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学习资料

最新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学习资料
最新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学习资料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学内容: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

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老师要创设具体地生活情境,让学

生在购物的活动中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学重难点、关键:

1、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2、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3、关键:组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观察、多操作、多实践,熟记“1元=10角、1角=10分”的进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单元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人民币(一)

预习要求:

学生准备一套教学用人民币,在家中叫家长教认一认。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2、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教学重点:

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

1.10十一是( )十1个十有( )个一

2.一百有( )十十一百有( )个一

3.2个十是()5个十是( )

二、新授

1.揭示课题

课件演示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情境.引出买东西,要用钱,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有关人民

币的知识。(板书: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板书:元、角、分)

2.教学例 1

教师:出示1分、2分、5分、1角、5角教学挂图,请小朋友分小组讨论两个问题。

(1)从哪里可以看出它是多少钱?

(2)它是什么模样的? ?

3.教学例 2

(1)出示一枚一分硬币和一枚一角硬币。

(2)让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一个1角硬币可以换几个1分硬币?1角=10分

(3)出示10个l角的钱,一角一角地数,数出10角用胶布粘连,把它贴在黑板上。又出示1元问:“谁知道l0角和l元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推出1元=10角。(板书)

(4)引导学生想一想:1元等于多少分?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53页“做一做”第l题。

2.课本第53页“做一做”第2题。

四、布置作业

1.填空。

(1)1张5角饯可以换()张1角钱。

(2)1张1元钱可以换( )张5角钱。

(3)1张1元钱可以换( )张1角钱。

2.填空。

70分=( )角3元=( )角

8角=( )分10角=( )元

50角=( )元20角=( )元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认识人民币(二)

预习要求:

看54页的内容,你认识这些人民币吗,与同学说一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能进行简单的等价兑换,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2、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教学重点:

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

教学难点:

人民币之间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人民币,你会认这些人民币吗?今天我们还要进一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

二、新授

1.教学例3。

出示2元、5元、l0元、50元、100元人民币教学挂图,让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你知道这几张人民币的面值

吗?两人小组互相说悄悄话,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同时教育学生从小要爱护人民币。

2.教学例 4

教师提问,学生动手操作,用学具表示出来,然后填在书上。

(1)l张5元可以换几张1元?

(2)1张l0元可以换几张l元?

(3)l张20元可以换几张10元?

(4)1张50元可以换几张l0元?

(5)1张100元可以换几张10元?

(6)1张100元可以换几张50元?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54页“做一做”。

2.课本第55页第5题。

3.第56页第6、7题。

四、小结。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简单的计算(一)

预习要求:

看课本第57页,说一说你平时买东西的过程,图中的小朋友又是怎样买东西的。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

2.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学会简单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答

1.3元=( )角50角=( )元

2.8元=( )角70角=( )元

二、新授

1.教学例 5

(1)出示例5挂图,提问:“这是几元几角?”

(2)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l元2角,接着问:1元可以换成多少个角?

(3)1元2角是多少角?你是怎样想的?

(4)学生试回答后,教师说明:1元是10角,l元2角就是l0角加2角等于12角。板书1元2角=12角。

2.教学例 6

(1)出示例6。

(2)知道什么?说一说

(3)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

(4)5角+8角是几角?板书:(5角+8角=13角)

(5)教师问:还可以怎样表示13角?教师板书:5角+8角=13角=1元3角。

(6)例6第二小题学生尝试完成,然后提问:你是怎么想的?教师强调:元、角计算,只有在相同单位情况下才能相加。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57页“做一做”。

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说给同桌的同学听,你是怎么想的。

第2题:学生先做,教师巡视,提问个别同学,集体订正。

2.练习十三第1、2、3题。

四、小结。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简单的计算(二)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运用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口答。

1元8角=()角

12角=()元()角

1元3角=()角

15角=()元()角

二、互动新授

1、教学例7

(1)看例7主题图。

(2)用13元钱正好可以买下面哪两种杂志?

(3)仔细观察,你能从图中得到什么数学信息?

(4)观察,汇报。

(5)“正好”的意思是两本杂志加起来的价格等于13元,既不能比13元少,也不能比13元多。

(6)那我们该怎样从4本杂志中选出2本来呢?

(7)讨论,交流,汇报。

(8)组织看书中方案。

(9)引导比较哪种更好。

(10)一共找出几种?

