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庆油田分公司“7.27”硫化氢中毒事故的通报

合集下载

关于长庆油田分公司“7.27”硫化氢中毒事故的通报

关于长庆油田分公司“7.27”硫化氢中毒事故的通报

关于长庆油田分公司“7.27”硫化氢中毒事故的通报油质字〔2006〕630号各公司、院:2006年7月27日20时30分,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四采油厂白于山作业区在进行回注污水管线解堵作业过程中发生一起硫化氢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轻伤。

7月27日,长庆油田采油四厂白于山采油作业区XP18井区组织对101配水间至于35-24井、于37-26回注污水管线进行解堵作业。

13时30分左右,关闭注水流程,水泥车将10桶清洗剂(约2立方米)从于37-26井口注入管线。

16时清洗剂打完,关闭洗井流程进行反应。

19时30分左右,白于山采油作业区工程组技术员带领XP18井区副井区长和一名大班员工,乘值班车到于35-24井场进入水井房进行管线排污作业。

用软管连接35-24井口放空短节至污油池,打开水井房内阀门排污水时,软管与短节连接处脱落,污水携带有毒气体流出,造成现场3名作业人员中毒倒地。

该井场看井工发现有人中毒后,自感不适,让值班司机开车立即到XP18井区叫人,井区长得到报告后赶到井场,同看井工用湿毛巾自捂口鼻,将门口1人拖离水井井房门口通风良好处。

随后,井区长和看井工也在晕倒在地,在随后赶来的员工救助下,将5人分别送往靖边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进行抢救。

3人经抢救无效死亡,2人轻伤,目前病情稳定。

经初步分析,事故直接原因是软管与放空旁通连接处没有固定好,在打开阀门后,连接处脱落,污水从放空短节流出,其中的硫化氢气体在于35-24水井井房内(水井房宽2.3米、长2.5米、高2.2米)聚集,致使作业人员中毒。

这次作业使用的清洗剂由兰州格瑞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生产,清洗过程中硫化氢的生成原因仍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这起事故是今年集团公司领导干部会议之后,发生的第一起重大员工伤亡事故。

事故暴露出员工安全意识、危害识别、安全措施落实、应急抢险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

为了汲取事故教训,避免类似事故重复发生,特提出如下要求:1、各单位要迅速将这起事故通报到基层班组,并要求基层班组组织员工,结合实际,举一反三排查和整改事故隐患。

兰州石化硫化氢中毒事故分析

兰州石化硫化氢中毒事故分析

四.事故教训
• 1、安全防范意识差,贪图便捷盲目操作。 • 2、安全监督不到位,不能有效扼止违章。 • 3、生产管理不到位,安全措施不能有效落
实。 • 4、变更管理不到位,不能有效规避风险。 • 5、报废装置管理不善,为事故发生埋下隐 患。 • 6、隐患治理力度不够,无法确保本质安全。
五.事故安全措施
三.事故原因分析
• 直接原因
• 烷基化车间在对废酸沉降槽进行工艺处理过程中,
由于蒸汽往复泵不上量,决定从废酸沉降槽底部 抽油,在废酸沉降槽放空管线试通过程中,违反 含硫污水系统严禁排放废酸性物料的规定,将含 酸废油直接排入含硫污水管线,酸性废油中的硫 酸与含硫污水中的硫化钠反应产生了高浓度硫化 氢气体,硫化氢气体通过与含硫污水系统相连的 观察井口溢出。
• 对所有进入含硫污水系统的污水进行清理,
减少含硫污水外排量。加强对含硫污水系 统的管理,做到含硫污水的有序排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制定新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开展大型的
安全整顿活动,各个工段举行小规模的安 全教育活动,做好安全生产活动
二.事故经过
• 2002年8月,兰州石化公司决定对炼油厂1998年停产的旧烷基化装置
进行拆除。 2002年8月27日15时左右,烷基化车间主任张某带领车间 管理工程师程某、安全员锁某,协助三联公司污油回收队装车。由于 从废酸沉降槽人孔处用蒸汽往复泵不上量,张某等三人决定从废酸沉 降槽底部抽油。在废酸沉降槽放空管线试通过程中,违反含硫污水系 统严禁排放废酸性物料的规定,利用地下风压罐的顶部放空线将废酸 沉降槽中的部分酸性废油排入含硫污水系统。酸性废油中的硫酸与含 硫污水中的硫化钠反应产生了高浓度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气体通过与 含硫污水系统相连的观察井口溢出。 8月27日17时10分,在兰州石化公司炼油厂北围墙外西固区环形东路 长约40米范围内,有行人和机动车司机共50人出现中毒现象。17时 15分,兰州石油化工公司总医院急救车到达现场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 抢救。其中4名受伤人员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1名受伤人员于9月1日 经抢救无效死亡,45人不同程度的中毒,经济损失达250多万元。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今年以来发生的硫化氢中毒因盲目施救造成伤亡扩大事故情况的通报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今年以来发生的硫化氢中毒因盲目施救造成伤亡扩大事故情况的通报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今年以来发生的硫化氢中毒因盲目施救造成伤亡扩大事故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07.09.08•【文号】安监总危化[2007]187号•【施行日期】2007.09.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枪支弹药、危险物品管理正文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今年以来发生的硫化氢中毒因盲目施救造成伤亡扩大事故情况的通报(安监总危化〔2007〕18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9月1日,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广洋湖镇健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健宝公司)组织工人清理藕制品的腌制池时,1人硫化氢中毒后,8人盲目参与施救,最终造成6人死亡、3人重伤。

