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话筒实验报告讲解
调频无线话筒制作实验报告

调频无线话筒制作实验报告1.概述1.1说明每一个电子爱好者都有电子制作的经历,从开始时的不断失败到逐渐得心应手,其中的滋味是圈外人所无法领会的。
其实有很多人很想进入电子制作的大门,但是苦于找不到入门的方法而在门外徘徊~~电子技术的实践性极强,通过组装、调试制作套件是快速入门的好办法,我们将制作套件的全过程用文字、图片等形式展现出来,最大限度的提高制作的成功率,并且在制作的过程中穿插一些基本的元件知识,帮助初学者完成制作。
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调频无线话筒,不但容易而且也非常有趣,还可用它来和朋友们开开玩笑~~~这里我们提供了一套比较典型的调频话筒制作套件,其中包括了制作调频话筒所用到的全部器件。
作为初学者可以通过制作套件学到一些相关知识,特别是学生,理论知识已经有了一点,可是动起手来就是另外一回事喽~~1.2参考资料1.藤井信生,电子实用手册,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8月第一版2.李瀚荪,电路分析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5.第三版3.李银花,电子线路设计指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6第一版、4.朱力恒,电子技术仿真实验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7第一版2.硬件电路2.1调频无线话筒的功能话筒先将自然界声音的信号变成音频电信号,改变结电容容量,控制高频振荡器的输出频率,形成调频波,然后再经过倍频及高频功率放大后经天线辐射。
我们将发射频率设计在FM收音机波段,因此可以配合任何FM收音机接收到该高频信号,并从该高频信号还原出声音信号,从而完成各种用途。
2.2主要技术性能和指标这个调频无线话筒电路采用了两只晶体管,BG1用作音频放大,BG2用作高频振荡。
其中电感线圈L是用一段直径0.5mm高强度漆包线在3毫米钻头上绕5圈,间隔约5.5毫米。
电阻用1/16瓦的RTX型号,除电解电容外,其他电容用小型CC1型瓷片电容。
晶体管可用3DG8(或3DG6),要求β>100。
话筒用小型电容话筒,改变电阻R1,可以改变话筒的灵敏度(电阻R1可在10-100千欧范围内选取,阻值大时灵敏度高)。
无线话筒实验报告讲解

无线话筒实验报告讲解一、引言无线话筒是一种在无线通信技术基础上设计的音频设备,常用于演讲、表演等场合。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无线话筒实验装置,对其工作原理进行研究,并探究无线话筒在音频传输中的应用。
二、实验目的1.了解无线话筒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掌握无线话筒的搭建方法。
3.研究无线话筒在音频传输中的应用。
三、实验装置1.电路图:实验采用了一个简化的无线话筒电路,主要包括话筒、放大器、调制器、发射天线、接收天线、解调器以及音箱。
2.材料:话筒、放大器、调制器、发射天线、接收天线、解调器、音箱等。
四、实验步骤1.搭建发射端:将话筒与放大器连接,并通过调制器将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
2.搭建接收端:将接收天线与解调器连接,解调器将无线信号转换为音频信号。
3.连接音箱:将音频信号连接到音箱,通过音箱播放接收到的音频。
五、实验结果1.实验装置搭建成功:经过连线和调试,成功搭建了发射端、接收端和音箱。
2.无线话筒工作正常:发射端通过话筒采集声音信号,并将信号经过放大器和调制器转换为无线信号,接收端通过接收天线接收到无线信号,并经过解调器转换为音频信号播放出来。
3.音频传输效果良好:经过测试,传输过程中音频信号没有明显的噪音和失真,音质清晰。
六、实验分析1.无线话筒的工作原理:无线话筒通过话筒采集音频信号,并通过放大器放大、调制器转换为无线信号进行传输。
接收端通过接收天线接收无线信号,并经过解调器转换为音频信号进行播放。
