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论文 华为 现代通信网
现代通信网络实训报告

现代通信网络实训报告姓名:郑斌学号:01112050年级:2011级班级:通信工程1 TD-SCDMA实训1.1 TD-SCDMA网络结构1.1.1 UMTS及UTRAN系统组成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是IMT-2000的一种,它的网络结构由核心网(Core Network,CN)、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UTRAN)和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三部分组成。
UMTS的系统结构图如下所示:图1.1 UMTS系统结构图CN通过Iu接口与UTRAN的RNC相连。
其中Iu接口又被分为连接到电路交换域的Iu-CS,分组交换域的Iu-PS,广播控制域的Iu-BC。
UTRAN的基本结构包括: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基站(Node B)UTRAN是由无线网络控制器RNC以及基站Node B构成。
无线网络控制器(RNC):无线网络控制器(RNC)是UTRAN的交换和控制元素,RNC位于Iub和Iu 接口之间;RNC的整个功能可以分为两部分:UTRAN无线资源管理(RadioResource Management,RRM)和控制功能。
基站Node B是链接无线网络控制器和用户设备的中继,为用户接入核心网提供可能,而Node B却没有无线网络的控制功能,它只为用户和核心网之间提供一个桥梁。
其中其控制作用的是无线网络控制器RNC。
Iu接口是连接UTRAN和CN的接口,如图1.2所示。
也可以把它看成是RNS和核心网之间的一个参考点。
它将系统分成用于无线通信的UTRAN和负责处理交换、路由和业务控制的核心网两部分。
图1.2 IU接口示意图结构:一个CN可以和几个RNC相连,而任何一个RNC和CN之间的Iu接口可以分成三个域:电路交换域(Iu-CS)、分组交换域(Iu-PS)和广播域(Iu-BC),它们有各自的协议模型。
功能:Iu接口主要负责传递非接入层的控制信息、用户信息、广播信息及控制Iu接口上的数据传递等。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概况本次实习于2023进行,我选择了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作为我的实习方向。
实习地点是我国一家知名的移动通信公司,实习期间,我深入了解了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发展趋势以及实际应用。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参与了公司的部分项目,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二、实习内容1. 移动通信基本原理实习期间,我学习了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包括信号传输、调制解调、信道编码、信号检测等。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我掌握了移动通信系统中各个环节的工作原理,并对整个通信过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2.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趋势在实习过程中,我了解到移动通信技术正在向高速、高效、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5G 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得通信速率大大提高,为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提供了有力支持。
同时,边缘计算、网络切片等技术的应用,使得移动通信网络更加智能化,能够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3. 实际应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公司的项目,亲身体验了移动通信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例如,在智能交通项目中,我了解到移动通信技术如何实现车辆与路况的实时通信,为自动驾驶提供技术支持。