这是一起因盲目施救造成伤亡扩大的严重事故。

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此事故作出重要批示,要求通报全国,提醒各地防止同类事故发生。

今年以来,全国有17起事故因施救不当或盲目施救,造成人员伤亡扩大,最初涉险57人,最终导致85人死亡、46人受伤。

在这17起事故中,4起为矿山企业事故,13起为其他行业事故。

在13起其他行业事故中,最初涉险只有17人,因盲目施救增加死亡24人,并造成22人受伤,其中:硫化氢中毒9起,死亡28人、伤14人,死伤人数分别占这13起事故伤亡总数的68.3%和63.6%。

为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精神,深刻吸取江苏省扬州市“9·1”硫化氢中毒等近期发生的盲目施救造成事故伤亡扩大的惨痛教训,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一、江苏省扬州市“9·1”硫化氢中毒事故情况健宝公司是一家乡镇企业,主要生产藕腌制品。

9月1日前,该企业已经停产3个多月。

为恢复生产,需对腌制池进行清理。

腌制池位于玻璃钢顶的厂房内、敞口。

腌制池深3.2米、长和宽各4米,池内盐水深0.3米。

9月1日16时左右,健宝公司的1名工人下到腌制池进行清理作业时,感觉不适,于是停止作业,在向池上爬的途中摔下。

长庆油田中硫化氢形成原因和处理方法浅析

长庆油田中硫化氢形成原因和处理方法浅析

210近年来,我国各大油田的油气开采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低渗油藏尤其是超低渗油藏(占目前我国已探明石油储量的一半左右)已经成为我国各大油田勘探和开发的主要对象,同时我国和美国、俄罗斯等发达国家的原油开采无论是从开采技术还是开采量上差距都在逐年减小。

近年来长庆油田快速发展一跃成为我国最大的气田和重要的原油产区,对所在辖区的油气藏开发也从过去的定向井转变为了水平井,水平井的压裂开采技术被广泛使用在新开发的油气藏中,使得较长的水平井段和油藏的接触面积大幅增加,而压裂产生的许多裂缝为原油的采出提供了更多的渗流途径,从而明显增加了井厂的原油产量。

但是开采过程依旧是以高浪费高成本为主的粗放式生产模式,导致生产成本偏高,而开发开采过程中伴随产出的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仍然是威胁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

1 油气田开发生产中硫化氢的危害硫化氢(化学式为 H 2S,分子量为34.076)在标准状况下为无色易燃的酸性气体,及低浓度时有硫磺气味,而较低浓度下呈臭鸡蛋味,有剧毒(LC50=444ppm<500ppm),能溶于水,易溶于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

