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音频编辑系统
五大视频剪辑软件(1)

会声会影6视频覆叠轨功能。
“抠像”是视频编辑中常用的一种特技,它可以将视频或图像中的某种颜色设为透明色,并将它从画面中抠去,从而使画面背景透明,这样就可以进行两层画面的叠加合成,形成各种神奇的艺术效果。
当然会声会影6还不可能实现专业视频编辑软件中复杂的抠像功能,但是由于“视频覆叠”支持Alpha 通道,因此也可以实现一些简单的“抠像”效果,例如在图像编辑软件中为处理好的图像添加一个Alpha通道并存为32位的TGA文件,然后导入会声会影 6的覆叠轨,一个背景完全透明的图像就会覆叠到主视频上。
会声会影 6.0的覆叠轨不仅可以抠出静态图像中的Alpha 通道,还可以结合Ulead COOL 3D为视频添加三维动画标题,用户可以在Ulead COOL 3D中将动画文件保存为带 Alpha 通道的TGA 图像序列,然后再导入会声会影6的覆叠轨,会声会影 6会自动抠出 Ulead COOL 3D 图像序列中的 Alpha 通道,并将三维动画标题完美地合成到影片中。
无缝捕获由于 Windows操作系统的限制,在使用FAT32文件系统的Windows 9X中,单个文件大小的上限为4GB。
但是由于捕获的视频文件通常是未经压缩的,所以占用的空间非常大,4GB的空间只能存放大约18分钟左右的AVI文件,这为视频捕获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会声会影6的无缝捕获功能打破了FAT32文件系统4GB文件大小的限制,在采集超过4GB的视频文件时,会声会影 6可以自动将其采集成多个文件,并且在编辑时当作一个文件来处理。
当然,在其他的视频编辑软件中,为了避免FAT32文件系统对文件大小的限制,在进行视频编辑时,最好采用Windows NT/2000/XP操作系统,并且将磁盘转换为NTFS格式,因为在NTFS文件系统中,单个文件大小的上限为4TB。
视频贺卡会声会影 6拥有多样化的视频输出方式,不仅可以输出为数字电影、回录至录像带、刻录成光盘、发布到Web,而且还可以使用视频素材创建视频贺卡,用户可以自定义贺卡背景,设置视频的位置和大小。
第6章-视频和音频编辑工作窗口

6.2.3 参考窗口与帧整窗口 2.帧整窗口
图6-13 帧整视窗
第6章 视频与音频编辑工作窗口
6.2 视频与音频监视器窗口
6.2.4 监视器窗口模式设置 1.监视器窗口菜单 (1)Gang Source and Program:同步素材窗口与节目窗口, 选择之后无论在节目窗口还是素材窗口中移动编辑线,另外 一个窗口的编辑线也相应移动,以同步的方式对画面进行监 控。 (2)信号显示模式设置如下: ●Composite:显示正常信号。 ●Alpha:作为灰阶图像显示透明度。 ● All Scopes:包括示波器、矢量显示器、YcbCr示波器以 及RGB信号。
第6章 视频与音频编辑工作窗口
6.1 视频与音频素材准备
6.1.2 查看素材信息
2.查看素材属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①查看当前项目中的素材属性,
可以选择所要查看的素材,单
素
击鼠标右键,选择Properties 命令,弹出素材属性面板。
材 属 性
②查看不在当前项目中的素材
面
属性,选择菜单File/Get
板
Properties For/File命令,
第6章 视频与音频编辑工作窗口
6.2 视频与音频监视器窗口
6.2.2 素材窗口与节目窗口
(2)素材窗口菜单 打开素材窗口右上角的弹出菜单,包括了关于素材窗口
的所有设置。 (3)素材控制功能 监视器窗口的控制器键位设置类似于录像机的控制按钮,
为用户提供了寻帧、监视、设置出入点等多种操作。
第6章 视频与音频编辑工作窗口
●Waveform:Waveform Monitor作为示波器的一种, 以波形显示各个频段的信号。也被称作波形监视 器。它主要用于监视视频信号中的亮度、灰度和 Luminance Component。
我是名星我怕谁——名星VRPE视音频制作软件

二 、 态 素 材 的 处理 静
我 们 拍 摄 的 照 片 往 往 需 要 进 一 步 处 理 ,消 除 拍 摄 过 程 中造 成 的 瑕 疵 , 照片进行 后期 的美化加 工 , 对 或
