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至温州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说明书
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方案

金华至温州铁路扩能改造工程JWSG-1标跨金丽温高速公路1#特大桥下部结构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金温扩能改造工程第三项目经理部二0一0年十一月目录1。
编制说明11.1.编制依据11.2.编制范围12。
工程概况12.1。
线路概况12。
2.主要技术标准23.施工总体目标43。
1。
工期目标43.2。
质量目标43.3。
安全目标43.4.文明施工及环保、水保目标43。
5。
职业健康目标54.施工方案实施机构组成54。
1.施工组织机构54.2.主要管理人员职责分工55.施工准备55.1。
技术准备55.2.临时便道65。
3。
混凝土集中拌和站75。
4.临时电力85.5.临时给水干管86.施工方案、方法、施工工艺流程8 6。
1.基础施工86.1。
1扩大基础施工86.1。
2.桩基础施工96。
2.承台施工186。
2.1。
放坡开挖施工186.2.2。
承台钢板桩围堰施工19 6.3。
墩台身施工226.3。
1.墩身施工工艺流程236。
3。
2。
墩身施工工艺237、资源配置287。
1.工程材料设备采购供应方案28 7。
2.劳动力计划297。
3。
施工用电计划298。
管理措施308。
1.标准化管理308。
2。
质量管理措施328.3.安全管理措施368.3.1.基坑开挖安全措施368。
3.2.钻孔灌注桩施工安全措施368。
3。
3。
墩台施工安全措施368.3。
4.施工现场安全用电措施378.3.5.施工机械安全保证措施378.3。
6.高空作业的安全措施388。
3。
7.确保既有铁路安全措施388.3。
8。
确保既有公路安全畅通措施398。
4。
特殊季节的工期保证措施398。
4。
1。
雨季施工工期保证措施398。
4。
2。
夏季、台风季节施工工期保证措施39 8.4.3。
夜间施工工期保证措施408。
5.文明施工措施408.5.1。
文明施工管理组织机构408。
5。
2。
文明施工管理制度408.5.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418。
6。
桥梁施工应急措施438。
100m合龙段方案(修改后)

金华至温州铁路扩能改造工程I标跨金丽温高速公路1#特大桥(60+100+60)m 连续梁合龙段施工方案编制人:复核人:审核人: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金温扩能改造工程第三项目部二O一二年八月目录1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工程概况及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地理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设计技术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设计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劳动力计划安排..................................................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机械设备计划安排 (3)3工期安排 (3)4方案实施机构组成 (4)5施工准备 (5)6总体方案 (6)6.1边跨合龙段施工 (9)6.1.1边跨合龙段挂篮施工 (9)6.1.2边跨合龙段施工标高测量 (11)6.1.3堆载配重 (11)6.1.4 边跨合龙段钢筋绑扎 (12)6.1.5 预埋件安装 (12)6.1.6 边跨合龙段劲性骨架临时锁定 (13)6.1.7 边跨合龙段预应力砼施工 (14)6.1.8 边跨合龙体系转化 (14)6.2中跨合龙段施工 (14)6.2.1中跨合龙段挂篮施工 (15)6.2.2中跨合龙段堆载配重 (15)6.2.3中跨合龙段劲性骨架锁定 (16)6.2.4中跨合龙段钢筋、预埋件安装 (16)6.2.5 中跨合龙段预应力砼施工 (17)6.2.6 中跨合龙段挂篮模板拆除 (17)6.2.7 合龙段施工注意事项 (17)7质量验收标准 (18)8质量保证措施 (19)9安全保证措施 (20)10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21)11 施工(设计)附图及附件 (22)跨金丽温高速公路1#特大桥(60+100+60)m连续梁合龙段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⑴金华至温州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跨金丽温高速公路1号特大桥施工图-金温扩能施(桥)-2;⑵国家及铁道部现行有关高速铁路的设计、施工规范、规则、标准;⑶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时速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有砟轨道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双线)《(60+100+60)m -通桥(2010)2267A-I》;⑷工程现场调查资料;⑸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则、管理办法等;⑹本公司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⑺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
