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复习整理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1、(观察)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信息,(观察)会使我们发现大树原来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
2、大树由(树冠、树干、树根)三部分组成。
地球上的植物一般都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6部分)组成。
3、拓印树皮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白纸上反复按压,再用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4、树的相同之处:它们都长在泥土里,都需要阳光、水,都有木质的干,一般是多年生的。
5、树的不同之处:树冠有大小,树干有粗细,有的树皮光滑,有的粗糙,结的果实不同,叶片不一样。
6、狗尾草是(一年生)杂草。
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
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
7、观察大树用到了(放大镜、软尺、蜡笔、白纸等工具)。
8、比较大树和小草的相同与不同。
9、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10、除了水葫芦、金鱼藻以外水生植物还有(水花生、浮萍、莲、荷花、菱、菖蒲、茭白等)。
11、比较水葫芦与狗尾草(也就是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的不同与相同)相同与不同。
附:向日葵一生经历了生长阶段: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12、水葫芦的特点:生长在水中,叶柄膨大有气囊,能浮在水面上;有根、茎、叶;会繁殖后代,会13、植物的叶一般有(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4、叶是(有生命的)。
新鲜的叶是(活的),落叶是(死的)。
15、植物的一生大约经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16、植物按生存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17、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18、世界上最大的花叫(大王花)。
19、用(量叶片的长度和宽度的)方法比较叶片的大小。
20、狗尾草是一年生杂草,属于草本植物。
大树 植株高达,茎粗、 很硬,多年生寿命长, 是木本植物。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1. 物体的性质
- 物体是由不同材料组成的。
- 物体可以具有不同的性质,如颜色、形状、大小、质地等。
- 物体的性质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来了解。
2. 空气和水
- 空气是我们周围的气体,我们无法看见但可以感受到。
- 空气可以通过吹风筒、风车等实验来观察其存在。
- 水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可以存在于固态、液态和气态。
3. 物体的运动
- 物体可以做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 物体可以做匀速运动和加速运动。
- 物体在运动中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4. 动物的特征
- 动物可以分为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
等不同类别。
- 动物可以通过形态特征、生活性、食性等进行分类。
- 动物具有生长、繁殖、呼吸、运动等基本特征。
5. 植物的特征
- 植物可以分为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和水生植物等不同类型。
- 植物通过根、茎、叶等器官进行生长和吸收养分。
- 植物通过花、果实等结构进行繁殖和传播。
6. 食物的营养
- 食物可以分为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
- 食物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
- 不同种类的食物对人体的健康有不同的影响。
以上是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的知识点总结。
希望
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植物的生长1. 植物的生长需要光合作用和水分的参与。
2. 植物的生长有个体生长和细胞分裂两种形式。
3.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质和氧气的过程。
4. 水分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缺水会导致植物枯萎和逝去。
二、动物的生长1. 动物的生长是由细胞分裂和细胞扩大构成的。
2. 动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摄入适量的营养物质。
3. 动物的生长速度与遗传、环境、营养等因素有关。
三、物体的运动1. 物体的运动有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和往返运动等形式。
2. 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用速度和加速度来描述。
3. 物体的运动是受力作用的结果。
四、物体的速度1. 速度是一个物体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距离,可以用公式v= s/t来表示。
2. 速度的方向和大小决定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3. 速度的大小可以用速度计来测量。
五、物体的运动轨迹1. 物体的运动轨迹可以是直线、圆弧、抛物线等形式。
2. 物体的运动轨迹受到外力的影响。
3. 物体在不同的力的作用下会出现不同的运动轨迹。
六、物体的重量1. 物体的重量是指物体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所产生的力。
2. 物体的重量可以用砝码秤来测量。
3. 物体的重量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加速度。
七、物体的浮力1. 浮力是液体或气体对物体的一种支持力。
2. 物体在液体中的浸没程度与其密度有关。
3. 浮力可以使物体浮起或沉下。
八、物体的密度1. 密度是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可以用公式ρ=m/v表示。
2. 密度的大小决定了物体在液体中的浸没程度。
3. 密度大的物体会下沉,密度小的物体会浮起。
以上是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希望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九、空气的压力1. 空气是由气体分子组成的,气体分子的运动产生了气体的压力。
