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CT及MR诊断
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

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胰腺炎是一种胰腺发炎的疾病,其影像学表现可以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以下是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的详细介绍:1-腹部CT扫描表现:a-胰腺增大:患者胰腺炎时,胰腺通常会增大,可观察到胰腺腺体和间质结构的增厚。
b-脂肪坏死:在胰腺炎的晚期,脂肪坏死常常发生,CT扫描可显示胰腺周围的脂肪坏死区。
c-输尿管和胰管结构扩张:胰腺炎时,由于炎症引起的胰管狭窄或阻塞,可出现输尿管和胰管的扩张。
d-炎性肿块:在慢性胰腺炎的晚期,瘢痕组织的形成可能伴随有炎性肿块的形成。
2-腹部MRI扫描表现:a-T1加权影像表现:在T1加权影像上,胰腺炎呈现低信号,与正常胰腺相比较容易识别。
b-T2加权影像表现:在T2加权影像上,胰腺炎呈现高信号,与正常胰腺相比更容易识别。
3-腹部超声检查表现:a-胰腺回声增强:胰腺炎时,胰腺回声增强,形成回声增强区。
b-胰腺结构改变:胰腺炎时,胰腺结构可能会改变,如增大或边缘不规则。
c-积液检测:超声检查可以检测到胰腺周围积液的存在。
d-胰腺管扩张:超声检查可以显示胰腺管的扩张情况。
附件:本文档不包含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胰腺炎:一种胰腺发炎的疾病。
2-影像学表现:通过影像学检查所显示出的胰腺炎的特征。
3-CT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一种通过多次X射线扫描来具有高分辨率图像的影像学技术。
4-MRI扫描:磁共振成像,一种使用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来产生身体内部器官的详细图像的影像学技术。
5-超声检查:利用超声波进行检查,通过声波的反射来图像的影像学技术。
急性胰腺炎CT分级与评价

据多篇文献报道,Balthazar CT分级与临床APACHE评 分呈正相关,对评估患者严重程度、死亡率、住院天数以 及预后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第六届全国胰腺外科学会议制定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断 和分级标准,使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有机结 合。 第七届全国胰腺外科学术会议规定:APACHE评分≥8及 Balthazar CT分级≥C级,表示急性胰腺炎预后不良,从 而有力指导了临床实践。
A级 正常胰腺 B级 弥漫性或局灶性胰腺肿大,包括轮廓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胰 管扩张,腺体内小积液灶,不伴有胰周改变。 C级 腺体内异常伴有胰周模糊。
D级 单一、界线不明确的积液灶或蜂窝织炎改变。
E级 胰腺或邻近区域有两处或以上的境界不清的积液或积气。
CT分级 记分
胰腺坏死百分比
增加记分
严重度指数*
急性胰腺炎CT分级与评价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最常见急腹 症之一,是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被胰腺 分泌的消化酶自身消化引起的化学性 炎症。死亡率高:其中重症胰腺炎国 内死亡率为25%-40%,国外为15%30%,主要原因是胰腺及胰周组织坏 死继发感染。 常见病因有胆石症、大量饮酒和暴饮 暴食等。
Balthazar CT严重指数= Balthazar CT分级( D级 4分)+坏 死百分比积分(2分)=6分
Balthazar CT严重指数= Balthazar CT分级(4分)+坏死百分比积分(6分)=10分
推荐以下患者立即进行CT检查: ①临床诊断SAP,72h治疗病情改善不明显; ②治疗临床改善的患者再次出现病情加重提示有 并发症发生者 推荐对以下患者进行增强CT复查随访: ① 初次CT示A~C级胰腺炎(CTSI评分在0-2 分)只有在临床怀疑有并发症发生时才需复查增强 CT ② 初次CT示D~E级胰腺炎(CTSI评分在310分)应在间隔7-10天后复查增强CT
超声、CT和MRI对老年人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3 讨 论
急 性胰 腺 炎是 一种 自身消化 性 疾病 , 因 和病 病
变 形成 机 制及 病理 特点 复 杂 , 病原 因主要 有胆 石 发 症 、 量 饮 酒 、 脂 餐 、 术 及 药 物 等 J 大 高 手 。急 性 胰 腺 炎诊 断 主要 依靠 症状 、 征及 血或 尿 淀粉 酶 的检 体
查 。随着超声 、 T及 M I C R 的广泛应用 , 影像 学检
查 已成 为 急性胰 腺 炎重 要 的检查 方 法 。 超 声 检查 显 示 , 腺 发 生 炎 症 时体 积 增 大 , 胰 多
的诊断, 可能作为超声 、T检查外 的辅助检查。 C 综上所述 , 临床老年人胰腺炎多采用试验室检 查, 结合超声 、T M I C 、 R 检查等 , 超声检查 由于腹腔 脏器及肠腔气体 的影响, 有时观察较困难。M I R 检
[] 3 任兴备 . 急性 胰腺 炎 的 C T诊 断与 临床 [ ] 实 用 临床 J.
