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摄影灯光—光比

合集下载

摄影照明讲义

摄影照明讲义

摄影照明讲义摄影用光概述(一).光的基本作用(1)完成拍摄任务(2)帮助造型(3)完成构图任务摄影用光是创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摄影作品的画面效果,影响到摄影作品的感染力。

光线是构成影象的基础。

二).光的种类(人造光与自然光)●人造光源:是我们在摄影棚内使用的主要光源,任何人造光源都可以用作摄影照明。

目前,世界上最好的灯具是布朗灯、爱玲珑、康素三大品牌。

当然,也有国产的如金鹰、光宝、海力鹅等。

在摄影棚内使用的主要光源有:1、连续光源中的普通白只灯泡(钨丝灯、强光灯、摄影灯炮等)2、卤钨灯(溴钨灯、碘钨灯等)3、瞬间发光的闪光灯(闪光灯、电子闪光灯)●摄影灯具包括返光灯与聚光灯两部分尤其是在广告摄影中对摄影光源的要求较高,光源的光谱成分与日光的光谱成分接近。

拍摄的照片色彩才会还原准确。

下面是常见的几种不同效果的闪光灯具:1、返光灯:是常用的灯具,它是由在电子闪光灯具上安装不同角度和不同内壁的反光罩构成。

它发出的光为直射硬光,光的亮度高、方向性强、反差大、投影浓重等特点。

2、伞灯:将不同质地、规格的反光伞装在返光灯上就成为伞灯,它的特点是发光面积大、反差较小。

3、柔光灯:(广告摄影与人像摄影中用得最多的灯具),在多种闪光灯头上加个柔光罩,就成为柔光灯。

它发出的光线,光性柔和、光照平均、锐度较伞灯强、反差稍高、色彩鲜艳、层次表现清晰明确。

4、雾灯:是在闪光灯系列的特殊灯具,其灯头一般不与返光灯的灯头通用,闪光管前有反射玻璃。

其特点是可以提供高强度的均匀照明,光性柔和、色彩还原饱和。

5、聚光灯:是用来提供直射的强光,其特点是发射平行或接近平行的集束光,光哀很小、亮度高、方向性强、光性特强、反差大。

一般作为辅助光出现(广告摄影常见用光)6、特殊效果灯:当拍摄小体积物体时,使用大面积灯具不适合,于是就有光导纤维、光电刹、笔灯及玻璃砖等发光灯具。

7、闪光灯的使用(1)电子闪光灯是当代摄影常用的一种人造光源。

摄影技术——光源种类、不同光质及光位的应用

摄影技术——光源种类、不同光质及光位的应用
4
(3)60°—90°或从90°—60° 中午顶 光时刻 特点:垂直面照度低,而水平面照度很高, 顶部很亮,下部很暗,形成很大的光比,画 面反差很大。物体的投影缩短,而且浓重, 不利于表现人物的形象。
5
2.天空光 (散射光) 如阴天、雨天、雾天、黎明、黄昏
等几种情况。 特点:光照度及方向性较弱,景物的阴 影、明暗反差较小,光线柔和,色温较 高。
明快。
2、全侧光的运用
光源与镜头的光轴约成90°,受光面积与
阴影部几乎相等。
平均亮度:低于前侧光,高于侧逆光。
23
特点:有利于表现线条和表面结构;但明 暗光比较大,
因此,应注意对其暗部补光。其影调对比强 烈,立体感、质感和空间透视感都很强。
人物摄影中,特别适用于男子汉的拍摄用光 。
24
25
26
第 二节 摄影光源的种类 一、自然光
指日光、月光和星光。 自然光又分为阳光和天空光两种。 1.阳光
指未被云雾遮挡的直射太阳光。其方向 性和照度较强,对景物会产生较强的明暗反 差。
不同时刻拍摄的相片,会呈现不同的画 面造型、构图和气氛效果。
1
一天中不同时刻光线的特点及拍摄效果:
(1)太阳与地平线保持在15°之内,为早 晨或傍晚。
9
10
2、用直射光拍摄风光、建筑物等具有鲜明的 特性及立体形态。 3、用前侧光、全侧光时,最好能对被摄体阴 影部加辅助光照明。
11
12
二、散射光 散射光是一种不产生明显投影的光线,又称
为“软光”。分为两大类型: 1、自然光中的阴天、白云遮日、雨天、雾天, 或日出前和日落后不久的天空光线; 2、经过柔化的灯光等。
拍摄效果细腻柔和,层次较差些影调 是灰的,能表现灰暗或淡雅、宁静的画 面效果。在人像摄影中,常用它来拍摄 少女和儿童。

