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燃易爆物品专项检查表
消防安全检查表版

消防安全检查表版一、消防设施设备1、灭火器检查灭火器的数量是否符合规定,位置是否易于取用。
查看灭火器的压力指示器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检查灭火器的外观是否有损坏、腐蚀或变形。
确认灭火器的有效期,是否需要进行维修或更换。
2、消火栓检查消火栓箱内的设备是否齐全,包括水枪、水带和阀门等。
测试消火栓阀门的开启和关闭是否灵活,有无漏水现象。
查看消火栓的外观是否完好,有无锈蚀和损坏。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检查喷头是否被遮挡或损坏。
查看控制阀门的状态是否正常。
检查系统的水压是否满足要求。
4、火灾报警系统检查火灾探测器的外观是否完好,有无被遮挡或污染。
测试手动报警按钮是否能正常工作。
检查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显示和操作是否正常。
5、防烟排烟系统检查风机的运行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噪音和振动。
查看风道是否畅通,有无堵塞。
测试防烟排烟阀门的开启和关闭是否灵活。
二、疏散通道与安全出口1、疏散通道检查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无阻,有无堆放杂物或堵塞。
查看通道的照明是否充足,疏散指示标志是否清晰可见。
测量通道的宽度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2、安全出口检查安全出口的数量是否足够。
确认安全出口的门是否能够正常开启和关闭,有无锁闭或堵塞。
查看安全出口上方的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是否正常工作。
三、电气安全1、电气线路检查电线电缆是否有老化、破损或过载现象。
查看线路的敷设是否符合防火规定,有无私拉乱接。
检查插座和插头是否完好,有无松动或接触不良。
2、电气设备检查电器设备的运行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发热或异味。
查看设备的接地和绝缘是否良好。
四、易燃易爆物品管理1、储存检查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是否符合规定,有无超量存放。
查看储存场所的通风、防爆等设施是否完好。
2、使用确认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操作是否符合安全规程。
检查使用现场的防火措施是否到位。
五、消防安全管理1、消防安全制度检查是否制定了完善的消防安全制度,包括防火巡查、检查、培训等制度。
查看制度的执行情况,是否有相关记录。
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检查表

销毁结果由单位负责人及技术主管人签字,上报公司备案,并提交销毁施工总结。
61
监控管理(50分)
在每月25日前上报民爆物品台账,特殊时段根据要求上报。
62
专用车辆安装有GPS等设施。
各项监控记录、报表清晰有效。
63
应急管理(100分)
建立应急组织,落实职责和应急物资,制定应急预案。
64
发生事故时,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立即向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省级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公安部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7
资质、备案与培训(100分)
每项50分
按照属地公安部门管理要求将本单位购买、运输、储存、使用民爆物品的品种、数量和流向信息,及时准确在“民爆物品信息管理系统”备案;所取得的《爆破作业单位许可证》在有效期内。
8
从事民爆物品使用、运输、储存等相关人员定期参加技能培训,考核合格取得主管部门核发的相关证件后,所在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民爆作业;使用单位建立从业人员档案;每年对所有的民爆物品操作人员进行一次能力评价(年审)。
54
射孔作业前必须确认井口防喷器安装并试压合格。高压高含硫井安装电缆防喷装置,并且试压合格。安排专人观察井口压井液的液面情况
55
施工后剩余的民爆物品,应及时清点数量,做好使用记录,放到民爆物品专用保险箱内锁牢;施工完毕回厂后,应及时将剩余的民爆物品归还指定库房。
56
验证:现场射孔施工过程,查看现场记录。
5
本单位民爆物品管理制度齐全完善,相关责任人、责任部门清楚本岗位、本部门相关管理职责。
6
查验: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岗位责任制、日常安全检查和办公会制度、定员定量制度、消防动火制度、安全保卫制度、销毁制度、装卸运输储存安全操作制度、应急预案等9项制度。
易燃易爆场所安全检查表

副产品车间应设隔离区,其宽度不少于2米,
《峰火台安全规程》
24
含有燃烧和爆炸粉尘的空气,应在进入排风机前进行净化。
《峰火台安全规程》
25
空压机房线路不低于5m,且导线套钢管。
《峰火台安全规程》
26
可燃气体管线应在管末端应设阻火器。
《峰火台安全规程》
27
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工程需经公安消防机构验收合格。
4)敷设电气线路时宜避开可能受到机械损伤、振动、腐蚀以及可能受热的地方,不能避开时,应采取预防措施。
