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七彩云南—播放演示文稿 教案
清华版(2012)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七彩民族——播放演示文稿》同步练习题附知识点归纳

清华版(2012)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七彩民族——播放演示文稿》同步练习题附知识点归纳一、课文知识点归纳:《七彩民族——播放演示文稿》这一课程主要介绍了如何在PowerPoint中播放和控制演示文稿的播放过程。
知识点包括:1. 演示文稿的播放方式:了解如何使用快捷键或工具栏按钮来从头开始或从当前幻灯片开始播放演示文稿。
2. 幻灯片的切换效果:学习如何为每张幻灯片设置不同的切换效果,增加演示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3. 播放进程的控制:掌握在演示过程中如何通过鼠标和键盘来控制幻灯片的切换,如前进、后退、暂停等。
4. 演示文稿的自动播放设置:了解如何设置每张幻灯片的自动播放时间,以控制演示文稿的整体播放速度。
二、同步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在PowerPoint中,播放演示文稿的快捷键是___________。
2. 若想从当前幻灯片开始播放演示文稿,应选择的按钮是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 PowerPoint中,演示文稿的视图模式不包括()。
A. 普通视图B. 幻灯片浏览视图C. 幻灯片放映视图D. 文本视图2. 在PowerPoint中,以下哪项操作可以调整幻灯片的播放顺序?()A. 插入新幻灯片B. 复制幻灯片C. 移动幻灯片D. 删除幻灯片3. 要在演示文稿中添加背景音乐,应使用()功能。
A. 插入音频B. 插入视频C. 插入图片D. 插入超链接(三)、判断题。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 PowerPoint中的“幻灯片放映”菜单可以用来控制演示文稿的播放。
()2. 在PowerPoint中,每张幻灯片都可以设置不同的切换效果。
()3. 演示文稿的播放速度无法调整。
()(四)、简答题。
1.简述在PowerPoint中如何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描述在播放演示文稿时,如何通过鼠标或键盘控制播放进程。
小学美术湘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课《七彩飞虹》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湘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课《七彩飞虹》优质课公开课
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湘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课《七彩飞虹》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新设计
知识与技能:了解彩虹的色彩排序,认识常用色。
过程与方法: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画一幅有彩虹的图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加学生的自然常识。
2学情分析
重点:认识并能准确排序彩虹的七种颜色。
难点:大胆想象并表达自己对彩虹的情感或者关于彩虹的故事。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3.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七彩飞虹
一、设疑导入
1、师:小朋友你知道美丽彩虹是有哪七种颜色组成的吗?教师出示七种颜色的色标
卡。
2、学生:红、橙、黄、绿、青、蓝、紫。
学生辨认七种不同的色彩。
(具体认识表现彩虹的七种色彩的名称。
)
二、分析理解。
七彩云南课程设计

七彩云南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了解和掌握云南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等;2. 学生能认识云南的主要民族文化,如彝族、傣族、白族等;3. 学生能掌握云南的旅游资源,如丽江古城、大理三塔、石林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观察等方法,分析云南的自然地理特征对当地文化、生活的影响;2. 学生能运用地图、导游图等工具,设计合理的云南旅游路线;3.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升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增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2. 学生尊重和欣赏各民族文化,树立民族团结、和谐共处的价值观;3. 学生通过了解云南的丰富旅游资源,激发对家乡的热爱,培养自豪感。
本课程针对七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设计以上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云南的自然、文化和旅游资源,提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1. 云南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水资源、动植物资源分布等,对应教材第二章“云南的自然环境”;2. 云南民族文化:彝族火把节、傣族泼水节、白族三月街等,对应教材第三章“云南的民族风情”;3. 云南旅游资源:丽江古城、大理三塔、石林、西双版纳等,对应教材第四章“云南的旅游资源”;4. 教学大纲安排:a. 第一周:介绍云南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其对当地文化、生活的影响;b. 第二周:学习云南主要民族文化,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加深理解;c. 第三周:了解云南旅游资源,设计合理的旅游路线;d. 第四周:总结课程内容,进行课程评价和反馈。
5. 教学进度:按照教学大纲安排,每周完成一个主题内容的学习,确保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充分理解和掌握。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遵循课程目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通过以上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云南的自然、文化和旅游资源,提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家乡风光美彩云之南》教案

《家乡风光美——彩云之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云南省的基本地理情况,包括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城市等。
2. 通过图片和视频,使学生领略云南的自然风光、民族文化和特色美食。
3. 培养学生的地域认同感,激发他们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云南省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2. 云南省主要城市介绍3. 云南自然风光欣赏4. 云南民族文化体验5. 云南特色美食介绍三、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展示、视频播放、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
2. 结合地理、历史、文化等知识,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云南。
3. 设置互动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云南趣闻轶事。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云南省的基本情况。
2. 展示云南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了解其地理特点。
3. 播放云南民族文化视频,让学生感受云南多元文化。
4. 分组讨论: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云南特色美食的了解。
5. 总结课程内容,强调地域认同感和环境保护意识。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课程内容,为自己所在的家乡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2. 调查家乡的特色美食、文化和自然风光,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实地考察活动,带领学生走进云南的自然景观,体验民族文化。
2. 邀请云南当地的导游或居民,为学生讲述云南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3. 开展云南特色美食制作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品尝云南美食。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云南的了解程度和兴趣。
2. 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家乡的认识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3. 学生自评和互评,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八、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云南的自然风光、城市景观、民族文化等。
2. 视频素材:云南的自然风光宣传片、民族文化表演等。
3. 教材和参考书籍:关于云南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资料。
4. 网络资源:云南特色美食制作教程、环境保护资讯等。
小学信息技术滇人版 第1 0课 蝶舞彩云南 课件