5+8=13 6+7=13

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完成课本第58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简单的计算练习课(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加深对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的认识,熟练1元=10角,1角=10分。

3、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1、教师出示人民币,学生说它的面额。

2、口算。

1元8角=()角12角=()元()角

1元3角=()角15角=()元()角

3、填一填。

二、巩固练习。

三、小结。

教师小结一下学生中出现的问题。

课后反思;

2016年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集体备课

2016年春学期一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 备课内容: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主备教师:梁素梅 参备教师:梁丽珍罗金阳韦运花 周新代周海忠罗周强 韦菊兰罗玉芳覃桂团 梁谋望梁素梅覃望生 韦德生莫尔祯周兆德集体备课时间:2016.4、12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老师要创设具体地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购物的活动中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单元教学重难点: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2)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第1课时 授课人授课时间:课时数:1课时课题认识人民币(一)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教材第52/53页内容做一做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2、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3、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重点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难点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具 常用的面额的人民币(不同版本 的) 教学环节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复习口答 1、10十一是( ) 1个十有( ) 个一 2、一百里面有( )个十一百里面有 ( )个一 3、2个十是()5个十是( ) 二、新授 1、揭示课题小朋友们,你们去买过东西 吗?(买过)你们用什么去买呢?(钱)引出买 东西,要用钱,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 我们就来认识有关人民币的知识。(板书:认 识人民币) 2、教学例1 (1)、师:中国的钱币叫人民币,你们认识人 学生口答

人教版一年级下《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练习题

一年级《认识人民币》练习6元3角-2元= 7元3角-3元= 6元4角-3元3角=7元5角-2元4角=6元3角-1元1角=4元1角-1元1角=8元2角-1元2角=3元5角-1元4角=8元5角-2元= 13元9角-1元= 6元8角-2元8角=7元8角-3元= 5元6角-2元= 3元9角-7角= 5元1角-1元1角=9元3角-1角= 8元2角-4元2角=6元8角-8角= 3元4角-2元3角=6元3角+5元4角=9元1角-9元= 3元6角-2元4角=6角+1元9角= 3元3角+4元2角=2元2角-1角= 6元5角-1元= 4元2角-3元2角= 9元6角-7元5角= 10元8角-7元8角= 6元3角-2元= 7元3角-5元=()元() 角 4元2角+5角=()元() 角 3元6角+3角=()元() 角 6元9角-6角=()元() 角 4元3角+7角=()元 9角+9元1角=()元 二、简单的计算: 5分+3分= 分 5角+2角= 角 2元+10元= 元 5分+5分= 角 5角+5角= 元 13元+7元= 元 5分+7分= 角分 2角+9角= 元角 7元2角+3元= 元角 9分- 4分= 分 8角- 3角= 角 20元- 10元= 元

1角5分-5分= 角 1角3分- 5分= 分 7元5角-1元5角= 元角1元2角+2元=

1元-5角= 四、计算 6分+3分=( )分 8角-4角=( )角 2角+4角=( )角 5分+5分=( )角 4元+5元=( )元1角-5分=( )分 3角5分+4角=( )角( )分 6角9分-6分=( )角( )分 4元2角+7角=( )元( )角 8元3角-5元=( )元( )角 一、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0分=()角 7角=()分 60角=()元 1元=()分 40角=()元1元=()角 5角4分=()分 9角=()分 70角=()元 3元6角=()角 23分=()角()分65角=()元()角 二、在 里填上“>” | “<”或“= ”。 50分 角 4分角 1元角 3角分 7元角 6元8角元42分元1角 一、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0分=()角 7角=()分60角=()元 1元=()分40角=()元 1元=()角 5角4分=()分 9角=()分65角=()元()角 3元6角=()角 70角=()元23分=()角()分 5、计算. 二、在()里填上“>”|“<”或“=”。 10分()1角54分()54角 1元()9角 3角()31分 70元()70角6元8角()7 元 .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单元备课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单元备课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有: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其进率,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人民币的兑换,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记忆掌握100以内的数的知识的基础上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的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老师要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购物的活动中认识人民币。 本单元的内容将为学生以后学习时间单位、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等单位的换算和小数的知识奠定基础。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认识各种常用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各面值人民币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感觉“元”是人民币单位中最常用的主要单位,初步了解简单的货币文化,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三、单元教学重点: 1.能进行简单的关于元、角、分的计算。 2.认识用小数表示的物品的单价。 3.人民币的单位间的换算。 四、单元教学难点: 1.能进行简单的关于元、角、分的计算。 2.认识用小数表示的物品的单价。 3.人民币的单位间的换算。 五、教法与学法 在本单元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各种面值的模拟人民币来开展教学,并努力为学生设计必要的学习活动,如:设计模拟购物活动,让学生在模拟购物活动中积累生活经验,在真实的情境中掌握关于人民币的简单计算,进而学习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六、单元课时安排(共8课时) 1.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1课时 2.认识大面值………………………………………………………………1课时 3.简单的计算………………………………………………………………1课时 4.用数学---人民币买东西…………………………………………………………1课时 5.整理和复习掌握元、角、分之间的换算……………………………………1课时 6.第五单元试卷讲评课…………………………………………3课时