此外,在智能家居、远程医疗等场景中,移动通信技术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 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移动通信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在项目实践中,我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实习过程中的团队协作经历,也让我更加懂得如何与他人沟通、协作,为将来的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实习总结本次实习让我对现代移动通信技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使我认识到移动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移动通信技术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人类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关注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动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我国移动通信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本次实习让我收获颇丰,对我的专业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信网络综合实训报告

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网络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
为了提高我国通信网络的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培养一批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通信网络技术人才,我校电子信息工程系开展了通信网络综合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使学生深入了解通信网络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及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实训目的1. 熟悉通信网络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分类;2. 掌握通信网络的关键技术,如SDH、DWDM、TCP/IP等;3. 熟悉通信设备的操作与维护;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实训内容1. 通信网络基本知识(1)通信网络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分类;(2)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3)通信网络协议。
2. 通信网络关键技术(1)SDH技术;(2)DWDM技术;(3)TCP/IP技术;(4)无线通信技术。
3. 通信设备操作与维护(1)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的操作与配置;(2)网络监控与管理;(3)故障排查与处理。
4. 综合实训项目(1)搭建一个简单的通信网络,实现数据传输;(2)对通信网络进行性能测试与分析;(3)针对网络故障进行排查与处理。
四、实训过程1. 实训准备(1)学生分组,每组4-5人;(2)分配实训任务,明确各成员职责;(3)准备实训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双绞线、光纤等。
2. 实训实施(1)讲解通信网络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相关概念;(2)讲解通信网络关键技术,指导学生进行相关实验;(3)讲解通信设备操作与维护,使学生掌握设备配置与故障排查方法;(4)指导学生完成综合实训项目,解决实际问题。
3. 实训总结(1)各小组汇报实训成果,总结经验教训;(2)教师对实训过程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之处;(3)学生撰写实训报告,总结实训收获。
五、实训成果1. 学生掌握了通信网络的基本知识、关键技术和实际应用;2. 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提高;3. 学生对通信网络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六、实训体会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现代通信网络的应用实训

王 丽 ( 河北省通信建设有限公 司)