5)在爆炸性气体环境内,低压电力、照明线路用的绝缘导线和电缆的额定电压时,必须不低于工作电压,且不应低于500V。工作中性线的绝缘的额定电压应与相线电压相等,并应在同一护套或管子内敷设。
《爆炸及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峰火台安全规程》
续表易燃易爆场所安全检查表
序号
检查内容
检查结果
检查依据
实际情况
备注
17
易燃、可燃材料露天堆场区,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应设消防车道或可供消防车通行的且宽度不小于6m的平坦空地。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第6.0.5条
18
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3.5m,道路上空遇有管架、栈桥等障碍物时,其净高不应小于4m。
2)选用的防爆电气设备的类别和组别,不应低于该爆炸性气体环境内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级别和组别。当存在有两种以上易燃性物质形成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时,应按危险程度较高的级别和组别选用防爆电气设备。
3)爆炸危险区域内的电气设备,应符合周围环境内化学的、机械的、热的、霉菌以及风沙等不同环境条件对电气设备的要求。电气设备结构应满足电气设备在规定的运行条件下不降低防爆性能的要求。
火灾预防大排查专项检查表

火灾预防大排查专项检查表为了提高防范火灾的能力,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特制定此火灾预防大排查专项检查表。
请在每年的检查中使用此表对以下项目进行详细检查:1. 建筑物和设施- 检查建筑物外观,是否有残损或老化的部分,有无易燃和易爆物品放置在附近。
- 检查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警报器、消防通道等是否正常运作和易于使用。
2. 电气系统- 检查电气线路和插座是否有损坏或老化,有无过载、短路和电线短路风险。
- 检查紧急电源系统,如应急发电机和备用电源装置是否正常工作。
3. 火灾报警系统- 检查火灾报警探测器和报警器是否正常工作,有无需要更换的电池。
- 检查报警系统的联动功能,如是否与消防局和其他应急机构能够有效通信。
4. 配电室和安全措施- 检查配电室是否保持干净整洁,有无易燃或易爆物品存放。
- 检查安全措施,如安全标识、灭火器和应急通道是否符合要求。
5. 人员培训和应急预案- 检查人员的火灾防护培训记录,核实是否定期进行培训。
- 检查应急预案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包括逃生计划和紧急联系人名单。
以上是火灾预防大排查专项检查表的主要内容,请在检查过程中注意细节,并记录检查结果和发现的问题。
如有需要,可以随时进行改进和修复,以确保火灾预防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本检查表仅供参考,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制化调整。
---Fire Prevention Inspection Checklis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bility to prevent fires 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personnel and property, this Fire Prevention Inspection Checklist is developed. Please use this checklist annually to conduct detailed inspections on the following items:1. Buildings and facilities- Inspect the exterior of buildings for any damage or aging, and check for flammable and explosive materials nearby.- Inspect fire safety equipment such as fire extinguishers, fire hydrants, alarms, and fire exits to ensure they are in proper working order and easily accessible.2. Electrical systems- Inspect electrical wiring and sockets for any damage or aging, and check for risks of overload, short circuit, and wire short circuit.