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科学第三单元提纲

科学第三章提纲生命活动的调节1.生物和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动物的很多行为与天气的变化有关。
几亿年来,动物随着地球、月亮、太阳运行的往复变化,逐渐形成一些周期性的行为,在一天中、一日中或一年中重复出现。
动物这种周期性出现的行为叫动物的节律性行为。
节律行为:动物随日、月、地球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规律的行为。
动物节律性行为:昼夜节律、季节节律、潮汐节律。
昼夜节律:动物在一种叶中的有规律的活动。
分为昼伏夜出(夜行动物)和夜伏昼出(昼行动物)两种。
生物钟:生物生命活动内在节律行为。
2.植物也能对环境中的各种不同的刺激做出反应,只是大多数植物没有动物那么明显。
植物的感性运动:指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引起的局部运动。
包括:感夜性、感震性和感触性。
植物还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化肥)、向热性等。
3.单侧光照射植物时,植物产生的生长素会在植物体内分布不均匀,从而产生向光性生长。
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促进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但当生长素过量时,会抑制植物生长,甚至导致死亡。
4.我们每天随吃的食物中的糖类会在体内转变为葡萄糖进入血液,以供身体各器官的生长和活动。
这种血液中的葡萄糖叫做血糖。
当身体产生某些变化时,会引发体内其他的生理活动。
这些活动会产生相反的效应来抵消这些变化,以使人体保持一种较为稳定的状态。
在我们体内分布有许多内分泌腺,他们会分泌相应的激素,这些激素虽然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但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生殖、对外界的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脑垂体能分泌生长素,控制人的生长发育。
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肾上腺能分泌肾上腺激素,能加快心跳的节奏,扩张通过肌肉的血管。
胰脏能分泌胰岛素,能促进人体吸收的葡萄糖储存在肝脏和肌肉内。
睾丸/卵巢能分泌雄/雌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人的第二性征。
八年级(上)科学第三章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第三章复习提纲班级姓名§3-1: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一、环境对动物行为的影响:1.动物对环境刺激(如温度、气压、、颜色、、食物、月相周期、)作出应答性反应。
例如:(1)猫头鹰休息,出来活动,主要是、光照影响其行为。
(2)生物节律性行为:是对环境的某些节律性刺激作出的反应,如昼夜节律、月周期节律(鱼的繁殖)、季节节律(动物的迁徙、换羽,植物的开花,结果)。
二、环境对动物行为的影响:植物的向性1.植物常见的感应性有、向地性、、、向触性、向热性等。
2.向日葵向太阳-向光性;根都朝地生长-;含羞草触摸合拢-;根向水多的地方生长-;根向化肥多的地方生长-;植物对温度的敏感反映-注意:①茎的背地生长也是植物的(背地性)、受影响;②实验探究植物的向性时,一定要建立组,便于比较得出植物具有哪一感应性现象。
§3-2:神奇的激素一、生长素与植物的向光性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达尔文实验推测可能有某种物质温特实验证明确有促进生长的物质郭葛分离出生长素2、植物向光性的原因:生长素在植物体内会分布不均匀,从而产生向光性生长。
3、生长素既能促进生长,又能抑制生长(1)植物体内的激素:植物体内具有、、等激素,对植物的生命活动有显著的作用。
(3)植物的向光性:观察现象,胚芽弯向光源生长。
产生条件:①光照射;②有且分布不均匀。
产生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面生长素分布,胚芽生长;向阳面生长素分布;胚芽生长。
二、胰岛素与血糖含量血糖含量在体内基本维持90毫克/100毫升左右血糖含量上升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含量下降;血糖含量下降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含量上升三、内分泌腺及其作用:四、激素分泌失调会引起一些疾病§3-3:神经调节一、对刺激的反应过程:接受信息 传导信息 处理信息 传导信息 作出反应 二、信息的接受和传导:神经细胞(神经元)⎧⎪⎧⎧⎪⎪⎨⎪⎨⎪⎩⎨⎪⎧⎪⎪⎨⎪⎪⎩⎩⎩突起细胞体特点:短而多树突功能:把产生的兴奋传递到细胞体特点:较长,一般只有一条轴突功能:把兴奋从细胞体传出三、神经系统的组成:女性:卵巢分泌的雄\雌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人的第二性征男性: 睾丸 分泌的胰岛素能促进吸收葡萄糖储存在肝脏和肌肉内.胰腺(胰脏) 分泌的肾上腺素能加快心跳的节奏,扩张通往肌肉的血管 肾上腺(肾部)分泌的甲状腺素能够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活动的兴奋性. 甲状腺(颈部) 分泌的生长素能控制人的生长发育脑垂体(大脑下部) 作 用内分泌腺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反射: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传导:使脑和身体各部分相联系神经系统脑脑神经:周围神经系统脊神经:植物性神经由两个半球组成大脑管理身体不同部位的功能脑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大脑的下面脑干主要控制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运动四、应答性反应与发射弧1.涵义:人体通过对各种刺激作出的应答性反映。
初二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第3章复习第1单元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一、生物行为1、概念:生物对外界环境刺激作出反应活动的总和。
最明显的是动物,植物次之。
2、实例:①动物:燕子低飞、蚂蚁堵洞、温度和光照等影响猫头鹰和鼠的昼伏夜出等。
②植物:感应性有:感触性、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向热性等。
3、主要特点:有节律的变化。
4、意义:适应环境变化,是生存行为。
