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工业应用实践

合集下载

煤矿余热资源的利用分析研究

煤矿余热资源的利用分析研究

煤矿余热资源的利用分析研究煤矿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但煤矿开采产生的余热资源一直被视为一种浪费。

随着能源资源的日益紧缺,煤矿余热资源的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煤矿余热资源的特点、利用技术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相关产业提供参考和支持。

一、煤矿余热资源的特点煤矿开采、运输和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资源,主要包括矿井通风系统产生的热风、煤矿水的热能、煤矸石的燃烧余热等。

这些余热资源具有连续性、稳定性和丰富性的特点,是一种潜在的可再生能源。

1. 矿井通风系统产生的热风煤矿通风系统是为了维持矿井内空气清洁和矿工作业安全而设置的,产生的热风在传统观念中一直被视为一种不可避免的热量损失。

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这些热风,不仅可以节约能源,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煤矿水的热能煤矿开采会产生大量的地下水,其中含有的热能可以用于供暖和工业生产等领域。

通过适当的技术处理,煤矿水还可以转化为清洁能源,如地热能、蒸汽能等。

3. 煤矸石的燃烧余热煤矸石是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其中蕴含的燃烧余热可以通过合理的利用方式转化为热能。

在当前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背景下,煤矿矸石的燃烧余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针对煤矿余热资源的特点,科研人员和企业已经提出了多种利用技术,主要包括余热发电、余热供暖、余热蒸汽利用等。

1. 余热发电余热发电是目前煤矿余热资源利用的一种主流技术,它通过余热发电装置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是一种比较成熟和可行的技术方案。

2. 余热供暖利用煤矿水的热能进行供暖是一种常见的利用方式,它可以满足周边地区的供暖需求,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余热供暖还可以提高煤矿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环保意识。

3. 余热蒸汽利用利用煤矸石的燃烧余热产生蒸汽,可以用于工业生产中的蒸汽动力设备,如汽轮机、锅炉等。

这种利用方式不仅可以促进煤矿企业的产业升级,还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小纪汗煤矿风井场地乏风余热利用系统的应用研究

小纪汗煤矿风井场地乏风余热利用系统的应用研究

小纪汗煤矿风井场地乏风余热利用系统的应用研究随着我国煤炭工业快速发展,煤矿安全生产和煤炭资源的有效利用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煤矿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一直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而小纪汗煤矿则具备了风井场地乏风余热利用条件,因此本文将针对小纪汗煤矿风井场地乏风余热利用系统进行应用研究。

煤炭深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废渣。

利用这些废弃物可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而小纪汗煤矿则具备了风井场地乏风余热的利用条件。

小纪汗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是一座综合性煤矿。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可燃气体主要是甲烷和乙烷。

为了减少煤矿废弃物的产生,小纪汗煤矿利用了地下抽采的可燃气体,作为矿井通风的助力。

同时,在风井中加装了余热利用装置,将矿井风机排出的高温废气经过空气预热器,再通过余热回收式加热器进一步回收利用,增加了效益。

1. 系统组成小纪汗煤矿风井场地乏风余热利用系统主要由热力回收装置、热水循环系统、空调系统和温度控制系统四个部分组成。

其中,热力回收装置由热交换器、风机、电动机等组成,负责收集并回收空气的余热;热水循环系统则由水泵、换热器、水箱等组成,将热力回收装置收集到的余热通过水的方式传输到环境中,起到了空气加温的作用;空调系统则根据室内温度需要进行自动调节,以保证良好的室内温度和空气质量;温度控制系统则负责对空调系统进行温度控制,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2. 工作原理风井场地乏风余热利用系统的工作原理是:根据矿井通风状况,将矿井风机排出的高温废气通过空气预热器进行预热,再通过余热回收式加热器进一步回收利用,达到回收可再生能源的目的。

热力回收装置收集回来的余热则通过热水循环系统进行传输,最终通过空调系统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达到优化环境的效果。