- Inspect emergency power supply systems such as emergency generators and backup power devices to ensure they are functioning properly.3. Fire alarm system- Check fire alarm detectors and alarms to ensure they are functioning properly, and replace batteries if needed.4. Electric room and safety measures- Inspect the electric room to ensure it is clean and tidy, and check for storage of flammable or explosive materials.5. Personnel training and emergency plans- Review records of fire protection training for personnel to confirm regular training is conducted.The above are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Fire Prevention Inspection Checklist.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details during the inspection and record the inspection results and any issues found. Continuousimprovement and repair should be carried out as needed to ensur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ustainability of fire prevention work.This checklist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customization adjustments should be made according to actual circumstances.。
易燃易爆设施及场所-氢气使用、储存-安全检查表

6
设备及管道
氢气管道应避免穿过地沟、下水道及铁路汽车道路等,应穿过时应设套管。氢气管道不得穿过生活间、办公室、配电室、仪表室、楼梯间和其他不使用氢气的房间,不宜穿过吊顶、技术(夹)层,应穿过吊顶、技术(夹)层时应采取安全措施。氢气管道穿过墙壁或楼板时应敷设在套管内,套管内的管段不应有焊缝,氢气管道穿越处孔洞应用阻燃材料封堵。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4962-2008第4.4.12条
9
储存
氢气储存容器应设置如下安全设施:
1.应设有安全泄压装置,如安全阀等。
2.氢气储存容器顶部最高点宜设氢气排放管。
3.应设压力监测仪表。
4.应设惰性气体吹扫置换接口。惰性气体和氢气管线连接部位宜设计成两截一放阀或安装“8字”盲环板。
5.氢气储存容器底部最低点宜设排污口。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4962-2008第4.4.4条
5
设备及管道
氢气管道宜采用架空敷设,其支架应为非燃烧体。架空管道不应与电缆、导电线路、高温管线敷设在同一支架上。氢气管道与氧气管道、其他可燃气体、可燃液体的管道共架敷设时,氢气管道应与上述管道之间宜用公用工程管道隔开,或保持不小于250mm的净距。分层敷设时,氢气管道应位于上方。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4962-2008第4.4.2条
3
设备及管道
对氢气设备、管道和阀门等连接点进行漏气检查时,应使用中性肥皂水或携带式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禁止使用明火进行漏气检查。携带式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应定期校验。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4962-2008第4.4.3条
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设备及管道
危险品易制爆易制毒化学品存放场所检查表

危险品易制爆易制毒化学品存放场所检查
表
1. 场所信息
- 场所名称:
- 所在地址:
- 负责人:
- 联系
2. 危险品易制爆易制毒化学品存放区域
2.1 存放区域安全防护措施
- [ ] 存放区域标识明确可见
- [ ] 进入存放区域须进行身份验证
- [ ] 存放区域门窗完好无破损
- [ ] 存放区域设有报警装置
- [ ] 存放区域配备监控设备并正常工作
2.2 存放区域通风通气状况
- [ ] 存放区域通风设施完善
- [ ] 存放区域通风设施正常工作
- [ ] 存放区域通风良好,无异味
2.3 存放区域维护情况
- [ ] 存放区域干净整洁,无杂物堆放
- [ ] 存放区域无明火,防火设施完备
- [ ] 存放区域无易燃易爆物品存放
- [ ] 存放区域无其它危险品存放
3. 危险品易制爆易制毒化学品存放记录3.1 存放物品清单
3.2 存放物品操作记录
4. 检查人员意见
- 存放区域检查结果:[良好/存在问题/不合格] - 若存在问题,请填写具体问题及整改要求:
5. 备注
[此处可填写其他需要备注的内容]
以上是危险品易制爆易制毒化学品存放场所检查表,每次检查时请认真填写并检查相应内容。
如有问题或不合格情况,请及时整改。
消防专项安全检查表

消防专项安全检查表消防专项安全检查表受检部门:(部门名称)序号项目检查内容1 消防器材 - 检查器材品种、规格、数量是否适用,配置是否合理,使用是否方便。
- 检查器材是否有严重锈蚀,零配件是否完好无损,是否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 检查消防给水水压是否充足,是否可确保在保护有效范围内使用。
- 检查器材是否已落实到班组或专人保养。
- 检查是否有器材检查记录。
2 通道 - 检查主干道、支干道、梯间、车间、工序出入口是否无障碍。
- 检查消防栓、器材放置点是否被堵塞。
- 检查物品是否放置在定置范围内,车辆是否乱停乱放。