认识人民币简单计算 电子教案(一下册)

1、使学生初步学会元、角、分之间简单换算和加、减计算。 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2、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从而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 使学生学会元、角、分之间简单换算,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一、复习 1元=()角 1角=()分

1元=()分 4角=()分 60角=()分 8元=()角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认识人民币,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减计算. 板书:人民币简单的计算 二、新课 1.教学例5. 课件出示例5: 教师:这是几元几角?(1元2角)1元可以换成多少角(10角)那么1元2角是多少角? 这里可以让几名学生回答,答对了,可以问一问他们是怎么想的.教师向学生引导说明:1元是10角,1元2角就是10角再加上2角,等于12角。 师板书:1元2角=12角 2.教学例6. 课件出示例6: 问:你们见过用小数表示的物品价格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人民币的小数表示方法:圆点的左边表示元,右边的第一位表示角,第二位表示分。学生试着解答,然后集体订正。 3.练习 (1)做教科书第50页上“做一做”第1、2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师巡视,再集体订正。 (2)练习九第3题,看看物品的价格分别是多少。(3)练习九第4题,拿出买每件东西要付的人民币。

4、教学例7。 出示例7挂图,学生观察图片后,试着列式。 教师提问几名学生5角加8角等于多少.可能大部分学生回答5角加8角等于13角.接着教师提问:13角是几元几角? 其余的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提示。再请同学回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5角+8角=13角=1元3角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51页做一做。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讨论题意,再独立完成填空,最后集体订正。 2、练习九第5题:同桌进行合作,哪两件物品的价格合起来是1元?(在操作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四、课后练习:做练习九的第6~9题.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你们会了吗?以后买东西会算了吗?

认识人民币第一课时教案

认识人民币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下册P66-6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在取币、付币活动中加强体验,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探究的积极性、合作的主动性。 3、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养成爱护人民币、节俭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小面值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掌握1元以内人民币的换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先来猜个谜语: 薄薄一张纸,作用可真大。买书、买笔、买玩具,都要用到它。(钱) 哪些地方要用钱?钱的用处还真大。 这是泰国人用的钱,叫泰铢;这是美国人用的钱,叫美元;这是法国人用的钱,叫法郎; 那你们知道咱们中国人用的钱叫什么吗?(人民币) 你认识哪些人民币?(让学生任意说:100元、50元)

若说到:20块或5毛(提醒块和毛是生活中说的,数学中我们不说块或毛,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同学一定会知道数学中人民币的单位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部分人民币(板书课题) 二、新授 1、你认识这些人民币吗? 谁来做光荣的小老师介绍给大家听? (1)认识1元纸币 你认识的人民币是----1元 怎么看出来的? (指着课件一元)你们看:这个一是大写的汉字壹,圆是人民币的单位,我们一般写成这个元(板书:元) (指着课件一元的国徽)你们看这是什么?(国徽) 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小朋友们要爱惜人民币,那我们怎么做就是不爱护人民币表现啊? 哦,说的真好,所以我们人人都要爱护人民币! 你们也带来了一些人民币,请把1元举起来。 它是用纸做的,我们叫它纸币,跟老师说-----纸币。 有的小朋友举的是这种,它是用金属做的叫硬币。 小朋友们看仔细了。课件出示一角,试错:老师这还有一个1元。(1角)不是明明有数字一吗? 哦,“壹”后面有一个“角”,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板书:角)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第一课时认识人民币(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2、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教具准备 1、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课件及人民币有关挂图。 2.1角的硬币10个,用胶布粘连在一起;1分的硬币l个,用胶布粘在一起。 3.学生每人一份配套的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 1.10十一是( )十 1个十有( )个一 2.一百有( )十十一百有( )个一 3.2个十是() 5个十是( ) 二、新授 1.揭示课题 课件演示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情境.引出买东西,要用钱,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板书: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板书:元、角、分) 2.教学例1 教师:出示1分、2分、5分、1角、5角教学挂图,请小朋友分小组讨论两个问题。 (1)从哪里可以看出它是多少钱? (2)它是什么模样的? · 3.教学例2 (1)出示一枚一分硬币和一枚一角硬币。 (2)让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一个1角硬币可以换几个1分硬币?1角=10分 (3)出示10个l角的钱,一角一角地数,数出10角用胶布粘连,把它贴在黑板上。又出示1元问:“谁知道l0角和l元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推出1元=10角。(板书) (4)引导学生想一想:1元等于多少分?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53页“做一做”第l题。 2.课本第53页“做一做”第2题。 四、布置作业 1.填空。 (1)1张5角饯可以换()张1角钱。 (2)1张1元钱可以换( )张5角钱。 (3)1张1元钱可以换( )张1角钱。