摘要 :现代通信 网是一定 数量 的节点 ( o e)和连接节 点的传 输链路 Nd 1 c 0 . c & 8交换机的软 件系统 2 (ik组成 , Ln ) 以实现两个或多个规定点之间信息传输的通信体 系。 这个体 系当 c & 8数 字程控交换 系统软件 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操作 系 c0 ① 中P T S N无疑是其 中重 要的组成部 分。本次实训 以华为公司 的 c &0 c 8交换 统 ; 通信 类任务 ; 资源管理类任务 ;  ̄q ② ③ ④nn处理 类任务 - ⑤数据库 机 以及外围设备为基本实验平 台, 目的是通 过这次实训 , 对现代通信 网体 系 管理类任务 : ⑥维护类任务。 有比较 深入的了解 。 它们 之 间 的 层 次 关 系可 用 下 图 表 示 : 关键词 : 现代通信 网 C &0 C C & 8为例 C0 11 c & 8数字程 控交换 系统 分为管理 模块 ( M )通信模 块 . c0 A 、 ( M )业 务 处 理 模 块 ( P ) 共 享 资 源 模 块 ( R ) 交 换 模 块 C 、 S M 、 S M 和 ( M ) 几大部分。 S 等 111管理模 块( M )主要 负责模块 问呼叫接续 管理 , ,, A 并提供 交换机 主机 系统与计算机 网络的开放式管理结构。AM 由前管理模 块 (A ) F M 和后管理模块 ( AM ) 。 B 构成 ① 前管理模块( A )负责整个交换系统 的模块 间呼叫接续管 FM 13 C & 8交换机主要单板介绍 . C0 理 , S 之间 的接续都需要 经过 F M 转发消息。 F M 还提供交 各 M A A 131主 处理 机板 MP .. U 2块 MP U板处于主备用热备份状态 , 换机 主处理机与维护操作终端 的接 口,硬 件上与 C 结合在一起 , M 1个位于上框 , 1个位于下框 , 上框的 MP U也叫 A机 , 下框 的 MP U 合称 为 F C , AM/ M 又常简称为 A F M( M。 A 前台 ) 向用户 , 面 提供业务 也叫 B机 , U板是模块 内的中央处理单元 , MP 负责对 S 的各类设 M 接 口, 完成交换的实时控制与管理 , 也称主机系统 。主要 处理话单记 备进行控 制。采用高档 C U处理模块 内的上报信息 , P 控制各从节点 录、 话务统计等定时性管理任务。 动作 , 完成 交换 的功能 , 具体功 能如 下 : ①通过 总线或邮箱直接控制 ② 后管理模块 ( A )一提供 与 F M 的接 口, B M A 二采 用客户机 / 主控框的设备 ; ②通过 N OD板上 的主 节点接收用户和 中继状态 , 并 服 务器 方式 实现交换机 与开 放式网络系统 的互联 。并且通 过 Eh t— 对其发 出相 应 的命令 ; ③针 对用户状态 , 制 SG板送 出相 应的音 控 I ent 口 / L re 接 HD C链 路 与 F AM 直 接 相 连 ,是 C & 8数 字 程 控 交 换 C0 信号和语音信号 ; ④根据本局用户和 中继状态 , 控制 MF C板接收和 机与计算机 网相连 的枢纽 , 提供 以太网接 口, 可接入大量工作站 , 提 发送多频互控信号 : ⑤控 制交换网板进行接续 : 以邮箱 方式通过通 ⑥ 供 V2 / _5R 一 3 . V3 / S 2 2接 口与 网 管 中 心相 连 。 B 4 AM( 台 ) 向维 护 后 面 信板( AP 2 与 AM/ 及其 它 S 通信 ; L MC ) CM M ⑦通 过 H C同步 串 DL 者 , 成 对 主 机 系 统 的 管理 与监 控 , 叫 终 端 系统 , AM 硬 件 上 是 一 完 也 B 口与后台通信 , 并由此进行主机软 件加载( M 作为一个模块时通过 S 台服 务器 。B AM 上装有终端系统软 件, 基于 WI D N 0WS操作平台 , 光纤到 AM/ M , 与 B M 通信 ; 作单模块 局时 , C 再 A 用 通过 H C直 DL 是全中文多窗 口的操作 界面 , 灵活 , 操作 功能完善。 接与 B M 通信 )⑧通过 E A : MA进行主备倒换和主机数据热备份。 11 通 讯 模 块 ( M )主 要 由 中 心 交换 网和 通 信 接 口组 成 , .. 2 C 负 132 模块 内交换网板 B E N T网板 是 S 自身控 制、 .. N TB E M 维 责各模块间话 路和信令链路 的接续。S 模块 间进行话路 接续 时需 护通信链路的交换 中心, M 同时也是话音通信和数据通信的交换中心 , 要经过模块 间的信令链路传递消息 , 此消 息也称 为内部信令 , 例如被 信令和话路 的交换都是在 MP U板 的监 控下利用 网板 资源实现 的 , 叫号码、 应答信号等 , 区别于局间信令。 M、 M 功 能可分 , A C 物理上不 具体功 能如下 - B T是一个 4 K的单 T交换 网 , ① NE K4 提供 1 8条 2 可 分 , 件 上 将 F M 和 C 做 在 一起 。 硬 A M H , W 其中 6 4条固定分配给 系统资源 , 6 另 4条 自由分配给用 户和 中 11 交换模块 ( M )提供 分散数据库 管理 、 ̄u 处理 、 .. 