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纤维成分定性分析

合集下载

浅谈纺织品纤维含量的定性定量检测

浅谈纺织品纤维含量的定性定量检测

672018年6月下 第12期 总第288期1 浅析纺织品纤维含量检验工作流程整个流程分为检验和管理两部分,前者的步骤为:登记、定性、开样、样品实验、数据处理、结果确认;后者的步骤为:根据任务单核查样品、登记系统、记录未完成样品及原因、记录复杂样品。

整个检验过程主要依靠丙酮法、碱性次氯酸钠法、甲酸/氯化锌法、盐酸法、二氯甲烷法进行定量定性检验。

其中,丙酮法主要用于醋酯纤维与其他纤维混纺产品的含量分析,对于含有变性聚丙烯腈以及表面经脱乙酰基的醋酯纤维的混纺产品不适用,整个检验流程是在室温下将经过丙酮处理的不溶纤维进行烘干冷却再称重,从而计算相关数值;碱性次氯酸钠法主要用于各种蛋白纤维与其他纤维混纺产品的含量分析,整个检验流程依靠次氯酸钠溶剂将纺织品样品浸湿并搅拌过滤,再经过水洗不溶纤维并烘干冷却称重,从而计算相关数值以作分析;甲酸/氯化锌法主要用于粘胶、某些类型铜氨、M O D A L 纤维和棉纤维混纺产品的定量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试样中有铜氨纤维或M O D A L 纤维存在时,则应预先实验是否溶于试剂。

整个检验流程需要先将纺织品样品烘干至恒重,再加入甲酸/氯化锌溶液摇匀过滤,最后用热水清洗并烘干冷却再称重,从而计算相关数值进行比较分析;盐酸法主要用于聚酰胺6、聚酰胺66和其他纤维混纺产品的含量分析,也适用于羊毛混纺产品,需要注意的是当样品含量超过25%时最好使用甲酸/氯化锌法。

整个检验流程需要20%盐酸溶液与经过烘干至恒重的纺织品样品融合震荡摇匀,最后用冷水洗涤得到不溶纤维并烘干冷却称重即可;二氯甲烷法主要用于已除去非纤维物质的三醋酯纤维与羊毛、再生蛋白质纤维、棉、粘胶、铜氨纤维、MO DE L、聚酰胺纤维、聚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和玻璃纤维混纺产品。

检验流程和上述相似,最后取计算结果作为比较验证。

2 常用的纺织品纤维含量定性分析方法在进行纺织品纤维含量定性分析的时候主要是结合纤维的化学以及性能性能的不同,从而来进行纤维种类的判别,首先,人们可以用显微镜的方法来将纤维进行简单的分类,如可以借助显微镜来将纤维分成动物纤维、天然纤维、再生纤维以及化学纤维,不同纤维在显微镜下的图片是不一样的,如下图1所示。

2.2 纺织纤维定量分析

2.2 纺织纤维定量分析
摇动烧瓶将试样充分润湿后,将烧瓶保持50±5℃放置1小时,每隔10分钟 摇动一次。
2.将残留物过滤到玻璃砂芯坩埚,真空抽吸排液,加入新的硫酸溶液至 坩埚中清洗残留物,冷水连续洗涤若干次,稀氨水中和两次,再用冷水洗 涤,抽吸排液。
3. 将坩埚和残留物烘干、冷却、称重。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总结
• 本节课重点、难点 • 1.试验的步骤,包括温度、时间参数 • 2.纤维含量计算 • 3.纤维含量结合公定回潮率计算公式
习题
• 棉混纺织物可用下列哪种试剂来做定量分析____。
• A.75%硫酸 B.丙酮
C.80%甲酸 D.二甲基甲酰胺
()
计算题1
• 已知某试样的成分为粘胶纤维和聚酯纤维,用75%硫酸溶解后,试样溶解 前的净干含量为1.08g,溶解后不溶纤维的净干重量为0.6050g,结合公 定回潮率(粘纤:13.0%,聚酯:0.4%),计算各组分的含量百分率。
二组分产品定量分析方法
(3)将带有不溶纤维的称量瓶连同盖子(放在边上),放入烘箱内烘至恒 重。烘干后,盖上瓶盖,迅速移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后称重。
(4)净干百分含量的计算
P1 100m 1d m0
P2 100 P1
聚酯/棉织物纤维含量定量分析
纤维含量物理分析方法主要有两种:拆分法和显微镜法。
计算题2
• 已知某试样的成分为棉纤维和聚酯纤维,现采用75%硫酸进行定量,试样 溶解前的净干含量为1.04g,溶解后不溶纤维的净干重量为0.60g,结合 公定回潮率(棉:8.0%,聚酯:0.4%),计算试样各组分的含量百分率, 结果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
计算题3
• 已知某试样的成分为粘胶纤维和聚酯纤维,现采用75%硫酸进行定量,试 样溶解前的净干含量为1.04g,溶解后不溶纤维的净干重量为0.40g,结 合公定回潮率(粘胶:13.0%,聚酯:0.4%),计算试样各组分的含量 百分率,结果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