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

《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及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人民币单位间的简单换算及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元、角、分的加减法算理。 教具学具: 模拟人民币课件商品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面额的人民币?请你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一说。 生: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5角、1角、5分、2分、1分。 学生回答时老师出示相应的模拟人民币。 师: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 生:元、角、分。

师:元、角、分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生:1元=10角 1角=10分 师:真棒!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人民币的知识。板书课题:简单的计算 二、尝试探索 教学例5 师:棒棒糖1角钱一个,思思用1元2角钱可以买到多少根棒棒糖? 同学之间相互讨论。 生:因为1元=10角,所以1元2角=12角。可以买12个棒棒糖。 明明的存钱罐例有18个1角的钱,他想换成整钱,明明可以换到几元几角呢? 生:因为18个1角就是18角,18角里面有一个10角,和8个1角,10角就等于一元,所以18角=(1)元(8)角 师:非常好。在我们生活中像这种换钱的情况非常多。请同学们跟我一起去看看。 练习:我会换 1.做一做第一题 2.练习十三第一题 教学例6 师:我从超市买了一些小礼品,请同学们帮我算算我该付多少钱。 出示:蓝气球 5角红气球 8角

师:我一共要付多少钱?用什么方法做? 生:用加法5角+8角=13角 师:板书5+8=13(角) 13角=1元3角 出示黄花1元,红花6角。 师:黄花比红花贵多少?在比较商品价格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生:注意单位的统一。 师:那在这里我们怎样将单位统一呢? 生:黄花1元=10角黄花比红花贵 10—6=4(角) 出示问题:买一朵黄花1元和一只小鸟3元1角,一共花了多少钱?师:这一题我们应注意什么? 生:注意运算时单位的统一。 师:我们在做运算时必须保证单位的一致性。只有相同单位的量才能做运算。所以这里1元应该加到3元里。 板书:1元+3元1角=4元1角 三、内化巩固 课件出示练习题 9角-2角=()角 7角+6角=()元()角 4元+8元=()元 5角+1元3角=()元()角 四、拓展练习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怎样计算商品的价格,那我们就去商场里逛逛买点东西好不好?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换算人民币的认识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换算人民币的认识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老师要创设具体地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购物的活动中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学重难点、关键: 1、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2、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3、关键:组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观察、多操作、多实践,熟记“1元=10角、1角=10分”的进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

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课题认识人民币(第46页的第例1----------例4(认识人民币)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和P53:1、2题)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懂得1元=10角、1 角=10分,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 3、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常用的面额的人民币(不同版本的)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为你们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演示:点击出现蓝猫图像)你们认识它们吗?今天是蓝猫文具店开业的日子,它邀请我们全班去参观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来吧! 二、探究新知 1、参观文具店回答问题(CAI演示)

认识人民币-微课教学设计

认识人民币微课教学设计 焦东路小学姚玲玲

认识人民币 微课教学设计 焦东路小学姚玲玲【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会给人民币进行分类。 2、数学思考:建立人民币等价兑换的意识,形成初步兑换能力。 3、情感态度: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并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及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它们之间,十进制的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实践活动,体会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今天老师给你带来一个课堂存储罐,把你这节课的好表现,好习惯都存进去。 你喜欢听故事么?