医药杂志 ,0 0 3 :1 7 . 2 1( )7 — 2 [ ]陈坤福 , 4 黄德建. I 同序列对壶腹部软组织病 变诊 MR 不
腺 局部或弥漫性肿 大 5例 , 信号强度改变 6例 , 胰周积液 2例并发假性囊肿 2例 , 胆结石 及胆囊炎 5例 , 胸腔积液 2例 。结论 : T是诊断老年人急性胰 腺炎的简便 、 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C 有
[ 关键 词 】超声检查 ; 老年人 ; 胰腺炎; 诊断
[ 中图分类号 ] 45 R4
查 费用 高 、 检查 时 间长 , 易 加重病 人 痛苦 , 容 贻误 抢
数胰 腺 炎呈 弥 漫 性 肿 大 , 内部 多 为低 回声 , 少 其 但
数可仅见局部肿大 , 且常见于胰尾。本组有 9例胰 腺测量值在正常范围 , 这是 由于老年人胰腺组织萎 缩 、 维组 织增 生 以及 脂 肪 浸 润增 加 , 起 胰 腺 缩 纤 引 小, 实质 回声明显增 高, 边缘不规则。所 以应依据 老 年人 胰腺 的超 声测 定值 和 回声 特 点来判 断 , 结合 临 床作 出正 确 的诊 断 。
重症急性胰腺炎应用MRI与增强CT诊断的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 号 :R 7 56
文献标 识码 :B
文 章编号 :17- 14 (0 1 3 06- 2 6 1 89 2 1 )0 - 0 3 0
增 强扫描 。MR 是S P I A 的一种 有效的检查方法 ,它不但可 以了解胰 彤 的形态 、大小 及轮廓 的改 变 ,对 胰周液 体渗 出十分敏 感 ,可 以通 走 ・ 胰 内的信 号变 化及增 强扫描 了解 胰 内有 无 出血、坏死 及其 程度 , 利 于急性 胰腺 炎的分 型 ,使临床 治疗更 有针对 性 ,对 病 因学 的诊 有一定 的帮助 。
l - 3统计学方法
重症 急性胰腺炎 ( vr aue aceti,S P s ee ctpnr is A )属于急性胰 腺 e at 炎 的特殊类型 , 一种病情险恶 、并发症 多、病死率较高 的急腹症 , 是 占整 个急性胰 腺炎 的1% ̄ 0 0 2%…。随着增 强C 和MR 技术 的发展 , T I SP A 的诊断准确 率在 不断提高 。而对于重症急性胰腺 炎诊断 ,还应 该 联合临床表现 ,影像 检查 等诸多方面 的具 体信 息 ,只有综合全方面 的 分析 ,才能增加诊断的正确率 ,而增强C 与MR是临床上重要 的影像 T J
以便获得动脉期和胰腺 实质 期的影像。S P T A 在C 上表现为 弥漫或局 限
性肿大 ,坏死 范围表 现为低密度灶 ,胰腺 周围脂肪消失 ,肾周包膜增 厚 ,C 不仅可 以了解胰腺 的坏死程度 ,还可 以观察胰外侵犯 的范围 , T 以及有无合并症 。C 不但 能在手术前明确S P T A 的诊断类型 ,而且 能为 临床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及做 出预后 的判 断。C 增强扫描对诊 断S T P A 有重要意义 ,它 可以分辨S P A 因炎症 水肿引起胰实质密 度降低还是胰 组织坏死 引起低 密度 变化 ,这对于 我们诊断S P 明确 类型 ,判断预 A时 后 ,制定治疗方 案具有指导性作用 。 】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腹痛疾病,临床上常见于胰腺炎症、坏死、出血等病变。
及时准确地诊断急性胰腺炎对于及时治疗、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掌握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对于临床医生来说至关重要。
1. 临床表现。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上腹疼痛、呕吐、发热、心动过速等。
上腹疼痛是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症状,疼痛通常剧烈,持续时间较长,可放射至腰背部。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道症状。
2. 实验室检查。
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升高是急性胰腺炎的特征性实验室指标。
此外,白细胞计数增高、C反应蛋白升高、血糖升高、血清钙、镁降低等也是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异常。
3. 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对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胰腺的形态、大小、密度等情况,发现胰腺的炎症、坏死等病变,对于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4. 诊断标准。