纺织纤维定量分析

纺织纤维定量分析

纺织纤维定量分析一、实验课程:二组分纺织纤维定量分析实验二、实验项目:三、实验教材:GB/T 2910.1-2009GB/T 2910.11-2009四、主要仪器设备:EL204电子天平DHG-9036A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W205B恒温水浴锅SCT-02索氏提取器SHZ-B恒温水浴振荡器五、实验教学课件二组分纺织纤维定量分析实验1 实验目的(1)了解并掌握索氏提取器去除杂质的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

(2)测定二组分纤维织物(涤棉混纺)各组分纤维的含量,计算出其混纺比。

2 仪器用具和材料EL204电子天平、DHG-9036A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W205B恒温水浴锅、SCT-02索氏提取器、SHZ-B恒温水浴振荡器、真空泵、抽滤瓶、二组分纤维织物(涤棉混纺)、剪刀、镊子硫酸(质量分数为75%)稀氨水溶液:将80ml浓氨水(ρ=0.880g/ml)加水稀释至1L。

石油醚,馏程为40℃~60℃。

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3 基本知识用硫酸把纤维素纤维从已知干燥质量的混合物中溶解去除,收集残留物,清洗、烘干和称重;用修正后的质量计算其占混合物干燥质量的百分率。

由差值得出纤维素纤维的百分含量。

4 实验步骤:按照附录A规定的程序进行,然后按以下步骤操作。

把准备好的试样放入三角烧瓶中,每克试样加200ml硫酸溶液(2.1),塞上玻璃塞,摇动烧瓶将试样充分润湿后,将烧瓶保持50℃±5℃放置1h,每隔10min摇动一次。

将残留物过滤到玻璃砂芯坩埚,真空抽吸排液,再加少量硫酸清洗烧瓶。

真空抽吸排液,加入新的硫酸溶液至坩埚中清洗残留物,重力排液至少1min后再用真空抽吸。

冷水连续洗涤若干次,稀氨水(2.2)中和两次,再用冷水洗涤。

每次洗涤先重力排液再抽吸排液。

最后将坩埚和残留物烘干,冷却,称重。

5结果的计算和表示结果的计算和表示按附录A规定。

d值为1.00。

6精密度对均匀的纺织材料混合物,在95%的置信水平下,本方法测试结果的置信界限不超过±1。

常用纺织品纤维成分定性鉴别方法(精)

