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字学试题(1)

合集下载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卷1,参考版解析)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卷1,参考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卷1)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着。

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

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

从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

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

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

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

“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往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语言学概论练习题(有答案)

语言学概论练习题(有答案)

语言学概论练习题(有答案),很棒哦~~今天最新增加了北语历年真题2000-2009,还有语言学、文字学专业复试完整版(04-07年),还有北大的真题,也可以作为练习和参考。

但是我要声明:里面的北语真题很全,但是电子版的资料是我在网上四处找到的,不是北语的资料,不能代替北语的笔记,只作为参考。

我这里有夏大的语概的练习题,宝贵之处是他有答案,而且题目出的也不错。

可以作为复习的参考资料(但是不否认里面有一小部分题目和北语的笔记有点点出入,大家遇到这样的地方还要以北语笔记为准),有些题目的设置和答案做的是很不错的,特别是思考题部分和北语的试题比较接近。

这里先把第一、二章的内容给大家。

第1-2章:思考题部分1、汉人说的就是汉语,英国人说的就是英语,对吗?为什么?注意!!!不正确。

语言不是说话,不管中国人还是英国人,他们说出来的话属于言语的一部分内容,是具体的、个别的言语活动;而他们在说话时所遵循的确定的规则才是语言。

人们所说的话是使用语言的产物,即运用语言才产生的言语活动。

因此,我们不能把人们所说的话与他们所使用的语言等同起来。

2、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为什么要把语言和言语区分开来?语言是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的总和,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说话就是对规则系统的运用,相同的规则生成不同的句子。

语言和言语的主要区别:(1)从运用角度来说:言语是自由的;而语言是有规则的,不自由的。

(2)从语言学角度分析:言语包括张口说话的动作(言语动作)、说话代码(语言)以及说、写、想的话(言语作品);而语言是言语中较为确定的部分。

(3)从表现形式看:言语是个人的,有个人特点;而语言是社会的。

(4)从哲学角度看:言语是具体的、个别的;而语言是抽象的、一般的。

语言和言语的联系:(1)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

(2)语言存在以说话的需要为前提。

(3)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是行为和结果。

王力《古代汉语》(一)练习

王力《古代汉语》(一)练习

王力《古代汉语》(一)练习一、填空题1.关于汉字的形体构造,传统有的说法。

它们是象形、、会意、形声、假借。

2.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1)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

(2)、、来者犹可追。

5、清代对《说文解字》作注解的有和桂馥、王筠、朱骏声等四家。

6、在汉字发展的过程中,的产生是一次重大的改革,这种改革直接影响到汉字的构造,改变了篆书和篆书以前的古文字的面貌。

7、指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

8、词义的引申方式有连锁式、和综合式。

9、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姜出而赋:“,。

”10.异体字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的( )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代替的字。

像“寘”与“置”、“脩”与“修”、“游”与“遊”等只有部分义项相同或相通,不能在任何情况下互相代替,就不能算是异体字。

11.二、名词解释题1、古今字:2、浑言:3、异体字:4、偏义复词:5、衍文:6、异体字7、浑言、析言三、解释下列句中的词1、爱共叔段,欲立之。

亟.请于武公。

亟:2、(晋灵公)犹不改。

宣子骤.谏。

公患之,使锄麑贼之。

骤:贼:3、师进,次.于陉。

次:4、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

归孔子豚。

归:5、此时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

适:会:6、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再:7、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市:8、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五谷:9、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毙:姑:10、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

请以遗之。

”羹:遗:11、曾子曰:“不可。

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濯:暴:12、(宣子)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

”饿:四、指出下列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字及其活用类型,并解释其在句中的意义1、庄公寤生,惊姜氏。

()2、晋灵公不君。

()3、齐侯饮赵盾酒。

()4、左右以君贱之矣,食以草具。

()5、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语言学考试试题及其答案(最新整理)

语言学考试试题及其答案(最新整理)

上。语音的变化速度仅次于词汇,语法是最慢的、最稳定的。修辞不是语言的要
素。
23、洋泾浜语和克里奥耳语属于语言的( )
A、语言的借用和吸收 B、语言的转用 C、语言的混合 D、双语现

