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集体备课

合集下载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例1例2》教学设计(集体备课)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例1例2》教学设计(集体备课)

数学学科集体备课学校: 年级:一年级使用时间:主备人课型新授使用人课题认识人民币例1例2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52、53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认识单位是角、分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3.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准备课件人民币学具教学过程教学预案二次备课【情景导入】1、猜谜游戏“薄薄一张纸,作用可真大,买书买笔买文具,处处都能用到它”。

小朋友们,你知道这是什么吗?中国的钱币叫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出示课题)2、出示学习目标(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新课讲授】1、出示课本52页情境图师:是啊,生活中处处都要用到人民币,我们一定要爱护人民币。

2、认识人民币下图中就是我们正在使用的人民币,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是按什么标准分的?(1)按制作材料分(2)按单位分①你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哪些吗?②你认识这张人民币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③这些人民币你能准确地认出来吗?④这些硬币你认识吗?(3)按发行时间分(学生课下查阅资料)3.元、角、分之间有什么关系?1元=()1角=()分下面是文具店里部分商品的价格:(1)小红想买一本练习本,她可以怎么付钱呢?用学具摆一摆、想一想,你能想到几种不同的方法。

(2)小红还想买一支铅笔,可以怎样付钱呢?用学具摆一摆、想一想,看你能找到几种不同的方法。

(3)你想买什么文具呢?怎样付钱?想一想、摆一摆。

4、说一说你知道下图中的小姑娘在做什么吗?你平时的零花钱是如何使用的呢?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我们合理使用零花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理财意识吧!【巩固练习】见下页【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人民币的有关知识,会识别小面额的人民币了,明天我们将继续学习,了解大面额人民币里藏着的有关知识。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备课教案,教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备课教案,教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备课教案,教案设计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解决关于人民币的简单问题时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了解不同的解题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初步学会有序思考。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及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不同的解题策略。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解决问题策略,指导学生学会有序思考。

三、教学准备1.课件。

2.学具:书籍封面的图片纸。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理解题意1.出示情境。

教师:玲玲和妈妈在书店看到了一些自己喜欢的书,可是零用钱只剩下13元了,妈妈也没有带多余的零钱。

于是,妈妈就跟玲玲说:“我们今天先买两本书,你就把13元正好花完吧,没有买到的书,我们下次再买。

”玲玲这下有点犯愁了,该买哪两本书呢?同学们快来帮帮她吧!2.理解题意。

出示问题:用13元正好可以买哪两本书?教师:谁来读一读?(预设)学生1:语气平淡,没有突出“正好”。

学生2:突出“正好”。

教师:有同学突出了“正好”两个字,那么“正好”是什么意思呢?(预设)学生1:生活中的意思是不多也不少。

学生2:这道题中“正好“的意思是把这13元都花完,不剩钱。

3.揭示课题。

教师:玲玲该怎么选书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问题,寻求策略1.在尝试解决问题中获得方法。

教师:请你拿出第一张纸,用你喜欢的方式独立完成。

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老师巡视监控,收集学生信息。

(预设)学生会出现不正确答案:5+7=12(元)或6+8=14(元)。

教师监控: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再次审题,重点理解“13元正好要花完”的意思。

5+7 13,说明有剩余;6+8 13,说明超出了13元,只能等于13元。

教师引导学生把错误的算式变成对的。

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集体备课 记录表

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集体备课 记录表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针对性的巩固练习(主备人) 么没标上?)
1、猜尺子的价格:买一本练习本的价格可以
买两把尺子,尺子一把多少钱?
2、思考:喜羊羊想买一把尺子,该怎么拿5
角钱,有几种拿法?
3、汇报展示:一张或一枚5角、5张1角、
3张1角和1张2角、2张2角和1张1角四种拿法。

4、1元钱能买什么?怎么买?
师:刚才买的都是同一种物品,如果要买不同的物
品还可怎么买?
5、模拟购物:学做小买卖
1)活动要求:小组合作两个组长当营业员,
其余的组员当顾客。

一个营业员负责卖东西,一个
负责收钱、找钱。

文明购物互相交流
2)小组活动
3)请一小组的同学上台展示:你买什么?是
怎么付钱的?清点一共卖了多少钱?
6、买这四样物品,2元够吗?为什么?
7、小结
整个练习的设计集趣味性、应用性、层次性于一体,
又符合低年级游戏教学的特点,使学生获得成功、
愉悦的情感体验,达到我“乐意学”的境界,从而达
到对教学的难点突破。

针对

的巩

练习
(集体
讨论)。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集体备课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集体备课

年春学期一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
备课内容: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主备教师:梁素梅
参备教师:梁丽珍罗金阳韦运花
周新代周海忠罗周强
韦菊兰罗玉芳覃桂团
梁谋望梁素梅覃望生
韦德生莫尔祯周兆德集体备课时间:2016.4、12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老师要创设具体地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购物的活动中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单元教学重难点: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2)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3课时
第4课时
第11页共11页。