二、科学探究的一般流程:①提出问题,②建立假设,③设计实验和检验,④得出结论,⑤交流评价。
熟悉几个探究问题:P17、P22、P34、P49、P81、P108、P121了解每个探究的方法。
第2单元神奇的激素一、植物激素1、生长素与植物的向光性①达尔文实验:胚芽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对胚芽的生长会产生某种影响。
②温特实验:胚芽鞘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胚芽的尖端运输到下部,并且能够促使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的生长。
③.郭葛实验:发现生长素④向光性原因:当单侧光照射植物,植物产生的生长素会在植物体内分布不均,从而产生向光性生长。
⑤.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合成并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物质。
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高浓度——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利用它防治杂草)。
二、动物激素㈠、胰岛素与血糖含量1、血糖:是血液中的葡萄糖,来源于食物中糖类物质的消化吸收,含量90毫克/100毫升即0.1%左右。
2、胰岛素:胰脏的内分泌腺胰岛分泌的,作用是促进血糖合成肝糖元和加快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过多→血糖含量过低→导致低血糖症。
3、胰岛素分泌P105图3-12不足→血糖含量过高→导致糖尿病。
㈡、内分泌腺和激素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是激素,直接进入1、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的区别腺体内的毛细血管。
外分泌腺有导管,分泌物一般为消化液。
2、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和所分泌的激素及其作用:(P106图3-13)①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能控制人的生长发育。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知识点一、引言本文档旨在概述八年级上册科学教科书第三章的核心知识点,以便于学生复习和教师教学参考。
本章节内容将围绕主要概念、原理、实验和应用进行阐述,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关键知识点。
二、章节目标1. 理解本章节的核心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相关的科学实验技能。
3. 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三、核心知识点1.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 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因素及其保护措施2.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干扰3.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 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植物的组织类型及其特点- 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过程4. 动物的结构与功能- 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动物的分类及其特征- 动物的行为和生存策略5. 遗传与进化- 遗传的基本原理- DNA的结构和复制过程- 物种进化的证据和机制四、实验活动1. 观察和分类本地生物多样性2. 研究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3. 植物和动物细胞的显微观察4. 遗传实验:豌豆植物杂交实验五、应用案例1. 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2. 生态农业的实践3. 植物工厂化生产4. 遗传工程在医学上的应用六、总结本章节通过介绍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植物与动物的结构与功能以及遗传与进化等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生命科学的全面认识。
通过实验和应用案例的学习,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七、附录1. 术语表2. 推荐阅读和资源链接3. 相关实验操作指南八、参考文献1. 国家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上册科学教科书》2.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保护相关的科学研究报告3. 遗传学和进化论的经典文献请注意,本文档为知识点概述,具体教学内容和实验操作需根据实际教科书和教学大纲进行调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理解能力,适当增减内容和深度,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吸收和掌握所学知识。
八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整理)

八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整理)
第一章: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 物质的概念及特点
- 原子的结构和基本粒子
-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 物质的分类及其特征
第二章:运动的描述
- 运动的概念及要素
- 运动的描绘方法
- 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
- 力的概念及分类
第三章:采用合理的能源
- 能源的种类和特点
- 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能源
- 能源的优劣比较
- 节能和环保的重要性
第四章:物质的反应
- 化学反应的概念及特征
-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解读
- 物质的性质与化学反应