一片美丽的小树林里,小动物们在开会,大象伯伯来了说:“小动物们,你们工作辛苦了,今天要奖励大家,你们想要什么?” 小猪说:“我想要棒棒糖。”紧接着每个小动物都说出了自己想要的物品。大象为难了,这可怎么办呀? 师:你能想办法满足所有小动物的要求么? 师:你的办法可真好!小动物们有了钱就可以去购买称心如意的商品了。 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钱? 生:旅游、购物、买衣服、买玩具、买学习用品…… 师:咱们中国人用的钱叫什么? 生:人民币。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初步认识人民币。 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1 、观察人民币,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生活中见过人民币吧,你能介绍一下它么? 生:这是一元的。 师:你怎么知道? 生:这里有数字“1”。 师:你还发现了什么? 我还看到了壹圆。 师:壹是大写汉字,元是人民币的单位。(板书:元) 生:我还看到了国徽。 师:国徽代表着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我们需要爱护人民币,不乱撕、乱画,任意毁坏它。 生:我还看到了中国人民银行。 人民币是国家的法定货币,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毛头小学牛继萍 单元教学内容: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老师要创设具体地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购物的活动中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学重难点、关键: 1、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2、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3、关键:组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观察、多操作、多实践,熟记“1元=10角、1角=10分”的进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义务教材第52-53页的第例1----------例2(认识人民币)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和P55:1、2、3题 教学要求: 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懂得1元=10角、1 角=10分,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 3、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常用的面额的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聪聪明明要带我们去生活中走一走,看一看他们都在做什么? (1)我要买两个练习本和一个铅笔盒,一共花了…… (2)我买一份晚报。 (3)我想玩碰碰船,需要多少钱? 师:买东西时要用到钱,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 (4)我们平时不要乱花钱。可以把钱存起来,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师:是呀!买东西要用人民币。我们要爱护人民币。 二、探究新知 1、板书课题:人民币. 2、认识人民币 (1)、师:世界上的钱有许多种。比如美国使用的是美元,日本使用的是日元,中国的钱币叫人民币,你们认识人民币吗? (2)、操作初认人民币 师:将桌面上的人民币拿出,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看誰认得多(学生活动) a:汇报认识情况(学生回答,师板写人民币:硬币、纸币) 问:观察这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 师:纸做的钱币是纸币,金属做的人民币叫硬币 (3)再认人民币 师:(指纸币)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的纸币,把你的想法在小组

认识人民币教案(1)

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老师要创设具体地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购物的活动中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学重难点、关键: 1、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2、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3、关键:组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观察、多操作、多实践,熟记“1元=10角、1角=10分”的进率。 第一课时认识人民币(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2、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一套常用的面额的人民币(不同版本的) 教具准备: 1、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课件及人民币有关挂图。

2.1角的硬币10个,用胶布粘连在一起;1分的硬币l个,用胶布粘在一起。 3.学生每人一份配套的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 1.10十一是( )十 1个十有( )个一 2.一百有( )十十一百有( )个一 3.2个十是() 5个十是( ) 二、新授 1.揭示课题 课件演示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情境.引出买东西,要用钱,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板书: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板书:元、角、分) 2.教学例1 教师:出示1分、2分、5分、1角、5角教学挂图,请小朋友分小组讨论两个问题。 (1)从哪里可以看出它是多少钱? (2)它是什么模样的? ? 3.教学例2 (1)出示一枚一分硬币和一枚一角硬币。 (2)让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一个1角硬币可以换几个1分硬币?1角=10分 (3)出示10个l角的钱,一角一角地数,数出10角用胶布粘连,把它贴在黑板上。又出示1元问:“谁知道l0角和l元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推出1元=10角。(板书) (4)引导学生想一想:1元等于多少分?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53页“做一做”第l题。 2.课本第53页“做一做”第2题。 四、布置作业 1.填空。 (1)1张5角饯可以换()张1角钱。 (2)1张1元钱可以换( )张5角钱。 (3)1张1元钱可以换( )张1角钱。 2.填空。 70分=( )角 3元=( )角 8角=( )分 10角=( )元 50角=( )元 20角=( )元 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1元=10角 1角=10分 作业设计:相关内容。

最新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学习资料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学内容: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 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老师要创设具体地生活情境,让学 生在购物的活动中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学重难点、关键: 1、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2、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3、关键:组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观察、多操作、多实践,熟记“1元=10角、1角=10分”的进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单元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人民币(一) 预习要求: 学生准备一套教学用人民币,在家中叫家长教认一认。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2、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教学重点: 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 1.10十一是( )十1个十有( )个一 2.一百有( )十十一百有( )个一 3.2个十是()5个十是( ) 二、新授 1.揭示课题 课件演示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情境.引出买东西,要用钱,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有关人民 币的知识。(板书: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板书:元、角、分) 2.教学例 1 教师:出示1分、2分、5分、1角、5角教学挂图,请小朋友分小组讨论两个问题。