2.实验装置存在的问题:由于实验装置采用了简化设计,所以在音频传输中可能存在一定的信号损失和噪音干扰。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无线话筒实验装置,并研究了无线话筒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实验结果表明,无线话筒能够有效传输音频信号,音质良好。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装置设计,提高传输效率和抗干扰能力。
无线话筒 - 副本

电子电路综合实验报告学生姓名:学号:专业年级:指导教师:起止日期: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2016年6月4日目录1设计目的及要求 (2)1.1设计目的 (2)1.2设计要求 (2)2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2.1电路的组成 (2)2.2工作原理 (3)3 电路设计及元器件的确定 (3)3.1单元电路设计 (4)3.2元器件确定 (4)4 实验、调试及测试结果与分析 (5)4.1实验步骤 (5)4.2实验调试与结果 (6)5 实验结论与体会 (6)1 设计目的及要求1.1设计目的(1)了解无线话筒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2)掌握调频发射极整机电路的设计及调试方法。
(3)巩固理论知识,加强动手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1.2设计要求(1)工作电压3-6V,工作电流10-50MA.(2)发射距离3-100米。
(3)频率调节:76-110MHZ连续可调。
2 电路的组成及电路的工作原理2.1、电路的组成无线话筒相当于一个无线调频发射机,它主要包括音频收集,音频放大,载波振荡,调制电路还有天线发射,原理图如下。
2.2、电路工作原理无线话筒包括拾音头,前置放大器,晶体振荡器,频率调节器,倍频器及射频功率放大器,辐射天线组成。
其中拾音头是一个声电转换器,拾取声场里的声音信号,并把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话筒输出的信号经音频前置放大器,将微弱的信号放大,用来调制发射机的调制器。
晶体振荡器产生一个与射频有关的非常稳定的振荡频率,振荡器利用正反馈自激振荡。
频率调制器是将信号载到另一个频率信号上。
3 电路设计3.1单元电路设计(1)音频收集模块一个无线话筒,则音频信号的收集是必不可少的。
本电路中考虑到需要做一个小巧的无线话筒,因而直接采用的是驻极体小话筒MIC,它灵敏度极高。
(2)音频放大模块这个模块是对所收集到的音频信号进行无失真地放大,为下面的调制做准备。
因为在自然环境中,由于诸多因素,所收集到的声音(即音频信号)都经过了很多的干扰,因此其所携带的能量都是很微弱的,为了使其能够正常的进入调制模块来与本振进行调制,需要将其音频信号来进行适当的放大来达到相关匹配。
实验四 远距离调频无线话筒

实验四远距离调频无线话筒一、制作目的1.制作远距离调频无线话筒2.加深理解晶体管的特性二、电路器件晶体管3个电容8个电阻8个电源1个话筒1个电感2个三、电路原理及说明电路工作原理如方框图(见图1)所示。
声音信号由驻极体话筒BM接受,并转换成相应的音频电信号,送入晶体管VT1进行音频放大。
晶体管VT2等构成三点式高频振荡器,振荡频率约49MHZ。
VT1输出的音频信号加至VT2基极,使其结电容发生相应变化,从而使振荡频率随之变化,实现频率调制。
被调信号再由VT3进行倍频放大后,输出98HZ的调频无线电波经天线发射出去。
图 1四、制作步骤及调试1.电感线圈需自行绕制。
绕制L1:利用一直径3.5mm左右的圆棒作为模具,用直径0.5mm裸铜丝或漆包线,在模具上绕10圈,脱胎为空心线圈,并将其均匀拉长为8mm,然后在线圈中间(5圈处)焊出一抽头引线。
2.绕制L2:用直径0.5mm裸铜丝或漆包线,在直径3.5mm左右的圆棒模具上绕5圈,脱胎成为空心线圈,并将其均匀拉长为6mm即可。
3.电路板尺寸为35mm×55mm,用单面敷铜板制成,并钻好元器件安装孔。
4.将元器件焊入电路板。
由于驻极体话筒BM自身无引出线,需在其背后接点处焊上两截短导线后,方能焊入电路板。
