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颗粒剂的特点
中药颗粒剂原理

中药颗粒剂原理
中药颗粒剂是一种现代化的中药剂型,具有易于服用、便携方便、剂量准确等特点。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制备原理**:中药颗粒剂是将中药煎煮后,通过浓缩、干燥、制粒等工艺加工而成。
这样可以保留中药有效成分,提高药效,并且延长保存时间。
2. **剂型设计**:中药颗粒剂采用颗粒状形态,易于溶解和吞咽,可以避免中药苦涩味和渣滓,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3. **剂量准确**:中药颗粒剂制备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控制剂量,确保每袋颗粒中含有准确的药物剂量,帮助医生和患者准确控制用药量。
4. **易于贮藏和携带**:中药颗粒剂通常以小包装装置,易于贮藏和携带,适合日常生活和旅行携带,方便患者随时服用。
5. **提高药效**:中药颗粒剂在制备过程中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增加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提高药效,缩短起效时间。
总的来说,中药颗粒剂通过现代化的制备工艺和剂型设计,使中药更易服用、剂量更准确、药效更高,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的服用方式,符合现代人的用药需求。
中药颗粒剂的特点

中药颗粒剂的特点1.方便服用:中药颗粒剂用量准确,无需煎煮,直接服用即可。
相比于中药煎剂,颗粒剂方便携带,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旅途中、办公室中或外出时都可以方便地服用。
2.规格统一:中药颗粒剂按照固定的配方和比例制作,各个批次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不同产地、不同批次的中药颗粒剂在成分和药效上相对稳定,更便于药店和医院进行配备和管理。
3.保存方便:中药颗粒剂相对于中药煎剂更易保存。
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其保存期限较长,不容易发生变质和品质下降。
这样不仅方便了药店的货架管理,也便于患者购买和长时间储备。
4.服用安全:中药颗粒剂的成分经过研磨和筛选后,较少含有纤维素、蛋白质和植物性油脂等物质。
这使得颗粒剂在消化系统中的分散和吸收更加容易,减少了刺激性,更加安全可靠。
5.药效一致:中药颗粒剂在制作过程中,工艺流程相对稳定,药材的提取效果也较为统一、每一颗粒都含有相对均匀的有效成分,患者服用后药效相对稳定,不容易出现剂量偏差的情况。
6.应用灵活:中药颗粒剂的配方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和需要进行调整,相对灵活性较强。
医生和药师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进行个体化的调配,提高治疗效果。
7.治疗效果好:中药颗粒剂在制备过程中,可以选择更纯净、更有效的药材进行提取,药效更明显。
颗粒剂相对于传统的煎剂来说,具有更好的溶解性和吸收性,可以更快有效地发挥药效。
8.老年人和儿童易服用:由于颗粒剂易溶于水,不需煎煮,老年人和儿童服用更加方便。
颗粒剂的口感相对较好,易于咀嚼和吞咽,更适合年龄较大或者口感较挑剔的患者。
9.易控剂量:中药颗粒剂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需求和病情进行个体化调配,根据不同病情和阶段需要进行剂量的逐渐调整。
颗粒剂一般在包装上列有明确的剂量范围,患者和医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剂量的控制和调节。
总而言之,中药颗粒剂具有方便服用、规格统一、保存方便、服用安全、药效一致、应用灵活、治疗效果好、老年人和儿童易服用和易控剂量等特点。
颗粒剂——中药药剂学

颗粒剂的制备
1 药材的处理 2 辅料 3 制颗粒 4 干燥 5 整粒 6 包装
1.药材的处理
依据药材所含有效成分的不同,采用不同 的提取方法。
如煎煮、回流、渗漉、双提法等。
除杂后的药液浓缩至稠膏,或制成干浸膏 粉备用。
煎煮法
➢ 一般流程 ➢ 稠膏的比重一般为1.30-1.35 ➢ 水煮醇沉淀法
流化喷雾制粒
又称沸腾制粒,是先将药粉呈流化态,再 将药液或粘合剂以雾状间歇喷入,使粉 末被润湿而凝结成多孔状颗粒。
干法制粒 是将药粉直接压成薄片,再打碎成颗粒。
包衣锅滚转制粒
是先将药粉置包衣锅中再喷入粘合剂制粒。
4.干燥
湿颗粒干燥温度一般60-80℃,应逐渐升温。
➢ 若干燥湿颗粒时温度迅速上升,将使颗粒表面干燥过 快而形成一层硬壳影响内部水分继续蒸发,造成所谓 “假干”。
含醇量相同溶于白酒后保持澄明度。一般以60度的白 酒计算。 ➢ 所加赋形剂应能溶于欲饮白酒中,通常加糖或其他可 溶性矫味剂。 ➢ 一般每包颗粒的剂量,应以能冲泡成药酒0.25-0.5kg 为宜,由病人根据规定量饮用。
制法
1.提取采用渗漉法或浸渍法、回流法等方法, 以60%左右乙醇为溶剂(或欲饮白酒的含醇度 数),提取液回收乙醇后,浓缩至稠膏状,备用。
颗粒剂
§1. 概述
一 颗粒剂的含义与特点
颗粒剂(granulas)系指药材的提取物与 适宜的辅料或药材细粉制成的干燥颗粒 状制剂。
冲剂?
特点
(在汤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较其他一些固体制剂吸收快、作用迅速。 2.较液体制剂稳定性好。 3.服用、运输、贮藏方便。
发展
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现已经成为主要的中成药固体剂型之一。
中药配方颗粒优劣势分析