幼小衔接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及换算

幼小衔接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及换算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2.能根据人民币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3.初步感受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知道要爱护人民币。 活动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活动难点:能进行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活动准备:生活中使用人民币的照片,情境图,人民币卡片等。 活动过程: 一、由照片导入 教师出示照片。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片,请你们认真观察,看一看图片里的人们正在做什么? 幼儿观察图片,分别说一说图片中的人们正在做什么。 教师: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要用到钱,谁能说一说,钱有什么作用呢?什么时候需要用到钱呢? 幼儿交流讨论,说一说都什么时候会用到钱。 二、探索新知,认识人民币 1.了解人民币 教师:你知道我们平时用的钱叫什么名字吗? 教师介绍人民币。 教师: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人民币是国家法定的货币并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我们要爱惜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 2.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1元、5角、1角的纸币,1元、5角、1角、1分、2分、5分的硬币) 教师:我给每一组的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些人民币,将你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同组的小朋友听,看看谁认识得最多。 幼儿分组交流。 教师:哪一组的小朋友可以向全班的小朋友介绍一下你们认识的人民币? 小组代表介绍人民币,教师及时补充并将其展示在黑板上。(对人民币上的繁体字,教师及时给予指导。) 教师:要正确地识别人民币,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幼儿分组讨论。 教师:你们真棒,我们可以从人民币上的数字、汉字、颜色、图案来识别。 3.对人民币进行分类,强化认识 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这几种面值的人民币,大家仔细地观察一下,谁能给它们分一分类呢?然后说一说你是按照什么样的标准来分类的? 幼儿分组尝试分类。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分类的交流并进行总结。 教师:大家说得都非常对,将人民币按照元、角、分进行分类,这是按照人民币的单

一年级认识人民币---公开课教案

《认识人民币》教案 鸡街镇倘甸小学一(1)班施海燕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 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认识单位是角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3. 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重点难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理解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及互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1、视频导入《卖报歌》体会卖报小女孩卖报的艰难,体会挣钱不容易,学会节约用钱,在歌中找出七个铜板就卖两份报。 2、铜板就是我们生活中用的钱,知道挣钱不容易,可是生活中每天都要用钱,这就需要我们去认识人民币,学会使用人民币,引出课题《认识人民币》 二、设置悬念,探究新知

(一)、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 1、1元、5角、1角、1分、2分、5分及其相应的纸币和硬币。 2、出示人民币: 提问:同学们来说说这些人民币,一起来认识认识。 3、动画展示1元以内的纸币和硬币。学生尝试用:这是几元的纸币和几元的硬币,它们都是几元的人民币。或者:这是几角的纸币和几角的硬币,它们都是几角的人民币。 (二)、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1、元与角之间的关系: (1)、动画展示元与角的关系:教师讲解,动画展示。 (2、学生在白板上演示1元等于10个1角,所以:1元=10角。2、角与分的关系: (1)、动画演示角与分之间的关系:教师讲解,动画展示。(2)、学生在白板上演示1角等于10个1分,所以:1角=10分。 三、知识应用,体验生活。 1、写出下面的钱数。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教案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人民币的认识以及简单计算: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一)变化及变化原因 1.将人民币的认识分为大面额、小面额两段认识,并大大简化简单计算的内容。之所以这样变化,首先是因为虽然人民币是生活中非常必要也常见的东西,但是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用的经验也很少(如买文具、买票等多是大人代劳了),即使用也是用小面额的人民币(20元以下)。 其次,是考虑到教学人民币的目的。我综合所查资料觉得,其教学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作为认数的丰富素材(如数的组成、据给出的写数;认识小数的意义等);二是作为理解计算(理解算理)的