摄影布光│影棚常用布光法 一

摄影布光│影棚常用布光法 一

2. 散光钨丝灯
散光钨丝灯一般有三种发光特性:
(1)它发出的光线是一种软光,在被摄 者身上造成的明暗反差较小,投影比较柔 和。
(2)照明区域大,亮度比较均匀,适合 大面积的均匀照明。
(3)光束边沿由亮到暗过渡均匀,明暗分界 比较柔和。
3. 唯美灯柱
唯美灯柱是由u2灯光公司开发的18只 220W灯管组合而成,肉眼可以看到拍摄 后的光影画面。开关可以分组控制上、中、 下三路灯光,又可以控制左右两排灯光。 如图7所示。
5. 唯美4A灯
唯美4A灯是使用了220W持续光源,可以直接看 到拍摄后的光影面,开关可以分组控制上、下两 路灯光,又可以控制左右两排灯光。如图9所示。
6. 唯美星光灯
唯美星光灯是使用了20个220W的持续光源,可 以作为主光、效果光等使用,尤其适合眼神光, 光线柔和、排列形状呈星状,拍摄人物特写时可 以形成星状的眼神光,漂亮、唯美。如图10所示。
6.光色
光色指光的“颜色”,通常也称为色温。对黑 白摄影来说,光色并不十分重要。但在彩色摄 影中,光色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拍摄时必须选 择色温同胶片平衡色温相一致的照明光源,不 然,拍摄出来的影像会出现偏色。
人像摄影中使用的灯光器材
一、电子闪光灯
电子闪光灯是一种瞬间发光的照明灯具,其瞬 间发出的光线强度高、速度快,可以将动态的 画面凝固,而且这类灯具的色温为5500k-6000k,属于白光,能够很好地表现人物皮肤 质感和真实的还原色彩,其特性非常适合拍摄 人像,所以被专业人像摄影师们广泛地使用。
1. 独立式影室电子闪光灯
这种闪光灯是拍摄人像使用最为广泛的。它具有回电速度 快、色温较稳定、操作简单等特点。拍摄人像时,所配套 使用的设备也很多,而且价格相对比电源箱式影室闪光灯 要便宜,独立式影室闪光灯所发出的光均匀柔和,能很好 地表现质感和对色彩的真实还原。

静物摄影棚技巧教程_静物摄影布光基本知识

静物摄影棚技巧教程_静物摄影布光基本知识

静物摄影棚技巧教程_静物摄影布光基本知识棚拍的静物照,相比较来说,棚拍就要比用自然光更讲究布光了。

而且网上商店里面见到的各种各样产品图,多是这类精密布光的棚拍照片。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静物摄影棚技巧教程一、影棚内器材的选择在棚内拍摄,想要高画质,又想要手感舒适,用EOS 5D Mark III是最合适不过的了,镜头方面用EF 24-70mm f/2.8L II USM一头足能满足你的需要,它不仅有24mm的广角视野,还有70mm的理想中焦焦段,方便灵活,是最具实用的镜头。

下面我们边看图边讲解吧。

二、灯光的效果应用摄影棚内的灯光布置对所拍摄的照片是起决定性作用的,首先我们要了解各个光位所带来的效果,顺光如上图所示,打在被摄物体的正前方与相机拍摄方向一致,顺光俗称平光,它照到被摄物体上所产生的阴影部分可以忽略不计,优点是体现细节多,缺点是立体感弱。

