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技术实验的研究与实践_吴建伟

合集下载

现代通信技术实习报告

现代通信技术实习报告

现代通信技术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了解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选择了现代通信技术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深入了解通信原理、设备和系统,掌握通信技术的实际应用,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习内容及过程1. 实习单位简介本次实习单位是我国一家知名通信设备制造商,主要业务涵盖通信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研发团队,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通信解决方案。

2. 实习内容(1)通信原理学习在实习期间,我系统地学习了通信原理的基础知识,包括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等。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我对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评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设备调试与维护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通信设备的调试和维护工作。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通信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故障排查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3)通信系统集成与应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通信系统的集成项目,学习了如何将不同通信设备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并了解通信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表现。

(4)团队协作与沟通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事们共同完成各项任务,学会了团队协作和沟通。

通过相互学习、交流,我们共同进步,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实习收获及体会1. 知识与技能的提升通过实习,我掌握了通信原理的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同时,学会了团队协作和沟通,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2. 对通信行业的认识加深实习期间,我深入了解通信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认识到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这使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在通信领域发展的信心。

3. 职业规划与展望通过实习,我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总结本次现代通信技术实习使我受益匪浅。

通过实习,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还对通信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现代无线通信技术 邬正义 (8)

现代无线通信技术 邬正义 (8)

X
8.2 链路自适应技术
第 13

8.2.2 功率控制
2、Ad Hoc网络中的功率控制策略
在Ad Hoc网络中,链路层功率控制策略是在保持信干噪比 的前提下增加或减小信号功率,或者在信道条件好的时候增加 数据速率。
链路层功率控制策略主要有以下两种:
(1) 固定SINR策略:使用于具有时延限制的连续业务,以固 定速率发送。这种策略消耗能量比较大,因为大部分功率用于 在深衰落时维持SINR。
1、功率控制的概念
在移动通信中,功率控制分为前向功率控制和反向功率控制。
所谓反向功率控制,又称为上行链路功率控制,就是要求移 动台无论处于什么位置,其信号在到达基站的接收机时,都具 有相同的电平,且正好达到信干比要求的门限,这样可以防止 远近效应,减小多址干扰。根据移动台是否参加控制,又可分 为反向开环功率控制和反向闭环功率控制两种方式。
(2) 自适应调整策略:当信道质量好时,增加发射功率和速
率;当信道质量不好时,降低发射功率和速率;当信道质量低
于一定的门限后,停止发送。可使信道的平均吞吐量最大,但
无中心的自组织性 动态变化的网络拓扑 多跳路由 无线传输
X
8.2 链路自适应技术
第 7

由于能量的限制,自组织网络的链路层设计面临许 多新的挑战。
由于多路径衰落引起的幅度与相位的扰动, 延迟扩 展引起的码间串扰, 来自其他节点信号的干扰等等因 素,使得无线信道的单位容量相对较小。
自组织网络链路层设计的目标是在相对小的能量条 件下,使数据速率接近最基本的信道容量。
X
8.2 链路自适应技术
第 8

8.2.1 自适应编码调制
信道编码能有效地减小功率来获得给定的误码率, 这在能量受限的Ad Hoc网络的链路设计中尤为重要 。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一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一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实验报告班级: 2008211112班姓名:王哲班内序号:28号学号:08210365现代通信技术之我见当今社会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相互融合拓宽了信息的传递和应用范围,使得人们在广域范围内随时随地获取和交换信息成为可能。

通信的基本形式是在信源与信宿之间建立一个传输信息的通道。

在人们以前的记忆里通信就是打电话、发电报。

而现代化的通信所传递的信息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话音,而是将声音、文字、图像、数据等合为一体的多媒体信息。

通信系统是利用电、光等信号形式来传递信息的系统,按照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在实验过程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无线通信系统。

作为一个从农村来的孩子,说到无线通信很自然就让我联想到了接收电视信号的大锅和架在屋顶上的天线。

小时候只知道这些设备很神奇,可以接收到很多好玩的电视节目。

现在才明白这就是借助电磁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来传递信号的无线通信系统。

无线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信号可以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特性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近些年信息通信领域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就是无线通信技术。

在移动中实现的无线通信又通称为移动通信,人们把二者合称为无线移动通信。

从七十年代,人们就开始了无线网的研究。

在整个八十年代,伴随着以太局域网的迅猛发展,以具有不用架线、灵活性强等优点的无线网以己之长补"有线"所短,也赢得了特定市场的认可,但也正是因为当时的无线网是作为有线以太网的一种补充,遵循了IEEE802.3标准,使直接架构于802.3上的无线网产品存在着易受其他微波噪声干扰,性能不稳定,传输速率低且不易升级等弱点,不同厂商的产品相互也不兼容,这一切都限制了无线网的进一步应用。