C 在不同语言频繁接触的地区,来源于不同语言的成分可能混合在一起,产生
了洋泾浜语和克里奥耳语。母语化了的洋泾浜语就成了克里奥耳语。
24、 洋泾浜英语的基本特征是( D )
A、语音、词汇是英语的,语法基本上是汉语的 B、词汇主要是英语的,
语音、语法基本上是汉语的
C、语音有较大改动,词汇、语法基本上是英语的 D、语音有较大改动,词汇
主要是英语的,语法基本上是汉语的
25、汉语只能用“男”、“女”、“雄”、“雌”等来表示事物的自然性属,这说明汉
化的范围,自然就不表示语法范畴。
17、下致的范围 B、词义的中心是明确的
C、有不少词的词义是精确的 D、模糊性影响了人们的交际,所以要多
造一些专有名词
D 语义的模糊性是交际活动的需要,对所有的词义都作出科学严格的界定,不
仅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如果对所有的语义都有严格的界定的话,交际活
语( A )
A、没有性的语法范畴 B、有性的语法范畴,但通过词汇手段来表

C、有性的语法范畴,但通过分析手段来表示 D、用分析手段来表
示相当于性的语法范畴的意义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一个元音的发音特征取决于(
)
A、起主要作用的部位 B、声带是否振动 C、唇形的圆展 D、舌位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 1. 举例说明音位和音素的区别。 (1)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音质不同便是不同的音素;音位 是从辨义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几个音即使音质不同,但如果没有区 别意义的作用,就可以归并为一个音位。如汉语普通话的[a][A][]彼此间 的音质差别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因而可以归并在同一个/a/音位里。 (2)音素是具体的发音,音位则是由一组彼此的差别没有辨义作用而音感上又 相似的音素概括而成的抽象音类。如从音素角度看,汉语普通话的[a][A][] 是三个不同的音素,但从音位角度看,它们都属于同一个单位。 (3)音位总是属于特定的语言或方言的,而不同的语言或方言却可能具有相同 的音素。如汉语普通话和法语都有[a]和[],但二者的/a/音位却具有不同的内 容。

古代汉语(一)练习题答案

古代汉语(一)练习题答案

《古代汉语(一)》练习题答案一一、填空题1、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2、视而可识,察而见意;本无其字,依声托事3、斗4、造字方法不同,造字素材不同,偏旁位置不同5、慙6、春秋左丘明,春秋,编年体7、兼词之于8、象形、指事、会意、形声9、兼词,于是10、异体字11、比类合谊、以见指挥12、代词,代“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

二、概念题1、文字是记录和传递语言的社会性的书写符号体系。

2、异体字:异体字又称或体字,是指共写一个词的不同的书写形式。

换言之,就是所记的词音、义完全相同而形体不同的字3、四体二用说:清人戴震提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四种造字法。

转注、假借是二种用字法。

造字法,与汉字结构有关;用字法,与汉字结构无关。

4、甲骨文:甲骨文是用刀把字刻在龟甲兽骨上,所以称作龟甲兽骨文字,简称甲骨文。

5、古今字,也就是分化字,是把分化前一字写多词时期的字称古字,把以后分化出来的记词各有专司的字称今字。

6、象形:象形是通过描摹词所概括的客观实体来表达词义的造字法(许慎的定义:画成其物,随体诘誳,日月是也)7、金文:金文是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因铜器以钟鼎为最多,所以金文又称钟鼎文8、繁简字:是繁体字和简体字的合称。

着眼于字的笔画的多少对汉字的分类。

9、会意:会意是会合几个字类合成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方法。

(慎的定义是比类合谊,以见指挥。

)三、释义题1、毙:倒下2、殷:红中带黑3、贰:两属4、肆:扩展5、即:接近、走向6、行李:外交使节7、鄙:边邑8、舍:住宿9、决:堤坝溃决10、羹:带汁的肉11、次:临时驻扎12、、陵:大山13、管:类似现代的锁钥。

14、池:护城河15、贰:两属16、如:到……去17、官:官职18、鲜:少。

19、贰:两属20、夫:那个21、其:语气助词,表反诘语气22、绥:安抚23、行:行列24、称:推举四、判定、释义题1、其:语气助词,表反诘语气2、是:代词,代“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