将电源开关S与电池扣板用导线连入电路板。
天线是一段80mm长的软导线,将其一头焊入电路板的相应位置。
5.该调频无线话筒外壳可用小收音机机壳或小塑料盒改制,在外壳正面面板上部,钻两排小孔作为传声孔;在面板中部开一个小长方形孔作为开关孔,在外壳后盖中部钻一小孔,用于天线引出。
6.电源开关直接固定在外壳上。
电路板应用小螺钉或双面胶垫等固定在外壳中,不使其摇动。
6V层叠电池位于下部,盖上后盖后,电池不应有大的晃动。
7.整机组装结束检查无误后,即可进行调试。
首先调整高频振荡频率,见图2,将C7与VT3的连线临时断开,直接接天线。
对着话筒说话,同时调节L1的匝距,使能在电视机1频道接受到信号(1频道有无节目均可,画面表现为明显的干扰条纹)。
无线话筒话筒实验报告总结(共10页)

无线话筒话筒实验报告总结篇一:无线话筒实验报告无线话筒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了解无线话筒的构造与工作原理;2. 掌握调频发射机整机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方法,以及高频电路的调试中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3. 以小功率调频发射机为例,学会如何将高频单元电路组合起来实现满足工程要求的整机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技术;4. 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5. 增强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二、实验仪器与工具(1)直流稳压电源一台;(2)数字万用表一只;(3 )示波器(≥100MHz)一台;(4)调频收音机(87~108Hz)一台; (5)烙铁,镊子,斜口钳若干;三、系统原理分析调频系统的组成:对于小功率的调频无线话筒,设计时在保证技术指标的前提下,应力求电路简单、性能稳定可靠。
单元电路的级数尽可能少,以减小级间的相互感应、干扰和自激。
本实验设计中采用的调频发射系统如下:音频放大→高频振荡与频率调制→缓冲隔离→高频功放图中的高频功放在发射功率较小时可工作于甲类状态(丙类状态要求有较大的功率激励)。
主要技术指标:●发射功率PA:一般是指发射机输送到天线上的功率。
只有当天线的长度L和发射频率的波长可以比拟时,天线才能有效地将信号发射出去。
●工作频率或波段:发射机的工作频率是指其载波频率,应依据调制方式,在国家有关部门所规定的范围内选取。
调频广播频段规定为87MHz~108MHz。
●总效率:总效率=发射的总功率/消耗的总功率●输出阻抗:对调频广播而言,一般要求输出阻抗为50欧姆,对电视差转而言一般要求75欧姆●残波辐射:残波辐射是指杂波功率与有效输出功率之比●信杂比:信杂比是指已调波在规定的频偏情况下经理想解调后又用信号功率和载波功率之比●失真度:失真度是指已调波在规定的频偏情况下经理想解调后输出单音频信号的失真度●频率响应:频率响应是指已调波在规定的频偏情况下经理想解调后输出音频的幅频响应//上面这张图是为了让大家能看清里面有哪些原件!!!2. 电路原理分析: (1)音频放大电路部分:由驻极体话筒M1、负载电阻R15和耦合电容C14等组成,其功能是拾取声音转换为电信号并进行音频放大。
无线话筒实验报告

无线话筒—电子线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无线话筒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
2、促进我们对于高频电路的理论知识的理解。
3、锻炼我们的实践能力,真正做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二、实验要求1、电路焊接符合要求,避免虚焊和错焊。
2、无线话筒抗干扰能力强,频率误差0.5MHZ。
3、可以使用普通调频收音机接收清晰的音频信号,有效发射距离为5-10M。
三、实验资料调频收音机的调频接受范围是8MHZ到108MHZ。
因此,无线话筒应将声音调制到在这个范围。
人的声音又称为音频信号,气频率在20HZ到20000HZ 范围内。
当用无线电发射出去时,必须将音频信号放在载波上。