常用纺织品纤维成分定性鉴别方法(精)
15/89
1 常用的纺织品纤维成分定性鉴别方
方法对比 化学溶解法 红外光谱法 拉曼光谱法
环境要求 样品要求 制样要求 环境污染 检测周期 无 无 无 污染严重 5-10分钟 无 无 30分钟 2-3分钟
16/89
干燥环境 干燥处理 制样复杂 办公室 无 无需制样
常用纤维定性方法比较
FZ/T 01057.4-2007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4部分:溶解法
FZ/T 01057.5-2007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5部分:含氯含氮 呈色反应法 FZ/T 01057.6-2007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6部分:熔点法 FZ/T 01057.7-2007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7部分:密度梯度法
常用纺织品纤维成分定性鉴别方法
主讲人:刘文莉 主讲人单位:广州纤维产品检测研究院
1 常用的纺织品纤维成分定性鉴别方法
1.1 纤维定性鉴别主要标准
FZ/T 01057.1-2007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1部分:通用说明 FZ/T 01057.2-2007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2部分:燃烧法 FZ/T 01057.3-2007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3部分:显微镜法
JIS L 1030-1:2006 纤维制品混合率(定量分析)实验方法第一
部分鉴别方法
3/89
1 常用的纺织品纤维成分定性鉴别方法
1.2
• • • • • • 纤维定性鉴别 • • •
常用的纤维定性鉴别方法
显微镜法(√) 熔点法(√) 密度法 红外光谱吸收法 *感官法(√) *荧光法(√) *拉曼光谱分析法(√) 燃烧法(√) 化学溶解法(√) 着色剂法
12/89
1 常用的纺织品纤维成分定性鉴别方
1.3.2 拉曼光谱分析法

纺织纤维定性分析-2.1.2 显微镜法

纺织纤维定性分析-2.1.2 显微镜法

7 程序
7 程序
8 各种纤维形态特征
8 各种纤维形态特征
8 各种纤维形态特征
9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包括下列内容: a) 说明试验是按照本部分进行的; b) 试样的信息; c) 与规定程序的偏离; d) 试样纵、横截面的形态; e) 试样的纤维种类。
习题
• 棉纤维纵向形态特征具有 ____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原理
用显微镜观察未知纤维的纵面和横截面形态,对照纤维的标准照片和形 态描述来鉴别未知纤维的类别。
4 仪器和工具
无水乙醇、甘油、乙醚、液体石蜡、火棉胶、切片石蜡等。
5 仪器与工具
哈氏切片器、刀片、小旋钻、镊子、挑针、剪刀、剖刀、毛笔、载玻片、 盖玻片、生物显微镜等。
6 试样
试样的抽取和准备按FZ/T 01057. 1的规定执行。
6.1试样的准备 取样的正确与否对于检验结果至关重要,通常来讲所取试样应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对
于某些色织或提花织物,试样的大小应至少为一个完整的循环图案或组织。如果发现试样 存在不均匀性,如面料中存在类型、规格和(或)颜色不同的纱线时,则应按每个不同的部 分逐一取样。 6.2试样的预处理
FZ/T 01057.3-2007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 方法 第3部分显微镜法
本节课学习任务
• 1 适用范围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原理 • 4 试剂 • 5 仪器和工具 • 6 试样 • 7 程序 • 8 各种纤维横截面、纵面形态特征 • 9 试验报告
1 适用范围
1.FZ/T 01057 的本部分规定了一种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显微镜法。 2.本部分适用于各种纺织纤维的鉴别。
当试样上附着的整理剂、涂层、染料等物质可能掩盖纤维的特征,干扰鉴别结果的准 确性时,应选择适当的溶剂和方法将其除去,但要求这种处理方法和所使用的溶剂不得损 伤纤维或使纤维的性质有任何改变。

纺织品中的纤维质量检验分析

纺织品中的纤维质量检验分析

纺织品中的纤维质量检验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人们对于纺织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针对纺织品中的纤维质量检测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纺织品的纤维质量检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将细致地分析在检测过程中涉及到的因素,希望能够切实促进纺织品纤维质量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性,最终促进我国纺织行业的发展和进步,也为关心这一话题的人提供参考。

关键词:纺织品;纤维质量;影响因素;检验方式1纺织品纤维质量检验中的影响因素分析1.1关于仪器设备因素在针对纺织品的纤维质量进行检测过程中,首先要求检测人员能够熟练地掌握检测仪器的各种性能和操作流程,如果操作人员对于仪器设备的性能掌握不够完全,很容易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

具体来说,在纺织品的纤维质量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运用烘箱时,如在温度没达到标准时就开始计时,抑或烘箱本身的温度出现问题,都将直接影响纤维质量的检测结果,再者,如检测人员运用天平时不够规范,没有在设备平衡后再进行测量。