语言学(考研)真题

语言学(考研)真题

中文系语言学概论2002年2002年科目429 语言学概论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方向:以上专业所有方向一、简答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简述现代汉语书面语和口头语的源头2、闽方言包括哪几个次方言?各以哪个地方的语音为代表?3、说明汉语音节的结构地点4、汉语拼音方案有哪些优点?5、简要说明调值和调类的关系6、-i[前]、-i[后]、ong、iong等韵母分别属于四呼中的哪一呼?7、词汇学中的义位和传统所说的义项有什么不同?8、说明谚语被认为是词汇的一部分的原因9、什么是独立语?简要说明独立语的类型10、举例说明主谓句的主要句型二、应用题(共56分)1、为下列词语注上汉语拼音(6分)创伤粗犷呆板解剖皈依桎梏2、下列成语中的汉字有正确的有错误的,把错误的改为正确(6分)负隅顽抗陈词烂调班门弄斧既往不究刚愎自用不孝子孙病入膏肓风声鹤唳一愁莫展各行其事悬梁刺骨趋之若鹜3、解释下列成语中划线的语素的意义(4分)汗流浃背开门揖盗如火如荼高屋建瓴4、分析下列合成词的结构(6分)容貌弃儿宪法梦想灰心霜降融化船只铅印瀑布响应权衡5、改正下列句中的错误(2分)江西名城南昌,毗邻巍峨的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大厦,有一座很不显眼的三层小楼,这就是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6、用直接成分分析法(框式图解)分析下列复杂词组(每小组3分,共六分)(1)这后一句话给祥林嫂很大的鼓励(2)屋里有人轻轻地哼着小调7、用六大成分分析法(加线法)分析下列单句(每小题3分,共6分)(1)我们往往容易把赢得荣誉的人的衣服的每一个皱折,都描绘得光彩夺目。

(2)把博物馆比作智慧的女神、博学的君子,我看很恰当。

8、用符号法分析下列复句(4分)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那么无论是站在演出的舞台上,还是站在生活的大舞台上,你都会真正赢得人民的掌声。

9、指出下列句中用得好的词语并分析其修辞效果(每小题4分,共八分)(1)七斤嫂眼睛好,早望见今天的赵七爷已经不是道士,却变成光滑头皮,乌黑发顶;伊便知道这一定是皇帝坐了龙庭,而且一定需有辫子,而且七斤一定是非常危险。

2023春期国开电大本科《古代汉语专题》在线形考(形考任务一)试题及答案

2023春期国开电大本科《古代汉语专题》在线形考(形考任务一)试题及答案

2023春期国开电大本科《古代汉语专题》在线形考形考住务一被寂&參案1.汉字学萌芽时期指的是()oA.先秦B.东汉C.魏晋D.三国[答案]A错误答案解释:汉字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属于识记范畴。

萌芽,可理解为最早发生,先秦时期是所有选项中最早的。

参见《基础汉字学教程-绪论-汉字学的创建》第1页。

2.汉字学创建于()时期。

A.上古B.东汉C.十六国D.晚唐[答案]B错误答案解释:汉字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属于识记范畴。

许慎《说文解字》是有史以来第--部汉字学专著,很大程度上,它的创作标志了汉字学称为一门专门学问。

参见《基础汉字学教程•堵论•汉字学的创建》第1-2页。

3.()提出了“六书”的类别名目。

A.《汉书》B.《诗经》C.《周礼》D.《三国志》[答案]C错误答案解释:汉字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属于识记范畴。

六书的命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

参见《基础汉字学教程-堵论-汉字学的创建》第2页。

4.汉代把研究汉字的学问叫做“()”。

A.太学B.大学C.中学D.小学[答案]D错误答案解释:汉字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属于识记范畴。

〃小学"本来是对从事初级教育的学校的称呼,因为汉字是小学所学的主要内容,所以从汉代起,〃小学〃这一名称就开始指称汉字学了。

参见《基础汉字学教程•绪论•汉字学的创建》第2页。

5.“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出自扬雄()。

A.《博学篇》B.《说文解字》C.《易经》D.《扬子云集》[答案]D错误答案解释:汉字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属于识记范畴。

从字面就能看出扬雄与《扬子云集》关系,参见《基础汉字学教程・绪论•汉字学的创建》第2页。

6.著名学者许慎撰写的()是汉代汉字学取得的最大成就。

A.《系辞传》B.《说文解字》C.《山海经》D.《尚书序》[答案]B错误答案解释:汉字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属于识记范畴。