燃点为292℃,属于易燃的危险化学品,和空气混合后形成的混合物易发生爆炸,如遇到明火或高热则容易引起燃烧和爆炸。

当空气中硫化氢含量低于﹤20ppm时眼睛有灼热感,呼吸道受到刺激,在该浓度下人体在露天环境中工作8h不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这也是我国的行业规定的标准值;当硫化氢含量约为20~100ppm时,人在此环境中则会出现头痛、晕眩、恶心、昏睡等慢性中毒症状;而当硫化氢含量超过100ppm时,则会对人体产生不可逆转的损伤或是延迟性影响。

 同时硫化氢可以和许多的金属物质发生各种的化学反应,对金属产生氢脆破坏[包括了氢鼓泡(HB)和氢致开裂(HC)、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SSCC)和电化学失重腐蚀[1],可能会导致井下的套管突发断裂,井口的部分装置失灵以及许多地面仪表的破裂爆炸等,严重时极有可能会引发井喷以及较为重大的着火事故等[1]。

长庆油田安平179钻井井场油气火灾事故

长庆油田安平179钻井井场油气火灾事故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长庆油田安平179钻井井场油气火灾事故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长庆油田安平179井钻井井场油气火灾事故调查报告2014年8月11日21时40分,由长城钻探工程公司西部钻井有限公司(简称长城西部钻井公司)代管的靖边县天通实业有限公司“长城40609钻井队”(冒用长城钻探工程公司钻井一公司队号,该队为民营队),其施工的长庆油田采油六厂安平179井在下完油层套管循环钻井液过程中,发生井场油气着火事故,造成井架烧毁、钻具报废及部分设施损毁,直接经济损失约300万元。

着火区域主要集中在排污池和井口附近,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一、基本情况(一)相关单位基本情况1.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六采油厂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六采油厂(简称采油六厂)设有机关科室12个、机关附属单位8个、基层单位15个(其中采油作业区8个)。

地跨三县(陕西定边、吴起,宁夏盐池),油区总面积3244平方公里,主要承担胡尖山、姬塬油田部分油藏38个区块的开发管理。

目前,全厂共有各类站点107座,油水井4281口,日产油6368吨,平均单井日产1.93吨。

2. 第六采油厂产能建设项目组2013年12月,长庆油田分公司下发长油〔2013〕285号文件,组建了采油六厂产能建设项目组(简称六厂项目组),共计41人,其中项目经理1名、项目副经理6名、环境总监1名,项目管理人员33人;业务部门包括对外协调室、地质研究室、钻井工程室等8个组室;一名项目副经理及钻井工程室负责钻井工程方案的制定、实施及钻井生产管理,目前管理32支钻井队施工。

在六厂项目组施工的钻井、试油、测井、录井、固井队伍均是由长庆油田分公司委托招标公司通过招投标进入。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延长石油集团“7.23”井喷事故有关情况的通报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延长石油集团“7.23”井喷事故有关情况的通报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延长石油集团“7.23”井喷事故有关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8.19•【字号】陕政办发[2010]88号•【施行日期】2010.08.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安综合规定正文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延长石油集团“7.23”井喷事故有关情况的通报(陕政办发[2010]88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2010年7月23日18:25,延长石油集团下属的油气勘探公司在延长县实施天然气延332井勘探钻井作业时,因操作不当,造成井压突然升高,于23:15发生井喷事故。

事故发生后,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和省委书记赵乐际、省政府代省长赵正永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尽全力组织抢险救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止发生次生灾害和环境污染。

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李希,副省长吴登昌分别带领相关部门人员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指导抢险救援工作。

延长县政府和延长石油集团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县委书记、县长立即带领有关部门人员赶赴事故现场,迅速组织周边群众疏散撤离,封闭进入事故井场道路。

至7月24日凌晨1:30,方圆1公里范围内没有村民居住,5公里范围内的1243名村民全部疏散撤离。

延安市和延长县环境保护局制定了详细的空气检测报告工作方案,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一旦发现有毒有害气体,立即报警,并安排群众撤离。

延长石油集团组成现场抢险指挥部,聘请国家应急救援广汉基地等单位的专家,于7月25日制定出实施打井救援的方案,8月5日10时,救援斜井正式开钻,截止到8月12日16:00,累计钻井进尺780米。