者批量调整 一些参 数 ,有 时候还 要
制 作 成 电 子 相 册 。这 一 切 该 软 件 都
将选 区定 位在 嘴部后轻 轻 的点 击 鼠标左键 , 嘴
部 的 形 状 就 会 缓 缓 的变 化 , 由张 开 变 为 合 拢 。
通 过 调 整 右 边 的 范 围 、 次 和 空 间 参 数 还 可 以 层
控 制 效 果 的 幅 度 。 ( 图 3 见 )
按 下 动 画 预 览 钮 看 看 。 不 是 照 片 变 成 了 是
维普资讯
入 参 数 窗 口。 首 先 点 击 “ 事 画 板 ” 的 “ ” 增 加 图 片 故 里 +号
果 你 的 变 形 区 域 在 人 像 与 背 景 之 间 ( 为 脸 部 如 减 肥 ) 必 须 使 用 “ 定 区 域 ” 的 “ ” 在 画 布 , 固 里 +号
能为你 体 池 ” . 媒 上
“ 示 我 的照 片 ” 具 调 出静 态 图 片 显 工
类 , 击 导 人 一 张 照 片 , 后 点 击 工 双 然 具 栏 上 的 “ 片 编 辑 ” 进 人 工 作 窗 照 钮 口 。 在 这 里 的 “ 整 ” 项 中 , 可 调 选 你 以进行 “ 转 ” “ 裁 ” 改变 “ 旋 、剪 , 亮
3批 量 处 理 。 有 时 候 我 们 感 觉 . 逐 张 处 理 有 些 麻 烦 ,系 统 提 供 了 批
量 处 理 方 式 。 击 工 具 栏 上 的 “ 量 点 批
视频音频编辑

1 Advanced MP3 Converter 音频文件批量转换Advanced MP3 Converter V2.62汉化修正绿色版音频文件批量转换Advanced MP3 Converter V2.62汉化修正绿色版的软件界面Advanced MP3 Converter 可以将WAV 档转换成MP3、WMA、OGG 音乐文件,或者将这些档案转换成WAV 档,并包含ID3v2 标签的复制/建立,以及大量转文件的功能/soft/10/86/2006/Soft_31691.html2 All Media Fixer 媒体文件修复NewLive All Media Fixer Pro V6.7 绿色特别版媒体文件修复NewLive All Media Fixer Pro V6.7 绿色特别版的软件界面All Media Fixer是多媒体文件修复工具,如果你有一些多媒体文件无法播放时,可能这些文件已遭受到不明原因而被破坏了,你可以试试这个程序来试着修复你的多媒体文件,或许经过此软件的修复後,你无法播放的多媒体文件便可正常播放了,该软件据称可修复82.8% to 97.6%。
支援可修复的文件格式有:WMA, WMV, ASF, WM, ASX, AVI ,MP3, MP2, MP1, MPA, MPGA, MPG, MPEG, MPA, DAT 与WAVE /soft/10/139/2006/Soft_31033.html3 AVI MPEG WMV RM to MP3 Converter AVI MPEG WMV RM TO MP3 Converter V1.5.6 汉化绿色特别版AVI MPEG WMV RM TO MP3 Converter V1.5.6 汉化绿色特别版的软件界面AVI MPEG WMV RM to MP3 Converter是一个强大的音频转换工具,可以将所有的视频和音频文件转换成MP3, WAV, WMA和OGG格式,支持AVI, MPEG, RM/RMVB, WMV/ASF, MOV的视频和音频格式。
常用视频编辑软件简介

常用视频编辑软件简介摘要:目前市面上视频编辑软件种类繁多,本文通过介绍了5种简单、常用的视频编辑软件的特性和操作界面等方面,以便教师和学生等用户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视频编辑软件,体验制作、编辑电影、视频的乐趣。
关键字:视频软件视频编辑操作界面特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也进入了百姓家,他们把自己的生活片断录制下来,再通过家庭电脑进行后期制作,留下美好的回忆。
但是大部分的人对视频编辑不了解,往往面对众多的视频编辑软件和视频文件素材无从下手。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视频编辑软件,以便选择适合的视频编辑软件。
