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二课第一框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课件人教版(1)

合集下载

20世纪初中国的局势(课堂PPT)

20世纪初中国的局势(课堂PPT)
9
资产阶级革命 思想的传播
章炳麟
邹容
章炳麟的手札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宣传
陈天华
思想基础
10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章炳麟
1903年,在上海《苏报》发表《驳康有为康有 为论革命书》,揭露清王朝的罪恶,充分肯定革命 流血的必要性。
曾留学日本,1903年从日本回到上海,写成《革 命军》。书中写到:“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 ;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我中国 欲长存于二十世纪新世界上,不可不革命。”
18
中中国国同同盟会盟(会重点)
建立时间 1905年
地 领导人
日本东京 孙中山
性质
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革命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 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概 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简称“三民主义”
机关刊物 《民报》
革命活动 一方面宣传革命的理论和主张, 另一方面频频发动武装起义。
22
1、弃医从政
从“医人”到“医国”: 胸怀天下的伟大情怀
2、创建资产阶级革命组织
(1)1894年:创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2)1905年:创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资产阶级革命组织的建立
组织基础 23
内容: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奖励实业
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过 1906年,清政府下诏“预备仿行立宪” 程 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立宪派)
5.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不包括( C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主主义 D.民生主义
6.同盟会誓词中的“驱除鞑虏”中的“鞑虏”指的是( A )
A.清政府 B.日本鬼子 C.蒙古 D.鞑靼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PPT(完美版)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PPT(完美版)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20世纪初的 世界与 中国PPT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20世纪初的 世界与 中国PPT
华兴会
光复会 兴中会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20世纪初的 世界与 中国PPT
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为此弃医从 政,倾家荡产,屡败屡战,鞠躬尽瘁,他是谁?
历史选择了一代伟人--革 命的先行者பைடு நூலகம்中山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20世纪初的 世界与 中国PPT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20世纪初的 世界与 中国PPT
孙中山故居(广东中山市翠 亨村)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20世纪初的 世界与 中国PPT
年轻时的孙中 山(17岁)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20世纪初的 世界与 中国PPT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20世纪初的 世界与 中国PPT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20世纪初的 世界与 中国PPT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20世纪初的 世界与 中国PPT
危机四伏的中国——现实状况 列强 政治上:控制清政府 经济上:加紧经济掠夺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20世纪初的 世界与 中国PPT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20世纪初的 世界与 中国PPT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20世纪初的 世界与 中国PPT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20世纪初的 世界与 中国PPT
知识分子宣传革命






“要革命的,这时可以 革了,过了这时就没有 命了。”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20世纪初的 世界与 中国PPT
“革命之惨,流血成河, 死人如麻,而其事卒不可 就。”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20世纪初的 世界与 中国PPT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 课件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 课件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一位当之无愧的巾帼英雄, 她领导了浙江起义,失败后 慷慨就义。她是谁?
秋瑾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秋瑾
1907年7月15日凌晨,一位女英雄从容不迫地走向刑场,英勇 就义。她,为了挽救民族危亡,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时年仅32岁。 她,就是我国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巾帼英雄秋瑾。 秋瑾出1875年生于绍兴的一个小官僚地主家庭。她少年时热情而 倔强,最钦佩历史上的“巾帼英雄”。1904年,她毅然冲破了封建 家庭的束缚,只身东渡日本求学。 在日本,秋瑾积极地投入了中国留学生的革命斗争。1905年8月 同盟会成立后,她被推为同盟会浙江省主盟人。 1906年,秋瑾返回绍兴,主持大通学堂。大通学堂是训练干部、 组织群众的革命据点。在大通学堂,秋瑾为了进一步训练革命力量 ,成立了“体育会”,进行军事操练,积极地进行起义的筹备工作 。 1907年5月,徐锡麟准备在安庆起义,秋瑾在浙江等地响应。但 徐锡麟起义计划泄露,起义很快失败。安庆起义的失败,使秋瑾主 持的浙江地区起义计划完全泄露,形势十分危急,同志们劝她暂避 一时,她决心做中国妇女界为革命牺牲的第一人,坚决留在大通学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堂与前来包围的清军作殊死战斗。因寡不敌众,秋瑾不幸被捕,于
广州博济医院
兴中会成立(想像画)
1894年11月,孙中山联合一些反清志士,在檀香山建立革命团体——兴中会。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兴中会会员在檀香山秘密宣誓的地方
兴中会广州分会旧址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孙中山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孙中山成立的资产阶 级革命政党是什么?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1.2《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课件(共20张PPT)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1.2《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课件(共20张PPT)