这一过程称为无线调制,相对于载波而言,音频信号称为调制信号。
调制有两种方式,即调幅和调频,所谓调幅即用调制信号去影响(或改变)在博得幅度,从而完成调制信号与载波的叠加形成无线电波。
所谓调频,是用调制信号区影响(或改变)载波的频率,从而完成调制信号与载波的叠加,形成无线电波。
四、实验方案(电路仿真图)仿真波形:元器件:R1、R4、R8 2.2K欧R2、R3、R6、R10 33欧R5 1M欧R7、R9 22K欧 C1、C2、C3、C13 104 C4、C11 681 C5、C7、C10、C12 30C6、C8 10C9 103C14 33UQ1 9014 Q2、Q3 9018L1 4.5T L2、L3 5.5TW1(可变电阻) 470K五、电路原理分析MIC先将自然界的声音信号变化为音频电信号,经C2耦合给Q的基极进行调试,当有声音信号的时候,三极管的结电容会发生变化最终产生震荡频率发生变化,完成频率调试,即调频。
再经C8耦合给高频调谐放大电路对已调制的高频信号放大,再通过C12、L3和天线TX向外发射频率随声音信号变化而变化的高频电磁波。
其中R1为话筒MIC的偏置电阻,一般在2K-5.6K选取,R4为集电极电阻。
R5为基极电阻,给Q1提供偏置电流。
R6为发射极电阻,起稳定Q1直流工作点的作用:Q2、R7、R8、C4、C5、L1、C6、C7组成的高频震荡电路,R7给Q2基极提供偏流,C5和L1震荡回路,改变其值可以改变发射频率,C4为反馈电容,R8起稳定Q2直流工作点作用,C7隔直流通交流电容;Q3、R9、R10、L2、C10、C11组成的高频功率放大电路。
实验教学中常见故障浅析——以无线话筒为例

Ha o W e n t i n g
( I n f o r ma t i o n C e n t e r , S h a n x i Un i v e r s i t y B u s i n e s s S c h o o l
Ta i y u a n 0 3 0 0 3 1 )
e r o p h o n e ma l f u n c t i o n a n d s o l u t i o n i s v e y r i mp o r t a n t i s . T h e a r t i c l e d e t a i l e d a n ly a s i s o f t h e v a r i o u s p o s s i b i l i t i e s o f wi r e l e s s
Ab s t r a c t I n t h e e x p e r i me n t t e a c h i n g o f mu l t i me d i a e q u i p me n t ,w i r e l e s s mi c r o p h o n e i s e s s e n t i a l ,i s a n i mp o r t a n t me d i u m o f i n f o r ma t i o n d e l i v e r y a n d t e a c h e r s t o s t u d e n t s . D u e t o t h e u s e o f h i g h f r e q u e n c y wi r e l e s s mi c r o p h o n e ,t h e r e — f o r e, t e a c h e r s i n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t h e u s e o f wi r e l e s s mi c r o p h o n e s ,d u e t o i mp r o p e r me t h o d s o r f r e q u e n t u s e o f wi r e l e s s mi — c r o p h o n e, w i r e l e s s mi c r o p h o n e w i l l r e s u l t i n n o n o i s e , s o u n d, v o i c e s u d d e n l y i n t e r r u p t i o n p h e n o me n o n . Wi r e l e s s mi c r o — p h o n e f a i l u r e a f e c t s n o t o n l y t e a c h e r s ’ n o r ma l t e a c h i n g i n t o f u l l p l a y,a l s o a f f e c t s t h e e ic f i e n c y o f s t u d e n t s ,a l s o u p s e t