1 Windows Movie MakerWindows Movie Maker(简称WMM)是windows自带的一个影视剪辑软件,功能还是比较全面,操作简单,通过简单的拖放操作可以完成组合镜头,声音,加入镜头切换的特效,适合家用影像的一些小规模的处理。
目前最新版本是Windows Media 9 系列。
Windows Movie Maker可以播放MP3、WMA、W A V、A VI、MPEG-1等音频和视频文件,不支持RM文件,但是安装DVD解码器以后可以播放MPEG-2、DVD格式。
Windows Movie Maker的操作界面有菜单栏、任务栏、播放器、收藏栏和故事板。
其主要功能都是在任务栏中完成的,视频编辑可通过捕获视频、编辑电影和完成电影这三个步骤来实现对视频的处理。
操作区窗口提供二种显示方式。
第一种是情节视图方式,“视频线”中的所有视频情节均匀排列,用户选中一个情节,可以通过拖曳来改变它的位置以及调整在电影中的播放顺序。
第二种是时间视图方式,“时间线”上将出现调整影片播放时间的剪裁点,单击“放大”或“缩小”按钮,可调整已插入的全部视频情节的播放时间。
同时Windows Movie Maker提供了28种视频效果、60多种视频过渡、十几种片头和片尾动画模板,用户可以根据喜好选择摸个视频效果、视频过渡、片头或是片尾。
S-EDITSD非线性编辑系统

幻影S-EDITSD标清非线性编辑系统幻影S-EDITSD标清非线性编辑系统软件采用的是北京科锐广视公司视频研发部新近开发的一款集多格式混合编辑功能、字幕创作、网络数据库于一体的非线性编辑软件-----幻影S-EDIT7.0。
该系统架构在高标清视频板卡基础之上,采用CPU+GPU+IO处理引擎,支持几乎所有的编辑格式,并支持高清,HDMPEGI,DVCPROHD,HDV格式。
高性能/价格比的实时高清和标清编辑平台;依靠GPU 处理MatroxFlex特技;为用户提供了高质量、全面的多格式混合编辑功能和全新、强大的内嵌和外挂双字幕制作;可以快速获取数字化的视音频信息,是一款不可多得的高性价比非线性编辑产品。
适用于电视台、媒体制作等高质量的视频处理。
一、软件特性:•系统基于Matrox公司高端视频编辑板卡的硬件平台。
•支持标清PAL和高清1080I双格式。
•支持自定义快捷键。
•支持素材场景自动分割,并提供最小分割帧数设置。
•支持素材在时间线上的标准大小/实际大小/全屏模式编辑。
•全格式兼容,支持YUYV、DV25、DV50、HDV、MPEG1、MPEG2I、MPEG2IBP、DVD、MOV、WMV、MPEG4、HDMPEGI、HDWMV、HDMPEG、HDV、P2、XDCAM、DV100(DVCPROHD)等多种视频格式。
•支持AVI、WAV、MP3、MP2、WMA等多种音频格式。
•支持NTSC、PAL、1080I制下的各种素材,可以在时间线上直接使用NTSC和29.97帧速的高清素材(自动修改帧率)。
•支持直接读取VCD(.dat)、DVD(.vob)文件,支持AC3的音频解码。
•支持播出字幕以及拍打唱词,且唱词拍打可以精确到每条唱词的位置修改。
•支持内嵌和外挂双字幕编辑。
•特技采用全插件设计,用户可以在不改变整个程序结构的情况下,任意单独升级插件特技。
•支持专业的色键抠像以及亮键抠像。
•支持时间线配音。
第1章 音视频编辑基础知识

1.2 音视频编辑系统的构成
1.视频采集卡 在电脑上通过视频采集卡可以接收来自视频输入端的模拟视频信
号,对该信号进行采集、量化成数字信号,然后压缩编码成数字视频。
大多数视频卡都具备硬件压缩的功能,在采集视频信号时首先在卡上对 视频信号进行压缩,然后再通过PCI接口把压缩的视频数据传送到主机
彩不太稳定的缺点。采用NTSC制的国家有美国、日本、加拿大等。
第1章 音视频编辑基础
1.1音视频编辑概述
3.电视制式 (2)PAL制
PAL制式是为了克服NTSC制式对相位失真的敏感性,在1962年,由前
联邦德国在综合NTSC制的技术成就基础上研制出来的一种改进方案。PAL 是英文Phase Alteration Line的缩写,意思是逐行倒相,也属于同时制。
第1章 音视频编辑基础
1.1音视频编辑概述
1.数字音频概述 几个关于数字音频的基本知识: (4)量化级 简单地说就是描述声音波形的数据是多少位的二进制数据,通 常用bit做单位,如16bit、24bit。16bit量化级记录声音的数据是 用16位的二进制数,因此,量化级也是数字声音质量的重要指标。 形容数字声音的质量,通常就描述为24bit(量化级)、48KHz采样, 比如标准CD音乐的质量就是16bit、44.1KHz采样。