参见《基础汉字学教程•緒论•汉字学的创建》第2页。

7.提出“止戈为武”、“皿虫为蛊”等说法的是()。

《文字学》(1-14章节全)笔记

《文字学》(1-14章节全)笔记

第一章:绪论1.1 文字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文字学是一门专门研究文字系统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

它不仅关注文字本身,还探讨文字与语言、文化之间的关系。

文字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起源:探索最早的书写形式是如何产生的。

•文字结构:分析构成文字的基本元素及它们如何组合成有意义的符号。

•文字演变:追踪特定文字体系随时间的变化和发展。

•文字传播:考察文字在不同地域和人群间的扩散过程。

1.2 文字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文字学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其他多个学科有着密切联系。

例如:•考古学:通过挖掘出土文物上的铭文来解读古代社会的信息。

•历史学:借助文献记录研究过往事件,揭示历史事实。

•语言学:深入理解语言内部结构的同时,也帮助解释文字的发展历程。

•人类学:从文化视角出发,探讨不同族群使用文字的方式及其背后的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工具为了有效开展文字学研究,学者们依赖一系列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文献分析法:对现存的各种文本资料进行细致解读。

•田野调查法:亲赴现场收集一手数据,特别是对于活态语言或濒临消失的语言尤为重要。

•实验研究法:设计具体实验以验证假设,比如测试人们识读速度等。

•数字人文技术:利用计算机辅助手段处理大规模文本数据集,提高研究效率。

1.4 文字学的历史发展简述从古至今,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文字学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早期阶段,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主要依靠个人经验和直觉来进行研究;到了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印刷术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使得更多珍贵的手稿得以保存下来,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源。

现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数字化成为推动文字学发展的新动力,不仅极大地丰富了研究资料库,也为跨学科合作创造了条件。

第二章:符号与语言2.1 符号系统的构成要素符号是信息传递的基础,而符号系统则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符号组成的整体。

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通常包含以下几个关键要素:•编码规则:规定了如何将信息转换为符号的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文字学术语解释1小学2.小篆 3 大篆4.古文5合文6 以形会意宇7.借形变体字8合音宇9.异体宇10古今字l 小学:专门研究汉语汉字的学科,民国以前称为“小学”。

隋唐以后,“小学”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成了传统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三门学科的总名。

清代末年章太炎认为‘小学”之名不确切,建议把它改为“语言文字之学”。

其后,人们逐渐用‘汉语文字学”或“文字学”来代替“小学”,专称研究汉语汉字的学科。

近人多改称之为“汉字学”。

2 小篆: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通用的泰国文字,又称秦篆,是大篆的对称。

小篆的面貌,现还可以从一些秦代的刻石、有铭文的金属器物,以及《说文解宇》和三体石经上看到。

3 大篆:广义的大篆指所有的古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和其他古文字。

狭义的大篆则指春秋战国时期的秦文字,是与小篆相对而言的。

大篆通过《说文解字》和春秋时的金石器物流传至今,《说文解宇》中籀文、石鼓文、诅楚文和秦公钟、氢公鎢、秦公簋上金文是其典型代表。

4 古文:六国古文,又称东方六国文字,简称古文,是战国时代东方齐、楚、燕、韩、赵、魏等国文字的合称。

5 合文;或称合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合刻或合写在一起,在行款上只占一个字的位置,形式上象一个字而实际上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代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语素。

例如:甲骨文中“祖乙”写作、“祖丁”写作、“四祖丁”写作。

6以形会意宇一种会意字,即通过偏旁的形象意义来会意的会意宇。

例如:“ ifc休,”和“制(杲)”字。

7 借体变体宇;指改造变易现存字的形体结构而形成的与原字不是异体字关系的新字。

它是通过改变笔画形态、增减笔画、倒书或反书字形、移换偏旁的位置等方式来形成的与原字读音、意义有不同的字。

例如:“甩”、“乒”、“丛”、“幻”和“忡”等。

8 合音宇:是一种由两个作表音构件的宇组合而成的合体宇,其读音由用作构件的两个字反切而成,即取一字的声母取一字的韵母和声调拼合而成。

例如:‘‘ ”(名夜反)和“秽(禾岁反)。

9异体字;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形体不同而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部可以互相替代的宇。

也称为或体、重文、俗宇。

例如:“野”字和“墼”字,“块”宇和“由”字。

10 古今字:是汉字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同一词义先后异字的现象,即表达同一词义,因时代不同而出现的形体不同的汉字。