素材(这一点在日本教材中体现的非常明显,可能和日币的体系有关系:100、1000、10000面值的日元),我国主要是小数的计算。 因此我们分两段来认识人民币,且以小面额和进率的认识为主;再加上计算知识的限制,计算也是比较简单的,改变了原来用小数呈现价签再要求计算的内容,只有简单的单位换算和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含复名数)。 2.增加数学背景知识的内容。 以“你知道吗”的形式,介绍我国古代货币的知识。主要是从货币的产生到发展的角度理解人民币(与其他量是基于测量的要求产生不同:有测量工具;有误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体教学时,教师还可以增加对于国外货币的知识。因为“世界地球村”变化,这方面的知识对学生来说也是比较重要的,而且学生(尤其是城市的学生)也不乏出国的经验,教师可以予以简单的介绍(货币是一个国家的名片)。 (二)教材呈现:7个例题 1.主题图:根据开本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了一小幅主题图,并将超市改为文具店,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通过小精灵的话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培养爱国主义意识。 2.人民币的认识。 分为两段,安排了4个例题:例1教学5元以下小面额人民币的认识;例2教学人民币的单位及其进率;例3教学5元及5元以上大面额人民币的认识。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 简单的计算》研讨课教案_15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教材理解】《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节的内容。本节课突出体现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认识人民币解决实际问题。购买简单的文体用品是一年级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并且也是小学生愿意做的事情。教材以此背景为基础,使学生在经历模拟购物的实践活动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学习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上,会进行一些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把知识穿成了串,从而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是有用的。 1.注重趣味性,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自主性。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情简介】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也少,对人民币只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补数的等价交换原则只有初步的意识。但是大多数学生对人民币并不陌生,在生活上对人民币有接触,也有一些简单的生活经验,这点是学生学习好本节课的基础。生活经验不能完全代替学生的数学学习经验,将生活经验上升到数学知识,对一些学生而言还有困难。本节课的教学会使学生对人民币有近一步的认识,是学生在简单的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关于元、角的加法计算方法,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2)认识用两位小数表示的以元为单位的商品价格,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关于元、角的加法计算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有关元、角加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一年级数学下人民币换算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元角分一一一一 一、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0分=()角7角=()分60角=()元 1元=()分40角=()元1元=()角5角4分=()分65角=()元()角9角=()分 3元6角=()角23分=()角()分70角=()元 二、在里填上“>”|“<”或“=”。 505角4分角1角3角31分 7元7角6元8角元42分元1角 三、换人民币 1、1张1元可以换成()张1角。 2、1张1元可以换成()张2角。 3、1张1元可以换成()张5角。 4、1张1元可以换成()张5角、()张2角和()张1角。 5、1张2元可以换成()张1元。 6、1张5元可以换成()张1元 7、1张5元可以换成()张2元和()张1元。 8、1张10元可以换成()张1元。 9、1张10元可以换成()张2元。 10、1张10元可以换成()5元。 11、1张10元可以换成()张2元和()张1元。 12、1张10元可以换成()张5元和()张1元。 13、1张20元可以换成()张1元。

14、1张20元可以换成()张2元。 15、1张20元可以换成()张5元。 16、1张20元可以换成()张10元。 17、1张50元可以换成()张5元。 18、1张50元可以换成()张10元。 19、1张50元可以换成()张20元和()张10元。 20、1张100元可以换成()张10元。 21、1张100元可以换成()张20元。 22、1张100元可以换成()张50元。 四、看你能写出几种付钱的方法。(如:3张10元+2张2元=34元或画表格(没讲过)选择) 一个台灯65元可以怎样付钱?一个足球37元可以怎样付钱?

认识人民币 简单的计算教案

《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教案 教学内容: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第二节简单的计算。 教科书第57页例5例6的内容,做一做第2题,及教材59页第3题。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2、在购买不同价格物品的情景中,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关于元、角的加减法计算的问题。 3、培养生活技能和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 例5、例6主题图,口算卡片,ppt,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纸币、硬币),生活用品及文具图片。 学生准备: 学具钱 教学重、难点: 1、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2、解决一些简单的关于元、角的加减法计算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出示口算卡片) 20+3=10+4=50+7=26-6= 30+5=70+2=40+3=84-4= 2、口答(ppt出示) (1)、32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5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数是()。 (3)、18里面有1个()和8个()。 (4)、1元=()角40角=()元 1角=()分30分=()角 回答正确的学生全班鼓掌表扬,不仅可以吸引大家的眼光,还可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二、新知探究 1、教学例5