中药配方颗粒优劣势分析中药配方颗粒是一种制剂形式,通过将中药研磨、提取、浓缩、凝固等步骤,最终得到粉末状的中药颗粒。
相对于传统中药煎剂,中药配方颗粒具有诸多优势和劣势。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劣势进行分析,并讨论其在现代中药应用中的作用。
一、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势1. 方便服用:中药配方颗粒的最大优势之一是方便服用。
与传统中药煎剂相比,中药配方颗粒可以直接口服,免去了煎煮等繁琐的操作,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2. 精确剂量:中药配方颗粒在制备过程中经过严格控制,可以确保每颗颗粒中的药物含量相对稳定。
这意味着患者可以更准确地掌握药物的用量,提高了治疗效果的可控性。
3. 保持活性成分:中药配方颗粒在制备过程中一般采用低温浓缩等技术,能够较好地保持药材中的活性成分。
相比之下,传统的煎剂制备过程中往往伴随着高温、长时间的煎煮,有可能造成部分药物成分的破坏。
4. 便于携带和存储:中药配方颗粒的粉末状特性使其便于携带和存储。
患者可以根据需要将颗粒装入小包装袋中,方便随身携带。
此外,粉末状的中药配方颗粒在存储过程中也相对较为稳定,更容易保存。
二、中药配方颗粒的劣势1. 药效持久性差:中药配方颗粒相对于传统煎剂来说,大部分使用的是浓缩提取液,因此无论输液纳管还是口服,成分在体内吸收的速度较快,效果也会迅速显现,但持久性相对较差。
相比之下,传统煎剂在胃肠道慢慢吸收,药效更持久。
2. 一次性制剂难以调整:中药配方颗粒一般采取一次性包装,无法根据不同患者需要进行个性化调整。
而传统煎剂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剂量和组方的微调,适应个体化治疗的需求。
3. 中药配方颗粒成分相对固定:中药配方颗粒的成分相对固定,很少有变动,无法满足患者的个体化需求。
而传统的中药药材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搭配,达到更精准的治疗效果。
三、中药配方颗粒在现代中药应用中的作用中药配方颗粒作为一种现代中药制剂形式,为中药的现代化应用提供了便利。
浅谈中药配方颗粒

浅谈中药配方颗粒中药配方颗粒是一种新型的中药剂型,是中药制剂的一种重要形式。
中药配方颗粒的出现和应用,不仅方便了患者的用药,同时也提高了中药的临床应用水平。
本文将就中药配方颗粒的定义、特点、应用前景等方面做一详细浅谈。
中药配方颗粒是指将中药制成颗粒状的剂型,每袋中药颗粒的重量一般在3克至10克之间。
中药配方颗粒运用了现代科技手段对中药进行加工制备,使中药的药效成分不受损失或变化,从而达到提高药效的目的。
中药配方颗粒的主要特点包括:具有相对稳定的制剂性能;易于服用和携带,方便患者用药;剂量准确、不易超量或次量用药;患者用药过程简单、安全、易于掌握。
中药配方颗粒在中医临床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中药配方颗粒可以方便患者使用。
相对于传统的中药煎汤剂,中药配方颗粒不需要患者去准备中药材,只需要将颗粒溶解在温水中即可口服。
这种方便患者用药的特点,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同时也减轻了患者在用药过程中的痛苦。
其次,中药配方颗粒在用药方面更加准确。
中药配方颗粒制作过程中,可以根据中药制剂的特异性进行精确的测量和控制,保证每袋颗粒的剂量准确、稳定,使得患者用药的剂量更加科学合理。
这种准确的剂量控制,可以提高疗效的稳定性,避免患者用药剂量过大或过小而引发的不良反应或疗效不佳的情况。
第三,中药配方颗粒可以更好地保护中药药效成分。
中药在煎煮过程中可能会造成药性成分的破坏和挥发,而中药配方颗粒则可以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将药效成分尽量完整地保留下来。
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中药的药理活性,也有助于中药在临床应用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最后,中药配方颗粒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目前,中药配方颗粒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等方面。
例如,中药配方颗粒在呼吸科、消化科、妇科、儿科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和中药制剂技术的进步,中药配方颗粒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总之,中药配方颗粒是中医药发展的一种新型形式,具有诸多的优点和潜力。
中药配方颗粒的特点和用法