- 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
第五章:声的传播
- 声的产生和传播
- 声的三要素和特性
- 声音的音调和音量
- 声的阻抗和衍射
第六章:光的传播
- 光的概念和产生
- 光的传播路径和反射
- 光的折射和折射定律
- 光的色散和光谱
第七章:电的产生和传输- 电流和电路的概念
- 电流的方向和大小
- 电路中的电压和电阻
- 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措施
第八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 生物的基因和遗传物质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基因突变和基因工程
- 物种的多样性和变异的重要性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科学复的提纲,希望能够帮助你进行复和总结,祝你取得好成绩!。
八年级(上)科学第三章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科学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提纲第一节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1.自然环境中的许多因素对生物的行为都有影响,生物对环境的各种刺激也能作出相应的反应。
2.昼夜、季节等环境因素的周期性变化,也会使生物在自然界中的活动具有一定的节律性。
3.植物常见的感应性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向热性。
4.含羞草对触动能作出反应,不能对声音作出反应。
含羞草反应最敏感的部位是叶子。
第二节神奇的激素1.达尔文在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的影响时,发现胚芽在受到单侧光照射时,会弯向光源生长;如果切去胚芽尖端,胚芽就不生长,也不弯曲,如果将胚芽的尖端用一个锡箔小帽罩起来,胚芽则直立生长;如果单侧光只照射胚芽的尖端,胚芽仍然向光源弯曲生长。
2.温特实验把切下的胚芽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再将琼脂切成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的一侧,结果发现这个胚芽会向放琼脂块的对侧弯曲生长。
3.郭葛等人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了一种物质,由于这种物质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功能,因此给它取名为生长素。
4.生长素不仅能促进植物的生长,还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但生长素浓度较大时会抑制植物的生长,人们常利用它来防治杂草。
5.当单侧光照射植物时,使植物产生的生产素在植物体内分布不均匀,背光侧产生生长素多,细胞生长快,从而产生向光性生长。
6.后来,科学们又陆续发现了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植物激素。
7.由于人体内胰岛素的作用,人体内血糖的含量基本上维持在90毫克/100毫升。
8.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以促使血糖含量下降;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下降时,胰岛素分泌减少,以促使血糖含量升高,从而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9.人体内分布有许多内分泌腺,它们会分泌相应的激素。
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但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生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10.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
八年级上册科学3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科学3章知识点科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八年级上册科学课程中,第三章节涉及到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深入探讨。
一、力的概念力是指物体互相作用所产生的物理量。
在平面内,力可以分为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两种。
竖直方向的力又可分为向上的力和向下的力。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了解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等。
二、力量的计算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公式F=ma来计算,其中F指力的大小,m 指物体的质量,a指物体受力产生的加速度。
力的单位是牛顿(N),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加速度的单位是米/秒的平方(m/s^2)。
三、浮力与物体沉浮现象浮力是指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液体对物体的向上的作用力。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位于下沉的部分的体积有关。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一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
四、压力的概念压力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力的大小。
压力的单位是帕斯卡(Pa),它等于牛顿每平方米(N/m^2)。
压力可以通过公式P=F/A来计算,其中F指施加在面上的力的大小,A指面的面积。
五、液体的压力液体的压力可以通过公式P=ρgh来计算,其中P指液体的压力,ρ指液体的密度,g指重力加速度,h指液体表面以下的深度。
液体的压力呈现出单位深度方向上的等比变化。
六、空气压力空气压力是指空气对物体表面的压力。
一般来说,当物体的表面积越大,受到的空气压力也就越大。
空气压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公式P=F/A来计算,其中F指空气施加在物体表面上的力的大小,A指物体表面积。
七、杠杆的原理杠杆是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它可以达到增大力臂或力的效果。