1. 节省能源。

该系统能够对矿井通风排出的高温废气进行有效回收,减少了能源的浪费,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2. 减少排放。

汝箕沟煤矿瓦斯电厂余热综合利用实践

汝箕沟煤矿瓦斯电厂余热综合利用实践

①阴坡锅炉房周边的建筑和工业设施 : 以饱和蒸汽为热源 , 运行 管 表 面 时形 成 强烈 的紊 流 ,起 到 提 高 传 热 效 率 和减 少烟 灰 积 聚 的作 两 台十 吨 蒸 汽 燃 煤 锅 炉 , 为 A 区 。 定 用 。 该 余热 锅炉 具 有 结 构 简 单 、 效率 高 、 行 寿 命 长 、 全 可 靠 、 热 运 安 维 ②大楼锅炉房周边建筑 : 以热水为热源 , 运行一台六吨热水燃煤 护 方 便 等优 点 。 锅 炉 , 为 B 区。 定 4 余 热 锅 炉 应 用 效 果— — 余 热 效 益 ③副斜井热风炉是 以燃烧瓦斯锅炉 为热源 的部分 , 为 C区。 定 A 在 有 高 温燃 气 的地 方 , : 泥 厂 、 如 水 玻璃 厂 、 厂 、 电站 等 , 过 铝 发 通 区 B区合计 总建筑面 积为 42万平 方米 ,总 的耗 热量为 2 88 . 8 .1X 余热锅炉回收余 热能量为客户提供生产或生活用热水、 蒸汽 , 以下 以
环。
52 所回收热量可供采 暖面积 _ 每 平 方米 取 暖 所 需 热 量 为 2 0 J/( ・) 5 k m h ,则 余 热 回收 的热 量 可供 暖 的面 积 为 : .2A= 1 8 m Q n / 6 94 式 中, 为 2 Q 4台机组 可回收热量 , / ; MJh A 为 每 平 方米 采 暖 面 积 小 时 需 用 热 量 , 5 k 2 0 J/( ・ ) m h : T2 为供热 管网效率 , 9 %。 1: 取 O 53 所 回 收热 量 可 供 洗 浴 热 水 量 . 供 到 水 一 水 热 交换 器 的 地 下 水 温 度 为 2 ℃ , 交 换 后 水 温 达 到 0 热
6 %以上。 0
Qz 4 X8 =2 Q 0% X8 % ×9 0 5% 一 1 2 8MJ h .8 71 / 一47 MW 。

煤矿余热资源的利用分析研究

煤矿余热资源的利用分析研究

煤矿余热资源的利用分析研究煤矿余热资源是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热能量,它是一种新能源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保价值。

随着人们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煤矿余热资源的利用已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话题。

本文将对煤矿余热资源的利用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其在环保和经济方面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探讨。

一、煤矿余热资源的特点煤矿余热资源主要是指在煤矿生产、加工和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热,包括矿井排水的热量、矿井通风的热量、矿井井下机械设备的热量以及煤矿生产过程中的热损失等。

这些废热资源虽然数量巨大,但由于其分散性、低品位和不稳定性等特点,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二、煤矿余热资源的利用意义1. 环保意义煤矿余热资源的有效利用可以减少煤矿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浪费,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环境。

特别是对于煤矿排水的热能,通过合理利用可以减少地下水温度的升高,减少对地下生态系统的影响,有利于维护和保护地下水资源和地质环境。

2. 经济意义煤矿余热资源的利用可以提高煤矿的能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特别是在当前能源资源紧张的形势下,合理利用煤矿余热资源可以解决部分能源需求,降低企业的能源开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煤矿余热资源的利用方式1. 锅炉发电煤矿余热资源可以利用余热锅炉进行发电,将废热能够转化为电能,实现能源的再生利用。

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减少煤矿的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可以缓解电力供应紧张的问题。