中药配方颗粒的特点和用法中药配方颗粒是指将中药炮制成颗粒状,并以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复方颗粒的中药制剂。
它是根据临床需要,结合现代技术和传统经验,将中药材粉碎、浸提、浓缩等步骤后,以纯净水溶解,挥发水分制成的。
下面我将为你详细介绍中药配方颗粒的特点和用法。
一、中药配方颗粒的特点:1.精制方便:中药配方颗粒是将中药材进行粉碎、提取、纯化处理后制成,形成颗粒状,携带容易,使用方便。
即使在出差、旅行等情况下,也可以方便携带,并且不会受到湿气、高温等因素的影响。
2.精确用量: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过程严格按照配方比例制定,每袋颗粒都是经过仔细计量的,用量精确。
这样可以避免传统中药煎煮时容易出现剂量不准确、效果不稳定的问题。
3.保存方便:中药配方颗粒制剂采用密封包装,有效隔绝空气、光线等外界因素,降低污染风险,延长药物保存期限。
在常温条件下,有效保持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4.服用方便:中药配方颗粒用水冲服即可,不像传统中药需要煎煮长时间,免去了操作繁琐和取、煎、沥、熬等步骤,节省了宝贵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5.疗效稳定:中药配方颗粒是经过现代科学技术提取和纯化的,药效稳定,成分比例均匀。
每袋颗粒都符合药典质量标准和药物疗效要求,可以保证患者获得相对一致的疗效。
二、中药配方颗粒的用法:1.根据医生或药师的建议,按照剂量要求将药物取出。
2.将取出的药物放入干净的容器中。
3.加入适量的温开水(约100毫升),温度不要太高,以免破坏药物成分。
4.用勺子或棒子搅拌,待药物充分溶解后即可使用。
5.患者可根据个人口味适量加入蜂蜜或糖调味。
6.服药时应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
不同于传统中药,中药配方颗粒不需要进行煎煮和汤药温热服用,更方便携带和使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颗粒是提取而成的,有些药味可能不如传统煎煮后的中药口感,患者在使用时可能需要适应。
总之,中药配方颗粒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中药制剂,通过其精制、保存方便、服用方便、疗效稳定等特点,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更加有效和便利的中药治疗方式。
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的主要特点以及临床效果研究

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的主要特点以及临床效果研究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是两种常见的中药剂型,它们在中药临床应用中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以下将对它们的主要特点和临床效果进行详细介绍。
中药配方颗粒是将中药煎煮浓缩、制成颗粒状的剂型,其主要特点如下:1. 方便服用:中药配方颗粒相对于传统中药煎剂,剂量更加准确,不需要现场煎煮,携带更加方便,服用更加简单。
2. 快速吸收:中药配方颗粒经过专业制备工艺,药物成分更加易于溶解,吸收速度较快,能更好地发挥药效。
3. 保存时间长:中药配方颗粒采用先进的制备技术,具有较长的保存时间,更容易储存和使用。
4. 药效稳定:中药配方颗粒的制备过程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药效稳定可靠,疗效可预测。
中药饮片是将中药干燥、研磨成碎片或粉末后加工而成的剂型,其主要特点如下:1. 原料广泛:中药饮片的制备原料来源广泛,可以选用多种中药材进行配伍,根据不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处方。
2. 保存期长:中药饮片经过干燥处理,保存期相对较长,便于长期储存。
3. 可调剂用量:中药饮片可以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剂量的调控,既可以加大用量提高疗效,也可以减少用量降低药物副作用。
4. 疗效显著:中药饮片因为其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溶解吸收,药物成分更容易释放出来,从而加强药效,临床疗效明显。
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验证。
一些临床研究表明:1. 中药配方颗粒对某些常见病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等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临床疗效显著。
2. 中药饮片在慢性病方面的应用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临床疗效明显,且长期用药相对安全可靠。
3. 与西药相比,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对患者的治疗反应更加缓和、温和,副作用较小,适用于长期服用。
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在中药临床应用中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临床疗效显著,对于某些常见病和慢性病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饮片或颗粒还是适用于某些特定临床情况,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剂型。
中药药剂学 第十三章 颗粒剂