杠杆的原理是指当杠杆左侧受到的力发生变化时,杠杆右侧所受到的力的大小和方向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八、滑轮的原理滑轮是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通过它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在使用滑轮时,所承受的重力将会减少,因为重力被均分到了滑轮的各个部件之间。
八年级科学上第三章知识点

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2)生物节律性行为:是对环境的某些节律性刺激作出的反应,如昼夜节律、月相周期节律(鱼的繁殖)、季节节律(动物的迁徙、换羽,植物的开花、结果)。
二、植物感应性现象1.植物常见的感应性有 向光性 、向地性、 向水性 、 向化性 、向触性、向热性等。
(1)向光性:植物的茎向 阳光充足 的方向生长。
一般低等、幼嫩植物的向光性反应较快。
(2)向地性:根的 向地 生长、茎的 背地生长。
根尖、茎尖的向地性最为明显。
(3)向水性:植物的根向 水分充足 的地方生长。
、(4)向化性:植物的根向 肥料较多 的地方生长。
(5)向触性:植物对 振动 作出的反应。
(6)向热性:植物对 温度 作出的反应。
注意:①茎的背地生长是植物 向地性(负地)、 向光性 的感应性表现;②实验探究植物的向性时,一定要建立 对照 组,便于比较得出植物具有哪一感应性现象。
三、实验:探究植物的向性1.含羞草的感应性实验。
[课前准备] 两盆含羞草,A 盆放在黑暗处,B 盆放在阳光下。
>[实验1] 将含羞草A 盆从黑暗中取出,与B 盆同放阳光下。
观察:A 、B 盆含羞草复叶的形态及变化。
现象:黑暗处放置的A 盆 含羞草叶柄下垂及复叶闭合 ,放到阳光下 复叶很快地向上展开。
结论:含羞草具 向光 性。
[实验2] 用力敲过的音叉放在含羞草的上面,音叉轻碰羽状小叶。
现象:含羞草的叶柄下垂,复叶闭合。
结论:含羞草具 向触性 。
2.蚕豆发芽后茎、根的生长情况。
|[课前准备] 按课本图3—9实验,建立对照组,甲瓶竖放,乙瓶先竖放生长几天,再横放生长几天。
现象:乙瓶横放后,茎从 横向转成向上生长 ,根从 横向转变成垂直向地生长 。
结论:豆芽茎、根的 向地 性。
神奇的激素一、生长素与植物的向光性实验 次数 - 实验条件 实验现象(胚芽) 实验推想结论1 胚芽受单侧光照射 弯向光源生长 胚芽尖端会产生某种物质,在单侧光照射下,对胚芽生长产生影响 2 \ 胚芽切除,单侧光照射既不生长,也不弯曲3 胚芽尖端锡箔罩住 单侧光照射胚芽直立生长二、植物生长素1.产生部位: 胚芽的尖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复习第1单元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
一、生物行为
1、概念:生物对外界环境刺激作出反应活动的总和。
最明显的是动物,植物次之。
2、实例:①动物:燕子低飞、蚂蚁堵洞、温度和光照等影响猫头鹰和鼠的昼伏夜出等。
②植物:感应性有:感触性、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向热性等。
3、主要特点:有节律的变化。
4、意义:适应环境变化,是生存行为。
二、科学探究的一般流程:①提出问题,②建立假设,③设计实验和检验,④得出结论,⑤交流评价。
熟悉几个探究问题:P17、P22、P34、P49、P81、P108、P121了解每个探究的方法。
第2单元神奇的激素
一、植物激素
1、生长素与植物的向光性
①达尔文实验:胚芽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对胚芽的生长会产生某种影响。
②温特实验:胚芽鞘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胚芽的尖端运输到下部,并且能够促使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的生长。
③.郭葛实验:发现生长素
④向光性原因:当单侧光照射植物,植物产生的生长素会在植物体内分布不均,从而产生向光性生长。
⑤.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合成并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物质。
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高浓度——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利用它防治杂草)。
二、动物激素
㈠、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1、血糖:是血液中的葡萄糖,来源于食物中糖类物质的消化吸收,含量90毫克/100毫升即0.1%左右。
2、胰岛素:胰脏的内分泌腺胰岛分泌的,作用是促进血糖合成肝糖元和加快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过多→血糖含量过低→导致低血糖症。
3、胰岛素分泌P105图3-12
不足→血糖含量过高→导致糖尿病。
㈡、内分泌腺和激素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是激素,直接进入
1、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的区别腺体内的毛细血管。
外分泌腺有导管,分泌物一般为消化液。
2、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和所分泌的激素及其作用:(P106图3-13)
①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能控制人的生长发育。
②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高谢和生长发育,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③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能加快心跳、扩张血管。
④胰腺内胰岛分泌胰岛素调节血糖平衡。
⑤性腺分泌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发育和生殖细胞生成,激发和维持人的第二性征。
雄性由睾丸分泌雄性激素,雌性由卵巢分泌雌性激素。
3、激素的特点:由内分泌腺分泌,在血液中含量极少,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生殖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4、激素分泌不正常带来的一些疾病(P107)
①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侏儒症(发育迟缓,身材异常矮小,但智力正常)。