1.1音视频编辑概述
1.数字音频概述 几个关于数字音频的基本知识: (1)采样率 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波形采样的方法记录1秒钟长度的声音,需 要多少个数据,44KHz采样率的声音就是要花费44000个数据来描述 1秒钟的声音波形。原则上采样率越高,声音的质量越好。 (2)压缩率 通常指音乐文件压缩前和压缩后大小的比值,用来简单描述数 字声音的压缩效率。
论非线性编辑系统中的视音频处理

非线性编辑系统多采用软件进行特技制作 , 这就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 保证画面问的衔接得体, 才能使故事的情节和画面的动作连贯 , 从而 够生产 , 从而对制作效率产生影响, 而视频处理卡中的特技板可以在 使内容和形式上都保持足够的连续性 , 从而把主题思想运用在构思和 短时间内完成多路实时特技 , 不但时间短 、 高效率而且还具备 回放 的 视角上。 应妥善处理同期声 , 在非线性编辑制作时, 同期声与解说词放 性能。 视音频处理卡将压缩与解压缩、 采集 、 视音频 回放 、 字幕 、 实时特 在不同的音轨上 , 其大小是通过预演审听, 调整音量标识 , 凭视觉加以 技等全部集成在同一块卡或一套卡上 , 使得整个系统的硬件结构非常 调整的。应保持片子色调的一致 , 由于素材来源广泛 , 拍摄的时间、 场 简洁。 合以及拍摄设备不同, 可能存在色彩基调差异的情况 , 可通过非线性 3 非线 性编 辑 系统 中的音频处 理 编辑 系 统来调整 各项 参数 , 进 行色 彩校 正。在 进行视 音频 处理 中应养 非线l 生编辑系统中录入 的声音大部分用不压缩 的文件形式进行 成随时存盘的良好习惯, 因为非线性编辑系统可通过预演且不需要生 保存 , 在进行音频数字化时, 采样频率和采样深度会对系统中已存储 成就可看到编辑的效果 , 修改十分方便 , 随时存盘, 可以避免以前编辑 的声音信号质量产生影响, 采样所用的频率越高, 采样深度就会越大, 的内容丢失。在进行多层画面叠加时要突出主体内容, 非线性编辑系 这样所录制的声音质量就会越好,这样所 占用的存储空间也就越大。 统提供了多层次的画面叠加 , 在进行多层画面叠加时 , 应根据内容的
视音频处理过程 中做到熟练运用 , 并充分发挥其 应有 的作 用。本文对非线性编辑 系统视音频处理 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 了详 细的论述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电子编辑阶段 属于直接编辑方 式。
• 适于节目构成 简单、素材带盘 数目少、内容不 太复杂的情况。
第 4章
第一章 视音频编辑理论 视音频编辑系统
4.2 视音频编辑系统的分类
2 . 间接编辑系统就是利用时间码,在低档机上寻找编辑点, 然后在高档机上进行编辑的系统。
转录
寻找编辑点, 脱机编辑。
原版素材结合 DEL,进行联 机编辑。
将编辑点数据整理成编辑 程序DEL(编辑决定表), 送给高档编辑系统。
EDL ( 编辑决策列表)
EDL(Editorial Determination List) 编辑决策 列表,是一个表格形式的列表,由时间码值形式的电 影剪辑数据组成。EDL是在编辑时由很多编辑系统自 动生成的,并可保存到磁盘中。 当在脱机/ 联机模式下工作时,编辑决策列表 极为重要:
第 4章
第一章 视音频编辑理论 视音频编辑系统
4.1 视音频编辑系统概述
视音频编辑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
1.物理剪辑阶段
2.电子编辑系统 3.时码编辑系统 4.非线性编辑系统 5.非线性网络编辑系统
第 4章
第一章 视音频编辑理论 视音频编辑系统
4.1 视音频编辑系统概述
视音频编辑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
4.1.2 视音频编辑系统的功能
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功能:
1.视频素材处理:录入、搜索回看、剪接、拖动、替换、 插入和覆盖等操作。 2.镜头的组接:确保在编辑点处不发生跳变、避免在镜头 组接时出现重叠区与空白区。 3.音频处理与编辑:包括同期声处理、后期配音、配乐以 及声画合成等。 4.特技特效及字幕的添加:使节目更具多样性和可观赏性。 5.视音频作品输出:以一定的格式输出,保存、播出或发 行。
第 4章
第一章 视音频编辑理论 视音频编辑系统
4.3 线性编辑系统构成与特点
4.3.1线性编辑系统的构成
1.典型的线性编辑系统:一对一编辑系统
缺点:不能实 现特殊效果。
第 4章
第一章 视音频编辑理论 视音频编辑系统
4.3 线性编辑系统构成与特点
2. 二 对 一 编 辑系统
二对一编辑 系统由一台 编辑录像机、 两台编辑放 像机、三台 监视器、一 台编辑控制 器及特技台 组成
1.物理剪辑阶段
方法:用放大镜定位、刀片切割、胶带粘贴。
优缺点:
对磁带的损伤是永久的, 磁带不能重复使用。 不能在编辑时查看画面, 编辑点的选择无法保证精 度,只能凭经验并借助刻 度尺来确定每个镜头的长 度。
1
第 4章
第一章 视音频编辑理论 视音频编辑系统
4.1 视音频编辑系统概述
视音频编辑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 2.电子编辑系统 1961年前后进入电子编辑系统 硬件平台:磁带录像机、放像机、编辑机、特技机、字
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音视频信 号压缩编码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编辑系统—— 非线性编辑系统,即能够随即存取和处理素材的编 辑系统,通常是指以计算机为平台,以硬盘为存储 介质的编辑系统。
二者均为音视频编辑系统。
第 4章
第一章 视音频编辑理论 视音频编辑系统
视音频编辑系统是视音频编辑的技术平台,能 完成视音频素材的选择与处理、镜头组接、特技制 作、字幕添加、音频制作、视音频合成输出等功能, 是编辑制作工作的技术实现的软硬件平台,也是视 音频编辑质量的技术保证。
第 4章
视音频编辑系统
学习目标
1. 了解视音频编辑系统的历史发展状况及 其功能。 2. 掌握视音频编辑系统的分类。 3. 理解线性编辑系统的特点及工作原理。
第 4章
第一章 视音频编辑理论 视音频编辑系统
第 4章
视音频编辑系统
4.1 视音频编辑系统概述 4.2 视音频编辑系统的分类 4.3 线性编辑系统构成与特点
第 4章
第一章 视音频编辑理论 视音频编辑系统
4.2 视音频编辑系统的分类
是出现最早的一种音视频编辑系统。 设备最为成熟、稳定,编辑人员较为熟悉。 以磁带为存储介质,容量大,价格低廉。 故使用普及,在电视制作部门广泛使用。
第 4章
第一章 视音频编辑理论 视音频编辑系统
4.2 视音频编辑系统的分类
第 4章
第一章 视音频编辑理论 视音频编辑系统
第 4章
第一章 视音频编辑理论 视音频编辑系统
4.1 视音频编辑系统概述
视音频编辑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
3.时码编辑系统 硬件平台:时码系统、录像机、放像机、监视器等设备。 方法:美国电子工程师于1967年研制出了EECO时码系统。
1969年,使用SMPTE/EBU时码按小时、分钟、秒、帧对 磁带位置进行标记,实现了标准化。 利用基于时码设备的编辑技术和手段不断涌 优缺点: 现,编辑精度和编辑效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但是电视编辑仍无法实现实时编辑点定位功 能,磁带复制造成的信号损失也没有彻底解决。
脱机编辑下生成的 EDL 被读入到联机系统中,作为最终剪 辑的基础。此过程中固有的问题是,虽然 EDL 包含后编辑所 需的所有时间码值,但其并不包含关于特技效果、颜色校正、 声音音量设置或类似项目的信息。因此,将包含 EDL 的磁盘插 入联机编辑控制中,通常并未提供联机编辑所需的全部信 息,而是必须重新生成特技效果和画面校正。有各种各样的 EDL格式,例如 Sony 、CMX 和GVG 格式等,这些格式之间可通 过适当的软件工具来相互转换。
第 4章
第一章 视音频编辑理论 视音频编辑系统
4.2 视音频编辑系统的分类
2.非编系统具有录机和编辑控制器功能的混合编辑 系统