#100m合龙段方案(修改后)

金华至温州铁路扩能改造工程I标跨金丽温高速公路1#特大桥(60+100+60)m 连续梁合龙段施工方案编制人:复核人:审核人: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金温扩能改造工程第三项目部二O一二年八月目录1 编制依据 (1)2 工程概况及特点 (1)2.1 地理位置 (1)2.2 设计技术标准 (1)2.3 设计概况 (1)2.4 劳动力计划安排 (1)2.5 机械设备计划安排 (3)3 工期安排 (3)4 方案实施机构组成 (4)5 施工准备 (5)6 总体方案 (6)6.1 边跨合龙段施工 (9)6.1.1 边跨合龙段挂篮施工 (9)6.1.2 边跨合龙段施工标高测量 (11)6.1.3 堆载配重 (11)6.1.4 边跨合龙段钢筋绑扎 (12)6.1.5 预埋件安装 (12)6.1.6 边跨合龙段劲性骨架临时锁定 (13)6.1.7 边跨合龙段预应力砼施工 (14)6.1.8 边跨合龙体系转化 (14)6.2 中跨合龙段施工 (14)6.2.1 中跨合龙段挂篮施工 (15)6.2.2 中跨合龙段堆载配重 (15)6.2.3 中跨合龙段劲性骨架锁定 (16)6.2.4 中跨合龙段钢筋、预埋件安装 (16)6.2.5 中跨合龙段预应力砼施工 (17)6.2.6 中跨合龙段挂篮模板拆除 (17)6.2.7 合龙段施工注意事项 (17)7 质量验收标准 (18)8 质量保证措施 (19)9 安全保证措施 (20)10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21)11 施工(设计)附图及附件 (22)跨金丽温高速公路1#特大桥(60+100+60)m连续梁合龙段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⑴金华至温州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跨金丽温高速公路1号特大桥施工图-金温扩能施(桥)-2;⑵国家及铁道部现行有关高速铁路的设计、施工规范、规则、标准;⑶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时速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有砟轨道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双线)《(60+100+60)m -通桥(2010)2267A-I》;⑷工程现场调查资料;⑸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则、管理办法等;⑹本公司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⑺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
2、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目录一、总则 ...................................................................................................................................................... - 2 -二、隧道工程地质概况 ................................................................................................................................... - 2 -三、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 - 4 -3.1.人员配备 (4)3.2.监控量测项目 (5)3.3.量测设备和元器件 (7)3.4.量测断面和测点的布置 (7)3.4.1.必测项目断面布置....................................................................................................................... - 7 -3.4.2. 必测项目测点、线布置 ............................................................................................................. - 9 -3.4.3. 必测项目测点布置示意图 ....................................................................................................... - 10 -3.4.4. 必测项目测点的样式 .............................................................................................................. - 11 -3.4.5. 监控量测点编号规则: ........................................................................................................... - 12 -3.4.6.选测项目断面及测点布置 ......................................................................................................... - 12 -3.5.监控量测频率 (12)3.6.监控量测控制基准 (13)3.7.