3 S D q - 维护操 继。 ②提供本框( T除外 ) OP 及用户框、 中继框的工作 时钟。 完成 3 ③ 2 作等各种功能。 M 是具有独立交换 功能的模块 , S 可实现模块 内用户 时 隙主叫号 码 F K Fe u ry S i e o t l 频键 控 ) S ( rq ee h t K y c nr , f o 移 数字 呼叫接续 及交换 的全部功能 ,并配合 AM/ M 中的中心交换 网完成 信号的发送处理。④ 支持 6 c 4方会议 电话 。⑤ 具有多种时钟工作 方 S 间 的交 换 功 能。 S 提供 各 种 接 口( 户 线 接 口、 继 线 接 口 ) 式 : M M 用 中 , 本板 时钟 ( 自由振 荡方式 )锁相 时钟 框时钟 、 、 锁相 D T时钟 、 锁相 负责同模 块内来 自各种 接 口的呼 叫接续。 在小容量情况下 , M 可以 OP S T时钟。⑥支持 OP T主备用或负荷分担 方式。 单 模 块 成 局 。 S 按 照 接 口单 元 的 不 同 可 分 为 用 户 交 换 模 块 M 133 协 议 处理 板 L P .. A ( M )中继 交换模块( S ) US 、 T M 和用户中继交换模块( T ) UM 。 完成 的主要功能是数据链 路层 的协议处理 ,通过配不同的单板
通信网络综合实训 实训 (论文)说明书

编号:21通信网络综合实训实训 (论文)说明书题目:通信网络综合实训院(系):信息工程系专业:通信工程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丘学勇刘涛江明珠周斌2012 年7 月3 日摘要同步数字系列(SDH)技术自80年代末出现以来,由于其独特的同步复用功能、统一的复用标准及强大的网络管理功能,在世界各地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世界上各个网络运营商发展传输网络所采用的重要技术之一。
SDH组网--SDH技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组网的灵活性和安全性,并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SDH光传输设备,采用多ADM技术,根据不同的配置需求,可以同时提供E1、64K语音、10M/100M、34M/45M等多种接口,满足现代通信网对复杂组网的需求。
实验终端通过局域网(LAN)采用SEVER/CLIENT方式和光传输网元通讯,并完成对网元业务的设置、数据修改、监视等来达到用户管理的目的。
传输设备包括终端复用器(TM)、分插复用器(ADM)、中继器(REG)及数字交叉连接设备(DXC)等4类网元(NE)。
应用上述设备,并选择适宜的拓扑结构即可构成SDH网络。
拓扑结构有点对点拓扑网络,链形拓扑网络,环形拓扑网络,环带链形,相切环拓扑网络,相交环拓扑网络配置命令是使用一种特定的描述性语言,依据一定的格式编写的可执行文件,又称作宏或批处理文件。
OptiX 2500+设备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根据城域传输网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而推出的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设备。
OptiX 2500+将SDH/ATM/以太网/DWDM技术融为一体;从而不但具有SDH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设备灵活的组网和业务调度能力(MADM),而且通过对数据业务的二层处理,实现对ATM/以太网业务的接入、处理、传送和调度,在单台MSTP设备上实现话音、数据等多种业务的传输和处理。
OptiX 2500+系统以SDH 交叉矩阵和同步定时单元为核心,由接口单元、SDH交叉矩阵单元和同步定时单元、系统控制与通信单元、开销处理单元等组成。
现代通信网实训

摘要:通信网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越来越离不开通信网,它已广泛地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实训以华为公司的cc&08交换机以及外围设备为基本实验平台,目的是通过这次实训,对现代通信网体系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关键词:C&C08程控交换机、通信网、硬件结构、软件结构、实训C&C08程控交换机简介C&C08 按照“多网并存、互联互通、保护投资、平滑过渡”的思路,有力地支持电信网向综合化、智能化、移动化方向发展。
C&C08 提供符合ITU-T标准的ISDN、PHI、V5等各种接口,具备完善的信令系统,集交换与传输、有线与无线、窄带与宽带于一体,具有开放的通信平台,全方位地支持新国标要求提供的PSTN业务、ISDN业务、Centrex业务、IN业务以及其它新业务,适用于端局、汇接局、关口局、长途局和国际局。