(完整word版)FM调频无线话筒实习报告

Civil Avi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FM调频无线话筒实习报告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所属学院:指导教师:二〇一四年三月一、实习目的(1)了解无线调频话筒的构成,并设计一小功率调频无线话筒。
(2)理解和掌握无线调频话筒的主要技术指标和测试方法。
(3)根据给出的技术条件和指标,设计无线调频话筒。
(4)能够独立搭接电路、掌握调试技术。
(5)增强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提升到实践制作当中,做到了学以致用。
二、无线话筒的常见用途1、无线话筒:用户在唱歌、讲话或表演时可630度的任意转动和移动,电线不会绊脚、扯腿。
2、无线广播:老师讲课时可现场转播;也可以播放音乐、新闻、通知等,用FM收音机接听。
3、无线叫卖器:在街上推销商品,用无线话筒叫卖有一定新颖性,比有线话筒的广告效果更好。
4、无线窃听器:具有一定隐蔽性和安全性,可在远处用收音耳机收听,不用担心现场碰面尴尬。
5、无线报警器:可实现一定距离无人值守。
例如在二楼监听一楼之门锁声音,起防盗报警器作用。
6、无线电子门铃:利用无线传播门铃声音就可做成无线门铃,配对使用还可改装成无线对讲机。
7、无线电子乐器:将口琴、二胡、吉它等乐器声音用收音机接收再用放大器播出,音乐效果更好。
8、电子助听器:调节收音机或话筒音量,将声音放大后再送入耳机,可以有效改善聋人听力。
9、声控小彩灯:将大功率功放输出端的音箱改接成瓦数相当的6V、12V电灯泡,调节音量合适位置。
10、读书记忆增强器:和助听类似,将话筒对准自己,听自己的读书声来排除外界于扰,起集中注意力作用。
11、电视伴音转发器:看电视时用耳机听可以不影响别人睡觉,但受耳机线长控制。
本装置则可以不受此限制。
三、电路工作原理增强型无线话筒,FM调频工作方式,音质好,用普通的收音机即可收听。
话筒把声音信号变为电信号后,先经一级音频电压放大再送调制级,这样可以拾取更远更微弱的声音。
振荡调制后的高频信号再经一级调谐功率放大才送天线发射,发射距离更远及减少手碰天线对振荡级的影响,减少谐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线话筒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了解无线话筒的构造与工作原理;2. 掌握调频发射机整机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方法,以及高频电路的调试中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3. 以小功率调频发射机为例,学会如何将高频单元电路组合起来实现满足工程要求的整机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技术;4. 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5. 增强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二、实验仪器与工具(1)直流稳压电源一台;(2)数字万用表一只;(3 )示波器(≥100MHz) 一台;(4)调频收音机(87~108Hz) 一台;(5)烙铁,镊子,斜口钳若干;三、系统原理分析调频系统的组成:对于小功率的调频无线话筒,设计时在保证技术指标的前提下,应力求电路简单、性能稳定可靠。
单元电路的级数尽可能少,以减小级间的相互感应、干扰和自激。
本实验设计中采用的调频发射系统如下:音频放大→高频振荡与频率调制→缓冲隔离→高频功放图中的高频功放在发射功率较小时可工作于甲类状态(丙类状态要求有较大的功率激励)。