侧顺光相对顺光要实用一些,它既可以最大程度的体现被摄物体的细节,也能营造出超强的立体感。

侧光与侧逆光打到被摄物体上的面积小,都多用于勾勒轮廓,当然逆光是勾勒轮廓中的极致灯位,三种灯光依照具体情况选择。

底光从下而上发出光线,有穿透的效果,多用于拍摄透明物体。

最后是顶光,与底光正好相反,照射在被摄物体上时会出现集中的阴影区,立体感强。

右侧顺光,我采用俯视视角拍摄了这张照片,让金橘摆成的心形有了从右至左的明暗渐变效果,与此同时它产生的投影也向左侧延伸,进一步加强了画面的立体感,有如一幅生动的浮雕一般呈现在眼前。

左侧光与右侧光同开,右侧闪光灯闪光强度稍高于左侧闪光灯,这样在体现丰富层次的同时不失立体感。

EOS 5D Mark III 快门速度:1/125s 光圈值:F11 焦距:70mm 感光度:100顶光,在金橘的下方形成了漂亮的投影区,使画面看起来有一种厚重感,圆润的金橘与优美弧度的投影交相辉映,好似一群可爱的小精灵围坐在一起认真的聆听着一位长者讲诉那古老的故事。

摄影艺术教程5、不同质地的布光和拍摄

摄影艺术教程5、不同质地的布光和拍摄
不同质地产品的拍摄
(应用技术课程)
浙江传媒学院影视学院 石战杰
被摄体质地的表达 是通过其表面或介质对光线吸收、反射、传导的 程度,引起视觉的不同感受而达到的。
一、吸光体(吸收型被摄体) 二、反光体(反射型被摄体) 三、透明体(传导型被摄体) 四、复合型被摄体
一、吸光体——阻挡光线
吸光体: 光线无法穿透, 只能产生投影; 其自身的色彩, 是反射了光源 中的某些光 谱 成分。
布光目的: 1、完美地表现造型 2、正确显示物体的色彩 3、展示其表面质感 4、合理处理好投影 5、进一步构成和控制画面的影调、色调等。
布光要把握:
1、选择不同光质的光源 2、布置好光位 3、控制好光比
1、展示式布光
特点: 主体明亮,很好地表现主体造型及表面质
感、肌理,反映色彩和色泽,展现主体的功能。
渐变背景纸拍摄更快 可有多种选择
二、反射型被摄体
反光体指物体表面光洁度高,反射光的性能强,能将周 围的景物反映在物体表面上。如不锈钢、电镀制品等。 半反光体,对物体的表面非常光滑,如珠宝,皮革。
立体状反光物
在用大面积的柔和、均匀的软光照明。可用雾灯、柔 光箱、描图纸和有机板等柔光设备透明体,要将被摄体与背景分离,可在 两侧采用柔光灯,不但可以将主体与背景分离,也使其 质感更加丰富。如在顶部加一灯箱,就能表现出物体上 半部分轮廓,透明体在黑色背景里显得格外精致剔透。
背景中间亮、四周暗的渐变色布光
背景后面的灯光照明范围要小一些
3、背景中间亮、四周暗的渐变色布光
4、渐变布光
将单色背景纸弯曲,一部分摊放于被摄体底部, 另一部分向上弯曲伸成背景,将闪光灯移至顶 部,并在其下方放一有机玻璃(柔光纸),从侧后 方照亮底部纸面,并将主体放在明亮的位置。

4.图片摄影——摄影用光资料

4.图片摄影——摄影用光资料

第四章摄影用光第一节光线的作用和意义1.表现被摄体的形态和色彩2.表现被摄体的空间位置3.营造特定气氛4.表现被摄体的质感第二节摄影用光的基本因素1.光度:光度是指物体的表面受光源的照射所呈现出的亮度2.光质:光质是指光线的软硬性质3.光位:光位是指光源所处的位置4.光型:光型是指摄影过程中拍摄不同的摄影主体使用不同光型的光线5.光比:光比是指被摄体的收光面和阴影面之间的亮度比6.光色:光色是指装饰光物体所发射的光线的颜色(一)光度对摄影创作的影响影响光度的因素:摄影光源的强度光线照射到被摄体表面的照度被摄体表面反射光的亮度作用:●影响曝光控制光度强,曝光时间短光度弱,曝光时间长●影响影调和色调的再现(二)不同光质的运用在摄影创作中,常常将不同软硬的光分为:1.直射光无云雾等遮挡的太阳光,以及聚光灯、闪光灯、碘钨灯等人工光源在未加用散光片的情况下所发射出的光线被摄体受光面的亮度很高,非受光面的亮度很低,反差强烈,投影浓重,投影边缘清晰光质强硬,鲜明有力如:人像摄影中可表现人物刚毅性格2.散射光光源发射出的经过有一定密度的介质柔化后射向被摄体的一种光线被摄体投影浅淡,光比小,光线无明显的方向性光质柔和,照片明暗反差小,影调柔和●宜于表现少女和儿童,拍摄人像可拍摄出质感细腻的高调照片●拍摄风光照片,被摄体的透视感、立体感、纵深感不易表现3.反射光光线通过某种介质的界面时,一部分光线会被反射回来,再照到被摄体上,提高了被摄体表面的亮度。