截至目前,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未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周边村民生产生活正常,社会稳定。

虽然延安市和延长石油集团对“7.23”井喷事故处理及时稳妥,但反思这起事故的处理过程,还应在以下方面加强工作:一是提高突发事件信息研判的政治敏感性。

长庆油田开发建设全过程硫化氢风险

长庆油田开发建设全过程硫化氢风险

251本文主要从油气田勘探开发、生产建设全过程中硫化氢剧毒气体性质、来源、分布、危害进行分析,诊断其管理和技术上的短板,通过近几年在防、治、管上的实践,进一步明确在全过程硫化氢风险防控的技术和管理措施,确保得到落实践行,实现硫化氢的危害“可识、可防、可治、可控”,保障油气田勘探开发建设安全平稳运行。

1 硫化氢的理化性质硫化氢(H 2S)是一种无色、有毒,具有臭鸡蛋气味、可燃的酸性气体,其毒性是一氧化碳的5~6倍,比重为1.1895,比空气重,熔点为-85.5℃ ,沸点为-60.7~C,溶于水、乙醇、甘油和石油等,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水溶液为氢硫酸,属于弱酸性质,对接触的环境设施具有腐蚀破坏性。

硫根离子能与多种金属离子作用,生成不溶于水或酸的硫化物沉淀。

硫化氢分子是极性分子,硫化氢有原生和次生两种产生方式,在油气生产过程中以气液两种型态存在,也可以以易分解的化合物形态存在(FeS,SO 2)。

通过表1、表2、表3的对比可以看出: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都属于有毒有害气体,硫化氢相比其他两种有毒有害气体具有浓度低、致人死亡时间快,直接危害人体嗅觉神经、视觉神经和呼吸系统,它的危害远远大于其他两种。

但是它因为具有臭鸡蛋气味,所以更好识别判断和预防。

长庆油田开发建设全过程硫化氢风险防控及治理马立军 姚中辉长庆油田分公司工程监督处 陕西 西安 710018摘要:硫化氢泄露中毒风险是油田开发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风险之一,预防管控和治理不力,将造成严重后果。

本文主要从油气田勘探开发、生产建设全过程中硫化氢剧毒气体性质、来源、分布、危害进行分析,诊断其管理和技术上的短板,通过近几年在防、治、管上所做工作的实践,进一步明确在全过程硫化氢风险防控的技术和管理措施,确保得到落实践行,实现硫化氢的危害“可识、可防、可治、可控”,保障油气田勘探开发建设安全平稳运行。

关键词:硫化氢 泄露 风险防控表1 不同硫化氢浓度所造成的危害硫化氢浓度/ppm危害程度0.13-4.6可嗅到鸡蛋味,一般对人体不会产生危害4.6-10刚接触有刺热感,但会迅速消失10-20为安全临界浓度值(TLV)即允许八小时暴露值。

长庆油田发生井喷

长庆油田发生井喷

长庆油田发生“井喷” 四名临时工奋勇封堵井口一小时中毒受伤6月10日,长庆油田发生一起中毒事件,该油田第二采油服务处修井公司修井长南队在庆阳招聘的临时工刘斌、安平福、田继承、郑顺4人在陕西省吴旗县白豹镇的“白212-34井”井口新井安装下井杆时突发井喷,大量的原油、气体从井口涌出,为防止发生火灾,4人强行封堵井口1个多小时,结果被井内涌出的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毒倒。

事故发生后,4人被紧急送往附近的白豹镇卫生院输液排毒,随后又转院到庆阳市庆城县长庆石油职工医院。

目前两名中毒者仍在医院进行治疗,另两人在庆城县一家私人旅店养病。

6月17日上午10时,中毒者之一、家住环县曲子镇油坊塬村的25岁的田继承告诉记者:6月10日下午4时许,他同刘斌、安平福、郑顺3人及长庆油田第二采油服务处修井公司修井长南队大队长杨大春、班长赵小军等8名正式工在陕西省吴旗县的“白212-34”井场为准备投产抽油的油井安装下井杆时,大量原油、气体突然从井口喷出,他们只好停工与其他职工用石子沙袋、土沙袋等封堵井口,但均无济于事。

