》、《报到证》(派遣证)、国家干部身份。
近年来,在紧张的就业过程中,很多高校毕业生在刚刚毕业的一两年内,就丢了自己的国家干部身份、人事档案、户口。
这里先说说干部身份对于毕业生而言,有些什么样的作用,在我国,无论各行各业都会有职称评定,而且相信任何单位都希望有那些有职称的人来工作,而且,就算你工作的单位没有职称评定一说,那想你如果是高级工程师,你拿的钱也绝对比别人多。
而什么人能评定职称呢?有干部身份的人。
所以从此看出,就算你不当官,你只挣钱,那干部身份对你来说还是有用的。
在这里,我想简单的说一说我目前所知道的关于这方面的一些问题,相信肯定有很多不全面的地方,但至少相信可以帮助到高校毕业生。
(一)为什么毕业前要签《就业协议书》呢?很多毕业生朋友,都认为《就业协议书》签订,就是为了学校方便统计就业率的。
但其实最重要的一个作用是学校办理该毕业生报到、接转行政、档案转出、户口关系的依据。
(二)如果说到就业协议,那么必需提到的就是《报到证》与国家干部身份。
就业协议作为国家统计大学生就业率的一个根据,同时也是学校报到证发放的一个证明。
只有毕业生签署了就业协议,拿回学校,学校才会在该毕业生毕业后将报到证发给你,而你拿着报到证到你工作的单位报道,就此开始计算工龄,而你也就拥有了干部身份。
(三)《报到证》:《报到证》分上下两联(内容相同),上联(蓝色)由校就业指导中心寄发给毕业生,下联(白色)则放入学生档案内(人事档案属国家机密,不允许个人持有。
如果你的用人单位拥有档案管理资格那么你的档案就放在单位;如果没有,那你的档案放在人才市场类的档案保存处。
若你没签就业协议书,那你的档案就直接打回原籍)。
应届毕业生的“干部身份”

应届毕业生的“干部身份”单位聘请不问“出身” 毕业生“干部身份”边缘化一毕业工作就能当干部,吃皇粮、享受好待遇、优先有晋升机会……这在十几年二十年前,曾是人们舍命想考进大学的理由之一。
事实上专门多大学毕业生们不明白:即便是现在,拿到大学本科文凭和毕业报到证,同样意味着能获得干部身份,只只是,那个身份不仅不再像从前那样能带来就业、待遇和晋升方面的实惠,甚至还成为阻碍毕业生自主就业的“绊脚石”。
在今年10月底召开的第十七届全国副省级都市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席会议上,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证部相关负责人就提出,“干部身份制度”阻碍了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造成了就业不平等,与市场化就业体制不相适应,建议予以取消。
有人说,这一建议假如实施,意味着大学生“天之骄子”时代真正的终止,大学教育也应尽快走下精英教育的“神坛”,尽快转变为通识教育。
两代大学生,命运各不同———20多年前,烟厂女工通过高考变文职干部刚工作工资高过老同志1977年10月,得知复原高考的消息后,在青岛卷烟厂里,年仅18岁的小小姐聂岩兴奋得一宿没有睡着觉,因为她明白,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的时刻来了。
第二年夏天,聂岩如愿被曲阜师范大学艺术系录用,而当年整个青岛市考入大学的艺术生不足10人。
消息传开后,聂岩一下子成了周围邻居仰慕和佩服的对象,“成了吃皇粮的人了”,“一下成了国家干部了”,当时的聂岩兴奋得哭了一场。
因为是本科毕业生,国家包分配,刚参加工作的聂岩不仅户口、档案转移等情况没操一点心,而且一毕业就拥有了“干部身份”,级别比多数同事高出许多。
“当时差不多上按级别拿工资,我是干部,专门多四五十岁的老同志工资都比我低。
”聂岩刚参加工作时每月工资能拿到54.5元,而大部分同事差不多上40元左右,当时整个文化馆只有3个人比她拿得多,其中一位确实是馆长。
“头一次拿到这么多钱都不明白如何花了,第一个月的时候一下买了三件毛衣。
”谈到这些,聂岩不行意思地笑了笑。
不仅待遇好,领导们对聂岩本人也专门重视,派给她的工作任务也专门多专门重要:招收学生、培训演员、上台主持、表演、指挥、组织文化活动……“刚工作的时候,文化馆要招收40名学生,让我来负责教学,家长们一听有了正规本科大学生当老师,报名专门积极,贴出招生启事的第一天学生就报满了。
企业职工中的干部身份和工人身份在退休时退休金的待遇相同吗

企业职工中的干部身份和工人身份在退休时退休金的待遇相同吗卡宝宝金融搜索平台9小时前133赞踩您好,我是卡宝宝网的小编。
从退休年龄上看:对于男职工而言,退休年龄都是60岁,所以没有区别;而对于女职工而言,女干部的退休年龄为55岁,女员工的退休年龄为50岁,女干部要多缴纳5年社保,养老金比女员工多也无可厚非。
从社保缴纳基数上来看:社保缴费基数是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为缴纳基数,比如社会平均工资是1000元,缴纳的基数可以是600元--3000元。
干部的工资高,缴纳基数也高,因此退休后领取到的养老金自然也高。
以小编的舅舅为例,他的税前工资应为7000多元,但因为五险一金的缴纳基数高,所以到手后只有4000多元,几乎少了一半。
而工人的缴纳基数普遍偏低,所以养老金自然也就领不到多少。
以小编本人为例,税前工资5000元,到手工资4400元左右,和我舅舅差不多,你们自己感受一下……5评论树下酒仙02-17 10:061638赞踩国有企业干部(人事局存档任命)与工人身份(劳动‘’职保‘’存档)退休时有区别。
按现有职工干部纳入职工社保体系,区别在职务职称及其它补贴上;例如:我原单位国有企业,原厂长退休(男士60周岁);企业编,以前部队转业干部;(经济师)他的退休工资是:基础工资(企干工资级别)+工龄工资+个人社保账户金额%+地方补贴(部队补贴一千余元/月,享受国家对部队干部有关政策,职务职称补贴)企业退休工资合计:四千多元。
如果是企业职工,同年,同缴费金额退休工资是2800余元/月。
当然了,原院校毕业或企业考干(人事局存档)工资区别在职称补贴上,和基础工资上。
执行企业干部工资级别)一般在同等基础上,比职工多三四百元/月;应该在3200元以上/月。
全国各地基础工资和缴费基础,地方补贴不一样;以上我只说一个大概区分,不能一概而论。
具体有关政策,应以当地“社保”有关规定执行或咨询一下。
641评论南京北京10270594602-17 13:33988赞踩理论上中专以上毕业都是干部身份,企业干部和工人退休时基本一样,我单位女干部为了50岁退休(女干部55岁退休,女工人50岁退休)特意到人社局放弃干部身份,现在没有人事局、劳动局之分,都统称为人社局,现在退休差别一是企业,二是公务员和事业,事业的工人(看大门的)也比企业干部退休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4-2
毕业生须知:
干部身份与工人身份有什么区别?