人教版数学一下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下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下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币值关系。

2.掌握人民币的基本面额。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做一些简单的金额计算。

二、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人民币的基本面额。

2.能够正确识别和辨认不同面额的人民币。

三、教学难点1.理解并运用人民币的币值关系。

2.进行简单的金额计算。

四、教学准备1.PowerPoint课件:包括人民币的图片和面额介绍。

2.人民币实物。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 - 利用图片展示不同面额的人民币,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人民币的面额。

2. 学习重点(10分钟) - 讲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面额及币值关系。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人民币的组成。

3. 练习与讲解(15分钟) - 给学生展示一些购买物品的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组合人民币的方式,并计算出实际金额。

4. 拓展练习(10分钟) - 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有关人民币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1. 复习(5分钟)- 进行快速复习,让学生说出人民币的基本面额和币值关系。

2. 深入讲解(15分钟) - 讲解人民币的特殊面额,如分、角,让学生明白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练习与讲解(15分钟) - 配合练习题,让学生针对人民币的具体面额进行计算练习。

4. 提高训练(10分钟) - 分发一些较为复杂的金额计算题目,让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对人民币的基本单位、面额和币值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掌握了一些简单的金额计算方法。

希望同学们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识别和使用人民币。

以上就是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希朥同学们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人教版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教材内容:本单元主要让学生认识人民币,包括纸币和硬币的种类,以及各种面值的大小。

教材中会有相关的插图和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种类和各种面值的名称。

2. 能够正确辨别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3. 能够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例如找零和计算总价。

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正确辨别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

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种类和各种面值的名称。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准备一些真实的人民币,包括纸币和硬币,以及一些相关的图片和插图。

2. 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张白纸和一支笔,用于做笔记和练习。

教学过程:1. 引入:向学生介绍人民币的基本概念,例如纸币和硬币的种类,以及各种面值的大小。

2. 讲解:通过展示教材中的插图和例子,讲解人民币的种类和各种面值的名称。

让学生注意观察各种面值的大小和图案。

3.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展示自己的人民币,并尝试辨别各种面值的大小。

4. 应用:让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货币计算,例如找零和计算总价。

可以设置一些情景,让学生扮演顾客和售货员的角色,进行实际操作。

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写出人民币的种类,例如纸币有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硬币有1元、5角、1角、5分、1分。

2. 在黑板上写出各种面值的名称,并配以相应的图案。

作业设计:1. 让学生每人画一张人民币的插图,包括纸币和硬币的种类,以及各种面值的名称和图案。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人民币的小短文,可以描述自己购买物品时使用人民币的经历,或者讲述自己如何辨别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是否能够正确辨别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

如果有学生出现问题,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讲解。

2.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其他国家的货币,比较人民币和其他国家货币的异同,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1 认识人民币)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1 认识人民币)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1 认识人民币)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的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面值。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使学生对人民币有直观的认识,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人民币,对人民币有了一定的认知。

但是,他们对人民币的单位及面值了解不够系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能够让学生系统地认识人民币,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面值。

2.培养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购物、计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币,珍惜货币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面值。

2.难点: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换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人民币实物、图片和课件。

2.准备购物场景,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表格。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人民币的图片,让学生来说一说他们认识的人民币,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人民币的单位及面值,让学生对人民币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同时,让学生观察人民币上的图案,了解人民币的发行背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购物游戏,运用人民币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人民币的换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老师进行个别辅导,确保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和运用达到要求。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谈谈他们对人民币的看法,以及如何珍惜货币。

同时,老师向学生介绍一些关于货币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6.小结(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加深印象。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1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1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1 认识人民币)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基本面额和图案特征。

2.能够正确识别1元、5元、10元人民币。

3.培养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和价值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人民币实物、图片等教具。

2.学生准备:学习笔记本、铅笔等。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让学生看一些人民币的图片,让他们说出自己认识的面额和特
征。

2.通过教具展示1元、5元、10元人民币,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相应
的面额。

3.让学生比较不同面额人民币的特征,如颜色、图案等。

4.完成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
1.复习上节课学习内容,让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人民币,说出面额。

2.引导学生认知各面额人民币的用途,如购买物品需要多少人民币等。

3.通过游戏形式,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购买物品的情景,使用不
同面额的人民币进行支付。

4.结合绘本或故事讲解人民币的重要性和正确使用方法。

四、教学反思
1.此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对人民币的认知和使用能力,通过实物展示
和游戏活动形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人民币的价值。

2.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人民币,培养他们正确的消费观念和
理财意识。

3.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进行适当的调整,确
保教学效果。

以上是小学一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第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使用人民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春学期一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
备课内容: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主备教师:梁素梅
参备教师:梁丽珍罗金阳韦运花
周新代周海忠罗周强
韦菊兰罗玉芳覃桂团
梁谋望梁素梅覃望生
韦德生莫尔祯周兆德集体备课时间:2016.4、12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老师要创设具体地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购物的活动中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单元教学重难点: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2)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3课时
第4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