2. 大气压是大气对地球表面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3. 空气的压力可以通过气压计来测量。
十、声音的传播1. 声音是一种能够使物体振动的机械波。
2. 声音需要介质来传播,比如空气、水和固体等。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总复习及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总复习及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在测量物体运动的距离时,三次测量的数据都不一样,我们应该________。
2、常见的物体运动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4、天气预报通常会报一天(24小时)的__________气温和__________气温。
5、生活中大部分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乒乓球中的_________受热_________会把乒乓球顶回原形。
6、两人静止不动时,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描述自己的位置。
7、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乌龟先到达终点,说明它在相同的距离内运动得______________。
8、蚕的一生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外部形态各不相同。
9、小苏打、碱、味精等都能溶解在水中,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能_________。
10、食盐能够_________在水中,也能从水中_________出来,因此,食盐溶于水的过程是一个_________的过程。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植物的()具有支撑植物体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A.叶B.花C.茎2、将气球放入瓶中,并用气球嘴套住瓶口,用力吹气球,气球()。
A.能吹大B.不能吹大C.不确定能否吹大3、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大多都是从()开始它们的生命的。
A.花B.果实C.种子4、一杯水在室内放置在桌面上,早上是76℃,中午是16℃。
这表明它()。
A.得到热量了B.失去一些热量了C.温度变了,热量不变5、依靠昆虫传粉的花叫()。
A.虫媒花 B.风媒花 C.人工辅助授粉 D.双性花6、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我们常叫做()。
A.天气表B.气温表C.天气日历7、撕纸与水变成水蒸气的相同地方是()。
三年级上册人教版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部分:自然界中的物质与能量1. 物质的性质1.1 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1.2 物质的颜色、形状、重量等性质2. 物质的变化2.1 溶解、融化、汽化等物质的变化过程2.2 物质的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3. 能量的传递与转化3.1 风能、水能、太阳能等能量形式3.2 火的形成与燃烧的能量转化第二部分:大自然中的现象与过程1. 灾害与保护1.1 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原因与影响1.2 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2. 季节与气候2.1 春夏秋冬的原因及气候特点2.2 暖气与冷气的形成过程3. 水循环与空气循环3.1 水循环与气候变化的关系3.2 空气中的水蒸气的生成和降水的形成第三部分:生物世界1. 植物1.1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1.2 植物的生长与繁殖方式2. 动物2.1 动物的分类与特点2.2 动物的生活习性与行为3. 生物的生长发育3.1 生物的生命周期3.2 生物的适应与变异第四部分:科学实验与探究1. 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1.1 提出问题、做假设、实验设计、记录数据、得出结论1.2 观察、测量、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的方法2. 科学与生活2.1 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2 科学精神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3. 科学技术的发展3.1 科技改变生活的方式和影响3.2 科技创新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结语三年级上册的科学知识包括物质与能量、自然现象与过程、生物世界以及科学实验与探究等内容,通过系统学习,学生将能够对自然界中的现象和规律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培养科学探究和实验能力,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积极思考,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实验探究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扩展上述科学知识点的内容,我们可以对每个部分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第一部分:自然界中的物质与能量1. 物质的性质1.1 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在三年级科学课程中,学生会学习到固体、液体和气体这三种常见物质的特点。
2023年新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总复习资料加习题

2023年新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总复习资料加习题第一单元:我是小科学家- 介绍科学和科学家的概念,以及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
- 题1: 你能说出三位著名的科学家的名字吗?第二单元:我身边的天气- 讲解天气的基本概念,如晴、阴、雨、雪等,并介绍测量天气的仪器。
第三单元:天空中的太阳、月亮和星星- 介绍太阳、月亮和星星的特点和作用,并了解它们的运动规律。
- 题2: 简述太阳、月亮和星星的特点。
第四单元:水的魔力- 探讨水的存在形态及其特性,如液体、固体和气体,并观察水的变化过程。
- 题3: 举出一个水可以变成固体、液体和气体的例子。
第五单元:动物的生存环境- 讲解动物在不同生存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如陆地、水中和空中的动物。
- 题4: 列举三种生活在陆地、水中和空中的动物。