最佳答案
大学生就业——毕业生干部身份问题
要说大学生的干部身份,也许很多人会窃笑,现在还有干部身份这个东东?还有什么用处吗?你还别说,干部身份还真存在,而且在某种场合他还要发挥重要作用。
干部身份的问题是大学生毕业生特别容易忽视的问题。
1、大学生毕业生在离校时如确定工作单位,就会与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学校会按就业协议发报到证,并将档案转至人才管理机构(档案问题后面再将),从报到证派发之日起一年内为大学生的见习期(不同于单位的实习期或试用期),见习期必须满一年,见习期满,有档案管理机构出具转正定级表,由工作单位对一年表现进行评定,合格则转正,也就意味着干部身份的确立。
如果不满一年就换单位,并进行了改派,那么见习期就必须重新开始计算(从新派遣证颁发之日开始起)。
2、干部身份目前在企业中不是特别明显,但是在事业单位、国家机关中的差异非常明显,工资待遇不同,退休年龄不同,升职空间不同(如没有干部身份基本不可能单位领导职务)。
在我国目前行政管理体制下,通过人事组织部门办理吸收、录用干部手续后具备干部身份,国家统一招收并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执行一年
见习期考核合格办理转正定级手续后也具备干部身份。
干部身份是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进入事业单位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单位之间,城市之间人才流动的必备条件之一。
国家计划内统招的大中专毕业生都带有干部身份,如果两年择业期内没有办理相关手续,指标自动作废。
3、其实即使在企业工作,也会有差异的,这个差异不是体现在当下,而是体现在你需要从社保机构领取退休金的时候,
郑重提醒:不要小看干部身份
从长远看,也许你将来需要考公务员进入事业单位、国家机关或者进行异地调动,都需要干部身份为前提。
没有干部身份是而无法调入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城市的。
如你以后想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发展(现在户口不在这些地方,一定要注意自身干部身份的问题,其是否具备干部身份,将直接影响到其能否落户到当地。
现在社会上普遍忽视身份问题,认为只要能创造业绩就可以了。
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种观点往往会害了毕业生。
因为目前,进入事业单位、户口迁入北京、上海等大中型城市都需采用干部调动的方式才能实现,因此身份的地位仍很重要。
而且不是每个毕业生都能获得干部身份的,必须是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在工作满一年即见习期满一年时,通过办理转正定级手续之后,才可获得干部身份。
所以要珍惜自己的干部身份。
一个比较,大家可以看看(转载的)
1、政治待遇不同,干部获得的国家社会以及国际信息要比群众多,干部级别越高所获得的社会信息也就越多,其中大量的社会信息并不属于国家机密,而是属于官方有意控制的内容。
2、在就业范围上的待遇不同,干部可以在国家机关工作,工人群众如果不转变成干部身份则很难在机关工作,但是工人群众转变成干部身份的机会非常少。
3、非工资的福利待遇上,干部比工人群众要高,例如住房以及住房补贴、用车补贴、带薪度假等等方面,干部都比工人群众享受的待遇高。
4、医疗服务标准上,包括住院条件、用药等级、医药费的报销比例等等方面,干部都比群众高。
5、在养老标准上,干部比群众高出许多,而且干部级别越高,这种差距也就越大。
例如,干部可以享受离休待遇,而且有政府专设的老干部局为其服务。
6、在退休金上,干部可以领到百分之百的退休金,而工人群众则只能领到80%以下的退休金。
以北京为例,一般工人的退休金每月大约在700元左右,一般干部(包括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退休金每月大约在1700元以上,两者相差1000元以上。
而且这种差距越来越大,例如北京市政府2001年《关于北京市城镇企业退休人员2001调整基本养老金标准的通知》,对工人的养老金每人每月增加10元;但是,同年北京市政府对离休干部人员的养老金每人每月增加高达140元(离休前在科级以下)到276元(离休前为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