②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巨人症(人体各部位过度生长,四肢长度更为突出)。
③成年人生长激素分泌过多——肢端肥大症(手大、脚大、指粗、鼻高等)。
④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血糖含量升高,出现高血糖)。
⑤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呆小症(反应迟钝,智力低下,身材矮小)。
⑥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分旺盛——甲亢(情绪易激动,精神紧张,失眠,心跳过快)。
第3单元神经调节
一、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包括神经调节和激素(物质)调节。
二、对刺激的反应过程是个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作出反应的过程。
三、信息的接受和传导——神经元:①即神经细胞,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②功能是接受和传导信息。
③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而突起又分为树突(短而多,接受外界信息)和轴突(少而长,传递接受到的信息)。
P111图3-16。
四、信息的处理——神经系统(P112图3-17、3-18)
大脑:高级神经中枢,管理人体不同部位的功能
脑小脑:协调人体动作,保持身体平衡
脑干:控制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运动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低级神经中枢,具有传导和反射功能。
1、人的神经系统受大脑控制
脑神经:12对,来自脑,主要支配头部和颈部的各
个器官的感受和运动。
周围神经系统脊神经:31对,来自脊髓,主要支配身体的颈部、
四肢及内脏的感觉和运动。
植物性神经:是脑神经和脊神经的一部分,分布于
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的传出神经,调节机体的营养、
呼吸、循环、分泌、排泄、生长和生殖等机能活动。
①、神经系统:传导并处理信息的系统。
②、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接收处理各种信息,并决定和启动相应的反应。
③、周围神经系统:负责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其他部位的通讯。
2、脑——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部分
(1)人的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
(2)大脑分左右两半球,表面是灰质,称大脑皮层,具有许多沟、裂和回,扩大了大脑皮层的面积。
P113图3-19。
(3)脑的各部分都有其各自的功能,而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大脑皮层中有许多功能区,控制着人体的不同功能。
P113图3-20。
大脑皮层功能区有:运动、皮肤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和语言等,其中人类特有的是语言中枢。
(4)科学用脑。
3、脊髓:是脑干的延续。
(1)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分,具有传导和反射功能;
(2)大脑对脊髓活动有控制。
五、反射弧
1、反射是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是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2、应答性反应,即对刺激而发生的反应。
3、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才能实现。
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P115图3-22、P116【实验】膝跳反射。
大脑
脑小脑
中枢神经系统脑干
脊髓
神经系统的组成脑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
脊神经
结构基础细胞体
结构树突
突起
基本单位——神经元轴突神经调节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概念:动物(包括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内部的各种刺激
所作出的应答性反应。
基本方式:反射概念: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
神经结构: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
组成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效应器
第4单元体温调节
一、体温
1、体温恒定的动物有鸟类和哺乳类。
2、人的体温是指人体内部温度,可用腋窝、口腔和直肠温度代表,约37℃。
3、体温恒定的意义:是正常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
恒温动物能摆脱环境的限制,无论天气如何,只要体温恒定就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
既有利于动物在较恶劣的环境中生存,扩大了活动的范围。
二、体温恒定是产热和散热的平衡的结果
1、恒温动物和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恒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安静时:内脏。
2、产热的主要器官
运动时:肌肉和皮肤——骨骼肌。
如寒冷时骨骼肌的颤抖可使产热成倍增加。
另外,精神活动和进食活动也影响产热。
主要器官:皮肤。
3、散热直接散热--通过热传递散热。
取决于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
散热途径的温度差。
而皮肤的温度可以通过血流量来控制。
蒸发散热——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体表温度时,汗液蒸发成了见P124图3-35。
三、体温受脑控制:体温调节中枢在脑干中的下丘脑。
(P125图3-36)
气温高时→血液温度升至37℃以上→刺激下丘脑中的热受体→增加汗液1、体温调节分泌、皮肤的血管舒张→增加散热→血温降低回到正常的温度。
气温低时→血液温度降至37℃以下→刺激下丘脑中的热受体→战栗和使
皮肤的血管收缩→增加产热、减少失热→血温增高回到正常的温度。
2、另一种体温调节:行为性体温调节。
如狗夏天伸舌头降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