第六单元:植物的生长- 研究植物的种植和生长过程,了解光照、水分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题5: 描述植物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
第七单元:物体的分解与组合- 探究物体的分解与组合过程,了解物质的不灭性和物质的物态变化。
- 题6: 举出一个物质可以分解和组合的例子。
第八单元:认识身边的杆秤- 介绍杆秤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并了解杆秤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题7: 调查你家中使用过杆秤的情况,并说明使用的场景。
第九单元:认识日历和钟表- 讲解日历和钟表的基本知识,研究时间的表示和计算方法。
- 题8: 如何用日历和钟表表示以下时间:- 上午8点30分- 下午2点15分- 晚上9点20分第十单元:物体的重量和密度- 探讨物体的重量和密度的概念,研究测量物体重量和计算物体密度的方法。
- 题9: 解答以下问题:- 一个重量为500克的物体称为什么?- 什么是密度?- 如何计算物体的密度?第十一单元:磁铁的吸引作用- 了解磁铁的吸引作用和磁铁的基本特点,并观察磁铁的使用场景。
- 题10: 举出一个磁铁可以吸引的物体的例子。
第十二单元:手电筒的制作- 研究手电筒的原理和制作方法,并制作一个简易的手电筒。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完整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一、填空。
1、一张完整的叶由(叶片)(叶柄)(叶脉)构成。
叶也是有(生命)的,它从(叶芽)长成小小的嫩叶。
2、陆生植物的生长需要(土壤)(阳光)(水)。
水生植物的生长需要(水)(阳光)。
3、植物的共同特点:(有生命)(生长需要阳光和水)。
4、蜗牛的身体由(头)(腹)(尾)构成,头上有一对(触角)。
蜗牛的足叫(腹足),用(壳)保护自己,粪便由(气孔)排出。
5、蚂蚁的身体由(头)(胸)(腹)构成,头上有一对触角。
6、动物的共同特点:(能动)、(有一定的生命)。
7、常见的材料有(金属)(塑料)(木头)。
8、金属的特性有(传热)(导电)(生锈)(易打成片)(坚硬)。
9、塑料的特性有:(能弯曲)(柔软)(防水)(耐磨)(透明)。
10、木头的特性有:(表面有纹路)(不太重)(能削得动)(能浮在水上)(易加工)。
11、人们将物体分成三类:(液体)(固体)(气体)。
12、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13、(水)(食用油)(洗洁精)是三种常见的液体。
14、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
15、石头有一定的形状,能占据空间,不易压缩,不能流动,较重。
16、水没有一定的形状,能占据空间,不易压缩,能流动,较重。
17、空气没有一定的形状,能占据空间,易压缩,能流动,较轻。
18、种子植物的胚包括胚芽、(胚根)胚轴和(胚乳)四部分。
19、植物的叶是由(叶片)和(叶柄)构成。
20、蜗牛的腹部就是蜗牛的足,这种足叫(腹足)。
21、世界上有一种鸟,它的大小跟蜜蜂差不多,这种鸟叫(蜂鸟)。
22、人的身体是由头、颈、(躯干)、(四肢)组成。
23、像水这样没有一定(形状)、能够(流动)的物质叫做液体。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糙米做的饭没有精米做的饭好吃,说明糙米的营养没有精米的营养好。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总复习资料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总复习资料1.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的物体;它们由不同的材料做成。
2.常见的材料有木头、纤维、纸、玻璃、金属、塑料、橡胶等。
3.金属的种类有铁、铜、铝、锡、金、银等。
4.用过的空铝罐可以回收利用。
这样比开采铝土矿节省许多资料和能源。
5.生产铝罐需要7步;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
6.硬度较大的材料能在硬度较小材料的表面留下划痕。
7.按照硬度的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铁钉>塑料尺>木条>卡纸。
铁钉最硬。
8.饮料罐一般用铝来制造。
9.许多物品需要有韧性;能变形;但不断裂。
10.塑料是一种从原油中提取出来的人工材料;在自然条件下不易分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但是许多塑料可以重复利用。
塑料瓶上印有循环利用的标志。
11.有的材料容易让水浸透;如棉布、纸;有的则不能;如金属、塑料。
12.纸是由植物纤维造成的。
13.古代的造纸术是由蔡伦改进的。
14.有的材料在水中上浮;有的材料在水中下沉;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
砖是用黏土烧制而成的。
15.陶器和瓷器是用一种特殊的黏土制造的;必须经过烧制。
16.从大自然中直接获取的材料叫天然材料。
如木头、黏土、棉花、皮革。
17.不能从大自然中直接获取;而是由人们用的自然界的一些物质;经过加工合成得到的材料叫人工材料;如金属、塑料、陶瓷、橡胶。
18.有的材料可以回收后再次加工利用;有的却不能。
19.我们应该合理使用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20.金属的特点:坚硬、有金属光泽、能导电、易传热、有延展性。
21.塑料的特点:不易生锈、不怕水、柔韧性好、易变形、绝缘性。
22.木头的特点:承重力强、有一定韧性、能浮在水面上、轻巧、易加工、坚实耐用。
23.用过的纸可以再利用吗?我们是怎样对待用过的纸的?答:用过的废纸能回收再利用。
我们应把利用过的废纸收集起来卖给回收站。
24.喝完饮料后的空铝罐;我们应该怎样处理?答:我们可以把它放到可以回收的垃圾箱里;或把它卖到回收站;或者利用它制成其他实用的物品和工艺品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
第一单元、植物
1、(看)、(听)、(摸)、(问)、(量)、(闻)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
的基本方法。
2、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
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3、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
不同、茎的质地不同、寿命长短不同。
4、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5、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6、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
它们的
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8、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9、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
叶片上有(叶脉)。
10、树叶是有(生命)的,要经历叶芽、嫩叶、老叶、枯叶的过程。