第十三章 颗粒剂 (1分)颗粒剂(冲剂、冲服剂):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饮片细粉制成的具有一定粒度的颗粒状制剂。
中药配方颗粒--单味中药颗粒剂。
粒度范围:能通过5号筛的细粉+不能通过1号筛的粗粉不得过15%。
1、特点:①量小,方便。
②色香味佳。
③适于工业生产,质量稳定。
④包衣--防潮、缓释、肠溶。
⑤缺点:具吸湿性;颗粒松散,细粉较多。
2、分类:按溶解性能和状态分:可溶颗粒(水溶、酒溶),混悬颗粒,泡腾颗粒。
水溶颗粒剂的制备: 工艺流程:饮片提取→纯化→加辅料→制(软材)颗粒→干燥→整粒→质检→包装。
1.饮片的提取:煎煮法。
含挥发油:双提法(水蒸气蒸馏法+煎煮法)。
2.提取液的纯化:乙醇沉淀法,高速离心法,或联用。
3.辅料:糖粉、糊精。
芳香挥发性药物采用β-环糊精包合的作用:使液体药物粉末化、增加油性药物的溶解度以及颗粒剂的稳定性。
4.制(软材)颗粒:挤出制粒2大考点:①软材(手捏成团、轻按即散):过软--湿度大, 过黏--黏性大,加高浓度乙醇、迅速过筛。
太干--黏性不足,加黏合剂。
②辅料用量:清膏:糖粉:糊精=1:3:1。
辅料总用量:清膏≤5倍;干膏≤2倍。
口诀:软材干湿黏度好。
手捏成团轻触散。
清膏糖粉糊精比。
131是要牢记(一生一世要牢记)。
辅料总量5和2。
清膏料多干膏少。
5.干燥:干燥温度:60~80℃、逐渐上升。
干燥设备:沸腾干燥床、烘箱、烘房。
干燥程度:制备过程中含水量≤2.0%(注意区别于颗粒剂的含水量6.0%)。
6.整粒:挥发性成分的加入:在整粒后。
①溶于适量乙醇,雾化喷洒于干燥的颗粒上,密闭放置,闷吸均匀。
②制成β-环糊精包合物后混入。
酒溶颗粒剂的制备:制备流程同水溶颗粒剂。
1.提取:渗漉法、浸渍法或回流法。
2.溶剂:60%左右的乙醇(以欲制药酒的含醇量为准)。
混悬颗粒剂的制备:混悬颗粒剂:含药材细粉,用水冲后不能全部溶解,成混悬性液体。
粉碎过六号筛:含热敏性成分,含挥发性成分,淀粉较多,贵重细料药,干燥温度<6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颗粒剂的特点
大家都知道”是药三分毒“,并且西药含有大量的抗生素,一般儿童要少服用。
但是中药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通过和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慢慢积累下来的,它的药物成分都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对人体损坏度要小的多。
中药颗粒剂就是以蔗糖为辅料制成的。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中药颗粒剂的特点。
一、方便
1、能够替代传统饮片供中医师临床辨证施治;
2、不需要煎煮,临用时温开水配成冲剂;
3、小剂量精细包装,冲服浓度可自行调解,服用剂量小;
4、单位药物重量轻,体积小,储存和运输方便;
5、复合铝箔包装,携带、保存方便;
6、安全卫生、防潮防蛀、保质期长;
7、药品名称印刷清晰,配方清洁卫生,有利于加强中药管理。
二、安全
1、原材料是经过严格质量控制的、炮制过的传统中药饮片;
2、经现代化制药技术提取、分离、浓缩、干燥、制粒、包装而成;
3、规格统一、标准一致,疗效确切、稳定。
三、有效
1、与传统饮片具有相同的有效成份、性味归经、主治功效;
2、单位质量有效成份比传统饮片高若干倍;
3、药性强,药效高,作用迅速。
以上为您介绍的是中药颗粒剂的特点,虽然中药颗粒剂有很大的市场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制剂厂家有以次充好的现象。
药效不明确,中药颗粒剂的研究很有很多工作要做,所以提醒您平时要多注意保养自己的身体,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做锻炼,远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