- 检查标志、标线是否设置清晰合理。
3 电器设备 - 检查易燃、易爆生产场所的电气设备是否安装符合防爆要求。
- 检查车间、部门是否有乱拉乱接电线现象。
- 检查办公室、化验室、仓库是否在下班前关闭电源。
4 仓储 - 检查仓库物品是否有标识、数量、警示标志,并按指定功能放置相应物品。
- 检查仓储物资是否按墙距、垛距、间距存放,是否超存、混存。
- 检查仓库是否有日常通风、透气,降温措施是否落实好。
- 检查仓库、厂区、消防器材、设备是否完整好用,并有检查记录。
5 日常管理 - 检查动火是否按要求办理审批,并落实好有关人员责任。
- 检查生产岗位是否按时填写安全记录表。
- 检查生产岗位操作人员是否按时、按要求巡检设备,是否有违章操作。
- 检查是否按时、按要求完成消防整改项目并回复。
-检查是否有违规建筑、违章作业、违规吸烟。
- 检查是否对员工进行消防演培训、教育和消防演练。
- 检查是否发生各种事故。
- 检查操作工人是否会使用灭火器,会扑灭初起火灾,会报警。
检查日期:检查负责人:参加检查人员:(姓名)。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专项检查表

八、全压力式液化烃储罐是否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设置注水措施。
4施。
干粉、泡沫等灭火药剂储备应符合要求。
十六、企业专职消防队、工艺处置队是否组织实战训练和联合演练,建立完善应急处置联动机制。
大中型石油化工企业应依据标准设置企业专职消防队和工艺处置队;其他企业应设微型消防站和工艺处置队。
专职消防队(微型消防站)应结合工艺装置加强贴近实战的技能训练和综合演练;工艺处置队要全流程熟悉工艺流程、管道阀门、危险品特性和安全防护等专业知识;“专职消防队(微型消防站)、工艺处置队要应定期开展、联合演练。
10.1应建立并严格执行承包商管理制度。
12.2.1应建立外来人员安全教育台账。
未经许可的机动车辆及外来人员禁止进入罐区。
十二、一、二级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系统是否正常投用,视频监控系统是否24小时处于正常投用状态。
4.12设置的集散控制系统、紧急停车系统和安全联锁系统应正常投用。
5.16有爆炸危险场所应设置并保证正常使用视频监控设施,做到24小时有人监控,接警、处置及时;位于爆炸危险区域的视频探头应防爆,且视频监控影像记录保存时间不少于3个月。
(备注:监督检查清单中所列序号为《重庆市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评定细则及监督检查清单》中要素号。)
4.12重大危险源储罐及储罐区罐容大于100m3甲、乙、丙A类储罐应设置温度、压力、液位、组分等信息的不间断采集,并具有远传和连续记录、事故预报警和联锁报警的功能。
5.16有爆炸危险场所应设置并保证正常使用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施;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应独立于其他系统单独设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立易燃易爆物品特种设备台帐和档案,定期检测 检验,证件齐全。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51
建立易燃易爆物品监测设备(仪器)台帐,定期进 行校准和维护,并保存校准和维护活动的记录
16
库房应整洁、防潮和通风良好,并有足够的防火
(灭火器、砂、铁楸等)、防静电、防雷设施;库 容量小于100t者,畜水池容量为50m(小型库为15m3);库房50m范围内严禁烟火
17
爆破器材发放
应建立爆破器材收发账、领取和清退制度,定期核 对账目,做到账物相符(重点查看是否有火工品遗 失情况)
18
变质、过期和性能不详的爆破器材,不应发放使用 (台账或记录本)
19
爆破器材应按出厂时间和有效期的先后顺序发放 使用(台账或记录本)
20
领取爆破器材是否两人以上共同领取,使用过程中 必须严格追踪制度,每一环节责任人必须签认;作 业现场每天剩余的爆炸物品必须当日清点、退库
21
爆破作业
预装药爆区是否设专人看管,并插设置警示标志, 无关人员和车辆不可进入预装药爆区
22
47
制定易燃易爆物品设备设施、关键装置、重点部位 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档案及安 全检查制度,定期进行巡检
48
使用设备设施
各种安全设施应有专人负责管理,疋期检查和维护 保养并落实到人。安全设施应编入设备检修计划, 定期检修
49
根据易燃易爆物品的种类、特性,在车间、库房等 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安全设施、设备,并按照国家 标准和有关规疋进仃维护、保养,符合安全运行要 求
36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豕有关规疋经专门的安 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并按规 定参加复审
37
对从事易燃易爆物品运输的驾驶员、装卸管理人员、 押运人员进行有关安全知识培训;驾驶员、装卸管 理人员、押运人员须经所在地交通部门考核合格, 取得上岗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
38
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新产品投产前,其主管 部门应组织编制新的安全操作规程,并进行专门培 训。有关人员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操作
正在钻进的炮孔和预装药孔之间,是否设置有10m以上的安全隔离区