教师出示一张1元纸币和2个1角的硬币,提问:一共是多少钱? 引导学生说出并在黑板板书:1元2角 师提问出示:1元2角=()角(小组讨论) 小组代表回答,教师板书:想:1元=10角 10+2=12(角) 所以1元2角=(12)角(全班齐读) 2、出示:18角=()元()角 指名学生填空并说说怎样想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 3、即时练习 2元5角=()角34角=()元()角 4元7角=()角28角=()元()角 指名上台填写,其余学生在草稿本上完成,都完成后全班交流总结。 教师要及时表扬学生,带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4、教学例6 出示例6情境图,引导学生看图,逐题解答问题,师根据学生的口答板书: ⑴5+8=13(角)13角=1元3角 ⑵1元=10角10-6=4(角) ⑶1元+3元1角=4元1角 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等式,小结并强调:进行元、角之间的计算,只有在相同单位情况下才能相加、减。 板书:角加角,元加元 三、当堂检测 1、基础练习 完成书上第57页“做一做”的第2题。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图片,帮助分析题意,并引导学生逐题解答;第(3)小题,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3+9=12(元) 2元2角—1元=1元2角 2、巩固提高 完成教材59页练习十三的第2题。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材依据】 苏教版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设计思想】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通过观察、分析?p合作与交流等学习活动,认识面值不大于1元的人民币,以及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本节课的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自主地学习认识人民币,以现实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这些知识和经验系统化、结构化。整节课以购物为主线,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目标】 1?p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在观察?p操作?p合作?p交流等学习活动中,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p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取币?p换币?p付币和找币等活动过程,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感受1元的实际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主动与同伴合作?p交流的意识,获得学习成功的体

验,养成爱护人民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和相邻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认识人民币单位相邻之间的十进关系以及元、角、分的单位换算 【教学准备】 试一试第2、3、4题图,1元及1元以下纸币及硬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你逛过超市吗?逛超市买东西要用什么?(生答)你知道我们平时用的钱叫什么名称呢? 2、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二?p新授课 1、认识元?p角?p分 (1)今天,同学们都准备了自己认识的人民币,下面哪个小朋友把你认识的人民币给同学和老师介绍一下?(指名回答) 学生边介绍,教师边把相应的人民币贴出来。 (2)有一首歌叫做《一分钱》,小朋友,你会唱吗?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全体学生唱一唱)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综合练习(完整版)

1、填空。 (1)人民币的单位有()、()、()。 (2)一张2角可以换()张1角。 (3)一张5角可以换()张1角,还可以换()张2角和()张1角。 (4)10元可以换()1元,可以换()2元,可以换()张5元。 2、各种人民币的认识 86.00元=()元()角 15.90元=()元()角0.05元=()分12.50元=()元()角0.25元=()角()分1.50元=()元()角3、元角分单位的换算: 1元=()角3元4角=()角2元3角=()角 4元5角()角1角=()分75角=()元()角3角5分=()分84角=( )元( )角1元=()分 47角=()分 5 元6 角=()角52分=()角()分 4、简单的计算 9分- 4分= ()分8角- 3角=()角 20元- 10元=()元1角5分-5分= ()角 1角3分- 5分=()分1元—5角=()角 7元5角-1元5角= ()元()角1元2角+2元=()元()角 4角+9角=()角4元5角+4角=()元()角 5、选用合适的人民币单位。 铅笔盒10()橡皮8()衣服50()铅笔5() 6、写出下面的钱数。 (1)一张10元、一张5元、一张1元()元 (2)一张5元、一张2元、一张5角()元()角 (3)一张50元、三张10元、一张2元()元 (4)一张20元、两张10元、一张5角()元()角 三、看标签,写价钱 18.00元 2.00元 2.40元 ()元()角()元()角()元()角 9.30元37.00元0.50元 ()元()角()元()角()元()角

一、填空。 1角=()分1元=()角 30分=()角 20角=()元 30角=()元5元=()角 70角=()元 80分=()角 1元1角=()角 13角=()元()角5角4分=()分8角5分=()分 25角=()元()角90角=()元2元7角=()角 49分=()角()分23.45元=()元()角()分 二、计算。 3角+7角=()角 9角-5角=()角 1元-8角=()角 23分-10分=()分 14分+7分=()分 15分-5分=()角 3元7角-4角=()元()角 2元1角+3元=()元()角 6元5角+6角=()元()角 10 元-4元5角=()元()角 8元7角-4元=()元()角 4 元2角-1元=()元()角 三、在()填上“>、<、=”。 9角()1元2元()1元5角4元5角()5元 10角()1元 5元()50角20分()3角 四、选用合适的人民币单位。(填“元”“角”“分”) 铅笔盒10()橡皮8()衣服50()铅笔5() 一把尺子1()一个书包35()一个篮球25()一瓶饮料3()5()3、应用: 牛奶2元5角面包3元矿泉水9角饼干2元8角 (1)买一瓶牛奶和一块面包一共要多少钱? (2)买一包饼干和一瓶矿泉水一共要多少钱? (3)买一块面包和一瓶矿泉水一共要多少钱? (4)用10元钱去买一块面包可以找回多少钱? (5)用5元钱去买一包饼干可以找回多少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