C&C08交换机可提供丰富的PSTN、ISDN业务并且可提供个性化的集团用户行业化解决方案。
已经服务于全国所有省会城市和主要地市2000多万集团用户。
采用C&C08交换机有利于运营商赢得用户、赢得竞争。
编辑本段主要特点结构先进、集成度高、功耗低C&C08 系统容量可从256用户平滑扩充到80万用户线或24万中继线,C&C08 采用话务分散控制结构,交换模块内部采用分级分散群机控制技术,模块内部通信采用内存映射技术,加上大量使用大容量内存和高性能CPU,使C&C08 系统的BHCA值达6000K。
十万中继只需9个机柜,全光口功耗只需8.2KW,占地面积3.95平方米,远远低于传统交换机。
组网灵活支持FTTB、FTTC可根据用户容量及接口类型利用C&C08提供的多种远端模块及传输设备,实现多级模块组网。
可组成环形、链形、树形、星形等网络拓扑结构,快速提供业务。
关于华为WCDMA网络规划优化毕业论文

关于华为WCDMA网络规划优化毕业论文WCDMA无线网络规划及优化第一章WCDMA原理第一节WCDMA的技术特点WCDMA由欧洲标准化组织3GPP所制定,受全球标准化组织、设备制造商、器件供应商、运营商的广泛支持,将成为未来3G的主流体制。
核心网基于GSM/GPRS网络的演进,保持与GSM/GPRS网络的兼容性。
核心网络可以基于TDM、ATM和IP技术,并向全IP的网络结构演进。
核心网络逻辑上分为电路域和分组域两部分,分别完成电路型业务和分组型业务。
UTRAN基于ATM技术,统一处理语音和分组业务,并向IP方向发展。
MAP技术和GPRS隧道技术是WCDMA体制移动性管理机制的核心。
空中接口采用WCDMA:信号带宽5MHz,码片速率3.84Mcps,AMR 语音编码,支持同步/异步基站运营模式,上下行闭环加外环功率控制方式,开环(STTD、TSTD)和闭环(FBTD)发射分集方式,导频辅助的相干解调方式,卷积码和Turbo码的编码方式,上行和下行采用QPSK调制方式。
第二节3G频谱情况国际电联对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划分了230MHz频率,即上行1885~2025MHz、下行2110~2200MHz,共230MHz。
其中,1980~2010 MHz(地对空)和2170~2200MHz(空对地)用于移动卫星业务。
上下行频带不对称,主要考虑可使用双频FDD方式和虽然经过调整,但调整后IMT-2000的上行与PCS 的下行频段仍需共用。
这种安排不大符合一般基站发高收低的配置。
日本1893.5~1919.6MHz已用于PHS频段,还可以提供2×60MHz+15MHz=135MHz的3G 频段(1920~1980MHz,2110~2170MHz,2010~2025MHz)。
目前,日本正在致力于清除与第三代移动通信频率有冲突的问题。
韩国和ITU建议一样,共计170MHz。
WCDMA FDD模式使用频谱为(3GPP并不排斥使用其他频段):上行:1920~1980MHz,下行:2110~2170MHz。
实训论文华为现代通信网

实训论文华为现代通信网班级:通信07-1班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摘要:通信网是由一定数量的节点(Node)与连接节点的传输链路(Link)构成,以实现两个或者多个规定点之间信息传输的通信体系。
这个体系当中PSTN无疑是其中重要的构成部分。
本次实训以华为公司的cc&08交换机与外围设备为基本实验平台,目的是通过这次实训,对现代通信网体系有比较深入的熟悉关键词:现代通信网CC&08交换机实训目录华为cc&08交换机设备介绍 (1)华为cc&08交换机硬件介绍 (2)华为cc&08交换机软件介绍 (5)华为cc&08交换机单板介绍 (7)cc&08交换机常用命令介绍 (8)实训心得 (10)一、华为cc&08交换机设备介绍1.1 C&C08数字程控交换系统分为管理模块(AM)、通信模块(CM)、业务处理模块(SPM)、共享资源模块(SRM)与交换模块(SM)等几大部分。
管理模块(AM)要紧负责模块间呼叫接续管理,并提供交换机主机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的开放式管理结构。
AM由前管理模块(FAM)与后管理模块(BAM)构成。
●前管理模块(FAM)负责整个交换系统的模块间呼叫接续管理,各SM之间的接续都需要通过FAM转发消息。
FAM还提供交换机主处理机与保护操作终端的接口,硬件上与CM结合在一起,合称之FAM/CM,又常简称之AM。
FAM(前台)面向用户,提供业务接口,完成交换的实时操纵与管理,也称主机系统。
要紧处理话单记录、话务统计等定时性管理任务。
●后管理模块(BAM)一方面提供与FAM的接口,另一方面使用客户机/ 服务器方式实现交换机与开放式网络系统的互联。
同时通过Ethernet接口/HDLC链路与FAM直接相连,是C&C08数字程控交换机与计算机网相连的枢纽,提供以太网接口,可接入大量工作站,提供V.24/V.35/RS-232接口与网管中心相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通信网实训论文班级:通信07-1班姓名:李宏伟学号:0705119126指导教师:史明泉摘要:通信网是由一定数量的节点(Node)和连接节点的传输链路(Link)组成,以实现两个或多个规定点之间信息传输的通信体系。