物体反射光的能力取决于物体表面的颜色、质地(如:反光板、雪地、水面等)(三)不同光位的运用不同位置的光线对同一物体进行照明时,会出现不同的照明方向和照明角度,产生不同的效果1.正面光(顺光)光线投射方向与摄影镜头光轴方向一致的光线特点:正对照相机一面受光面大,光比很小投影落在被摄体的后面,不能很好表现出被摄体的立体形态纹理表现不明显,质感较差分为:高位正光面、水平正光面、低位正光面高位正面光:灯光的高度高于主体人物的头部正面照射,照片明亮人物稍具明暗变化,立体感稍强。

摄影用光要素

摄影用光要素

摄影用光要素一、光度二、光型:指某一照明光源在拍摄时所承担的角色或作用(一)主光:塑形光,是指用以显示景物、表现质感、塑造形象的主要照明光。

其亮度在画面中占绝对的主导地位。

直射光,具有明显的方向性1.应照亮被摄体主要部分或最富有表现力的那一部分2.主光位置的确定要根据光源亮度的强弱、距离的远近、位置的高低、被摄对象的性格特点、环境特征、作者的创作意图和画面构图的具体要求来确定(二)辅光:除主光之外的一切摄影照明光线,通常,辅光在被摄景物上的照度不得超过主光的1/41.补光:用来帮助主光造型,以提高由主光产生的阴影部分的亮度、揭示阴影细节、减小影像反差,对主光的缺陷起弥补作用的光。

大多利用散射光,同时严格控制数量,尽量精简作用:调整画面影调,改善画面反差帮助塑造被摄体立体形态,表达被摄体的全部特征帮助表现质感补光灯:阴补灯——一般配置在拍摄点或左或右两侧的位置,用来补充主光照明所不能达到的地方。

不能过高或过低,略高于人物头部或平行于头部均可。

阳补灯——是介于主光灯与阴补灯之间打出的一种灯,它的任务是在脸部阴阳光调之间起到逐步过渡的作用(或称接茬作用),能够软化主光灯在人物脸部投下的生硬投影。

2.轮廓光:勾勒被摄体轮廓形状、线条的光线。

能够有效地区别被摄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从而突出主体,增强画面的纵深感和被摄体的立体感。

逆光安置在被摄对象左、右两侧后方的双边轮廓光应当照射在景物的外形体轮廓上3.背景光:灯光位于被摄者后方,并朝背景方向照射的光线,利用背景光可以调整被摄对象的环境及其背景影调。

作用:1.突出主体,把主体衬托在有利于主体表现的背景上2.烘托主体,营造各种环境气氛和光线效果,说明某种特定时间、地点等,对主体表现起烘托作用4.修饰光:装饰光,是有目的地对被摄对象的局部进行用光细节的修正,使所表现的形象更完美、突出。

目的:1.弥补上述几种光线照明上的不足2. 追求画面的照明平衡3.对被摄景物的局部添加强化塑形光线,如发光、眼神光、工艺首饰的耀斑光灯三、光位:主光光源相对于被摄体的位置,即光线投射方向与镜头光轴方向之间形成的角度。