其中产生时代较早的称为古字,产生时代较晚的称为今字。

例如;“要”字和“腰”字,“说”字和“悦”字。

二,填空L《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是(段玉裁),《甲骨文字释林》的作者是(于省吾)。

2.《说文释例》的作者是(王筠),(说文通训定声》的作者是(朱骏声)。

3.《三代吉金文存》的作者是(罗振玉),《两周金文辞大系》的作者是( 郭沫若)。

4.《甲骨文编》的作者是(孙海波),《金文编》的作者是(容庚)。

5.周有光在《文字演进的一般规律》一文中根据汉字使用符号所起的表意和表音作用的整个状况得出汉字是( 意音、语素)文字的结论;裘锡圭在《汉字的性质》一文中根据汉字字符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将汉字又叫做( 音节)文字。

6. 1935年唐兰先生在《古文字学导论》中批判了六书说,提出了三书说,把汉字分成象形文字、( 象意、)文字、( 形声)文字三类。

7. 1956年陈梦家先生在《殷墟卜辞综述》中谈到整个汉字发展的过程,把汉字分为( 象形)、( 假借)和形声三种基本类型。

8.人们一般把自汉字产生以来至小篆的字体书写的文字,统称为( 古文字、),把用秦隶书以后的字体书写的文字,统称为( 今文字)。

秦隶书写的文字是二者的分水岭。

9、古文字按照时代的先后,可以区分为原始文字、( 殷商)文字,西周春秋文字和( 战国)文字等类别。

10、多数的古今字从意义上看,今字只是分担古字的( 一)个意义。

11.汉字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同一词义先后异字的现象,即表达同—词义,因时代不同而出现形体不同的双字,其中产生时代较早的称为(古字).产生时代较晚的称为( 今字)。

12异体字的(读音)和( 意义)完全相同。

13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字形的变化规律主要表现在字形的表意性( 削弱)而表音性(增强).由日益繁化转为逐渐简化,不断地变异又不断地规范三方面。

14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字形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其主要表现在字形的(表意性)削弱而(表音性)增强,由日益繁化转为逐渐简化,不断地变异又不断地规范三方面。

15 笔画的简省,是汉字字形简化的主要方面,这种现象只存在于各个时期的(常用宇)字形中间,而并非所有的字形都有。

16汉字字形不仅所记词义有的要随祝语的发展演变而演变,所记语音有的也要随(词义)的演变而发生变化,随( 时间、空间)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17 除了字形比较法和综合论证法之外,考释古文字通常使用并行之有效的方法还有(偏旁分析)和( 辞例归纳法)。

18 1988年1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台发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收宇(3500)个。

19 1988年1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收字( 7000)个。

20战国两汉时代,普遍流传( 仓颉)造字的传说。

21 专门研究汉语汉字的学科,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民国以前称为(小学)。

二、填空1段玉裁、于省吾2王筠、朱骏声3罗振玉、郭沫若4孙海波、容庚5意音、语素音节6象意、形声7象形、假借8 古文字、今文字9殷商、战国10 - 11 古字、今字12读音、意义13 削弱、增强14表意性、表音性15常用宇16词义,时间、空间17偏旁分析法、辞例归纳法18. 3500 19. 7000 20 仓颉21 小学三、单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四个备泣答案中,选出—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许慎说:“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其下定义的对象是( )①象形@指事③会意④形声2许慎说:“以事为名,取譬相成。

其下定义的对象是( )①象形@指事@哙意④形声3许慎说:“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其下定义的对象是( )①指事@会意@形声④转注4许慎说:“比类合谊,以见指揋。

”其下定义的对象是( )①指事@会意@形声④转注5根据汉字字符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汉字应届于( )①表意文字②表词文字⑧意音文字④语素音节文字6周有光先生根据汉字所使用符号的表意,表音作用,在v文字演进的一般规律》一文中指出汉字是( )①表意文字@表音文字@意音文字④形意文字7 把“转注”说成是“引申:改许慎转注定义为“体不改造,引义相受,令长是也。

”的是清人( )①郭沫若@王国维③朱骏声④戴震8最早提出三书说的学者是( )①唐兰②陈梦家③刘又辛④裘锡圭9考定甲骨文的出土地点河南安阳小屯村为殷都放墟的学者是( )①戴震②王国维③罗振玉④郭沫若1。