监控量测数据记录格式(见附录) (15)3.8.数据处理及分析预测 (16)3.9.信息反馈及对策 (18)3.10.监控量测技术方法 (21)3.11.监控量测资料管理 (21)3.11.1.各分部需上报资料................................................................................................................... - 21 -3.11.2.量测数据电子版要求............................................................................................................... - 22 -3.11.3.监控量测竣工验收所需资料................................................................................................... - 22 -四、监控量测管理制度 ................................................................................................................................. - 23 -4.1.管理体系 (23)4.2.奖罚制度 (23)五、附录 (24)附表1 隧道地表下沉量测记录表 (24)附表2 隧道拱顶沉降变化量测记录表 (26)附表3 隧道净空变化量测记录表 (28)附表4 XXX隧道监控量测汇总表 (30)附表5 监测月报(2011-2-6~2011-3-6) (31)监控量测实施细则一、总则为准确合理的实施监控量测工作,正确有效的指导隧道施工,根据《高速铁路隧道工程质量验收标准》、《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复合式衬砌监控量测设计图》(金温隧参02(W)-32)及金温铁路设计文件等并结合本标段工程特点编制本细则。
试验段路基填筑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1。
编制依据 (1)2.试验段的选定 (1)3.试验段施工的意义和目的 (1)3。
1.试验段施工的意义 (1)3.2。
试验段施工的目的 (2)4。
试验段工程概况、水文地质及主要工程数量 (2)4.1。
工程概况 (2)4。
2。
水文地质 (2)4.2.主要工程数量 (3)5.试验段总体方案 (3)5。
1.试验段管理机构设置 (3)5。
2.现场机械、仪器及施工人员投入 (4)6。
试验段路基填筑的施工方法、关键技术、工艺要点、工艺要求.. 5 6。
1。
施工准备 (5)6。
2。
工艺流程及工艺要求 (5)6。
2。
1.工艺流程 (5)6.2.2。
工艺要求 (5)6.3。
试验段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标准 (7)6.4。
土工格栅铺设 (9)6.4。
1.土工格栅铺设施工工艺 (9)6.4。
2。
土工格栅铺设检验指标 (11)7.试验段工期 (11)8。
质量保证措施 (11)9。
试验段总结 (11)1.编制依据⑴改建铁路金华至温州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施工图路基设计图(金温扩能施(路)—JWSG1—1)。
⑵《上海铁路局建设工程事故应急预案》上铁建发〔2009〕449号。
⑶《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⑷现场施工调查资料。
2。
试验段的选定根据目前图纸到位、征地拆迁情况、路基段落的代表性、并考虑交通条件、地理环境等因素,拟定DK10+450~DK10+650段作为路基填筑试验段。
经过对周边土源进行调查,确定采用DK10+000~DK10+420段挖方弃土做为料源,该段挖方数量为7。
2万m³,能为本试验段提供充足的填料.在监理工程师的见证下,对该料源试验检测,判定为B组填料(见附件土质试验报告),可以用于本管段路基基床以下及基床底层填筑. 3。
试验段施工的意义和目的3。
1。
试验段施工的意义根据《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及《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的要求:路基工程施工全面开工前,应选择不小于100m具有代表性区段进行现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
金华至温州扩能改造工程Ⅰ标段精测网第二次复测检核报告

金华至温州扩能改造工程Ⅰ标段精测网第二次复测检核报告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金温铁路项目部2011年8月文件编写单位: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金温铁路项目部编写:复核:审核:目录一.概述 (1)二.执行的技术规范 (1)三.工作内容 (2)四.测量人员及仪器配置检核 (2)(一)人员配置 (2)(二)仪器设备 (2)五.测量方法及测量成果精度检核 (3)(一)平面控制网测量检核 (3)(二)高程控制网测量检核 (6)六.控制网复测检核结论及建议 (6)金华至温州扩能改造工程Ⅰ标段精测网第二次复测检核报告一.概述金华至温州铁路扩能改造工程Ⅰ标段,正线里程范围:DK0+000~DK34+665,线路全长34.665km。
塘雅客、货车联络线合计4条,共18.171km。
金温铁路I标段范围内共有CPI控制点22个、CPII控制点36个、二等水准点23个。
为满足施工需要,施工单位对控制网进行了施工加密测量。
其中平面加密点101个、高程加密点89个。
根据施工单位报送的本测区控制网第二次复测及加密控制网第一次复测成果资料,项目部组织专业工程师对本段的精测网成果进行检核和分析。