起录机和编辑 控制器作用
第 4章
第一章 视音频编辑理论 视音频编辑系统
4.2 视音频编辑系统的分类
4.2.2 直接编辑与间接编辑系统
1.直接编辑系统就是将一台或若干台录像机上的素
第 4章
第一章 视音频编辑理论 视音频编辑系统
4.2 视音频编辑系统的分类
非线性编辑功能的实现需借助硬件和软件两大 部分的支持。 硬件:由主机、视频卡、声卡、SCSI高速硬盘、专用板卡
以及外围设备构成。
软件:
国产—大洋公司的D3-Edit、Matrox Axiom系列 索贝公司的EditMax系列 国外—Avid公司的Media Composer系列 苹果公司的Mac G5系列 Canopus公司的EDIUS系列 还有Adobe公司开发的Premiere与After Effects。
第 4章
第一章 视音频编辑理论 视音频编辑系统
4.2 视音频编辑系统的分类
线性与非线性相结合而组成的编辑系统称 为混合编辑系统。
第 4章
第一章 视音频编辑理论 视音频编辑系统
4.2 视音频编辑系统的分类
混合编辑系统的使用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非编作为录机使用的混合编辑系统
放机
录机
控制录像机(放机) 和非编系统(录机) 进行线性编辑
第 4章
第一章 视音频编辑理论 视音频编辑系统
4.2 视音频编辑系统的分类
4.2.1 线性编辑与非线性编辑系统
1.线性编辑系统
线性编辑(Linear Editing,简称LE)是基 于磁带(即带基)的存储与编辑方式。 线性编辑系统是指根据节目剧情的需要,利 用电子手段按照磁带的时间先后顺序对素材进行 存取和处理的视音频编辑设备,又称为对编系统。
第 4章
第一章 视音频编辑理论 视音频编辑系统
4.1 视音频编辑系统概述
4.1.1 4.1.2
视音频编辑系统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视音频编辑系统的功能
第 4章
第一章 视音频编辑理论 视音频编辑系统
4.1 视音频编辑系统概述
4.1.1 视音频编辑系统的概念
自从出现了磁带录像机,便出现了基于磁带的 视音频编辑系统——线性编辑系统,即只能按照一 定顺序存取和处理素材的编辑系统,通常指的是磁 带编辑系统。
幕机和调音台等设备。
方法:操作人员通过编辑控制器控制放像机和录像机,
根据镜头的时码编号(地址),通过录像机的进带、倒带 来查找素材画面的入点和出点,实现从素材到节目的转录。 再通过编辑机、特技机、字幕机和调音台等设备,实现成 品带的编辑制作。
优缺点: 避免了对磁带的永久损伤,保存了节目源母带。
能在编辑时查看编辑结果,并及时修改。 电子编辑的编辑精度不高,无法逐帧重放,带 速不均匀造成的接点处出现跳帧现象。
第 4章
第一章 视音频编辑理论 视音频编辑系统
4.2 视音频编辑系统的分类
直接 编辑、 间接编 辑、脱 机编辑 与联机 编辑系 统及其 之间的 联系 :
第 4章
第一章 视音频编辑理论 视音频编辑系统
4.2 视音频编辑系统的分类
4.2.4 CTL(控制磁迹)编辑与TC(时间码)编 辑系统
1.CTL编辑系统
第 4章
第一章 视音频编辑理论 视音频编辑系统
4.2 视音频编辑系统的分类
可从不同的角度分类。
4.2.1 4.2.2 4.2.3 4.2.4 线性编辑与非线性编辑系统(存储介质) 直接编辑与间接编辑系统 (使用编辑设备的方式) 脱机编辑与联机编辑系统 CTL编辑与TC编辑系统 (录像机数码显示窗的地址)
2.非线性编辑系统
非线性编辑系统是可以随机存取和处理视音 频素材的编辑系统,它是一种以计算机为运行平 台、以硬盘为存储介质的数字化编辑系统。
集传统的编辑设备于一体。 可非常方便的对素材进行各种操作。 可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和动画等多种格式的素材。 可进行各种特技处理。 存取方便,可随时查看节目效果,并随意进行删改。 已经成为影视节目后期制作的主流系统。
CTL(control的缩写),即控制磁迹信号,是 由专用的CTL磁头在录像带控制磁迹上记录的控制信 号,它记录在录像磁带的边缘。利用这个地址码来 搜索编辑点,确定编辑位置,进行电子编辑的过程 叫做CT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