11、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死亡等过程。
12、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3、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根据茎的不同,可以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14、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5、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16、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
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17、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枯死。
第二单元动物复习提纲
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
长着不同的(动物)。
2、我们观察蜗牛,要注意观察蜗牛的(外形)、(生活)、(运动)、(反应)、(吃食)、(排泄)、(繁殖)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
4、蜗牛、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5、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身体上有(口)、(环带)、(肛门)。
6、蜗牛和蚯蚓的相同点是:都适应(阴暗潮湿)的环境,身体(柔软),都会(爬行),会吃(食物),会(排泄),会(繁殖后代)等。
7、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有六只(足)都长在胸上。
8、蚂蚁适应在(陆地)上生活。
9、蚂蚁的特点:生活在(陆地)上,身体有(头、胸、腹)三节,
长着六只(脚),运动(爬行),(群居)生活,食物(多样),会(繁殖后代)等。
10、金鱼的特点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有(鳞片),用(鳍)游泳,用(鳃)呼吸,吃(鱼食)和(面包屑)等,会(繁殖后代)等。
11、蚂蚁和金鱼的相同点:都是有(生命)的,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长,会(排泄)废物,会(繁殖后代)等。
12、蜗牛遇到危险,身体缩进壳内,蚂蚁遇到危险,快速逃走;
蚯蚓遇到危险,缩成一团或逃走;金鱼,游到安全的地方。
13、动物的个体(形态)不同,生活的(环境)也不同。
14、动物的共同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水),会(排泄),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等。
第三单元材料复习提纲
1、物体都是由一种(材料)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
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我们周围常见的材料有(木头)、(砖瓦、陶瓷)、(纸)、(玻璃)、(金属)、(塑料)、(橡胶)等。
3、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头:(黄白色,表面有纹路,能削得动,锯了以后有锯末,能浮在水上……)
4、金属的特性:(坚硬)、(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易传热)、(能导电)、(吸水性差)等。
5、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物理性质
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6、塑料的特性:具有(柔韧性)、(不导电)、(不导热)、(防水、不透气)、(质轻)、(可重复利用)等。
7、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
8、木头的特性:(质轻)、(比较软)、(可燃烧)、(容易加工)、(能浮在水上)、(具有承重力)等。
9、砖瓦的主要用途是(造房子),陶瓷的主要用途是(做生活用品)。
10、砖瓦陶瓷是用(黏土)烧制而成的。
11、陶瓷是用一种(特殊的黏土)制造的。
12、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头)、(黏土)、(棉花)、(牛皮)等。
有的是人工制造的材料,像(金属)、(塑料)、(陶瓷)、(橡胶)等。
有的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有的却不能。
13、我们应该(合理)使用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第四单元水和空气复习提纲
1、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他们之间的区
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2、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
会(流动)的液体。
3、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面积被(水)覆盖着。
4、水有三种状态: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
5、水是生命的源泉。
(植物)、(动物)和(人类)都离不开水。
6、水的用途很多。
(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人类)的生活都
要用水。
7、水和食用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
定的(形状)。
8、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稠度)的影响。
9、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可以(测量)的。
10、量筒是一个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
11、液体体积的单位是(毫升)。
12、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量筒必须放(平稳)。
(2)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读出液体的体积数。
13、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
14、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
作业本47页维恩图
15、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但不能压缩到0,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空气有(重量)。
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