二.执行的技术规范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J962-2009);2、《铁路工程卫星测量规范》(TB10054-2010);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79-2006);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5、《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15314-1994)。
三.工作内容在精测网第二次复测工作实施之前,要求施工单位结合本测区工程特点,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编制切实可行的精测网第二次复测测量技术方案。
项目部首先对施工单位上报的技术方案进行审核,技术方案审核通过后方可开展复测工作。
精测网复测完成后,施工单位应按技术方案要求进行数据计算和成果资料整理。
项目部组织专业工程师对施工单位报送的成果资料从测量人员和仪器配置、测量方法及测量成果精度等方面进行检核,以保证复测成果的质量。
交岔口补充方案

中国中铁隧道集团金温扩能改造工程JWSG-IV标五分部油竹横洞进正洞交岔口施工补充方案二0一一年三月一编制依据1、改建铁路金华至温州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施工图设计油竹隧道设计图(金温扩能施(隧)-33)、金温隧参05;2、国家和铁道部适用于本工程的设计施工规范、规程、规则、规定、质量检验与验收标准;3、业主(金丽温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及监理(上海天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对工程建设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二工程概况油竹隧道位于浙江省青田县鹤城镇境内,隧道全长4835.55,起讫里程为DK149+560.72~DK154+396.27。
隧道进口位于石郭上村,洞口位置较高,地形陡峭,场地狭小,且建筑物较多,但线路左侧距洞口150m处场地平坦,可设置工区。
出口接四都港大桥,洞口下方紧邻57省道,洞口陡峭,无施工作业条件,故在出口段设横洞一座,代替出口开展施工。
横洞位于线路前进方向左侧,与线路相交于DK153+750里程处,与线路大里程方向夹角为49°,横洞坡度为0.3%,横洞长353米。
横洞与隧道采用斜交单联式,无轨运输双车道衬砌断面。
横洞洞口33m为V级围岩,中间依次为IV级、III级、II级围岩,三岔口处30m为II级围岩,按III级围岩支护。
正洞在其与横洞交叉点段DK153+730~DK153+780范围内考虑采用降低一级(Ⅲb)围岩复合式衬砌结构。
隧道进口至DK152+670段纵坡为5.816‰的上坡,DK152+670至出口为3.0‰的下坡。
隧道围岩级别及长度为:Ⅱ级 3715m,Ⅲ级 565m,Ⅳ级445m,Ⅴ级115.55m。
V、IV级围岩节理裂隙发育,地下水较发育;Ⅱ、Ⅲ级围岩岩性以砂岩、花岗岩为主,呈褐黄色。
隧道穿越的地层岩性主要为晶屑质凝灰岩,部分地段为花岗岩和流纹斑岩,岩质坚硬,单位最大涌水量4.77m3/(d.m)。
隧道不良地质主要为断层及影响带、围岩接触带,总体地质条件较差。
金华至温州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开工建设

年将 全 部 完 成 。 凡 不 能 达 标 的 站 台 ,将 停 装 煤 炭 货 研 所 为 铁 路 轨 道 衡 的 检 修单 位 ,负 责 轨 道衡 运 用状
物 ,不予 办 理 开 通 新 线 建 设 手 续 。 态 监 控 ,承担 轨 道衡 的调 试 、维 护 和 定期 检 修 及状
向 中南 、西 南 、 西 北 地 区辐 射 ;通过 温 福 铁 路 连 至 温 州 铁 路 维 持 现 状 。
金 温 铁 路 设 计 为 国 家 I 铁 路 , 双 线 , 电 力 级
接 福 建 、粤 东 及华 南 地 区 。
9 日、 2 0 年 1月3 09 2 0日 ,金 华 至 温 州 铁 路 扩 能 改 机 车 牵 引 。规 划 输 送 能 力 :旅 客 列 车 6 对 / 0 万t年 7 .亿 造 工 程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通 过 国家 发 展 和 改 革 委 员 货 运 量 1 5 0 / 。该 项 目总 投 资 1 97 元 , 会 批 复 。该 项 目线 路 正 线 全 长 1 83k 8 . m,其 中金 由 铁 道 部 和 浙 江 省 共 同 出 资 建 设 ,建 设 工 期 为 4 华 地 区东 孝 至 金 华 南 增 建 第 二 线 53k . m;金 华 南 年 。这 条 铁 路 的 扩 能 改 造 对 于 对 提 高铁 路 运 输 能 至 新 温 州 站 新 建 双 线 1 3k 8 m,线 路 自金 华 南 站 引 力 ,完 善 区 域 路 网结 构 ,促 进 浙 江 省 经 济社 会 发
煤炭战略装车点建设质量的对 策分析
李殿臣
术 改 造 的 力度 ,完 善 设 备 设 施建 设 。
3 5 完 善 轨道 衡 用 管修 制 度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建铁路
金华至温州铁路扩能改造工程
编制说明书
一、概述
1. 研究范围
金温铁路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地区,起自金华,从浙赣线塘雅站引人新金温线,途经既有线金华南站穿越金华市区经过武义、永康、缙云新站。
进入既有线丽水站穿越丽水市区进入既有线青田站穿越温州市区进入新温州站。
新建金温双线线路长度188.366km,其中:东孝至金华南段增建第二线长5.303km,金华南至新温州站段新建双线长183.063km。