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①典型的上腹疼痛,伴有血清淀粉酶和/或脂肪酶的升高;②典型的上腹疼痛,伴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③典型的上腹疼痛,伴有典型的实验室检查结果;④典型的上腹疼痛,伴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总之,急性胰腺炎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对于不典型的病例,还需要排除其他疾病,如胆囊炎、胃溃疡、肠梗阻等。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各项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做出准确的诊断,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现状

【 sr c1A uep n raisi o eo esv r a uea d m ndsae. al a dt l ig oi a dd tcino s Ab ta t c t a ce ti s n ft eee c t b o e i ss E r n i ydan s n eet f t t h e y me s o i
症多 , 如诊 治 不 及 时 , 死 率较 高 , 病 因此 , 期 及 时 明 确诊 断 早
CT与MRI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对比研究

・ 影像与介入 ・
C T与MRI 在 急性胰 腺 炎诊 断中的价值对 比研 究
李胜 凯 朱 文标
广东省 梅州市人 民医院, 广东梅州 5 1 4 0 3 1
【 摘要 】目的 探讨 c T与 MR I 在 急性 胰腺炎 ( A P) 诊断 中的价值 比较 。 方法 选择我 院 1 6 8 例 临床高度怀疑急性胰 腺炎 患者 , 为 明确其诊 断 , 同时行 C T与 MR I 检查 , 根据检查 方法将 其分为 c T检查 组与 MR I 检查组 。 比较两组 的 影像表 现 、 灵敏度 、 特异 度 、 阳性 预测值 、 阴性 预测值 、 诊断 正确率之 间的差异 。 结 果 c T及 MR I 下胰腺炎 的表 现 , 在确诊 的病例 中 , C T组诊 断符合率 为 9 6 . 0 0 %, MR I 组诊断符合 率为 9 8 . 6 7 %。C T、 MRI 在诊断急性胰 腺炎 中具有
p r e d i c t i v e v a l u e d i a g n o s i s a c c u r a c y we r e c o mp a r e d . Re s ul t s C T a n d M RI i n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o f a c u t e p a n c r e a t i t i s h a v e c o n s i s t e n c y , d i a g n o s t i c a c c u r a c y o f CT i n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o f a c u t e p a n c r e a t i t i s , s e n s i t i v i t y , s p e c i f i c , p o s i t i v e p r e d i c t i v e v a l u e a n d n e g a t i v e p r e d i c t i v e v a l u e we r e 9 2 . 8 6 %, 9 6 . 0 0 %, 6 6 . 6 7 %, 9 6 . 0 0 %, 6 6 . 6 7 %, h i l e Di a g n o s t i c a c c u r a c y o f MRI i n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o f a c u t e p a n c r e a t i t i s , s e n s i t i v i t y , s p e c i ic f , p o s i t i v e p r e d i c t i v e v a l u e a n d n e g a t i v e p r e d i c t i v e v a l u e we r e 9 5 . 2 4 %, 9 8 . 6 7 %, 7 7 . 7 8 %, 9 7 . 