蝴蝶泉位于苍山第一峰云弄峰神摩山下,南距大理古城 27公里。蝴蝶泉面积50多平方米,为方形泉潭。泉水清澈如 镜,有泉底冒出,泉边弄荫如盖,一高大古树,横卧泉上,这 就是“蝴蝶树”。 每年春夏天之交,特别是4月15日,蝴蝶树芬芳引蝴蝶。 大批蝴蝶聚于泉边,满天飞舞。最奇的是万千彩蝴蝶,交尾相 随,倒挂蝴蝶树上,形成无数串,垂及水面,蔚为壮观。 蝴蝶泉奇景古已有之,明代徐霞客笔下已有生动的记载。 郭沫若1961年游览时,手书“蝴蝶泉”三个大字,刻于泉边 的坊石之上。
插入
图片
来自文件
要解决的问题:
1、怎样插入并移动图片? 2、怎样调整图片的大小? 提示:遇到困难可以跟旁边的同学互相 交流。
试一试:
尝试设置图片与文字的环绕方式 你认为要怎样的设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活动要求:
• 2人为一小组。 • 打开桌面文件夹,在文档中插入文件夹中的 图片,并调整图片的大小、方向、位置到合 适的地方。
1、能插入图片 2、图片大小适中 笑 3、能根据文字内容调整图片位置 脸 评 4、能根据文字内容选用合适的文 价 字环绕方式 评价结果: ?
第二课 彩云之南—创建演示文稿 教案

第二课彩云之南—创建演示文稿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利用“标题幻灯片”创建演示文稿的基本方法并学会保存演示文稿的操作步骤。
2.过程与方法:了解PowerPoint2010中自动创建的“标题”幻灯片并在当中插入并编辑文字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和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用“标题”幻灯片创建演示文稿。
教学难点:对文字进行修饰并保存演示文稿。
教学方法:任务分解法。
教学课时:1课时,40分钟。
教学准备:在学生机上安装好word2010。
教学设计:一、情景设置大理的苍山洱海,丽江的玉龙雪山,虎跳峡,香格里拉的高原湖泊和藏寺,德钦的梅里雪山,版纳奇异的花卉树木,这些都是云南的绝美景致,本课我们动手创建赞美云南的演示文稿“彩云之南”封面,如图1所示。
图1 演示文稿“彩云之南”封面二、新课内容(一)新建演示文稿1.教师演示,操作过程如下:启动PowerPoint2010后,系统会自动建立一张“标题幻灯片”,如图2所示。
图2 标题幻灯片图3 输入标题文字2.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二)输入文字1.教师演示,操作过程如下:在这张幻灯片上,有两个用来输入文字的虚线框,称为“占位符”。
将鼠标指针移到占位符中单击,占位符内会出现插入点光标,这时就可以输入文字了。
例如,在占位符中输入幻灯片的标题“彩云之南”,如图3所示。
2.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三)修改文字的字体1.教师演示,操作过程如下:步骤一:选中占位符中的文字“彩云之南”。
步骤二:在“开始”选项卡上的“字体”组中,单击“字体”旁边的下拉剪头,然后在下拉列表中选择所需的字体“华文行楷”,如图4所示。
图4 选择字体“华文行楷”图5 更改字号和文字颜色后的效果步骤三:在“字体”组中,选择“字号”(96号),选择“字体颜色”(红色),效果如图5所示。
2.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四)保存演示文稿1.教师演示,操作过程如下:步骤一:单击“文件”选项卡,然后单击“另存为”按钮,如图6所示。
第二课彩云之南—创建演示文稿教案