总而言之,在纺织品的纤维质量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必将运用各种仪器设备,工作人员对设备的使用规范、易出现问题处等拥有熟练的掌握,才能够在具体的检测过程中灵活地应对出现的各种问题,让检测过程更加高效。

1.2关于样品的因素在针对纺织品进行纤维质量检测的过程中,不可能对所有的产品均进行全面的纤维检测,一般是采用取样的方式,针对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样品进行纤维质量检测。

这就导致样品本身的品质很可能会对整体的检测结果带来误差。

在具体的检测过程中,纤维存在的形式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包括纱线状、织物状等,需要根据物品的不同特性进行筛选样品,进而提高样品本身的代表性。

在实际的工作中,仍然有较多的误差源于样品选取不够科学。

一方面是没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取样,取样的种类不够齐全,也正是由于测量样品的狭隘性,最终影响纺织品纤维质量检测的结果;而在正常的取样操作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角度进行选取,包括不同的颜色、不同的纤维种类等,需要有针对性的全面取样,减少整体检测的误差;另一方面,在样品的调转过程中出现错误的记录,描述不够清晰,最终导致检测与实际结果出现误差,都需要在日后的工作流程中进行完善和规范,这也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员工本身工作不够严谨造成的结果,需要从工作流程角度进行不断规范。

AATCC 20-2007纤维分析:定性

AATCC 20-2007纤维分析:定性
-
-
-
-
细度(μm)
平均
26-28
18
15-18.5
-
26-28
-
13-14
-
18-22
范围
10-50
9-40
5-30
-
10-40
10-90
6-25
10-70
8-50
鳞片数/100μm
-
-
6-7
-
-
<5.5
-
>5.5
>7
注a)冠状指像花冠样的鳞片,并且可见鳞片边缘全部环抱纤维。
b)瓦状指重叠搭接的鳞片,并且可见边缘像屋顶上的瓦一样重叠的鳞片,而且覆盖纤维表面的一部分。
表1表面有鳞片的纤维特征
显微镜下外观
羊驼毛
驼毛
羊绒d,e
马毛
美洲驼毛
马海毛
骆马毛
羊毛c
牦牛毛
纵向
表面:
有无鳞片
-
-
-
-
-
-
-
X
-
颜色暗淡
x
x
X
x
x
X
x
-
x
冠状鳞片a
-
x
x
X
-
-
x
x
x
瓦状鳞片b
x
x
-
-
x
x
-
x
x
边缘平滑度
-
x
x
x
-
x
x
x
-
锯齿状边缘
X
-
-
x
X
-
-
-
X
毛髓情况
存在:
通常存在
x

纺织品纤维成分定性分析

纺织品纤维成分定性分析

纺织品纤维成分定性分析目的:认识纤维定性的常用方法,了解常用方法的操作。

了解常见纤维的相关特征。

样品的准备。

定性分析方法1、燃烧鉴别法。

2、显微镜法。

3、溶解法。

4、其他。

1、燃烧鉴别法燃烧鉴别法是依据各种纺织纤维燃烧现象及特征的不同而进行的,各种纤维靠近火焰、接触火焰、离开火焰时所产生的各种不同现象以及燃烧气味、灰烬特征等来分辨纤维类别。

燃烧鉴别法针对单一纤维成分时候特别有效,但是在多种纤维混纺时候,这种鉴别方法仅供参考用,也不适用于经过阻燃处理的纤维。

各种纤维的燃烧特性2、纤维纵横截面形态特征显微镜观察法是依据各种纺织纤维的纵向和横截面形态特征来识别纤维的种类的一种方法。

显微镜观察方法特别适用于鉴别天然纤维,但用于观察化学纤维时必须谨慎,因为人造纤维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存在纤维的改性,而这些改性会引起纤维纵向或横向截面的外观发生改变。

常见纤维的横截面及纵横向形态特征:棉:偏平带状,有天然转曲亚麻:长带状,无转曲,有横节,竖纹羊毛:细长柱状,有自然卷曲,表面有鳞片粘纤:表面光滑,有清晰条纹桑蚕丝:有光泽平直光滑棉纤维纵、横截面棉羊毛纵、横截面3、化学分析法(溶解法)利用各种纤维在不同化学试剂中溶解性能的不同来鉴别纤维。