3 7 %, 8 7 . 5 0 %. Co ne l us i o n C T a n d M RI i n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o f a c u t e p a n c r e a t i t i s h a v e i mp o r t a n t c l i n i c a l d i a g n o s t i c v a l u e , i t i s v e r y i mp o r t a n t s i g n i i f c a n c e i n c l i n i c a l t r e a t me n t f o r t h e e a r l y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g u i d a n c e o f
CT、MRI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对比研究

满 足 诊 断 要 求 MR I图 像 4 6例 , C T图像 5 l
例 。对胰腺及 其轮廓异常显示 , C T阳性率分别 为 8 0 . 4 %( 4 1 / 5 1 ) 、 7 8 . 4 %( 4 0 / 5 1 ) ; MR I阳性 率 分 别 为
1 资 料 与 方法
比剂 钆 喷酸 脯胺 0 . 1 m mo l / k g , 速率 2 . 0~2 . 5 m L / s 。 1 . 3 影 像 资 料 分 析 由 2名 高 年 资 医生 分别 独立 阅 片分 析 , 观 察指 标 : ( 1 ) 胰 腺 有无 局 部 或 弥 漫性 改 变; ( 2 ) 胰 腺 边缘 轮廓 改 变 ; ( 3 ) 胰周 、 肾前 筋膜 有 无 增厚 ; ( 4 )有 无胰 周 积 液 ; ( 5 )胰 腺 有无 液 化 坏死 ; ( 6 ) 胰腺 比邻结构 ( 胆总管 , 十二指肠 ) 改变 。采用 S P S S 1 6 . 0统 计 软 件 ,对 C T、 MR I 观 察 指 标 阳性 率 进 行 配对 计 数 资料 的 x : 检 验 ,检 验水 准 仅=0 . 0 5 ,
例 。C T平 扫 对 胰 周 、 肾前 筋 膜 增 厚 最敏 感 , 阳性 率 9 0 . 2 %, MR I 平 扫 对 胰 周 积 液 最敏 感 , 阳性率为 9 1 _ 3 % 。C T 增 强扫描胰腺 坏死 5 5 %( 1 1 / 2 0 ) , MR I 增 强胰 腺 坏 死 4 6 . 9 %( 1 5 / 3 2 ) , 两者差 异无显著 性( P>0 . 0 5 o C T 、 MR
征, 血、 尿淀粉酶 、 脂肪酶升高。 影像检查能反映胰 腺形 态改变 , 胰腺坏死程度 . 部 分 病 例 可 以显 示 病 因, 对 临 床 治疗 及 预 后 提 供 帮 助 。其 中 C T临 床 应 用最多 , 甚 至 可 以称 为 “ 金标准” l 1 ] 。磁 共 振 成 像 具 有 高软组织分辨 力 。 但检查 时间 比 c T长 , 对 患 者 配合度 有一定要求 , 目前 应 用 不 及 C T广 泛 , 随 着 MR I 快 速技 术成 像 的发 展 。胰 腺 MR I 检查 的 临 床 应用- 日 益广泛。 本文对临床诊断胰腺炎患者 的 C T 、 MR I 影 像 表 现进 行 分 析 , 比较 其 临床 应 用价 值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清脂肪酶测定
升高晚于血清淀粉酶(24-72小时) 可持续7-10天 特异性优于淀粉酶 早期诊断意思不大
血清标志物
c反应蛋白(CRP) 组织损伤和炎症的标志物 非特异性 胰腺坏死时明显升高 评估和监测病情
动态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增高提示预后 不良
尤其2-3周以上者,注意排除胰腺脓肿
低血压或休克
仅见于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可突然发生休克、甚至猝死。
也可逐渐出现,或有并发症时发生。 有效血容量不足 缓激肽或胰舒血管素 心肌抑制因子的释放 继发感染或消化道出血
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重者可有明显脱水与代谢性酸中毒, 伴有血钾、血镁、血钙降低
急性胰腺炎并发症
一、局部并发症 急性液体积聚
(急性胰腺炎时胰管破裂、胰液外溢,可以在胰腺内或胰腺周围形 成局限性胰液积聚)
胰腺坏死 (感染坏死的胰腺组织部分或全部液化)
胰腺脓肿 (胰液外渗、局部积聚,继发感染或假性囊肿继发感染均可形成 脓肿)
急性胰腺假性囊肿 (局限性的胰液积聚被炎性纤维包膜包裹形成假性囊肿,其一般 在急性胰腺炎发作后4-6周形成)
胰腺导管系统
主胰管 由胰尾开始,沿途接收胰小叶的小管,管径从