2. 地源热泵利用煤矿的排水系统和通风系统产生的热水和热风可以作为地源热泵的热源,通过地源热泵技术进行热能的转换,为企业供暖和生活热水,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能够降低煤矿的能源开支。

3. 矿井余热利用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大量的机械设备会产生热量,可以通过余热回收技术进行能源的回收,为企业提供热能和动力。

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提高煤矿的能源利用率,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煤矿空压机余热利用节能技术应用论文

煤矿空压机余热利用节能技术应用论文

煤矿空压机余热利用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摘要】针对煤矿行业空气压缩机大量余热散失浪费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废热利用方案,结合具体项目实践,对方案设计采用的主要设备以及节能效益进行论述。

实践证明,项目改造后可为企业大量节省运行费用。

本文论述的煤矿空压机热能回收节能技术不仅为煤矿企业提供一种可借鉴的成熟方案,也为空压机热能回收在其他工业上的节能技改提供了可借鉴的途径。

【关键词】空压机;热回收;节能;改造0 引言压缩空气是工业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动力源之一,由于其具有安全、无公害、调节性能好、输送方便等诸多优点,使其在现代工业领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但要得到品质优良的压缩空气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在大多数生产型企业中,压缩空气的能源消耗占全部电力消耗的10%-35%。

根据行业调查分析,空压机系统5年的运行费用组成如下图1所示):系统的初期设备投资及设备维护费用占到总费用的23%,而电能消耗(电费)占到77%,几乎所有的系统浪费最终都是体现在电费上。

图1 空压机系统的费用组成研究发现空压机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压缩热,压缩热消耗的能量占机组运行功率的85%,通常这部分能量通过机组的风冷或水冷系统交换到大气当中。

这就造成了空压机主产品成了热量,副产品才是压缩空气,形成一种本末倒置的不合理局面:使用副产品,浪费主产品,并且还要用冷却系统来吸收消耗主产品,形成二次能源浪费。

螺杆压缩机由于本身的设计结构和工作原理决定,它的绝热效率在0.65-0.85之间。

对于空气压缩机,设计供油温度一般在50-60℃,实际运行时的排气温度往往在80-90℃之间。

高的排气温度会导致更多的润滑油处于气相,增加油气分离的难度,降低润滑油的使用寿命。

除了机械摩擦导致的热能损失外,主要是因为压缩气体时热能转换的热能损失,压缩机的绝热效率仅有60-80%。

通常空压机实际运行中,只有20-30%的能量变成空气势能(即:将常压空气变成高压空气),而大部分能量则通过各种形式被消耗,其中大部分变成热能排放到空气中。

矿井余热循环利用技术实践

矿井余热循环利用技术实践

矿井余热循环利用技术实践摘要:我国传统意义能源一般以煤、电为主题,存在能耗大的问题。

尤其煤炭属于一次性能源,具有不可再生的特性,使用过程中的碳排放,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冀中能源邯矿集团亨健矿业有限公司通过能源改革,利用风水源热泵技术,将企业涌水、废水、回风热能转换为再生能源,用于工业、生活制冷和供暖,吃干榨尽“二次能源”,每年可节支近800万元,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烟尘的排放量年均可分别减少10696吨、34吨、25.6吨,实现“零”污染、“零”排放,具有取材广、能效高、经济有效、绿色环保等优势。

关键词:能源;循环利用;空气源热泵技术;逆卡诺循环原理;环境效益引言我国是目前世界上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

能源供应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为世界能源市场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目前,国内能源主题依靠煤炭资源,据统计,2010年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所占比例为70.9%[1]。

国务院《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2],节支、降耗、可持续发展,将成为能源企业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风、水源热泵技术的推广最大限度的节约了能源,保护了环境,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1.概况:亨健公司为改善职工生活条件和相关部门办公环境,改善工业广场面貌,新建职工宿舍楼2栋,职工食堂1个,联合建筑体1座,建筑群总面积12000㎡。