2. 研究年度
近期2020年,远期2030年。
二、改建的必要性
金温铁路是浙西南地区的铁路干线和浙江省铁路环状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沿线地区大宗货物及中长途旅客运输的重要通道,在浙江省铁路网中起骨干作用。
既有线沿河谷蜿蜒修建,建设标准很低,先天条件严重不足,运输能力和运输质量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对金温铁路实施扩能改造,可大大提高金温铁路的运输能力和运输质量,强化浙江省铁路网络,促进浙西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高金温铁路的竞争能力,满足不断增长的客货运输需求,对保护环境,加强国防建设也具有重
要意义,其扩能改造的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宜尽快实施。
三、预测运量
金温线客货运量汇总表单位:万吨、万人、对/日
远景年输送能力为客车120对/日、货运量4000万吨/年。
四、主要技术标准
1. 铁路等级:I级。
2. 正线数目:双线。
3. 旅客列车速度目标值:200km/h。
4. 最小曲线半径:3500m,枢纽范围可适当降低。
5. 限制坡度:6‰。
6. 牵引质量:4000吨。
7. 到发线有效长度:850m。
8. 牵引种类:电力。
9. 机型:动车组、SS9、HXD3。
10. 闭塞方式:自动闭塞。
11. 建筑限界:预留开行双层集装箱列车的运输条件。
五、主要线路方案
1.线路改建方案
推荐全线一次建成新双线。
金温通道形成既有单线+新双线的三线格局,结合既有线和新线的不同建设标准,制定合理的运输组织原则,确定新线与既有线的近远期承担的客货运量,充分发掘三线客货设备的潜力,最大限度的提高服务质量。
2.地区改建方案
(1)金华地区
本次结合金温铁路改造、杭长客运专线引入以及客货运量增长等情况,经研究认为地区总布置仍维持上述格局不变,通过修建金华南站与塘雅站之间上下行联络线,避免东南方向客车在地区内的折角运行,节省旅行时间30min以上,同时缓解浙赣线金华西至塘雅段能力紧张状况。
原既有线金华南站位置不变外,武义站、永康站因线路有较大变动需另建新站。
(2)丽水地区
本次新建线路进入既有线丽水站、青田站,仍利用原线路位置。
原站房进行改扩建。
(3)温州地区
结合金温线及沿海铁路远景货运专线的引入,温州地区逐步形成衔接四线(甬台温线、温福线、沿海铁路货运专线及金温线)三个方向(宁波、福州、金华方向)、客货分线运行的“T”型格局。
金温新建双线引入在建甬温线工程新温州站,
(4)综合效果评价
本线建成后,输送能力和将有较大提高,生产力布局进一步优化,能
够满足各研究年度客货运量的需求;并大幅提高本通道运输服务质量,金华南~新温州旅客列车平均旅行时间降低至68min,与现状平均旅行时间294min相比,缩短226min,扩能提速综合效果十分显著。
六、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建设安排
1.投资预估算
本项目估算总额180.5亿元,其中静态投资165.1亿元。
2.资金筹措
本项目由铁道部与浙江省共同筹资建设。
建议项目资本金50%(82.56亿元),其中铁道部出资55%(45.41亿元),浙江省出资45%(37.15亿)。
债务资金50%,通过商业银行贷款融资。
3.建设安排
建议本线工程2009年开工,2013年建成运营,总工期4年。
七、土地利用
(一)铁路用地设计原则
1.本项目贯彻执行了“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2.为尽量少占用土地,遵照《关于发布实施<客运专线铁路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实行)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327号)合理和节约用地的基本规定,路桥分界高度原则:丘陵地区(CK0+000~CK13+600)为8m;一般山区(CK13+600~CK183+668)为8-10m;软土地区(CK183+668~CK187+400)以3~4m为宜。
3.地区疏解线、联络线在满足必要的技术标准前提下,尽量采用小角度立交方案,以减少“三角地”、“包心地”范围。
4.制梁场、铺轨基地等大临工程用地尽量考虑永临用地结合,或符合复垦方向,避免占用耕地。
本次工程共征用土地6547亩,其中耕地2311亩,其他农用地2644亩,建设用地1355亩,未利用地238亩(详见用地分类表)。
平均每公里用地34.8亩。
用地分类表(单位:亩)
金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铁路主体工程)用地明细表
单位:公顷
金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弃碴场)用地明细表
单位:公顷
金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用地明细表
单位:公顷
(二)土地复垦方案可行性及资金保障的说明
本项目永久用地6547亩,其中耕地2311亩,占全线永久用地总量的35.3%。
临时用地2828亩,待本项目施工完成后,进行必要的绿化、防护、复垦程序后归还地方使用,永久用地产权归铁路所有,采取有偿征地,按
国家大型基础建设项目的原则支付征地费用。
临时用地土地复垦费用已纳入概算中。
(三)配套建设用地
拆迁安置用地,改河、改路、改渠,其他配套建设用地在下一阶段随铁路主体用地一并上报国务院审批。
附图:1、金华至温州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线路平面示意图
浙江金温铁道开发有限公司
二〇〇九年十月十三日
改建铁路
金华至温州铁路扩能改造工程
编制说明书
浙江金温铁道开发有限公司
二OO九年十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