这个体系当中PSTN无疑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次实训以华为公司的cc&08交换机以及外围设备为基本实验平台,目的是通过这次实训,对现代通信网体系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关键词:现代通信网CC&08交换机实训目录华为cc&08交换机设备介绍 (1)华为cc&08交换机硬件介绍 (2)华为cc&08交换机软件介绍 (5)华为cc&08交换机单板介绍 (7)cc&08交换机常用命令介绍 (8)实训心得 (10)一、华为cc&08交换机设备介绍1.1 C&C08数字程控交换系统分为管理模块(AM)、通信模块(CM)、业务处理模块(SPM)、共享资源模块(SRM)和交换模块(SM)等几大部分。
管理模块(AM)主要负责模块间呼叫接续管理,并提供交换机主机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的开放式管理结构。
AM由前管理模块(FAM)和后管理模块(BAM)构成。
●前管理模块(FAM)负责整个交换系统的模块间呼叫接续管理,各SM之间的接续都需要经过FAM转发消息。
FAM还提供交换机主处理机与维护操作终端的接口,硬件上与CM结合在一起,合称为FAM/CM,又常简称为AM。
FAM(前台)面向用户,提供业务接口,完成交换的实时控制与管理,也称主机系统。
主要处理话单记录、话务统计等定时性管理任务。
●后管理模块(BAM)一方面提供与FAM的接口,另一方面采用客户机/ 服务器方式实现交换机与开放式网络系统的互联。
并且通过Ethernet接口/HDLC链路与FAM直接相连,是C&C08数字程控交换机与计算机网相连的枢纽,提供以太网接口,可接入大量工作站,提供V.24/V.35/RS-232接口与网管中心相连。
BAM(后台)面向维护者,完成对主机系统的管理与监控,也称终端系统,BAM硬件上是一台服务器。
BAM上装有终端系统软件,基于WINDOWS操作平台,是全中文多窗口的操作界面,操作灵活,功能完善。
通讯模块(CM)主要由中心交换网和通信接口组成,负责各模块间话路和信令链路的接续。
SM模块间进行话路接续时需要经过模块间的信令链路传递消息,此消息也称为内部信令,例如被叫号码、应答信号等,区别于局间信令。
AM、CM功能可分,物理上不可分,硬件上将FAM和CM做在一起。
交换模块(SM)提供分散数据库管理、呼叫处理、维护操作等各种功能。
SM是具有独立交换功能的模块,可实现模块内用户呼叫接续及交换的全部功能,并配合AM/CM中的中心交换网完成SM间的交换功能。
SM提供各种接口(用户线接口、中继线接口),负责同模块内来自各种接口的呼叫接续。
在小容量情况下,SM可以单模块成局。
SM按照接口单元的不同可分为用户交换模块(USM)、中继交换模块(TSM)和用户中继交换模块(UTM)。
●USM只提供用户线接口;●TSM只提供中继线接口;●UTM既提供用户线接口,又提供中继线接口。
按照与AM/CM距离的不同,SM又可分为局端交换模块和远端交换模块RSM(Remote Switch Module)。
业务处理模块(SPM)嵌在AM/CM机架中,使用AM/CM提供的对外接口,(STM-1、ATM、E1)完成交换模块的几乎所有功能(模拟中继功能除外),单模块处理能力与交换模块(SM)相比更大、集成度更高。
为了保证在处理大量业务时,能够将业务执行情况及时准确的反映出来,业务处理模块(SPM)与后管理模块(BAM)之间通过10M/100M的TCP/IP网口直接相连。
共享资源模块(SRM)提供业务处理模块(SPM)在处理业务过程中所必须的各种资源,包括信号音、双音收号器、多频互控收发器、会议电话、主叫号码显示资源,这些资源并不固定从属于某一个业务处理模块,而是所有的业务处理模块共享。
C&C08数字程控交换系统采用了模块化设计,SM以积木堆砌方式与AM/CM相连,AM/CM和SM配合就是传统的组网方式,最大可提供80万用户,作为大容量端局使用;AM/CM和SPM、SRM配合,可以组成SPM 组网方式,最大可提供12万中继,作为网间接口局、大容量汇接局、长途交换局等使用,同时可以采用SPM-LAPRSA方式接入远端用户,满足大容量用户模块的需求。
1.2 C&C08交换机的软件系统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软件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操作系统(2)通信类任务(3)资源管理类任务(4)呼叫处理类任务(5)数据库管理类任务(6)维护类任务它们之间的层次关系可用下图表示:1.3 cc&08交换机主要单板介绍•主处理机板MPU2块MPU板处于主备用热备份状态,1个位于上框,1个位于下框,上框的MPU也称作A机,下框的MPU也称作B机,MPU板是模块内的中央处理单元,负责对SM的各类设备进行控制。