因此需要制定一个有利于无线网自身发展的标准。

802.11标准是IEEE制定的无线局域网标准,主要是对网络的物理层和媒质访问控制层(MAC)进行了规定,其中对MAC层的规定是重点。

现代无线通信技术 邬正义 (3)

现代无线通信技术 邬正义 (3)
(70MHz或140MHz),经中频放大器放大后再送 到发送设备的上变频器变换为微波频率,经功率放大 后由天线发射出去。
中频转接方式设备简单,不会造成信号的频率失 真,是模拟系统常用的中继方式。在传送电视节目时, 由于彩色电视信号对频率失真特别敏感,因此一般都 采用中频转接的中继方式。
X

3.4 微波中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方式
1、基带转接 来自天线的微波信号首先通过混频器下变频至中
频(IF),经过解调、取样判决后,得到基带数字信 号,然后将恢复的基带码流重新调制,经混频器上变 频至微波发射频率(RF),将信号放大后再通过天 线发射出去。这种转接方式称为基带转接。
X

3.4 微波中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方式
10 页
3.4.2 中继方式
X

3.4 微波中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方式
4 页
3.4.1 系统组成
❖微波中继系统主要功能是实现远距离通信,通信距 离往往长达数千米甚至上万米,整个通信链路由多个 相距几十千米的中继站构成,系统中包含了各种类型 的微波通信站。
终端站
终端站
中继站
枢纽站
分路站
微波中继通信线路系统的示意图
终端站
X

3.4 微波中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方式
13 页
3.4.2 中继方式
2、中频转接
接收机
来自
天线 IF
放大器
RF
带通 滤波器
IF 混频器
发射机
IF 均 衡 器 和整形器
IF
混频器
RF
带通 滤波器
送至 天线
RF功 率 放大器
微波发生器
中频转接方式
X

【最新精选】《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

【最新精选】《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

现代通信之我见——针对物联网的几点看法现代通信技术这本四百多页的书里可谓包罗万象,从全程全网和网络融合的角度全面系统地讲述了各类先进的通信技术,概述了包括现代通信网与支撑技术、业务与终端技术,包括各种通信业务和通信终端技术,还讲述了交换与路由技术,包括电路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和IP网技术,也讲述了接入和传送技术,包括同步数字传送网技术、光纤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综合业务接入技术,最后还介绍了网络融合技术,包括下一代网络、多种融合技术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这其中我对物联网技术比较感兴趣,在此简单的展开讨论。

一.针对物联网的几点看法:据我了解,物联网这个概念,在中国早在1999年就提出来了。

当时叫传感网。

其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

在现代通信技术的书中也提到了,在物联网中,人、机、物之间可以相互通信,进行信息的感知、交换和处理,从而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最终为人们提供无所不在的全方位主动服务。

我认为物联网技术非常符合下一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要求,它可以广泛的应用在智能家居领域,而这一领域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并告诉发展,许多传统硬件制造商已经瞄准了这一市场蓄势待发,国内的包括小米在内的很多知名的互联网企业也都纷纷加入这一战,足见其前景。

我们可以设想一个这样的应用场景,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女主人在早上六点钟被装有智能设备的枕头用适应人体生理结构的方式叫醒,她愉快的去洗漱,而枕头已经把主人睡醒的信息通过物联网传送给洗手间,洗手间的热水器就自动烧好了水,女主人用温度刚刚好的热水洗脸刷牙之后,来到了厨房,同样的,通过物联网,豆浆机刚刚做好豆浆,面包机烤好了面包,冰箱也提前把需要解冻的东西进行了解冻,女主人做好了早餐,不用去叫男主人和小孩子起床,因为做好早餐的信息也通过物联网传达给了男主人和孩子房间的智能设备,房间的空调开始自动调节温度,让刚刚被智能设备叫醒的小孩子不会着凉……以上的场景看似是智能设备在发挥作用,但究其本质还是智能设备间的通信在发挥作用。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二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二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二实验三微波中继通信一、实验内容1. 介绍微波中继通信系统2. 学习微波中继系统的原理和特点3. 了解通信系统一般的通信过程4. 了解网络分析仪等仪器二、实验过程(1)介绍微波通信中继系统微波的频率为300MHz-300GHz,波长为毫米到米,不同的波段有不同的用途。