主要技术指标:●发射功率P A:一般是指发射机输送到天线上的功率。
只有当天线的长度L和发射频率的波长可以比拟时,天线才能有效地将信号发射出去。
●工作频率或波段:发射机的工作频率是指其载波频率,应依据调制方式,在国家有关部门所规定的范围内选取。
调频广播频段规定为87MHz~108MHz。
●总效率:总效率=发射的总功率/消耗的总功率●输出阻抗:对调频广播而言,一般要求输出阻抗为50欧姆,对电视差转而言一般要求75欧姆●残波辐射:残波辐射是指杂波功率与有效输出功率之比●信杂比:信杂比是指已调波在规定的频偏情况下经理想解调后又用信号功率和载波功率之比●失真度:失真度是指已调波在规定的频偏情况下经理想解调后输出单音频信号的失真度●频率响应:频率响应是指已调波在规定的频偏情况下经理想解调后输出音频的幅频响应四、电路原理分析1.实验电路原理图如下:1234ABCD4321DCBATitl eNu mberRev i sio nSize A4Dat e:6-J un -2004 Sheet o f File:G:\Han s\W ork \工大学院\教学\通信电子线路大型实验\FMNEW.d dbDrawn By:T19018R1*20KR210K C3100pC256pR42KR32KC11000pC427p L13.5T, φ3C510pCx 1BB910L247u HC71000pR6*10KR58KC810p T29018R88KR712KR91KC91000pT39018R11*20KR1010KC111000pC1068pR12510C194.7pJ 2ANTL447u HC120.01uC130.01u12J 1+9VR133.3KD1LE DC1810uT49013R17*20KR1610KR19510R18*750M1MICROPHONE C17100uR15*4.7KC1610uR14200C14100uC150.01uL33.5T, φ312J P1J P12J P2J PI = 0.5mAVp p = 100mVC643p12J P3J PR2051Vcc1= 8Vf = 89.5MHzL=75cm电路原理分析: (1)音频放大电路部分:由驻极体话筒M1、负载电阻R15和耦合电容C14等组成,其功能是拾取声音转换为电信号并进行音频放大。
驻极体话筒内部有一个场效应管作信号放大,因此拾音灵敏度较高,输出音频信号较大,用于音频输入。
声音信号引起的驻极体话筒内部场效应管漏极电流的变化,通过负载电阻R15得到相应的电压信号,C14、C15和R14组成去耦电路(由于共用同一电源,所以去耦电路消除前后两级的互相影响)。
C16是隔直电容,C17是旁路电容,R14为降压电阻,分得1V电压,T4和R16,R17,R18,R19,R20构成一个音频放大电路将输入音频信号放大10倍左右。
(2)高频振荡与频率调制部分T1和C1,C2,C3构成电容反馈式三端振荡器,产生高频载波并进行调制发射;L1和C5,C6,CX1,L2,C7构成谐振回路,具有选频作用,通过改变L1的大小来改变谐振频率;R1、R2、R3、R4、R5和R6作为偏置电阻,提供静态工作电压。
(3)缓冲隔离和高频功放部分T2、R7、R8和R9构成跟随器,起到缓冲隔离的作用;L4、C12和C13构成去耦电路;T3、R12和C11构成高频功放,C10和L3构成选频回路,通过改变L3大小改变输出功率,调节滤波器的中心频率。
五、实验步骤1.对参考电路进行原理分析、依据实际可行性对其进行改进2.根据焊板的大小以及各个元器件之间的相互影响对所有元件进行布局设计,画出布局图。
3.按照布局图分块将电路进行焊接、调试①音频放大部分:焊接完毕后测量三极管T4的静态工作点,测量音频放大倍数(约十倍)确认无误后进行高频振荡部分的焊接。
②将高频振荡,与频率调制以及缓冲隔离部分焊接完毕后接通电源,测量三极管T1的静态工作点,测量无误后用示波器在跳线帽1脚处观察是否有振荡波形,调节L1将频率改变至左右。
③焊接高频功放部分,测量T3的静态工作点。
调节L3,改变振荡幅度使其达到最大。
④全部焊接完毕后接通电源,再反复调节L1和L3使振荡稳定且幅度最大。
从话筒输入语音信号,用接收机接收观察效果。
注意:如果调频收音机还是收不到话筒的声音,那就仔细调节调频收音机的频率,一直到调频收音机能够接收到话筒的声音为止。
1) 4.根据实际电路板使用Protel99SE画出SCH以及PCB图。