采用高档CPU处理模块内的上报信息,控制各从节点动作,完成交换的功能,具体功能如下: 通过总线或邮箱直接控制主控框的设备;通过NOD板上的主节点接收用户和中继状态,并对其发出相应的命令;针对用户状态,控制SIG板送出相应的音信号和语音信号;根据本局用户和中继状态,控制MFC板接收和发送多频互控信号;控制交换网板进行接续;以邮箱方式通过通信板(LAPMC2)与AM/CM及其它SM通信;通过HDLC同步串口与后台通信,并由此进行主机软件加载(SM 作为一个模块时通过光纤到AM/CM,再与BAM通信;用作单模块局时,通过HDLC直接与BAM通信);通过EMA进行主备倒换和主机数据热备份。
•模块内交换网板BNETBNET网板是SM自身控制、维护通信链路的交换中心,同时也是话音通信和数据通信的交换中心,信令和话路的交换都是在MPU板的监控下利用网板资源实现的,具体功能如下:BNET是一个4K 4K的单T交换网,提供128条HW,其中64条固定分配给系统资源,另64条自由分配给用户和中继。
提供本框(OPT除外)及用户框、中继框的工作时钟。
完成32时隙主叫号码FSK(Frequerey Shift Key control,移频键控)数字信号的发送处理。
支持64方会议电话。
具有多种时钟工作方式:本板时钟(自由振荡方式)、锁相时钟框时钟、锁相DT时钟、锁相OPT时钟。
支持OPT主备用或负荷分担方式。
•协议处理板LAP完成的主要功能是数据链路层的协议处理,通过配不同的单板软件,可以配置成以下6种单板:LAPN7:公共信道信令处理板,每板4路Link,与TUP板或ISUP 板配合使用。
LAPV5:V5协议处理板,每板4路协议接口,与V5TK板配合使用。
LAPHI:PHI协议处理板,每板4路协议接口,与PHI板配合使用。
LAPRA:PRA协议处理板,每板4路HDLC,与PRA板配合使用。
LAPRSA:32通道协议处理板,作数据链路层协议处理,以LAPRSA + RDT(即数字中继板DTM)+ RSA1方式实现远端用户接入。
LAPMC2:模块通信协议处理板,完成SM与AM/CM通信时的链路控制。
•模拟用户板ASL板提供16路模拟用户线接口,每一路接口除完成基本的BORSCHT 功能外,还提供截铃、脉冲检测、极性反转、增益调整、16KC计费脉冲、高电压馈电和主叫号码显示功能,接收脉冲拨号。
•数字中继电路板DTM完成局间数字中继的对接。
每板有2个PCM系统,提供60路数字中继,可以把DTM设置成DT、TUP、ISUP、PRA、IDT、RDT等。
二、cc&08交换机常用命令介绍2.1 用户数据操作增加用户ADD ST: D=K'222005, MN=0, DS=0, RCHS=0;增加一个用户还必须给出用户的呼入和呼出权删除用户RMV ST: D=K'222005;将用户删除改号CHG DN: ODN=K'222000, NDN=K'777000;用户号码更改为新号码2.2号码分析数据增加呼叫字冠ADD CNACLD: PFX=K'222, CSA=NTT, RSC=0, MINL=7, MAXL=7, CHSC=0;路由选择码个路由分析关联来定义出局路由,路由选择码为65535表示无出局路由,业务属性定义字冠的属性。
增加号段ADD DNSEG: P=0, SDN=K'222000, EDN=K'222009;成批量的放号2.3中继数据2.3.1中继准备数据设置呼叫源ADD CALLSRC: CSC=0, CSCNAME="内蒙古科技大学", PRDN=1,RSSC=0., FSC=0;2.3.2七号中继链路数据设置本局信息SET OFI: LOT=CMPX, NN=TRUE;是置本局信息,确定本局所属性质(市话局,长途局等),确定本局信令点编码及所属网络,信令点编码添24位国内编码。
增加MTP目的信令点ADD N7DSP: DPX=0, STP=FALSE, APF=FALSE, LSS=0;增加MTP链路集ADD N7LKS: LS=0, LSN="青山", APX=0, LKS=8;增加MTP路由ADD N7RT: RN="青山", LS=0, DPX=0;增加MTP链路ADD SPMN7LNK: FN=20, BN=10, BSN=0, LKN="LSTP1_1", LIMFN=4, EBN=14, EN=0, C=16, LS=0, SLC=0;2.3.3话路数据增加局向ADD OFC: O=0, ON="1", DOT=CMPX, DOL=SAME,;增加路由ADD SRT: SRC=0, O=0, SRN="1";增加七号中继群ADD N7TG: TG=0, G=INOUT, SRC=0, ,TGN="1", CSC=0, CT=ISUP, CSM=CTRL, ISCLR=TRUE, ISPCLD=TRUE, NPCLD=FALSE;增加路由ADD RT: R=0, RN="1", SRST=SEQ, SR1=0;增加路由分析ADD RTANA: RSC=0, RSSC=0, RUT=ALL, ADI=ALL, CLR=ALL, TP=ALL, TMX=0, R=0, ISUP=NOCHANGE;三、实训心得通过为期两周的实训,我对整个现代通信网络的体系构架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对华为CC&08设备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