微波中继系统能够实现远距离通信,通信距离能够达到几千米甚至上万米。

接着老师讲解了为什么需要设置中继站,是因为微波在自由空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其绕射能力很弱,且在传播中遇到不均匀介质时,将产生折射和反射现象。

而且地球表面是一个曲面,加上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需要进行能量补充,所以在远距离通信时需要设置中继站,进行微波的接力。

所以这种通信也称为微波接力通信。

图1 地面微波中继接力方式老师接着讲解了微波中继系统的实验原理,利用实验室的设备,模拟了两个相隔50Km 的中继站之间的通信,演示了电话通信功能。

(2)介绍通信的一般过程老师引导我们思考,让我们说出在通信过程中有关的词语。

然后把通信系统的一般过程循序渐进地讲解出来。

一般的通信系统的过程如下图:信源编码信源解码信道编码信道解码调制解调上变频下变频功放发送接收信道图2 通信系统的过程其实这一流程框图我们从《信号与系统》、《信息论》、《通信原理》等课程都已经有了相关的学习,只是之前没有一个系统的思考和整理。

在老师将整个框图讲解整理出来后,就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通信系统的一般流程自己大体上都学习过了,之前只是“不知道自己知道”而已。

下面对每部分谈谈自己的理解。

①信源编码、解码这部分涉及香农信息论,信息不是等概率出现的,信息有冗余的部分;在通信过程中需要提高通信的效率,所以要对冗余的信息进行压缩。

在接收端根据对应的规则进行解码。

对语音来说,信源编码包括三个部分:对语音信号的采样、对采样信号的量化和对量化后信号的编码。

对普通的话音来说,采样速率为4K*2*8(bit)=64Kbit/s。

现代通信实训报告心得分享

现代通信实训报告心得分享

现代通信实训报告心得分享引言现代通信是信息时代的核心技术之一,它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通信专业的学生,我们需要通过实训来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知识。

本文将分享我在现代通信实训中的心得体会。

实训目标本次实训的目标是让我们深入了解现代通信的原理和应用,并掌握相关的实验操作技能。

具体包括信号调制与解调技术、频谱分析、调制解调器性能测试等内容。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加深对通信原理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实训内容与方法根据实训教材的安排,我们有一系列的实验要完成。

每个实验都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等部分。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采用了模拟实验和数字实验相结合的方式。

模拟实验让我们亲自操作实际的设备,例如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进行调试和测量。

数字实验则通过计算机仿真软件进行,可以更方便地进行算法的实现和调试。

实验成果通过一个个实验的完成,我们深刻体会到了通信技术的强大和广泛应用的机会。

我们在实验中充分体验到了调制与解调技术的重要性,以及频谱分析在信号处理中的作用。

其中,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实验是调制解调性能测试。

通过这个实验,我深入了解到了调制解调器的工作原理,并利用实验结果来分析不同调制方案的优缺点。

这个实验让我更加意识到了选择合适的调制方式对通信质量的重要性,以及在选择调制方案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有时候实验设备的连接不稳定,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还有,对一些调试参数的理解和调整也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但正是通过这些问题和挑战,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实验的重要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性。

心得体会通过这次实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而且收获了很多实践经验。

首先,我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只有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其次,我意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相互协作、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北邮《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一

北邮《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一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班级: 2012211110学号: 2012210299姓名:未可知在学习现代通信技术实验课上,老师提到的一个词“通信人”警醒了我,尽管当初填报志愿时选择了通信工程最终也如愿以偿,进入大三,身边的同学忙着保研、考研、出国、找工作,似乎大家都为了分数在不懈奋斗。

作为一个北邮通信工程的大三学生,我也不断地问自己想要学习的是什么,找寻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通信这个行业如此之大,我到底适合什么。

本学期,现代通信技术这本书让我了解到各种通信技术的发展和规划,也让我对“通信人”的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通信知识的储备《现代通信技术》第一页指出,人与人之间通过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感官,感知现实世界而获取信息,并通过通信来传递信息。

所谓信息,是客观事物状态和运动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客观世界中大量地存在、产生和传递着以这些方式表示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

信息的目的是用来“消除不可靠的因素”,它是物质运动规律总和。

因此,我们通信人的任务就是利用有线、无线等形式来将信息从信源传递到信宿,在传输过程中保证通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而具体来讲,要实现信息传递,通信网是必需的通信体系,其中通信网分层的结构形式需要不同的支撑技术,包括业务网技术,向用户提供电话、电报、数据、图像等各种电信业务的网络;介入与传送网技术,实现信息由一个点传递到另一个点或一些点的功能。