六、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1、音频放大部分:1)加入电压为:2)麦克风正极电压为:3) T4的集电极C的电压:基极B的电压:发射极的电压:4)当输入峰峰值为,频率为1KHz的正弦信号时,在T4的集电极处输出为峰峰值为850mV,频率为1KHz的正弦波。
所以音频放大倍数几乎可认为是10倍。
2、高频振荡与频率调制部分1)T1的集电极C电压:基极B的电压:发射极的电压:2)T2的集电极C电压:基极B的电压:发射极的电压:3)电感L2的电势为:4V3. 缓冲隔离和高频功放部分T3的集电极C电压:基极B的电压:发射极的电压:4.T2发射极处输出的振荡幅度为:280mV5.T3集电极处输出的振荡幅度为:2V6.中心频率为:7. 发射距离:50米左右8. 实物图:七、SCH及PCB设计1. 原理图:2. PCB图:八、新系统的设计与分析(1)电路原理图:(2)电路原理分析:外界声波通过话筒MIC转变为音频电压信号,经过C1耦合至由VT1组成的微音放大电路放大后,经C2加至电容三点式高频振荡器振荡管VT2基极,使其c-b结电容变化,振荡频率随之改变,实现频率调制。
调制后的高频信号经C7耦合到发射天线ANT,并向外辐射。
L1、C4为调谐回路。
改变L1的匝数与间距可改变工作频率。
VT2管构成高频放大器,还有缓冲作用,隔离了天线对高频振荡器的影响,使频率更加稳定。
九、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实验让我更加深入了解高频的知识,对振荡回路和谐振回路也更加清晰了。
在实验中,我们组也遇到够很多问题。
比如第一次,在电路板上插元件,起初我们认为只要把电路整理出来,然后按照电路图插上元件就好了。
但是问过老师才发现原来并不那么容易。
每个元件有它的形状,实物所占的空间并不是和图中的一样,况且最好是能分布在一块长方形区域,除了考虑空间的局限性外还要考虑美观,特别是电阻电容的排列,还要考虑焊接能不能实现问题。
记得第一次,由于心急,也没有经验,不仅把三极管接反了,而且浪费的空间也大。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重新排列元件,虽然没有同理想中那么好,但是的确比先前有进步。
虽然重新插了两回,第三回终于成功了,而接下来布局问题,也仿佛懂了点门路,就不会同第一次那样茫然无措了。
在焊接时由于一时的疏忽,我们不小心把10K和51欧姆的电阻互换了,导致怎么也测量不出T1的发射级和基极的电压,为了寻找这个错误花了很长时间,我们也领悟到细节的重要性。
也正是这个错误,让我们几个更加小心,为了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每次都要检查两次。
通过这次实验,我深刻地意识到团体合作的重要性和计划安排的重要性,还有就是要不耻下问。
就像我们不知道变容二极管的正负性一样,不懂电阻横竖放置对高频电路的影响,不明白为什么振荡幅度小,问了才知道:原来可以用万用表来测变容二极管的正负性,振荡幅度小时因为振荡回路绕线长。
让我最痛苦的却又倍感收获的就是画PCB板。
由于Protel 99SE的知识的不扎实和生疏,基本什么都不知道。
当时我询问了很多人,几乎都不会。
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有靠自己。
于是我花了三个晚上的时间看书,看视频教程,一边熟悉软件。
在自认为差不多时,就上手了,但是让我头痛的是我的电脑只有一个默认的库,这就让元件封装成了问题。
在导入时有107个错误,我还记得当时的不安与急躁。
想想上学期收音机实验,我的耐力和冲劲似乎是不到黄河心不死。
我重复地播视频,思考,试验,尝试自己做封装,经过两天半的摸索,我的PCB电路图终于出炉了,终于没有错误了,当时对话框弹出那一刻,让我兴奋地不得了。
通过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钻研的甘甜,独立思考的宝贵,也许没有这番折腾不会让我对这个软件印象深刻,对它一些名词有深刻地理解。
从中我也明白,理论必须联系实际,而且要思考,不能依葫芦画瓢,没有不可能的事,只有愿不愿意而已。
人类最宝贵的能力就是学习,最难得的才能就是思考,通过这次,我想我会更加珍惜它们,好好发挥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