为了建设绿色矿山,倡导低碳生活,提高节能减排量,亨健公司通过采用风水源热泵技术,改变了传统方式上夏天制冷安空调、冬天取暖烧锅炉的模式。

冷热资源均来自矿井内,使得小功率输入可获得大功率的输出,解决了12000平米建筑物中央空调制冷供暖、职工全年洗浴热水和冬季井口防冻问题。

2.主要技术路线:2.1.矿井余热资源特性分析:特性1:矿井回风资源最稳定,冬季温度稳定在17℃,四季不停,可考虑优先利用。

煤矿余热资源的利用分析研究

煤矿余热资源的利用分析研究

煤矿余热资源的利用分析研究1. 引言1.1 煤矿余热资源的概念煤矿余热资源指的是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未被充分利用的热能资源。

煤矿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

这些余热如果得不到有效利用将会造成能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对煤矿余热资源的有效利用已成为当前能源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煤矿余热资源的利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利用余热进行电力生产、供暖等。

通过充分利用煤矿余热资源,不仅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还可以降低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煤矿余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备受关注。

煤矿余热资源的概念逐渐深入人们的视野,其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通过对煤矿余热资源的深入研究和有效利用,可以为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和环境保护做出重要贡献。

1.2 研究背景煤矿余热资源的研究背景涉及到我国煤矿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能源资源的利用问题。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煤矿余热资源的利用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煤矿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其开采和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资源,如果不能有效利用,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导致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问题。

煤矿余热资源的利用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不足。

有必要开展对煤矿余热资源的深入研究,探讨其利用方式和效果,为我国煤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和政策支持。

煤矿余热资源的研究背景也与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议题密切相关,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有利于推动我国煤矿产业的绿色发展,助力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和环保工作的推进。

1.3 研究意义煤矿余热资源的研究意义在于挖掘和利用这一潜在能源资源,可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节约能源的目的。

煤矿余热资源的利用可以减少能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有助于实现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

煤矿余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促进节能减排,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煤矿余热资源的利用分析研究

煤矿余热资源的利用分析研究

煤矿余热资源的利用分析研究煤矿是我国的重要能源资源,而煤矿的开采与利用也是我国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资源,如果这些余热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就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研究和分析煤矿余热资源的利用,对于我国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煤矿余热资源的产生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煤矿排水余热:煤矿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矿井排水,排水过程会产生大量的余热资源。

2. 煤矿通风余热:煤矿为了保证矿井内部空气的流通和矿工的安全,需要进行通风作业,通风过程也会产生大量的余热资源。

3. 煤矸石余热:煤矿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煤矸石,而煤矸石中也含有一定量的可燃气体,可以利用这部分可燃气体来进行余热利用。

目前,我国对煤矿余热资源的利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1. 利用技术不够成熟:目前对煤矿余热资源的利用技术还不够成熟,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和瓶颈。

3. 政策支持不足:目前对煤矿余热资源的利用缺乏政策支持,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1. 技术进步带来机遇: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创新,煤矿余热资源的利用技术会逐步成熟,为其大规模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3. 煤矿余热资源的能源转化和利用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将为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为了更好地实现煤矿余热资源的有效利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议:1. 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加大对煤矿余热资源利用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和成熟度。

3. 加强宣传和推广:通过宣传和推广活动,提高对煤矿余热资源利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推动其大规模利用。

4. 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产业界、学术界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交流,共同推动煤矿余热资源利用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煤矿余热资源的利用是我国能源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研究和分析,能够更好地推动煤矿余热资源的有效利用,为我国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工业应用实践
摘要:我国现役燃煤锅炉排烟温度普遍维持在125~150℃之间,排烟温度高是
一个普遍现象,占锅炉各项热损失的50%以上。

一般而言,锅炉排烟热损失相当
于锅炉热量的5%~8%,并且随着排烟温度每升高20℃,排烟热损失增加0.6%~1.0%,因此燃煤锅炉排烟中还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可供利用。