对此,我们通信工程专业学习课程的安排让我们一步步打下基础,建立起知识储备。

知识树如下:如知识树所述,通信工程课程体系可以大致分为一下6类基础:数学基础:工科数学分析,线性代数,复变函数,概率论基础,随机过程;电路基础: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电路,通信电子电路;场与波基础: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射频与天线;计算机应用能力:C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时嵌入式系统信号处理类课程:信号与系统,信号处理,图像处理,DSP原理及应用;通信类课程:通信原理,现代通信技术,信息论基础,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的研究与实践吴建伟,刘奕彤,桑 林,孙 礼(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北京 100876)摘 要:现代通信技术是信息通信类本科专业主干课程,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良好结合能够更好地体现该课程的特色,针对基于全程全网实验平台的建设,探讨了实验设计思路、教学重点与难点、实验组织形式与指导方法、考核内容与方法,讨论了该新型实验教学的创新特点。

关键词:信息通信类本科;实验教学体系;现代通信技术;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 642.4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224956(2010)0320184204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he experiments formoder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Wu Jianwei ,Liu Y itong ,Sang Lin ,Sun Li(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eijing 100876,China )Abstract :Moder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s the backbone cours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can better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Based on the construc 2tion of the whole 2network experimental platform ,experimental design ideas ,teaching focal points and difficult points ,experimental forms of organization and instruction methods ,and assessment content and methods are described.The new innovative features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are discussed.K ey w ord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lass undergraduate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modern com 2munic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reform收稿日期:2009212212作者简介:吴建伟(1968—),男,山东省龙口市人,硕士,高级工程师,实验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通信类专业实践教学与研究.1 背景介绍信息与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学术界和产业界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1]。

为适应现代通信技术融合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北京邮电大学自2002年起在本科通信工程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设置《现代通信技术》课程,其指导思想是以全程全网为主线,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通信类主干课程,构建关于现代通信网及关键技术的、系统科学的知识体系和认知平台。

迄今为止,《现代通信技术》课程已在北邮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共8届本科生中完整开设,成效显著,对学生全面掌握通信的基本概念及未来发展方向,树立大通信、大网络的全程全网思想起到了关键作用,获得学生的普遍好评。

课程组编写的主讲教材被列入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重点规划教材[3]。

围绕《现代通信技术》理论课的教学,设立了“现代通信技术实验”,编写了与之配套的实验指导教材。

通过建设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尽可能体现实际通信网环境特点的全程全网通信专业实验室,开设了专项通信技术实验、系统测试实验、虚拟实验、自选实验等实验项目,实验受益面每年约700人。

其中专项通信技术实验设置了9个方面48个实验项目,包括光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程控交换、多媒体通信、计算机通信、天线与电波传播、射频测量等,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实际通信技术应用,包含有演示型、验证型、综合型、设计型、研究型和创新型实验等,构成了面向现代通信技术的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425]。

如下页图1所示。

2 实验环节设计思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通信类专业对实验教ISSN 1002-4956CN11-2034/T 实 验 技 术 与 管 理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第27卷 第3期 2010年3月Vol.27 No.3 Mar.2010学有较高要求,良好的实验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对通信系统的感性认识、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实验教学是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627]。

图1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体系结构 通过尽可能体现实际通信网环境特点的全程全网通信实验平台,融多种先进通信技术,包括数据网、电话网、移动网、智能网、接入网、信令网、同步网、网管网、传输网等,涉及业务、接入、交换,光纤、微波、卫星、天线等等各个方面,提供良好的、新型的具备通信专业特色的实验教学环境,充分体现网络分层和体现全程全网理念。

实验平台的各个组成部分能够典型地代表相应网络及技术,并能够有机地联合成一个整体,突出通信全程全网的整体性,充分体现网络分层和全程全网概念[8]。

《现代通信技术》课程全程全网通信实验平台的组成示意如下页图2所示,该平台具备良好的开放性和集成性,并可以随技术的发展不断引进扩充新的实验装备。

基于全程全网通信实验平台,开设既与专业知识理论学习相关联,又与实际通信网络及设备相联系的实验课程,并借助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建立相对完善的软件教学平台,提高教学水平。