摄影用光4

摄影用光4

1.色温
1)色温:表示的是光的光谱成份,用绝对 温标K(开尔文)来表示,也称为“色光成份” 或“光的颜色”──光色。 2)在色温高的光源中,蓝色光多于红色光; 在色温低的光源中,红色光多于蓝色光。当光 源色温高于感光胶片的标定色温时,画面就会 偏蓝,反之就偏红。 3)从技术上来说,光源色温与感光胶片所 标定的色温不一致时,画面就不能真实再现; 从艺术上来说,色温又能创造性地表现画面的 冷暖,产生许多情感联想。
1.主光
主光--“塑型光”:照度最强。主光 在拍摄中起主导作用,在塑造形象、表现 景物质感和明暗反差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在实践中要根据主体情况控制主光的光质、 强度、色温以及光位,测主光时要开着辅 光。
2.辅光
辅光--“补光”--“副光”:用于提 高被摄体阴影部位的亮度,减小光比,降 低反差,表现暗部细节。辅光是为了表现 暗部层次,控制反差。辅光不要超过主光 的亮度,光质要柔。
1700K
1850K 2600─1900K 2900K 3200K左右
镝灯
5500K
4.影响色温的因素
无论是自然光还是人工光,它们的色温并 不是绝对不变化的。当它们受到自然规律和人工 的因素或技术因素影响时,光源的色温有时发生 变化。
(1) 大自然天体运动规律影响自然光的色温 (2) 大自然的气候变化 (3) 电压的变化 (4) 加彩色纸的变化
• 图1
图2
图1 村伢(秦俊摄)
图2 兄弟俩(杨绍先摄)
2.前侧光
1、前侧光:从照相机后方一侧(左侧或右 侧)大约与镜头光轴构成30~60°夹角的方向投 向主体正面的照明光线。 2、特点是主体的面部和身上大部分受光, 产生的亮面大,形成较明亮的影调;主体的小 部分不受光而产生阴影,表现出明暗分布和立 体形态。 3、人像摄影(包括室内室外)常采用这种 光线。被摄者的面部约有三分之二的部位直接 受光,形成亮面;阴影面只占小部分。这样, 既保留了比较明快的影调,又展现了被摄者的 立体形态。 • 图1 图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光比:在一个被射物体上光的明暗对比。

1:人像摄影光比的判断;
2:产品摄影光比的分析。

光圈与快门
一个标准档的光圈或者快门,加一档或减一档,净光亮会增加一倍。

快门1/30秒或1/60秒是原标准的一倍。

光圈2.8和4,4和5.6是原标准的一倍,现在的数码相机把一倍给模糊掉了。

如果学习摄影一倍的标准是必须知道的,因为一倍的标准是光比的变化。

专业摄影师用测光表,可以直接测出在同样的情况下光圈或快门的光比。

1:人像摄影光比的判断;
1:1左右明暗一样,没有明显对比;
1:2左右有淡淡的对比,但不非常明显;
第2张图片,右边比左边亮一点点,左边稍微暗一点点,有淡淡的对比,拍女生最理想的光比。

1:4左右有明显的对比,但暗部亦能看清;
1:6左右有明显的对比,暗部未全黑,但也不能完全看清。

2:产品摄影光比的分析。

(1)第一幅1:1,小朋友身上和脸上的光比一样
(2)第二幅1:2,沙发的亮度和暗度有淡淡的对比效果,不是完全一模一样。

(3)第三幅1:4,亮度将近是暗度的4倍。

(4)第四幅1:5,亮暗的对比非常明显,比1:4的比例要深。

暗部不能完全看清,只能隐隐约约看清。

1:5的比例拍女生风险较大,拍军装倒还可以,可以把女生拍得野性一点。

拍其他女生不要用1:5的光比,会把女生拍老,服装拍得比较老气。

五:光种:灯光在摄影工作中的分工和用途。

(1):主光:主要定调的光。

(2):辅助光:把画面阴影的部分冲淡一点,让明暗部分过渡更柔和。

(3):轮廓光:在物体后面,勾勒出一条较亮的线条,
(4):背景光:将背景打亮,使物体拍出来后不会感觉沉闷。

(5):装饰光:被摄体的一些细节需要装饰或打亮,表现被射体的某些部位,用一小束光或一小块。

商品摄影布光实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