本文将对煤矿余热综
合利用系统工业应用实践进行深入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煤矿余热;矿井乏风;回收利用;节能减排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
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
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

”目前燃煤电厂的烟囱的“大白烟”现象还
是很明显,部分燃煤电厂周边民众要求企业治理湿烟羽的呼声日高。

1余热回收利用及控白烟技术
目前,在我国多个地区出台了控制湿烟羽的地方政策文件,主要是对湿法脱
硫出口的排烟温度和含湿量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即强制要求脱硫出口的排烟温度
及含湿量必须低于一定的限值。

如河北省夏季(4月~10月)排烟温度要求低于48℃,冬季(11月~次年3月)排烟温度要求低于45℃。

主要使用的主要是通
过回收脱硫前的高温烟气余热,此处的烟气余热可利用价值较高,根据能量守恒
定律,将原脱硫出口降至要求的排烟温度时所需要释放的热量,通过对脱硫前的
高温烟气进行余热回收利用,既节约了能源,又起到了控白烟的目的,还降低了
湿法脱硫系统的水耗及提高了脱硫效率。

2煤矿余热回收现有技术与发展水平
2.1风井乏风余热利用
矿井乏风余热资源丰富,流量大,温度稳定,含湿量较大,焓值较高。

21世纪初,我国开始积极探索“采用热泵技术利用煤矿回风余热的研究与应用”,其中
第一代“采用淋水式取热+水源热泵”的矿井回风余热利用技术路线,该技术要求回风温度不低于12℃,取热量有限,水气带走了大量余热,其热能利用率20%;第
二代“采用取热与分体热泵”的矿井回风余热利用技术路线,该技术将热泵机组的
蒸发器放置于回风井上方,通过蒸发器直接吸收热量,将介质加热,然后通过铜
管供给热泵,该技术乏风取热温度一般在4℃,取热量有限,热能利用率约65%。

目前“第三代直蒸和直冷式乏风热泵(称之为“深焓取热技术”)”与“高温及大温差供热”的矿井回风余热利用技术路线更具划时代意义,该技术是在第二代的基础上解决了乏风取至零下蒸发器表面结霜结冰的问题,大大提高了乏风余热的利用率,
其热能利用率达100%。

直冷式乏风热泵技术原理示于图1。

乏风取热箱设置在乏
风取热室侧面墙壁,其内介质与通过翅片的乏风进行换热,吸收乏风中的余热并
供给乏风热泵;热泵用电能将此部分低品位热源转换为高品位热源;根据末端需求,设定不同出水温度,满足各种工况需求。

图1直冷式乏风热泵技术原理示意
2.2瓦斯电厂余热回收
瓦斯发电机组在运行时,只有约35%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约30%~35%随高
温烟气排出,20%~25%被发动机冷却水带走,通过机身散热等其他损失约占10%左右,充分利用这些未被转化为电能的余热,可用来制取热水以满足用户的生产
生活需求。

瓦斯发电机组的排烟温度达550℃以上,可以通过烟气余热回收机组
回收利用,用于供热;同时瓦斯余热发电机组的缸套水温度较高,通常达到80℃
以上,回收利用以后可以直接用于进风井防冻与建筑采暖等。

见图2。

图2瓦斯电厂余热利用技术示意
2.3矿井水余热利用
水源热泵工作原理与乏风热泵基本相同,都是通过低位能源向高位能源转移,从而减少能耗。

热泵同样由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和膨胀阀四大件组成,只是
冬季供热时蒸发器侧的热源由矿井水余热提供,其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

图3矿井水水源热泵技术原理示意
在我国东部及西部部分地区的大水矿井,涌水量一般在500m3/h以上,矿井
水水温常年基本恒定,冬季温度不低于14℃,是水源热泵利用的较好热源。

若按
矿井水涌水量500m3/h、水温14℃考虑,水源热泵系统的制热量按照提取矿井水6℃温差的热能计算,供水温度设计为45℃,则可提取的热负荷为3500kW;若热
泵热力系统的完善度按55%考虑,则涌水源热泵可形成的供热能力为
4665.5kW(相当于6.7t/h锅炉)。