23
装药警戒范围由爆破工作领导人确定,装药时是否 在警戒区边界设置明示标志,并安排岗哨
24
爆后是否按照规定时间检查确认有无盲炮、露天爆 破爆堆是否稳定,有无危坡、危石、地下爆破有无 冒顶、危岩,支撑是否破坏,炮烟是否排除
25
是否按照规定正确处理盲炮
小型爆破器材的库存储量不应超过一个月用量,最 大存储量:硝铵类炸药3000Kg、雷管20000发、
导火索导爆索3000m、塑料导爆管60000m
15
爆破器材宜单一品种存放,若条件受限制必须符合 相关规定。爆破器材储存应堆码整齐、稳当,下垫 高>0.1m,留安全通道宽>0.6m,包装箱距离墙>0.4m,堆码咼度<1.6m
26
疋否制疋并严格执仃安全确认制度
27
其它
火工品的检查和管理情况,是否有检查记录
28
是否存在违规改装火工品的现象
其他易燃易爆物品
29
管理机构和职责
明确易燃易爆物品安全管理部门,明确相关部门安 全管理职责,落实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
30
明确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的安全职责
31
管理制度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最新要求,及时修订和健全本单 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39
对新从业人员进行厂、车间、班组安全培训教育
40
对转岗、干部顶岗以及脱离岗位六个月以上者,应 进行厂、车间安全培训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 从事新岗位工作
41
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及安全 注意事项的安全培训教育
42
对外来施工单位的作业人员进行入厂(矿)前安全 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发放入厂证。进入作业现场 前,应由作业现场所在单位进行进入现场前安全培 训教育
43
易燃易爆物品从业基层单位、班组应开展班组安全 活动;班组安全活动应有内容、有记录
44
重大危险源管理
重大危险源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并登记建档, 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位员工和相 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米取的应急措施
46
生产、储存、运输、
生产、储存、运输装置是否符合国家规范要求,是 否取得相应许可
5
有无制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专项预案和 现场处置预案,安排专门人员进仃现场安全管理
6
是否具有爆破作业单位资质证书,并取得爆炸物品 的购买、存储、运输和爆破作业许可证
7
爆破器材运输
爆破器材运输车是否结构可靠、机械电器性能良好 并具有防盗、防火、防热、防雨、防潮和防静电等
安全性能
8
装卸爆破器材是是否设置警卫,无关人员不允许在 场
32
根据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特点和原材料、辅助材 料、产品的危险性编制易燃易爆物品岗位安全操作 规程
33
将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发放到 有关的工作岗位,及时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和培训
34
定期评审和修订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易燃易爆物 品安全操作规程
35
安全教育培训
对易燃易爆物品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技能训练和安 全培训教育,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9
是否在上下班咼峰期运输爆破器材,是否存在爆破 器材与人员混合运输的情况
10
是否用翻斗车、自卸汽车、拖车、摩托车和畜力车 运输爆破器材,人工搬运时是否同时携带雷管和炸 药,雷管和炸药是否分别放在专用背包或木箱内
11
爆破器材和其他货物不得混装,雷管等爆破器材不 得与炸药同时装卸,雷管或硝化甘油类炸药分层装 载时不能超过两层
12
爆破器材存储
防盗报警设施是否完善,灭火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13
爆破器材库是否符合防爆、防雷、防潮、防火、防 鼠、防静电等要求,具有良好的通风和防爆照明设 备。各危险等级库房内的照明应采用室外投光灯
14
雷管、炸药必须单独建立库房,距离>25m;临时 性库存的最大存量为:炸药10t,雷管20000发, 导爆索10000m;必须经常测定库房的温度湿度, 发现硝氨类炸药吸潮结块,应及时处理。
易燃易爆物品专项检查表
检查单位:
序号
检杳项目
检杳内容
检查结果
备注
火工品
1
安全管理人员、仓库管理人员是否具备相应资格
2
爆破作业人员是否具备国家规定执业资格
3
有无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出 入库登记制度,安全检查制度,清点账物制度,禁 止吸烟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
4
机构、制度与人员
爆破器材库房的管理,应建立健全严格治安保卫制 度、防火制度、保密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