称呼的变化:从“大人”、“老爷” 皇帝倒了!
到“先生”、“女士”
辫子割了!
思考:辛亥革命成功了吗?
但是辛亥革命的成果被反动的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中国 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滇越铁路1904年动工,1910年竣工,因起于原法属殖民地越南的 海防,经中越边界进入云南,故称滇越铁路。法国殖民者凭借这条 铁路,控制了云南的交通、金融、邮政和电信。 法国人伯顿在考察云南后曾说:“滇越铁路不独云南全省商务为 法人所掌握,而云南政府也在巴黎政府掌握之中。”
为中国经济现代化提供动力。
张謇:主张“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举办了不少工厂企业和 文化事业。曾主持发动了三次国会请愿运动,在民国任工商部长时 他指出过去的措施,在“,悉听民办。
同盟会的 革命纲领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具体说明 推翻清政府,解除民族压迫
定义: 1911年是中国农历辛亥年,以武昌起义为标志 的资产阶级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11年12月底,孙中山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第一个共和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 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
结果: 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一系列政治法令、财
政金融政策、发展文化教育的措施; 南北议和;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清朝覆亡;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时间、地点、人物、 经过、结果)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122021/8/12Thursday, August 12,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122021/8/122021/8/128/12/2021 1:25:03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122021/8/122021/8/12Aug-2112-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122021/8/122021/8/12Thursday, August 12, 2021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共43页PPT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共43页PPT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20世 纪初的中国局势》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

秋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 第二课 第一框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课件 人教版

秋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 第二课 第一框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课件 人教版
在辛亥革命前短短十几年内,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 争中战败并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列强在华纷纷划分 势力范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并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 条约》、日俄两国在中国土地上开战,极端深重的民族 危机使人们痛感面临亡国灭种的险境。革命者的呐喊是 为唤醒中国民众起来革命,救亡图存。因此,“救亡” 成为当时千百万中国人最强烈的要求。
资产阶级革命组织的建立
孙中山:在众多革命者中,出生于广东香山县翠 亨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孙中山,成为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1.兴中会——革命团体建立
①时间、地点: 1894年11月,夏威夷的檀香山。
②性质: 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
③口号: “振兴中华”。 ④影响: 此后,各地革命团体如雨后春笋 般建立起来。
回顾: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 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其 对中国的影响。 导入: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 中国的工具,中国的民族危机更加深重,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这就是20世纪初中国 的政治局势。那么,20世纪初中国的经济、 思想等领域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面对列强经济势力深入中国,有一些不同的观点。你 认同下列观点吗?对此,你有为二的观点来看待这一 问题,既要看到列强的经济掠夺对中国的巨大危害,也要看到它在 客观上也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如近代技术和创新精神等。 但一定要清楚地看到列强的主观动机还是要侵略中国。
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20世纪初,列强不仅在政治上控制清政 府,经济上也加紧对中国的掠夺。铁路是列 强在华投资最大的一个经济领域。它们通过 直接投资、向清政府贷款等多种方式,控制 筑路大权,夺取在铁路沿线开发土地、开采 矿藏等特权。
根据上述数字,说一说列强 对中国经济的强力控制要达到什 么目的。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1.2.1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1.2.1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教案
2. 理解辛亥革命的发生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包括推翻清朝、建立中华民国等。
3. 掌握中华民国的成立对中国社会带来的变化,如民主制度的尝试、社会改革的开端等。
4. 了解20世纪初中国面临的内外困境,如列强的侵略、军阀割据等。
5. 提高历史思维能力,能够分析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6. 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够对历史事件进行解释和评价。
2. 辛亥革命的发生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包括推翻清朝、建立中华民国等。
3. 中华民国的成立对中国社会带来的变化,如民主制度的尝试、社会改革的开端等。
4. 20世纪初中国面临的内外困境,如列强的侵略、军阀割据等。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 时空观念:通过学习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时间和空间观念,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前后关联。
4. 教学手段:讲解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问题驱动法等。
5. 辅助材料:历史小说、人物传记、相关历史论文等。
6. 评价工具:课堂提问、小组讨论评价、课后作业、历史知识测试等。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道辛亥革命是什么吗?”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20世纪初中国局势的奥秘。
(2)论述题2:请论述中华民国成立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答案:中华民国的成立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民主改革,尝试建立民主制度,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它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方向。
5. 案例分析题
(1)案例分析题1:请分析辛亥革命的发生背景和原因。答案:辛亥革命发生在20世纪初,当时中国面临着清朝的衰落和民族危机的加深。国内存在着严重的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民众的生活状况恶化。国际上,列强的侵略和干涉使得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损害。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辛亥革命的发生。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1.1.1. 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共14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1.1.1. 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共14张PPT)
——对内控制本国的政治经济生活, ——对外积极发动侵略扩张战争。
一、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走上对外扩张之路 (列强瓜分世界)
1、原因 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政治不平衡 2、表现 开展军备竞赛,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
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政治不平衡
⑴ 、“要求阳光下的地盘”指的是什么?
⑵ 、漫争画中夺德殖国民水地兵在英国水兵面前挑衅
瓜分世界的斗争日趋激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组成国 三国同盟:德、奥、意(德国为核心) (核心国) 三国协约:英、法、俄(英国为核心)
性质
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影响
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世 界大战一触即发。
矛盾实质: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帝国主义即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
最高阶级和最后阶段。)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生产力迅猛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帝国主义本质特征——即垄断(独占)的资本主义
而我们德国满足蓝色的天空的时
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 光下的地盘。”
展开军备竞赛,极力拉拢奥匈帝国、意 大利,组成三国同盟,使世界局势日趋 紧张。
军备竞赛
表现:(结合P4) ①、德国成为第二海军强国 ②、扩充军备,研发新式武器 ③ 、陆海军人数激增,军队开支剧增
目的(实质): 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通过地图,说一说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是怎样的? 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殖民体系建立
部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