3余热回收利用及控白烟技术的应用
余热利用设备均是处于水露点的温度以上,虽然部分设备是处于酸露点以下,但是通过控制好余热利用系统的水温,从而控制余热利用设备的壁温处于一定的
温度值之上。

根据有限腐蚀理论,可以确保余热利用设备在使用年限内的寿命。

对于大部分的项目而言,余热利用设备的高温段可采用ND钢作为余热利用设备
的换热管材,余热利用设备的低温段可采用316L或者2205双相不锈钢材质,提
高余热利用设备的经济性。

而位于脱硫后的烟气冷凝设备与烟气换热的环境比较
恶劣,因此对于换热材质的耐腐蚀要求高,目前常用的换热材料有钛管、氟塑料
换热器等材质,造价相对而言都较高。

脱硫后的烟气温度较低,进行回收利用的
难度较大并且还需要通过额外的冷源进行与之换热,不仅造成了能源的浪费,还
使得设备的造价进一步升高。

因此,本文提出另一种思路,即有经济效益又减轻
了烟囱冒白烟的现象。

选用的设计煤种的元素分析如表1,过量空气系数为1.3,
脱硫前的标况烟气量为775431Nm3/h,未设置余热利用回收及控白烟技术时,脱
硫前的烟气温度为135℃。

本方案的主要工艺流程为:低温的循环水,通过闭式循环泵输送至烟气冷却
器吸收烟气中的余热,升温至高温循环水的状态,依次通过辅助蒸汽加热器、暖
风器及板式换热器,再回至闭式循环泵的入口。

本方案的主要设计参数如表2所示。

根据结合目前各个地方出台的控白烟的要求,通过烟气冷却器将脱硫入口前
的烟气温度降至74℃从而使湿法脱硫出口的排烟温度降至45℃进行设计考虑,
通过本方案的应用,既将烟气的余热进行了深度的回收,又大大的减轻了烟囱白
烟问题。

本方案的设计具有适应多工况调节的功能:①在低工况时或者烟气冷却器入口烟气温度偏低时,可通过投入辅助蒸汽加热器来增加暖风器的入口水温或
者通过关闭或调小板式换热器锅炉给水的电动调节阀减少锅炉给水的加热量从而
提高暖风器的入口水温。

②在超温的工况下,可通过调大板式换热器锅炉给水的电动调节阀增加锅炉给水的加热量从而使烟气冷却器出口的排烟温度达到设计值。

③在夏季时根据控白烟的要求,脱硫出口烟气温度要求降至47℃,可减小烟气
冷却器的温降,使烟气冷却器的出口的温度为92℃;在冬季时根据控白烟的要求,脱硫出口烟气温度要求降至45℃,按照设计烟气冷却器的温降,使烟气冷却器的
出口的温度为74℃;即达到了余热回收的目的,又达到了控白的要求,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还节约了设备的投资。

结束语
煤矿余热资源丰富,通过目前先进的热泵技术可以回收低热—高热资源,X 煤矿对场地内各种余热进行了综合考虑,建立起了一套余热能源回收系统,更加精细地管理了项目余热资源,替代了燃煤锅炉,解决了煤矿节能减排问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参考文献
[1]黄方益.煤矿余热资源的利用分析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15):56-57.
[2]赵增选.矿区余热综合利用项目的研究与应用[J].价值工程,2019,38(20):240-242.
[3]安增.煤矿用空压机余热回收原理及系统设计分析[J].机械管理开
发,2019,34(04):47-48.
[4]左强,李康,陈建刚,邢子文,梅毅,张金权,李军.煤矿回风余热用于井筒防冻的潜力分析[J].中国煤炭,2019,45(01):147-152.
[5]曹枭雄.井工煤矿区建筑能耗特性及能源综合利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