为防止抽油机上的配电箱放电引发火灾,他们强忍着难闻的气味封堵井口,约1个小时后才不得不放弃。

这时,环县刘家湾的刘斌首先昏倒,马岭镇董家滩的安平福是第二个,随后他和郑顺也出现了不良反应。

其他工友把他们抬到通风的地方施救,后送往白豹镇卫生院输液排毒,当晚10时许又转到庆阳市华池县中医院治疗。

治疗了3天,6月13日上午8时许又转到庆城县长庆油田职工医院。

记者来到长庆油田职工医院住院部采访时,田继承说,他被送到石油医院后做了CT、抽血化验等检查,未查出病变,但他感到头晕、头涨、浑身无力。

刘斌、安平福和郑顺的感觉同田继承大同小异。

随后记者欲采访护士及大夫,均遭拒绝。

记者电话采访了长庆油田第二采油服务处修井公司修井长南队负责人杨大春大队长,杨大春否认发生过中毒事件,并一再追问记者是谁提供的线索,他还说:“没有发生过什么事,一切都好着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长庆油田分公司“7.27”硫化氢中毒事
故的通报
油质字〔2006〕630号
各公司、院:
2006年7月27日20时30分,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四采油厂白于山作业区在进行回注污水管线解堵作业过程中发
生一起硫化氢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轻伤。

7月27日,长庆油田采油四厂白于山采油作业区XP18井区组织对101配水间至于35-24井、于37-26回注污水管线进行解堵作业。

13时30分左右,关闭注水流程,水泥车将10桶清洗剂(约2立方米)从于37-26井口注入管线。

16时清洗剂打完,关闭洗井流程进行反应。

19时30分左右,白于山采油作业区工程组技术员带领XP18井区副井区长和一名大班员工,乘值班车到于35-24井场进入水井房进行管线排污作业。

用软管连接35-24井口放空短节至污油池,打开水井房内阀门排污水时,软管与短节连接处脱落,污水携带有毒气体流出,造成现场3名作业人员中毒倒地。

该井场看井工发现有人中毒后,自感不适,让值班司机开车立即到XP18井区叫人,井区长得到报告后赶到井场,同看井工用湿毛巾自捂口鼻,将门口1人拖离水井井房门口通风良好处。

随后,井区长和看井工也在晕倒在地,在随后赶来的员工救助下,将5人分别送往靖边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进行抢救。

3人经抢救无效死亡,2人轻伤,目前病情稳定。

经初步分析,事故直接原因是软管与放空旁通连接处没有固定好,在打开阀门后,连接处脱落,污水从放空短节流出,其中的硫化氢气体在于35-24水井井房内(水井房宽2.3米、长2.5米、高2.2米)聚集,致使作业人员中毒。

这次作业使用的清洗剂由兰州格瑞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生产,清洗过程中硫化氢的生成原因仍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这起事故是今年集团公司领导干部会议之后,发生的第一起重大员工伤亡事故。

事故暴露出员工安全意识、危害识别、安全措施落实、应急抢险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

为了汲取事故教训,避免类似事故重复发生,特提出如下要求:
1、各单位要迅速将这起事故通报到基层班组,并要求基层班组组织员工,结合实际,举一反三排查和整改事故隐患。

2、相关基层厂矿要立即组织一次对地面管线酸洗(解堵)作业、油(气、水)井井筒措施作业的安全检查,对没
有进行危害识别、没有制定作业方案和安全措施不落实的,一律停止作业进行整顿。

3、相关单位要将地面管线酸洗(解堵)作业纳入作业许可管理,制定管理规定。

4、各单位要组织一次硫化氢营救救护培训,生产现场标志、标识,硫化氢防护用品配备和硫化氢检测配备的检查,所有涉及硫化氢作业人员都要掌握硫化氢营救救护知识并
具备相应能力,所有涉及硫化氢作业现场标志、标识,硫化氢防护用品配备和硫化氢检测配备必须满足实际需要。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质量安全环保部
二00六年八月一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