尾至头逐渐增粗,直径可达2-4mm,与胆总管 下端汇合成肝胰壶腹,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大 乳头 副胰管 主要接受胰头前上部的胰小管,为局限于胰头 内的导管,较细,在主胰管上前方,大多与主 胰管相通,开口于十二指肠小乳头。
正常胰腺解剖图
AP是指胰酶在胰腺内激活后,引起胰腺 及其周围组织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
常见急腹症 病情轻重不一 20%-30%患者临床经过凶险 病死率为5%-10%
主要病因
胆道疾病(结石、蛔虫、肿瘤、炎症) 1.壶腹部狭窄、Oddis括约肌痉挛
引起胆汁反流 2.暂时性Oddis括约肌松弛, 肠液反流 3.炎症时细菌毒素通过胆胰间淋巴管
水肿型的病理
外观:
胰腺肿大、变硬、少量周围组织坏死。
显微镜下:
间质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无明显胰腺实质坏死和出血
出血坏死型的病理
外观:
胰腺弥漫性肿大、大网膜和胰腺大小不等的钙皂
显微镜下:
①胰腺实质、脂肪坏死; ②水肿、出血和血栓形成; ③炎症反应。
临床特点:
一 正常胰腺CT表现
带状,横置于腰1、2椎体前方,胰尾位置高, 胰头钩突最低
胰头被十二指肠圈包绕,外侧十二指肠降段, 下方为十二指肠水平段
实质密度均匀,30-50HU,增强扫描后密度均 匀增高
少数轻型病人,可无阳性表现 多有不同程度的胰弥漫性增大 胰腺密度可稍低,均匀或不均匀 胰腺轮廓可模糊或少量渗液 胰腺可均匀增强,无不强化的坏死区域
交通支扩散到胰腺
主要病因
大量饮酒和暴饮暴食 1.胰外分泌过度旺盛 2.胰液排泄障碍
Oddis括约肌痉挛 十二指肠乳头水肿 十二指肠压力增高
胰管蛋白栓子形成
主要病因
高脂血症 胰管阻塞(结石、狭窄、肿瘤)
次要病因
十二指肠乳头邻近病变 手术与创伤 内分泌与代谢障碍(如高钙血症) 自身免疫性疾病(SLE) 感染 药物
起病急骤,上腹部痛,多为持续性 有发热,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上腹部有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 血白细胞计数、血和尿淀粉酶升高
腹痛机制
1.胰腺包膜上的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和牵拉 2.腹膜和腹膜后组织受刺激 3.肠道累及 4.胰管阻塞或伴有胆囊炎、胆石症等
发热
多为中度发热 发热原因:胆道感染、胰腺炎、坏死组织吸收 一般持续3-5天 发热持续不退或逐日升高
血清淀粉酶测定
6-12小时开始升高 48-72小时下降,持续3-5天 确诊值:超过正常3倍 疑诊值:超过正常2倍 其他引起淀粉酶升高的原因
其他急腹症、肾功能不全、巨淀粉酶血症、唾液腺病 变、某些肿瘤
尿、胸腹水淀粉酶测定
尿淀粉酶升高较晚,12-14小时开始升高,持 续1-2周
急性胰腺炎
胰腺正常解剖
位于腹膜后,横置于1、2腰椎体前方,胰头位 于十二指肠圈内,前方为网膜囊后壁,正后方 为腹膜后大血管结构。
长17~20cm,宽3~5cm,厚1.5~2.5cm,重 82-117g。分头、颈、体、尾四部分,胰头与 颈以肠系膜上静脉右缘为界,头位于右方,颈 位于前方,钩突位于后方,体尾无明显分界, 一般认为腹主动脉前为体,左肾前为胰尾,且 与脾门相邻
胰腺生理功能
内分泌功能
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 胰岛B细胞----胰岛素 胰岛D细胞----生长激素 胰岛D1细胞---胰血管活性肠肽 胰岛G细胞----胃泌素
胰腺外分泌功能
{ 胰腺分泌消化酶
生物活性:淀粉酶、脂肪酶等 无生物活性:胰蛋白酶原
糜蛋白酶原
磷脂酶A原等
正常:胰液
十二指肠
胰蛋白酶原
急性胰腺炎并发症
二、全身并发症 消化道出血 感染:败血症及真菌感染 多脏器功能衰竭:
急性肾衰、ARDS、心力衰竭、胰性脑病、DIC等
慢性胰腺炎和糖尿病
影像学表现
X线平片 肠管积气是最常见的发现,无特异性,可排除其他急
腹症,如胃肠道穿孔、机械性肠梗阻 腹部彩超 初步判断胰腺组织形态学变化 判断有无胆道疾病 对胰腺囊肿、脓肿有诊断意义 AP时胃肠道积气的影响,对AP不能作出准确判断
肠激酶
胰蛋白酶
消化食物
激活一系列 其他酶
胰腺生理性防护作用
胰腺分泌的酶多以无活性的形式存在 蛋白酶抑制物(胰腺实质、胰液、血液) 正常胰管的黏膜屏障作用 压力梯度,胰管内压大于胆道内压 Oddi括约肌、胰管括约肌均可防止返流
急性胰腺炎 Acute pancreatitis (AP)
病理特点:
各种病因→胰管内压升高→胰液外溢→胰蛋白酶原→ 胰蛋白酶→胰组织自溶 → 胆盐激活脂肪酶 →脂肪坏 死 →胰腺轻度肿胀、充血水肿(早期)→局灶或弥漫出 血、坏死→胰内、外脂肪坏死及液体积聚→炎症被控 制→纤维包绕→假性囊肿
大多为单纯水肿型,少数为出血坏死型 坏死性者可并发蜂窝组织炎和胰腺脓肿