这种方法操作较简单,试剂准备容易,准确性较高,且不受混纺、染色等影响,在纤维鉴别,混纺比例的测定与织物分析中被广泛应用。

溶解法比其他方法准确可靠,常在用其他方法初步鉴别后,再用此法加以证实。

部分纤维在不同试剂的溶解特性加入硝酸后显微镜下观察纤维变化纤维定性分析方法:4、其他鉴别方法着色法不同纤维遇到着色剂会呈不同颜色熔点法根据不同的合成纤维不同的熔点鉴别纤维的类别密度梯度法适用于除中空纤维外各类纺织纤维的鉴别红外光谱法将未知纤维与已知纤维的标准红外光谱进行比较来区别纤维的类别双折射率法根据不同纤维的折射率不同来鉴别纤维样品准备←样品一定要完整,不得有残缺损坏。

←多数情况下未知纤维的定性鉴别可以不需预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纺织品纤维成分定性分析
目的:
认识纤维定性的常用方法,了解常用方法的操作。

了解常见纤维的相关特征。

样品的准备。

定性分析方法
1、燃烧鉴别法。

2、显微镜法。

3、溶解法。

4、其他。

1、燃烧鉴别法
燃烧鉴别法是依据各种纺织纤维燃烧现象及特征的不同而进行的,各种纤维靠近火焰、接触火焰、离开火焰时所产生的各种不同现象以及燃烧气味、灰烬特征等来分辨纤维
类别。

燃烧鉴别法针对单一纤维成分时候特别有效,但是在多种纤维混纺时候,这种鉴别方
法仅供参考用,也不适用于经过阻燃处理的纤维。

各种纤维的燃烧特性
2、纤维纵横截面形态特征
显微镜观察法是依据各种纺织纤维的纵向和横截面形态特征来识别纤维的种类的一种方法。

显微镜观察方法特别适用于鉴别天然纤维,但用于观察化学纤维时必须谨慎,因为人造纤维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存在纤维的改性,而这些改性会引起纤维纵向或横向截面的外观发生改变。

常见纤维的横截面及纵横向形态特征:
棉:偏平带状,有天然转曲
亚麻:长带状,无转曲,有横节,竖纹
羊毛:细长柱状,有自然卷曲,表面有鳞片
粘纤:表面光滑,有清晰条纹
桑蚕丝:有光泽平直光滑
棉纤维纵、横截面棉
羊毛纵、横截面
3、化学分析法(溶解法)
利用各种纤维在不同化学试剂中溶解性能的不同来鉴别纤维。

这种方法操作较简单,试剂准备容易,准确性较高,且不受混纺、染色等影响,在纤维鉴别,混纺比例的测定与织物分析中被广泛应用。

溶解法比其他方法准确可靠,常在用其他方法初步鉴别后,再用此法加以证实。

部分纤维在不同试剂的溶解特性
加入硝酸后显微镜下观察纤维变化
纤维定性分析方法:
4、其他鉴别方法
着色法不同纤维遇到着色剂会呈不同颜色
熔点法根据不同的合成纤维不同的熔点鉴别纤维的类别
密度梯度法适用于除中空纤维外各类纺织纤维的鉴别
红外光谱法将未知纤维与已知纤维的标准红外光谱进行比较来区别纤维的类别双折射率法根据不同纤维的折射率不同来鉴别纤维
样品准备
←样品一定要完整,不得有残缺损坏。

←多数情况下未知纤维的定性鉴别可以不需预处理。

←若试样表面发现有淀粉、蜡、油脂或其他覆盖物使外观模糊不清,用水处理,除去这些外来物质。

如果上述的方法不奏效,可以试用0.5% 的 HCL溶液或 0.5% NaOH 溶液提取。

需要脱色时,可以用亚硫酸氢钠溶在50℃
加热 30分钟。

←FZ/T 01057.1-2007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说明
←FZ/T 01057.2-2007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第2部分燃烧法
←FZ/T 01057.3-2007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第3部分显微镜法
←FZ/T 01057.4-2007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第4部分溶解法.
←AATCC 20-2013 纤维成分分析: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