第二课彩云之南—创建演示文稿教案第一篇:第二课彩云之南—创建演示文稿教案第二课彩云之南—创建演示文稿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利用“标题幻灯片”创建演示文稿的基本方法并学会保存演示文稿的操作步骤。
2.过程与方法:了解PowerPoint2010中自动创建的“标题”幻灯片并在当中插入并编辑文字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和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用“标题”幻灯片创建演示文稿。
教学难点:对文字进行修饰并保存演示文稿。
教学方法:任务分解法。
教学课时:1课时,40分钟。
教学准备:在学生机上安装好word2010。
教学设计:一、情景设置大理的苍山洱海,丽江的玉龙雪山,虎跳峡,香格里拉的高原湖泊和藏寺,德钦的梅里雪山,版纳奇异的花卉树木,这些都是云南的绝美景致,本课我们动手创建赞美云南的演示文稿“彩云之南”封面,如图1所示。
图1 演示文稿“彩云之南”封面二、新课内容(一)新建演示文稿1.教师演示,操作过程如下:启动PowerPoint2010后,系统会自动建立一张“标题幻灯片”,如图2所示。
图2 标题幻灯片图3 输入标题文字2.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二)输入文字1.教师演示,操作过程如下:在这张幻灯片上,有两个用来输入文字的虚线框,称为“占位符”。
将鼠标指针移到占位符中单击,占位符内会出现插入点光标,这时就可以输入文字了。
例如,在占位符中输入幻灯片的标题“彩云之南”,如图3所示。
2.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三)修改文字的字体1.教师演示,操作过程如下:步骤一:选中占位符中的文字“彩云之南”。
步骤二:在“开始”选项卡上的“字体”组中,单击“字体”旁边的下拉剪头,然后在下拉列表中选择所需的字体“华文行楷”,如图4所示。
图4 选择字体“华文行楷” 图5 更改字号和文字颜色后的效果步骤三:在“字体”组中,选择“字号”(96号),选择“字体颜色”(红色),效果如图5所示。
2.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家乡风光美彩云之南》教案

《家乡风光美——彩云之南》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认识云南省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
激发学生对家乡风光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1.2 教学内容:云南省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云南省的风光美景和文化特色。
1.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展示云南省的风景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家乡的美。
视频播放:播放介绍云南省的宣传片,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家乡的风光美景。
第二章:丽江古城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丽江古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文化内涵。
培养学生对传统建筑和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
2.2 教学内容:丽江古城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丽江古城的建筑特点和文化内涵。
2.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展示丽江古城的建筑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其独特魅力。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丽江古城的建筑特点和文化内涵,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三章:大理洱海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理洱海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保护意义。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3.2 教学内容:大理洱海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
大理洱海的生态环境保护意义。
3.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展示大理洱海的风景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其自然美景。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大理洱海的生态环境保护意义,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四章:西双版纳热带雨林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4.2 教学内容: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生物多样性和保护意义。
4.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展示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其生态环境。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生物多样性和保护意义,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五章:云南民族文化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
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包容意识。
5.2 教学内容: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
云南省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七彩云南—播放演示文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PowerPoint软件的用途,能启动PowerPoint软件,播放一个演示文稿。
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主题创作的需要,选择设计模板和配色方案,完成演示文稿制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放映演示文稿和保存演示文稿,初步体验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播放演示文稿。
教学难点:了解演示文稿的操作界面。
教学方法:任务分解法。
教学课时:1课时,40分钟。
教学准备:在学生机上安装好word2010。
教学设计:
一、情景设置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白族、纳西族、傣族、独龙族等,他们居住在长川大河平坝间,各自独立,彼此包容,且各自有着自己鲜明的特征。
宗教、服饰、民居、饮食,节日风俗迥异,异彩纷呈,如转动的万花筒,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本课,我们就学习用Powerpoint2010软件播放演示文稿“七彩民族”,如图1所示的是演示文稿中的部分幻灯片画面。
图1 演示文稿“七彩民族”中的幻灯片画面
二、新课内容
(一)启动PowerPoint2010软件
1.教师演示,操作过程如下:
执行“开始”、“程序”、“Microsoft Office”、“Microsoft Powerpoint 2010”命
令,即可启动PowerPoint2010,打开PowerPoint2010的窗口界面,如图2所示。
图2 PowerPoint2010的窗口界面
2.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二)打开要播放的演示文稿
1.教师演示,操作过程如下:
步骤一:单击“文件”选项卡,然后单击“打开”按钮,如图3所示。
图3 单击“打开”按钮
步骤二:在弹出的“打开”对话框中,通过“查找”中的下拉剪头选择文件的保存位置,再选择需要打开的文件“七彩云南”,如图4所示。
图4 选择文件“七彩民族”
步骤三:单击“打开”按钮,打开演示文稿,如图5所示。
在“七彩民族”演示文稿中,共有5张幻灯片。
当我们打开演示文稿后,在工作区中只显示一张幻灯片,如图5所示,这种显示方式称为“普通视图”。
图5 “普通视图”下的“演示文稿”
2.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三)播放演示文稿
1.教师演示,操作过程如下:
步骤一:在“幻灯片放映”选项卡上的“开始放映幻灯片”组中,单击“从头开始”按钮,如图6所示。
该命令总是从演示文稿的第一张幻灯片开始播放。
进入播放状态后,幻灯片将全屏显示,如图7所示。
图6 选择“从头开始”播放
图7 播放演示文稿
步骤二:单击当前幻灯片,可继续播放下一张幻灯片。
2.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四)结束播放
1.教师演示,操作过程如下:
步骤一:在播放状态下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结束放映”命令,
即可结束播放并返回到“普通视图”方式下。
步骤二:单击“文件”选项卡,然后单击“退出”按钮,即可退出PowerPoint2010。
2.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三、知识巩固
请你说一说如何播放演示文稿?
四、创新天地
从网上下载一些介绍云南风景的资料图片,如罗平油菜花,梅里雪山,东川红土地,沾益海峰湿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