通过该实验平台不仅让学生参观了解通信过程,还能够通过参与操作、调试,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完成由纯理论学习经虚拟实践环境再到现实实践环境的学习过程,加深对全程全网的理解,并能开拓学生视野,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锻炼组织与沟通能力,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逐步建设并完善测试平台,运用各种测试方法及测试手段,完成相应环境、设备各项指标的测试工作,包括软件测试、硬件测试和系统测试等,提高学生的综合测试能力[9210]。

3 实验教学环节的重点与难点讨论“现代通信技术实验”的重点,是从感性认识入手,提高学生对通信系统的实际认识,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全面加深对全程全网的理解。

实验教学的难点包括:(1)理论学习与实验环境之间的差异。

理论内容比较强调原理性、基础性、规范性,教材中基本不涉及实际应用与设备操作的步骤及方法;实验操作过程则更多偏向于工程实际,实用通信设备的运行维护自成体系,本科学生基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解决的办法:通过实地演示与讲解,从大通信、大网络的角度启发引导学生对通信专业的学习内容加以回顾并总结,梳理各门次课程之间的关系,及理论与实验的联系,有效建立起全程全网理念,采用互动方式,激发其学习兴趣、实验兴趣,为后续实验做好准备工作。

581吴建伟,等:现代通信技术实验的研究与实践图2 全程全网通信实验平台示意图 (2)实验平台与真实通信网环境之间的差异。

尽管实验平台各个组成部分能够典型地代表相应网络及技术,尽可能体现实际通信网环境特点,但由于场地面积小、设备数量少、业务提供有限、互联互通方面存在一定不足,容易造成学生视野面窄,对全程全网的理解不深。

解决的办法:借助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建立相对完善的软件教学平台,辅以各种挂图展板,利用各种多媒体手段及虚拟实验等加以弥补。

(3)实验课时少与课程内容多之间的矛盾。

本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实验平台中设备种类多,如何有效利用实验课时与实验内容培养全程全网的意识是需要解决的难点之一。

解决的办法:实验操作不要求大而全,根据具体情况,要求学生选择一至两方面实验项目动手操作,具备构建通信网络环境条件的,鼓励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搭建工作,条件不具备的,做沙盘推演式的引导与讨论,关键在于以点带面,触类旁通。

4 实验组织形式与指导方法按照班级或根据选课人数,实验按组进行,每组安排约30人,共计4个实验单元(3课时/单元),各单元内容简述如下:第1单元:以教师讲解为主。

采用互动方式,从大通信、大网络的角度启发引导学生对通信专业的学习内容加以回顾并总结,梳理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及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激发其学习兴趣、实验兴趣,有效建立起全程全网理念,为后续实验做好准备工作。

第2单元:以教师讲解、演示为主。

实地介绍实验平台的各种通信设备,辅以各种挂图展板,在对具体设备的讲解体验当中,兼顾从全程全网角度理解现代通信的大环境。

第3、4单元: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教师讲解、指导为辅。

学生可以从所提供的各类实验题目中选择一至两方面的实验项目动手操作,实际体验。

根据设备情况,具备构建通信网络环境条件的实验,由教师鼓励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搭建工作,条件不具备的,也做沙盘推演式的引导与讨论,关键在于培养学生有效利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取得以点带面、触类旁通的效果,也可以说是从另外的角度对全程全网加以理解。

5 实验考核内容与方法根据具体实验内容要求学生完成相应实验报告,其中第1单元完成一份,后面的3个单元共同完成一份,要求及评判标准简述如下:实验报告一:第1单元实验报告。

681实 验 技 术 与 管 理 报告要求:对通信专业的学习内容进行探讨,具体内容和篇幅不做特别要求,如可以对课程之间的关系加以总结,或就某些具体通信技术加以阐述,或者做通信发展展望等,鼓励从全程全网角度进行分析讨论。

评判标准:根据报告内容表述的准确性、新颖性、全面性作为基本评判标准,主要考察是否能够在报告中体现出对全程全网理念有较深理解。

实验报告二:第2/3/4单元实验报告。

报告要求:按照实验步骤进行相关操作,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合理分析。

评判标准:根据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及记录的完整性、准确性作为基本评判标准,主要考察对结果的分析是否准确,并是否能根据实验内容做合理的联系,是否取得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实验效果。

6 实验教学的创新特点(1)采用真实通信设备,参照实际通信网环境特点建设全程全网通信实验平台。

平台各个组成部分能够典型地代表相应网络及技术,并有机地联合成一个整体,突出通信全程全网的整体性,充分体现网络分层和全程全网概念,提供出良好的、新型的具备通信专业特色的实验教学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