首部甲骨文字著录书是刘鹗的( )①契文举例②铁云藏龟③殷虚书契前编④卜辞通纂Il 考释甲骨文的第一部专著是孙诒让的( )①殷虚书契考释②契文举例③甲骨文字研究④甲骨文字释林12 第一位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来研究汉字并取得了杰出成就的学者是( )①罗振玉②王国维③郭沫若④徐中舒13. 《说文解宇》中的籀文是( )①六国古文②大篆③小篆④隶书14 《说文解宇》中的籀文是( )①殷商甲骨文②西周金文③大篆④小篆15石鼓文是( )①六国古文②大篆③小篆④隶书16诅楚文是( )①殷商甲骨文②西周金文③大篆④小篆17 侯马盟书上的文字是( )①六国古文②大篆③小篆④隶书18 战国、两汉时期流传的仓颉造宇的传说透露出汉字的起源时代是( )①黄帝时代②夏禹时代③商汤时代④周武王时代四、多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l 下列汉字属于六书中会意字的是( )①铜②伐③及④秉2 下列汉字属于六书中会意字的是( )①及②孔③本④臭3 下列汉字属于六书中舍意字的是( )①尘②歪③楞④耷4 下列汉字属于六书中会意字的是[ ]①鹿②果③劣④北5 下列汉字属于六书中会意字的是( )①俘②果③雀④男6 下列汉字属于六书中形声字的是( )①相②柏③从④视7 下列汉字属于六书中形声宇的是( )①釜②實③瞧④暮8 下列汉字属于六书中形声宇的是[ ]①桐②忠⑨寶④溢9 下列汉字属于六书中形声宇的是( )①休②佑⑧釜④到10 下列汉字属于六书中形声宇的是( )①辉②璧⑨岛④河Il 下列汉字属于古今字的是( )①至到②说悦③岳擞④自鼻12 下列各组汉字属于古今字的是( )①够鉤②柄棟③昏婚说悦13 下列汉字属于古今字的是( )①景影②正征③村邮④反返14 下列汉字属于古今字的是( )①止趾②益溢③明明④杭航15 下列汉字属于古今字的是( )①大太②景影③滑猾④没殁16 下列各组汉字属于繁简字的是( )①愆惭②棱后③堤隍④債价17 下列汉字属于繁简字的是( )①堤陧②實宝③酰丑④溢益18 下列各组双宇属于繁简宇的是( )①槽礼②婚昏③瘵疗④盘盘19 下列各组汉字属于繁简字的是[ ]①點点②磊碌③搆构④然燃20 下列各组汉宇属于繁简宇的是( )①杯盂②说悦③浪泪④檩标21 六国古文包括战国时代东方齐、楚、燕、韩、赵、魏等国的()]①甲骨文②陶文③金文④简帛文22 大篆包括战国时代秦国的( )①甲骨文②陶文③金文④简帛文23. 《诅楚文》上面的文字是( )①战国文字②古文③大篆④石刻文字24 石鼓文上面的文字是( )①战国文字②秦国文字③大篆④古文25 属于今文字的有( )①隶书②篆书③草书④行书五,简答题l 根据许慎的假借定义,简单述评一下许慎的假借说原意。

1、①许慎《说文解字·叙》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意思是说,假借字是语言中一个表达某事物的词义,本来没有表示它的字,就依据读音去找一个音同或音近的现存字来寄托这个词义所要表达的事物,令字、长字就是这种宇。

②许慎把本义为“发令”的“令”和本义为“久远”的“长”去表示县级行政长官作为假借的例宇,这表明许慎所谓的假借字是指的字形不表示本义即造字时准备让它表示的意义的字,当一个字表示它的本义之外的某种意义时,它就被假借了。

从许慎的定义和例宇,可以看出假借字的特点:字形结构不能表示出其字义。

③由于假借说的是一字表数义时其字形与字义的关系,是文字学问题,就字而言,只有本义和假借义,没有什么引申义,所以许慎的假借说是科学的。

2简答商周甲骨文在形体结构上有何特点?2、①形体来源于客观事物的图象,但已经过了符号化的改造,在线条化和规范化方面都已具有相当的规模。

②结构上六书皆备,而以象形、会意字为主。

⑨处在不定型文字阶段,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因素,字形多不够固定,异体字繁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